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检验1第一讲(总论)

合集下载

寄生虫学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大纲

寄生虫学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大纲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临床寄生虫学是医学检验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是研究与疾病有关的寄生虫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

学习寄生虫检验的目的是根据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生态)、致病机制、流行规律和免疫遗传特征等,利用各种检测技术,对寄生虫感染进行病原的或者辅助的诊断,从而使患者得以及时准确的治疗,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保护人类健康。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并对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思维分析能力和对寄生虫病诊断及防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之间的关系,各类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其发育阶段,寄生虫感染人体的特点,传播的媒介,致病机制和致病作用,寄生虫病的流行特征与防治的原则,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与原则,特别是病原学检查的方法。

能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选择,把握检测过程中的要点并进行控制,能独立完成常见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篇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熟悉临床寄生虫学基本概念,临床寄生虫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学习医学寄生虫的目的和任务。

了解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状况,热带病特别规划防治的7类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所取得的成就,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临床寄生虫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学习的难点是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食源性寄生虫病。

第一节寄生虫与宿主一、寄生现象与寄生虫1、共栖2、互利共生3、寄生二、寄生虫分类寄生虫按不同的分类依据所分的类型三、寄主的分类四、寄生虫的生活史第二节寄生虫的感染及致病作用一、寄生虫的感染方式1、经消化道感染2、经皮肤感染3、经媒介昆虫叮咬感染4、经接触感染5、经胎盘感染二、寄生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1、夺取营养2、机械性损伤3、毒素作用4、免疫病理损伤三、寄生虫感染的转归1、显性感染2、隐性感染3、带虫状态第三节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一、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机制1、固有免疫2、适应性免疫二、寄生虫感染免疫的特点1、寄生虫抗原复杂、种类繁多2、非消除性免疫3、寄生虫的免疫逃避第四节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二、寄生虫流行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2、生物因素3、社会因素三、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1、地方性2、季节性3、自然疫源性四、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五、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概况第五节寄生虫检验的目的和方法一、寄生虫检验及目的1、寄生虫检验的目的2、寄生虫检验的概念二、寄生虫检验的方法1、病原学检查2、免疫学诊断3、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提问第二篇医学蠕虫第一章线虫【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蛔虫、蛲虫、钩虫、鞭虫虫卵和丝虫蚴、旋毛虫囊包形态特征,生活史过程与实验诊断方法。

寄生虫学检验总论

寄生虫学检验总论

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生理 的影响
形态结构的改变 生理功能的改变
形态结构的改变
形成适应寄生部位的体形——跳蚤
某些器官退化或消失——运动器官、消化器官 某些器官发达——生殖器官
新器官的产生——吸盘和吸槽
生理功能的改变
肠道寄生虫可分泌抗胃蛋白酶和抗胰蛋白酶
生殖能力的增强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含有滞育状态幼虫的非正常宿主 称为转续宿主 如卫氏并殖吸虫囊蚴进入非正常宿主野猪 体内后,长期保持童虫状态,不能发育 为成虫,若人(正常宿主)生吃野猪肉, 感染后虫体可发育为成虫,野猪为转续 宿主。
感染阶段 infective stage
寄生虫生活史中能够感染人 体的发育阶段。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此外:
肠道原虫和蠕虫感染也在威胁人 类健康,其重要种类,有全球性 的阿米巴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蛔虫病、鞭虫病、钩虫病、蛲虫 病等。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Peters(1989)估计全世界蛔虫、 鞭虫、钩虫、蛲虫感染人数分别 为12.83亿、8.7亿、7.16亿和 3.60亿。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仅在非洲每年至少有100万14岁 以下的儿童死于伴有营养不良和 其它健康问题的疟疾。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再如: 血吸虫病流行于76个国家和地区,大 约有2亿血吸虫病人,5亿--6亿人 受感染的威胁。 丝虫病有2.5亿人受感染,其中班氏 丝虫病是全球性的,居住在受威胁 地区的居民约有9亿余,在东南亚、 非洲、美洲和太平洋岛国的大部分 热带国家尤为严重。
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夺取营养 机械性损伤 化学毒性损害 变应原作用

兽医大意课程寄生虫部分讲稿

兽医大意课程寄生虫部分讲稿

寄生虫部分第一讲:总论一、绪论1寄生虫的危害鸡球虫每年给世界养鸡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亿英镑。

线虫和外寄生虫给美国养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40亿美元2寄生虫学主要内容兽医蠕虫学(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兽医节肢动物学(昆虫学)兽医原虫学等。

3寄生虫及其类型寄生虫(parasite):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寄生(寄生生活,Parasitism):寄生物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宿主取得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一种生活方式。

类型:按发育过程需要寄生的宿主数量可以把寄生虫分为单宿主寄生虫(土源性寄生虫)和多宿主寄生虫(生物源性寄生虫)。

单宿主寄生虫(土源性寄生虫):发育过程中仅需要一个宿主的寄生虫,如猪蛔虫。

多宿主寄生虫(生物源性寄生虫):发育过程中需要多个宿主的寄生虫,如肝片吸虫。

4宿主及其类型能被某种寄生虫寄生的动物,叫这种寄生虫的宿主(host)。

如牛皮蝇的宿主是牛。

类型:终末宿主与中间宿主终末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性成熟阶段) 或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

如羊是肝片吸虫的终末宿主。

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动物体。

如淡水螺是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

5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生活史(或发育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完整过程。

感染性阶段(或感染期):在寄生虫生活史过程中,能使动物机体感染的阶段。

生活史类型直接发育型生活史:不需中间宿主的发育史。

间接发育型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的发育史。

移行:进入宿主体内的寄生虫从入侵部位,沿一定的路线到达其特定的寄生虫部位的过程。

如猪蛔虫。

二、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控制1诊断原则在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检查,查出虫卵、幼虫或成虫,必要时可进行寄生虫学剖检。

病原体检查是寄生虫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综合防治3防治措施控制和消灭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畜禽抗病力免疫预防第二讲吸虫学一、绪论(一)吸虫的形态特征1外形:多呈背腹扁平,为叶状、舌状;有的近似圆形或圆柱状,或呈线状。

《寄生虫学检验》课件——总论

《寄生虫学检验》课件——总论

-----溪蟹、蝲蛄
(第二中间宿主)
-----野猪(不能发育为成虫) (转续宿主)
寄生虫的发育阶段
虫卵
幼虫
成虫
三个发育阶段
感染 人体
排离 人体
体内 移行
排离 人体
定位 寄生
五个中心环节
感染阶段或感染期: 寄生虫生活史过程 中,某一阶段对人 体具有感染性,该 特定阶段称为感染 阶段或感染期。
感染方式: 感染期虫体侵 入人体的途径
在消化道的寄生虫较普遍。
三、异位寄生 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
器官内寄生,引起异位损害,增加了临床 诊断的复杂性。
四、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
虫病。
五、幼虫移行症
人或某些脊椎动物可作为某些蠕虫的 非正常宿主(转续宿主),当其侵入体内 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 在,在皮肤、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局 部或全身的病变。
常见传播途径
(1)经口感染 如蛔虫——经口吃入或喝入含感染性蛔虫卵 的蔬菜、水、饮料而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方 式。 (2)经皮肤感染 如血吸虫——人接触疫水尾蚴从皮肤侵入。
常见传播途径
(3)经媒介昆虫感染,如疟原虫——蚊 叮咬感染 (4)接触感染,如阴道毛滴虫 (5)经胎盘感染,如钩虫、弓形虫
流行特点
5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一、流行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温 度、湿度、雨量等。 2、生物因素,如血吸虫病。 3、社会因素,如肝吸虫病。
二、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 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
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寄生虫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宿主的过程。
3、易感人群 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群。一般而言, 人对人体寄生虫普遍易感。

寄生虫学检验教学大纲

寄生虫学检验教学大纲

《寄生虫学检验》教学大纲医学寄生虫及检验技术是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措施的科学。

本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课。

教学要求强调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本大纲是以全国医学专科学校教材仇锦波主编的《寄生虫检验》(1997年第一版)为蓝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而成。

教学时数安排总表:理论部分(24学时)第一章概论1、掌握寄生、寄生虫的生活史,宿主等概念;掌握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掌握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

2、了解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和生理和影响,熟悉寄生虫病的传播方式和流行,及影响流行的因素。

3、熟悉寄生虫分类,了解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成就与现状。

第二章医学蠕虫第一节线虫1、掌握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旋毛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

2、了解线虫的流行因素。

3、熟悉线虫的防治原则。

第二节棘头虫了解猪巨吻棘头虫的形态及致病性。

第三节吸虫1、掌握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血吸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

2、了解吸虫的流行因素。

3、熟悉吸虫的防治原则。

第四节绦虫1、掌握肥胖带绦虫和猪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

2、了解其它绦虫的种类及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流行因素。

3、熟悉绦虫的防治原则。

第三章医学原虫第一节叶足虫1、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人体非致病性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

2、了解阿米巴流行情况。

3、熟悉阿米巴防治原则。

第二节鞭毛虫1、掌握杜氏利什曼原虫、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

2、了解鞭毛虫的流行因素。

3、熟悉鞭毛虫防治原则。

第三节孢子虫1、掌握疟原虫、刚地弓形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了解卡氏肺孢子虫。

2、了解孢子虫流行因素。

3、熟悉孢子虫防治原则。

寄生虫检验原虫总论PPT课件

寄生虫检验原虫总论PPT课件

.
50
以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症
厌食
急性者:腹痛、腹泻、腹胀、呕吐、发热、
无脓血。
等水样便,量大、恶臭,
慢性者:周期性稀便,可反复数年.
胆囊炎和胆管炎
上腹疼痛、食欲不振、肝肿大、脂肪代谢障 碍等
.
51
[诊断]
1.病原诊断
(1)粪检:生理盐水涂片法查滋养体
碘液染色法查包囊,
浓集法查包囊
(2)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引流 检查虫体或包囊
五、致病特点
(一)增殖作用
1.破坏细胞
2.播散作用
(二)机会致病 机会致病原虫
.
7
(一) 溶组织内阿米巴 (E.h)
Entamoeba histolytica Schaudinn,1903
.
8
一、形态 (一)滋养体
1.大滋养体(视频1、2)
特点: 形态多变 运动活跃 伪足明显 内、外质分界清楚 核居中 内质中可见RBC
(二)循环传播型 形成世代交替现象(TOX)
(三)虫媒传播型(Pv)
.
5
三、生理 (一)运动:伪足、鞭毛、纤毛运动 (二)摄食:渗透和扩散,胞饮和吞噬 (三)生殖
1.无性生殖 有:二分裂 多分裂 出芽生殖
2.有性生殖 有:接合生殖 配子生殖 3.世代交替
.
6
四、常见种类的分类
叶足虫、鞭毛虫、纤毛虫
1.滋养体寄生于人的小肠及胆囊 2.感染期为四核包囊 3.感染途径:经口食入 4.宿主随粪便排出包囊的量较大 5.蝇、蟑螂等昆虫可机械性携带传播包囊。
.
49
[致病]
无症状带虫者多见,约10%的人群发病。 致病机制
与虫株的毒力、宿主免疫力、二糖酶缺乏 等有关;

寄生虫学检验总论 ppt课件

寄生虫学检验总论  ppt课件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 : 凡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 段寄生的宿主称为终宿主。
医学资料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 :
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 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
有些寄生虫在其生活史的全过程中 需要一个以上的中间宿主,按其寄生顺 序称为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
(1) 非特异性免疫:或称先天性免 疫,即由遗传决定的对寄生虫的 先天抵抗力。如皮肤、粘膜和胎盘屏 障作用,胃肠道的蠕动,胃酸,淋巴 系统和补体系统对寄生虫的杀灭作用 等。
医学资料
(2)特异性免疫: 或称获得性免 疫,即由寄生虫抗原刺激引起人体免 疫系统诱发免疫应答,产生针对寄生 虫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通过免疫 球蛋白(IgM、IgG、IgA、IgE和IgD 抗体等)及效应细胞(淋巴细胞和巨 噬细胞等)协同作用杀伤寄生虫。
医学资料
医学节肢动物学
研究能传播疾病及致病节肢动物 和人体相互关系。 昆虫纲(请点击看图) 蛛形纲(请点击看图)
医学资料
2.寄生虫的危害性
现代热带病 (WHO 2000) 疟疾 (malaria) 感染人数4亿~4.9亿;每年死亡人数 220~250万。 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 流行于76个国家,5亿~6亿人口受威胁, 2 亿人感染,每年死亡人口50~100万。 丝虫病(淋巴和盘尾丝虫病 filariasis) 流行于80多个国家,1.45亿人感染。
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将间接型生活 史的蠕虫称为生物源性蠕虫。
世代交替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
有些寄生虫要经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交替进行才完成一代的现象,如疟原 虫、吸虫。

检验专业寄生虫实验课(共29张PPT)

检验专业寄生虫实验课(共29张PPT)
颜色 无色透明 内含物 卵内细胞多为 8-32个,卵壳与细胞之间有 明显的空隙。
检验专业
钩虫卵
钩虫虫卵长椭圆, 无色透明暗光看。
卵壳很薄像线条,
四个细胞在中间。
二、根本实验方法
直接涂片法
自然沉淀集卵法
离心沉淀
饱和盐水漂聚法
改进加藤氏法
试管钩蚴培养法〔活钩蚴〕 〔染色钩蚴
痰液氢氧化钠消化法肺吸虫虫卵
大小 长52~76um,宽31~ 44um
颜色 呈浅灰褐色
内含物 一个卵细胞和假设干
个卵黄细胞
其它 卵壳较薄,一端有卵盖。
受精蛔虫卵
蛋白质膜 卵壳
受精卵细胞
新月形空隙
蛔虫卵
蛔虫受精卵椭圆, 蛋白质膜棕黄染。 受精细胞在中央,
半月间隙在两端。
蛲虫虫卵
55×25µm(平均);

一那么较扁平,一那么稍
医学专业
一 蠕虫卵形态复习
吸虫:
1、 2 、 3、 4、
绦虫:
1、 2、 3、 4、
线虫:
1、 2、 3、 4
医学专业
华支睾吸虫虫卵
大小 最小
形状 灯泡状
颜色 卵壳
黄褐色 较厚
肩峰
内容物 毛蚴 其他 卵盖、肩峰、小疣
医学专业
卵盖 毛蚴 疣状突起
记忆:华支睾吸虫卵
肝吸虫卵像芝麻, 最小虫卵就是它。 卵盖肩峰小尾巴,
隆起,呈“D〞字形;
无色透明;
幼 壳厚,分脂层〔内〕→壳

质层〔中〕→卵黄膜〔外〕
内含一幼虫。
蛲虫卵
蛲虫虫卵真好看, 一边平来一边圆。
无色透明卵壳厚, 里边幼虫对折弯。
鞭虫虫卵
❖ 纺锤形,黄褐色。

寄生虫检验(总论)课件

寄生虫检验(总论)课件

寄生虫病的防治
预防措施
01
加强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措施,避免接触可能的
感染源。
治疗措施
02
针对不同类型的寄生虫病,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如抗蠕
虫药、抗吸虫药等。
疫苗接种
03
针对某些特定的寄生虫病,如疟疾、血吸虫病等,可以接种相
应的疫苗进行预防。
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1 2 3
加强监测 建立健全的寄生虫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 疫情。
寄生虫能够识别和选择适 合的宿主,以完成其生命 周期。
寄生方式
寄生虫通过不同的方式侵 入宿主,如口摄、皮肤侵 入等。
繁殖方式
寄生虫通常通过无性繁殖 或两性繁殖进行繁殖。
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
包括感染期、繁殖期和传播期等阶段。
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如通过食物、水、空气等途径传播。
寄生虫对环境的影响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寄生虫病 问题。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公众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提高自 我保护能力。
寄生虫检验的挑战与展望
寄生虫检验的挑战
01
02
03
04
寄生虫种类繁多
寄生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给检验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检验方法局限
传统的寄生虫检验方法存在一 定的局限性,如检出率不高、
寄生虫检验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有助于防止寄生虫病的爆发和 流行,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寄生虫的分类与生物学特 征
寄生虫的分 类
原生动物
单细胞寄生虫,如疟原虫、阿米巴虫。
蠕虫
多细胞寄生虫,包括吸虫、绦虫和线虫。
节肢动物

寄生虫检验技术第一章总论ppt课件

寄生虫检验技术第一章总论ppt课件
3.脉管系统寄生虫
6.呼吸系统寄生虫
7.眼部寄生虫
4.神经系统寄生虫
2019

8.泌尿生殖系统寄生虫
11
常见人体寄生虫及其寄生部位
脑、脊髓 猪囊尾蚴、细粒棘球蚴、血吸 虫、弓形虫、溶组织内阿米巴、 疟原虫、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 等 眼 结膜吸吮线虫、曼氏迭宫绦虫 裂头蚴、猪囊尾蚴、弓形虫等 皮肤、肌肉 疥螨、蠕形螨、蝇蛆、蚤、虱、 蜱、螨、猪囊尾蚴、旋毛虫囊 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等 肝脏、胆管 华支睾吸虫、血吸虫、疟原虫、 细粒棘球蚴、溶组织内阿米巴、 杜氏利什曼原虫等
终宿主 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 第二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
2019
-
14
第二节 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发育阶段
1.寄生虫的生活史
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繁殖和宿主转换的 全过程及其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 直接型: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 具有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 间接型: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寄生虫在中间宿主 体内发育后,再侵入终宿主,完成其生活史。 具有间接型生活史的 蠕虫称为生物源性蠕虫。 寄生虫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世代交替
【生物学分类】
医学原虫
纤毛门 甲壳纲
医学节肢动物
唇足纲 蛛形纲 昆虫纲
2019
-
7
第一节 寄生、寄生虫、宿主
1. 医学蠕虫
指寄生于人体并致病的软体多细胞无脊
椎动物, 借身体肌肉的伸缩做蠕形运动。
线形动物门:如蛔虫、钩虫、蛲虫等。 扁形动物门:如吸虫、绦虫等。 棘头动物门:如猪巨吻棘头虫。
2019
-
12
第一节 寄生、寄生虫、宿主 (三)寄生虫的命名
采用二名制。即一个物种名由两个拉丁 词组成,前者为属名,后者为种名。有的还

寄生虫检验技术总结

寄生虫检验技术总结

寄生虫检验技术总结一.名词解释(总论里的)1.寄生: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一放受益,一放受害并为收益的生物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这种生活关系叫寄生。

2.寄生虫与宿主?:在寄生关系中,收益的一方,即营寄生生活的低等生物称为寄生虫,受害的一方,指被寄生虫寄生的人或动物称为宿主。

3.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繁殖和宿主转换的全过程及其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

4.异位寄生:指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内寄生,引起异位损害。

5.转续宿主:滞育状态的寄生虫幼虫的非正常宿主。

(寄生虫不能发育为成虫)。

6.感染期:寄生虫生活史过程中,某一阶段对人体具有感染性,这一特定阶段称为感染间断或感染期。

7.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但是在粪便里可以查到虫卵,且可以传播病原体。

8.世代交替:有些寄生虫要经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交替进行完成一代的发育。

9.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些人体寄生虫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地传播,二.填空题1.共生分为:片利共生、互利共生和寄生2.寄生虫生物学分类:医学蠕虫、医学原虫和医学节肢动物3.寄生虫的类型;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和体内寄生4..宿主的类型;终宿主(如蛔虫)、中间宿主(幼虫寄生)、保虫宿主(成虫寄生)、转续宿主5.寄生虫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世代交替。

6.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与免疫损伤。

7.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传染途径(经口、皮肤感染,经媒介昆虫传染,接触,胎盘、输血感染)易感人群三.消化道寄生虫(一)线虫——蛔虫1.蛔虫是人体肠道内寄生最大,最常见的线虫。

2.形态:成虫称粉红色,死后称灰白色,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外围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唇瓣。

雌虫长20~35cm,生殖器官为双管型,尾端尖直,雄虫较短,15~31cm,生殖器为单管型,尾端向腹面卷曲,有可伸缩的象牙状的交合刺一对。

寄生虫检验学习指南详解

寄生虫检验学习指南详解

寄生虫检验学习指南第一章总论学习要求:1、掌握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寄生虫生活史、感染期。

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

2、熟悉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3、了解人体寄生虫学的性质、范畴和任务。

’重点难点解析:1、人体寄生虫学的内容、范畴和学习目的2、寄生关系、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

寄生虫生活史及其基本阶段3、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影响流行的三个因素,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4、常用的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方法。

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寄生生活2.转续宿主3.传播途径4.生活史5.幼虫移行症6.机会致病7.非消除性免疫8.免疫逃避9.寄生虫病的季节性流行10.带虫者二、单项选择题1.寄生在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叫(B )A.体外寄生虫B.体内寄生虫C.兼性寄生虫D.永久性寄生虫E.暂时性寄生虫2.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 A )A.终宿主B.第一中间宿主C.保虫宿主D.第二中间宿主E.转续宿主3.可诱导变态反应的寄生虫抗原有( E )A.表面和虫体抗原B.代谢产物抗原C.绦虫的囊液和线虫的蜕皮液D.死亡虫体的分解产物E.A、B、C、D全部4.寄生虫对宿主的机械性损伤,除外( B )A.阻塞腔道B.夺取营养C.压迫组织D.吸附作用E.破坏细胞5.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有( E )A.无季节性B.仅有季节性C.无地方性D.仅有地方性E.既有地方性,又有季节性6.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生物因素是( C )A.寄生虫病患者的存在B.感染的脊椎动物的存在C.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的存在D.带虫者的存在E.健康人群的存在7.寄生虫病的传染源,除外( A )A.感染的中间宿主B.带虫者C.感染的家畜D.感染的野生动物E.寄生虫病患者8.寄生虫侵入人体后能继续发育或繁殖的阶段是( C )A.诊断阶段B.致病阶段C.感染阶段D.游移阶段E.寄生阶段9.专性寄生虫是( E )A.成虫营自生生活的寄生虫B.幼虫营自生生活的寄生虫C.既可营自生生活,又可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D.成虫和幼虫均营自生生活的寄生虫E.寄生虫生活史全部阶段,或至少有部分阶段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10.机会致病寄生虫是( D )A.偶然感染的寄生虫B.感染非正常宿主的寄生虫C.暂时寄生的寄生虫D.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E.免疫功能正常时致病的寄生虫11.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中人主要作为( C )A.保虫宿主B.转续宿主C.终宿D.第一中间宿主E.第二中间宿主12.预防不需中间宿主,并经口感染的寄生虫主要采取的措施,除外 ( D )A.粪便管理B.防止粪便污染食物、水源C.注意个人卫生D.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E.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三、填空题1.研究感染人的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的科学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影响 寄生虫流行 的因素
自然因素 生物因素
自然因素: 包括地理环境和气候 因素,主要是气候、温湿度、雨 量等。如疟疾流行于 6~9 月,血 吸虫分布在长江以南。 生物因素: 昆虫及动物媒介等, 这些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是否存 在决定相应的寄生虫病能否流行, 如日本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钉螺 在我国的分布不超过北纬 33.7°, 故北方无此病流行。
机体产生寒战、发热
等症状。
5.2
宿主对寄生虫的 免疫作用
抗 寄 生 虫 感 染 免 疫
先天性免疫:是宿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如皮肤粘膜和胎盘的屏障作用、消化液的杀灭 作用具有遗传特征,宿主对某些寄生虫具有 先天的不感染性,如胎盘屏障、胃酸及人疟原虫 不能感染鼠等。 获得性免疫: 包括体液和细胞 免疫,分为消除性免疫(皮肤利什曼病)和 非消除性免疫(多见)。
节肢动物和常 用的实验诊断 技术。
寄生虫及寄生虫检验 技术的范畴
节肢动物
1
范畴:总论、 医学蠕虫、医
学原虫、医学
节肢动物和常 用的实验诊断 技术。
1
寄生虫检验技术的范畴
范畴:总论、
医学蠕虫、医
扫描电镜下贾第虫滋养体
学原虫、医学
节肢动物和常 用的实验诊断
技术。
寄生虫检验技术 学习目的
目的:通过学习能运用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揭示寄生虫与人体的关系, 识别人体常见寄生虫 的形态, 学会 寄生虫常用的实验诊断操作技术, 为了解或确定受检者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成虫 鉴定、疗效考核 提供临床诊断 和寄生虫病防治、 监测的依据,达到防治和消灭寄生虫病、保障人 民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7.3寄生虫病的 流行特点
自然疫源性:有的 寄生虫起初仅在某 荒漠地区的脊椎动 物间传播,这些地 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人进入后被传染上。 人兽共患性寄生虫 病:在人或动物间 自然传播的寄生虫 病,血吸虫病、旋 毛虫病、弓形虫病。
பைடு நூலகம்
1
2
寄生、寄生虫和宿主
(一)寄生现象 共生:两种不同生物生活的现象称为 共生现象,根据其生物间利害关系可分 为: 共栖 互利共生 寄生生活
2
寄生、寄生虫和宿主
共栖: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一方获
利 , 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 如人结 肠内的阿米巴以肠道细菌为食 , 不侵 犯组织。
2
6.2
寄生虫病检验的方法
1.病原检验:确诊的依据 2.免疫学检验:辅助诊断 3.分子生物学检验:有前景的检测 4、其他辅助检查—X线、B超、CT等
6.2
寄生虫病检验的方法
1.病原检验:从送检标本中检出寄生虫病原体是确 诊的依据。可用肉眼或在显微镜下识别病原体。送 检的标本包括粪便、血液、骨髓、组织、分泌物、 排泄物、体液等。因此,检查的具体方法应根据标 本的种类、寄生虫虫种及其虫期和感染情况而定, 原则上选用最简便、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进行检 查,必要时还可取材做人工培养、动物接种、活组 织检查、感染度测定等。
社会因素: 包括政治、经济、文 化、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科学 水平、医疗保健等,物质和精神 文明越发达的地区越少。
社会因素
7.3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寄生虫病的流行常有明显的地方性、季节性 和自然疫源性。
7.3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地方性:与当地气候、生活习惯、生产方式 和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等有 关。 季节性:由于温湿度、雨量、光照等气候条 件的影响。
5.2
宿主对寄生虫的 特异性免疫作用
寄生虫的超敏反应:感 染后致敏状态,再次接 触后异常免疫应答,导 致组织损伤,分为:1、 速发型、细胞溶解型、 免疫复合物型、迟发型。 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寄生虫感染诊断依据 之一)
获得性免疫 消除性免疫:如皮肤型黑热病, 可产生终身免疫。 非消除性免疫:常见,对再感 染具有一定的免疫。 带虫免疫 --- 疟原虫(随寄生虫 的消失而减弱或消失)。 血吸虫 --- 伴随免疫(对同种幼 虫的再感染有一定免疫力。
6.2
寄生虫病检验的方法
3. 分子生物学检验:检测的靶物质为寄生虫基
因组中特异性的 DNA片段。DNA芯片技术、DNA探
针和PCR技术是近年迅速发展持新技术,被广泛
用于许多原虫和部分蠕虫的检测或鉴定,是十 分有前景的检测技术。
4、其他辅助检查—X线、B超、CT等
7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流行因素 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2. 经皮肤粘膜感染:
寄生虫感染阶段通过 皮肤直接钻入人体如 血吸虫、钩虫。
7.1 寄生虫常见的感
染途径(方式)
3.经媒介昆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阶段经媒 介昆虫叮刺吸血侵入 人体,如丝虫、黑热 病原虫、疟原虫。 4.经接触感染:寄生 虫感染阶段经直接或 间接接触侵入易感人 体,如阴道滴虫、疥 螨等。
6.2
寄生虫病检验的方法
2.免疫学检验:有些寄生虫病难以根据症状或体 征及病原检查作出诊断,此时需采取免疫学方法 辅助诊断。最常用的标本是受检者的血清,用于
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循环抗原或免疫复合
物。是早期、深部组织和轻度的寄生虫感染诊断 及流行病学调查、筛选病原学检验对象、考核防 治效果和进行疫情监测的重要手段。
3.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
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
殖的全过程,及所需外 界环境条件。 感染阶段:在寄生虫生 活史中具有感染人体能
力的发育阶段
3.寄生虫的中心
环节
1.寄生部位
2.排除途径 3.外界发育 4.感染阶段和途径 5.体内移行
3.寄生虫的中心环节
1. 寄生部位 : 大多数寄生 虫侵入人体后要选择 特异性定居部位。 2. 排除途径 : 寄生虫离开 人体排到外界的途径。 3. 外界发育:寄生虫需 要在外界一定的环境 或在中间宿主 。
寄生、寄生虫和宿主
互利共生:又称为共生,是指两种
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赖,彼此
受益,如:牛马胃内的纤毛虫。
寄生、寄生虫和宿主
寄生生活(parasitism):又
称寄生,是指两种生物共
同生活,一方获利,另一方
受害并为受益的生物提供 营养和居住场所。如蛔虫
在人的小肠内寄生夺取半
消化食物为营养获利,对 人体则可造成营养不良等 危害。
3.寄生虫的生活 史及中心环节
4. 感染阶段和途径: 寄
生虫生活史过程中能侵 入人体并得到生存或发 育繁殖的阶段称为感染 阶段,感染阶段侵入人 体的门户称为方式(或 途径)。
5. 体内移行: 部分寄生
虫侵入人体后需要经历 或长或短的体内迁移、 发育,才能到达寄生部 位定位寄生,这一过程 称为体内移行。
7.1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是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或动物,包括 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传染源将体内病原 体排出,可直接或在外界发育后传播给新的宿 主。 传播途径:是指寄生虫感染阶段侵入机体的过 程。包括排出途径、外界发育、感染途径(见 后)。 易感人群:指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者免疫力 低下的人群,人对人体寄生虫普遍易感。
体内寄生虫
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巨结肠
4 宿主的种类
宿主 : 是指被寄 生虫寄生的生 物。
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按寄 生性 质分 类
中间宿主: 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 又称储存动物,可作为人体寄生虫
病感染来源的被寄生虫成虫所寄生的其他脊椎动 物。
转续宿主:滞育状态的寄生虫幼虫所寄生的非正
寄生虫检验技术
第一章 总论
本学期主要学习的内容
根足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等
原虫学
寄 生 虫 学 检 验 技 术
鞭毛虫: 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等 孢子虫:疟原虫、弓形虫等 线虫:蛔虫、钩虫、丝虫等
蠕虫学
吸虫:血吸虫、肺吸虫等
绦虫:带绦虫、包虫等
节肢动物学
昆虫、蛛、蜱、螨、蚧等
*5大寄生虫病
1
寄生虫检验技术 的概念
概念: 是研究人体寄 生虫的形态、生活史、 致病性、实验诊断、 流行情况、防治原则 及其检验技术的一门 科学。
1
寄生虫检验技术的范畴
蠕虫
范畴:总论、 医学蠕虫、医
学原虫、医学
节肢动物和常 用的实验诊断 技术。
1
寄生虫检验技术的范畴
原虫
范畴:总论、 医学蠕虫、医
学原虫、医学
常宿主,若此期幼虫有机会进入其正常宿主体内, 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
4 宿主的种类
(人蚕食 了生肉片 幼虫发育 为成虫— 终宿主)
1
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成虫
(肺) ( 经 口 吞 食 ) 水
虫卵
(痰)
毛蚴
(水)
胞蚴
( 母雷蚴 川 卷 子雷蚴 螺 ) 尾蚴
童虫(肌肉)
(野猪—转续 宿主)
囊蚴
尾蚴
(溪蟹、蝲蛄) (水)
7.1 寄生虫常见的感染 途径(方式)
1.经口感染 :蛔虫 5.经呼吸感染:蛲虫 6.自体感染:猪囊尾蚴 7.胎盘感染:弓形虫 8.输血感染:疟
2.经皮肤粘膜感染:钩
3.经媒介昆虫感染:疟 4.经接触感染:阴道毛滴虫
7.1寄生虫常见的感染
途径(方式)
1. 经 口 感 染 : 是 寄 生 虫感染人体最常见的 方式,寄生虫通过污 染的食品、水源等被 人食入如蛔虫。
中间宿主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平 衡
患者 痊愈
宿主


寄生虫

寄生 虫病
带 虫 者
5.1
寄生虫对宿主的致 病作用
1、夺取营养 2、机械性损伤 3、毒性及变应原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