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3.2铁钉生锈了-附知识点梳理
小学科学苏教六年级上册单元 物质在变化铁钉生锈了
《铁钉生锈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物质在变化》单元的第2课,主要研究铁生锈的原因和理解各种防锈的措施。
教材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锈物品,为铁钉生锈原因的假设提供依据,然后设计实验方案,再讨论、交流、完善自己实验设计的验证方案,来证明自己的假设,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铁制品生锈是和接触空气、水分等有关,完成从假设到设计方案到验证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动脑、动手、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在探究铁生锈条件基础上,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防锈方法,并根据防锈方法,懂得怎样使我们的铁制品经久耐用,为我国节省更多的铁矿资源。
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小学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过两级分化很明显。
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后进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所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本课训练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1)了解铁生锈与铁的不同,知道是铁变化后变成新物质。
(2)知道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3)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4)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研究铁生绣的原因。
( 2)难点:根据铁生锈的原因,懂得如何防止铁生锈。
五教学准备:生锈的铁钉,没有生锈的铁钉,其他生锈的铁制品等。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讲新课之前,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观看一个小视频。
学生观察视频之后,教师提出:我们刚才观察到的物品都是由那些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有啥特点?由此进行新课导入: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关于铁的一些相关知识,然后,板书课题《铁钉生锈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3.2 铁钉生锈了》这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铁钉生锈的条件,探索铁的锈蚀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指导,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铁的锈蚀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铁钉生锈的详细过程和条件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索铁钉生锈的条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铁钉生锈的条件,探索铁的锈蚀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铁钉生锈的条件,铁的锈蚀过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铁钉生锈的条件,如何解释铁的锈蚀过程。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自主探索铁钉生锈的条件。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铁钉、水、空气、土壤等。
2.教学工具:显微镜、试管、试剂等。
3.教学课件: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铁的性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铁钉生锈了。
向学生介绍铁钉生锈的条件和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铁钉生锈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铁钉生锈的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铁钉生锈的特点和条件。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铁钉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锈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
铁钉生锈了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2)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1)能设计铁钉生锈原因的实验方案,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2)能将研究的结果运用于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评价别人的实验方案,做到合作与交流,愿意吸取他人所长,完善自己的方案。
(2)坚持参加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
2学情分析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的变化,学生对此已经有一定的认识。
这一课是在学生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目标为了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研究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坚持长期观察。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1.(课前让学生观看一段生锈的健身器材给人们带来危害的视频)观看后谈感受。
2. 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生锈的物品?3.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铁钉生锈了活动2【活动】探究活动一、观察铁和铁锈,比较铁与铁锈的不同1.小组讨论:同学们,请观察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钉,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2.小组观察没生锈的铁钉和生锈的铁钉有什么不同?讨论找出它们的不同,并记录。
铁铁锈颜色银白色暗红色光泽有光泽无光泽硬度坚硬疏松、易剥落3.学生交流并汇报。
小结新知识:铁生锈就是其氧化的过程,铁先与氧反应生成氧化亚铁(黄色),然后再继续与氧反应成为三氧化二铁(红褐色)。
铁锈是铁制品生锈的部分。
它是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易剥落,它是一种新的物质。
二、研究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设计实验方案)(一)初步讨论实验1.提问:生锈是金属的一种常见现象,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和观察,推想铁钉生锈的原因,谁来说说铁钉可能在那些条件下容易生锈?2.学生汇报:(1.有水,2.有空气,3.有水有空气)板书(二)设计完善实验方案1.请学生思考: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想法?怎么样的实验才公平公正?怎么样做实验记录?2.请各组参照书上这个小组的研究方案也来设计一份实验方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3)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3)一. 教材分析《3.2 铁钉生锈了》这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铁钉生锈的条件,探讨铁钉生锈的原理。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指导,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铁钉生锈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可能有过生活经验,但他们对铁钉生锈的原理和条件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索铁钉生锈的原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铁钉生锈的条件。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铁钉生锈的条件。
2.铁钉生锈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铁钉生锈的原因。
3.讲授法:在总结环节,教师对铁钉生锈的原理和条件进行讲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铁钉、水、空气、植物油、砂纸等。
2.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镊子、滴管等。
3.课件:铁钉生锈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铁钉生锈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铁钉生锈现象的思考,提问:“你们知道铁钉为什么会生锈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铁钉生锈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锈情况。
实验过程中,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铁钉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锈情况。
实验过程中,学生用笔记录实验现象,以便后续讨论。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铁钉生锈的条件,总结出铁钉生锈的原因。
5.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铁钉生锈的原理,让学生明白铁钉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4)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4)一. 教材分析《3.2 铁钉生锈了》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铁钉生锈的条件,探讨铁钉生锈的原理。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科学现象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在实验设计和操作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可能对铁钉生锈的原因有一定的了解,但未必能深入理解铁钉生锈的原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了解铁钉生锈的条件,探讨铁钉生锈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增强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了解铁钉生锈的条件。
2.难点:学生能探讨铁钉生锈的原理,理解铁钉生锈的本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讨论法: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讨论,深化对铁钉生锈原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铁钉、水、空气、植物油、砂纸等。
2.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滴管、搅拌棒等。
3.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铁钉生锈的现象和原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铁钉生锈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铁钉生锈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铁钉生锈的实验材料和器材,简要介绍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观察结果,交流和讨论铁钉生锈的条件和原理。
苏教版科学六上《铁钉生锈了》教案
铁钉生锈了李青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铁钉生锈的原因2、知道防止铁钉生锈的方法能力目标:1、能判断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种类2、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情感目标:1、喜欢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 、愿意交流讨论教学重、难点:研究铁生锈的原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苹果块、新铁钉、生锈的铁钉、试管、油、水教学程序:导言:1、让学生观察苹果的变化,判断它属于物质变化的哪一类变化?2、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生锈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因素是怎样的?→铁钉生锈了活动一: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的新铁钉和生了锈的铁钉思考:它们有什么区别?从颜色、坚硬度、光泽、体积等方面来思考。
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吗?→铁锈是铁变化后的新物质过度:那么铁锈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呢?活动二: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实验,猜想:哪些试管中的铁钉会生锈?哪些试管中的铁钉不会生锈?原因各是什么?→铁生锈的条件是:有水和空气活动三:让学生读课文,思考:铁钉只有放在含什么物质的水中才会生锈?把铁钉放在煮沸过的、密闭的蒸馏水中,铁钉会生锈吗?为什么?→进一步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铁接触酸、碱、盐等物品也容易生锈)过度:那么怎样才能防止铁生锈呢?→防止铁生锈的原理:隔绝空气或水分活动四:让学生看图片,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生锈?并说明理由→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擦去水分、覆盖搪瓷、制成不锈钢、电镀、喷漆(抹油、涂沥青、放干燥剂)小结:同学们能说说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吗?你们能完成黑板上的填空吗?那么回家后,你们知道怎样给铁制品做保养了吗?板书设计:铁钉生锈了1、铁钉生锈的条件:有水分和空气2、防止铁钉生锈的原理:隔绝空气或水分3、防止铁钉生锈的方法:擦去水分、覆盖搪瓷、制成不锈钢、电镀、喷漆。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课 铁钉生锈 》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课铁钉生锈》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物质的变化中的第2课时,主题为“铁钉生锈”。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探究铁生锈的原因,了解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并学习各种防锈方法及其原理。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比较铁和铁锈的不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理解铁制品生锈的原因。
教学难点在于学生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并坚持长时间观察实验现象。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物质的变化和实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观察和实验感兴趣,愿意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然而,他们在实验设计和观察现象的持续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具体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鼓励他们与同伴合作,帮助彼此提高。
三、教学目标:1.能够用多种方法比较铁和铁锈的不同,知道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理解铁制品生锈的原因。
3.能够理解生产生活中各种防锈方法及其原理,愿意将防锈方法运用到生活中。
4.在方案设计和修改的过程中,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积极反思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长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坚持长时间观察实验现象。
五、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你们还记得吗?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究一个有趣的现象——铁钉生锈。
你们有没有见过铁钉生锈的情况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
学生:老师,我在家里的花园里见过铁钉生锈。
教师:很好!那么铁钉生锈的原因是什么呢?有谁能告诉大家?学生:是因为铁钉和水接触后氧化了。
教师:非常好!铁钉与水接触后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了铁锈。
铁锈和铁是不同的物质。
请你们比较一下铁和铁锈的不同之处。
实验观察教师:现在,请大家拿出书桌上的铁钉和一碗水。
将铁钉放入碗中,然后观察、描述铁钉的变化。
注意观察铁钉在水中的变化过程,不仅是表面的变化。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1)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1)一. 教材分析《3.2 铁钉生锈了》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铁钉生锈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铁钉生锈的原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铁钉生锈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铁钉生锈的详细原因和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铁钉生锈的条件,掌握铁钉生锈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铁钉生锈的条件,铁钉生锈的原因。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总结铁钉生锈的条件和原因。
3.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铁钉、水、空气、植物油、砂纸等。
2.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滴管、砂纸等。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铁钉为什么会生锈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铁钉生锈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铁钉生锈的现象。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铁钉生锈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铁钉生锈的条件。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铁钉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锈情况。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正确操作。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铁钉生锈的条件和原因。
苏教版科学六上《铁钉生锈了》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上《铁钉生锈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铁钉生锈了》这一课是苏教版科学六上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铁钉生锈的条件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渗透环保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铁钉生锈的秘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铁钉生锈这一现象,大部分学生可能有在生活中观察到,但不一定能用科学的观点来解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铁钉生锈的条件,并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铁钉生锈的条件和过程,学会使用实验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知道铁钉生锈对环境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铁钉生锈的条件和过程。
2.难点:如何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铁钉生锈的情况。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铁钉生锈的秘密。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现象。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铁钉、水、泥土、砂纸、玻璃容器等。
2.实验工具:放大镜、滴管、搅拌棒等。
3.教学课件:相关知识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物质变化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铁钉为什么会生锈吗?”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铁钉生锈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铁钉生锈的现象,并提出问题:“铁钉生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操练(15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领取实验材料和工具。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铁钉生锈的情况。
3.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锈情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铁钉生锈了》教学设计1
2.铁钉生锈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知道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不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能区别铁和铁锈的区别,能分析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出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生锈的铁制品、铁钉、试管、油、水。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铁钉生锈了1.(拿出一块生锈的铁片和一块不生锈的铁片),这两个都是铁片,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铁生锈变成了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吗?我们用什么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学生汇报观察的方法。
(1)颜色上观察;(2)光泽上观察;(3)利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空隙;(4)用手摸摸;(5)用锤子击打;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触摸,来发现贴于铁锈的不同,引入课题。
二、探索铁生锈的原因1.在日常生活中,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2.生汇报:铁器可能放在潮湿处易生锈,在干燥处则不易;涂油漆或电镀过的铁器不容易生锈,而在空气中的“裸”铁器则易生锈。
3.由此可见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每一小组来设计验证自己的假设吧?(1)分组研究活动。
(2)汇报阐述,通过观察比较得出铁片和铁锈的不同点,得出铁生锈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属于化学变化。
(3)小组设计实验。
(4)讨论后学生总结:①铁器生锈是因为和空气接触,我们想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变化;②铁器生锈是因为水的存在,我们猜测是铁和水发生化学反应;③铁器生锈是因为水和空气对铁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4.在了解了铁于铁锈的不同之后,知道铁生成铁锈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并能提出合理的猜测铁生锈的原因。
5.那如何证明这些可能性是否成立?6.学生推论:如果第一个假设正确,则在干燥条件下,铁在空气中就能生锈;如果第二个假设正确,则铁在水中并和空气隔绝就能生锈;如果第三个说法正确,则必须在既有空气又有水分的条件下铁才能生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学习教案-铁钉生锈
【课标落实】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告。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 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 新精神。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认识生锈现象
1.出示生锈的铁钉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铁钉,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 锈了)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表面颜色等) 2.你能找出图中生锈的铁制品吗?(表面有斑点)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铁生锈的现象?(什么?哪里?) 小结:看来,铁生锈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铁制品生锈的部分叫铁锈。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铁生锈的问题。揭题:铁钉生锈。 [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生锈铁钉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生 活中铁制品生锈的现象,关注铁生锈这一话题。]
3.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认真记录 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科学态度:
0
4 0
5 0
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 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6
2.在探究铁钉生锈原因的实验方案设计中,
07
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积极反思,不断修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课标落实】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2)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2)一. 教材分析《3.2 铁钉生锈了》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向学生介绍铁钉生锈的原理和条件。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探究铁钉生锈的过程,以及掌握防止铁钉生锈的方法。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铁钉生锈的条件、铁钉生锈的实验和铁钉生锈的防护。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物质的变化、金属的性质等知识,对铁钉生锈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可能对铁钉生锈的原理和条件不够明确,对防止铁钉生锈的方法也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探究铁钉生锈的原理和条件,并掌握防止铁钉生锈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掌握铁钉生锈的条件,学会防止铁钉生锈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铁钉生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铁钉生锈的原因和条件,防止铁钉生锈的方法。
2.难点:铁钉生锈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铁钉生锈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了解铁钉生锈的过程。
2.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铁钉生锈的原因、条件和防止铁钉生锈的方法。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铁钉生锈的实验结果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实验器材(铁钉、水、氧气等)、课件。
2.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铁钉为什么会生锈吗?”引发学生对铁钉生锈原因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铁钉生锈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铁钉生锈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铁钉生锈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3.2 铁钉生锈了》这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探究铁的锈蚀条件。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铁的锈蚀过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铁的锈蚀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铁的锈蚀条件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验操作的技巧和安全意识还需要加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探究铁的锈蚀条件。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铁钉生锈的原因,铁的锈蚀条件。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如何分析实验数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实验仪器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铁钉生锈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铁的锈蚀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铁钉在不同条件下的锈蚀情况,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
3.分析实验数据: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铁的锈蚀条件。
4.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铁的锈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防止铁的锈蚀。
5.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展示铁的锈蚀过程,或者用关键词的形式列出铁的锈蚀条件。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操作、问题回答等方面进行。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否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进行总结等方式来进行评价。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2)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2)一. 教材分析《3.2 铁钉生锈了》这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将了解到铁钉生锈的原因,以及锈蚀的化学过程。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铁钉生锈的现象可能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铁钉生锈的化学过程和防止生锈的方法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并教授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铁钉生锈的原因,了解锈蚀的化学过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铁钉生锈的原因,锈蚀的化学过程。
2.教学难点: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铁钉生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铁钉为什么会生锈。
2.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锈情况,如潮湿环境、干燥环境等。
3.观察与分析: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铁钉生锈的原因。
4.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铁钉生锈的化学过程,以及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5.实践与应用: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防止铁制品生锈。
6.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实验和讨论中的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原因:铁与氧气、水接触2.化学过程:氧化反应3.防止生锈的方法:涂油、镀锌等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评价。
小学科学2铁钉生锈(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小学科学2铁钉生锈(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小学科学2 铁钉生锈(教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铁钉生锈的过程和原因,本教案将通过实验和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金属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时产生的化学变化,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究和总结,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铁钉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后出现生锈的现象,并且明确生锈的原因是铁钉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总结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进行实验观察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入本课内容,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过铁制品长时间放置在外面,表面会出现一层红色的物质?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实验展示(10分钟)教师通过实际观察,向学生展示铁钉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产生生锈的现象。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铁钉,将其中的一部分长时间暴露在室外的潮湿环境中,另一部分则保持干燥环境。
等待足够长的时间后,将两部分铁钉进行对比展示给学生观察。
3. 学生实验(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些铁钉和不同条件的环境(如湿润环境、干燥环境、盐水浸泡环境等),并记录每个环境下铁钉的变化情况。
学生需记录实验前后铁钉的颜色、表面是否有变化等情况,并尝试解释生锈现象和原因。
4. 实验结果讨论(15分钟)学生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与全班一起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观点,比较不同环境下铁钉的变化情况,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结果来推测铁钉生锈的原因。
5. 知识概念引入(10分钟)通过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教师引入金属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
教师解释说,铁钉表面暴露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了氧化铁,即生锈的物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2.doc
《铁钉生锈了》教学设计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中的第 2 课,主要研究钢铁生锈的原因和理解各种防锈方法的原理。
教材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锈物品,为铁钉生锈原因的假设提供依据,然后设计方案,再讨论、交流、完善自己设计的验证方案,来证明自己的假设,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铁制品生锈是和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水分等有关,完成从假设到设计方案到验证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设计思路:本课最重要的活动是让学生以小组制定验计划为例,讨论完善方案。
这是本单元的第一个“设计”。
在科学探究中,“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在不断设计、不断完善设计中产生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可以这样处理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生锈的铁制品,引出问题引导假设,再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全班交流一起评价完善方案,然后让学生根据方案组装好实验器材,放在实验室的适当位置,利用课后,坚持不间断地观察研究,做好记录。
一个月后,列出实验结果,归纳铁钉生锈的原因,讨论如何防锈的方法。
最后有一个拓展练习,家中的厨具、家具、工具等是用什么措施来防锈的,来引导学生要关注身边的科学,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设计铁钉生锈实验方案,并能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2、初步学会对同伴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并会完善自己的方案;3、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钉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2、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坚持参加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2、愿意参与评价,并愿意吸取他人所长,补己之短;3、关心与防锈有关的科技知识,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制定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的实验方案。
2、难点:设计铁生锈条件实验方案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步骤的安排。
铁钉生锈了-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铁钉生锈了-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
2.通过实验观察,掌握氧气、水和铁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并解释实验现象。
3.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
2.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难点:1.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2.如何正确、安全地进行实验。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板、铁钉、试管及过程中所需材料。
2.图书资料、PPT 等资源。
3.流程图、实验设备清单、实验操作技巧说明等相关文档。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首先可提出以下问题:同样的铁钉,为什么在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棕色的?2.实验操作实验1:氧气的实验将一个铁钉放在盘子中,倒入足够多的水。
然后用玻璃棒将一根点燃的木棒放在铁钉附近,观察铁钉的变化。
实验2:水的实验将两个铁钉分别浸泡在两杯水中,观察铁钉的变化。
3.实验现象观察观察完实验后,询问学生得出的结论。
4.实验结果分析在问答环节中,将主要注意发现和分析:1.不同条件下的铁钉变化。
2.生锈的时间。
3.氧气、水和铁钉之间的联系。
5.实验总结在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后,进行总结,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和答案。
五、课堂练习让学生回答几道与实验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
1.为什么铁钉会生锈?2.氧气、水和铁钉之间的联系是什么?3.通过观察实验结果,你认为如何可以减少铁钉的生锈?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述说生锈现象和原因的小论文。
可以附上图片和说明。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于减少铁钉生锈的想法。
七、教学体会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对于氧气、水和铁钉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然而在实验结果分析中,需要让学生能够将实验结果和科学原理联系起来。
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学习,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了通过实验来探索未知。
同时,通过阅读学生的小论文,能够看到学生对于科学的热情和对于实验的兴趣。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铁钉生锈了》教案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3.2 铁钉生锈了教学设计课题 3.2 铁钉生锈了单元3 学科科学年级六年级学习目标1、能设计铁钉生锈原因的实验方案,并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
2、知道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3、能够将自己的所得,应用到生活中。
重点研究铁生锈的原因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出示图片1.师:你在哪里见过铁锈?2.生活中铁锈的例子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仔细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讲授新课1、世界一年生产的钢铁大约有1/4被铁锈“吃”掉观察视频并了解铁锈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小结:研究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2、观察没有生锈与生锈的铁制品,比较不同(1)铁坚硬、锈松软。
学生观察视频,了解铁锈带来的危害。
让学生明白铁生锈的原因和防锈的方法。
(2)铁是银白色,锈是暗红色!(3)铁锈易脱落3、你认为铁锈是不是一种新物质?答:铁生锈产生了新物质铁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4、探究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研究问题:铁钉生锈的原因是什么?假设:(1)铁钉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2)铁钉生锈可能与水有关;(3)铁钉生锈可能与空气、水都有关;实验器材:几根铁钉、几根试管、少许油实验一:实验步骤:将第一个瓶子中灌满白开水,放进钉子后加盖,用蜡烛油将瓶口的缝隙封严。
实验现象: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结果:铁钉在只有水的环境下不能生锈。
实验二:铁钉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实验步骤:将第二个瓶子的内壁尽量烘干,放进钉子后迅速加盖密封。
实验现象: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结论:铁钉在只有空气的环境下不能生锈。
实验三:铁钉生锈可能与空气、水都有关实验步骤:将第三个瓶子内灌进少量白开水,放进钉子后有一部分在水面外,不封口,使其与外面的空气接触。
实验现象:铁钉生锈了实验结论:铁钉生锈与空气、水都有关总结:只有把铁放入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的水里,观察铁与铁锈。
学生分组做实验,共分留个小组,每个小组做1个,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钉生锈了课程标准: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坚持参加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的:过程技能1.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科学知识1.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2.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坚持参加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2.关心与防锈有关的科技知识,乐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能理解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不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层次2:学生可以理解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但是不能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了解知识,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观察。
层次3:学生可以理解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能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了解知识,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观察。
探究能力:能够进行自主的不懈的探究活动。
层次1: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了解知识,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观察。
层次2: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了解知识,但是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不能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层次3: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了解知识,能坚持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能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教学材料:无锈铁钉、试管或矿泉水瓶、透明塑料袋、干燥剂、细线绳、蒸馏水(或凉开水)、植物油、砂纸。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出示两种铁钉,生锈的和没有生锈的。
导入情境让学生对生锈现象有个回忆,同时让学生进谈话:这是些常见的铁钉,仔细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提问:铁制品生锈在生活中很常见,看看书上的这些物品哪里生锈了?谈话:你还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生锈的物品?学生讨论,回答。
行思考为新课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探索和调查比较铁与铁锈的不同1.谈话:你们也带了一些生了锈的铁制品,与没有生锈的比较比较铁锈是什么样的?它和铁有什么不同?2.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的?3.学生分组观察,记录。
4.学生交流并汇报。
三、研究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1.提问:这些铁制品是怎么会生锈的呢?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猜猜看铁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生锈?。
2.学生讨论交流3.讨论:用什么方法能证明你们说的这些原因是正确的?4.看看34页王刚这个小组是怎么考虑的。
5.教师指导学生仿照书上设计实验方案。
6.请各组参照书上这个小组的研究方案也来设计一份实验方案?这里是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从书上学生的方法中得到启发,然后想出自己的方法。
这里既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又要让学生通过参考别人呢的想法设计出自己的方案。
这也是探究活动的一种。
这里的讨论是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指导学生仿照书上的例子。
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的时候7.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并记录。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实验结果,证明学生的猜测结果)。
8.小结:铁制品容易生锈主要是应为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以及一些酸碱盐。
四、了解防锈的方法1、现在我们知道了铁生锈是由于表面沾了水,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等原因造成的,而铁锈那么松软,容易酥松剥落,使铁不再兼顾,那我们该怎样防止生锈呢?2、交流讨论汇报防锈方法。
3、在我们生活中,或是你家里的一些铁制品都是用哪些方法防治生锈的啊?4.回家继续调查人们对家中铁制品的防锈措施。
要提醒学生设计了步骤后要严格按照步骤来进行,不能半途而废。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步骤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减轻铁生锈的情况发生。
回顾和解释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知道铁生锈是由于表面沾了水,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等原因。
教师:通过这节可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铁生锈由于表面沾了水,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等原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如何防锈,你们可以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防锈的问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水滴里的生物》1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2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微生物,揭开生物秘密的是列文虎克。
3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4 .利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发现水中会有鼓藻、草履虫、水蚤、轮虫、钓钟虫等微生物。
5 .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牛奶中有一种名叫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 .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 .细菌的功与过:生产腐殖质;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药品和生物塑料。
细菌的过:有的细菌会致病8 .可以减少致命病菌传播的方法:捂住口鼻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
9 .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有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1 0 .食物通常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11 .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青霉素是由英国的弗莱明首先发现的.12 .食物的腐败变质是霉菌引起的,防止发霉的条件是干燥、低温。
13 .怎样防止食物和其它物品发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14 .说明霉菌的功与过?人们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它物品的变质。
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植物的病变。
15 .大多数细胞极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16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 胡克最早发现细胞。
17 .伤口化“脓”就是死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1 8 .生命体基本上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 .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
张衡提出了“浑天说” 。
2 .2003 年10 月15~16 日,杨利伟乘做“ 神舟5 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 圈,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
3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岛屿、海洋、高原、山地、盆地、峡谷、平原、丘陵等。
4 .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外核和内核)。
5 .人类钻孔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最深只能达14 千米。
6 .科学家通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地震波来打探到地球内部的一些秘密。
7 .地球上最可怕的自然灾害有:火山、地震。
8 .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9 .2008 年5 月12 日14 :28 分在我国汶川发生了8.0 级大地震10 .1976 年7 月28 日我国河北省唐山发生地震,造成24.2 万人死亡。
11 .火山是由于地下熔化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一带喷发出来形成的。
1 2 .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是中国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
1 3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
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 米.14 .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15 .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16 .人类的一些活动如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活动也会改变地表。
17 .地表模型上的蓝色代表海洋,棕色黄色代表山地、高原,绿色代表平原,白色代表冰川。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1 .物质的变化分为:形态的变化(物理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形态的变化如:蜡烛受热熔化、水的三态(水、冰、水蒸气)变化、玻璃破碎、铁水成钢锭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热发光等现象表现出来,如:树叶颜色变化、蜡烛燃烧、盐酸滴在石头上、面粉变成镘头、馒头发霉、铁生锈。
2 .铁生锈和水、氧气都有直接的关系。
3 .铁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都不生锈,只有把铁放入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水里,铁才会生锈,铁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 倍。
4 .防锈的方法有擦去水分、覆盖搪瓷、制成不锈钢、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喷漆、抹油、放干燥剂等5 .白醋是酸性物质;碱水是碱性物质;紫甘蓝水是做酸碱指示剂。
PH 试纸也是酸碱指示剂。
6 .呕吐是因为胃里有酸水;剧烈运动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胃和肌肉产生了酸性物质;吃未熟透的柿子有涩味、肥皂洗手时会有滑腻的感觉,是因为柿子和肥皂含有碱性物质。
7 .杜鹃花喜欢酸性土壤,竹子喜欢碱性土壤。
8 .肥皂去污的原理是“油水交融” 。
9 .洗衣服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 .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 月海”2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方向运行。
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27.3 天。
3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每公转一圈要1 年,所以四季的形成是因为地球的公转。
地球自转一圈要24 小时即 1 天。
4 .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 ℃,最低可降至-170 ℃,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1 /6 。
5 .在太阳系中,行星围绕恒星运转,卫星围绕行星运转。
6 .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 .恒星是炽热、巨大的发光气体球,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是太阳。
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如地球,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
8 .人们把星空分为88 个区域,称为星座。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极星是小熊座的一部分。
9 .银河,民间又称天河,在银河中有2000 多亿颗恒星。
10 .北斗星的斗勺开口方向再延长5 倍距离就是北极星。
11 .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
12 .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7.9 千米/ 秒时,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
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设计的。
13 .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是“先驱者10 号”14 .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宇宙空间的航天员是苏联的加加林,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