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气虚证

合集下载

肺气不足怎么办

肺气不足怎么办

肺气不足怎么办关于《肺气不足怎么办》,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肺虚是一种普遍的病症,许多少年儿童或者老人都是有肺虚的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当肺虚的情况下,便会出現很多身体不舒服的病症,胸闷气短、胸闷气短、咳嗽,这些群体非常容易得了各种各样病症,这能够说成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渐渐地调养,那麼肺气不足怎么办呢?有没有一些好的方式,来补充肺气虚的不够呢?要掌握肺气不足该怎么办,最先要掌握肺虚的一些症状表现,才会引起重视,开展用药治疗。

不必小看这一病症,不立即医治调养,长期性处在亚健康,是对人体很不好的。

下面详细介绍一些肺气不足的主要表现及其调养方式:肺气虚的表现肺虚多见五种主要表现:(1)是多少气困乏,稍有辛勤劳动则上气不接下气,吸气气短;(2)使身体抗病性工作能力不高,非常容易感染风邪,便于发烧感冒,多有畏寒怕冷、流清涕之证;(3)遇严寒易发病鼻窦炎;(4)普遍皮肤干、发皱、发痒,秋冬季气侯干躁时特别是在突显;(5)常可造成脾肾虚,使水湿运作不好,出凶成都市中国医药大学专家教授刘继林现尿频尿急数,余沥不绝。

肺虚的調理(1)对本脏亏虚、肺气不足。

症见胸闷气短喘促,或咳嗽,响声低下,神疲倦力,血压稍低,脸色淡白或盗汗,舌淡苔白、脉虚乏力者,当滋补肺气虚,宜用保元汤加五味子:山参9克、黄芩15克、姜片3克、五味子6克、生甘草3克,放水煎制,取汁,一日分2~3次服;或用沸水侵泡,代茶饮。

也能用山参胡桃汤加五味子:山参9克、胡桃肉30克、姜片3克、五味子6克,放水煎制取汁,一日分2—3次服。

(2)对易患风寒感冒,症见鼻塞、头晕目眩头痛、恶寒症、疲惫困乏、舌苔薄白、脉浮乏力者,宜用玉屏风散加紫苏叶:黄芩15克、白术茯苓15克、防风12克、姜片6克、紫苏叶10克。

放水煎制取汁,1日分3次服。

未重感冒,当益肺气虚益气固,宜用玉屏风散(正前方去紫苏叶)煎汤内服,1日2次。

或用玉屏风丸1次6克(或口服液),1日2次。

中医辨证——精选推荐

中医辨证——精选推荐

中医辨证脏腑辨证概念:脏腑辨证是在认识脏腑⽣理功能、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及有关病情资料,进⾏综合分析,从⽽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即病性的⼀种辨证⽅法。

以脏腑病位为纲,对疾病进⾏辨证。

基本⽅法及⽬的:1. ⾸先根据脏腑的病理特点及病变范围确定其脏腑病位。

2. 根据⼋纲、⽓⾎津液、病因辨证,确定脏腑病变的病理性质。

3. 根据脏腑、经络、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兼病。

适⽤范围:主要适⽤于内伤杂病。

第⼀节辨⼼病证候⼼的⽣理病理:主⾎脉:⼼痛,⼼悸,怔忡,脉结代主神明:失眠多梦,健忘,⼼烦,狂躁昏谵⾆—— ⼝⾆⽣疮出现以上主症,应⾸先考虑⼼的病变。

⼀、⼼⽓虚证【概念】⼼⽓虚证是指由于⼼⽓不⾜、⿎动⽆⼒,⾎⾏不畅、失于充养的证候。

【病因病机】1.素体久虚;2.久病失养,3.年⾼脏⽓衰弱。

【临床表现】⼼悸,胸闷 + ⽓虚证(乏⼒、⽓短、⾃汗、动则加剧,⾆淡,脉虚)本证以⼼悸胸闷及⽓虚证为审证要点。

治法:补益⼼⽓;处⽅:养⼼汤加减《证治准绳》⼆、⼼阳虚证【概念】⼼阳虚证是由于⼼阳虚衰,⿎动⽆⼒,虚寒内⽣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1.常由⼼⽓虚进⼀步发展⽽来;2.他脏波及⼼阳⽽成。

【临床表现】⼼悸,怔忡,胸闷或痛 +阳虚(畏冷肢凉,⾯唇青紫,⾃汗,⽓短,⾆淡胖或紫暗,苔⽩滑,脉弱、结、代)以⼼悸、胸闷或痛及阳虚证为审证要点。

治法:温通⼼阳;处⽅:保元汤加减《博爱⼼鉴》⾁桂,⼈参,黄芪,⽣姜,⽢草三、⼼阳暴脱证【概念】⼼阳暴脱证是指⼼阳衰极,阳⽓暴脱所表现的危重证候。

【病因病机】1.常是⼼阳虚证进⼀步发展的结果,2.因寒邪暴伤⼼阳,3.痰瘀阻塞⼼窍所致者,4.失⾎伤津,⽓⽆所依。

【临床表现】在⼼阳虚证表现的基础上,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苍⽩,或⼼痛剧烈、⼝唇青紫、脉微欲绝、神志模糊、昏迷不醒。

本证以⼼阳虚和亡阳的临床表现为诊断依据。

治法:益⽓回阳,救逆固脱;处⽅:参附汤或独参汤加减附:⼼⽓虚、⼼阳虚、⼼阳暴脱三证的鉴别⼼⽓虚,⼼阳虚,⼼阳暴脱三证鉴别表证候相同点不同点⼼⽓虚⼼悸怔忡,胸闷⽓短,活动后加重,⾃汗⾯⾊淡⽩或⽩,⾆淡苔⽩,脉虚⼼阳虚畏寒肢冷,⼼痛,⾯⾊⽩或晦暗,⾆淡胖苔⽩滑,脉微细⼼阳暴脱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苍⽩,⼝唇青紫,神志模糊或昏迷。

肺部气虚水湿证的临床症状如何

肺部气虚水湿证的临床症状如何

肺部气虚水湿证的临床症状如何肺部气虚水湿证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它主要是由于肺气虚弱,导致水湿代谢失常,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表现。

了解肺部气虚水湿证的临床症状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方面的异常。

肺气虚弱会使得呼吸功能减弱,表现为呼吸短促、气不够用,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不畅。

这种呼吸无力的感觉就像是风箱失去了拉力,无法有效地将气体吸入和呼出。

在咳嗽方面,肺部气虚水湿证的患者咳嗽往往无力,声音低微,痰液清稀量多。

这是因为肺气不足,无力推动痰液排出,而且水湿停滞又会滋生更多的痰液。

患者可能会频繁咳嗽,但每次咳嗽都难以将痰液彻底咳出,总觉得喉咙里有痰堵着。

另外,患者还容易感到疲劳乏力。

由于肺气是全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肺气虚弱会影响到整个身体的气的生成和运行,导致身体能量不足,四肢肌肉失去濡养,从而出现肢体沉重、懒得活动、容易疲倦等症状。

哪怕只是进行一些轻微的体力活动,也会感到异常劳累,需要长时间休息才能恢复。

从面色和舌苔来看,这类患者通常面色苍白或萎黄,没有光泽,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舌苔多为白腻,腻苔反映了水湿内停的情况。

在精神状态方面,患者常常精神不振,容易困倦,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反应也较为迟钝。

这是因为肺气虚弱影响了清气的上升,导致脑部得不到充足的滋养。

肺部气虚水湿证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胸闷的症状。

就好像胸口被一块湿布捂着,感觉压抑、不舒畅。

这是由于肺气虚弱,无法推动气的运行,加之水湿阻碍气机,导致胸部气机不畅。

在消化方面,也可能会有一些问题。

例如食欲不振,进食后容易感到腹胀,大便稀溏不成形。

这是因为肺与脾在生理上相互关联,肺气虚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水湿困脾,从而影响消化吸收。

此外,患者的抵抗力也会下降,容易感冒。

因为肺气具有防御外邪的作用,肺气虚弱则卫外不固,外界的邪气容易侵入人体,引发感冒、咳嗽等病症,而且病情往往缠绵难愈。

肺病辨证

肺病辨证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上逆——咳嗽 风热为阳邪,灼液为痰——咯痰黄稠 肺卫失宣,正邪相争——发热微恶风寒 鼻为肺窍,肺气失宣,且津液为风热所熏——鼻塞流
浊黄涕 风热上犯咽喉,灼伤津液——口干咽痛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风热外袭
治疗
桑菊饮 银翘散 清金化痰汤 苇茎汤
清开灵
四、风热犯肺
四、风热犯肺
1、概念
风热犯肺证是指风热之邪侵表,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 候。
2、病因
外感风热
四、风热犯肺
2、临床表现
咳嗽,咯痰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浊黄涕,口 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3、辨证要点
咳嗽、痰少色黄、流浊涕 +
风热表证症状(发热重,恶寒轻或恶风、有汗)
四、风热犯肺
5、证候分析:
痰黄稠量多咳吐 脓血腥臭痰(肺 痈),烦躁(神 昏谵妄),苔黄 腻,脉滑数
患者,女,60岁。 患者患慢性支气管 炎10余年,频繁咳 嗽、咳痰,近2年 来出现气喘。1周 前因家务劳累过度 出现咳嗽、咳痰清 稀,气喘加重,伴 有乏力,少气懒言 ,胃口不佳,大便 不成形,劳累后易 乏力。
病案分析
患者,女,60岁。 患者患慢性支气管 炎10余年,频繁咳 嗽、咳痰,近2年 来出现气喘。1周 前因家务劳累过度 出现咳嗽、咳痰清 稀,气喘加重,伴 有乏力,少气懒言 ,胃口不佳,大便 不成形,劳累后易 乏力。
1、概念 肺阴虚证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 候。
2、病因 燥热伤肺、耗伤肺阴 久病咳喘、耗伤肺阴
二、肺阴虚证
3、临床表现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甚痰中带血,口
燥咽干,声音嘶哑,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 盗汗,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4、辨证要点 干咳、痰少而粘

中医辩证基础知识

中医辩证基础知识

中医辨证基础知识一、辨阴阳虚损证候1。

阳虚证表现:虚寒之象(+气虚)2.阴虚证表现:虚热之象(+血虚)二、气病证治1.气虚证【临床表现】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加重,头晕目眩,自汗,脉虚,舌淡嫩以疲乏、气短、脉虚、动则加重为辨证要点. 治法:补虚益气2。

气陷证【临床表现】气虚+内脏下垂,以自觉气坠,或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见腹部坠胀,或见脱肛、子宫下垂等内脏下垂的现象。

舌淡、脉弱等,为气虚的指征。

体瘦而弱,气短、气坠、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

治法:益气升提3.气不固证表现:气虚+或自汗不止;或遗尿;或大便失禁;或崩漏、滑胎;或遗精等。

4。

气脱证【临床表现】呼吸微弱而不规则,神情淡漠或昏愦无知,大汗不止,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等。

病势危重,以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等为辨证的基本点。

5。

气滞证【临床表现】胀痛、窜痛、攻痛,时轻时重;按之无形,随情绪而变化,脉弦。

以胸胁、脘腹等处或损伤部位的胀闷、胀痛、窜痛.治法:理气行滞6。

气逆证(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肝阳上亢,肝气上逆。

)【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喘促;呃逆,呕吐,嗳气,呕血;头痛,眩晕,甚至昏厥、咯血。

以咳喘或呕吐呃逆等为突出表现。

治法:理气降逆二、血病证治1.血虚证【临床表现】面白淡白或萎黄,唇、爪、眼睑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手足发麻,四肢拘急不利,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疗:补血养血方药:四物汤2。

血脱证【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四肢逆冷,舌色枯白,脉微或芤等.3。

血瘀证【临床表现】1.局部刺痛,痛处不移而拒按,常夜间加重;2.局部肿块,质硬,按之不移;3。

唇、甲紫暗,或皮下、舌上有瘀点瘀斑,或皮肤丝状红缕,青筋显露。

4。

出血色紫暗,或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5。

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

6。

舌质紫暗或有青紫色斑点7。

脉涩,或结代,或无脉。

治法:活血化瘀4。

中医辩证理论

中医辩证理论

虚实
3.阴虚证 是由于体内阴液亏虚,其滋润、濡养、宁静的 功能减退所出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午后潮热,盗汗,两颧红赤,咽 干口燥,手足心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 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4.阳虚证 由于体内阳气虚衰,其温煦、推动、蒸腾和气
常见症状:由于致病邪气的性质及所在部位的不 同,实证的表现亦不一致,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发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胸闷,呼吸气粗, 痰涎壅盛,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利,里 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舌 苔厚腻,脉实有力。
虚证、实证鉴别表
病程 体质 形态 疼痛 二便 舌象 脉象
虚证 久病 实证 新病
塞流清涕,兼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 舌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要点】咳喘,痰液清稀,加风寒表 证。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止咳。 【方剂】麻黄汤之类。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四)风热袭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咯黄稠痰而不爽,兼
恶风发热,口渴,咽干而痛,目赤头痛, 鼻流黄涕,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要点】咳嗽,痰黄,加风热表证。 【治法】辛凉宣肺,止咳化痰。 【方剂】桑菊饮之类。
【临床表现】身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 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 红苔黄而干,脉滑数等。
【辨证要点】身热喜凉,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 脉滑数。
寒证、热证鉴别表
面色 四肢 寒热 口渴 大便 小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苍白 热证 红赤
不温 灼热
怕冷 不渴 稀溏 清长 舌淡 迟
或饮
苔白
不多

发热 口渴 秘结 短赤 舌红 数
喜冷
苔黄

单桂敏分享调理肺气虚弱(补肺气)的艾灸穴位

单桂敏分享调理肺气虚弱(补肺气)的艾灸穴位

8、患者的舌苔颜色是薄白色的,并且脉象也是比较的虚弱。
中医认为肺气虚弱的原因:
中医认为,气虚体质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在胚胎时就为气虚体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是由于后天失养,如"久卧伤气"、"劳则气调理气虚的五种中成药偏于肺气虚者,尤其经常无力,说话声音低弱,经常感冒,出汗的,可选用玉屏风散。
中府穴按摩中府穴可以使淤积之气疏利升降而通畅,长期郁闷不乐,心情烦躁,时时感到胸闷气短的人,按摩此穴立竿见影,根据《针灸大成》中记载,“治少气不得卧”最有效。从中医的病理来说,“少气”即气不足的人,“不得卧”是因为气淤积在身体上半部分,按摩此穴位可以使淤积之气疏利升降而通畅。
艾灸太溪穴,有清热生气的作用。长期艾灸太溪穴,能够益肾,清原因有哪些:
1、慢性肺部疾病
除了先天的体质因素导致之外,肺部疾病也会引起肺气虚。肺气不足的话,就会导致一直咳嗽,长时间下去,身体自然就会出现问题,肺气虚的症状就会体现。
2、抵抗力下降
长期工作没有注意到,从事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工作太过疲劳,就很容易积劳成疾,从而引起肺气虚。例如,有人出现感冒一直咳嗽也没有好转,时间长了也会导致肺气虚。如果身体感染了病毒,或者是暑热、生了一场大病等,也是很容易导致肺气虚。如果脾脏出现了问题,那么会影响清气上升不了肺部,时间长了引起肺气虚。
大肠的传导功能要依赖于肺气的清肃下降。肺气清肃下降,大肠之气随之而降,从而糟粕能下。如肺失肃降,则大肠之气亦不下降,故导致大便秘结。如果肺阴亏虚,津液不布大肠,大肠就失去滋润,导致便秘。
那么肺气虚弱艾灸的话如何艾灸,个人建议取穴:肺俞穴、膻中穴、合谷穴、大椎穴、中府穴,加上太溪穴吧,时间充足了可以加上气海、关元穴这几个穴位就好了。至于艾灸用的艾条建议用香怡御艾的石磨艾条,艾灸效果以及口碑反馈很不错的,艾灸时间每个穴位艾灸半个小时左右,舒服了可以多艾灸一会也是没问题的。另外附送一下各个穴位的作用:

肺病的辨证论治

肺病的辨证论治

肺病的辨证论治
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呼吸、吸氧以及二氧化碳的排出的关键器官。

而肺病是指肺部功能发生异常和器官本身遭受到了疾病攻击的状态,如肺部感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中医认为,肺主气,肺气通畅则五脏六腑功能正常,因此对于肺病的治疗,辨证论治是非常重要的。

一、辨证
肺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分型,常见的辨证分型如下:
1. 阳虚型:主要表现为气短、体倦乏力、出虚汗等虚弱情况。

2. 阴虚型:主要表现为口干、咽喉干痛、夜间盗汗等虚寒症状。

3. 痰湿型:主要表现为胸闷、咳嗽、痰多、呼吸不畅。

4. 热毒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黄等有热症状。

二、治疗
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进行相应的治疗方法:
1. 阳虚型:可使用养阳益气的治疗方法,如人参、黄芪、枸杞等进行调理,同时也需要注意休息和运动平衡。

2. 阴虚型:可使用滋阴润燥的药物进行治疗,如何首乌、黄精、枸杞等,同时也需要避免上火和辛辣食物。

3. 痰湿型:可使用清热化痰、理气通窍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茯苓、陈皮、杏仁等。

4. 热毒型:可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有黄芩、连翘、银花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习惯,避免油腻、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综上,肺病的辨证论治是根据病因和病情特点进行具体的分型以及治疗,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需认真配合医生的指导,积极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病从脾胃生2气虚

病从脾胃生2气虚

病从脾胃生2气虚2月14日养生堂王新月时间:2012年02月14日来源:养生堂作者:百科全说2012年2月14日BTV北京电视台养生堂20120214期王新月病从脾胃生(2)气虚。

生活中,您是否会出现气短,爱出汗,容易累,便秘等问题?其实,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病症都归为两个字,就是气虚。

首先我们来看,气是什么东西。

气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它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空气几部分结合而成。

肾中的精气源自父母,主要来看看依靠自身产生的水谷之气和吸入的空气。

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功能,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当这些功能减退的时候,就会出现气虚的表现,如气的固摄作用减退的时候就会容易出汗,防御功能减退的时候容易外感,温煦作用减退的时候就会畏风,怕冷,推动作用减退则会出现便秘等表现,此外还容易出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呼吸短促、头晕目眩、食欲不振等表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气的功能:《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

说明气对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1.推动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都依赖气的激发,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就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脏腑、经络功能会减退,还会引起血虚、血脉瘀滞和水湿停滞等病变。

2.温煦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

即指气有熏蒸温煦的作用。

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能维持正常的体温,是与气的温煦作用密切相关。

若温煦作用不足,便可出现畏寒肢冷,血运迟缓等。

3.防御作用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侵犯,,又能与入侵之病邪作斗争,若驱邪外出,则身体康复,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则易受邪而发病。

正如《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4.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精、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中医辩证依据

中医辩证依据

中医辩证依据1.气虚:病体虚弱,以神疲、乏力、气短、脉虚为主要表现。

2.气陷:体弱而瘦,以气短、气坠、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

3.气不固证:病体虚弱,以疲乏、气短、脉虚及自汗或二便、经、精等的不固为主要表现。

4.气脱:病势危重,以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等为主要表现。

5.血虚:病体虚弱,以面、睑、唇、舌、爪甲的颜色淡白、脉细为主要表现。

6.血脱:有血液严重损失的病史,以面色苍白、脉微或芤为主要表现。

气脱证、血脱证、亡阳证、亡阴证,皆属疾病发展到濒危阶段的证候,且常可相互影响而同时存在,临床不易严格区分,诊断时主要是辨别何种亡脱在先。

亡阳、血脱、气脱均见面色苍白、脉微,忘阴、亡阳、气脱均有汗出的特点。

亡阴证有身热烦渴的特征,亡阳证以身凉肢厥为特征,气脱证以气息微弱尤为突出,血脱证有血液大量耗失的病史。

7.气滞证:以胸胁脘腹或损伤部位的胀闷、胀痛、窜痛为主要表现。

8.气逆证:以咳喘或呕吐、呃逆等为突出表现。

9.气闭证:以突发昏厥或绞痛、二便闭塞、息粗、脉实为主要表现。

血瘀证疼痛特点刺痛、痛处拒按、固定不移、常在夜间痛甚。

10.心血虚证:以心悸、失眠、多梦与血虚症状共见为辩证主要依据。

11.心阴虚证:以心烦、心悸、失眠与阴虚症状共见为辩证主要依据。

(血虚以“色白”为特征而无热象。

阴虚以“色赤”为特征而有明显热象)心气虚证:以心悸、神疲于气虚症状共见为主要辨证依据。

12.心阳虚证:以心悸怔仲、心胸憋闷与阳虚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心气虚与心阳虚均可见心悸、胸闷、气短等症,但阳虚证有畏冷肢凉等表现,气虚证则疲乏等症表现明显)13.心阳虚脱证:以心悸、胸痛、冷汗、肢厥、脉微等表现为辩证依据。

14.心火亢盛证:以发热、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与实火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15.心脉痹阻证;以心悸怔仲,心胸憋闷疼痛与淤血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由于致痛之因有别,故应分辨疼痛特点及兼症以审证求因。

16.痰蒙心神证:以情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与痰浊症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所谓脾气虚、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一文读懂

所谓脾气虚、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一文读懂

所谓脾气虚、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一文读懂气虚临床表现:气虚病证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帅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

1.肺气虚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

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2.肾气虚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

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

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3.脾气虚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

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4.心气虚心主血脉,藏神明。

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5.阳(气)虚气虚可见面色晄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

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辨证施治:1.肺气虚证候;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

治则:补益肺气。

主方: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

方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防风等。

2.肾气虚(1)一般肾气虚证证候;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治则:补肾益气。

主方:肾气丸加减。

方药: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附子、桂枝、黄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党参、白术。

(2)肾气不固证证候;除一般肾气虚证外,还有小便频数清长,或余沥不尽、夜尿多、遗尿;或男子遗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量多;或月经淋漓不尽或胎动不安,滑胎者。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与大肠病辨证

【证候分析】 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咳喘、咯痰黄稠量多 痰热阻滞肺络,气滞血壅,肉腐血败成脓 ——脓血腥臭痰,或痰中带血、胸痛 肺气壅滞,气道不利——鼻翼煽动 肺热壅盛,热伤津液——壮热烦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痰热壅盛 【辨证要点】 以咳喘、痰多与里实热证见症为辨证要点。
【病因病机】邪热炽盛,汗出过多 误用发汗, 津液外泄,使肠中燥结,里热更甚, 致燥屎内结
【证候分析】 大肠属阳明经,阳明经气旺于日晡,而四肢禀气于阳明,热腾于中, 蒸津外出 ——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而连绵不绝)汗出 邪热与糟粕互结肠道,形成燥屎,腑气不通 ——脐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 燥屎内结,迫肠中津液从旁而下——热结旁流 燥屎内结,气从下失——腹中频转矢气 邪热蒸腾,上灼心神——神昏谵语,狂乱,不得眠 热结津亏——舌苔黄厚干焦,或起芒刺,甚则焦黑燥裂 燥热内结,邪气迫急——脉见滑数 【辨证要点】 以腹满硬痛、便秘与里热炽盛见症为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 以咳喘气急,伴里实热证为辨证要点
六、痰热壅肺证
【基本概念】痰热壅肺证是指痰热互结,壅盛于肺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壮热胸痛,咳喘,甚鼻翼煽动,咯痰黄 稠量多 或为脓血腥痰,烦渴, 痛鼻翼煽动,大便秘结,小便短 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温热之邪犯肺 素有宿痰化热,壅阻于肺
十、大肠虚寒证
【基本概念】大肠虚寒证是指大肠阳气虚衰,固摄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大便失禁,或利下无度,甚则脱肛,伴见腹部隐痛, 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病因病机】久泄、久痢不愈,致阳气虚衰,肠道传化、固涩功能丧失
【证候分析】 下利伤阳,久泄久痢,大肠气虚失于固涩 ——见大便失禁,或利下无度,甚则脱肛 大肠阳气虚衰,阳虚则生内寒,寒凝气滞 ——腹部隐痛,喜温喜按 机体得不到阳气的温煦——畏寒肢冷 舌淡苔白滑,脉沉弱——阳虚阴盛

肺气不利——精选推荐

肺气不利——精选推荐

肺⽓不利相关⽂献肺⽓不利病证名。

指肺⽓宣发肃降及通调⽔道功能障碍。

肺主⽓,主⾏⽔,肺⽓不利,则出现⿐塞,咳逆⽓喘,尿少,⽔肿等症。

治宜利肺⽓为主。

作者:肺鸣肺鸣证名。

因⽓郁肺⽓不利出现的喘鸣声。

《素问·痿论》:“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

”王冰注:“肺藏⽓,⽓郁不利,故喘息有声。

” 作者:[卷之三⼗⼆喘门(附论)]喘急通治⽅治肺⽓不利,咳嗽上喘。

紫团参紫菀茸(各三钱)款冬花(⼀钱)上作⼀服,⽤⽔⼆盅,乌梅⼀枚,煎⾄⼀盅,⾷远服。

《奇效良⽅》明·成化六年董宿公元1470年[卷第⼋咳嗽⽅三⼗七道]团参丸治肺⽓不利,咳嗽上喘。

⼈参(去芦头)款冬花紫菀(洗去⼟,各等分)上件为细末。

每服⼆钱,⽔⼀盏,乌梅⼀枚,同煎⾄七分,温服、⾷后。

《杨⽒家藏⽅》宋杨倓公元960-1279年[卷⼆咳嗽]【款花散】治寒热交作,肺⽓不利,嗽咳喘满,痰实雍盛,喉中呀呷,或如物塞,俱宜服款花桑⽩⽪半夏知母(各七钱半)贝母(炒,去⼼)阿胶(炒)⿇黄(各三钱)⽢草《仁术便览》明张洁公元1368-1644年⾦郁泄之⾦郁泄之治则之⼀。

⾦郁,指肺⽓壅滞;泄,宣泄,渗泄。

⽤宣肺、利⼩便的⽅法治疗肺⽓不利所致咳嗽痰多,喘促⿐塞,⽔肿等症。

《素问·六元正纪⼤论》:“⾦郁泄之……然调其⽓。

”王冰注:“泄,谓渗泄之,解表利⼩便也。

” 作者:肺恶寒肺恶寒⽣理学名词。

恶,畏恶。

肺主⼀⾝之表,外合⽪⽑,开窍于⿐,寒邪侵袭则肺⽓不利,卫外阳⽓受伤,肺经受邪,故恶寒。

《灵枢·邪⽓脏腑病形》:“形寒寒饮则伤肺。

”《素问·宣明五⽓》:“五脏所恶……肺恶寒。

”王冰注:“寒则⽓留滞。

”马莳注:“肺痰郁痰郁病证名。

六郁之⼀。

见《丹溪⼼法》卷三。

指痰⽓郁结、肺⽓不利的病证。

《万病回春》卷⼆:此证“动则喘满⽓急,痰嗽不出,胸胁痛,脉沉滑也。

”治宜涤痰解郁,⽤痰郁汤、涤痰汤、节斋化痰丸、升发⼆陈汤、润下丸、越鞠丸等⽅。

参见六郁、郁证条。

肺脾两虚证:

肺脾两虚证:

肺脾两虚证:肺脾两虚证多因肺气虚损,气不布津,影响及脾,致脾气虚弱,或因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脾虚失运,不能输精于肺,肺失所养从而致肺气亦虚。

两者常互相影响,而形成肺脾两虚的复合证候。

多见于疾病之后期或慢性疾患之中。

(一)主症:久病咳喘,痰稀,气短,纳少便溏。

(二)临床表现:久咳不止,气短而喘,痰液稀白量多,声低懒言,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薄,神疲乏力,面色咣白,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

(三)症情分析,肺气不足,宣降失常,则见咳喘气短,“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失运,水湿不化,聚为痰液,上渍于肺,故痰液清稀量多,肺气虚不能充养子喉,则声低言微,脾气不足,运化无力,则见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薄。

若脾虚失运,水湿泛溢,可见面浮足肿之症。

面色咣白,疲倦乏力,舌淡苔白,脉象细弱均为肺脾气虚之象。

(四)本证的发展与影响:肺主一身之气,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营养周身。

肺脾气虚,则肢体他肚失其所养,可产生全身性的虚弱证候,或伴发他脏的气虚之证,如心气虚证,甚者见肾气虚证。

脾气虚弱,生血乏源,又常致气血两虚之证5肺脾气虚,运血无力,则致气虚血瘀之证。

气虚日久,伤及阳气,则可出现阳气虚衰之证。

(五)本证与相关证候的鉴别,1本证与肺气虚证、脾气虚证的鉴别:三者皆属气虚证的范畴,可同有一般气虚证候之表现,且病位涉及肺脾两脏,临床要注意区别。

肺气虚证病位局限在肺,以咳喘气短,声低言微等症为特征,脾气虚证病位在脾,故以纳少腹胀,大便溏薄等脾虚失运之表现为特征,肺脾两虚证病位涉及肺脾两脏,故既有肺气虚弱之证,又见有脾虚失运之候,为两者之复合病证,与单纯的肺气虚证、脾气虚证显然不同。

2.本证与心气虚证的鉴别,两者皆属气虚证候,可同有一般气虚之证。

但本证病在肺脾,故以久病咳喘,痰多清稀,纳少,大便溏薄为主要特征,而心气虚证,病在心脏,故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为主要特征。

(六)辨证要点:1.必须具有肺脾功能衰减之表现,如咳喘无力,痰液清稀,纳少,大便溏薄等。

相傅之官------肺

相傅之官------肺

相傅之官------肺肺居胸中,上通喉咙,开窍于鼻。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助心行血而贯通血脉,通调水道,参与水液代谢,输精于皮毛,主一身之表。

(1)肺的部位和形态①肺的部位:肺位于胸腔,上连气道,喉为门户,开窍于鼻,为气体出入的器官,在人体脏腑之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

“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灵枢·九针论》)、“肺者脏之盖也”(《素问·病能篇》)。

“心肺独居膈上”(《难经·十二难》)。

“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医贯》)。

指出了肺在人体中的位置。

②肺的形态:肺为白色分叶状,质地疏松,“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难经·四十二难》)。

“肺得水而浮”,“肺熟而复沉”(《难经·十三难》),“肺叶白莹、谓为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

”(《医宗必读》)。

这里的“虚如蜂窠”,“得水而浮”,就是说肺脏本身是质地疏松的含气的器官。

至于重量问题,《难经》记载心肺重量之间的比例与现代解剖学讲的心和肺之间的比例,也十分相似,说明古人对肺确有较深刻的了解。

(2)肺的生理和病理“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相傅”,傅同辅,有辅佐、协助的意思,是和心为君主之官的君主相对而言的,意即肺对心脏有协助作用。

所谓“治节”,就是“治理”、“调节”。

就是说,人体的各种生理调节代偿功能,均属于肺的职能范围。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素问·经脉别论》)。

“四脏”,是指肺以外其余器官;“权衡”,就是调节作用,说明了肺与全身器官的关系。

因此,肺是一个对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代偿作用的重要器官,所以说:“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称“相傅之官”。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