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应具有电磁兼容性
综合布线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ma n t o a i i t n GC . tw s p i td o tt a h lc r ma n t it r a c u p e so sv r mp r g ei c mp t l y i S I a on e u h tt e ee to g e i d su b n e s p r s i n wa e y i o - c b i c
Abtat Eet m g e c o p t it i i pr n i egn r al gss m ( C ) fne i n ul・ s c: lc o ant m a b i ot tnt e ccbi t r r ic i ly s m a h e i n y e G S o tl et i i lg b d
t n o a tfrGCS.
Ke od :itlgn ulig gn r cbig ss m ( S) eeto g ei c mp t it y w rs ne iet b i n ; e ei a l yt l d c n e GC ; lcrma n t o ai ly c bi ( MC) a t e crma n t s r a c ;e crman t a a o si dn ; ru dn ; l r g E ; ni l to g e cd t b n e l to g ei rd t n; he ig g o n g ft i -e i i u e c i i l i i en
维普资讯
・
电磁兼容 ・
低 压 电器 (07 6 20 №1 )
现 代 建 筑 电气 篇
综 合布 线 系统 的 电磁 兼 容 性
杨世 忠 , 邢 丽娟
( 岛理工大学 自动化工程 学院,山东 青岛 2 6 2 ) 青 6 5 0
建筑电气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筑电气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筑电气设计是一个负责安装、调试和维护以及管理室内外建筑电气系统的工种,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定,以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和安全的空间,这就需要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制定。
首先,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电气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要求,特别是安全防火和电磁兼容等重要技术要求,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
其次,建筑电气设计要考虑到人们使用电气系统时,设计者需要考虑用户的安全,使用方便,操作简便,而不是任意地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系统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方便性。
此外,建筑电气设计还要考虑电气系统的可靠性、耐久性、维护性和经济性,以确保电气系统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且维护费用低。
最后,建筑电气设计也要考虑电气安装需要遵循的物理要求,避免损坏结构,并为顾客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经济可行的电气系统设计。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都是围绕电气安全、用户安全、物理要求等基本原则进行制定的,但不可避免的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升级,以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_503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 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1.0.3 智能建筑工程实施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订。
1.0.4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规定的原则编制的,执行本规范时应与之配套使用。
1.0.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0.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空调与通风、变配电、照明、给排水、热源与热交换、冷冻和冷却及电梯和自动扶梯等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的综合系统。
本规范所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此条通用。
2.0.2 通信网络系统(CNS)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通信网络系统是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设施。
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可实现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互联网、数据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确保信息畅通和实现信息共享。
2.0.3 信息网络系统(INS)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信息网络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构成的信息网络平台。
借助于这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应用业务。
2.0.4 智能化系统集成(ISI)intelligent system integrated智能化系统集成应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火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等各子分部工程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物管理系统(BMS)集成。
iec 61000-6-3标准解读
iec 61000-6-3标准解读IEC 61000-6-3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制定的关于电磁兼容性的标准之一。
该标准主要涉及电子设备在居住、商业及轻工业环境中的电磁放射和抗扰度要求。
下面是对该标准的解读。
IEC 61000-6-3标准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使用的电子设备,例如家电、办公机器、灯具和交通信号设备等。
这些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并且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的电磁干扰。
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这些设备在运行时,既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过多的电磁辐射,也能够有效地抵御来自外界的电磁干扰。
该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电磁辐射要求和抗扰度要求。
电磁辐射是指设备在运行时产生的电磁波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标准对设备的电磁辐射进行了限制,以保证它们在正常工作时不会对其它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产生干扰。
具体来说,标准要求设备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其辐射功率应该不超过标准所规定的限值。
这样就可以保证设备的电磁辐射低于一定的水平,不会带来过多的干扰。
抗扰度是指设备在正常工作时对外界电磁干扰的耐受能力。
标准对设备的抗扰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以保证它们在面对各种电磁干扰时仍能正常工作。
标准要求设备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其性能应该不会因外界干扰而受到明显的影响。
具体来说,标准要求设备应该能够在一定的电磁场强度下正常工作,不会出现异常现象,比如停止工作、数据丢失或者不正确的操作。
IEC 61000-6-3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免受设备电磁辐射的影响。
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如果辐射过大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标准对电磁辐射进行了限制,可以保证设备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辐射水平低于一定的安全标准,从而保护用户的健康。
其次,标准还可以保证电子设备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008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2]84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进行了修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并结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和特点,修订后的本规范在技术内容上做了相应的调整。
取消了室外架空线路、电力设备防雷和声、像节目制作三章,增加了安全技术防范、综合布线、电磁兼容、电子信息设备机房和住宅(小区)电气设计五章,对其他各章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也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必要的修改。
本规范由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邮政编码:110003)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ABB(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东伟雄集团浙江湖州久立耐火电缆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主编:王金元副主编:洪元颐、温伯银编委:王可崇、王东林、尹秀伟、孙兰、成彦、刘迪先、李雪佩、李炳华李朝栋、汪猛、杨德才、陈汉民、陈建飚、陈众励、施沪生、张文才张汉武、胡又新、赵义堂、徐钟芳、郭晓岩、熊江、潘砚海、瞿二澜1 总则1.0.1 为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管理方便,并注意整体美观,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单体及群体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不适用于人防工程的电气设计。
1.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装备水平,应与工程的性质、规模、功能要求相适应。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教程》第三章解读
在这个波形中,低频成分转移的电荷比高频成 分多,但是高频成分会产生更强的场,对电路的 危害也最为明显。由实验得出的各个参数的范围 如下:
Tr(上升时间)=200ps~100ns Ts(尖峰宽度)=0.5ns~10μs Tt(持续长度)=100ns~2ms
静电放电过程的不同不仅表现在电流波形在时 间特性上差异很大,而且幅度也会在1A~200A范围 内变化。
Co1——人手臂与金属体之间的电容。 RS——人手臂放电路径的电阻。 LS——人手臂放电路径的电感。 Co2——人手、手指与金属体之间的电容。 CJ——金属体与大地之间的电容。 RJ——金属体的接地电阻。 LJ——金属体的接地电感。
பைடு நூலகம்
人体静电放电的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具体的 放电过程也因各种分布参数的不同而不同。典型 的人体静电放电电流波形如下图所示。
➢ 电子噪声主要来自设备内部的元器件,是决定接 收机噪声系数的重要因素。常见的电子噪声源包 括热噪声、散弹噪声、分配噪声、l/f噪声和天线 噪声等。热噪声具有极宽的频谱,能量随温度而 变化,温度越低,噪声越小。
➢ 电子噪声主要来自设备内部的元器件,是决定接 收机噪声系数的重要因素。常见的电子噪声源包 括热噪声、散弹噪声、分配噪声、l/f噪声和天线 噪声等。
3.1.2 雷电 雷电的形成
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其实有几 种云都与闪电有关,如层积云、雨层云、积云和 积雨云,最重要的是积雨云,一般专业书中讲的 雷雨云就是指积雨云。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 气电场、温差起电效应和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 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 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 之间发生放电,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雷电。
➢ 相对于自然界的静电来说,电子器件是非常娇贵 的,正是基于这一因素,是否采取了防静电措施 是衡量电子器件质量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建筑电气设计中问题论文
论谈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问题摘要:随着现代电子产业的发展和大规模智能化建筑的兴起,建筑电气设计中所涉及的各类管线将越来越多,对防雷、防电磁脉冲等保护措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电气设计与其他专业特别是与结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基于这一点,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气设计、施工中与结构相关的若干问题加以讨论。
关键词:建筑;电气结构;防雷中图分类号: 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利用建筑中的结构钢筋进行防雷与接地(1)屋面结构与接闪器现代建筑艺术除了追求立面上丰富多彩的线条外,对建筑物顶部造型也力求变化。
由于新颖的薄壳、双曲面网架等大量运用,屋面已经不能再简单的分为平屋面和坡屋面,这给防雷设计带来一定难度。
在设计中除了应按《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附录二要求的在屋顶外沿和突出部位等易受雷击处设置避雷带外,直接将屋面结构钢筋作为避雷网的一部分也非常必要。
出于防水抗裂考虑,屋面结构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其钢筋由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组成,配筋较密,连接点较多,并且板钢筋均与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通路。
突出屋面的塔楼、楼梯间等也均通过钢筋混凝土柱或构造柱与下层结构相连。
因此,当利用建筑本身的钢筋作为接闪器时,在结构钢筋连接的关键部位如柱内钢筋与梁钢筋绑扎点处进行焊接,即可满足形成电气通路的要求。
(2)利用混凝土柱、墙筋作为防雷引下线不同结构形式的各类建筑中均设有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柱,如在砌体结构中设置的构造柱,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的框架柱、剪力墙等,柱中钢筋直径按《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3.2条规定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纵向钢筋最小为4φ12,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柱配筋通常采用φ14以上螺纹钢筋均可满足gb50057-94中第3.3.5及4.2.1条要求。
柱中钢筋的连接形式通常采用绑扎连接、焊接和机械连接,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规定,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 倍,因此,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1、适用范围本技术条件适用于各类建筑消防系统中的联动控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报警主机、联动控制器、演练控制器等。
2、性能要求(1)可靠性:联动控制设备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确保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
(2)稳定性:联动控制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3)安全性:联动控制设备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能够保障消防系统正常运行和使用者的安全。
(4)易维护性:联动控制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易维护性,便于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3、技术要求(1)联动方式:支持多种联动方式,包括手动联动、自动联动和远程联动等。
(2)控制功能:具备完善的控制功能,能够实现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各种控制操作。
(3)数据传输:采用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确保联动控制设备与其他消防设备的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4)接口标准:与其他消防设备的接口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便于联动控制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配合。
4、外观要求(1)外形美观:联动控制设备外形应美观大方,符合现代建筑设计的审美要求。
(2)操作便捷:设备的各种控制按钮和显示屏应设计合理,操作便捷。
5、环保要求(1)节能环保:联动控制设备应符合国家节能环保要求,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2)材料环保:设备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环保标准,不含有有害物质。
6、其他要求(1)防护性能:联动控制设备应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能够抵御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干扰。
(2)可靠性验证:联动控制设备应通过可靠性验证,确保其在各种条件下均能正常工作。
由于篇幅有限,以下是关于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的延伸内容,以及说明了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在消防系统中的重要性。
7、技术参数(1)工作电压范围:联动控制设备应能适应常见的工作电压范围,如交流电 220V、直流电 24V 等。
(2)工作温度范围:设备应能在常见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可靠工作,如 -10℃~50℃。
(3)通信接口:应具备各种常见的通信接口,如 RS232、RS485、以太网等接口,以支持设备与其他消防设备的联动和数据通信。
电磁兼容_通用标准_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电磁辐射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环境因素。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电磁兼容的重要性。
电磁兼容是指在同一电磁环境中,各种设备和系统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地工作,同时不对周围环境和其他设备产生任何不必要的干扰。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概述电磁兼容概念和相关定义,然后介绍通用标准的制定过程以及主要标准的概述,并对其分类与适用范围进行说明。
接着,在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三个方面分别探讨抗扰度的关键要点。
最后,总结全文内容并展望未来电磁兼容标准发展的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和认识电磁兼容及其相关通用标准,并针对不同环境中抗扰度的关键要点提供实用建议。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有效应对电磁干扰,达到提高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的目标。
同时,展望未来电磁兼容标准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和指导。
2. 电磁兼容概念:2.1 电磁兼容定义:电磁兼容(EMC)是指不同的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共存和交互作用下,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产生互相干扰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适应以及在同一环境中能够和谐共存的能力。
2.2 电磁辐射和敏感性:在电子设备中,存在着两个主要的问题,即电磁辐射和敏感性。
电磁辐射指的是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向外界发出一定强度的电磁波,若这些辐射超出了规定范围,则可能对周围设备产生干扰。
而敏感性则是指电子设备本身对于外界其他设备或噪音信号的容易受到干扰。
2.3 抗扰度与抗干扰能力:抗扰度(EMI)是指一个设备能够在遭受到外界干扰或噪音时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为了提高抗扰度,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或消除电磁辐射,同时加强设备之间的屏蔽和隔离。
而抗干扰能力则是指一个设备在面对外界产生的干扰时仍然能够正常工作的能力。
建筑行业中的建筑物通信设计与施工规范
建筑行业中的建筑物通信设计与施工规范建筑行业中的建筑物通信设计与施工规范对于现代社会的信息通讯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物通信设计与施工规范也在不断更新,以满足人们对高效、可靠的通信服务的需求。
本文将从建筑物通信设计的重要性、规范的制定、设计流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物通信设计的重要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物通信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不断增加,无论是语音通讯、数据传输还是互联网接入,都需要建筑物提供合适的通信设施来满足。
良好的通信设计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还可以提升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竞争力。
因此,建筑物通信设计成为了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规范的制定为了确保建筑物通信设计与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规范与标准。
这些规范通常包括通信设备的选用、布局要求、线缆敷设、接地保护、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
规范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功能需求以及通信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发展。
同时,规范的制定还需要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建筑物通信设计与施工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设计流程建筑物通信设计的流程通常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工程验收等环节。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包括通信服务类型、用户数量、覆盖范围等。
在方案设计阶段,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技术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绘制详细的通信系统布局图、线缆敷设图以及设备安装图等。
最后,在工程验收阶段,需要对建筑物通信设计与施工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符合规范与标准的要求。
四、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建筑物通信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如线缆敷设不当、设备安装不规范、接地保护措施不足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设备损坏甚至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技术指导,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2. 严格按照规范与标准进行施工,确保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等符合要求;3. 做好工程验收工作,对建筑物通信设计与施工进行全面检查;4. 引入现代化施工设备与技术,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5.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与管理。
建筑法规知识:建筑物空中电缆设计标准——建筑法规中的电磁辐射标准
建筑法规知识:建筑物空中电缆设计标准——建筑法规中的电磁辐射标准建筑物空中电缆设计标准——建筑法规中的电磁辐射标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力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和完善。
电缆是供配电、通讯和控制的重要工具,而空中电缆在城市电力通信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空中电缆连接方式存在不同的方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受电缆电磁辐射对生活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本文将从建筑法规中的电磁辐射标准出发,探讨建筑物空中电缆的相关设计标准。
一、电磁辐射标准相关知识电磁辐射是指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产生的辐射现象。
电磁辐射存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场景中,如通讯、电子产品、变电站、照明设备等。
电磁辐射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也会影响生态环境,因此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制定了与电磁辐射有关的标准和规定。
国家标准《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对建筑物内电器设备电磁辐射要求如下:1、住宅区和办公区室内电磁辐射值不得超过100V/m;2、商业区、公共区和医疗区室内电磁辐射值不得超过400V/m。
二、空中电缆设计标准空中电缆连接方式有许多种类,其中包括交叉架空线路、箱变接线、架空隔离开关、分热带和防风线等。
这些连接方式的设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是必须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
1、空中电缆位置的选择在建造或重建建筑物时,空中电缆的位置应当选择远离人类和动物的活动区域。
如果缆线以实景展示为目的,可以通过美化设计来减轻电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美化电线杆的造型和材质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考虑其实用性,周围环保要求和美学价值等方面的因素,从而降低电磁辐射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2、电缆材料和型号的选择目前市场上的电缆种类繁多,其电磁辐射的情况也不同。
因此,在设计电缆时需要考虑材料和型号的选择,以充分利用材料特性和可靠性要求,同时满足有关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兼容要求。
一般来说,在选取电缆时应尽量选择电磁辐射值低于国家标准的型号。
3、空中电缆标准安装高度在安装空中电缆时,应根据不同操作环境和地理情况制定安装高度。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消防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智能儡支术在建筑肖防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摘要: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各行业领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技术条件,也为电气工程的施工作业带来了有利的发展机遇。
文章以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消防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为探讨主题,分析实现电气工程智能化的重要意义,从电源监控设备不完善、供电设备配置不合理等方面分析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常见问题,阐述智能化技术在照明系统工程、消防电气设备控制以及物联网电源智能监控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建筑消防;电气工程建筑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推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优化发展,需以技术革新为着手点,将先进的技术手段灵活运用到建筑施工工作中,全面提升建筑在实际使用阶段内各系统的运行水平。
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到消防电气工程中,意在推动建筑消防电气系统的构建迈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为电力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一、建筑消防电气工程智能化概述变压器的安装、电气设备的布设、架空线路以及安装母线,是消防电气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除此以外,还包括设置配套电柜以及安装变压器等。
电气工程的施工作业对技术操作、安装的偏差率等具有严格要求,组织开展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与规划工作,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标准规范与质量要求[1]。
二、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常见问题(一)电源监控设备不完善观察与分析以往消防电气设计中电源部分的设计规划特点可以发现,电源箱内的装置较为单一,缺少专用的监控设备的配置,若是忽视了电源监控设备的完善,电梯的实时运行情况便无法被管理人员有效得知。
对于大型建筑、高层建筑而言,电梯的使用频率较高,对安全性具有严格要求,在缺少电压检测仪、没有安装发动机自动程序的情况下,很容易因外部因素的影响出现故障现象[2]。
(二)供电设备配置不合理在电气设计阶段,部分设计人员会优先考虑到对复式脱扣器的使用,以便为消防配电系统的运行提供保护作用,但观察电气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可以发现,一旦线路内出现过载现象,消防设施的正常启动便会受到一定阻碍,导致其功能效用无法及时发挥出来。
学科专业代码:0808学科专业代码:电气工程
学科专业代码:0808 学科专业代码:电气工程
类型:学术研究型
一、研究方向
1.现代电网络分析与设计新技术 2. 工程电磁场理论与数值分析3.一体化电机系统4.微特电机及其控制
5.电气智能化与网络技术6.电器可靠性与测试技术
7.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8.电力系统运行与运营
9.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 10.电磁驱动控制与电力传动控制11.过程控制自动化 12.建筑自动化
13.灵活电力系统 14.电力光学测量及保护
二、课程设置
对学术活动的要求:中外文学术报告的组织与考核由研究所(室)负责
学科专业代码:0808 学科专业代码:电气工程
类型:应用研究型
一、研究方向
1.现代电网络分析与设计新技术 2. 工程电磁场理论与数值分析3.一体化电机系统4.微特电机及其控制
5.电气智能化与网络技术6.电器可靠性与测试技术
7.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8.电力系统运行与运营
9.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 10.电磁驱动控制与电力传动控制11.过程控制自动化 12.建筑自动化
13.灵活电力系统 14.电力光学测量及保护
二、课程设置
对学术活动的要求:中外文学术报告的组织与考核由研究所(室)负责。
通信铁塔技术要求
通信铁塔技术要求通信铁塔技术要求是指在现代通信网络建设中,在选择、设计、建造和维护通信铁塔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技术规定和要求。
这些规定和要求旨在确保通信信号的传输质量、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提高通信铁塔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维护成本。
以下是通信铁塔技术要求的一些重要方面:1.结构强度:通信铁塔必须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以抵御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等可能对其造成的破坏。
铁塔的结构设计必须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和建筑规范,确保其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稳定性。
2.选址和塔高:通信铁塔的选址必须经过仔细考虑,以确保其满足通信需求和无线网络覆盖范围。
塔高的确定要考虑到地形、地貌等因素,并结合信号传输和接收的需求,以最大程度提高信号覆盖范围。
3.环境适应性:通信铁塔的外部涂层和材料必须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包括高温、低温、潮湿和腐蚀等。
此外,通信铁塔应采用防雷措施,以保护塔内设备和周围环境不受雷击。
4.电磁兼容性:通信铁塔必须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以避免对周围环境和其他设备造成电磁干扰。
铁塔的设计和构造应能有效屏蔽和隔离电磁辐射,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塔内设备安装和布线:通信铁塔必须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支撑设备的结构,以便安装各种通信设备和天线。
塔内的电缆和传输线路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布线,以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6.维护和安全:通信铁塔维护的要求包括定期巡检、设备保养、维修和替换等。
为确保维护人员的安全,通信铁塔必须提供防坠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
此外,通信铁塔还应采取防盗和防破坏措施,保护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总之,通信铁塔技术要求涉及铁塔的结构和选址、塔高、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设备安装和布线、维护和安全等方面。
遵循这些技术要求可以确保通信铁塔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通信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满足人们对通信的需求。
湖南省《城市电信服务设施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城市电信服务设施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湖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七月前 言根据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6年度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要求对《城市电信服务设施设计规范》(DB43155-2001)进行局部修订,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和外省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电信局站设计;5.通信管线设计;6.无线宽带设施设计。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将原标准中的电信设备房修订为电信局站设计,同时修订相关的技术要求;2.将原标准中配线光缆电缆设计修订为配线光缆设计,同时修订相关的技术要求;3.将原标准中建筑物内通信暗配管线设计修订为无线宽带设施设施,适应通信技术发展。
经此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高升路266号,邮政编码:410116)。
本规范主编单位:湖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目 次1 总 则 (1)2 术 语 (2)3 基本规定 (3)4 电信局站设计 (4)5 通信管线设计 (9)5.1 通信管道设计 (9)5.2 人手孔设计 (10)5.3 光缆网及配套设施设计 (12)6 无线宽带设施设计 (14)6.1 移动通信基站设计 (14)6.2 WLAN系统设计 (19)6.3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20)标准用词说明 (25)引用标准名录 (26)条文说明 (28)一、 总 则1.0.1 为了保证电信基础设施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规范电信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推进城市信息化向高速、融合、安全、泛在的目标演进,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本省范围内县级以上城市及各类开发区,所有涉及电信服务设施的设计。
(技术规范标准)机房工程(机房建设)技术规范及要求
机房工程(机房建设)技术规范及要求技术规范及要求一、机房建设工程总体说明*****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办公楼,其智能与信息系统是实现先进管理、优质服务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要求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连续、可靠、稳定、高效运行。
而智能与信息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信息中心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也是*****整个智能与信息系统成功开通与运行的重要保证。
二、机房建设工程招标范围及内容1.本招标书所指出的工作范围仅指信息中心机房工程所需的主要部份。
投标方除提供此部分内容外,还应提供本技术标书中未涉及,但为顺利完成信息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所必需的相关设备、附件、检测仪器、专用工具和资源等,费用包含在投标总价内。
2.机房建设工程范围*****信息中心机房工程本次招标包括:**办公室机房(50平方)、**数据机房(100平方)、UPS间(16平方)、**分析室1(36平方)、**分析室2(56平方)、**(37平方)、信息中心办公室1(14平方)、信息中心办公室2(84平方)。
3、机房建设工程布置图4.机房建设工程内容投标方必须按照本招标书的要求在规定的工程进度计划期限内完成以下工作内容:*****信息中心机房工程方案优化及产品化设计、设备材料(包括软件、零部件、附件、工具、备品备件等)及系统的供货、安装施工、调试、现场测试和环境检测、试运行和系统维护、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与支持,以及竣工图及竣工技术资料的提供;信息中心机房工程包括以下各子系统工程:本次新建工程包括机房装修装饰、机房空调系统、机房配电柜、机房配电照明系统、机房UPS系统、机房消防系统、机房新风系统、机房动力环境系统、机房综合布线系统、机房PDU电源等10个分系统的建设。
具体如下:1)机房装修装饰系统;2)机房空调系统;3)机房配电柜;4)机房配电照明系统;5)机房UPS系统;6)机房消防系统;7)机房新风系统;8)机房动力环境系统;9)机房综合布线系统;10)机房PDU电源;4.本招标书为*****信息中心机房工程提供了主要技术要求和施工要求,投标人有责任补充技术招标书中未描述的,但为保障该工程正常有效完成所需要的详细要求。
通信建筑举例分析报告
通信建筑举例分析报告本文分析了三个不同类型的通信建筑举例,并探讨了它们的设计特点和在通信领域中的重要性。
1. 通信塔通信塔是用于无线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
例如,现代移动通信网络大多依赖于基站通信塔。
这些通信塔通常是高大的金属结构,用于放置天线和设备,以向周围的区域提供广播和通信信号覆盖。
通信塔的设计考虑了结构强度、风荷载、电磁兼容性等因素。
其结构稳定性和高建筑高度使其能够在开阔地域提供广泛的覆盖范围,支持无线通信网络的运营。
2. 卫星通信地面站卫星通信地面站是卫星通信网络的关键部分,用于接收和发送卫星信号。
地面站通常包括天线、转发器、接收器、发射器等设备。
卫星通信地面站的设计考虑了接收和发送信号的准确性和效率。
地面站的天线通常具有高度指向性,以确保与卫星之间的有效信号传输,并减少干扰。
地面站通常购置在开放的地面,以获得清晰的视野,并确保没有障碍物干扰信号传输。
3. 光纤通信交换中心光纤通信交换中心是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关键节点,用于处理和转发通信数据。
这些交换中心通常由大型建筑物组成,内部设有高度自动化的交换设备和光纤网络。
交换中心的设计考虑了数据处理和转发的效率和安全性。
建筑物通常具有抗震和防火措施,以确保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此外,交换中心还需要考虑电源备份系统和物理安全措施,以确保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也能保持通信运营。
在通信建筑的设计中,稳定性、可靠性和效率是关键因素。
这些建筑物起着保障通信网络运作的关键作用。
通过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信号传输的稳定和信息处理的高效,这些建筑物支持着现代通信发展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建筑应具有电磁兼容性
摘要:简述现代建筑应具有的功能,电子电气设备产生误动作的主要原因是电磁干扰,防止、抑制或消除电磁干扰的最有效方法是电磁兼容。
关键词:现代建筑电磁干扰电磁兼容
1.现代建筑一般应安装的设备和应具有的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要求的不断提高,一座现代化建筑为了适应人们的各种不同需求,一般功能都很完善齐全,因此所安装的电子、电气设备品种繁多,功能作用各异:
(1)安装有各种各样的灯饰以满足日常生活照明及紧急疏散和事故照明的需要;
(2)安装有电梯以满足垂直交通运输的需要。
(3)安装有电话通讯系统以满足通讯联络需要。
(4)安装有计算机网络系统以满足现代办公、生活的需要。
(5)安装有防客对讲、防盗报警、电视监控系统,以满足安全防护的需要。
(6)安装有变配电、自备发电(柴油发电机组)系统以满足各种电气设备对电力的需要。
(7)安装有给排水设施(给排水泵及其自动控制系统)以满足生活用水的需要。
(8)安装有空调系统以满足人们对空气调节的需要。
(9)安装有感温感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初期及时报警以便及时疏散,以满足保障人身安全及国家财产安全的需要。
(10)安装有消防栓及消防自动喷淋灭火及其防排烟联动系统,在火灾时实行喷淋灭火、防烟、排烟以及其它联动,以满足防火灭火的需要,力将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
(11)安装有防雷接地装置以防止雷电的侵害。
(12)安装有智能综合布线系统,以满足各种设备智能控制和正常运行的需要。
等等。
2.现代建筑中各种电气设备存在各种误动作,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以上安装的电气设备品种繁多,功能齐全,但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不能正常工作,有些出现误动作,如:
(1)电话听不清,杂音较大,影响了工作与交往;
(2)电视图象不清、抖动、重影、失真变形,甚至不能正常收看,影响了工作、学习、娱乐及享受。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作不稳定,没有火灾时产生误报,搞得人心惶惶,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有时该报警却不报;同样,火灾联动系统也经常产生误动作;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4)各种自动控制系统工作不正常,干脆不开通,浪费了资源。
还有许多,不胜枚举。
3.现代建筑中各种设备存在多种误动作的主要原因—电磁干扰
以上这些现象的产生,特别是各种自动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联动系统所产生的误动作,一般都认为是产品质量问题,但通过检测,却是正常的,重新安装后,同样还会产生误动作,工程技术人员百思不得其解,产品质量本身又没有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系统产生误动作呢?通过反复实地检测、检查,最终发现这些误动作不是由于产品质量引起的,造成这些失真和误动作的原因主要就是电磁干扰。
干扰源不仅来自大楼内部、还来自大自然。
干扰情况不但具有多样性、而且还具随机性。
电子电气设备往往受其所处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影响,可能运行紊乱,计算差错,检测失误等等无法正常工作。
轻则影响工作与生活,重则危及设备与人身安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
电磁干扰源可分为“自然干扰源”和“人为干扰源”。
自然干扰源:来自大自源、太阳系、地球等天体的干扰。
如:雷电、太阳黑子、宇宙辐射等等。
人为干扰源:又分为有用的与无用的。
有用干扰源在它们工作的领域内它的信号是有用的,但对外界产生了干扰。
如:无线电波,雷达波等。
无用干扰源就
是在它工作的领域内这种信号是无用的,但又对外界产生了干扰。
如:瞬间动作的电器设备(包括开关、接触器、逻辑电路等)、起换向作用的装置(如电动机、变流装置、变频装置、振动器等)、气体放电装置(如:荧光灯、氖灯、高压钠灯等)以及其它装置,如:信号发生器、脉冲电路、计算机、多谐振动器、可控硅、整流装置、高频炉等。
人为干扰源还有变配电设备,架空输电线,无线电发射台,工、科、医设备等等。
电磁干扰是通过空中电磁场辐射耦合(简称:辐射干扰)及金属管线电路传导耦合(简称:传导干扰),实际上还常存在这两种干扰影响共同作用的复合干扰。
辐射干扰:就是通过辐射场、感应场、静电场传输的。
任一载流导体周围都产生感应电磁场,并向外辐射一定强度的电磁波,这相当于一段发射天线;而处于这电磁场中的任一段导体则相当于接收天线、会感应产生电动势,导体的这种天线效应是导致电子电气设备相互产生电磁辐射干扰的根本原因。
传导干扰:是经由导线、金属线槽、金属管网、金属构件、各类接地引下线等导电路径传播的,只要与电子电气设备有接触的金属构件都是传导干扰的途径。
干扰信号可通过电源回路、负载回路、信号回路及任何引入(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传入(出)电子电气设备中去,使工作遭受干扰或干扰网络中的其它设备。
4.现代建筑中抑制或消除电磁干扰的最有效方法与措施--电磁兼容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的电磁干扰不容忽视,必须想方设法防止、抑制或者消除,也就是说,现代建筑必须具有电磁兼容性。
所谓电磁兼容就是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与线路,在电和磁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既不干扰其它设备和线路,又不受其它设备和线路的干扰,互相兼容,彼此共存,各归各进行有效的工作。
4.1对电磁干扰进行抑制与防范,实现电磁兼容的基本原则是
(1)抑制电磁干扰源,直接消减造成干扰的原因。
(2)切断电磁干扰传播途径,或增加传播路径对电磁干扰的阻碍作用,降低干扰源与受干扰设备间的耦合作用。
4.2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内容
(1)首先测定和调查待建或改建建筑物所在位置干扰源情况,如干扰源的特性、场强等。
(2)了解建筑物本身电子电气设备情况、调查可能存在的干扰传播方式与
路径。
(3)确定抑制方式、防护间距、进行屏蔽与接地、滤波与隔离设计。
(4)设计及施工、调试过程中,电气专业必须与各专业密切配合。
(5)检测后再投入使用。
4.3 电磁干扰的抑制与防护的主要措施
(1)保持对辐射干扰源的电磁防护距离
从电磁场理论可知:电子电气设备在其周围产生的场强、载流导体在其周围形成的磁场、载流导体对附近电路产生的感应电压均与距离成反比。
因此,在电气设计时,现代建筑内电子电气设备与干扰源离开合适的距离就可以对辐射干扰起到比较好的防护作用:
①在建筑选址时要考虑电磁防护距离,远离广播发射台、电视发射台、雷达站、高压输配电线路等。
②建筑内电子电气设备线路必须远离大电流导体,或缩短与之平行的距离或采用垂直布线。
③建筑内强弱电系统必须分开且应距离较远:强弱电配电竖井分离;弱电设备尽量远离大电流设备;弱电布线与强电线尽量不平行敷设、垂直敷设,两者不允许共管、共槽敷设。
④电气线路不能与防雷引下线平行敷设。
(2)屏蔽与接地
屏蔽与接地是抑制辐射干扰的基本方法,屏蔽辅以适当的接地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的辐射干扰问题。
当电子电气设备无法满足防护距离时,对其进行屏蔽,可有效的防范辐射干扰。
屏蔽分为静电屏蔽(可抑制分布电容耦合导致的电场干扰)、磁屏蔽(可抑制低频磁场干扰)和电磁屏蔽(可抑制高频电磁场干扰)。
金属平行敷设会产生高电压,必须采用接地或等电位连接。
有条件时,防雷接地极远离其他功能接地极,防雷引下线远离配电线路。
接地设计是现代建筑电磁兼容的重要一环。
(3)滤波与隔离
滤波与隔离是防止传导干扰的主要方法,对电气线路视干扰频率及保护装置性质可采用不同类型的滤波装置。
在电子电气设备的电源或信号输入(出)端设置各类隔离装置,如隔离变压器、光电隔离装置等可以有效防止传导干扰。
(4)选用电磁干扰允许值符合要求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