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上海沪教五四制初中语文七上《7滹沱河和我》word教案 (5).doc
沪教版初中初一语文上册《滹沱河和我》评课稿
沪教版初中初一语文上册《滹沱河和我》评课稿1. 引言《滹沱河和我》是沪教版初中初一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和滹沱河的故事,描绘了河流与人的关系,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本文旨在对《滹沱河和我》一课进行评课与教学建议。
2. 教材分析2.1 教材背景本文是沪教版初中初一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读本课文,属于记叙文类型。
2.2 教材内容2.2.1 内容梗概本文是作者回忆自己和滹沱河的亲密关系的故事。
作者在故事中生动地描绘了滹沱河的风景和变化,以及自己和滹沱河之间的种种亲密经历。
通过讲述滹沱河与自己的联系,以及滹沱河的魅力,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2.2 教学目标•理解本文记叙文的故事情节和内在含义;•掌握较难词语的理解及运用;•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记叙文写作技巧。
3. 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的分解3.1.1 知识目标•理解本文的基本故事情节;•掌握生词与短语的词义;•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3.1.2 能力目标•能较好地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词汇、句式和段落;•能进行记叙文的写作,并能写出有着逻辑性和合理性的短文。
3.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3.2 教学步骤3.2.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滹沱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引发学生对滹沱河的兴趣。
3.2.2 阅读文本教师通过阅读课文,并逐段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3.2.3 基础训练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
3.2.4 分组讨论与展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情节,讨论滹沱河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3.2.5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关于自己和某个特定地点的记叙文。
3.3 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和情感;•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写作训练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滹沱河和我(优秀教案)
《滹沱河和我》教学设计设计者:龚侃复旦初级中学教学目标:理清“我”对滹沱河的感情变化过程,理解“滹沱河”和我的关系,体会作者对滹沱河的敬畏与热爱之情。
通过品读文中对滹沱河的数次描述,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表现滹沱河气势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与滹沱河之间的精神关联教学流程:一、导入1、1939年,抗战最艰苦的岁月中,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交响乐《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在民族存亡的关头奋起抗日,奔腾的黄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2、作家牛汉心中又有一条什么河呢?这条河与牛汉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作家牛汉的回忆文章《滹沱河和我》二、初读文章,自学字词1、自学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懂词意。
2、查字典自学字词。
3、从读音、字形、解释三个方面自主归纳本文需要学习的字词,并做交流。
4、当堂提问5、当堂检测三、理清脉络,把握中心1、出示学习目标:梳理“我”对滹沱河情感变化的过程,理解“滹沱河和我”的关系2、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提出为了解决学习目标而需要自学解决的具体问题3、学生自主学习,并做书面记录和归纳(把文中具体表现滹沱河和我的关系的句子划出来)4、小组合作交流:我对滹沱河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朗读4~5节、7~8节、16、18节,感受“我”对滹沱河由失望、悲伤——害怕――敬畏——崇敬――热爱的情感变化5、当堂检测四、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1、我对滹沱河的情感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使得我对滹沱河的情感发生了变化?2、出示学习目标:品读文中对滹沱河的数次描述,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表现滹沱河气势的写作方法。
3、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提出为了解决学习目标而需要自学解决的具体问题4、学生自主学习,分别标出文中对于滹沱河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并在句子边上做笔记5、小组交流6、当堂检测资料:侧面烘托侧面烘托\\\'GB侧面烘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主要人物。
滹沱河和我教案
滹沱河和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作者对滹沱河的深厚情感,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中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激发学生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作者对滹沱河的独特感受和复杂情感。
(2)分析文中描写滹沱河的语句,体会其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2、难点(1)理解滹沱河的“性格”与作者自身性格之间的关联。
(2)引导学生从文中获得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河流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在你们的印象中,河流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课题《滹沱河和我》。
2、作者简介简要介绍作者牛汉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为学生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打下基础。
3、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讲解一些易错、难读的字词。
4、整体感知(1)提问:课文围绕滹沱河和“我”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的结构。
5、精读课文(1)找出文中描写滹沱河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滹沱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河的气势、声音、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体会滹沱河的“野”和“狂”。
(3)提问:作者为什么说“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4)让学生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理解作者与滹沱河之间特殊的情感联系。
(5)分析文中的语言特色,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体会作者对滹沱河的深厚情感。
6、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自己家乡的河流或其他自然景观,说一说自己对它的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课堂小结(1)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滹沱河和我教学设计
滹沱河和我教学设计《滹沱河和我》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品味作者叙事、写人、绘景的语言,进一步提高对词句的质疑、欣赏能力。
2.感悟课文细致、逼真的景物描写的基础上,加强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
【课文提示】1.本文是一篇含义颇深的叙事散文。
本文通过与家乡河的一段不解之情,抒发了对自然伟力的崇敬和对故乡的热爱。
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突出滹沱河在我心中的重要地位。
2.滹沱河是家乡的象征,也是祖国的象征:伟大、磅礴、雄壮而又贫瘠、混浊等。
作者对滹沱河的消极因素,并未简单抛弃,而是积极扬弃、亲切抚摸、深藏心里,表达了对民众排山倒海的力量的歌颂,对祖国雄伟美好的前景的热爱。
【正音正字】滹沱hūtuó匝zā噬shì椽chuán翕xī蠕rú栗lì【积累词语】无知无觉莫名其妙不由分说其大无比闷声闷气密密匝匝不由自主凝固不动战栗不安【课文分析】这是一篇叙事性很强的散文。
课文通过写“我”与滹沱河的关系、对它的印象(从“头脑里没有一点概念”到“我能把它深深地埋在心里”),表达了对大自然伟力的惊叹和赞美。
课文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滹沱河的“性格”特点;“我”的性格与滹沱河的相似之处;“我”对滹沱河的认识变化过程。
课文对滹沱河的描写,实际上就是对“我”的自我描写,“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融于对滹沱河的认识过程之中。
第二部分,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描写方法。
首先虚写心中的滹沱河,其次实写“我”见到的滹沱河,然后再虚写“我”想象中的滹沱河,从而突出滹沱河在“我”心中的重要位置。
第三部分,首先,写大水来时的宏伟气势,写“我”终于见到滹沱河时的急切心情。
然后,通过侧面描写,烘托滹沱河发大水时的气势。
接着,写祖母拦“我”、姐姐找“我”,既照应“我”“这脾气,真是个小滹沱河”,又流露了“我”对家乡河的热爱。
最后,自然抒发“我”对滹沱河的深情。
【课外作业】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9周 7 滹沱河和我(第2课时)复习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
7 滹沱河和我(第2课时)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七上《滹沱河和我》word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描写事物。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圈划、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理解滹沱河性格和“我”性格成长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自然伟力的崇敬之情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学习作者坚强不屈的精神。
学习重点: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我”与滹沱河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我”对滹沱河的深厚情感,以及从滹沱河身上获得的启迪。
思考问题:
1、文中那些小节具体描写了第二次看到滹沱河的内容?
2、概括滹沱河发大水时的特征。
并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段落作为感受的依据
3、品读能体现滹沱河磅礴气势的语句,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4、一开始我对滹沱河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5、大人们为何叫我小滹沱河?从文中找找依据来证明我的脾气和滹沱河很像。
通过对语句的品析,把握滹沱河与“我”的内在联系。
4、既然我和滹沱河是一样的,文章的题目能不能改成“我和滹沱河”?为什么?
5、藏进作者心中的除了滹沱河,还有什么?。
滹沱河和我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滹沱河和我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滹沱河和我》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想念之情,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把所有的思乡情结都寄托于滹沱河之上。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滹沱河和我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滹沱河和我》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朗诵、圈划、交换中的基础上,品味、积存关键字、词、句,掌控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滹沱河性情和“我”性情成长的关系。
2、领会作者对自然伟力的崇敬和酷爱故乡的诚挚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一段话。
二、教学难点:领会作者对自然伟力的崇敬和酷爱故乡的诚挚感情。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进程:1、导入,简介作者。
同学们以前学过《黄河颂》,那么,现在可以回答《黄河颂》颂的是黄河的什么吗?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浩荡汹涌,滚滚而来,是气力的象征,依着这条河流,我们才得以繁育生息,绵延不绝,它在精神上给我们以支持,是我们伟大而坚强的母亲河,所以我们要歌颂它。
那今天呢,我们要来看的是滹沱河,作者牛汉,著名诗人,从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诗集《温泉》获全国优秀诗集奖。
2、散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散读课文,扫除浏览障碍,完成字词的积存。
2)学生在散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出最能体现滹沱河和我之间关系的一句话:“我”真是个小滹沱河。
3、研读课文,掌控内容。
指导学生细读课文,通过圈划一些重要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理清文章情节脉络,掌控课文主要内容。
提出突破口问题:文章的标题为“滹沱河和我”,那么我和滹沱河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大家为何要把我和滹沱河联系在一起?1) 找一找,读一读课文中描写滹沱河的语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滹沱河究竟是条怎样的河?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文中的“我”共有三次见到滹沱河。
第一次“我”只见到灰灰的,毫无动气的沙石河床;第二次“我”领略到了滹沱河震天动地、咆哮磅礴的气势;第三次滹沱河洪水退去,我又见到袒露无疑的沙石。
文中有三次写到作者亲眼见到的滹沱河,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前后两次略写,中间一次详写。
七年级上教案第78课
七年级上教案(第7-8课)第7课滹沱河和我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细致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2、理解“滹沱河”的性格特点和“我”的性格成长之间的联系。
3、体会作者对故乡、故乡人的热爱、赞美之情。
说明:本文是一篇叙事写景的散文,在叙述与描写的过程中,作者将“河”与“人”紧密联系,将“景”与“情”有机结合,展现了大自然无常的变幻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抒发了对自然伟力和对家乡的崇敬、怀念之情。
然而文章所展现的北方大河所特有的磅礴气势是生活在城市中的现代中学生难以想象的,他们缺少这样的生活体验。
所以,教师一定要立足于文本本身,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词句,感受这一种别样的风情,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赏析,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我”与滹沱河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我”对滹沱河的深厚情感,以及从滹沱河身上获得的启迪。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然、地理环境总是与人的性格、气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北方的白山黑土塑造出了豪爽粗犷的胸怀;江南的小桥流水孕育了温柔细腻的情感。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滹沱河和我》,来看一看,这条桀骜不驯的滹沱河和作者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二、作者简介:牛汉―原名史成汉,山西定襄县人,1923年出生,蒙古族。
抗日战争期间在陕甘地区读中学、大学。
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出版诗集、散文集等20余种。
曾获马其顿“文学节杖奖”、“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
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三、初读文本:文章最后一节说“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
阅读全文,一边读一边圈划出描写滹沱河和我的联系的语句,说说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四、研读文本:1、文章描写了滹沱河的两种状态,干涸的和咆哮的,这两种状态下的滹沱河分别是什么样的呢?又分别带给作者什么样的感受呢?干涸的滹沱河:“那是灰灰的沙滩,无知无觉地躺在那里,除去沙土之外,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
第16课《滹沱河和我》教学设计(沪教版五四制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16课《滹沱河和我》教学设计(沪教版五四制初一上)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明白得〝滹沱河〞的性格与〝我〞的性格成长的关系;2 学习作者细致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文中的〝我〞被称为〝小滹沱河〞的缘故教学难点:明白得〝滹沱河〞的性格与〝我〞的性格成长的关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童年,每个童年都有养育它的故乡,那么,在你经历中的故乡有没有一件事物至今仍让你难以忘怀、,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呢?〔学生交流〕教师:听了大伙儿的发言老师发觉原先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如此一份收藏,想起这份收藏便想起了童年,怀恋起这份收藏便怀恋起了故乡。
有它,经历中的童年和故乡才完整。
分享完大伙儿的收藏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牛汉他心中的宝藏。
他的宝藏是故乡的……学生〔齐答〕:滹沱河〔学生依照所查资料介绍滹沱河和作者牛汉〕二学习课文1 教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一句精炼概括出〝滹沱河〞和〝我〞关系的句子。
学生:〝你这脾气,真是个小滹沱河。
〞2 教师:我的脾气像小滹沱河,那滹沱河的脾气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分工合作找出〝我所看到的〞滹沱河的特点。
第一、二大组的同学在第3至第9小节找,第三、四大组的同学在第10至17小节找,之后进行交流。
〔学生圈划查找〕学生:第4小节〝那是灰灰的沙滩,无知无觉地躺在那儿,除去沙土之外,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
〞〝灰灰〞表达了滹沱河的颜色是灰暗的;〝无知无觉〞、〝躺〞表达滹沱河是安静的,不动的;〝出去沙土之外,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讲明滹沱河是干涸的,没有水的。
学生:第4小节〝我如何会像眼前那个喊不应打不醒的滹沱河?〞那个地点还讲明滹沱河是麻木不仁的。
〔学生连续交流、补充〕教师小结:刚才第一、二大组的同学讲的专门好。
这时候的滹沱河最大的特点确实是干涸的,同时也是死寂的。
接下去请同学们一起把这一段朗读一遍,要求把死寂的、麻木不仁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齐读第4小节〕教师:知识了干涸的滹沱河之后,我们再请第三、四组的同学来介绍一下他们所〝看到〞的滹沱河又是如何样的一幅场景。
沪教版七上《滹沱河和我》word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滹沱河和我》导学案(一)课题:《滹沱河和我》课型:预习编写人:王继敏编号:010班级:组号:姓名:日期:学科组长签字:学习目标:(1分钟)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理解"滹沱河"的性格与"我"的性格成长的关系。
相关链接:(3分钟)本文是一篇含义颇深的叙事散文。
课文叙述了幼年时对家乡的河——滹沱河产生的一段不解的情结,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深挚情感。
题目说明了我和滹沱河的关系:我的母亲河滋养我长大,它桀骜不驯的性格也是我的性格。
它是我感情的牵托,是我精神的乐园。
学习流程: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积累字词(课下整理到预习本上。
)(15分钟)【正字正音】奓开zhà滹沱hūtuó密密匝匝zā吞噬shì椽chuán翕xī蠕rú栗lì【积累词语】(查字典,理解词义,争取记住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莫名其妙不由分说其大无比闷声闷气密密匝匝不由自主凝固不动战栗不安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2分钟)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10~17自然段),。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
三、分析课文,回答问题。
(12分钟)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一句概括出照应标题“滹沱河”和“我”关系的句子。
2、请同学找出着重体现滹沱河“怒”的特点的词。
3、请概括出滹沱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4 、祖母说“你这脾气,真是个小滹沱河”。
滹沱河的脾气是“很野,很难管束”的,那我的脾气是不是也真是这样呢?难道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说明他的性格和滹沱河的很相象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四、当堂反馈,完成练习册中1、2小题。
(2分钟)。
上海市奉贤区肖塘中学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滹沱河和我》教案
《滹沱河和我》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批注读书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习惯。
2、品读赏析关键词句,感受作者对滹沱河的感情变化。
3、理解“本命河”含义,体会作者眷恋家乡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品读关键词句,感受作者对滹沱河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本命河”含义,体会作者眷恋家乡的深厚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条河流,因一位诗人而十分特别;一位诗人,因一条河流而蜚声诗坛!这河是—滹沱河,这人是—牛汉。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牛汉的《滹沱河和我》(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年幼的“我”就对滹沱河产生了丰富的情感。
这一情感是什么呢?这个思考是昨天老师给大家的预习作业,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请大家按时间顺序,梳理“我”对滹沱河感情变化的过程。
学生交流:感情变化:期待――失望――恐惧――亲近(板书)三、品词析句,感受我”对滹沱河的感情变化:1、学生交流编者对本文的批注和文后的“批注读书法”知识卡片。
2 、是什么原因让“我”对滹沱河感情是如此丰富呢?请用直线圈画出相关语句,并做好语句理解的批注。
(一)令人期待的滹沱河(二)令人失望的滹沱河(三)令人恐惧的滹沱河(四)令人亲近的滹沱河四、把握主题,理解“本命河”含义1 、昔日的小滹沱河,如今已成长为一个怎样性格的人呢?请大家来看看作者牛汉的介绍吧!请个同学读一读PPT。
PPT: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文革”期间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半棵树》,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等,即使在困难的状况下,他仍能以各种题材展现自己昂奋不羁的坚强人格,抒发自己充满深邃人性的情思,享有“诗坛硬汉”的美誉。
师:从PPT中,我们看到牛汉虽遭受了文革期间的种种磨难,但他仍然坚持写作,并创作了许多风格硬朗的诗作,成长为了一个“诗坛硬汉”。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滹沱河和我》教案1
1教学目标理解“滹沱河”的性格与“我”的性格成长的关系。
学习作者细致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2学情分析将“我希望通过了解滹沱河来了解自己”的基调下读整篇文章,学生就能够理解文中的我为什么会对一条河产生如此复杂深刻的感情,理解文中的我对滹沱河情感变化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通过点拨,学生是能够比较准确到位地理解“为什么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这个核心问题的。
3重点难点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我”与滹沱河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理解“我”对滹沱河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这句话的理解。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滹沱河和我1、本单元主题是“故乡情思”,我们走进了鲁迅笔下的平桥村,欣赏了社戏,童年家乡的生活是美好的额,今天我们还要走进另一个作家的童年生活,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家乡的滹沱河。
2、文章的标题是《滹沱河和我》,标题中关键词是哪个?3、请在文中找出能概括出“滹沱河”和“我”关系的句子。
活动2【讲授】滹沱河和我梳理认识滹沱河的情感线索2、滹沱河究竟是一条怎样的河呢?在文本中找出“我所看到的”滹沱河的特点。
(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指标:讲有讲的欲望能就讨论的内容讲述自己的想法能有条理清晰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讨论的结果练(批注的训练)能完成练习能主动地完成练习能主动认真地按要求完成练习3、我的脾气是不是和滹沱河一样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4、“我”和“滹沱河”的脾气都是“很野,很难管束”,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说明“我”的性格和滹沱河的性格很相像吗?为什么?活动3【活动】滹沱河和我牛汉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散文创作的,如此推算,年近古稀的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条河?活动4【作业】滹沱河和我(一)二选一作者在描述发水前的滹沱河时亦不乏精彩之笔,找寻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以“我生命中的那条河流”为题进行写作训练,注意情景交融(二)完成校本作业纸。
《滹沱河和我》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滹沱河和我》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滹沱河和“我”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速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质疑、讨论、交流等合作探究式学习环节,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领会作品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语言的涵泳、感悟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滹沱河难舍难分的深厚情感,进而产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揣摩语言文字,整体感知全文内容,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滹沱河难舍难分的深厚情感,进而产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①理解祖母和姐姐说“我”是“小滹沱河”的原因。
②由于对所教学生缺乏了解,能否组织好质疑、讨论、交流等合作探究式学习环节,是一个挑战。
③本文文字比较长,要在一节课里完成所有教学任务,有一定难度。
所以我将教学切入口放在“揣摩语言文字,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和“分析滹沱河和‘我’的特点”上,为后一节课其他老师的教学做好铺垫。
④因为本课为试教课,受条件限制,不能使用多媒体课件,不能让学生提前预习,可能影响教学容量。
三、教学过程:1、导入:(2分钟)中国有句古话“叶落归根”,身处异乡的游子,魂牵梦萦的总是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一缕炊烟、一抹斜阳、一条小溪、一轮圆月,都深深烙印在游子的心头,成为故乡的化身。
在诗人牛汉的记忆里,故乡的很多人、很多事也许都淡忘了,唯有那条奔腾不息的滹沱河深藏在他的心里,让他无限眷恋。
现在,我们打开书,一起走进诗人牛汉记忆里的滹沱河!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①请学生速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生字词:滹沱河拽恍惚瞅狗吠声密密匝匝吞噬木椽请学生注音,全班认读。
②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进行概括,注意学生的概括方法。
3、精读理解,合作探究:(20分钟)①文中写了几个“滹沱河”?各有什么特点?请学生划出文中描写“滹沱河”的语句,思考:从这些语句中,你可以看出“滹沱河”是怎样的一条河?给学生2分钟相互交流时间,然后全班讨论。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滹沱河和我》教案
《滹沱河和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感受滹沱河的特点,体会“我”对滹沱河的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作者对滹沱河的描写,感受大自然令人震撼的力量。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滹沱河的感情。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阅读了这篇文章后,感受都很深。
有的说读完文章,就像遇见一个充满豪迈之气的北方汉子;有的说真想去看看这条有个性的河。
同学们有这些感受,就是因为作者把他的感情融入了语言文字之中,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感染了读者。
让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见识一下滹沱河的性格,来体会作者对滹沱河的感情吧。
二、朗读体会1、每个同学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段落散读,放开来读,读出感情。
然后交流朗读体会,说说你用这样的语气语调朗读的原因。
(文章有一定的难度,通过朗读,有利于更好地体会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感情。
而直接进入这一过程,是在学生已经预习的基础之上。
)2、学生朗读交流,结合解决学生的质疑题。
第二课时一、继续朗读交流1.第一段:开篇就把“我”和滹沱河联系起来,初步表现了两者的特点:(问):祖母为什么总两眼定定的,对着我叹气,说我是小滹沱河,可又听不出在骂我,明明有赞美的意思?祖母爱我,所以即使我调皮地出了奇,她们还是带着亲昵的口吻说我。
把我比作小滹沱河,开篇初步展现了滹沱河的特点,引人入胜。
读此段时应读出我“不明白”疑惑的语气。
2.第二段:读出我对河充满好奇,渴望见到它的心情。
“只晓得这个滹沱河很野,很难管束”这里的感情是贬义的吗?“或许只有他能管住我”,和最终有没有管住我?3.第四五段:读出“我”看到无水的滹沱河时失望悲伤的感情。
“那灰灰的沙滩……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
”——“无知无觉”“躺”写出没有水时的滹沱河没有生命力的样子。
“我感到异常的失望……打不醒的滹沱河?”——表现了我极度失望的心情。
“我怀着满腔的悲伤……”4.第六段:读出姐姐对“我”的关心和对滹沱河的害怕。
滹沱河和我教案1 沪教版正式完美教案.doc
濾沱河和我教案溥沱河和我牛汉教学目标:、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对课文的语句进行质疑。
加强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语句质疑能力,加强对课文中心的了解。
教学难点:通过对文章的理解,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文学常识作者:牛汗(引《人民曰报海外版》(年月曰第十一版)的一篇文章节选)诗如其人----- 诗人牛汉印象牛汉原名“史成汉”,后曾改为“牛汀”,牛汉是他写诗时用的笔名。
我觉得,牛汉才像他的名儿,才应该是他的名儿。
他是那种只要见过一面,就会让你永远记住的人。
年春天,在北师大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李何林、杨占升先生请来许多学者作家给我们授课,其中就有牛汉。
那天,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牛汉大步走进教室。
曜!真是“人如其名”。
他身材高大, 足有.米。
这样的体格,却不打篮球,而是写诗。
他写的是什么诗,该不是那种见月伤心、对花垂泪的诗吧。
果然,他讲的是抗战时期活跃于诗坛的“七月诗派”,他自己也是这个诗派中的重要一员。
他讲课不像有的学者那样理论化,但却生动、活泼、质朴、丰富,让你回到历史现场之中。
牛汉笑起来的时候很天真,一脸的灿烂,像一个孩子。
我印象很深。
说来也巧,年毕业后,我到了牛汉所在的人民文学岀版社工作,成了他的年轻同事。
几个月后,我竟又和他一起到江苏常州,参加一个学术会议,而且住在一个房间。
第一天就寝前,牛汉郑重地告诉我,过去他曾被抓进监狱,被捕时因奋力反抗,被军警用枪托砸伤头部,落下了颅脑外伤后遗症,夜里有可能突然大声喊叫,也有可能走出房间,到外边游走。
他叫我有个准备,不要害怕。
不知为什么,我听了并不觉得恐惧不安。
几夜过去,也没发生他讲的那种异常情形。
后来,从他赠给我的诗选中,果然读到了《梦游》诗,而且有两首。
选自:《中国文化名人乡情散文选》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体裁:叙事散文、默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注音溥沱河告诫拽呻吟铁锹赫然蠕动飞溅脊背和谐密密匝匝喘息吞噬栅栏混浊强迫木椽战栗、以“濾沱河”为主线,理清文章结构重点:(划岀表示时间的词语,以此分岀全文的段落层次)难点:“我”对“濾沱河”的感情变化过程(“我”与“溥沱河”之间的纽带)〜别人都说“我”像淖沱河,于是我产生了想去见见它的念头(从我三四岁时起)(弄不清楚一一虚)〜第一次见到濾沱河,被它镇住了(过了不多久,记得是个春天)(异常失望(实)一一真正的恐怖(虚))〜“我”终于见到了气势宏伟的濾沱河(年的秋天)(明白一一感到自己的渺小)抒发自己与溥沱河难舍难分的依恋的情感三、深入学习1 -教师提示: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濾沱河是“我”家乡的一条河。
滹沱河和我教案
滹沱河和我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滹沱河与我——地理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了解滹沱河的地理位置、特征和重要性;2. 掌握滹沱河的流域特点和环境问题;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4. 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滹沱河的地理位置、特征和重要性;2. 掌握滹沱河的流域特点和环境问题。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滹沱河的地理位置、特征和重要性;2. PPT或黑板,用于整理和呈现教学内容;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地图、图片或视频素材,向学生展示滹沱河的地理位置、特征和重要性;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知道滹沱河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点?它对当地的人们有什么重要性?”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滹沱河的流域特点,包括河流长度、流经的省份、水量等;2. 分析滹沱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3.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滹沱河流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这些问题对当地的人们和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步骤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滹沱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展开讨论;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并讨论该问题的原因、影响和可能的解决办法;3.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步骤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个滹沱河流域环境问题的案例,如水污染;2. 引导学生分析该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和可能的解决办法;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步骤五: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整理学生讨论和案例分析的结果,总结滹沱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和解决办法;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滹沱河的环境?你有什么个人行动可以贡献?”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以滹沱河为主题,撰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短文;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建议,并列举具体行动。
《滹沱河和我》教案
《滹沱河和我》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通过对关键句的品读,分析滹沱河的形象,理解滹沱河和“我”的紧密关系。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对自然的崇敬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通过对关键句的品读,分析滹沱河的形象,理解滹沱河和“我”的紧密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对自然的崇敬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齐读课题。
2、回忆课文内容,说说滹沱河和“我”之间有什么关系?(“我”真是个小滹沱河;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
)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圈划出我两次看到的滹沱河的句子,并概括“我”当时的感受。
2、交流,并梳理“我”的心理变化线索。
“我”的心理:期待、失望、恐惧、震撼、亲近、铭记。
三、细读文本1、请学生划出文中描写滹沱河的语句,思考:从这些语句中,你可以看出滹沱河是怎样的一条河?给学生两分钟相互交流的时间,然后全班讨论。
重要的句子,要求学生(个别、小组或全体)朗读,通过朗读来增强感悟和理解。
第4节:“那是灰灰的沙滩,无知无觉地躺在那里,除去沙土之外,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
”第7节:“从远远的左边望到远远的右边,那灰灰的沙和灰灰的石头似乎都滚动了起来,看不到头尾,我恍惚觉得滹沱河是一条其大无比正在飞动的蛇,这沙滩是它蜕下来的皮,那数不清的石头是皮的鳞……”第12节:“它不像水在流动,是一大块深褐色的土地在整个地蠕动。
看不见飞溅的明亮的水花,是千千万万野兽弓起了脊背在飞奔,它们一伸一缩的身躯拉长了多少陪,形成了异常宽广的和谐的节奏。
滹沱河分成明显的两部分。
下面是凝重的水和大地,上面是飞奔的密密匝匝的一色的野兽,它们仿佛空悬地飞奔在水的大地上。
我所听到的那淹没一切的声音,正是千千万万匹野兽的狂吼,还有被它们践踏的大地的喘息声。
”用所学的成语来形容一下这时候的滹沱河:汹涌澎湃/惊涛骇浪/惊心动魄第10节:“我首先感到了一种大到似乎听不见的声音,它应当是声音,但天和地因有它而变得异常地寂静了:一切已知的和熟悉的声音都被它吞没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滹沱河和我》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很长一段时间来,我经常被一种奇妙的感觉包裹着。
从未谋面的一条河流居然会因为一篇小小的散文而时常翻腾在我的记忆里,一个原本并不熟悉的诗人也会因为一条河流而牢牢地占据着我的思维。
我知道,那人、那河征服了我。
于是,我的生命里少了畏惧,多了勇敢:少了萎缩,多了豪气:少了屈辱,多了荣耀。
那条河流叫滹沱河,那个诗人叫牛汉。
昨天( 1 0 月2 4 日) ,是牛汉88岁的生曰,88 岁的诗人依然倔强地行走在中国的诗坛上。
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就在昨天,我们拜读了他的四首小诗。
下面,谁愿意为大家朗诵其中你最喜欢的一首?( 生1 读牛汉的《夜》。
)关死门窗觉得黑暗不会进来我点起了灯但黑暗是一群狼还伏在我的门口听见有千万只爪子不停地撕裂着我的窗户灯在颤抖在不安的灯光下我写诗诗不颤抖!( 该生“诗不颤抖”一句读得很有激情,获得同学的掌声。
)师:好一句“诗不颤抖”! 我们知道,不颤抖的是诗人的诗魂! 今天,我们就将沿着文字走进牛汉的生命之河,真希望滹沱河那惊天的气势也能蕴藏在我们的心中。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这一课。
认识一条河流就如同认识一个生命,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该文所讲述的就是牛汉对故乡的河流——滹沱河的认识过程,其中贯穿了作者情感的变化。
课前,我们预习过这篇课文,谁愿意为大家把这条情感线索梳理一下呢?生2 :从祖母、母亲和姐姐的口中得知自己与滹沱河的关系,心中充满想象和渴望:见到干涸的滹沱河时,又满心的失落:听到姐姐描述河发水时的情景后,内心都是恐惧:直到真正见到发水时的滹沱河时,受到震撼,把它当作自己的本命河。
师:从对滹沱河的渴望到失落,由失落到恐惧,由恐惧到敬畏,作者自然而又巧妙地用这样_______一条情感线索,领着读者一步步沿着文字走进了他的生命之河。
这该是一条怎样的河流呀! 记得在文章第1 6自然段中,作者曾由衷感慨“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叹,之所以认为自己渺小,原因何在?是滹沱河来时的气势让作者感到自身的渺小。
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种气势吗?生3 :伟大或者强悍。
师:是的,没有人会在这惊天的气势面前再高呼“人定胜天”的口号,否则,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无知与可笑啊! 接着,我想问的是:滹沱河伟大、强悍或者不凡的气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作者是用了怎样的语言来传递这条河流的特性的?请同学们重点阅读第1 0 及第1 2 自然段,并作适当的圈画、批注。
( 生阅读、圈画并作相应的批注。
师巡视,随机点拨。
)师:谁愿意先来进行交流?生4 :我觉得第1 2 自然段中,“那声音,不,那滹沱河一会儿像是从深深的地下喷出来的:一会儿又觉得天空在打闷雷,像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
”这一句话中突出了滹沱河的气势。
两个“一会儿”写出了滹沱河来时的变' 深深的地底下喷出来”又突出了他强大的力量:“天空在打闷雷”,给人以一种压迫感。
师:说得不错。
但我总觉得你在读这一句的时候,似乎少了点气势。
谁觉得会比他读得好?( 生举手,师邀请一位学生来读这一句。
生朗读。
)师:你凭什么认为比他读得好呢?生5 :因为我读出了重音,例如,“喷”和“降落”这两个词就该突出。
师:确实,一个“喷”字写出了滹沱河突破了层层阻挠,势不可当,甚至,我可以听到土层被撕裂时所发出的痛苦的呻吟;“降落”,让人觉得铺天盖地,同时,声音本无形,但“降落”一词却给人以形象感。
由此,地下,天上,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滹沱河的声响,大河在爆发!生6 :这一段中,“它_______应当是声音,但天和地因有它而变得异常地寂静了:一切已知的和熟悉的声音都被它吞没了。
”这一句话也写出了滹沱河来时的气势。
师:我觉得你刚才所读的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读得最好:“吞没”。
请问:把这个词语换成“淹没”行吗?生6:不行,好像程度上不如“吞没”来得强烈。
师:是呀,“吞”字是天张开了口,是整个儿的消失。
天地间只留下一种声音,那就是滹沱河发水时的声音。
它的存在让其他声响变得无足轻重,“淹没”的表现力显然不如“吞没”来得有气势。
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先声夺人。
观京剧时的经验,名角亮相之前总伴着紧锣密鼓的声响,滹沱河的真面目让人期待!同~-III才找到的两处都是通过写滹沱河的声音来突出滹沱河的气势。
我们注意到:动词的准确选用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如果说,这些是从正面描述滹沱河的声音,那么,我觉得,就在该段中,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有谁发现了相关句子?生7:我找到这样几句:“我似乎听见全村的几百条狗都在呻吟!我家的两条狗正仰着脖子,但我没有听到叫声,它们的声音被滹沱河吞没了。
它们大概也觉得奇怪,开始不叫了,缩着脖子伏在地上,两只耳朵直竖了起来。
”这里通过狗的害怕表现了滹沱河的惊人气势。
师:为什么你认为狗是害怕的呢?生7:“呻吟”、“仰着脖子”或“缩着脖子伏在地上”和“直竖”的耳朵,这些都写出了狗当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无奈,甚至惊恐。
师:狗一直是忠勇的象征,为人类看家护院,不辞劳苦。
然而,在大河面前,它们没了方向,乱了方寸,无助、恐慌。
由此,也反衬出滹沱河来时的气势夺人。
生8:我觉得“祖母”“小声”说话,也是侧面烘托。
既然,大河的声音那么响,“祖母”回答“我”的问题时为什么不大声些呢?师:你觉得为什么?怕大河听吧!(生笑。
)师:说得很好!“祖母”该是经历过大河发水的,她深知其中的威力。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小声”的背后恐怕带着一份敬畏吧。
其实,声音是最难以描摹的,但作者却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手法,选用准确的动词,突出了滹沱河来临时的不凡气势。
那么,当滹沱河真正出现在作者视野中时又是怎样一幅情景呢7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气势呢?生9:我非常欣赏第l2自然段中的两句话:“它不像水在流动,是一个大块深褐色的土地在整个地蠕动。
看不见飞溅的明亮的水花,是千千万万匹野兽弓起了脊背在飞奔。
”我们所熟悉描写水的词语有:溪流是潺潺的,透着温柔;大海是一浪一浪的,显着汹涌。
而这里却把水的流动说成是土地在蠕动,很特别。
另外,把水花说成是千千万万匹野兽在飞奔。
我见过豹子的飞奔,那一刻,它的肌肉块块分明,那种弓起脊背的姿态显示出一种力量,在欣赏的同时,让人生畏。
于是,作者的描写让我感受到的是滹沱河来临时的无与伦比的气势。
师:什么是野兽?生9:不驯的,有野性的动物。
师:是的,野兽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见到的那些有钱或有闲者伴随着的那种动物,你走我也走,你停我也停;或是撒开欢一路向前,随后回头一望主人,又欢奔乱跳在主人身边的玩意。
那不是野兽,那是宠物。
野兽是有血性的,勇猛的,执著的。
一匹野兽足以令人生畏,更何况是千千万万匹弓起了脊背正在飞奔的野兽。
不过,有一个问题:“蠕动”指昆虫爬行,显示其慢;而“飞奔”又极言其快。
这两个前后的句子在用词上是否矛盾了?生9:不矛盾。
文章中有一句说“滹沱河分成了明显的上下两部分”。
“飞奔”是指水花奔流的速度极快,而“蠕动”是从整体上说,是所有的水花集中在一起给人的感觉。
师:感谢你精彩的发言。
确实,作者先写了赫然望见的滹沱J可,是远望,从整体上描述,加上“黑沉沉的天”,所以,“蠕动”二字就显得形象生动。
如果说,“蠕动”是远望所得,是从整体来写;那么,“飞奔”我们可以理解成近观所得,是从局部入手。
于是,一条势不可当的河流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由蠕动的大地与千万匹飞奔的野兽,你会联想到些怎样的情景?生9:我能感觉到泥石流滚滚而来摧毁一切的力量,也能感觉到火山爆发时炙热的岩浆吞没一切的气势,也许,滹沱河发水时的情景与之相仿。
生10:还有,影片中万马奔腾的情景。
师:流动的水也许可以阻挡,但蠕动的大地该如何让它停下脚步呢? 更何况,在这之上飞奔着的是千千万万匹野兽,那样的景象可用“壮观”一词来概括。
这一段写得很精彩,哪一位同学愿意来朗读一下,要求读出滹沱河的气势。
(生10举手并被邀请朗读。
)(师点评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出重音和节奏的问题,并再请一位学生点评后进行朗读。
)(生11朗读并赢得其他同学的掌声。
)师:一条气势雄浑的河流就这样棱角分明地流动在读者眼前。
这仰仗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如课堂重点探讨的两段内容,分别从声音和形态两个角度来展现滹沱河的性格特征。
写声音时又注重正面描述和侧面烘托的结合,同时,动词的选用极为合理;写形态时,修辞手法的运用巧妙恰当,由远而近,由整体而局部,丝毫不乱。
更主要的是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注入了真情。
作者曾说:“诗和散文是我的命。
”他是用生命在抒写。
这种情感在课文最后一段达到了极致,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段。
(生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师:作者把滹沱河当作自己的本命河。
“本”者根本,“命”者命运,一条河流就这样决定了作者一生的根本命运。
牛汉把滹沱河的惊天气势藏在了心中,这不是简单的借景抒情,而是作者在用真实的生命在真诚地抒写。
一条河流的形象与一个人的命运是叠加在一起的,是作者的生命在呼唤。
牛汉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散文创作的,如此推算,我就一直想知道:年近古稀的诗人为何要写这样一条河流?如果有下面几个选项,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A.表达对故乡的挚爱之情;B.为自己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寻根;C.呼唤隐藏于河中的民族精神;D.其他。
(生沉默、思考。
)生12:我选择B。
因为作者在文中写到,“滹沱河似乎没有远走”,“它随时能走出来”。
这告诉我们:滹沱河已留在了牛汉的心中,想让它什么时候出来,它就会出来。
那种勇猛的、桀骜不驯的性格已与作者融为一体。
我看过牛汉的简介,觉得,牛汉就是一条滹沱河。
师:你认为,牛汉笔下的滹沱河是眼前之景还是心中之景?生12:是作者的心中之景。
因为文章中所写的滹沱河发水是在1929年,当时,作者才小学一年级。
所以,他笔下的滹沱河应该是一直留在他记忆中的形象。
同时,作者也在文中写到“把它深深地藏在心里”。
师:其实,当我们走近牛汉的时候,我们会清晰地感觉到,牛汉与滹沱河的形象是重叠在一起的。
河的勇猛不驯、河的执著不懈正是诗人一生的写照。
他必然是从河中汲取了精华,滹沱河铸就了诗人的灵魂,他就是一条倔强的滹沱河,滹沱河一直流淌在他的生命中,成了他精神的支撑。
生13:我选A。
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故乡情思”,文中也流露出了作者对故乡深厚的感情。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者就是借滹沱河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师:是的,诗人经历了人生那么多的波折,在古稀之年把视线落在了故土之上,寻找精神的慰藉。
于是,哪怕是常人眼中一条看似凶暴的河流,作者也不惜以饱满的情感去赞美它,这种感情是可以理解的。
生14:我选c。
我们在座的都看似文弱的书生,但我们的内心都涌动着一股激情,这种激情时时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
所以,我觉得滹沱河就是埋藏在我们这个民族之中的精神,它充满了力量。
师:课文的标题为“滹沱河和我”,似乎在讲述一条河流与一个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