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章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学习目的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B、反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科学C、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科学D、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A、17世纪初期产生的B、17世纪中叶产生的C、18世纪初期产生的D、18世纪中叶产生的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A、政治法律关系B、神会历史关系C、人文教育关系D、经济利益关系4、在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起支配与制约作用的是()A、宗教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家族关系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A、利益性的统一B、科学性的统一C、抽象性的统一D、规范性的统一6、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政治经济学是()A、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古典政治经济学C、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7、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A、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B、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C、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D、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参考答案:1、D 2、B 3、D 4、B 5、B 6、C 7、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谐方面的关系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B、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D、在19世纪中叶所建立的E、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时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C、资源配置方式D、经济增长与发展E、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4、政治经济学之所以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因为()A、它所研究的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B、经济利益关系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C、对一定性质的经济关系和对阶级有不同的态度D、它研究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规律E、它是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学科5、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A、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B、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没有科学性C、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没有阶级性D、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参考答案: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 5、DE三、简答题1、马克思为什么侧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答:(1)马克思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历史趋势,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一、基本概念1.经济规律2.生产社会化3.社会分工4.相对剩余价值5.超额剩余价值6.资本循环7.生产价格8.资本主义地租9.金融资本10. 国际收支11.浮动汇率制12.经济体制13.经济效益 14.私营经济 15.产业结构16.市场17.市场体系 18.经济增长 19.集约型经济增长 20.粗放型经济增长21.经济效益 22.社会总需求 23.社会总供给24.倾销25.国民收入 26.社会总产 27.按劳分配 28.社会保障二、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的统一。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和劳动力。
4、广义的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_。
5.生产资料市场是生产资料生产者和之间的桥梁。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生产方式是的对立统一。
8、商品是直接以__________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9.从历史上看,分工有三种:_______、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
10.商品具有二因素,一是;二是价值。
1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_____________.。
11.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二产业是指。
1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______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3.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的矛盾。
1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15.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是。
1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_______的统一。
17.劳动力商品的市场价格决定的基础是。
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19、资本主义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21、个别资本增大的方式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一、选择题:1、全民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全民所有制的建立,产生了全社会劳动者对于生产资料的平等的所有关系和共同利益,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经济条件。
2、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途径:一是改造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是改革小私有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11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216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
4、公有制占主体条件下的其他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223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40:——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具备[商品经济的两个基本前提(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所有者)+两个重要条件(社会化大生产、在此基础上整个资源与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6、厂商的行为目标和行为选择260:行为目标:是利益的最大化。
行为选择:7、短期的生产组织行为:262——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要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短期内生产要素的投入分:不变要素投入(厂房、设备)可变要素投入(劳动力和原材料)——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把数量相等的某种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最初产量会增加,但该生产要素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则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甚至成为负数。
——边际递减规律的存在~~制约边际产量的变化~~制约总产量的变化。
——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也递增。
边产转向递减—总产递增速度放慢。
边产递减为零---L28——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称。
(金融市场是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相互融通资金的场所和相互关系的总和。
)——金融市场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资金供求主体、金融工具(使金融市场得以实现的各种具体手段,如存单、债券等)、金融中介(媒介资金供求的专门组织和个人)。
2021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导论: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方式、经济规律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从而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其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第一章商品和价值:商品经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第二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货币、价格、纸币、价格标准、一般等价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第三章(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超额剩余价值、工资第六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产业资本、产业资本的循环、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平均利润率、成本价格、利润、生产价格、超额利润、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纯粹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是指由商品价值的运动引起的流通费用,即在商品买卖过程中,由商品变为货币和货币变为商品而支出的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包括用于商业簿记、邮资、通信、广告及商业职工的工资等的费用。
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社会总产品、经济危机两大部类:是指社会生产按其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的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个部类。
前者又称“第一部类”,后者又称“第二部类”。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并实现平衡,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根本条件。
二、简答题:不能光答要点,还要简单陈述。
导论1.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3.如何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有何特点?第一章商品和价值:1. . 简述商品经济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存在的经济条件。
2. 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大学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府经济学*★JG212041——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一、单选题1.()反映了人们对公共品过度使用带来的外部性问题A.搭便车现象B.交通拥挤现象C.偷盗现象D.毒品犯罪现象答案:B2.体制转型国家能否顺利完成经济转型,主要取决于()A.市场经济法律能否及时建立B.政府能否及时和适当地调整性质、转变职能C.能否坚持政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D.领导人的意志力坚强与否答案:B3.从多项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方案的集体决策往往体现的是()A.中间投票人的最佳偏好B.领导者的偏好C.全体投票人一致相同的偏好D.宪法精神答案:A4.以下各个税种不属于直接税的有()A.个人所得税B.财产税C.保险税D.增值税答案:D5.商品税比所得税更容易()A.转嫁税负B.实现税负公平C.调节利益分配D.降低税收成本答案:A6.在政府征税的各种原因中,()是税收的最主要原因A.为公共支出筹集资金B.调控市场,促进资源有效配置C.矫正收入分配,促进分配公平D.实现对社会经济行为的监督管理答案:A7.政府征税凭借的是()A.国家公共权力B.生产资料所有权C.土地所有权D.人口所有权答案:A8..容易引起“经济滞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是()A.紧财政,紧货币B.紧财政,松货币C.松财政,松货币D.松财政,紧货币答案:B9.具有自动稳定功能的财政政策是()A.税收B.国债C.货币发行量D.经济计划答案:A10.不列入预算的国家财政支出称为()A.预算外支出B.预算支出C.国防支出D.购买性支出答案:A11.政府介入经济的原因是()A.市场本身存在缺陷B.政府本身存在缺陷C.资本主义制度D.市场社会主义制度答案:A12.决策成本最高的集体决策规则是()A.最优多数规则B.简单多数规则C.过半多数规则D.一致同意规则答案:D13.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基本思路是()A.设法监督买方的行为B.让消费者在交易之前了解足够的关于商品的信息C.取消市场经济制度D.制订厂商权益保护法答案:B14.市场价格信号有效的一个重要前提是()A.价格必须完全由市场决定B.价格必须由消费者决定C.价格必须由生产者决定D.价格必须由政府有目的的进行调控答案:A15.()是市场秩序的核心,市场的正常秩序以()的存在为前提A.竞争,竞争B.垄断,垄断C.公平,公平D.自由,自由答案:A16.一般情况下,()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利益损失A.保险市场的不完全信息B.买方的不完全信息C.代理人比委托人拥有更多信息优势D.消费者比厂商拥有更多信息优势答案:B17.政府对市场的介入首先是从()的角度出发的A.维护市场B.取代市场C.控制市场效率D.实现社会公平答案:A18.凯恩斯用()来解释危机,认为生产过剩和失业的原因是总收入和总消费之间存在差额,且无法依靠私人投资来弥补,因此必须由国家采取措施刺激需求达到社会充分就业水平A.有效需求不足理论B.自由市场经济理论C.新政治经济学理论D.新自由主义理论答案:A19.“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A.经济政策和法律政策B.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C.就业政策和产业政策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答案:D20.重商主义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地位,主张()是国家致富的保证A.自然秩序B.政府的放任自由C.国家的干预D.自由市场机制答案:C21.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集体选择规则是()A.最优多数规则B.简单多数规则C.过半数规则D.一致同意规则答案:D22.()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行使职能的经济基础A.国家债务B.国有企业利润上缴C.对外贸易收入D.政府税收答案:D23.下面是我国国有资产与西方国家的国有资产的特征对比状况,不合实情的选项是()A.我国国有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高,西方国家国有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低B.我国国有资产长期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西方国家的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不具有主导地位C.我国国有资产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并重,西方国家的国有资产主要行使社会职能D.我国国有资产的非经营性资产占比大,西方国家的经营性资产占比大答案:D24.在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当采取的措施是()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买进债券B.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卖出债券C.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买进债券D.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卖出债券答案:C25.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保障充分就业的根本手段是()A.努力发展经济B.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C.实现扩张性货币政策D.实行社会主义政策答案:A26.公司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公司的()A.净所得额B.毛收入额C.全部销售收入额D.全部资产总额答案:A27.现实税收过程中一般采用的税率可以概括为()等几种A.货币税率、实物税率和虚拟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累进税率C.固定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D.增殖税率、所得税率和商品税率答案:C28.以下各个税种属于直接税的有()A.增值税B.消费税C.关税D.工薪税答案:D29.以下全部属于社会保险支出项目的是()A.财产保险、火灾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人寿保险、存款保险、再保险B.人民保险、平安保险、新华保险、泰康保险、华联保险、中信保险C.医疗保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性保险、农业保险、社会灾害保险D.老年人养老保险、意外灾祸幸存者保险、失业保险、残疾人保险、医疗保险答案:D30.按照支出项目分类,中国的国防费用不包括()A.人员生活费B.活动维持费C.装备费D.警察费答案:D31.能够实现增值的国有资产被称之为()A.经营性国有资产B.非经营性国有资产C.资源性资产D.金融资产答案:A32.常情况下,根据()来确定公共品被政府管理的程度A.全社会对公共品需要的程度B.不同公共品的公共程度和其与市场的关联程度C.政府有效管理公共品的能力D.官僚集团利益大小答案:B33.以下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经济政策工具是()A.税收B.预算C.国债D.货币供给调节答案:D34.政府提供公共品也会产生低效率问题,其重要原因是()A.公共品无人管理B.公共品具有消费的排他性C.政府无法克服“搭便车”现象D.私人不能提供公共品答案:C35.一般来说,税收成本主要包括()A.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收税成本B.管理成本、转移成本和资源浪费C.征税成本、管理成本和转移成本D.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和社会经济成本答案:D36.最优多数规则的优点在于()A.保护每个人的平等权利B.降低决策成本及保护少数C.便于投票者实现利益交换D.保护利益集团答案:B37.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答案:A38.市场价格信号有效的一个重要前提是()A.价格必须完全由市场决定B.价格必须由消费者决定C.价格必须由生产者决定D.价格必须由政府有目的的进行调控答案:A39.按照经济性质分类,政府支出可以分为()A.财政支出和行政支出B.生产支出和消费支出C.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D.补偿支出和积累支出答案:C40.下列各组公共品中随着消费者增加而全部可以采用收费管理的是()A.教育、国防、治安B.公路、桥梁、公园C.啤酒、香烟、咖啡D.毒品、假钞、海盗船答案:B41.依据自然垄断的新定义,在平均成本下降阶段,企业应当按()定价;在平均成本上升阶段,企业应按()定价。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1.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1.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1.3、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1.4、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1.5、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1.6、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1.8、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
2.1、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2.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商品经济。
2.3、凡是商品一般都是:人们劳动的产品。
2.4、商品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2.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2.6、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的销售。
2.7、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8、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价值规律。
2.9、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2.10.市场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商品经济。
3.1、资本总公式是:G—W—G‘。
3.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3.3、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3.4、准确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
3.5、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3.6、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3.7、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资本积累。
3.8、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
3.9、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3.1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实现的。
4.1、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4.2、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决定性阶段是:生产阶段。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精华汇总
0-1章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
因为社会发展阶段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而且,研究生产关系的目标也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4、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5、当今世界的经济学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体系经济学对某个经济体的分析可分两个层次:一是本质层次的分析,即对生产关系层次的分析;二是表层层次的分析,即对经济运行层次的分析。
6、科学抽象法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
二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
7、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即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8、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具有客观必然性。
9、经济规律分为三个层次:一切社会共有的规律、若干社会存在的规律以及某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10、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构成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
1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创造出现实的生产.1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
13、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制度范畴。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14、产权是由一组或一束权利组成的,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形成产权结构。
15、生产力:也叫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指人类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三要素指劳动者(主导要素)、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建筑物等)、劳动对象16、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期末知识点梳理
(一)资本循环的含义
A
G—W
P W’ G’• G W
Pm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购买劳动力和 将生产资料和劳
生产资料为m 动力实际地结合
的生产准备物 起来,通过工人
质条件生产出 的劳动余价值的
包含剩
新成品
’ 商品资本 出售商品,实现 包含在商品中的 预付资本和m
P W’ G’
资本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过程,该过程也是资本增殖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一)经济规律的界定 (二)经济规律的类型 (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商品和货币
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条件
——社会分工 ——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所有
者(生产资料私和产品属于不同的利益主 体)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增殖
预 生产资料
付 价值(48元)
资
本
劳动
价 劳动力
值 价值 (3元)
(总计51元)
具体 创造使用价值 ………………(48元)
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
抽象 创造新价值 ………… (6元)
劳动 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劳动过程 资本 主义 生产 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 54元)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
资本积累的源泉
剩余价值 源泉 资本积累 源泉 扩大再生产
过程
G—W … P… W`—G`
阶段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售卖阶段
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职能 条件
生产剩余 生产剩余 实现剩余
价值做准 价值
价值
备
空间上并存性 时间上的继起性
按剩余价值在 生产资本的各 按价值周转方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名词解释+简答题全!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名词解释+简答题全!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2、生产资料:是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5、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6、劳动资料:是生产中用来影响和改造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
7、劳动对象:是人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
8、劳动力:活的人体中存在的,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9、商品: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产的劳动产品。
10、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11、价值:凝结在或者说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12、具体劳动: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有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示自己的有用性的劳动,就是有用劳动,又称为具体劳动。
13、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
1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5、劳动生产率:作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效率。
16、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7、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18、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它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19、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
20、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既有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
21、社会分工:是指劳动的分工,及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
22、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政治经济学期末重点知识复习
政治经济学期末重点知识复习一、名词解释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是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P92、价值: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
P143、交换价值:是指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P14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P17 5价值规律:6、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P397、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的资本,用v表示。
P398、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价值量的资本,用c表示。
P399、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长度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P4110、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P4211、超额剩余价值:是指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按照社会价值出售所产生的差额。
P4312、产业资本:是指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投放在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P5313、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P5414、资本周转:是指产业资本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运动。
P56 15、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用c:v表示。
P6016、利润:是指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资本家销售商品后所获得的超过成本价格的价值。
P6717、平均利润:各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政治经济学》课后题整理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1、名词解释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
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
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
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
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的。
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
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
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1、名词解释: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C)A、奴隶社会经济B、封建社会经济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B)A、劳动技术B、生产工具C、容器D、生产场所3、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能够执行(A)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C、支付手段的职能D、贮藏手段的职能4、根据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二产业是(B)A、农业和工业B、轻工业和重工业C、工业和建筑业D、工业和服务业5、商品的二因素是(B)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C、交换价值和价值D、价值和剩余价值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D)A、私人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7、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B)A、供求均衡B、公平竞争C、价格稳定D、自由买卖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C)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全部物质资料成为商品9、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一定点”是指(D)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B、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工人转移就价值的时间D、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10、资本家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B)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垄断利润D、平均利润11、在销售阶段,资本形态的转化是(C)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D、商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12、年剩余价值率表示(D)A、预付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值程度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13、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A、社会总产品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全部消费资料之和D、全部生产资料之和1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量的关系表现在(B)A、二者相等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D、二者没有关系15、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D)A、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B、流通领域中创造的价值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6、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B)A、利润率和零之间B、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D)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1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C)A、竞争目的相同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C、竞争范围扩展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被称为“万能的垄断者”的机构是(B)A、工业企业B、银行C、商业企业D、政府部门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A)A、国有企业垄断资本B、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C、半国有企业垄断资本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二次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D)A、国际卡特尔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A)A、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B、联合国的专门机构C、有着贸易政策的多边协定D、各国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联合23、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的时期是(C)A、19世纪末20世纪初B、一战、二战期间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以来24、股份公司的出现是(C)A、对资本主义私人财产的否定B、直接出动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5、劳动收入包括(D)A、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B、私营经济中雇佣劳动者的收入和管理劳动收入C、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收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薪收入D、以上三个方面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劳分配(B)A、是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B、是以企业为单位的C、只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D、不受市场机制的制约27、宏观调控的经济总量平衡是指(B)A、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平衡B、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平衡D、三大产业之间的平衡28、我国财政政策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是(D)A、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借贷、国家债务B、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利率、国家债务C、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投资、国家债务D、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国家债务29、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D)A、人均GDP达到相当高程度B、劳动生产率达到相当高程度C、城市化率达到相当高程度D、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科技教育水平都达到相当高程度30、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有(D)A、财政信贷、商业信贷B、财政信贷、直接投资C、商业信贷、直接投资D、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B)A、物质资料的消费B、物质资料的生产C、物质资料的交换D、物质资料的分配2、生产力中的因素是指(C)A、劳动对象B、劳动工具C、生产资料D、劳动资料3、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在(A)A、生产工具的发展B、管理水平的改善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4、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A)A、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B、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C、商业与农业的分工D、商业与手工业的分工5、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之一是(D)A、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B、后者是客观存在的,前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C、前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后者是经常变化的D、后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后者大多数不是长久不变的6、自然经济是一种(B)A、交换经济B、自给自足的经济C、满足别人需要的经济D、满足市场需要的经济7、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资源配置方式有(D)A、计划方式B、市场方式C、行政方式D、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A)A、V+mB、C+vC、C+mD、C+v+m9、生产资料中既属于固定资本又属于不变资本的是(D)A、原料B、燃料C、辅助材料D、机器设备10、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D)A、各个部门的创造过程B、各个部门内部的转移过程C、各个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瓜分过程D、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D)A、资产阶级国家协调私人垄断资本的相互关系B、各个私人垄断资本相互有机结合的总体C、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矛盾的体现D、私人垄断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为其获取垄断利润服务12、当前世界范围贫富差距加大和南北对立的根本原因是(C)A、地区局部战争B、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C、国际经济旧秩序D、国际经济新秩序1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D)A、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B、按劳分配规律作用的结果C、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作用的结果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14、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体现着(C)A、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B、对外开放的本质要求C、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D、改革开放的本质要求15、我国城乡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是(A)A、集体经济B、国有经济C、私营经济D、个体经济1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C)A、劳动者共同富裕B、社会化大生产C、生产资料公有制D、市场经济17、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的补充形式是(B)A、补贴和救济B、奖金和津贴C、福利和补贴D、保险和救济18、在现阶段,经济运作中对资源配置其基础性作用的是(B)A、计划B、市场C、企业D、政府19、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是(A)A、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B、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C、经济制度不变,经济体制就不会改变D、经济制度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20、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政治经济学总复习题
《政治经济学》总复习资料一、单选1、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属于( C )A、内涵扩大再生产B、外延扩大再生产C、简单扩大再生产D、粗放型扩大再生产2、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经济范畴是( A )A、剩余价值率B、利息率C、利润率D、平均利润率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殖过程是( A )A、活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B、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C、活劳动转移旧价值的过程D、从一定点开始转移旧价值的过程4、商业资本是由于()而产生的A、货币资本职能独立化B、生产资本职能独立化C、商品资本职能独立化D、借贷资本职能独立化5、绝对地租是()的差额A、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B、农产品价值和成本价格C、农产品生产价格和成本价格D、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6、人们对于经济规律是()A、可以改变的B、可以认识和利用的C、可以创造的D、可以消灭的7、商品的价值是由()A、个别劳动创造的B、私人劳动创造的C、具体劳动创造的D、抽象劳动创造的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D、价值转移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9、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资本主义积累规律C、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D、剩余价值规律1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劳动的使用价值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C、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11、产业资本循环的公式是( A )A、G―W…P…W’―G’B、W―G―WC、G-W-GD、G―W―G’12、产业资本在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C、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D、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13、资本周转的时间包括()A、购买生产资料、劳动力的时间和售卖商品的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生产时间和售卖商品的时间D、不变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可变资本的周转时间14、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相比通常是()A、剩余价值率小于利润率B、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C、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D、剩余价值率时而小于,时而等于利润率15、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各个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B、各个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D、剩余价值率平均化的结果16、级差地租第二形态即级差地租II形成的条件是()A 、在同一块土地连续投资所产生的劳动生产率不同B 、不同地块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C 、不同地块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D 、不同地块土地的交通运输条件不同 17、资本主义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 )A 、成本价格B 、社会价格C 、生产价格D 、平均利润18、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 、国际卡特尔B 、国际辛迪加C 、国际托拉斯D 、跨国公司19、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A 、商品的内在质量和使用价值所决定的B 、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系决定的C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D 、商品中包含的转移的劳动量所决定的 20、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 A 、价值B 、价格C 、交换价值D 、使用价值21、剩余价值规律是()A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规律B 、资本主义分配领域的规律C 、一切商品经济共同有规律D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2、产业资本循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 )A 、销售阶段B 、生产阶段C 、购买阶段D 、流通阶段23、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A 、平均利润B 、商品价值C 、市场价格D 、企业利润 24、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就转化为( ) A 、社会价值B 、垄断价格C 、市场价格D 、生产价格25、商业资本执行和完成的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 A 、生产资本的职能 B 、商品资本的职能 C 、货币资本的职能D 、流通资本的职能26、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是( )A 、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B 、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C 、经济制度不变,经济体制就不会改变D 、经济制度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 27、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D )A 、IIc m v I =+)(B 、IIc Ic m v c I +=++)(C 、IIc m v I >+)(D 、)()(c c II xm v v I ∆+=+∆+28、生产资料包括( ) A 、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 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C 、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 D 、机器设备和生产工具29、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构成( )A 、社会总产品B 、社会总资本C 、社会总产值D 、社会总生产30、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 A 、商品流通中的买卖差价B 、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 、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 、商业流通费用的节省31、生产成本是指( ) A 、c+vB 、v+mC 、K+PD 、c+v+m32、资本主义利息的本质是( )A 、借贷资本的价格B 、资本所有权的产物C 、债务人支付的报酬D 、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33、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A 、农业中土地私有权的垄断B 、农业中资本有机构成低C、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D、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34、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A、垄断的趋势B、停滞和倒退的趋势C、停滞与迅速发展的趋势并存D、迅速发展的趋势35、重商主义的研究视野集中在()A、流通领域B、生产领域C、农业生产领域D、生产金银的劳动36、商业资本的职能是()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B、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C、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D、补偿商业流通费用37、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C、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按相反方向运动D、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按相同方向运动38、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A、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B、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C、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D、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39、劳动力成为商品是()A、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B、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C、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定性条件D、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40、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靠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41、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的区别之处就是()A、资本积聚不受资本额的限制,资本集中则不是B、资本积聚不受社会能否提供追加生产资料的限制,资本集中则不是C、资本积聚会增大社会资本额,资本集中则不是D、资本积聚比资本集中能更快地扩大资本规模4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43、平均利润的形成是()A、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B、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D、剩余价值率平均化的结果44、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私有权的垄断B、土地肥沃程度不同C、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26、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公司C、跨国公司D、经济共同体45、货币资本的职能是()A、生产剩余价值B、实现剩余价值C、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D、生产使用价值46、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指()A、个别劳动B、具体劳动C、社会必要劳动D、一般人类劳动47、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通过()获得的A、延长工作日B、缩短本部门的必要劳动时间C、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D、普遍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48、正确反映资本家对人工剥削程度的是()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C、利息率D、年剩余价值率49、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A、劳动者的生活费用B、工人劳动的报酬C、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50、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 、购买生产资料、劳动者的时间和销售商品的时间B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 、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D 、生产时间和销售商品的时间51、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 )A 、垄断的趋势B 、停滞和倒退的趋势C 、迅速发展的趋势D 、停滞的趋势和迅速发展的趋势并存52、商业利润的来源是( ) A 、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 、商业资本家的管理收入C 、商业资本家出卖商品时高于生产价格D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53、竞争是( ) A 、私有制的必然产物B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C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D 、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 54、社会总资本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 A 、生产资本B 、社会总产值C 、货币资本D 、商品资本55、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 、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B 、部门间竞争的结果C 、延长劳动时间的结果D 、提高劳动强度的结果 56、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 、价值规律B 、资本主义积累规律C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D 、剩余价值规律57、产业资本循环的公式是()A 、G ―W …P …W’―G’B 、W ―G ―WC 、G -W -GD 、G ―W ―G’58、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补偿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考点
1.经济学不等于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范围更大2.劳动: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3.劳动对象:在劳动中被采掘和加工的东西。
它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加工过的原材料4.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
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的一切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5.生产力:指人类在物质生活中创造新财富的能力6.生产关系:指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7.生产方式:指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获得方式8.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9.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10.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11.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处于支配地位的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12.经济体制指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包括经济制度、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政府调控体系、产权制度等)13.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区别:社会制度包含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社会制度的一个方面的具体体现1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3)任何从事经济活动都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15.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1)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为人类各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共同性质(2)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为几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共同性质(3)某一个人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表现为某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质16.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1)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2)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上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17.什么叫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18.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1)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2)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决定性作用(3)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19.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区别:社会制度是以经济制度为基础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的总和。
大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期末复习简答题汇总
政经(社会主义部分)期末复习简答题汇总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前提?答:1、经济前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它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化大生产为经济前提。
2、政治前提——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2、社会主义的本质?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答:1、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和发展;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4、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4、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答:1、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具体来说:第一、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第二、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各种矛盾的需要;第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同我国目前这种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必然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共同发展,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所决定的。
5、为什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答: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战友和支配的一种新的所有制,它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2、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劳动者作为主人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3、可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6、为什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答: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2、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的增长;4、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政治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政治经济学期末总复习政治经济学一、导论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它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3. 经济规律――经济现象与经济过程的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4.规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提出一系列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据以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方法。
(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回答“(不)应该是……”、“(不)应该做……”。
实证分析: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假设前提出发来分析人们的经济活动,并预策经济活动的结果的方法。
(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回答“(不)是……”。
5.学习意义:1)是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2)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经济学的观点来服务于个人和职业)3)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
二、第一章1.自然经济的含义: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社会分工很不发达的社会中,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本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以自给自足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3.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两个条件: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商品经济的特点:交换经济;开放型经济;开拓进取型经济;扩大再生产为特点三、第二章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3.使用价值:就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使用价值特点: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特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价值体现的是人们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这就是价值的实质。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章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学习目的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B、反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科学C、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科学D、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A、17世纪初期产生的B、17世纪中叶产生的C、18世纪初期产生的D、18世纪中叶产生的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A、政治法律关系B、神会历史关系C、人文教育关系D、经济利益关系4、在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起支配与制约作用的是()A、宗教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家族关系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A、利益性的统一B、科学性的统一C、抽象性的统一D、规范性的统一6、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政治经济学是()A、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古典政治经济学C、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7、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A、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B、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C、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D、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参考答案:1、D 2、B 3、D 4、B 5、B 6、C 7、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谐方面的关系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B、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D、在19世纪中叶所建立的E、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时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C、资源配置方式D、经济增长与发展E、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4、政治经济学之所以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因为()A、它所研究的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B、经济利益关系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C、对一定性质的经济关系和对阶级有不同的态度D、它研究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规律E、它是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学科5、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A、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B、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没有科学性C、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没有阶级性D、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参考答案: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 5、DE三、简答题1、马克思为什么侧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答:(1)马克思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历史趋势,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期末总复习一、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必考的一门基础课程。
由于所学的内容较多而且广泛,需要考查的知识点相对较散,综合性和可变性也较强,因而考试难度较大。
因此要掌握和最终通过它,在这门课上一般都要多花些时间。
二、在复习过程中应掌握的方法:1、从试卷类型的量上分析来看,(注册生)1分的题目占了60分,因此盘片上的选择题要花一定的时间多练习,并且切记要记住它的正确答案,而不是它的序号。
2、简述题和论述题要掌握它的答题方法:(1)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什么要按客观的经济规律办事?答题思路:1、概念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3、人的主观能动性4、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分析必须按客观的经济规律办事参考答案: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是客观的,表现为: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规律、小灭规律、改造规律和废除规律。
3、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并研究各种规律为经济建设服务。
4、结合原理联系实际分析。
(2)为什么科学技术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答题思路:1、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的结合中,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影响是巨大的2、科学技术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3、但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
科学技术通过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这些生产力基本要素而起作用4科学技术通过两种途径推动经济增长参考答案:1、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的结合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影响是巨大的。
2、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只有科学技术被运用于生产过程,它才转化为生产力。
而不是指科学技术本身就等于第一生产力。
3、科学技术本身,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是需要一个转化过程的。
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是通过作用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来实现的。
这就是:第一,先进的科学技术被用于改进和创造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可以极大地增强人们改造和战胜自然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地增加物质财富;第二,科学技术被用于改进劳动对象,或被用于发现和创造新的劳动对象,提高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广度和深度,使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第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培训劳动者,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劳动效率和创新能力,而且还会使他们不断创造出新的科学技术,从而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4、科技进步是通过两种途径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途径是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另一种途径,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的独立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3)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答题思路: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概念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两因素和劳动两重性矛盾的根源、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参考答案:1、社会劳动:由于社会分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由于私有制,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他们各自的私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是私人劳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于:交换不成功私人劳动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交换的成功。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就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生产者让渡了使用价值也就实现了价值。
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的两因素和劳动两重型矛盾的根源,它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还要提高劳动生产力答题思路:1、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4、从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三种情况分析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参考答案:1、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2、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商品生产者之所以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三种情况即大于、小于、等于。
当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销售就会获得盈利,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所以尽管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5)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原理分析如何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答题思路:1、货币流通规律的含义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的三个因素3、纸币充当流通手段以后,纸币流通规律与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之间的关系4、如何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参考答案:1、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叫做货币流通规律。
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价格的乘积就是商品的价格总额。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3、纸币充当流通手段以后,纸币的流通规律要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
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叫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产生通货紧缩。
4、如何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防止通货膨胀: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发行纸币,包括纸币和信用货币。
要防止通货膨胀必须遵守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即合理地控制纸币发行量和信用规模,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来抑制通货膨胀。
防止通货紧缩:通过增加货币的供应量,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总之,应通过运用调节货币的供应量来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6)、价值规律的作用为什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答题思路:1、价值规律的内容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3、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三种情况4、分析价值规律的作用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参考答案:1、价值规律的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市场价值的形成来实现的。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三种情况即大于、等于、小于。
当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销售就会获得盈利,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的地位。
4、商品生产者为了追求盈利、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必然会改进技术,当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进了技术在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7)生产社会化包括哪些的内容答题思路:1、生产社会化的含义2、生产社会化包括的三方面的内容参考答案:1、生产的社会化,则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社会生产。
2、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第一,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这是指生产资料从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大批人共同使用。
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这是指生产过程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
第三,产品的社会化。
生产出的产品,不是供自己需要,而是要通过交换,供整个社会需要。
(8)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分配的因素,它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答题思路:1、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含义2、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3、决定社会总劳动分配的因素4、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是依靠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来实现的5、在历史上实现的两种情况6、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参考答案:1、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是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规律。
2、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指一切社会的生产都要求将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给社会分工下各部门。
这里所说的社会总劳动,包括生产资料和活劳动。
因此,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大体上说来就是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分配于各部门。
3、一定的社会总劳动量如何按比例地分配到社会各生产部门,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取决于社会的需求结构。
社会需求结构对各类产品及数量提出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它从一个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
二是取决于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包括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和劳动强度。
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从一个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生产部门。
4、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实现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分散的商品经济中,社会总劳动的分配,是依靠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的。
二是进入资本主义垄断阶段以后,社会总劳动的分配,在依靠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同时,还有资产阶级政府对经济的不断干预和调控。
5、运用原理分析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
(9)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答题思路:1、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各自的含义参考答案:1、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而增加的。
这种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工作日延长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工作日的延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人的生理界限;二是社会道德界限。
这种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最终条件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0)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答题思路:1、相对剩余价值的含义2、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3、怎样缩短社会必要劳动劳动时间参考答案:1、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2、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最终条件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为什么: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为此要降低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要提高生产他们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进而要提高为这些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11)为什么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对社会主义现实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