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灰尘的旅行》导读
《灰尘的旅行》课外阅读指导手册
《灰尘的旅行》课外阅读指导手册
1. 简介
《灰尘的旅行》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令人惊叹
的冒险故事。
本指导手册将为读者提供一些阅读指导,帮助读者更
好地理解和欣赏这本小说。
2. 阅读建议
- 在阅读之前,先浏览一下整本书的目录,了解每一章节的标
题和大致内容。
- 读书时,尽量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免干扰阅读体验。
- 注意细节,尤其是人物之间的关系、环境描写和重要事件的
发展。
- 不要急于理解每个细节,先读完整个故事,然后再回头细读,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脉络。
3. 阅读理解
-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使用便签或者书签标记重要的段落、引
人注目的事件和你认为有意思的细节。
- 不要只关注故事情节,也要思考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 尝试与故事中的角色产生共鸣,想象自己处于他们的处境,思考他们的动机和行为是否合理。
4. 书后讨论
- 在阅读完全书后,可以与同学或者朋友一起进行讨论,分享你们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 一起探讨故事中的主题、人物形象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 各自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章节或者场景,并解释为什么喜欢。
5. 扩展阅读
- 如果你对本书的故事背景或者某些主题非常感兴趣,可以寻找相关的书籍或者文章进行扩展阅读。
- 深入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或者科学知识,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欣赏。
希望以上指导能帮助你更好地阅读和理解《灰尘的旅行》。
祝你阅读愉快!。
灰尘的旅行名家读本版导读单答案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著空气而漂流,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我们周围的空间,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野外,从平原到山区,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灰尘的行踪。
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才能够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
大的灰尘肉眼可以看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根据检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田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一千多粒灰尘;在城市街道上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十万粒以上的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还要多得多。
这样多的灰尘在空中旅行,对气象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原来灰尘还是制造云雾和雨点的小工程师,他们会帮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
没有它们,就没有白云,也没有大雨和小雨了;没有它们,在夏天,强烈的日光将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气温无法降低。
这是灰尘在自然界中的功用。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岩石的碎末,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
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人为的灰尘,主要来自烟肉的灰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化工厂、陶瓷厂、纺织厂、面粉厂、石灰窑等,这些都是灰尘的制造场所。
还有些灰尘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等;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粪便、鸟羽、虫卵等。
有许多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是有危害的。
它们不但把新鲜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汽车、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皮肤。
灰尘里面还夹杂著病菌和病毒,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损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
此外,金属的灰尘特别是铅会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又会腐蚀我们的皮肤。
四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课外阅读《灰尘的旅行》导读及测评 (含答案) 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阅读《灰尘的旅行》导读及测评【导读】《灰尘的旅行》(又名《细菌世界历险记》)是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作品精选集。
全书分为科学趣谈、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三个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讲得形象生动、明白晓畅,彻底揭去了科学神秘的面纱,带领青少年轻松进入神奇的科学世界。
【测评】一、判断题1.细菌喜欢热风,最怕湿风。
()2.对于细菌来说,火是可怕的地狱,水是温柔的栖息之所。
()3.细菌和动物一样,也分雌雄。
()4.爱吃糖的孩子嘴里经常会有厌氧菌存在。
()5.在细菌的八大菌群中,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可以发酵酿酒。
(6.所有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因为它们的入侵会使人类生病。
()7.细菌只会吸收空气中的氧,它的细胞并不能自己从食料中得到氧。
()8.所有动物的食道,细菌都很乐意去游历。
()9.细菌的住是和食连在一起的,吃到哪里就住到哪里,在哪里住就吃哪里的东西。
()10.细菌一般不单独行动,都是成双人对或群聚在一起,四处飘荡。
()11.灰尘里的成分最丰富、复杂,包括菌类在内总共有五类分子。
()12.在攻击人的肺门时,所有的细菌都能在肺港里畅行无阻。
()13.乳汁的成分并不比血液复杂,而且营养也不丰富。
()14.螺旋儿在找不着合适的人体寄居时,会借住在昆虫身体里,把昆虫当作“中间宿主”。
()15.青黄色的车轮状血球,直径7.5微米,体积2.5立方微米,没有细胞核。
()二、单选题1.在书中,细菌说自己的名字是()A.细儿B.病毒C.菌儿2.细菌是个“贪吃”的家伙,下列哪种血,是它的最爱?()A.生血B.半生不熟的血C.熟血3.当细菌在人类的呼吸道内探险时,首先会碰到()的“抵抗”A.肺B.气管C.扁桃体4.《灰尘的旅行——细菌世界历险记》的作者是()A.李四光B.高士其C.伊林5.本书中的“我”指的是()A.细菌B.灰尘C.病毒6.细菌打响呼吸道战役的最终目标是人类的( )A.胃B.肺C.肠7.灰尘里夹杂着病菌和病毒,为了抵抗它的进攻,我们可以()A.戴口罩B.打针C.多穿衣8.()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的动荡而漂流。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灰尘的旅行》导读
边读边绘制 一张菌种资 料图
类别
活动场所 活动方式 活动结果
2024/9/10
1.《灰尘的旅行》作者是?( A)
A、高士其 B、高尔基
C、鲁迅
D、郭沫若
2024/9/10
2.《灰尘的旅行》中,细菌( C)
A.都是有害的
B.都是有益的
C.有 “好孩子”也有“坏孩子”
3. 本书中“我”自称?( A)
2024/9/10
感谢观看
2024/9/10
A.菌儿
B.细儿 C.微儿
D.微子
2024/9/10
4.细菌的种类?(A)
A.繁多
B.不多
5.菌类都是非常微小看不到的吗?(B)
A.是
B.不是
2024/9/10
6.因为冥冥之中,他们看不见我,所以又疑云疑雨地叫道: “鬼,有鬼!有狐精,有妖怪!” 这里的鬼、狐精、妖怪
指的是( B)
A.鬼、狐精、妖怪 B.细菌 C.类似于鬼、狐精、妖怪的野兽
2024/9/10
科学世界里有多少奥秘谁也不知道!为了解开那些神
奇而有趣的科学之谜,我国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家作精彩的
回答。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 疲倦的旅行者,你 知道它们的旅程吗?
细胞是很神奇的,它 们有着不死的精神, 你也很感兴趣吧?
2024/9/10
人为什么会生 病?饭前便后 为什么要洗手?
2024/9/10
土地里的垃 圾是如何被 降解的?
2024/9/10
《灰尘的旅行》中出现许许多 多的菌儿,有勤恳工作,造福自然 的“好孩子”;也有引起疾病,带 来死亡的“坏孩子” 。
这个我们看不见的小玩意儿究竟在哪儿?它们长什 么样?它们与我们的关系如何?读完《灰尘的旅行》这 本书,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并且,你会发现一个新奇 有趣的微观世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阅读《灰尘的旅行》导读课教案
四下册《灰尘的旅行》(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高士奇,了解科普文。
2.能了解故事的大概情节,走进细菌王国,解密细菌的秘密,产生阅读期待。
3.能在默读、浏览的过程中运用猜想、质疑、预测、联结等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掌握科学类作品的阅读方法,体会科普文的语言特色,感受语言之美,爱上科普作品类书籍。
二、教学重点在阅读能中运用猜想、质疑、预测、联结等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了解细菌,明确对象1.了解细菌出示一组细菌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细菌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更深入地了解细菌吧。
2.了解高士奇(二)认识细菌,领悟方法1.置疑提问:细菌长什么样子呢?(指名回答)点拔:阅读时思考、提问是一种好的阅读方法。
细菌究竟有多小呢?让我们带着疑问再读一读《我的名称》这一章。
2.资料了解出示:3.引导交流: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细菌有多小呢?预设1: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细菌和苍蝇的眼睛进行比较,突然它的小。
预设2: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细菌的小和轻。
3.引导交流:你还发现了什么?出示两段话,读一读,想一想。
预设1:全文都是菌儿在自述预设2: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点拔:是的,整本书都是以自述的方式,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细菌的各种知识,也讲了冒险时的所有有趣的经历,读起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三)深入探究,品读语言1..感受语言的幽默与科学引导交流:读一读这两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1:细菌无处不在。
预设2:作者说“人类的肚肠,是我的天堂”“人类的肚子是我的大菜馆”语言非常幽默有趣。
预设3:细菌很强大,无论什么条件都能生存下来。
2.感受语言的准确与严谨出示《细菌的形态》这一篇章,阅读该章。
引导交流:句子中的“大约”是个模糊而又不确切的词语,用在这里恰当吗?预设1:“大约”表示不确定,因为许多细菌还没有被发现,很符合实际情况,作用用这个词体现了他的严谨。
四年级下册语文诵读经典《灰尘的旅行》名著导读部编版教学课件
四年级下册语文诵读经典《灰尘的旅行》名著导读部编版教学课件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部非常有趣的经典名著——《灰尘的旅行》。
听说你们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呢,是不是啊?没关系这次我们将一同探索这本书的奇妙世界,感受其中的故事魅力。
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就开始啦!首先你们知道吗,这本书有一个充满想象的标题——《灰尘的旅行》。
你们知道灰尘是如何旅行的吗?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不妨想象一下,那些微小的灰尘在空气中飘荡,就像我们在探险一样,经历各种奇妙的冒险。
这本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将带领我们进入这个未知的世界。
接下来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踏上这场奇妙的旅程吧!1. 简要介绍《灰尘的旅行》及其作者背景四年级下册的同学们,今天要给你们介绍一部特别的书籍,它就是《灰尘的旅行》。
大家平时可能没有太关注生活中的灰尘,而这本书就让我们跟随灰尘的脚步,展开一段神奇的旅行。
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打开这本书的世界吧!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基本信息。
《灰尘的旅行》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科普作品,主要讲述了灰尘的奇妙旅行和它在地球上的神奇作用。
这本书带你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去见识那些微小的、平时被我们忽视的灰尘背后的故事。
通过这本书,你会发现原来灰尘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讨厌,它们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这本书的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
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科学家和作家,一生致力于科普事业。
他的科学知识和文学才华结合得天衣无缝,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趣而深刻的科普作品。
让我们对他致敬的同时,更加期待了解这本他写的《灰尘的旅行》。
那么《灰尘的旅行》这本书就像一扇神奇的窗户,带我们走进灰尘的世界,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东西。
而背后的作者高士其先生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才华和付出值得我们钦佩。
接下来我们还会更深入地去探讨这本书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让我们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情,一起去探寻这段尘封已久的神奇旅程吧!2. 强调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并理解名著内容,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文学素养孩子们今天我们要走进一部特别的名著——《灰尘的旅行》。
课外阅读《灰尘的旅行》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灰尘的旅行》阅读指导课
灰尘的旅行》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浏览读书的方法阅读《灰尘的旅行》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2、了解《灰尘的旅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的语言,激发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并对作品形成一定的评价。
3、指导学生欣赏《灰尘的旅行》精彩片段,提高阅读能力。
一、视频导入
教师出示视频,让学生观看水在显微镜下的神奇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科普世界的神奇用语言如何描述。
随后,教师介绍专门讲述微观世界的科普作品《灰尘的旅行》。
二、趣味引读
1、介绍作者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书籍封面了解作者信息,并补充介绍XXX的背景。
2、名字的来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灰尘的旅行》的主题,然后出示目录,让学生回答主人公是谁。
随后,教师出示第一篇细菌的介绍,让学生阅读并表达感受。
教师总结作品特点:第一人称叙述、幽默风趣、运用比喻和举例等说明方法。
最后,教师出示阅读计划表,让学生根据阅读的文字进行星级评价。
3、感受细菌的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感受细菌的小,然后让学生阅读相关段落,体会文字的特点。
学生可以用批注的方式表达感受和疑问,并交流阅读体会。
4、感受科普作品的实用性
教师引导学生猜测细菌最喜欢去哪里,让学生思考科普作品的实用性。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灰尘的旅行》的内容和特点,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灰尘的旅行》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案:《灰尘的旅行》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灰尘的旅行》整本书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 帮助学生理解书籍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3.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灰尘的旅行》的作者、背景及书籍特点。
2. 概述书籍的主要内容,梳理故事情节的发展。
3. 分析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人物评价。
4. 探讨书中的环保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导读,引导学生了解《灰尘的旅行》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书中人物性格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阅读记录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灰尘的旅行》的作者、背景及书籍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概述书籍主要内容(10分钟)1.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书籍封面、插图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书籍。
2. 教师简要介绍书籍的主要内容,梳理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分析人物性格特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书中主要人物,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人物的评价,进行互动交流。
四、探讨环保主题(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环保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观点,进行互动交流。
五、阅读指导(10分钟)1. 教师给出阅读建议,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 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做好阅读笔记。
六、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进行互动交流。
板书设计:1. 书名:《灰尘的旅行》2. 作者:(待补充)3. 主要内容:(待补充)4. 人物性格特点:(待补充)5. 环保主题:关注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活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学习,完成阅读记录本上的相关内容。
精读《灰尘的旅行》课外阅读指导
精读《灰尘的旅行》课外阅读指导1. 简介《灰尘的旅行》是一部关于科普教育的小说,作者是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杨振宁。
本书以生动的故事情节,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领略科学的魅力。
2. 阅读目标通过阅读《灰尘的旅行》,学生可以:-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 篇章概述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 第一部分:尘埃的世界:介绍尘埃的起源、种类和特性;- 第二部分:光的奇迹: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等现象;- 第三部分:力的探究:阐述力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第四部分:微观世界:探索原子、分子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4. 精读指导4.1 第一部分:尘埃的世界- 重点词汇:尘埃、原子、分子、气体、凝聚;- 思考问题:尘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尘埃是如何形成的?4.2 第二部分:光的奇迹- 重点词汇:光、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色散;- 思考问题:光是如何传播的?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4.3 第三部分:力的探究- 重点词汇:力、重力、摩擦力、弹力、磁场;- 思考问题:力是如何作用的?重力是如何产生的?摩擦力、弹力和磁场的本质是什么?4.4 第四部分:微观世界- 重点词汇:原子、分子、量子、不确定性原理、波粒二象性;- 思考问题:原子的结构和组成是什么?分子是如何形成的?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5. 阅读任务- 完成每个部分的阅读后,总结重点内容和思考问题;- 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说明书中所讲物理原理的应用。
6. 评价方式-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对书中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 读后感:评估学生对书籍的理解深度和感悟;- 生活实例分析:检验学生将书中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通过以上精读指导,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灰尘的旅行》中的物理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提高阅读能力。
《灰尘的旅行》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
(五)总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灰尘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和它在生活中的影响。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灰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减少灰尘污染,保护环境。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例如:观察身边的灰尘,思考其来源、影响以及如何减少灰尘污染。
2.教学难点
(1)对科普文本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对灰尘微观世界的认识。
-难点解析:学生对灰尘的微观结构和运动原理可能缺乏直观认识,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2)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如推断、联想、对比等。
-难点解析:学生可能难以将阅读策略与科普文本结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具体例子,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阅读中运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灰尘的旅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灰尘的存在?”(如灰尘如何在阳光下跳舞)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灰尘的奥秘。
《灰尘的旅行》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灰尘的旅行》整本书阅读导读课,选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章节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灰尘的旅行》这本书展开,通过对作者及作品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科普书籍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学内容包括:
1.了解《灰尘的旅行》的作者及书的主要内容;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发现大家对于灰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在讨论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有些小组的展示略显仓促。下次我会注意控制好时间,让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
《灰尘的旅行》深度阅读课程指导
《灰尘的旅行》深度阅读课程指导课程概述《灰尘的旅行》是一部科普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入的剖析,向读者展示了灰尘这一微观现象的奇妙世界。
本书不仅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蕴含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
本课程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灰尘的旅行》的核心内容,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课程目标1. 理解《灰尘的旅行》的主要内容,掌握书中涉及的科学知识。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
3. 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4. 学会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课程安排第一阶段:阅读理解1.1 章节内容梳理- 章节一:灰尘的起源与分类- 章节二:灰尘的微观世界- 章节三:灰尘与人类生活- 章节四:灰尘的价值与意义1.2 任务- 针对每个章节,总结核心内容,梳理知识点。
- 分析作者在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第二阶段:深入探讨2.1 主题讨论- 讨论话题一:灰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讨论话题二:灰尘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讨论话题三:科学家是如何研究灰尘的?2.2 任务- 针对每个讨论话题,收集相关资料,准备发言稿。
-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
第三阶段:实践与应用3.1 实践活动- 活动一:观察身边的灰尘,记录其特点和分布规律。
- 活动二:制作关于灰尘的科普宣传海报或短视频。
3.2 任务- 完成实践活动,提交相关成果。
- 撰写心得体会,分享在课程群内。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4.1 课程总结- 回顾整个课程,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 反思自己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
4.2 任务- 撰写课程总结报告。
- 参与课程总结分享会,与他人交流心得。
课程评价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成果。
1. 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分享等环节的表现。
2. 实践活动:观察灰尘、制作宣传海报或短视频等实践成果。
《灰尘的旅行》课外阅读研究指导
《灰尘的旅行》课外阅读研究指导灰尘的旅行课外阅读研究指导简介《灰尘的旅行》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自我发现和冒险的故事。
这个文档将为你提供一些研究指导,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这本书。
阅读指导以下是一些阅读指导,可以帮助你深入研究《灰尘的旅行》:1. 角色分析:关注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分析他们的性格、动机和发展。
特别注意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
角色分析:关注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分析他们的性格、动机和发展。
特别注意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
2. 主题探索:思考并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例如,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有哪些道德和伦理问题被提出?这些主题如何与现实世界相关联?主题探索:思考并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例如,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有哪些道德和伦理问题被提出?这些主题如何与现实世界相关联?3. 文学风格:注意作者在小说中使用的文学技巧和手法。
例如,对比、隐喻、象征等。
分析这些手法对故事的影响和作用。
文学风格:注意作者在小说中使用的文学技巧和手法。
例如,对比、隐喻、象征等。
分析这些手法对故事的影响和作用。
4. 背景研究:了解作者的背景和生活经历,以及小说所处的时代和背景。
这有助于理解小说中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背景研究:了解作者的背景和生活经历,以及小说所处的时代和背景。
这有助于理解小说中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5. 阅读体验:记录下你的阅读体验,包括触动你的部分、喜欢的情节以及引发的思考。
这有助于你更好地洞察小说的内涵。
阅读体验:记录下你的阅读体验,包括触动你的部分、喜欢的情节以及引发的思考。
这有助于你更好地洞察小说的内涵。
研究问题以下是一些研究问题,可以作为你深入研究《灰尘的旅行》时的参考:1. 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和变化?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他的冒险旅程?2. 作者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主题和观点?这些方式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 小说中的冒险和挑战有何意义?它们如何反映现实世界中的冒险和挑战?4. 小说中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如何演变?这些关系对故事的发展有何影响?5. 小说的结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认为它传达了什么信息?研究资源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你进行研究的资源:1. 图书馆:在图书馆中搜索相关的文献和评论,以获取更多关于《灰尘的旅行》的信息。
《灰尘的旅行》课外阅读研究指导
《灰尘的旅行》课外阅读研究指导灰尘的旅行课外阅读研究指导简介《灰尘的旅行》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和成长的故事。
这份研究指导将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小说,并提供一些研究的方向和提示。
研究方向1. 人性的探索小说中的角色面临着各种道德和伦理困境。
通过分析他们的行为和决策,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变化过程。
2. 成长与自我发现主人公在旅途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这对他的成长和自我发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并分析他的决策和行为如何影响他的发展。
3. 文化冲突与融合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环境中,主人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遇并相互影响。
研究这些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并探讨人们如何适应和理解不同的文化。
4. 旅行的象征意义旅行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主人公的行动方式,还象征着他的内心旅程和发现。
探讨旅行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研究提示1. 注意角色发展观察主要角色的变化和成长,分析他们的决策和行为对剧情和情节的影响。
注意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关系,了解他们在故事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
2. 分析叙事技巧作者使用了不同的叙事技巧来讲述故事,例如回忆、对话和描写。
分析这些叙事技巧对故事情节和情感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小说中的作用。
3. 比较文化差异故事中的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冲突和差异。
比较这些文化背景,了解它们的价值观和信仰系统,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角色的行为和决策。
4. 探讨主题和象征思考小说中涉及的主题和象征,如友谊、家庭、勇气等。
分析这些主题和象征在故事中的呈现方式,以及它们对故事情节和角色发展的作用。
结论通过阅读《灰尘的旅行》并进行相关研究,你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
希望这份研究指导能够帮助你在课外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穿越时光览胜细菌世界——_《灰尘的旅行》导读
寻宝细菌世界——《灰尘的旅行》导读◎尹青青书中有孙行者,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现实中有小朋友,遨游书海,穿过时光之门,穿梭万物之界。
今天让我们跟随一粒灰尘,去一览细菌世界。
这本书的书里书外藏着许许多多的宝贝,善于阅读的小朋友定会有所发现。
其中的三件宝贝,小书虫特别想要跟大家提一提。
第一件宝贝是作者高士其爷爷的生命故事。
他出生于1905年,被誉为“中国的霍金”,太空中还有一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呢!他写出了数百万字的科普文章,让无数人受益。
但这一切是他在轮椅上完成的!因为正当23岁的他醉心于脑炎病毒的研究时,不幸发生了——实验瓶突然破裂,病毒从他发炎的左耳侵入大脑,致使他落下了终生残疾。
被病毒感染后,医生判断他只能再活5年,可他却活到了83岁,且完成了很多健全人都无法完成的事情。
从1935年到1937年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就写了上百篇科普小品。
要知道那时候的他,写字时手都是抖的,从早到晚写上一天才能写出几百上千字,可是他从没放弃。
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难道不是他送给我们最好的生命礼物吗?《灰尘的旅行》虽说是科普读物,但内容一点儿都不枯燥。
当我们陶醉在生动有趣的科学童话和小品文中时,不知不觉就掌握了一些细菌学的基础知识。
原来细菌的地盘庞大无比,动物的毛发皮屑肚肠血液中,植物的枯枝烂叶间,江河湖海土壤灰尘里,无处不见它们的身影。
它们的数量惊人,远比人类多得多!所以科学家打趣说细菌才是地球的主人翁。
细菌世界有什么奥秘?人类和细菌又有哪些互动?这种种科学知识便是第二件宝贝。
第三件宝贝呀,需要我们从过去跳回到当下才能发现。
科学家们以前研究的很多问题,在当时就有答案。
那后来科学家们又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呢?比如,书中说科学家在31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细菌化石。
写作时间过去了这么久,知识有没有更新?小书虫一查,原来我们已经发现生存年代更为久远的细菌的遗迹了!像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如书中写科学家们认为细菌是最小的生物。
那现在呢,科学家们发现的最小的生物又是什么呢?这个有趣的问题就留给大家去找寻答案吧!保持好奇心,积极去探索,那就是“科学家精神”了,相信大家也能得到这第三件宝贝!下面,就请大家打开《灰尘的旅行》,到细菌世界来寻找更多宝贝吧!。
《灰尘的旅行》导读课
《灰尘的旅行》导读课我要为四年级的同学介绍一本书,题目是《灰尘的旅行》。
同学们一定很好奇,咦?灰尘怎么会旅行呢?它要去哪儿旅行呢?当太阳的光线从百叶窗的缝隙里射进黑暗的房间,我们会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这就是旅途中的灰尘。
想知道它们旅行的秘密吗?就请你打开人民教育出版社“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灰尘的旅行》,跟我一起去看看吧!这是一本科普名著,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高士其爷爷。
高士其早年留学美国,因在科学实验中感染病毒导致身体残疾。
回国后,他将全部精力奉献到了科普创作中,这本书就是他在轮椅和病床上写下的,包含了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科学趣谈,每个小故事都通俗易懂,浅显易见。
高士其爷爷将神秘奥妙的科学转化成了生动有趣的故事。
比如:纸、铅笔、温度计……这些生活、学习中常见的用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桥梁、灯、望远镜……有怎样的发展历史等等。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蕴涵着科学知识,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们。
翻开《灰尘的旅行》这本书,会让我们对生活中的科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不知不觉就会跟着作者走进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这本《灰尘的旅行》,一共有六组故事,编辑老师在每组故事前都为同学们提供了阅读方法的指导,还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活动。
同学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玩儿。
比如,你可以按照提示,用“画示意图”的方式,把了解到的信息整理出来;你可以根据故事中的介绍和自己的了解,为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做一张名片;如果你对哪个发明创造感兴趣,还可以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它的发展现状,做一张有特色的科普小报,和同学们分享;当然了,你还可以根据故事中介绍的科学知识,试着出一些考试题,当个小考官,考考自己的同学或家人……怎么样?同学们,你有没有这样阅读过一本书呢?这些阅读的策略,都藏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这本《灰尘的旅行》中,它会教给你如何阅读科谱书,帮助你提高阅读的质量。
指南:《灰尘的旅行》课外阅读
指南:《灰尘的旅行》课外阅读简介《灰尘的旅行》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课外阅读书籍。
本指南将为读者提供一些简单的阅读策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享受这本书。
阅读策略1. 独立思考:阅读过程中,应该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不依赖他人的帮助,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发展。
独立思考:阅读过程中,应该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不依赖他人的帮助,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发展。
2. 注重细节:小说中的细节通常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变化。
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细节,并思考它们可能传达的信息。
注重细节:小说中的细节通常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变化。
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细节,并思考它们可能传达的信息。
3. 注意主题:小说通常会探讨一些深刻的主题和思想。
在阅读过程中,要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并尝试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
注意主题:小说通常会探讨一些深刻的主题和思想。
在阅读过程中,要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并尝试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
4. 注意人物发展:人物的发展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观察主要角色如何在故事中成长和变化,并思考他们的动机和行为。
注意人物发展:人物的发展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观察主要角色如何在故事中成长和变化,并思考他们的动机和行为。
5. 批判性阅读:通过批判性阅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说,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要提出问题、挑战作者的观点,并思考不同的解释和解读。
批判性阅读:通过批判性阅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说,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要提出问题、挑战作者的观点,并思考不同的解释和解读。
注意事项1. 简化策略:由于本书不涉及法律复杂性,读者可以放心地专注于故事本身,而不必担心法律相关的复杂问题。
简化策略:由于本书不涉及法律复杂性,读者可以放心地专注于故事本身,而不必担心法律相关的复杂问题。
2. 不引用未经确认的内容:在撰写作业或其他文档时,务必不要引用未经确认的内容。
《灰尘的旅行》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灰尘的旅行》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书本内容的有趣和幽默的语言。
2.产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理性认识。
3.明确阅读的任务和计划。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书本内容的有趣和幽默的语言。
教学难点:产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共同阅读了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部科普作品《灰尘的旅行》。
也许,你还在为食物为什么会变质而困惑,为人类为什么生病而烦恼,为为什么人一过了青春期,就不再茁壮成长,而是一天天地衰老下去时常忧愁……那么请你翻开《灰尘的旅行》,领略著名科学家高士其的生花妙笔吧。
相信认真阅读之后,你一定不再“困惑”“烦恼”“忧愁”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探索科学奥秘,推进科普阅读”《灰尘的旅行》导读课。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书本情境,营造求知探索奥秘的氛围。
二、了解作者,感知内容1.观察封面,说说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预设:书名是《灰尘的旅行》,书的作者是高士其,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插图画的是寄生在身体里的细菌……过渡:这就是细菌的一种形态,其实啊它特别微小,我们的肉眼是看不见的,那么附着在灰尘上面的细菌去了哪些地方旅行呢?都经历了哪些事情呢?高士其爷爷就将灰尘身上的秘密写进了这本书里。
2.认识作者高士其,原名高仕,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
他的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清新。
他的《灰尘的旅行》,形式多样,通俗易懂,读来引人入胜,既普及了科学知识,又给读者以思想启发。
3.了解主要内容那这本科普名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翻到阅读“阅读要点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本书主要是通过细菌自述,讲述了它从天空飘落,四处漂泊的经历,从而将科学知识娓娓道来……【设计意图】通过问句导入、观察封面、认识作者,以及了解书的主要内容等环节,可以让学生对这本书有初步的了解,并产生阅读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普作品精选
灰尘的旅行
高士其/著
高士其 著
中国科普作品精选
灰尘的旅行
高士其/著
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知道了什么?
这本书的 作者是高士其。
我知道这本 书是与灰尘有 关的科普作品。
高士其,原名高仕,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 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硕士、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192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 学士学位;1930年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 1931年回国历任中央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国科普创作家 协会名誉会长,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 国人民保护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去世。
A、高士其 B、高尔基
C、鲁迅
D、郭沫若
2.《灰尘的旅行》中,细菌( C)
A.都是有害的
B.都是有益的
C.有 “好孩子”也有“坏孩子”
3. 本书中“我”自称?( A)
A.菌儿
B.细儿 C.微儿
D.微子
4.细菌的种类?(A)
A.繁多
B.不多
5.菌类都是非常微小看不到的吗?(B)
A.是
B.不是
6.因为冥冥之中,他们看不见我,所以又疑云疑雨地叫道: “有鬼,有鬼!有狐精,有妖怪!” 这里的鬼、狐精、妖怪
指的是( B )
A.鬼、狐精、妖怪 B.细菌 C.类似于鬼、狐精、妖怪的野兽
1.小朋友们,读了这本,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 序给下面事物排排序吗? 菌 细菌 寄生植物 生物 植物 生物 植物 寄生植物 菌 细菌
2.你可以把本书推荐给你的同学吗?
这本书共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灰尘的旅行”,二 是“细菌和人”。书中科学趣谈介绍了“灰尘的旅行” 等有趣的科学现象、原理;科学小品包含细菌的衣食住 行、形态等,与人类、土壤等的关系。写作技巧高超, 语言通俗易懂,将深奥、神秘的科学知识讲得形象生动、 明白晓畅,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科学世界里有多少奥秘谁也不知道!为精彩
的回答。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 疲倦的旅行者,你 知道它们的旅程吗?
细胞是很神奇的,它 们有着不死的精神, 你也很感兴趣吧?
人为什么会生 病?饭前便后 为什么要洗手?
土地里的垃 圾是如何被 降解的?
《灰尘的旅行》中出现了许许 多多的菌儿,有勤恳工作,造福自 然的“好孩子”;也有引起疾病, 带来死亡的“坏孩子” 。
这个我们看不见的小玩意儿究竟在哪儿?它们长什 么样?它们与我们的关系如何?读完《灰尘的旅行》这 本书,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并且,你还会发现一个新 奇有趣的微观世界。
边读边绘制 一张菌种资 料图
类别
活动场所 活动方式 活动结果
小朋友,故事 读完了吗?老 师来考考你!
1.《灰尘的旅行》作者是?( A)
本书共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灰尘的旅行”,主要是高 士其的“科学趣谈”类文章;二是“细菌和人”,主要是高 士其的“科学小品”类文章;科学趣谈介绍了“灰尘的旅行” 等有趣的科学现象、原理;科学小品包含细菌的衣食住行、 形态等,与人类、土壤等的关系。作者以诗人的情怀和高超 的写作技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拟人化的手法,将深奥、 神秘的科学知识讲得形象生动、明白晓畅,带领读者轻松进 入科学世界,为我们揭开了科学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