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整体架构与优化策略小论文1稿2013年10月29日
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的探讨
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的探讨蒲晓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并积极的开展工作,已经经历了30年的光辉历程。
30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和将来,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因此,我们在隆重纪念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从关系执政党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高度,正视目前条件下权力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制约和监督不够的问题,继续研究和探索对权力运行进行更加有效的制约和监督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的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更好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立健全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建立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就是要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包括对权力行使主体、权力实施过程、权力运行后果等环节实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对权力的运行进行制约和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不同问题。
对权力的运行进行制约,强调的是对权力的运行要进行科学的配置,在权力内部的分工中就能形成权力之间相互制约的机制,使各种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就能互相制衡;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强调的是对权力运行的具体行为过程要进行监察和督促,把一切权力具体运行的行为都置于各种形式的监督之下,使一切权力的具体行为都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即使有时出现了偏离轨道的情况,也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因此,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首先应该在科学的配置权力,建立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方面入手。
要实现“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思路,就要在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方面下功夫。
从目前来看,应该重点注意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健全对权力行使主体进行有效制约的机制。
这是权力制约的起点。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政府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保护公民和企业的权益不受侵犯,确保国家和人民共同利益的实现。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步骤阐述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
一、制约机制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决策等文件对政府的权力运行起着规范作用。
在制度上,可以设立监察委员会等机构,强化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障政府权力能够得到合理运转,也让公民、企业等权利得以获得有效保障。
此外,重要决策需要公众参与,会议的透明性也很重要。
这些形成的制度机制,能够协助监察机关加强工作监督,并使评估和反馈成为固定的程序化流程,促进监督机构的独立和公正性,增强监督审查的效力和水平。
二、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对政府和公共机构运作进行监督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有效地防范乱用公权力、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
加强监督机制有很多方式,例如可以加强媒体监督,开设热线接收举报,对有关部门权力行使进行公开,对不当行为进行投诉、举报等方式都可以有效防止机构滥用权力,同时也让公民有发言权,提高政府权力、行政机构的透明度。
监督机制还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监督方式,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设备,保障相关人的信息安全。
三、审查机制政府和行政机关的决策和行动都可以被上级部门或业务监管机构进行审查,以保证政策和决策实现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审查机制不仅在政治环境稳定的前提下信任审查机制,能够充分保障合法监察权利的机构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并且也促进创新。
审查机制的构建可以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监管体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等方式来实现。
总之,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防止政府和行政机关滥用权力,保障公民、企业等权利不被侵犯,并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的实现。
针对政治环境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真正的执行机制,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建立有效的制度,提高法治水平,提高监督效能,增强审查力度,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公正和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环境。
浅谈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浅谈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作者:李慧萍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其运行是否科学有效,是判断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权力的行使需要有效的监督作为保障。
本文基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建设的工作要求,就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的理论基础展开讨论,并提出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权力制约监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进行了重点部署。
2013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主持召开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强调,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中全会的精神上来,扎实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要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系,发挥纪检监察机构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为此,笔者现就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的课题浅谈几点看法。
1 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形势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
《决定》再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从实践看,由于权力制约不力、监督乏力,少数主要领导干部把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习惯凌驾于班子集体之上、凌驾于组织之上,大搞“一言堂”,甚至一手遮天。
这些年,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腐败分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主要领导干部。
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一把手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2 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理论基础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其运行是否科学有效,是判断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是时代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监督是权力的单向运行,是权力授予主体控制被授予权力的行使,以保障权力行使符合授予意图。
对权力的制约论文
关于加强对权力制约监督的几点思考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我们党和政府近年来一直着力要解决的问题,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对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有效与否,不仅事关民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经济发展、国家稳定、社会和谐。
毛泽东同志强调,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20世纪九十年代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权力的正确行使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经受着种种考验,权力与腐败之间的关系因为经济的中介而变得敏感而明朗。
权力制约与监督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迫,因为权力的滥用不单是造成国家社会和公民财产的损失,更会威胁和损害千千万万公民的生命和健康。
因此,权力监督和制约就成为党必须下大力气彻底从制度上解决的问题。
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这是党第一次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这一问题进行全面阐释,标志着我党对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理论上的创新和认识上的飞跃,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指明了方向。
监督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政府真正为民和社会真正持久稳定的重要机制。
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表明,一个国家在权力受到较好监督和制约的时期,便是和平发展的祥和时期;相反,如果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最终为少数人所控制,便造成擅权专断、腐败横行、官场腐败、民不聊生。
哪里有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哪里就会存在腐败和滥用权力的现象,那里的人民都会成为专制和暴政的对象。
人类历史反复证明的权力定律告诉我们,只有建立和完善党和国家的监督机制,才可能对党和国家及领导人权力的运行方向、活动方式起调节、控制和制约作用,或在事先防止可能引起的失误,或在出现失误之后尽快纠正错误、减少损失。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随着我们国家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议题。
这是因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保障政治体制稳定和社会治理良好的重要保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加强机制建设和推进法治化进程。
首先,要加强权力制约机制。
这需要建立一整套制度,包括选举制度、产权制度、司法制度和舆论监督机制等。
在选举制度方面,应该加强选民的知情权和参与度,确保公平公正的选举环境;在产权制度方面,应该加强产权保护,防止权力寻租和腐败;在司法制度方面,应该加强司法独立性,确保司法公正;在舆论监督方面,应该加强对政府和权力的监督,推进公民监督。
其次,要加强权力监督机制。
这需要建立一整套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等。
在内部监督方面,应该加强机构内部的相互制衡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在外部监督方面,应该加强立法机构、审计机构和监察机构的监督力度;在社会监督方面,应该加强公众意见的反馈和参与,推动社会监督的深入开展。
最后,要推进法治化进程。
这需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完善法律规范,确保规范的执行和实施。
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机构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提高执法水平和公信力。
总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是国家治理水平提升的必然要求。
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加强机制建设和推进法治化进程,以保障政治体制稳定和社会治理良好。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句话来概括政治权力的本质,那就是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
在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中,权力是不可或缺的,但过度集中的权力往往容易导致滥用和腐败。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成为了一个关乎国家政治健康发展的重要议题。
权力是治理社会的工具和手段,但是如果这个工具被滥用,必然会对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造成严重的危害。
历史上,许多国家由于权力滥用而走向衰亡,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至关重要。
权力如果不受制约和监督,很容易导致腐败。
在一个权力独裁或权力过度集中的政治体系中,腐败现象往往屡见不鲜。
官员滥用职权、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等行为不仅损害了社会公平和正义,也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
权力的滥用也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过于集权,而又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那么权力很容易被少数人所垄断,这样的政治体制势必会引发社会的不满和对立,最终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
权力滥用还会破坏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一个政府如果不受有效的制约和监督,那么它很容易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公民的利益之上,从而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谋取私利。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为了防止权力滥用,更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障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在当代世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有多种途径和方法。
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建立健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强法治建设、推动政府透明化、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
建立健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重要途径。
一个健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可以包括各级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司法机关对政府和行政机关的监督、新闻媒体对政府和权力机构的监督、公民社会对政府和权力机构的监督等。
这些机制共同构成了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加强法治建设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重要途径。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一个国家如果缺乏法治,那么权力就很容易滥用。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思考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思考2013-12-17 19:13来源:人民论坛网作者:盛禹正张莉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对于反腐败、提高市场效率和增强政府公信力的意义,然后总结了我国目前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权力滥用、政府不作为、用权低效、行政臃肿等,并从事前的权力配置机制、事中的运行机制和公职人员心理机制、事后的评估反馈制裁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权力失范的原因。
最后,从更加清晰的权力配置、更加规范的权力运行、更加健全的行政伦理、更加多元的权力评估、更加法治化的僭权制裁等方面了提出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对策。
关键词: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问题,成因,对策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坚定的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时代的要求,这场改革必然涉及到权力问题,将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问题更加凸显。
一、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价值意义公权力的专横与腐败不仅导致政府低效无能,而且还侵犯了法律的尊严,权力失范现象愈演愈烈。
因此,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行政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当前政府体制加速改革的时期,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是全面治理腐败问题的必然要求。
政府腐败的实质就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反腐倡廉的实质就是对政府权力的控制和约束。
实现对政府权力的有效控制是当前反腐败战略的基本命题。
[1]廉洁政府必定是权力受到有效制约的政府,因为权力若得不到有效制约将会使政府官员成为主要的资源配置者,从而导致权力寻租,滋生腐败。
所以,政治体制改革要对公共权力进行合理配置和监督,以实现权力主体之间有效的制约与监督。
[2]第二,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有利于市场有效运作。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1.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权力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权力的过度集中和滥用可能导致不公平、不公正和腐败等问题的出现。
为了确保权力的合理行使,就需要建立健全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权力运行制约体系是指通过法律和内部机制对权力的行使进行限制和监督。
首先,法律制约是权力运行制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法的法律规定了权力的范围和界限,明确了权力的行使程序和要求。
法律的设立和执行有力地约束了权力的滥用和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了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其次,内部制约在权力运行制约体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内部制约是指通过组织机构内部的规章制度、职责分工、内部审计等方式对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管和约束。
通过建立健全的组织机制,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减少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可能性。
权力监督体系是指通过舆论监督和监察机构对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和检查。
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通过信息传播和舆论表达对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行为进行评价和监督,对权力的行使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监察机构是独立的机构,负责对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和调查,发现和查处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综上所述,健全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公正和公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法律制约和内部制约的有效运行,以及舆论监督和监察机构的积极作用,可以确保权力的行使合法、公正和透明,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提高运行效率,加强民众的参与和监督,以确保权力的行使更加规范和有序,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着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展开讨论,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旨在概述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在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公正的作用。
在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介绍各个章节的内容和重点。
我国的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
我国的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其中,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建设是中国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概念、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概念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是指一系列机制和制度,旨在限制政府和政治权力的滥用,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它包括法律制约、舆论监督、司法独立、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等多种形式和途径。
二、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历史演变中国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往往会设置官员和监察机构来限制地方官员和皇室成员的权力。
例如,唐代设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台”就是负责监察官员的机构。
此后,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和文化的演变,这种监督机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此后,中国的监察体制也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改革。
19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逐渐推行法治化建设,加强了法律制约和司法独立,并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监督机制,如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民主监督等。
三、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现状目前,中国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央纪委、全国人大和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机构。
这些机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在法律制度方面,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多个领域的法律。
这些法律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规定了政府和官员的权力范围和行为规范。
此外,中国还建立了一系列监督机制,如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等。
在实践中,中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建设。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的监督摘要: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党的一项重大而又长期的历史任务,而国有企业领导则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所以在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确保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运行,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国有企业领导权力制约监督的必要性进行论证,通过分析现状和问题从而探究落实监督机制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权力制约、国有企业主要领导、监督、必要性、落实途径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制进程的不断加快,逐渐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多极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的局面,这为国有经济的迅猛发展增添了活力,但由于在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作用下,不同群体的利益差异以及滞后的监督机制导致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问题的滋生和蔓延,因而,从根本上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已是迫在眉睫。
一、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必要性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国有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制度控制运营下的企业,而国有经济则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起着主导作用,国有企业的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但一旦萌发国企领导的权力腐败现象,不仅会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浪费和流失,更会影响国家对国有经济的宏观把控,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故当权者必须受到监督,而有效的监督则需要一套健全的制约监督体制予以支撑。
建立健全的权力制约监督体制,能从源头上遏制权力腐败的不正之风,从根本上保全国有资产的存续安全,从全局上保证国有企业稳步健康发展,切实有效地利用完整的国有资产来创造经济利益,助力国有经济,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新局面铺平道路,夯实基础。
2、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企业资源协调的调节器国有企业在改制之前,人员比较多,机构比较健全,各项工作都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研究的论文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研究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趋向多元化,权力监督机制面临许多问题。
如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是一个必须深入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我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行政权力,是特定机关或人员代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集团的公共利益行使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约束他人行为的能力,它推动着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
由于权力总是由具体的个人去执行的,执行权力的个人便由此成了掌权者。
个人意志和利益与权力行制约机制是否平衡得当,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意义重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由此,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成为任何一个民主国家行政权力运作的基本规则。
在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今天,如何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是一个必须深入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1 我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基本状况完善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首先要对我国现行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运行情况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把握。
目前,我国权力运行较注重自律机制的建设,重在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重在思想和信念教育,强调依靠公职人员的自律来约束自己的权力行为,但个人在行使权力时的随意性和权力本身所具有的腐蚀性相互影响,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够完善。
制度对人和权力的塑造作用非常重要,好的制度可以使魔鬼变成天使,恶的制度,则会使天使变成魔鬼。
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法律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约束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当今我国的权力运行正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政治权力的运行越来越关注,而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也越来越成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所谓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一般包括行政、立法、司法等方面的制约和监督。
首先,要健全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这一方面需要改革政府机构,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特别是要加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应该转变职能,不断放弃一些行政干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领域中,政府应该更多地采用市场化的手段。
其次,要健全立法机关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立法机关应该加强对于政府行为的制约和监督,特别是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立法机关应该积极参与和监督。
而且,立法机关还需要加强自身规范,对立法过程中的不合理、不合法行为进行惩处,以提高立法质量。
最后,要健全司法机关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司法机关应该加强对于政府行为的司法监督,特别是在行政诉讼方面,司法机关应该更加积极地发挥作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司法机关还需要健全自身制度,加强司法独立性和司法公正性,遏制司法腐败和关门的现象。
总之,在构建健全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方面,需要政府、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三个方面的努力。
只有这三个方面密切合作,互相制衡、监督,才能够有效地制约政治权力的过度运行,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稳定。
同时,我们也需要大力宣传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让公众将其视为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手段。
只有全社会都用行动去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实现中国梦,让全体人民都生活在公平、公正、有尊严的社会中。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完善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完善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权力运行是组织、政府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关键。
然而,由于权力的滥用可能导致不公正和腐败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以确保权力的公正运行和有效监管。
本文将深入探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相关概念、实施方式以及其重要性。
2. 权力运行制约的概念和原则2.1 权力运行制约的内涵权力运行制约是指通过一系列机制,对权力行使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以确保权力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它的核心目标是防止权力滥用,并实现公正和效率的权力运行。
2.2 权力运行制约的原则(1)法治原则:权力运行应符合法治原则,即依法行使、以法律为准绳,并接受法律的监督和制约。
(2)透明原则:权力运行应公开透明,充分向公众和相关利益方披露决策和行动,以便其监督和参与。
(3)问责原则:权力运行应接受民主和法律的检验,行使者应对其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后果。
(4)制衡原则:通过建立权力制衡机制,确保各权力部门相互制约,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
3. 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的类型和实施方式3.1 内部监督机制(1)审计机制:通过对财务和行政行为的审计,监督和评估权力行使者的行为合法性和效果。
(2)内部监察机制:企业或政府机构内部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对行为违规和权力滥用进行监督和处罚。
3.2 外部监督机制(1)司法监督:通过司法机构对权力行使者的违法行为进行审理和制裁。
(2)立法监督:立法机构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以约束权力。
(3)媒体监督:媒体对政府和企业行为进行报道和舆论监督,提高公众对权力行使的知情度和参与度。
4.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重要性4.1 保障公平正义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完善可以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确保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2 提升行政效能通过监督和制约,可以减少权力行使者的不当干预和滥用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推动公共事务的高效运行。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
现代社会中,权力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然而,如果权力得不到制约和监督,就容易发生滥用。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非常重要。
首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体制机制应该是全面的。
这意味着不仅要对政府机构进行监督,还要对非政府组织和企业进行监督。
此外,监督机制应该覆盖到权力的各个层面,从高层领导到基层工作人员都应该被监督。
其次,监督机制应该是独立的。
监督机构应该独立于权力机构,这样才能保证监督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此外,监督机构应该享有充分的监督权力,包括调查、审查和惩罚权。
第三,监督机制应该是透明的。
公众应该知道监督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监督机构的工作应该公开透明。
此外,监督机构应该及时向公众披露重要的监督结果和发现。
最后,监督机制应该是有效的。
监督机构的工作应该能够对权力运行产生实质性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监督机构的工作成果应该得到权力机构的重视和认可,监督机制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在实践中,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体制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才能避免权力滥用,确保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 1 -。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确保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行为合法、公正,并保护公民的权益。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现有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
要完善这些机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完善权力分立机制。
权力分立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它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分支的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
但在一些国家中,这种权力分立并不完善,导致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融合和影响,进而影响到司法独立。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起相对独立和互相制衡的权力分立机制,确保各个分支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
其次,加强司法独立和司法审查。
司法独立是制约行政和立法权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独立的司法系统来保证公平公正的审判。
然而,在一些国家中,司法独立存在问题,司法成为了执行政府意志的工具。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司法独立,确保法官的任命和晋升基于能力和品德,而不是政治因素。
另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司法审查机制,监督和纠正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行为。
第三,推动政府透明和信息公开。
政府的透明度和信息公开是制约权力滥用和不公正行为的重要手段。
公民有权了解政府的行为和决策过程,从而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规定政府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公开的信息,同时强化公众对政府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政府内部的透明度和问责机制,确保政府的决策和行为公开、透明、可被监督。
第四,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公众的参与和社会的监督是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众应该有权利参与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决策过程,通过舆论和社会组织来监督政府的行为。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开放、包容和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机制,为公众提供参与政府决策和监督的平台。
同时,还需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媒体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使他们能够在权力运行中发挥积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监督。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不仅是国家内部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看法
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看法权力呀,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为大家谋福祉,用不好可就会惹出大麻烦嘞!那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给权力这匹野马套上缰绳,让它乖乖听话,沿着正确的道路奔跑。
咱就说一个村子吧,要是村长想干啥就干啥,没人管着他,那他要是头脑一热,做出些不靠谱的事儿来,不就把整个村子都给坑了嘛!这就好像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跑起来那得多危险呀!所以呀,得有各种办法来制约和监督权力。
比如说,村民们可以一起监督村长呀,看看他是不是真心为大家办事儿。
要是他偷偷摸摸地想给自己捞好处,那可不行,村民们就得站出来说话,让他知道这么做不对。
这就像家里的大人看着小孩子,不能让他调皮捣蛋一样。
还有啊,上面也得时不时来检查检查,看看权力有没有被乱用。
这就好比学校里的老师会来检查作业,看看学生有没有认真学习。
要是发现有问题,就得赶紧纠正,不能让错误越来越大。
再打个比方,权力就像一个大蛋糕,大家都盯着呢。
如果没有制约和监督,那不就有人会偷偷多吃多占嘛,那其他人不就亏啦?所以得有规则,规定每个人能吃多少,怎么吃,这样才公平嘛。
而且呀,这种制约和监督不能是做做样子,得是实实在在的。
不能光喊口号,得有实际行动。
就像治病一样,得对症下药,不能光说不练假把式。
大家想想,如果没有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那会变成啥样?那不就乱套了嘛!有权的人想干啥就干啥,老百姓可就遭殃咯!那社会还能稳定吗?那我们的生活还能安宁吗?所以呀,我们都得重视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这可不是小事儿,这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大事儿嘞!我们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它为我们服务,而不是反过来欺负我们。
我们要像守护自己的宝贝一样,守护好权力的正确使用。
我们不能让权力变成脱缰的野马,而要让它成为温顺的小绵羊,乖乖地为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
难道不是这样吗?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真的太重要啦!我们每个人都得行动起来,一起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努力呀!。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为题,我们需要探讨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以确保权力的运行不被滥用和腐败。
本文将从权力分立、独立监督机构和公众参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话题。
一、权力分立权力分立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基础。
在一个健康的政治体系中,立法、行政和司法应该相互制约,避免权力的集中和滥用。
首先,立法机构应当独立自主地履行立法职能,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合理性。
其次,行政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法律和程序履行职责,避免滥用权力。
最后,司法机构应当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保障公民的权益不受侵犯。
二、独立监督机构独立监督机构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重要保障。
这些机构应当独立于政府和其他权力机构,具有调查、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职责。
例如,反腐败机构可以独立调查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确保他们的权力不被滥用。
同时,媒体、公众舆论和社会组织也可以扮演监督的角色,通过揭露问题和舆论监督,促使政府和权力机构更加透明和负责。
三、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重要途径。
政府和权力机构应当建立开放透明的决策机制,允许公众参与决策过程,接受公众的监督和监察。
例如,公众可以通过投票和选举来选择合适的政府代表,监督他们的权力行使。
此外,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社会事务,例如公共议题的讨论和决策,以及政策的评估和监督。
在建立健全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制约和监督机制应当具有法律约束力,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其次,制约和监督机构应当具备专业性和独立性,人员应当经过严格选拔和培训,避免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
最后,制约和监督机制应当与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相适应,符合国情和民众的期待。
建立健全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保障政府公正行使权力的重要保证。
通过权力分立、独立监督机构和公众参与,可以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运行,确保权力不被滥用和腐败。
这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也有助于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保障国家权力合理行使、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保障措施。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首先,强化宪法法律的制约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
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需要健全宪法法律体系,明确权力的边界和行使方式,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同时,需要加强对宪法法律的解释和适用工作,确保宪法法律的正确理解和实施。
其次,建设独立、公正的司法机构。
司法是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手段,需要建设独立、公正的司法机构,确保司法能够独立行使权力,依法裁决案件。
同时,需要加强对法官的选拔、培养和监督,提高司法公信力和专业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司法,提高司法效率和公正性,加强对各级法院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司法能够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滥用。
第三,加强反腐败工作。
腐败是权力滥用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强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反腐败制度。
一方面,需要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和惩治。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反腐败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的反腐败意识,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反腐败工作的监督和评估,促使反腐败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四,推动政府透明和公开。
政府是权力的主要行使者,必须加强政府的透明和公开,确保权力行使的公正和合法。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建立完善的行政决策制度,明确权力的行使程序和标准。
同时,需要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评估,提高政府公开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第五,加大民众参与力度。
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因此必须加大民众参与力度,让人民在权力制约和监督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权益保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组织和媒体的监督作用,让更多的利益团体和社会组织参与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过程,形成多方共治的格局。
在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加强在制度设计、法律制定、执行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配合和协作。
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
我们党要按照中央的统一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制度、严管理、上纪律、抓落实,不仅严格规范和约束权力,还必须坚决惩处各种滥用权力行为,切实把权力管到边、管到位,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所谓科学有效,就是不仅做到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给权力套上一个制度的笼子,还要做到权责一致、规范有序、相互协调、运行顺畅,促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
(一)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党代会、全委会和常委会之间的关系,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更好发挥党代会和全委会的重大问题决策权,党委常委会的执行权和一般问题决定权,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权。
要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保证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广泛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又尊重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和保证它们依法有效地履行职能。
(二)明确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要按照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职责权限,合理划分、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权力和职能,加大机构和职责整合力度,健全部门职责和人员编制体系,做到定位准确、边界清晰,权责一致、人事相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整体架构与优化策略桑学成周义程陈蔚内容提要: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可以划分为权力运行制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督体系。
而其整体架构则应按照“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公开透明、责任到位、制约有效”这一总体目标,以机制建设为抓手,构建起由科学配置、程序控制、信息公开、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五大机制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科学配置机制、程序控制机制组成了权力运行制约体系,信息公开机制、综合监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组成了权力运行监督体系。
当然,作为整个体系构成要件的五大机制均有各自的优化空间。
只有针对每个机制的优化空间积极探寻相应的优化策略,才能有效贯彻落实“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一目标要求。
关键词:权力运行制约体系;权力运行监督体系;五大机制权力作为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本是一个静止的事物,并无异化的可能。
然而,由于权力具有可交换性、强制性、不平等性等特点,所以当其与不完善的人性相结合时,就容易在运行中沦为权力行使者谋取私利的工具。
可见,权力腐败往往发生在权力的具体运行过程之中。
因此,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就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有鉴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一目标要求,从而既为廉洁政治建设实践探索指明了努力方向,亦为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不过,为了找寻到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基本路径,我们首先要科学解答这样两个问题: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整体架构是什么?组成体系的每个机制应当如何进行优化?这正是本文尝试加以初步探讨的论题。
一、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整体架构所谓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指由若干个对权力主体分配和行使权力的过程进行约束、限制、观察和纠正的机制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若干个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基本构成要件。
虽然说“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一个术语,但如何建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则是我们党一直关注和高度重视的时代性课题。
早在2001年9月26日,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就要求“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200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强调:“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004年9月19日,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对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的重要性做了全面阐述,并提出要按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要求“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2009年9月18日,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亦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①至此,中共中央首次提出了“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一术语,并就该体系的构成做了一定的阐述。
不过,从十八大报告的这些表述来看,对于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基本架构并未明确阐述,尚有待进一步探索。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颁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由上观之,在党和政府的报告和文件中,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公开透明、制约有效是论述权力运行时常用的表述,“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是习近平同志做出的进一步阐发。
这些表述为我们构想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提供了依据。
综合党和政府的报告和文件中的相关表述,可以将该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设定如下:按照“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公开透明、责任到位、制约有效”这一总体目标,以机制建设为抓手,构建起由科学配置、程序控制、信息公开、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五大机制组成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其中,权力科学配置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主体的有效途径,程序有效控制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过程的基本保障,信息充分公开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过程的重要抓手,监督多元并举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必然选择,责任严格追究是制约和监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8-29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督权力运行后果的根本手段。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一术语中的“制约”和“监督”的目的虽然都是确保权力始终运行在公共利益的轨道上,但二者存在基础、运行方向、强度、时间节点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从基础来看,分权是制约的基础,其意在通过权力的分解或分工实现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授权是监督的基础,其意在强调权力行使者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因而理应受到人民的监督。
从运行方向看,制约呈双向或多向运行状态,体现了两个或多个权力行使者之间相互牵制和拘束的关系;监督则单向运行,体现了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的监察和督促行为。
从强度来看,制约特别强调依靠制度的笼子来规范和约束权力的运行,刚性色彩明显;监督则依靠监督主体这一外部主体来对权力运行进行监察和督促,柔性色彩显著。
从时间节点来看,制约重在防控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具有事前预防性特点;监督主要是事中和事后的监察、督促、检举和惩处,具有相对滞后性特点。
根据制约和监督的前述区别,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可以划分为权力运行制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督体系。
其中,科学配置机制、程序控制机制组成了权力运行制约体系,信息公开机制、综合监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组成了权力运行监督体系。
由此,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架构的基本形态可图示如下:图1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架构的基本形态二、权力运行制约体系的优化策略权力作为政治上的强制力和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大致可以划分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种类型。
如果这三种权力由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构集中行使,就容易因权力过度集中而引发极大的腐败。
因此,如何在权力内部形成科学的配置机制,就成为构建权力运行制约体系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
构建权力运行的科学配置机制就是要在科学分解并相互制约基础上形成稳定而高效的权力结构。
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对各权力主体的合理分解来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于某个机构和某个人;二是通过科学划定权力职能和作用范围来增强权力运行的规范性、正当性和边界的清晰性。
构建权力运行的科学配置机制就是要从理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关系入手,通过结构性调整“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①。
对整个国家来说,就是要实现党委、政府、人大、司法之间的相互制约协调,这就涉及到党委与政府、人大、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人大与政府、司法机关以及政府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等等。
对权力系统而言,就是要处理好一个权力系统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协调问题,如党委系统、行政系统、司法系统、人大系统各自都存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协调问题。
其中,国家层面的权力结构调适更具根本性,并能为权力系统内部的权力结构优化提供体制性基础。
当前,为了推进权力的科学配置,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就是要准确分析我国权力结构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科学配置和调整党委与人大、政府、民主党派和政协之间的权力,力争既确保人大、政府、民主党派和政协正常行使职能,又能够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同时推进人民当家做主。
为此,应在不打破现有权力主体格局基础上,围绕人事和政策的提议权、调整权、政策执行权、政策审议权、执行审查权、、执行评议权、参与权等,合理划分党委、政府、人大、民主党派和政协的权力界限,以增进不同机构之间的权力制约和监督。
具体如下图所示:图2 党委、人大、政府、民主党派和政协之间的权力配置构想在图2中,我们对党委、人大、政府、民主党派和政协之间的权力配置进行了战略性设计。
其一,为了保证党委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地位不动摇,人事和政策提议权、调整权应划归党委。
民主党派和政协对党委决策有参与权和评议权,人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9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大对党委提交人大的政策有审议权,这样就能通过民主党派、政协、人大来对党委的决策权形成较好的制约。
其二,政策执行权应划归政府。
民主党派和政协可以履行执行评议权,党委在修正政策和人事调整时要充分考虑评议结果,这样就能对政府的政策执行权形成一定的制约。
其三,应将政策和预算的审查权划归人大。
而为了提高审查权行使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可考虑将审计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并入人大。
这样一来,人大就可以依靠审计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做出独立审计,并将审计结果直接向人大报告;人大亦可以依靠行政监察机关对公众信访投诉进行受理和调查。
从世界各国制约和监督权力的经验来看,程序是控制权力的有力工具。
因此,必须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切实注重以程序制约权力,着力推进程序控制机制建设。
程序严密是对程序控制机制的基本要求。
所谓程序严密,就是根据分解后的权力结构和各自的权责配置来设计权力运行的具体程序,使程序的各个环节严密衔接,环环相扣。
①只有设计出了严格、规范、科学的程序并确保其得到切实的遵从,才能有效预防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
到目前为止,我国权力运行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之间以及每类权力内部都尚未形成无缝衔接、前后牵制、无懈可击的程序网络,由此导致权力行使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消极腐败的危险时有发生。
针对权力运行的程序不够严密问题,应努力细化规则,严密权力运行程序。
基本思路是:任何权力都必须有运行程序相生相伴,任何已经设定的程序都必须为任何人所遵守,任何违反程序的用权行为都必须视为无效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严密权力运行程序一方面要实现程序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