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院校机械类教学中应用现场教学的研究
机械类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研究
管理论坛机械类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研究董文彬张雅晶张华张新伟陈丰(安徽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安徽凤阳233100)1概述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机械设备也逐渐向着自动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而高校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甚至于远远滞后于企业的需求。
在这样的情势下,我国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加速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
应用型大学是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办学理念先进、培养特色突出、学科专业优势明显、管理体制科学、运行机制高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院校[1]。
由于本专业的特殊性,实践教学是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将实践教学看作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普遍存在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
处于当前工业机械告诉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大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我校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高校转型做先行者,为地方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2传统本科教育实验环节的薄弱点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产业结构变化快;而我国的机械类本科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又相对落后。
从而导致了市场需求和大学定位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
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的设计不合理方面。
例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不合理--过多的理论课程并不能让学生学完全吸收,使学生产生学无所用的想法;一些传统课程几乎没有改革过,比如计算机制图课程,绝大部分院校还留在简单的平面制图的阶段。
完全无法满足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
通常都是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不能及时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企业的环境从而真正的投入到工作中去[2]。
3对高校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及建议3.1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应着重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并科学合理的进行分布,不能为了教学方便而将实验教学集中进行。
关于在高职院校机械类教学中应用现场教学的研究
关于在高职院校机械类教学中应用现场教学的研究[摘要]文章针对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有效结合的现状,提出了应用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直观、生动,使专业知识在学生的感性认知中得以消化,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类教学现场教学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进入生产一线从事工程实践工作,高职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即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工程师和工艺师。
本文所介绍的现场教学模式是机械类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
一、现场教学模式现场教学,即现场实物教学,是指教师在专业教室或生产现场结合一些实物或模型对相关知识进行现场演示、现场示范教学的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现场实物,让学生直接感受、观察、装拆、测绘或模拟操作,加深对基本知识与理论的理解,得到基本工程技能的训练,强化对工程实际的认知,从而获得工程意识、工程表达能力以及工程应用技能。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通常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才上升到理论认识,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也是如此。
学生对一门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尤其是实践性强的课程,最好从感性认识开始,因为感性认识具有直观、易懂的特点。
现场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了感性认识的条件,从而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积累素材和经验,建立工程概念,丰富设计知识,启迪创新思维。
多年来,在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和方式缺乏特点、千篇一律等缺陷,很多学生对部分课程内容难以接受和掌握,特别是实践课课时偏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力度不够。
通过对部分机械类毕业生实际工作的追踪调查以及从事机械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学生的情况反馈,我们发现学生在踏上专业技术岗位后很难迅速进入技术状态。
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建设为例
结构,深化内容改革;强化实践训练,注重能力培养”的总体思路,在 “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的专业建设思想指导下,在强化学生的设计
能力和制造工艺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在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运用 电控技术、数控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能力培养;以实践性环节 为桥梁,密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完成人才培养的基本训练。
针对上述的定位和目标,在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 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 学是学生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 — —— —— —— —— —— —— —— —— 具体措施,尤其创造性的在机械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了机电产品实物制作实践环节,对推动应用型本科机
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做出了有效的尝试。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im of training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he problems and shortages of practice teaching
科生的培养,又区别于单纯技能型高职学生的培养,必须强调在基 学生适应工作能力明显下降,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缺乏工程意识和
本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基础上,加强知识应用性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与研究型高校毕业生及高职毕业生相比均
因此,一方面要掌握比较厚实的基础理论,同时又必须强化实践教 没有竞争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在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学生实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mechanical specialized;practice teaching
中 图 分 类 号 :G642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变革。
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混合式教学是指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面对面授课和在线教学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而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涉及到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该课程进行研究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1. 混合式教学平台的建设在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首先需要建设一个完善的混合式教学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可以上传课件、视频教学资源以及在线作业等内容,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和交流。
这为教学提供了便利,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2. 网络学习与面对面授课相结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网络学习与面对面授课相结合是其核心特点。
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教学视频和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学习。
然后在面对面授课的时候,可以进行讨论和互动,弥补网络教学中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引入实践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可以引入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在实验室或者工厂进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种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个性化学习利用混合式教学平台,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
通过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5. 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在混合式教学中,还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考核、作业、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浅谈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
浅谈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指出了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还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主体教学,也是高职院校改革的核心。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实践教学如何适应这一趋势,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所有高职教育者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1 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我们国家,实践教学模式是多元化、多特色。
有些高职院校依托专业办产业、依托校办实体办专业,有些高职院校与其他高校共享实训条件,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有些高职院校依托专业人才的优势,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拓宽了实践教学的渠道。
其中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常见的有工学结合[1]。
工学结合模式主要有为以下三种形式[2]。
1.1 学校走进企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学校在企业内部建立学生的实习基地。
将我们的课程、教师、管理、学生带入企业,在企业建立教室,实践课全部在车间授课,理论课老师在企业的专用教室授课,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交替授课,企业环境与学校环境结合,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结合。
这是一种实践教学在企业进行的工学结合形式。
1.2 引入企业资源学校与企业合作,在校园内建立学生实训基地。
把企业先进的文化、管理、设备、技师等资源引入学校,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交替授课,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结合,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结合,学生在学校与企业共建的教室、实训室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是一种实践教学在校内进行的学工结合形式。
1.3 校企合一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学制,校企双方联合组建管理机构,灵活恰当的安排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进厂、进校,学校既是工厂,工厂也是学校,校企合一。
2 目前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大发展,先进的生产管理、先进的生产工艺、先进的生产技术等不断涌现。
高职院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资料、试验设备、场地等不能及时更新而相对落后,在课程实验、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都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制约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发展[2]。
在机械类专业课教学中实践素质教育的探讨
垫鲣 Q1f ! : 王 2
Ci w e noea oc ha eT h li drus nN c ogsn Pd t
文 化 教 育
试论机械类职业教育课程实践的教学情境
程 教 学 .课 程 实 践 的教 学 情 境 更 接 近 于 生 产 实 际 。例 如 ,金 属 工 艺 学 》 程 , 《 课 讲
授 铸 造 、 接 、 力 加 工 、 削 加 工 等 工 焊 压 切 艺 .只 依 靠 实 验 室 组 织课 程 实 践 教 学 是 远 远 不 够 的 .常 需 采 用 现 场 教 学 的组 织 形式 . 即组 织 学 生 到 生 产 现 场 . 书 本 知 将 识 真 实 、 动地 展示 给 学 生 , 学 生 获 得 生 使 最 为 直 接 的 感 官 认 识 .加 深 对 加 工 工 艺 的 理 解 和 掌 握 。再 如 《 械 设 计 基 础 》 机 的
课 程实 践常选 择机械 产 品中最 为常用 、 最 为 典 型 的传 动 装 置— — 减 速 器 .如 慢
现 实 践 性 和 职 业 性 .课 程 实 践 的选 题 一 般 从 工 程 实 际 中来 。因此 。 对 于理 论 课 相
合 才 能 完 成 的 课 程 实 践 . 要 指 创 新 性 主 课 程 实践 , 《 械创 新 实践 》 , 以 如 机 等 常 学 科 竞 赛 为 载 体 . 培 养 创 新 能 力 为 主 以 要 目 的 。 学 生 自主 构 思 、 计 、 作 、 以 设 制 参 赛为 特点 . 策略构 思 、 案设 计 、 从 方 加 工 制 造 、艺 术 装 潢 到 参 加 比赛 全 过 程 , 由 队 员 合 作 完 成 . 达 到 培 养 并 提 高 创 以 新 能 力 和 综 合 素质 的 为 目的 。介 于 二 者 之 间 的还 有 综 合 性 和探 究 性 课 程 实 践 , 这 类 课 程 实 践 大 多 非 一 门 课 程 知 识 可 以 完 成 . 对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 要 求 并 不 但 是 很 高 ,如 《 械 设 计 》 《 械 制 造 工 机 、机 艺 》 课 程的课程设计 等。 等
高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
高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摘要】《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综合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以“岗位需求”为目标,重视实践、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必需;够用;实用;理实一体化【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04-01《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一门讲授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和方法的机械类专业学科。
是高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要求学生在拥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熟悉常用机床的用途,工艺范围,具有通用机床传动链分析与调整的能力;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具备制定机械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规程的能力;学会分析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能对具体工艺问题提出相位的改进措施。
简单地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机床、刀具、夹具、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一、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理论抽象、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如果仅依靠课堂、教材,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对教材内容的讲授面面俱到,惟恐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是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及企业对学生岗位操作能力的需求。
因此,必须根据教学任务,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1、以“够用”为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减少过繁过深的理论推导、分析和计算内容;删除偏离教学目标的内容。
当然还要注意重点、难点的保留,并非只要学生不理解的统统删除。
2、要注意“必需”的原则,这里的“必需”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合理取舍后的理论基础部分“必需”讲清讲透,特别是对于那些能承上启下或牵动全局的内容,要力求概念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透、思路清晰。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为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为例作者:吕小莲,张孝琼,吕小荣,林植慧,张青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4期吕小莲1,张孝琼1,吕小荣2,林植慧1,张青1(1.滁州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2.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四川雅安625014)摘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以“应用型”为学生培养的主导思想,以培养适应与社会生产需要的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
面对当今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对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在校期间合理有效地加强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急需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对高校工程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研究,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我国高校工程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缺乏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自身实践教学条件及机械类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具体措施与建议,研究以期为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构建、实施及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类;实践能力;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60-03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jyxm234);四川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作者简介:吕小莲(1974-),女,浙江黄岩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理论及新产品开发的研究。
一、前言当前,高等教育由原有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开始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化,进而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1]。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社会生产及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其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生产对应用型、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2]。
在应用型本科办学专业中,由于机械类专业应用性较强,其技术人才社会的适应性较广、需求大,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要求较高,如何提高该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研究的热点[3,4]。
高校机械类专业实习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使高校机械类专业实 习教学 中出现 高校学生实践能力 的培养 日益受到人们 的重视 ,高校的教学
了一系 列亟待解 决的问题 。因此 , 科学地设计实践教学 内容 ,
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传统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 的状 况得到
优化 改革传统实 习的方式方法 , 提高实习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 了一定 改善 ,但与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仍有一定差 充 分发挥其 作用 , 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索。
距 。通过对 多所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实习教学调查发现 ,要达
高等学校机械工程专业 的实 习教学涉及知识面广且实践 到新 的实习教学 内容和功能的要求,在应用 型高校机 械类 专 性 强, 是工科教学 中非常 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个实践环节 。 业 实践教学 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的方面问题 : 。
学 生 通 过 实 习把 课 堂 上 的 理 论 知 识 同课 程 实 践 相 结合 ,将理 11教 学 资 源 相 对 缺 乏 难 以保 证 新 的 实 习 内容 的要 求 .
论知识进行论证 、 展并加以牢固地 掌握 , 扩 同时也为后续课程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 设与经济 的迅猛发展 ,机械制造 工
的学 习和今后从 事科学研究工作奠 定坚 实的基础 。高校对于 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展, 近几年来 , 应用性 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标是: 具有较 宽厚 的理论基础、 系统 的专 供不应求。但由于我 国机械制造技术不断革新 ,传统 的高校 业知识和相关知 识, 掌握科学 的研究方法和 实验 技能; 在新产 实 习设各 已无法 满足现代技术工艺 的要求 。由于学校教育经
高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分析了背景介绍、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首先对《机械基础》课程内容进行了分析,接着探讨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然后重点讨论了现代教学方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果,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研究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应用研究、内容分析、传统教学、现代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结论总结、展望未来、研究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机械基础作为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机械类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机械基础》课程的内容涉及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是学生建立扎实的机械基础知识体系的关键。
传统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性操作,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如何改进《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以期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能力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课程内容,比较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估,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1.2 研究意义《机械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了机械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对《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职业院校机械基础教学研究
职业院校机械基础教学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职业院校机械基础教学展开研究,通过对机械基础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探讨、实践环节的设计以及课程改革建议等方面的讨论,旨在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改革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对实施效果的评估,结合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可以为职业院校机械基础教学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本文将通过系统分析和总结,为职业院校机械基础教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机械基础教学、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设计、课程改革、实施效果评估、发展趋势、未来研究展望、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机械制造行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作为培养机械专业人才的重要学科之一,机械基础教学在职业院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变革,传统的机械基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对职业院校机械基础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机械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影响。
本研究将通过对机械基础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探讨、实践环节的设计、课程改革的建议以及实施效果的评估,从而为职业院校机械基础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推动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职业院校机械基础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否符合行业需求,探讨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适合职业院校实际的实践环节,提出课程改革的建议,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对职业院校机械基础教学进行研究,旨在为相关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行业和经济的发展,俯身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实现教育育人的终极目标。
1.3 研究意义机械基础教学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场教学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较少 ; 讲述常规原理 多 , 介绍 行业最 新技术 成果 少 ; 课堂讲授多 , 堂课外讨 论少 。解决 这个 问题 的关 课
键 在 于 教 师 如 何应 用 启 发 式 教学 模 式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书 本 到 实 践 , 论 联 系 实 际 , 分 发 挥 学 从 理 充
中学 习和理解 这些 抽象 而枯 燥 知识 的一 种教 学模
式 。这 种 教 学 模 式 具 有 亲 验 性 、 动 性 、 元 化 、 互 多
个性化 的特点 。现场教学把课堂搬 到 了现场 , 把课
堂 中的 问 题带 到现 场 , 师 现 场 解 决 问题 。将 现 场 教 教 学 应 用 于机 械 设 计 基 础 的课 程 教 学 中 , 生 能 通 学
议: 开展 现 场 研 讨 。组 织 学 生 充 分 讨 论 , 学 让
生 自己去 总 结 经 验 、 炼 规 律 。在 组 织 讨 论 时 , 师 教
了 、 了 、 了 、 了” 态度 走 了整个 过 程 。 这样 不 听 玩 完 的 但 没能 真 正 发挥 现 场 教 学 应 有 的 作 用 , 极 易 使 人 还
21 0 0年 9月 第 2 第 3期 8卷
扬 州 教 育 学 院学 报
J u n l fYa g h u C l g fE u ai n o r a n z o ol e o d c t o e o
S p . 01 e t2 0
Vo _ I28. No. 3
现 场 教 学 在 “ 械 设 计 基 础 " 学 中 的应 用 机 教
朱 丹 凤 , 海 滨 姚
现场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应用的探索与思考
现场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应用的探索与思考作者:肖静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44期肖静(苏州干部学院,江苏苏州215100)摘要:苏州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倡导“三化四现场”、“三学两讲解”,形成了特色鲜明、实效显著的现场教学体系。
把现场教学的参观考察形式与案例教学的互动研讨内涵有机结合,在现场教学流程设计中注入案例教学元素则形成了现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方法。
关键词:现场教学;三化四现场;三学两讲解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05-02一、现场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提出及教学原理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现场教学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及其干部院校深受学员欢迎。
教学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开展或实施,教学地点在教室往往被称之为课堂教学。
作为教学地点的“现场”以及作为教学环境的“现场”,实物形态和环境背后还深深地刻着历史的进程和时间的脉络,这里的“现场”提供了教学的素材。
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有赖于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主要是来自学员的亲身体验、感受和交流。
把“现场”素材加工为教学案例,将案例教学方法融入到现场教学体系中,通过对案例的解读、研讨,寻找领导干部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干部教育培训从知识传授型向问题解决型转变。
现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是指教师使用案例,以团体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撰写案例等方式来增进成员之间的对话,引发参训学员省思,增强实际练习的经验,以及引导学员使用某种特别的思考方法的教学方式。
二、现场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特点1.案例素材丰满。
和一般案例教学一样,现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也必须撰写案例,提前发放给学员,但案例内容和传递给学员的教学素材则更为丰富。
一方面现场本身就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案例撰写过程中更多关注到现场素材的不足之处以及学员在现场感性认知基础上对教学素材的更高要求,从而使案例更为丰满。
2.信息获取直观。
直观性主要体现在学员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只是来自案例及教师的教学导入,还来自学员从现场的观摩体验、现场教学基地工作人员的介绍等。
机加工教研活动记录
机加工教研活动记录时间:2024年5月1日地点:XX市机械加工技术学院参与人员:机械加工技术学院教师团队活动目的:1.提高教师的机加工技能和教学水平;2.探讨机加工教学方法和教材;3.分享教师教学心得和经验。
活动内容:1.机加工技能培训:教师团队请来了一名专业技术教师进行机加工技能的培训。
该教师对数控机床、车床、铣床等常见机械加工设备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示。
教师们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机床的基本操作技巧,提高了机加工技能。
2.教学方法研讨:在活动中,教师团队进行了教学方法的研讨。
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难点。
大家对于机加工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通过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交流,教师们对于机加工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3.教材评审:教师团队对机加工教材进行了评审和讨论。
教师们就教材的内容、难度、对学生的实际应用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通过共同的努力,教师们对于如何选择和优化机加工教材达成了共识,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学院教务处参考和采纳。
4.教学心得分享: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分享了自己在机加工教学中的心得和经验。
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分享了一些教学案例和方法。
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其他教师们进行教学改进和优化非常有帮助。
大家还讨论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
5.总结和展望:活动结束时,教师们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增加了知识和技能,还拓宽了教学思路和方法。
同时,也认识到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并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以上是本次机加工教研活动的简要记录。
通过这次活动,教师团队增强了合作意识和教学能力,也为学校的教学和发展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希望这样的教研活动能够持续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高职院校现场教学实践研究——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场教学实践为例
以陕西铁路工程职 业技术学院现场教学 实践为例
祝和 意 毛红梅 王 闯 ( 陕西 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 职 业 教 育更 加 注 重 实 践教 学 , 传 统 的教 学 模 式 已经 无 法 满 课 堂” , 校 内教 师和 企业 人 员交换 着授 课 , 教 师不仅 可 以教
足 职 业 教 育要 求 , 教 学 改革 迫 在 眉 睫。 而作 为 把课 堂 直 接 搬 到 生产 现 授 专业知 识 , 也可 以跟 学生 一起 解决和 研 究在 实 际 的工作 场 的 一种 教学 方法— — 现 场教 学 , 因其 具 有 亲 验 性 、 互 动性 、 多 元化 、 个 性 化 的 特点 , 而 被注 重 实践 教 学 的 高职 院校 广 泛 关 注。 文 章 结 合 陕 西 铁 路 工 程职 业技 术 学 院 开 展 现场 教 学 的 实 践 , 总结 了现 场教 学 的 特点、 开展效果、 具 体 实 施 以 及 几点 经 验 , 为 同类 高职 院校 提 供 借 鉴 。
中会遇 到的 技术 问题 。铁 路建 设 的特 点 是点 多、 线长 、 流
动, 而“一 要
求。 光 上学期 , 学 院就派 出 了二年级 1 5 0 0余名学 生赶 赴各 施 工单位 开展 测 量、 材 料试 验 、 施工 技术 等工作 , 包括 京石 关键 词 : 高 职 院校 现 场 教 学 实 践 经 验 客 专 、 沪昆客 专 、 兰新 二线 、 西宝 客 专、 青 荣城 际等 , 不 仅可 1 现场 教学 的特点 也可 以给 学生 提供 一个 实 践 的平 种 把 学校 课 堂搬 到 生 产 一 线 的教 学 方 法就 是现 场 以降低 企业 缺人 的压 力 ,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摘要: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是中高职院校实施整体教学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熟悉机器设备,了解生产过程,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在中高职院校中对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它既是技术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又是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需要。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学评价;中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以后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所以,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是中高职院校实施整体教学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熟悉机器设备,了解生产过程,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高新技术知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在中高职院校中对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它既是技术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又是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需要。
一、了解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三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既可以了解教学活动各环节的信息以及判断教学目标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的达到程度,又可以通过反馈,对教学活动进行控制,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因此,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传统教学评价是在传统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用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去考查衡量教学,它以立足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思维,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这种貌似“窥一斑见全豹”的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和客观性。
实践教学评价是建立在现代教学的科学理论基础上,以教学的实效性、合理性、教育价值观为标准,对教学作出较全面、客观、科学的衡量和判断。
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建立一套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机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探析
关于机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探析摘要:现阶段,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所以,生产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机械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基于此点,本文对机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机械教学生产实践实践教学长期以来,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往往忽视了生产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之大部分院校由于经费紧张影响了对实践教学的投入,致使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投入。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难以培养学生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以机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切入点改革现有实践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应当在机械理论教学中适当插入实践教学环节,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机械类专业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首先,在基础理论教学中融入机械认知实践环节。
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或拆装典型机械,包括差速系统、内燃机、制动系统、包装机械、牛头刨床、汽车转向系统等,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物操作相对应;其次,在理论教学中增加现场教学内容。
将原本在课堂上进行的有关零部件类型、结构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转移到实物或模型现场进行教学,既有利于在不增加教学设备投入的前提下,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又有利于增强理论教学的直观化、形象化,提升理论教学效果;再次,在机械类专业教材中渗透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教材实际情况,在每一章节的理论教学完毕之后,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动脑、动手来增强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生产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也是加深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理解的一种有效途径。
高职教育机械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业务探索
【】 泽 , 桂 荣 . 业 院 校 共 享 型 实 训 基 3张 戴 职 地建设的“ ” “ … . 喜 与 忧 福建 职业 与 成
人 教 育 , 0 7, 4 2 0 3:6~4 8.
浪费。 因此 , 普能 加 工 或 部 分数 控 加 工 较适 训 具 有 理 论 基 础 的 科 技 型 人 才 ; 高职 类 院 合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业务需求。 校 主 要 培 养 的是 具 有 一 定理 论基 础 的 综 合 ( ) 生 产 精 度 角 度 来 说 , 加 工 或 者 性 应 用 型 人才 , 2从 粗 他们 面 向是 生 产第 一 线 。 因 半精加工较为适合 。 此 , 职 类 校 企 合 作生 产 性 实 训 基 地 要 求 高 粗加 工时 , 削 量大 , 切 工件 所 受切 削 力 、 以 此 目标 为 出 发 点 , 合 考 虑 学 校 现 在 情 综
夹 紧 力大 , 热 量 多 等特 点 , 工精 度 相 对 发 加 要求 较 低 。 由于 学 生 没有 较 多的 工作 经验 , 生 产 精 度 不 能 得 到 有 效 的控 制 , 生 产 性 而 实 训 基 地 要 完 成 一 定 的 生 产 任 务 , 保 证 在 教 学 任 务 和 生 产 任 务 的 同时 , 能 让 学 生 又 在 生 产性 实训 基地 真 正 实现 “ 岗 ” 习 , 顶 实 因此 , 求生 产 精 度 不能 太 高 , 粗 加 工 或 要 故 半 精 加 工 较 适 合 学 生 的 实 习要 求 。 () 技 术 含 量 的 角 度 来 说 , 术 含 量 3从 技 较低或一般的产品较适合。 为 了使 学 生 到 基 地 实 际 环 境 中 , 由学 校 教 师 、 业 工 程 技 术 人 员和 岗位 技 术 工 企 人 对 学 生 实施 专 业 现 场教 学 , 时 培 养 学 同 生 的 爱 岗敬 业 、 苦 耐 劳 和 团结 协 作 精神 。 吃 因此 , 产 性 实 训 基 地 不 宜 追 求 先 进 的 软 生 硬 件 设备 , 高科 技 产 品 等 要求 , 因地 制 宜 要 地 选择 符 合 高 职 院校 学 生 的 实 际 的软 硬 件 设备 和产 品, 要与 实际生产 相符合 。 又 因 此 , 选 择 业 务 类 型 时 产 品技 术含 量 不 能 在 太 高 , 要 考 虑 到 产 品 的 前 沿性 。 又 2 2业 务 的批量性 . 业 务 的 批 量 性 可 分 为 单 件 生 产 , 批 成 生 产 和 大 量 生 产 , 们 是 以 生 产 产 品的 数 它 量进 行 划 分 的 。 由于 学 生 理 论 基 础 及 实 践 经验 较 为 缺 乏 , 开 始 进 行 生 产 时 较 容 易 剐 出来 不 良品 , 造成 不 良率 较 高 。 当生 产一 定 量 的 产 品后 , 一定 的 经 验 , 格 率 就 会 明 有 合 显 提 高 , 种 既能 保证 生 产 基 地 的 生 产 任 这 务 , 能 保证 学生 的生 产 实 习 。 也 2 3业务 的安全 度 . 学 生 参 加 实 训 , 够 认 知 现 代 企 业 的 能 运 行 模 式 是 一 件 好 事 , 是 我们 最为 关 注 但 的 问 题 是 学 生 的 安 全 问题 。 全 是 生 产 性 安 实 训基 地 的 首要 任 务 , 企 业 , 在 存在 许 多 方 面 的 安 全 隐 患 , 生 到 基 地 大 多数 都 是 与 学 机 械 打 交 道 , 在 的 风险 较 大 , 存 与其 它 专 业 相比 , 出事 故 率 也 较 多 , 别 是 大 型机 械 , 特 如 模 具 生 产 与制 造 等 ; 另外 , 械 和 电 在 当 机 今 社 会 不分 家 , 电源 的 事 故 , 漏 电 、 电 如 被 击 等现 象 经 常 发 生 。 在高 职 院 校 内选 择 业 务 时 要 考虑 大 型 机 械和 电等 的 使 用安 全 问 题, 尽量 避 免 各 种安 全 风 险 , 将 风 险 降到 并 最低 。
国内外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现状浅析
国内外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现状浅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机械类专业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关键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改变,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研究国内外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在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上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和探索。
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实践环境和设备的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
而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高职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他们在实践教学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对国内外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向,对促进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国内外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现状的分析,探讨当前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为高职机械类专业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实践教学模式的持续优化和完善。
通过对国内外现状的比较,可以发现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为今后的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指导。
通过研究,还可以为相关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措施,促进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提升,为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
1.3 研究意义机械类专业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有助于借鉴先进经验,促进我国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
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和存在的挑战,可以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更好地定位问题根源,有针对性地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关于在院校机械类教学中应用现场教学的研究
作者:赵英杰宋渊明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7年第05期
【摘要】文章根据机械类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不能很好结合的状况,提出了应用现场教学理念。
应用现场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直观、生动,让平常深奥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学生的感性认知中得到更好地理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达到了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机械类教学;应用现场教学;设计方案
机械类课程的专业实践性较强。
学习能力不足、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意志不坚定的高职院校学生,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
因此,为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激发出来,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笔者提出了应用现场教学模式。
一、应用现场教学方式
第一,应用现场教学方式,也就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现场实物教学,指的是教师将专业课程教学和生产现场进行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教师通过对现场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对机械观察、装拆、测绘以及模拟操作进行理解,使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得到充分训练,加强学生对机械实践的认识[1]。
我们认知和理解事物的过程一般是从
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再对事物进行理论认识,在知识获取方面,学生也是如此。
学生在接受一门新课程时,特别是学习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时,恰当的感性认识可以更加直观地使学生了解知识点。
教师应用现场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感性认识条件,使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创新思维得到启发。
第二,通过对部分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在初步入职时很难进入工作状态。
如果他们在工作中遇到技术性较强的问题时无法独立解决,更不能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极易使其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更无法对现有的技术提出创新性建议,导致现有技术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因此,现代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机械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对以上提出的问题,现代高职院校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实践性环节对学生要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场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使得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达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2]。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对实物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解,而且有亲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