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超越”背景下陕西军民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相关问题研究作者:周晓菲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7期摘要:随着国家对于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在此历史背景下,如何实现军民的相互渗透、彼此转化,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成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以XX单位的军民融合发展为例,来简要闡述军品融合的深度发展。

关键词:军民融合;军转民;民参军;深度发展一、军民融合的含义军民融合是指军工技术、科研生产能力和人员与民用领域相互渗透,彼此转化、建设成果彼此共享,相互融合。

本文主要讲的是狭义的军民融合。

二、科研院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一)XX单位目前军民融合发展的现状1.军转民(1)军转民,利用航空技术自主研发民用产品20世纪末期,XX单位充分利用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的优势和强大的试验、检测能力,自主创新研发各种民用和工业用冷热计量仪表及相关配套产品,产品类型有直读式超声波水表、远传式超声波水表、IC卡水表、各种数据传输模块、数据采集器、中继集中器和计费管理软件等。

2000年以来,经过数个实际采暖季的安装运行,热量表在北京、陕西、河南、山东、新疆、山西等众多城市均受到供热主管部门和用户的好评,各项指标和性能均达到国家标准,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利用航空技术和资源进行地面燃气轮机的系列开发经过近20年的研发,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已形成了小、中、大档功率覆盖的全谱系燃机的简单循环和复杂循环(间冷)的全面发展。

用于发电、管线增压、应急电源、海上平台、分布式供能、中低热值市场、油田注水、热电联供机组等领域,用途十分广泛。

2.民参军我所不仅在非航空领域运用先进航空技术,而且能充分发挥非航空领域的企业、高等院校等技术优势,助力XX单位的开发研究工作,缩短研制周期,提高效率。

(1)借助高等院校的研究能力,提升XX的技术水平据不完全统计,XX单位已与近50家国内知名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签署合同近500份,投入经费超过亿元。

陕西军民融合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陕西军民融合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72囱JJ工科技2020年•第4期陕西军民融合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权一鑫王育晓为准确把握陕西军民融合研究现状及趋势,本文利用CNKI数据库数据,从发文数量、学科分布、研究热点对陕西军民融合文献进行统计与知识图谱分析。

结果表明:陕西军民融合研究发文数量较大,研究水平较高;研究多集中于人文社科领域。

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研究范围更加广泛,研究趋势将转向政策战略实施层面,主要集中在军民融合发展人才培养、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军民融合路径等方面。

军民融合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发展战略之一,科学分析国内军民融合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把握军民融合的本质特征与疑趋势,为军民融合后续供理论基础。

近年来有个别学者开始对全国军民融合的文献进行梳理,运用知识图谱分析其研究轨迹、特征与趋势刊。

但是,作为军工与科教大省的陕西,其军民融合现状具有什么特点?呈现何种研究趋势?目前尚未见到相关研究。

因此,本文通过CNKI数据库收集全国及陕西省军民融合研究文献,结合统计分析法和CiteSpace文献计量法,对陕西省军民融合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能为陕西军民融合实践与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样本来源,设定主题为”军民”,时间跨度为2008 ~2018年,剔除会议记录,新闻报道等非学术性论文,共收集到全国文献数量5418篇,将搜索限定在"陕西”“西安”"西北”"长安”等作者单位,总共收集陕西省相关文献255篇。

然后运用统计分析法和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陕西军民融合研究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

2陕西军民融合研究统计分析2.1发文数量与质量分析从文献数量来看,陕西省相关文献的发行量255篇占全国文献总量5418篇的4.71%,高于各省平均发文比重2.94%,说明陕西省关于军民融合主题发文量较大。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化、智能化的背景下,军民融合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部分,被视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引擎。

军民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国防实力和军民福祉,而且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种种障碍,阻碍了其全面推进和落地。

有必要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推动军民融合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1.2 研究目的军民融合是推动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存在的障碍,探讨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障碍,推动军民融合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军民融合的定义与意义,明确其在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2. 探讨目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包括企业壁垒、政策体系不完善、技术壁垒等问题;3. 提出解决这些障碍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完善政策环境、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合作等方面的措施;4. 强调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其对国家发展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5. 展望未来军民融合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推动军民融合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2. 正文2.1 军民融合的定义与意义军民融合是指军队和民间各界在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军民融合的目的在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推动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互动与融合。

军民融合的意义在于提升军事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实战效能,促进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军民融合是实现强军梦、建设现代化军队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军民融合将在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科技实力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深化军民融合,加强各领域的军民合作与交流,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良性互动,对于推动国家发展进程,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陕西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变, 形成 了一 批特 色鲜 明 、 知名 度 较高 、 市 场竞 争力 较 强 的产 品。
省 内军 民融合科技 产业平 台建设初 见成效 , 近几 年来相继规 划建 设 了西安 国家 民用航天产业 区 , 西安航空高新技 术产业园和兵 器 、
船 舶等技 术力量雄 厚 , 基 础配套 齐全 的军 民融合科 技产业 发展 园
科 研实力支持都促成 了西安军工业 的发展并有利 于其进一 步创建 军民融合产业 。但过分 的地 域集 中不利 于资源 的合 理分 配 , 也 会 限制全省军工 民品产业 的进一 步发展 。以湖北省 为例 , 湖北省 提 出在“ 十二五 ” 期 间建设 “ 一个 基地 、 四个 园区 ” 的发 展思 路 , 即 以 孝 感军 民结合产业 园 、 襄樊 军 民结 合产 业园 、 武汉 长城 ( 创新) 科
的格 局 , 在新 的历 史时期 ,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既有基础 , 也有 压力 , 军民融合 的思想也 被赋予 了新 的内涵和 意义 , 其 涵义不 再仅仅是 把 国防科 技工业基 础 同更 大的 民用 科技工业 基础结 合起来 , 而是 从传 统 的国防科技 工业领 域拓展 到了军事人 才培养 、 军 队保障 以 及基 本建设等诸多领域 , 成 为一个 范 围更广 、 程度 更深 、 层次 更高 的大融合 。
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提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军民融合出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一个基地四个园区的发展思路即以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既有基础也有压力孝感军民结合产业园襄樊军民结合产业园武汉长城创新科军民融合的思想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其涵义不再仅仅是技园和武汉船舶配套工业园为基础打造湖北军民结合产业基地把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同更大的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结合起来而是而并不局限于某一城市或地区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军民融合是我国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实现强军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军民融合已经成为推动国防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军民融合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障碍,如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善、体制机制的不顺畅、技术和人才的短缺等问题。

深入研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军民融合进程,提升我国国防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军民共建共享共荣,实现军民融合的良性发展。

【2000字】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军民融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能够促进国防科技创新,提高国防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深入研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军民融合的进程,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

加强军民融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

通过研究解决军民融合的障碍,可以促进军民融合的协调发展,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对于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提高国家安全保障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军民融合的现状军民融合是指军队和民用领域之间的融合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军民融合已成为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军队与民用领域之间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双方共同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

在军民融合的现状下,军队和民用领域之间的合作模式不断创新,涉及领域日益扩大。

军民融合领域涉及科学技术、信息化、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涵盖了军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多种机构。

双方合作交流密切,共同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发展的路径分析

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发展的路径分析

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发展的路径分析作者:万月李嗜成来源:《现代管理科学》2018年第05期摘要:陕西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矿产资源以及雄厚的军工基础。

而在当前新时代改革背景下,陕西又该如何实现新的发展?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时候,给陕西提出“追赶超越”的发展定位。

文章围绕这一新的发展定位,首先分析了陕西的基本概括,然后从人文观念、县域经济、开发区经济、军民融合等方面综合分析陕西发展的优势潜力与短板问题,最后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追赶超越;县域经济;军民融合;开发区经济一、陕西基本概况地理枢纽。

陕西(Shaanxi),简称“陕”,因古时是秦国所在地缘故,故又称作“秦”,位于西北腹地黄河中游,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

历史悠久。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雍州、梁州所在,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

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

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个大一统王朝,有4个(秦、西汉、隋、唐)建都西安(咸阳),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人口结构较好。

2017年末陕西省常住人口3 835.44万人,比上年增加22.82万人。

人口年龄构成为0岁~14岁人口大约占14.13%,15岁~64岁劳动力人口大约占75.51%,65岁及以上人口大约占10.36%。

经济发展中游水平。

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陕西经济发展大致处于全国中游水平。

2016年陕西省实现生产总值19 165.39亿元,比上年增长7.6%,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在全国31各省区市生产总值中排名15名。

人均生产总值50 395元,比上年增长7.0%,在全国人均生产总值排名第13名。

工业化中前期。

陕西目前经济结构仍然是第二产业占据主导,服务业快速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军民融合是指将军队和军事资源融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军队在经济、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作用,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军民融合在我国被视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军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国防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面临着一些障碍。

本文将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推进军民融合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1. 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目前,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生产体制仍然存在着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周期长、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军工生产单位仍然拥有相对封闭的研发生产体系,军工企业之间的协同性差、整体效率低,而且产权制度不够清晰、产权划分不够明确等问题制约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 军民融合的理念和模式有待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还很不成熟,很多地方一味地以军工产业为主导,军事制度之上的专制的军工设计制造模式仍然没有得到突破,军民融合的市场模式、机制体系等方面都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3. 人才交流合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对于军工企业人才的流动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企业之间人才的经常流动还受到诸多制约,人才交流合作机制亟待完善。

4. 军民融合的经济效益尚不理想在当前的军民融合中,军工企业虽然已经有了很高的技术研发实力,但是由于军民融合深度不够,导致资源利用率低,效益不高。

1. 加强军工企业改革要以军民融合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改革。

改革企业的生产经营机制,促使企业主动适应军民融合发展的需要;通过改革企业管理制度,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和竞争力;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企业的研发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完善军民融合政策体系要建立健全军民融合政策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转型升级。

支持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军民融合技术与设备研发,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追赶超越”背景下陕西军民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追赶超越”背景下陕西军民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2 0 1 7年 8月 第 3 1 卷 第 3期
陕 西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 o u n r a l o f S h a m  ̄ x i A c a d e my o f G o v e n r a n c e
Au g . , 2 0 1 7
V0 I . 3 1 .No . 3
mi l i t a y r i n t e g r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m, s t r e n g t h e n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l e a d i n g i n v e s t me n t , p l a y a g u i d i n g r o l e , a w e s o me p m j e c t t r a c t i o n a n d
进程。
关 键 词 :陕 西 ; 追 赶 超 越 ;军 民融 合
中图分类号 : F 1 2 7
文献标识码 :A
DOI : 1 0 . 1 3 4 1 1 / j . c n k i . S X S X . 2 0 1 7 . 0 3 . 0 0 8
Re s e a r c h o n t he De v e l o pm e nt o f Ci v i l -m i l i t a r y I nt e g r a t i o n f r o m t h e

度 融合 不 足 成 为 陕 西 发 展 的短 板 。 陕 西 应 通 过 创 新 军 民 融合 发 展 体 制 机 制 , 搭 建 一体 化 军 工 平 台 , 加 强 科 技 创 新 引领 发 挥 投 资 引导 作 用 , 给 力 项 目 牵 引+ 政 策扶持 , 加 快 建 立 军 工企 业 纳 入 地 方 统 计 的渠 道 和 机 制 等 六个 方 面破 解 发 展 障 碍 . 加 快“ 追赶超 越”

关于陕西军民深度融合问题和破解途径的思考

关于陕西军民深度融合问题和破解途径的思考

关于陕西军民深度融合问题和破解途径的思考作者:马彩文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8年第10期当前我国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方面,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仍然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急需改革破解。

首先表现在体制性障碍的破除和结构性矛盾的改革。

众所周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于2017 年1 月成立;2017 年12 月21 日,陕西省召开全省军民融合工作会议,并宣布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成立。

截止目前,全国各地省、市级机构还尚在建立之中,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尚没有完全建立。

各级军民融合办作为全新机构,正在建章立制阶段,多项工作处于初步探索之中,新体制的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

同时,军队改革尚未完成,军地工作也未能很好地协同开展。

在发展规划方面,军地两条线仍然并行,央地、军地“两张皮”现状还未完全打破。

在军地竞争性采购、民参军通道进一步开放、军民一体化标准建设、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缺少制度引领和创新模式。

陕西作为国防军工重地,军工院所、高校林立,但军工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较低,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作为一个国立研究机构,一直在思考和实践如何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近年来,西安光机所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探索与实践,先行先试,“拆除围墙、开放办所”,突破传统理念观念束缚,建立市场化开放平台,加大创新载体建设,创新用人模式等创新举措,充分释放国有科技资源,统筹和盘活全社会人才、技术、智力、资本等资源,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方面做了初步探索和尝试。

截止目前,西安光机所已经投资孵化硬科技企业230 余家,其中军民融合企业超过50 家。

有关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近三年来我所配合陕西省委省政府向全省院所推广“西光所模式”,但是效果甚微,分析主要原因如下:一、一些院所在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指引下,提出混合所有制方案,走出了一步,不过由于考核目标以经济指标为主,必须“合并报表”的要求,还是以体制内单位为绝对控股方,而且一般也会选择“门当户对”的合作伙伴;二、也有一些院所在积极谋划,结合自身单位基础和优势提出改革方案,但是由于体制内各种条条框框束缚和上级集团公司领导的“批准难”而被“搁置”;三、还有一些院所还是体质内思维,不愿开放。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军民融合是指军事资源与民用资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旨在促进军民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共享,实现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互相促进。

近年来,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障碍和挑战。

本文将从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分析军民融合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政策障碍军民融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军民融合的重要保障,然而在现实中存在一些政策障碍:1. 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军民融合政策体系虽然已初步建立,但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备,导致一些军民融合项目在法律层面上存在漏洞和隐患。

2. 相关政策执行不到位:一些地方在军民融合政策实施过程中,对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甚至存在着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军民融合项目的推动不力,难以形成合力。

针对这些政策上的障碍,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对策:1. 完善军民融合政策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政策研究,完善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以确保军民融合政策的顺利执行。

2. 加强对政策的执行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各地对军民融合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确保政策能够落地生根。

二、技术障碍技术是军民融合的核心,然而在实际推进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障碍:1. 技术转化难度大:一些军用技术由于特殊性质,难以直接应用于民用领域,存在着技术转化难度大的问题。

2. 技术交流不畅:军民双方在技术交流和合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壁垒,导致技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为了解决技术上的障碍,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化: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技术转化的效率。

2. 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军民之间的技术合作机制,鼓励军方向民用领域输出适用的技术资源,同时鼓励民用领域向军方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促进双方技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三、人才障碍人才是军民融合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在现实推进中,也出现了一些人才上的障碍:1. 人才培养不足:军民融合需要大量的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而当前我国的相关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缺乏相关人才。

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框架原则初探

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框架原则初探

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框架原则初探随着军民融合战略的推进,陕西省也逐渐加强了军民融合经济发展的力度。

本文将从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框架原则的角度对陕西省的情况进行初步探讨。

1.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军民融合经济发展要建立完善的统筹规划体系,保障军民融合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通过资源共享,以最大程度发挥军民融合的优势。

2.开放融合、互惠共赢开放融合是军民融合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通过开放,才能使军民融合更加广泛、深入地发展。

开放融合需要构建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促进双方利益融合。

3.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创新是军民融合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军民融合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4.规范引领、协同发展军民融合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引领军民融合经济发展。

同时,要通过产业协同,推动军民融合经济的有序发展。

1.产业结构升级陕西省结合自身优势,依托科技创新,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军民融合经济的快速发展。

增加军民融合产业占比,提高陕西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速度和质量。

2.科技创新陕西省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路径,注重技术和经济的结合,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基础设施建设陕西省加强军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和先进生产工艺,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体系,增加军民融合基础设施占比,积极推动军民融合。

4.人才培育陕西省注重人才培育,针对军民融合产业特点,培养适应军民融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总结。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军民融合是指军事领域与民用领域在技术、产业、资源、信息等各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面临着一些障碍,需要找到对策加以解决。

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1. 制度约束。

军民融合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在制度上需要有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目前我国在军民融合方面的法规和政策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条文不明确、不具有可操作性等问题,制约了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2. 技术壁垒。

军事领域的技术往往具有高难度和高门槛,很多技术不具备民用化的条件,这就限制了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民用技术在应用于军事领域时也会受到一些限制,需要进行技术转化和适应性改造。

3. 利益分歧。

军民融合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利益主体间的合作与协调。

由于各方利益的分歧,导致了资源分配、利益分配等方面产生矛盾,影响了军民融合的进程。

4. 安全风险。

军事技术和信息的融合会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军事机密,一旦泄露就会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如何在军民融合中保证信息、技术的安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

应当加强对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为军民融合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 加强技术转化和研发。

军民融合需要通过技术转化和研发,降低技术壁垒,促进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还可以采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方式,促进军民技术的双向转化。

3. 促进利益共享。

在军民融合中,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利益主体需要进行合作与共赢,加强沟通协调,实现利益共享,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4. 加强保密措施。

在军民融合中,需要加强信息和技术的保密措施,建立起成熟的信息安全体系,保障国家安全和军事机密。

军民融合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打破各种障碍,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随着国家对军民融合的重视和支持,相信军民融合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我国的安全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框架原则初探

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框架原则初探

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框架原则初探摘要:军民融合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国家层面,军民融合被视作提高国防科技水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陕西省作为中国军事装备生产和军事科研的重要基地,其军民融合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和优势。

本文以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为例,探讨其发展框架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引言二、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现状与潜力分析陕西省是我国军事装备生产和军事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包括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在内的一批军工企业和高等院校。

这些军工企业和高等院校在军事装备研发、生产以及科技创新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和人才优势。

陕西省还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如煤炭、石油、稀土等矿产资源以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军民融合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军民融合经济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

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存在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较多。

为推动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框架,以指导和规范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以下是我对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框架原则的初步探讨:1. 科技创新驱动原则:将军事科技创新与民用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加强军民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交流,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和共享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2. 产业融合发展原则:将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军工企业向民用市场的转型和升级。

充分利用陕西省的优势产业资源,推动军民融合经济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

3. 人才培养和流动原则:加强军民两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破部门间的人才壁垒,促进军民人才的流动和交流。

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参与军民融合经济的创新创业活动。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当前,军民融合是我国推进军队建设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面临着一些障碍。

本文将就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进行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主要包括政策体系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市场环境不适宜、技术壁垒高等问题。

政策体系不完善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障碍。

我国的军队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割和隔离,军民融合的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完善。

军队转型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指导,而目前尚缺乏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法律制度不健全也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之一。

军队与民间企业在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等方面面临着法律规定的限制和约束,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

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化的法律制度也还不够完善,对于创新成果的保护和转化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市场环境不适宜也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之一。

军工企业在国内市场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军队,而军队对于市场需求的反馈过程往往比较缓慢,这给军工企业的市场开拓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市场竞争激烈,军工企业在与民企竞争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

技术壁垒高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之一。

军队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高级人才,而民企在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方面相对较弱。

这使得民企难以与军队进行合作,进一步加大了军民融合的难度。

针对上述障碍,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

加快军民融合战略的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文件。

在政策体系上完善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为军队转型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

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化的法律制度建设。

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对于创新成果提供更好的保护和转化环境。

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军工企业向民用领域拓展市场,加大对民用领域的技术需求支持力度,为军工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军队与民企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面临着一些障碍,但通过相关对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困难,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摘要】军民融合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但在深度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

本文从政策层面、体制机制层面和技术创新层面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集中在政策不够明确、体制过于僵化、技术研发不足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军民融合的对策,包括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改革体制机制、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

展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未来,总结了研究结果并提出了建议,为促进军民融合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通过解决上述障碍,加强军民融合,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军民融合, 深度发展, 障碍分析, 政策层面, 体制机制, 技术创新,对策, 展望, 总结与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军民融合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军民关系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不断发展,军民融合也进入了一个深度发展的阶段。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障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提高国防科技实力,还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

研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军事安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军事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军队改革发展任务艰巨。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还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军民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克服各种障碍,推动军民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意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对于实现国防现代化和军事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安全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军事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作战的需求。

军民融合将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相结合,能够提高国防科技水平,增强国防实力,实现国防现代化和军事现代化的目标。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民资源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和军民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中国国防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军民融合已经成为了当前国防建设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

本文将分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政策体制障碍当前,我国在军民融合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但由于我国军民融合历史悠久,久未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制度体系结构,政策执行效果不够明显。

一是缺乏有效的军民融合政策的落实机制,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限制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步伐。

二是军民融合相关政策法规的体系尚未形成,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创新机制有待完善。

应对策略建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体系,明确政策目标和任务,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加强政策衔接,形成系统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

加大对军民融合研究的支持,加快现有立法工作进度,不断完善军民融合政策法规体系。

加大对军民融合相关人才的培养,提高政策贯彻力度。

二、技术创新障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创新障碍主要表现在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军民科技资源整合度低,军民科技资源开放程度不够。

加快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加大对军民融合相关科技项目的支持,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军民科技资源的整合,打破原有的圈子,促进资源的共享。

积极探索军民科技资源的开放模式,鼓励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积极参与军民融合,加快技术创新的推广和应用。

三、市场化障碍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军民分割观念,军品市场和民品市场隔离较严,军民融合市场相对落后。

加之市场准入门槛高,市场环境复杂,产权保护存在难题,市场机制不完善。

推进军民融合市场化进程,打破军民分割观念,促进军民融合市场的发展。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加大对军民融合市场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进一步完善企业产权保护制度,促进市场机制更加健全,创造更加有利于军民融合的市场环境。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近年来,军民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军民融合的目标是通过整
合军队和民用资源,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国家安全力量的提升。

军民融合在深度发
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障碍。

本文将探讨军民融合发展的障碍以及对策。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军民融合在体制和机制上存在障碍。

由于军队和民用部门之间的分工模糊、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军民融合合
作缺乏长期稳定的机制化安排。

军民融合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存在障碍。

军队的科研机构和
民用企业在技术领域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缺乏有效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机制,而且人才流动
和培养机制也需要完善。

军民融合在财政和资金方面存在障碍。

军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用于科研和技术创新,而民用企业也需要自身投入来支持军民融合合作,但是缺乏有效的
财政支持和资金衔接机制。

军民融合在政策和法律方面存在障碍。

目前,我国尚缺乏完善
的军民融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和监管机构,给军民融合的深
度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但是通过合理的对策可以克服这些障碍,
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只有突破这些障碍,才能充分发挥军民融合的利益和效益,推
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

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军民融合是指军事领域与民用领域的融合发展,通过军民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加快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军民融合取得了积极成果。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军民融合的发展态势、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军民融合的发展态势军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军民融合在我国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一方面,军队积极推动装备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推动高端装备的研制和制造;另一方面,民用企业也积极参与军工领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军民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军民融合的问题与挑战虽然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军民融合发展的进程还不够顺利,军民融合程度和效益不高。

一方面,军队在技术转化和市场开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另一方面,民用企业在军工领域缺乏经验和技术优势。

其次,军民融合面临的政策环境和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此外,军民融合还面临一些安全和保密问题,如技术的泄露和利益的损害。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军民融合的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推进军民融合的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快军民融合的法律制度建设,完善政策环境和监管机制。

特别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技术转化和市场开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其次,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升军民融合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要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研发机构,加强军民融合人员的培训和交流。

再次,促进军民融合的创新合作,加强军民双方的合作意识和协同创新能力。

要鼓励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最后,加大对军民融合的推动力度,鼓励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协调推动,形成军民融合发展的合力。

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框架原则初探

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框架原则初探

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框架原则初探引言军民融合经济是指通过军民资源互通、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军民经济结构的互动和协同发展。

对于陕西省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军事资源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来说,军民融合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拟对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提出框架原则初步探讨,旨在为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的现状与特点陕西省是中国的军事要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军事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陕西省也是国家重要的军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产业基地。

在这样的地域条件下,军民融合经济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陕西省还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具备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

这些优势条件为陕西省的军民融合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的发展现状截至目前,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军民融合科研机构等相继成立,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加深。

军民融合产业链逐渐完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

三、陕西省军民融合经济发展的框架原则初探1.以市场为导向军民融合经济应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政府应当通过军民融合产业基金、政策扶持等措施,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军民融合经济的发展,保障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科技创新是军民融合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陕西省应当通过加大科研投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方式,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科技创新,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3.以产业协同为支撑军民融合经济发展需要产业间的协同配合,形成产业链、价值链的有效衔接和互动。

陕西省应当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推动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科研机构和产业园区等各类主体在产业协同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4.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人才是军民融合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

军民融合优势互补助推陕飞跨越发展

军民融合优势互补助推陕飞跨越发展

中国军转民34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军民融合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国家战略。

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

陕飞公司作为军工企业,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把军民融合的理念和要求贯穿于助推军工企业跨越发展过程中,为航空强国建设和武器装备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深刻认识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

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与新军事革命交错推进,新材料、大数据、3D 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涌现,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持续技术动能。

军工企业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我们要以国家战略为先导,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军民融合优势互补之路,把军民融合战略作为强国兴军的根本大计,加强军与民在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的融会贯通,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努力拓展军民融合的领域和层次,把工业供给和装备作战需求结合起来,更好地支撑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

军民融合发展是建设航空强国的重要引擎和必由之路。

领海、领陆、领空都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从国家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角度来看,领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航空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建设航空强国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装备必须先行,航空装备产业的特点必然要求军民技术、资源、成果的互通互用。

航空军工企业作为关系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我们要勇担责任,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层次上将航空工业的产业能力、技术基础、科技成果融入航空强国建设体系中,使二者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最终形成军民融合优势互补的格局。

军民融合发展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航空工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 融合 不 足 成 为 陕 西 发 展 的短 板 。 陕 西 应 通 过 创 新 军 民 融合 发 展 体 制 机 制 , 搭 建 一体 化 军 工 平 台 , 加 强 科 技 创 新 引领 发 挥 投 资 引导 作 用 , 给 力 项 目 牵 引+ 政 策扶持 , 加 快 建 立 军 工企 业 纳 入 地 方 统 计 的渠 道 和 机 制 等 六个 方 面破 解 发 展 障 碍 . 加 快“ 追赶超 越”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b a r r i e r s , p o l i c y i s s u e s ,s t r u c t u r l a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 a r e s t i l l v e r y p r o mi n e n t ,a n d t h e d e p h t o f i n t e g r a t i o n b e c o me s s h o r t b o a r d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S h a a n x i . S h a a n x i s h o u l d a d o p t i n n o v a t i v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me c h a n i s ms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i v i l mi l i t a y r i n t e ra g t i o n , b u i l d
p o l i c y s u p p o t, r a c c e l e r a t e he t e s t a b l i s h me n t o f a mi l i t a y r e n t e r p r i s e i n t o he t c h a n n e l a n d me c h ni a s m o f l o c l a s t a t i s t i c s t o s e t t l e he t d e v e l — o p me n t o b s t a c l e s , a n d a c c e l e r a t e t h e p oc r e s s o f“ p u r s u i n g nd a s u r p a s s i n g ” .
Ab s t r a c t : “ S i n c e t h e 1 2 t h F i v e - Ye a r , ”S h a a n x i c i v i l mi l i t a r y i n t e g r a t i o n h a s b e e n t h e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e n t ,b u t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Ke y wo r d s :S h a a n x i ; p u r s u i n g nd a s u pa r s s i n g ; c i v i l - mi l i t a r y i n t e g r a t i o n
2 0 1 7年 8月 第 3 1 卷 第 3期
陕 西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 o u n r a l o f S h a m  ̄ x i A c a d e my o f G o v e n r a n c e
Au g . , 2 0 1 7
V0 I . 3 1 .No . 3
进程。
关 键 词 :陕 西 ; 追 赶 超 越 ;军 民融 合
中图分类号 : F 1 2 7
文献标识码 :A
DOI : 1 0 . 1 3 4 1 1 / j . c n k i . S X S X . 2 0 1 7 . 0 3 . 0 0 8
Re s e a r c h o n t he De v e l o pm e nt o f Ci v i l -m i l i t a r y I nt e g r a t i o n f r o m t h e
mi l i t a y r i n t e g r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m, s t r e n g t h e n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l e a d i n g i n v e s t me n t , p l a y a g u i d i n g r o l e , a w e s o me p m j e c t t r a c t i o n a n d
Co n t e x t o f“ P u r s u i n g a n d S u r p a s s i n g ”i n S h a a n x i
L I We n - j i a, Z H A N G L i n
∞M P r o v i n c i a l B u பைடு நூலகம் e a u o f S t a t  ̄ t w s , X i ’ 0 1 1 , 7 / 0 0 0 6 , C h i n a )
‘ ‘ 追赶超越’ ’ 背景下陕西军民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李 雯佳 . 张 琳
( 陕西省统计局 , 西安 7 1 0 0 0 6 )

要 :“ 十 二 五” 以来 , 陕西军民融合得到快速发展 , 但 发展 的体 制 性 障 碍 、 结构性矛 盾、 政 策 性 问题 依 然 十分 突 出 . 军 民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