海峡对岸的“第二性”——从袁琼琼的创作看台湾20世纪新女性主义

合集下载

6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

6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

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现代主义思潮狂飙突进,现代派文学成为台湾文学的主流。

这一时期,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影响,台湾大学外文系等一批女生异军突起,以截然不同于50年代的写作方式步入文坛。

其主要代表作家有欧阳子、陈若曦、於梨华、施叔青等。

他们的创作,借助现代意识流和心理分析的手法,写女性的命运,探索女性的内心世界。

根据他们的写作题材,主要分为三种:(这句话不用打在课件上)一、性爱:闺秀式的写作颠覆二、留学:跨文化背景下的人生追寻三、异乡:旅外作家的历史境遇一、性爱:闺秀式的写作颠覆如果说五六十年代新移民女作家主要遵循女性写实的路线,呈现出爱与美的憧憬,闺秀式的风格,那么,六十年代的学院派女作家则选择现代主义的文学道路,以反传统的指向,在题材禁区大胆突破,创造了一个个颇具颠覆意义的文本。

其中,性爱情欲的问题,是他们表现的主要题材,也是不断引发社会轩然大波的焦点所在。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欧阳子。

(这段不用打在课件上,只要打“性爱:闺秀式的写作颠覆”)欧阳子(1939年-),本名洪智惠,生于日本广岛,台湾南投县人。

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现旅居美国德州,专事写作。

欧阳子最成功的几篇小说,例如:网、觉醒、浪子、花瓶、最后一节课、魔女等。

著有散文集《移植的樱花》,小说集《那长头发的女孩》、《揪叶》等。

欧阳子的小说,一般都与婚姻恋爱题材相关,但她的着力点不在于讲述一个婚恋故事,而在于发掘这故事背后的人性欲望。

经常出入于作品中的人物,一类是美丽出众的台大文学院的女生和毕业生,另一类是三四十岁的再婚少妇。

前者多有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无法正常地实现人格角色的自我确证;后者则存在着婚姻缺憾,心理的失落与变态,导致了他们的红杏出墙,有悖伦理。

由这些少女、少妇引出的人生故事,往往是畸形的婚恋,潜藏着病态及变态的性心理;他们的人际关系多半是不正常的,甚至是反伦常的。

发表于1961年的《花瓶》,是欧阳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它在丈夫/妻子、男权/女性、爱情/婚姻、禁锢/突围等诸多命题中展开论述,呈现出两性之战中心理冲突的尖锐、紧张和焦灼,也见证着意欲摆脱男权束缚的精神力量和心理深度。

台湾古典文学中的女性文学研究_1

台湾古典文学中的女性文学研究_1

台湾古典文学中的女性文学研究女性文学研究本是一种西方的文学批评观念,它产生于80年代末的欧美。

以美国的格蕾·格林和英国的科拉·卡普兰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企图“改写所有由男性文化体系衍生出来的种种规范、典律”,“揭开久经压抑、掩藏的躯体、无意识以及文化、语言中的深层欲望”;其分析方法则“结合了语言学结构主义理论、马克斯主义、心理分析和解构论”。

90年代初,一些学者着意将此引入台湾文学研究领域,如格雷·格林、考比里亚·库恩合编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芭特勒的《性别麻烦》(london:Routledge,1990),于致中的《正文、性别、意识形态——克丽丝特娃的解析符号学》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引借到台湾的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后,研究者把它与文本研究结合起来,形成以文本研究为基础,西方理论为导向的新的研究观念和研究手段,并逐渐向题材研究、主体研究和影响研究等方面演化,从而成为台湾古典文学研究的一大特色。

一般说来,台湾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女性文学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色:第一,研究面较宽、研究队伍较大,并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台湾的古典文学研究队伍中,有一批学者以“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自觉地从事这方面研究。

整个90年代,学位论文中的女性作者占整个唐代文学学位论文作者的将近一半,1994、1996、1997、1999年都超过一半。

从学位论文的女性研究对象来看,所涉及的面也较广,研究也较深入。

陈瑞芬的博士论文《两汉隋唐妇女闺怨诗研究》,对一千多年的妇女闺怨诗细加搜寻,然后加以分类,归纳其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探析其不同的心理特征和不同的表现手法。

同年李镇的硕士论文《唐诗中的两性意象研究》则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切入,首述唐代两性的社会文化处境,次则叙述唐诗中所呈现的两性意象,并阐释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义,以建构唐代诗人的两性观。

王怡芬《〈花间集〉女性叙写研究》,讨论了《花间集》中所有与女性有关的作品,就女性的外貌、心理以及所处环境做出分析和研究。

文化互文性视域下《台湾文学史》的编撰与解读

文化互文性视域下《台湾文学史》的编撰与解读

文化互文性视域下《台湾文学史》的编撰与解读何李【摘要】台湾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复杂的历史沿革,其文学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来源、不同层次的文化元素的影响.从文化互文性视域编撰与解读台湾文学史,能够更为清晰地展示各种文化元素如何作用于台湾文学.刘登翰、庄明萱主编的《台湾文学史》作为台湾文学史类著作中的翘楚,将台湾文学中最主要的三种文化基因原住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外来文化之间碰撞、对抗、融合与互补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关注不同文化元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尤其重视大陆文学与台湾文学的双向交流.这使得《台湾文学史》在初版完成二十余年后,仍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与参考意义.【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4页(P137-140)【关键词】文化互文性;台湾文学史;台湾【作者】何李【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福建厦门 361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9.920世纪60年代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互文性”的概念。

她认为文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任何文本的形成都是对其他文本进行接收和转换,文本会受同时代的文本和先前的文本的影响和制约。

简言之,任何文本不可能脱离其他本文独立存在。

尽管“互文性”最初是作为文本属性提出的,但克里斯蒂娃并未将其局限于单纯的文学研究,而是深入到文本背后更深层次的人类社会文化因素。

这一理论随后也被推而广之,运用到不同的学科领域之中,如语言学、新闻学等。

文化互文性即互文性理论的文化学解读,即文化在时间层次与空间层次的互文关系:时间层次指前代的文化对现当代文化的影响;空间层次指同一时段中不同地域、国家、民族等之间文化的关系。

台湾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复杂的历史沿革,其文学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华文化、台湾本土文化、日本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的影响。

从文化互文性视野去编撰与解读台湾文学史,能够更为清晰地辨析各种文化要素如何作用于台湾文学,也能够进一步揭示台湾文学自我品格形成的内在动因。

港台文学阅读书目

港台文学阅读书目

中文系高年级学生、研究生课外阅读参考书目一、作家作品《亚洲周刊》“21世纪中文小说百强”(2000年评选,台港海外华文作品38篇)7、白先勇《台北人》15、陈映真《将军族》21、王文兴《家变》23、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28、黄春明《儿子的大玩偶》29、金庸《射雕英雄传》31、金庸《鹿鼎记》33、赖和《惹事》34、王祯和《嫁妆一牛车》35 邓克保(柏杨)《异域》37、钟理和《原乡人》40、李永平《吉陵春秋》42、司马中原《狂风沙》47、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49、姜贵《旋风》51、西西《我城》53、朱西宁《铁浆》54、朱天文《世纪末华丽》56、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60、施叔青《香港三部曲》64、聂华苓《桑青与桃红》65、王蓝《蓝与黑》70、林海音《城南旧事》72、刘以鬯《酒徒》73、鹿桥《未央歌》79、张系国《棋王》80、黄凡《赖索》82、李碧华《霸王别姬》83、李昂《杀夫》84、古龙《楚留香》85、琼瑶《窗外》86、苏伟贞《沉默之岛》87、梁羽生《白发魔女传》88、朱天心《古都》89、陈若曦《尹县长》90、张大春《四喜忧国》91、亦舒《喜宝》94、倪匡《蓝血人》二、大陆地区台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著述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上)(下)》,海峡文艺出版社。

近期再版。

朱双一《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1999;《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曹惠民《台港澳文学教程》,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0,。

黎湘萍《台湾的忧郁︰论陈映真的写作与台湾的文学精神》,北京三联1994。

《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刘小新:《阐释台湾的焦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樊洛平:《台湾女性文学史论》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从台港到海外》(花城2004)吕正惠、赵遐秋主编,《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昆仑出版社2002。

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五四”时期,以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为鲜明特色的诗集是( )A.《女神》B.《踪迹》C.《死水》D.《翡冷翠的一夜》正确答案:A解析:《女神》诞生之时的中国被一片黑暗笼罩,黑暗的现实激发了诗人的反抗、叛逆的精神,如《凤凰涅?》借凤凰自焚对腐朽的旧世界作了沉痛的描绘,传达出一个古老民族觉醒之时深刻的悲愤。

《女神》中的创造精神也是值得注意的,这是与反抗、叛逆精神融合在一起的,是对20世纪科学文明的讴歌。

2.郭沫若散文的代表作是( )A.《塔》B.《水平线下》C.《小品六章》D.《鸡肋集》正确答案:C3.下列关于周作人散文的内容表述错误的是( )A.批判死鬼的精神B.抨击国民性的弱点C.宣扬一种隐逸的、逸乐的士大夫情趣D.宣扬一种人世的情趣正确答案:D解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周作人逐渐从斗争的中心淡出,从“十字街头”走进了象牙塔,从“叛徒”走向了“隐士”,所以,D项错误。

4.朱自清的散文《绿》属于哪一题材的散文( )A.社会性、政治性较强的题材B.描写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人情的题材C.写景抒情的题材D.表现生活情趣的题材解析:A项的代表作品有《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等,B项的代表作品有《背影》、《给亡妇》等,D项的代表作品有《看花》、《择偶记》等。

5.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一个专门性戏剧杂志是( )A.《戏剧》月刊B.《南国》半月刊C.《文学周报》D.《晨报副刊》正确答案:A6.被田汉视为“比较能介绍我自己的出世作”的是( )A.《名优之死》B.《第五病室》C.《关汉卿》D.《咖啡店之一夜》正确答案:D7.高维汉这一人物形象出自下列哪一剧作( )A.《一致》B.《获虎之夜》C.《名优之死》D.《回春之曲》正确答案:D解析:田汉的三幕剧《回春之曲》主要描写了高维汉抗日救国的动人故事。

196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的处境与抉择

196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的处境与抉择
文章攻击到了高层显要而琅趟入狱,致使“中西文
化论战”无果而终……在赤色的毒、黄色的害、黑色 的罪等各种名义下,一切不合当时政治需求的“杂 音”皆被管置与清除,政治威权依旧干涉文化(包含 文学)的自由发展。在此情况下,夏济安、聂华苓、 吴鲁芹等有识之士纷纷远走别国,另谋出路。再加 上1960年代初那些曾经扛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之 大旗的学院派精英后来也纷纷出国留学,或另求发 展,曾热闹一时、有着良好发展势头的台湾文坛,在 种种“杂音”被消除后,在经济复苏的表象下,成了 一个“燥热而密闭的空间”,“显露出某种焦躁、郁闷 和彷徨的时代气息”[5](n仍’。由官方主流话语主导 的文化霸权,在扮演官方喉舌的半官方文化机构的 积极助威下肆意前行。具体到文学领域来看,前述 文学发展的好势头被人为地减速甚至阻碍了。1960 年代,文学在卸下部分政治宣传的包袱后,虽然获得 了向内转、回归文学本位的发展契机,但却并不能完
助。经济的起色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受教育 人口迅速增加,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快速 向都市集中,等等。台湾社会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
阶层,大学毕业后既可以在社会上自谋职业、自食其 力,也有出国留学或嫁给中产阶层丈夫为妻的可能。 而有的女性则出身低下,或生长在穷乡僻壤,她们往 往要为了物质所需奔波劳碌、奋力工作,或从事歌 女、戏子等行业换取相应的衣食所需。这些女性的 生存状况在众多女作家的笔下都有所表现。女作家 们通过这些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1960年代台 湾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对人们 生活、内心等各方面的影响。这学的
处境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其“棋子”的作用,在美 苏对峙、美国第七舰队协防台湾、中国大陆自顾不暇 等国际局势紧绷的1960年代,原本处于孤立状态的 台湾,军事方面的危机反倒较此前减缓了许多。在 此情况下,从官方到民间,都逐渐从大兵压境的恐

台湾女性学者的台湾女性文学史建构

台湾女性学者的台湾女性文学史建构

台湾女性学者的台湾女性文学史建构作者:程彩霞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2期摘要:迁台女作家的入史问题是重写台湾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岸各版台湾文学史对迁台女作家的评价大都是在意识形态对抗的大框架下进行的,存在不客观性。

台湾女性学者致力于台湾女性文学史的建构,以纠正现有的台湾文学史对女性文学特别是对迁台女作家的偏见。

应凤凰和张瑞芬属于“史料派”,分别致力于20世纪五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史料考索和台湾当代女性散文的耕耘,邱贵芬和范铭如属于“理论派”,分别在台湾女性文学史的探索和空间理论的应用上卓有建树。

她们共同将台湾女性文学史的建构推向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台湾女性文学史;迁台女作家;应凤凰;张瑞芬;邱贵芬;范铭如作者简介:程彩霞,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台湾文学(E-mail:*******************;江苏南京210023)。

中图分类号:12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20)02-0064-12台湾女性文学史的建构问题一直是许多台湾女性学者关注和努力的方向,而作为台湾当代女性文学起点的20世纪50年代迁台女作家更是她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1949年前后的迁台女作家为考察中心,探讨两岸各版台湾文学史对迁台女作家的评价问题以及台湾女性学者对台湾女性文学史的建构企图,以期对这一波重写台湾文学史的风潮中台湾女性文学史的书写特别是迁台女作家的入史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

一文学史对迁台女作家的评价就笔者所见两岸各种版本的台湾文学史而言,对迁台女作家存在着迥然不同甚至互相抵牾的评价,台湾本土文学史家与国民党文学史家评价不同,台湾学者与大陆学者又看法各异。

这些不同的评价中充满了意识形态的角力,而且在不同的时期也发生不同的变化,概而述之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台湾本土与国民党文学史家对迁台女作家的评价不同。

台湾本土文学史家的代表人物叶石涛将五十年代看作是女作家辈出的年代,在分析女作家辈出的原因时,他认为:“由于时代空气险恶,动不动就会卷入政治风暴里去,所以社会观点稀少,以家庭、男女关系、伦理等为主题的女作家的作品大行其道。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摘要:在当代文学教学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女性文学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女性主义文学的写作延展开来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潮流中的私人化写作、欲望化写作、身体写作等一系列紧密关联的重要现象和命题。

关键词:当代文学;新女性文学;身体写作一、女性主义写作的意义指向女性主义写作与女性身份认同以及女性话语表达之间的关联性,使得女性主义文学在欲望写作与身体写作的层面上有强烈的表达。

因为整个人类书写的历史都浸透了男性中心主义,所以女性书写理念倡导者坚持开创一种全新的女性书写,即让写作回归女性身体,从描写女性身体的独特经验开始,让女性重建对世界的认知,让世界正视女性的存在。

商品市场经济时代,女性更多地被贴上了商品的标签,或者成为各种商品的附属物,如豪车与美女,而男性成为消费者,尤以“成功’’的男性为主。

商品经济取代男权文化成为女性新的主宰,在这种背景下,女性主义写作不无现实地具有批判意义。

女性主义写作与女权主义思想之间紧密相连,它从一开始便以其对男权文化以及相关的思想观念的强烈质疑而显示着自己的价值。

20世纪20年代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及庐隐的《海滨故人》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显示出了西学东渐之后在现代思想启蒙下女性意识在文学写作中最初的自觉。

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想表达,一方面十分注重对深深地镶嵌在封建专制体系中的男权文化思想的批判;另一方面也努力地展示觉醒了的知识女性决绝抗争的勇气及其所承受的伤痛与孤独感。

从长久的男权文化压制下所苏醒了的女性解放意识,具有一种强烈的对抗与批判要求,它与“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个性解放、人的觉醒融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思想解放力量,体现出了一种具有现代转型意义的价值取向,成为那个时代宏大叙事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20世纪的女性主义文学写作中,20年代的女性写作虽然数量有限,但却是最为醒目的,它激起的社会反响也是最强烈的,同时也使得女性意识的自觉与解放诉求成为三四十年代女性写作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

超越两性二元对立_海上无航标_的女性主义解读_王昌玲

超越两性二元对立_海上无航标_的女性主义解读_王昌玲

超越两性二元对立——《海上无航标》的女性主义解读 王昌玲,韦 虹 (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摘 要: 通过对英国女作家维塔·萨克维尔-维斯特 《海上无航标》中女性形象和颇具内在女性气质的男主人公形象的具体分析以及二者关系的审视,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对小说中男/女关系进行解读,探索和谐三角关系的成因及现代人双性同体身份的建构设想。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双性同体;日记体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female and an inwardly feministic male in No Signposts in the Sea by British woman writer Vita Sackville-West to explore their relationship from the feminist perspective, the cause of their peaceful involvement in a love triangl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of androgyny.Key words: feminism; androgyny; diary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5X (2012)03-0065-06收稿日期:2012-01-28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82)作者简介:王昌玲,女,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学翻译批评 韦虹,女,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一、引言英国作家维塔·萨克维尔-维斯特(1892-1962)两度荣获霍桑顿文学奖,一生写书50余部,广泛涉猎小说、诗歌、传记、游记、评论、戏剧、园艺等。

这样一位成绩斐然的女作家理应备受关注,其生命绝唱《海上无航标》(1961)早该译介到中国来,然而,其文坛伙伴弗吉尼亚 ·伍尔夫光芒四射①,遮蔽了她的文学成就。

新女性主义文学

新女性主义文学

新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及其发展内容摘要:女作家的存在和发展,为台湾文坛增添了一道道夺目的光彩。

随着新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女作家的数量越来越多,她们开始对自身以及整个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思考,着眼点独特,因此,她们的作品也很有特色。

关键词:新女性主义觉醒反叛争议台湾的新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使当代台湾文坛的多元化创作趋势更加明显,但在五六十年代时,女性文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女作家。

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得益于女性社会状况的变化。

首先体现在女性受教育水平上,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人数大大增加。

其次,台湾经济的发展为增加女性就业率,实现经济独立提供了客观条件,从而也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参与率。

然后就是女性阅读人口的增加,产生不同的文学消费需求。

一、台湾女性意识觉醒1970年美国爆发了大规模妇女解放运动,对台湾妇女产生了重大影响,台湾新女性主义发展起来。

吕秀莲是台湾“新女性主义”创始人,长期提倡妇女运动、争民主自由、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有台湾“新女性主义创造者与提倡者”和“党外第一才女”之称,虽然后来沦为“台独”分子,但她对台湾女性意识的觉醒有很大的贡献。

著有《新女性主义》、《新女性何去何从》等。

1982年,任教于淡江大学的李元贞创办《妇女新知》杂志社,基本上承继了新女性主义的理念,但不再以“新女性主义”为口号,改为“新两性关系”取向,为两性平等做出了推广和扎根的努力。

台湾的女性意识逐渐从觉醒到发展为一种思潮。

二、台湾女性作家的创作“1955年,台湾第一个妇女文学社团——台湾妇女写作协会——在台北成立,会员苏雪林、谢冰莹、潘人木、林海音、孟瑶等三十多人。

该协会还创办了一份文学杂志《妇女文学》。

这,标志着台湾女性文学的起步。

”①林海音可以作为50年代台湾女性作家的代表,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城南旧事》了,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

其小说主题就是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深切关注中国女性的悲剧命运。

女性天空与女性文学的新空间——评袁琼琼《自己的天空》

女性天空与女性文学的新空间——评袁琼琼《自己的天空》

作者: 李孝佺
出版物刊名: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47-52页
主题词: 台湾女性文学;女性作家;新女性主义;新空间;天空;女性自我;女性意识;台湾文学;短篇小说;自我意识
摘要: 在台湾女作家群中,袁琼琼也许是其中并不为大陆读者所熟知的一位,但她的文学创作却是不容忽视的。

袁琼琼笔名朱陵,1950年出生于台湾新竹县,毕业于台南商业职业学校。

她曾在《创作》月刊提任编辑,后从事专业写作。

1980年以《自己的天空》获联合报短篇小说奖,名声大噪。

袁琼琼是一位用自己手中的笔呼吁妇女抗争、获取独立人格、价值尊严和平等地位的青年作家,在80年代的台港文坛和台湾女性中撑起了“自己的天空”。

台湾评论界认为,她以“现代人的敏感和通达人情观察女性心理和转变社会中的男女论常,深入描写感性问题”,写得平实而不浮泛,细节生动深刻,文笔极有才情。

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春水船》、《自己的天空》,散文集《红尘心事》、《随意》等,她的诗歌清新柔美,也很引人注目。

从短篇小说《自己的天空》,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女性作家的文笔才情和较为丰厚的精神内质,并可依此摸寻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大致脉落,采摘新女性主义之花所结出的果实。

台湾女性文学的一面旗帜 人类的生存空间从来是两性共同缔造的憩园,然而历史的天平却一直倾斜于男性世界。

使得人们对于两性的观念从来就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断块。

女人们在逆来顺受的怨艾与委屈中爬过幽暗漫长的历史隧道进入?。

女权主义论文题目(热门标题126个)

女权主义论文题目(热门标题126个)

女权主义论文题目(热门标题126个)女性主义(Feminism)又称女权(女权主义)、妇女解放(女性解放)、性别平权(男女平等)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sexism)、性剥削(sexual exploitation)、性歧视和性压迫(sexual oppression),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以下是126个整理好的关于女权主义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您。

女权主义论文题目一:1、美国女权主义视阈下的梅根·特里的女性实验剧2、网络热词“直男癌”的建构与颠覆——基于社交媒体女权主义话语符号的分析3、《玩偶之家》:易卜生和女权主义4、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理论5、格里尔《女太监》中的女权主义思想论析6、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视角下对《黄色壁纸》的解读7、美狄亚——女权主义的代表8、西方文论关键词:物质女权主义9、“性”的政治内涵与“性革命”的前景——论凯特·米利特的女权主义思想10、《玩偶之家》的女权主义解读11、社会时代·女权主义·精神分析——《边城》主人公翠翠的爱情悲剧根源探赜12、分析《觉醒》中的女权主义13、女权主义法学的马克思主义之维14、浅析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局限性——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视角15、多重社会身份困境下的女性——再议《女勇士》中的女权主义16、《理智与情感》中的女权主义解读17、凯特·肖邦的女权主义文学创作探究——从《一双长丝袜》谈起18、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其启示19、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解读20、从《喧哗与骚动》看“女权主义”之崛起21、美剧《美国恐怖故事:邪教》中的女权主义解读22、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问题的反思与批判23、《玩偶之家》的女权主义解读24、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中的女权主义解析25、国际人权话语:女权主义的全球想象空间女权主义论文题目二:26、亚洲影视作品女权主义的三种表现状态刍议27、西方女权社会主义及其对现代女性发展的启示28、西方女权主义对中国女性发展的启示29、女权主义篇章建构词汇手段浅析30、如何从女权主义的视角解读《简爱》31、试论《简·爱》中的女权主义32、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权意识探析33、浅谈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女权主义34、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合理性探究35、女权主义的性论述36、人际功能视角下看女权主义演讲的意义——以希拉里·克林顿和艾玛·沃特森的演讲为例37、羽太信子可信乎?——日本当代女权主义者对中岛长文质疑的疑义38、青年毛泽东的女权主义思想述评39、对19世纪以来女权主义的反思——以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为中心40、弗雷泽的女权主义性别正义理论建构逻辑探析41、《毒瘾难戒》中的反文化与女权主义问题42、女权主义视角与理论、实证、行动的三重变奏——评胡玉坤新着《社会性别与生态文明》43、反叛与激进——西方激进主义女权主义述评44、女权主义角度下的电影《纯真年代》45、女权主义教育思想指摘46、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小说《乱世佳人》中的两性关系47、女权主义教育思想之批判48、女性高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效应——基于同化理论与女权主义理论的比较研究49、激进主义的女权主义评析50、同根不同枝——张爱玲与丁玲女权主义思想异同比较研究女权主义论文题目三:51、女权主义思想在《蝴蝶梦》中的体现52、建构女性权利的中国话语——评《中国女权主义的诞生》53、现代教育的性别僭越——对女权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54、论舞蹈中女权主义的体现——以舞剧《简爱》为例55、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中女权主义思想之体现56、性别、女权主义与阶级话语57、关系探析之语境理论与语篇分析——以艾玛·沃特森在联合国上关于女权主义和性别平等的演讲为例58、电影《朱诺》的“朱诺效应”与女权主义59、试论当前我国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研究中的新论点60、新媒体环境下的女权主义传播61、从女权主义的视角解读《简·爱》62、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权主义意识63、女权主义翻译观的“忠实性”分析64、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探究65、反叛与激进——西方激进主义女权主义述评66、女权社会主义对我国现代女性的影响67、以成功展示女性解放之路——影片《摔跤吧,爸爸》的女权主义的温和表达68、女权主义在中国:理论与实践困境69、精神分析女权主义下对张爱玲《心经》的再认识70、论女权主义反乌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中的“他者”形象71、女权社会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之当代价值72、《简·爱》中女权主义思想探析73、新视角、新材料:前沿马克思主义女权理论视角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研究74、浅析《摔跤吧! 爸爸》中女权与男权的博弈——以激进女权主义为视角7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男权文化阐释——兼及对女权主义的启示女权主义论文题目四:76、中国革命影片中的男权思想与女权主义77、浅析《晚宴》中的女权主义话语78、文化学派视角下的女权主义翻译理论研究79、女权主义视野下的《傲慢与偏见》80、女权主义思潮在翻译研究中的体现81、从女权主义视角下看如何构建和谐社会82、“全面二孩”与“女权主义”83、从女权主义视角解析电影《时时刻刻》中的意象84、电影《浓情巧克力》的女权主义精神85、唯物史观下的女权主义——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研究范本86、英国反女权主义探析——以英国维多利亚晚期和爱德华时期的反妇女选举权为例87、女权社会主义视域中的现代女性解放问题探论88、浅析电影《喜福会》中的女权主义思想89、日本近代女权主义运动流变考90、西方女权主义与马克思妇女理论的理论对话与现实启示91、女权主义理论视角下贵州苗族女性民族体育参与研究92、女权主义视域下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再审视93、从阐释学角度看《简爱》译本中的女权主义94、《老人与海》与生态女权主义95、女权主义文学视角下的中国旧式情爱关系批判96、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权主义97、女性的赞歌——谈《射雕英雄传》的女权主义98、电影表演与女权主义99、电影《飘》中的女权主义意识研究100、性别平等与女权主义发展女权主义论文题目五:101、“父爱之山”的崩塌——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张爱玲作品中的父亲形象102、在绝望中寻求希望——从存在主义女权视角解读《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103、赛博女权主义理论和生殖技术的民族志研究104、新媒体环境下女权主义传播的探讨——以新浪微博为例105、浅析后现代女权主义与女性内衣的多元化发展106、薇拉·凯瑟《我的安东尼娅》的生态女权主义研究107、《南方与北方》生态女权主义意识探析108、角色的颠倒——生态女权主义视角下《简·爱》人物形象解读109、浅析网络文学中的后女权主义110、西方女权主义城市政治理论析论111、浅析女权主义风格服装的发展历程与趋势112、爱情幻像下的女性本质疏离——女权主义文学新论113、是意识的觉醒,非道德的沦丧——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嘉莉妹妹》114、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重访——新世纪以来女权主义视域中的历史唯物主义115、生态后现代女权主义视野下的“苔丝”悲剧116、西方女权主义发展浪潮的逻辑梳理117、边缘到中心——从《茶花女》、《简爱》、《傲慢与偏见》看女权主义的发展118、试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权主义思想119、我国女权主义法学研究现状评析120、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爱玛·包法利和海丝特·白兰121、后女权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建构122、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探析123、如何认识性工作——国外女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相关论争的历史演进124、女权主义背景下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研究125、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与女权主义研究126、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的启示。

探寻“自己的天空”——试论台湾新生代女作家袁琼琼的创作

探寻“自己的天空”——试论台湾新生代女作家袁琼琼的创作
生代女 性 主义文 学 的起 步之作 。
活 , 是 纷 纷走 人 社 会 , 男性 一 样 通过 自己的 劳 而 像 动养 活 自己。 样 , 这 女性 经济 地位 的提 高和独 立 , 一 方 面使得 新 的价值 观念 和写 作态 度产 生 : 强调 女性
作 为 主体 的存 在 , 不 是男 性依 附物 的存 在 ; 调 而 强 男女 平 等 、 两性 和谐 的社 会建 构 ; 强调 对歧 视女 性 、
收稿 日期 :00 4 8 2 1— —
旗 帜下 , 赫然 站立着 一列 台湾 女作家 队伍—— 新女 性 主义文学 诞生 了。”此时 , 多 的女性作 家 加入 更 到要 求 两性平 等 、 消除 男权 主义 的队伍 中来 , 作 创
了许多好 的作 品, 其中就有袁琼琼的成名作 《 自己
“ 自己的天 空 ” 的异 彩 : 女性 意识 觉醒期
从最早获 《 联合报 》 小说奖的 《 自己的天空》
( 9 0年 ) 开始 ,袁琼 琼一 直关 注女性 的情 感世 18


界 ,之后又 创作 了 《 桑 》 《 爱 》 《 沧 、钟 、 两个 、 情爱风尘 》 《 、 恐怖时代 》 、
现当代文学研究
语文知识
2 1年第 3 00 期
探 寻“ 自己的天空 ”
— —
试论 台湾新 生代女作家袁琼琼 的创作
张 杨
( 南广播 电视 大学 , 南 郑 州 4 0 0 ) 河 河 50 8
摘 要: 台湾新 生代女 作 家袁琼 琼的创作 颇具特 点。一 方 面, 以对女性世 界 的关 怀意识和 洞察 心态 , 她
《自己 的天空 》 塑造 了一位 从 家庭 主妇转 变 到

论20世纪90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创作

论20世纪90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创作

论20世纪90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创作
曾丽华
【期刊名称】《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13)002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以独特的性别意识,刻意营造一个女性自由言说的阴性世界,试图构建女性历史谱系,张扬女性欲望和生命体验,大胆描述同性情欲,解构传统女性形象,以达到颠覆男权、构建女性话语的文化意义.
【总页数】5页(P18-22)
【作者】曾丽华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
【相关文献】
1.对20世纪90年代后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侧面考察--从"情欲书写变化"视角考察90年代历史小说创作的发展变化
2.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凌力历史小说创作——兼谈当前女性主义历史小说的写作
3.论邵振国20世纪90年代的中短篇小说创作——以小说集《日落复日出》为中心
4.论邵振国20世纪90年代的中短篇小说创作——以小说集《日落复日出》为中心
5.20世纪90年代澳华报刊中的小说创作及澳华作家的兴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台港文学专题

当代台港文学专题
(二)文学主张: 在1977、1978年台湾乡土文学论战中发表《文学来自社会,反映社会》、《建立民族文
学的风格》等文,维护乡土文学,并明确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一、反对文学全 盘西化的倾向,主张建立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二、文学要关心民众的疾苦和为民族的 独立自由而斗争;三、文学要起到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作用,解答历史提出的问题。
绪论 当代台港文学发展脉络
第一节 50年代文学 一、台湾:“战斗文学”“反共文艺” 内容上歪曲历史、颠倒是非、丑化中共、鼓动反攻倒算。 形式上“八股”、单调、僵化。 二、香港:”绿背(美元)文化、自由文艺 人世感怀之作、回忆录盛行 如:张爱玲《秧歌》、 《张国涛回忆录》
第二节:60年代文学 一、现代主义文学流行 1、台湾现代主义文学首先在诗歌领域掀起:纪弦创办《现代诗》和“现代诗社”;痖弦
三、《将军族》 作为陈映真前期的代表作之一,较典型的体现了其创作思想。从题材上看,它是一个凄婉 的、动人的爱情故事。作家用细腻、婉转的现实主义叙述手法,巧妙、引人的情节安排, 同时辅之一现代派手法把一个大陆的国民党退伍兵与一个台湾本土小姑娘之间的按常理 不可发生的感情,写得真实感人。从主题上来看,正如台湾著名学者叶石涛所说:“他 的所有小说的主题大多离不开对于即寓于台湾的大陆人的沧桑的传奇,以及在台湾的流 寓的和本地的中国人的关系所显示的兴趣与关怀。”
第二节 钟肇政 一、钟肇政创作历程
笔名有九龙、钟正、赵震、路加等。1925年生于台湾省桃园县龙潭乡。1943年淡水中学毕 业,1944年进入一年制的彰化青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他被日本统治者征召入伍,为“学 徒兵” 。光复后就读台湾大学中文系,因听觉障碍,旋又退学,回龙潭任小学教员,决 心自学,苦读中文。开始涉猎一些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品。他有了 写作欲望。开头,他以日文拟草稿,然后再译成汉文,后来,逐渐习惯以日文构思,再 用汉语写作,最后才达到用汉语构思,再直接用汉语写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