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力惠中学校语文教师关于《师说》教学心得:知人论世,得其精髓
师说心得体会及感悟(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重任。
作为一名学生,我有幸聆听了一位优秀教师的教诲,深受启发,以下是我对《师说》这篇经典之作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开篇即点明了师者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道德的引领者、智慧的启迪者。
在教师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有待雕琢的璞玉,他们用自己的耐心和智慧,将知识、品德、智慧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二、师德,师之根本《师说》中提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这句话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
在我看来,师德是教师职业生涯的灵魂,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爱岗敬业: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2. 严于律己: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
3. 关爱学生: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学生的个性。
4. 勤于学习: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师生关系,和谐共生《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揭示了师生关系的本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依存、共同成长的关系。
以下是我对师生关系的几点感悟:1. 尊重学生: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关爱。
2. 沟通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共同解决问题。
3. 信任理解:教师应该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4. 激发潜能: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发挥自己的特长。
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师说》中提到:“教学相长。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关于韩愈的“师说”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于韩愈的“师说”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散文家,其代表作之一就是“师说”。
在这篇文章中,韩愈强调了师道的重要性,强调了学生对师长的尊重和师长对学生的责任。
在当今的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从“师说”中汲取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教训。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关于韩愈的“师说”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我们需要明确师道的重要性。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可见,一个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播道德,传授学问,解答疑惑的人。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
教师要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肩负起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使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韩愈的“师说”还提到了学生对师长的尊重。
在“师说”中韩愈强调了师生之间的尊重和敬畏。
他说:“师之敬,亦一也”。
这句话告诫学生们要尊重师长,尊重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尊重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在当今的教学中,学生尊重师长,尊重学习过程,尊重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懂得尊重,学生才能更好地去理解知识,更好地去面对挑战,更好地去成长。
“师说”还提到了师长对学生的责任。
在古代,教育是非常严肃而严厉的。
师长对学生习惯,品德和学业的叮咛和教诲是非常有限度的。
在现代社会,师长对学生的责任更是举足轻重。
教师需要对学生负起教育责任,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顺利度过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知识,探索自我。
从韩愈的“师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师生关系好,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在“师说”中,韩愈明确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应当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管学生的程度如何,都要给予同等的尊重和关爱。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引导他们的成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韩愈的“师说”在教学中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在当今的教学中,我们应当引以为戒,认真对待,深刻领会其中的内涵,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关于韩愈的“师说”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于韩愈的“师说”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韩愈的《师说》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于教学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师说》中的观点,结合现代教育理论,深化对教师角色和教学方法的认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可以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中,看到韩愈对教师角色的理解。
他认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独立解决问题。
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主动探索,从而达到知识的传递、问题的解惑的目的。
韩愈还提到了“为人师者,应质守慎独立;立则达尽,坐则思定;言必有中,行须有节”这句话,强调了教师要做“榜样”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个人修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和品质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做到讲究方法,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把自己塑造成学生仰慕的楷模。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的“衣冠文学有以敬,不可以学诸侯辟邪”这句话,强调了学校中教师的良好榜样作用。
教师不能仅仅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知识传授者,更要将自己塑造成学生的偶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而这一点,需要从教师自身着手,不仅要有着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着高尚的品德修养,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提醒教师要有浩然正气,对待教育教学工作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推动学生进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展现自己的精彩。
《师说》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其中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值很高,体现着教育家韩愈的高远理想和崇高情操。
关于韩愈的“师说”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于韩愈的“师说”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韩愈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师说》是一篇高度思辨的文章,探讨了师生关系的本质和教育的意义,影响深远。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体会这篇文章的精神内涵。
首先,韩愈在文章中明确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强调了教育的实用性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使其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有所作为。
这一观点对我们现代人才培养的理念也具有启示作用,提醒我们教育的目标要明确,要注重实用性,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韩愈在文章中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他认为,教师应该尽职尽责,既要有知识水平,还要具备人品修养和教育艺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这一观点对我们现代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提醒我们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第三,韩愈在文章中谈到了师生关系的本质。
他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亲密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有真正的感情联系。
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师长的指导下得以茁壮成长。
这一观点对我们现代师生关系的建立也有一定的启示,提醒我们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以促进教育的有效实施。
最后,韩愈在文章中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和天职,是为后代谋福利的必要手段。
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这一观点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醒我们要重视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总之,韩愈的《师说》是一篇充满智慧和深刻思考的文章,对我们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师说》读后感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师说》读后感国学教育名篇名著共有六部书,分别为《学记》、《论语》、《孟子》、《劝学》、《师说》、《颜氏家训》教育智慧品读。
今年假期我有幸拜读了《师说》教育智慧品读。
《师说》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
本书是于拾编著。
韩愈《师说》的原意主要论述的是关于师道的问题。
由于受“九品中正制”和“安史之乱”的影响,导致了当时社会耻于从师的风气。
韩愈不入世俗,在《师说》中充分说明了从师的必要性,开篇就以“古之学者必有师”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而且以圣人孔子不耻从师为例子,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而本书除了阐明此观点外,还从其它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了剖析,所揭示的教育智慧给我们从教者以无限的启迪。
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读后感.gzzongjie./xdth/dhg/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第一,《师说》谈“师”与“道”。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道”,就不成其为师。
这里的“道”如果在今天理解,那就是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即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以及胜任教育教学其它方面的素质。
古时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说明教师的地位,天、地其实是虚的,教师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名列第三位,可见教师地位的重要。
古人对教师的要求和地位有如此之高,何况是今天。
所以,作为我们今天的教师,首先应该看得起自己的职业;其次,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职业。
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呢?就得从“修道”做起,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懂的多,问的也多,我们担任的是新世纪的教育重担,可不比过去的教书先生了,要想能够在教育领域游刃有余,就得把自己的道行修深修专,同时才能把自己的“道”传好。
第二,《师说》谈“道”与“业”。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地定义了教师的职责。
这里把“传道”放在了第一位,“授业”放在了第二位,如果用现在的教育观点来说,就是把德育放在了第一位,智育放在了第二位,韩愈认为“授业”是为“传道”服务的。
《师说》教学心得
韩愈的《师说》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也是跨越千年的传世经典。
然而,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品悟作者的思想情怀,并把这堂课上出新意呢?《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为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知人论世”、解读文章内涵上。
苏轼对韩愈有全面而中肯的评价,他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有言曰:“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韩愈是一个气场和存在感均极强的人物。
作为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作为作家,他敢为风气之先,为文为诗气势磅礴;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他刚直敢任,人格伟岸,诚为伟丈夫。
他不但极重感情,而且敏感于生活,忧思于现实。
这样的韩愈,会写出怎样的文章呢?他又为何而写呢?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
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
韩愈作《师说》并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正是针对这样的社会现实。
“知人论世”之后,我和学生一起品读该文,感受那犀利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些语言充满智慧,流传千载,至今仍闪烁着思想的光辉。
师生共同吟诵《师说》那铿锵有力的语言,又感受到作者韩愈内心的强烈忧愤,仿佛听到他压抑在心底的呐喊。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这掷地有声的感叹,这舍我其谁的担当,这锋芒毕露的智慧,读之诵之,襟怀天下的一代大儒宛然在目,铮铮铁骨的一代文豪如在眼前。
最后,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共识:有思想才能有担当,有担当才会直面现实,直面现实才有锦绣文章。
知人论世,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品读文章,语言就会活起来,思想就会活起来,课堂也会活起来。
太原新力惠中学校。
《师说》读后感
《师说》读后感在阅读韩愈的《师说》后,我深刻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韩愈的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师德和教育的赞美,更是对教师角色和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
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韩愈向我们展示了教师在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韩愈在文章中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句话简洁而深刻,清晰地界定了教师的基本职责。
在这里,“传道”不仅仅是指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道德、价值观和生活智慧;“受业”则意味着教师应当接纳并引导学生的学习;“解惑”则指教师在学生遇到困惑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教师职业的核心,也揭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智慧和品格的培养。
此外,韩愈对教师的尊重和赞美也是这篇文章的亮点之一。
他提出“师道尊严”,将教师的地位提升到了非常高的层次。
在韩愈看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和文化的传承者。
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极大的价值。
在当前教育体系中,教师往往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但他们的工作和贡献却常常被忽视。
《师说》提醒我们,我们应当重新认识教师的价值和地位,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支持。
韩愈的这些观点对我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我开始更加重视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我认识到,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引领我走向成熟和智慧的导师。
同时,我也开始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如何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都是《师说》给我的重要启示。
综上所述,《师说》不仅是一篇对教师职业的赞美之作,更是一篇深刻探讨教育本质的散文。
韩愈的观点不仅在其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天的教育和社会中依然具有启发作用。
作为一名学生,我从《师说》中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关于教育的知识,更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有智慧、有道德的人的启示。
关于韩愈的“师说”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于韩愈的“师说”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师说”是中国古代关于师生关系的经典之作。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引用这篇文章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敬师爱师之心。
下面就我们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来进行分享。
一、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吾师之爱子,如父母之爱子”。
“以养教人者,其勉为之,其难固不如养子”,他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如同父母对待子女一样。
在教学中,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榜样的力量。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敬爱之情。
二、教育应该是相互的韩愈在“师说”中还说到“师,须与时偕行”,强调了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到教育是相互的,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人,还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和生活。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敬师尊重师在“师说”中,韩愈还提到“弟子所当重者三:师道、友道、父道”。
这句话强调了对师道的尊重和重视。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虚心向老师学习。
也要引导学生关心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帮助老师,与老师和睦相处,共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师说”中,韩愈谆谆教诲:“道不传,久必灭;言不听,久必废”,强调了学生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断传承和发扬。
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和能力,取得好成绩,走上成功之路。
五、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师说”中,韩愈还提到了“子不学,非所宜也”,强调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求学生尊重老师,更要尊重学生。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师说》心得体会
《师说》心得体会在学生时代,唐代哲学思想家韩愈有一篇着名论文《师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今天重新细读,仍觉得对我们学练太极拳,很有意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第一句就点出了老师在我们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如今我们虽然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自学成才,但真正想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还必须师承学习。
学习太极拳如同学习中华瑰宝---京剧一样,都需要从师学艺,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跟着老师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老师的职责,是专门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
学练太极拳,一招一式,虚实变换,运动路线,攻防含义等等细节,都需要老师逐一言传身教。
套路学会了,时间一长,就容易走样,也还需要老师不断纠正和规范动作,老师就像一面镜子,时时刻刻提示和提醒我们出现的毛病,使我们的技艺不断改进提高。
老师是太极拳站的核心和灵魂人物,他(她)的作用是站长等其他人无法替代的。
没有老师这个领军人物,拳友们就没有了标杆样板,集体晨练可能打不齐,打不规范,成为乌合之众。
没有老师管理,在短时间内,一些拳友可能会自己以为自己打得不错,而沾沾自喜,但时间一长,就会丧失自信,感觉危机。
这是因为没了镜子,照不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毛病问题,无法继续提高,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圣人无常师”孔圣人曾从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数位老师。
我们刚蹒跚入门,初学太极拳,都曾师从一位启蒙老师。
随着不断进步,可能要跟随数位老师学习各式各路拳剑。
人一生中不可能只有一位老师,就像孩童上学,小学一位老师又教数学又教语文。
到了中学,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各科有各科的老师教,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太极拳站拳友们中,人才济济,藏龙卧虎,每人各有所长。
学习别人长处,为我所用,对照别人长处,弥补自己不足,就能不断进步。
师说教学反思总结
师说教学反思总结韩愈的《师说》是一篇论述从师学习的经典之作,对于这篇文章的教学,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总结。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首先明确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理解文中阐述的从师学习的道理,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体会韩愈散文的语言风格,并引导学生思考尊师重道的现实意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如诵读、讲解、讨论、翻译练习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诵读。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韵律和节奏,为后续的理解打下基础。
然而,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诵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
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和技巧,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诵读对于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
在讲解文言字词和句式时,我采用了逐句翻译和重点字词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节奏,但仍有少数基础较弱的学生感到吃力。
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要更加细致和耐心,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和辅导,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巩固所学。
对于文章主题和思想内涵的探讨,我组织了小组讨论。
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
有些学生的观点较为表面,没有深入挖掘文章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这使我明白,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需要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和启发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虽然运用了多种手段,但仍显得有些单一。
比如,在讲解过程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主动参与度相对较低。
今后应该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让学生在更多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上,我努力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但有时会因为教学进度的压力而显得有些紧张。
这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后我要更加注重调节课堂节奏,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师说心得体会
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学生们的思维更活跃,也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留心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我发现,只有学生心理健康良好,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五、与同事合作。在教学中,我发现与同事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与同事的沟通交流,我学到了许多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也得到了许多帮助和支持。
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教育是一项不断进步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变化,也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七、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育是一项关爱事业,作为教师,我要尊重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他们才能更好地获得教育和成长。
通过这些心得体会,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了教育教学服务。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总结经验,实践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也发现了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充分准备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前,我会认真备课,包括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具的准备以及教学技巧的准备。只有充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让学生学到知识。
《师说》心得体会感悟
《师说》心得体会感悟
《师说》是一本关于教育和教师的经典著作,书中阐述了教师的职责、使命以及教育的真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和感悟:
首先,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启发他们的潜能。
教育不是简单地灌输,而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帮助他们探索、发现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次,教育是一种奉献和责任。
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互信和尊重的基础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此外,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教育是一个变革的过程,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要。
最后,教育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神圣而伟大的,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的使命。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尽心尽力,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品德和人格的培养。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品质,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艺术修养的人。
总之,通过阅读《师说》,我深刻理解到教育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让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关于韩愈的“师说”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于韩愈的“师说”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韩愈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的诗文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和教育思想,尤其是他的名篇《师说》更是被广泛地运用在教育教学中。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和体会《师说》在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下面就来谈谈我对《师说》的几点体会。
《师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师的崇高职业。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表达了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道德品质的引导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启蒙者。
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师说》让我意识到,教师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岗位,更是一个崇高的职业,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养和修养,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师说》提醒我,教师要以德为先。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告诫教师要注重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只有德行高尚的教师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才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榜样作用。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养,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的楷模。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引导他们做一个有德之人。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让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师说》让我认识到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道之不行也,于人为浆灌之,浆易滋腐。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每个学生的性格、家庭环境、学习习惯等都不尽相同,教师要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刀切,更不能敷衍了事,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师说》让我认识到了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道不传,不为师。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不能轻言放弃,不能半途而废,必须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努力去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关于韩愈的“师说”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于韩愈的“师说”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韩愈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经典散文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和教学智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师说”中汲取教学的精华,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才能。
下面就是我对“师说”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师说”中强调师道尊严和师德楷模。
韩愈在文章中提到:“夫师道尊严而道不尊者,其何以弥天下之尊也?”他告诫师者要以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行为举止来影响学生,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做到言教与身教一致,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引路人。
只有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师说”中倡导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韩愈说:“故师出多而去之薄,唯贵以精一。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要多样化,要因材施教。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使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而不是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巧妙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和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师说”中强调了教学目标和效果的重要性。
韩愈说:“是故师成者,必使学者自成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的成功在于学生的成功。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设计要合理,教学过程要生动有趣,教学效果要明显。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引导他们顺利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师说”中倡导志存高远和永远不懈的努力。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在教育教学中传道授业,更要在理想信念上激励学生,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追求。
教师要引导学生远大志向,要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师说》读后感
《师说》读后感《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篇论述从师道理的文章。
这篇文章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指出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良师来传授道理、解答疑惑。
韩愈认为,人并非生来就具备知识,只有通过向师傅学习,才能够克服迷惑,获得真知灼见。
在《师说》中,韩愈提出了一些关键观点。
首先,他强调了师者的重要性,认为师者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师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其次,韩愈提出了学生应该虚心向师者学习的观点,不论师者的地位高低,年长与否,只要能够传授真理,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就可以成为良师。
止匕外,韩愈还强调了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师者,不必拘泥于师者的贵贱和长短。
通过阅读《师说》,我深刻体会到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良师的指导和教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作为学生,我们也应该保持虚心和谦逊的态度,不断向师者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够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的来说,韩愈的《师说》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文章。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师生关系,尊重师长,虚心向师者学习。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够成为有知识、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师者的教诲将伴随我们一生,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并用心对待这段宝贵的师生情谊。
《师说》是一篇关于师道的文章,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阐述了教师的重要性和求学者的态度。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对教师和学习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我认识到教师的重要作用。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人生的引导者。
他们以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他们的耐心、智慧和爱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也明白了求学者的态度应该认真、谦虚、好学。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其次,我认为这篇文章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师说心得体会
师说心得体会教师是一份神圣而严谨的职业,涵盖的责任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与思维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颇有一些心得体会,分享一下。
一,善于交流,有耐心。
教师需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尤其是对班上表现较差的学生。
这些学生并非故意不好好学习,很多时候只是缺乏耐心与信心,且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极大。
我们需要通过爱心、耐心与真诚与学生进行接触,语言亲切、鼓舞有力。
这样不仅可以深化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思考兴趣。
二,尊重个性,激发潜能。
学生是由一个个不同的个性组成的,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尊重个性的同时激发发现潜能。
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同时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同时也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创新与实践,让学生自主思考,尝试实践,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三,强化与家长的沟通。
教育是一个团队,家长同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与个性特点,对于教师认识学生和发挥学生的潜力都非常重要。
同时,与家长的沟通要友好热情,敢于开诚布公,让家长有信任感,更易受到家长的支持。
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能振兴。
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这是教师职业成长的重要一环。
教师应该具备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开放心态,并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班级管理与教学实践的具体行动。
同时,教师本身也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并重视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成效。
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是教师的职责之一,科学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教师要以理性的思维方式为学生进行科学追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批判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并学会发问,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作为一名教师,以上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当然,每个人的经验都是不同的,如何更好地扮演一名好老师,还需要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创新探索、踏实磨练。
《师说》心得体会感悟
《师说》心得体会感悟1500字《师说》是中国古代散文家刘向创作的一篇训诂文章,篇幅虽短,但内容却丰富深刻。
这篇文章以师者贤人的言辞,讲述了师道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如何尊师重道,并通过启发性的对话来点明师道的根本。
《师说》的核心思想就是师道,对师道的高度重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观念,也是中华民族教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者贤人的观点是,师道比儒家经典更为重要,因为经典可以被人读懂,但师道需要传授和学习。
他说:“经为世之宝,师为人之师。
”这句话表明了师道的重要性。
师道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师道是一种传统文化价值观,具有中国人实践和传承的典型范式。
师道是传统文化中有关教育和学问的传承方式,是一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实践。
其次,师道培养了良好的学生品德。
学生尊师重道,尊敬师长,就能培养出孝顺、友善、信义等优秀的品德。
最重要的是,师道能够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教育。
通过师道,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从而获得更深入的学问。
《师说》的精髓在于对话中的启发性思考。
文中师者贤人对学生雄观的提问:“书又何尝能盈人意,师此亦无法得,然则吾当为尔以何以授之耶?”这个问题引导读者思考一个重要问题:作为师者,如何才能教会学生真正有效的知识?师者贤人通过这个问题回答:“余有所得益于夫巧人,非以拍时,而以私论之。
以言易语,以言易害,以言易益。
”这意味着,师者贤人通过巧妙的言语和私下的讨论,来教导学生知识。
这种教育方式是精神交流的方式,是一种私下的启发性教育。
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很多感悟与体会。
首先,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师道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知识的获取和传授已经变得非常便利,然而,师道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师道能够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尊师重道能够让我们学会尊敬他人,学会以谦虚的心态去学习。
其次,我明白了师道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师道,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学到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说 读后感
《师说》读后感
《师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篇论述从师学习道理的文章,其中融入了作者的教育思想精髓。
韩愈在文章中明确提出,无论身份贵贱、年龄大小,只要有道的存在,就有师的存在。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受启发。
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解决学生困惑的人。
他倡导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理念深深打动了我。
韩愈不顾流俗的勇气和执着于理想的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任国子四门博士时,已经35岁,却依然有勇气挑战传统观念,提出新的教育理念。
这种坚持自我,敢于挑战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师说》这篇文章不仅阐述了教师的职责和作用,更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勇于挑战、追求真理的精神。
这不仅对于教育工作者有着重要的启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人生的指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的《师说》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也是跨越千年的传世经典。
文章那铿锵有力的文字,那掷地有声的感叹,那舍我其谁的担当,那锋芒毕露的智慧,读之诵之,襟怀天下的一代大儒宛然在目,铮铮铁骨的一代文豪如在眼前。
就是这样一篇文章,有些学生读起来却索然无味,觉得立论毫无新奇之处,语言更无美感可言;有些老师也认为,就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体裁而言,很难教出新意,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
然而,我不这样认为。
文贵出新,一堂好课也贵在出新。
韩愈一贯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师说》这篇传世经典绝不是无病呻吟,更不是陈词滥调,而在当时中唐社会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现实意义。
然而,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品悟作者的思想情怀呢?这堂课,又如何上出新意呢?
《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知人论世,成为我们解读诗文的重要切入点和立足点。
读《师说》当然也离不开这个基本方法。
然而,教学这篇课文,一开始就会遇到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各路参考书观点不一,大家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古之学者必有师”,有的说应该是“学者必有师”,有的说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还有的说是“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我认为,这些观点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都渗透着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所以,一定要认定一句话作为观点,并为此纠结不休,没有太大意义,关键在于在知人论世的基本上,领悟文章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实质。
为此,我在这个环节上先做淡化处理,而是把重点放在结合中唐社会和韩愈的人生经历解读文章内涵上。
苏轼对韩愈有全面而中肯的评价,他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有言曰:“自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韩愈是一个气场和存在感均极强的人物。
作为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刘禹锡《祭韩吏部文》);作为作家,他敢为风气之先,为文为诗气势磅礴;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他刚直敢任,人格伟岸,诚为伟丈夫。
如此人中鸾凤,却也是性情中人,不但极重感情,而且敏感于生活,忧思于现实。
而在政治舞台上,他的影响使无数帝王将相相形见绌。
他做过监察御史、考功郎中知制诰、刑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官职,所至皆有政绩。
在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他坚决反佛排道,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
这样的韩愈,会写出怎样的文章呢?他又为何而写呢?以上我们已经“知人”,下面我们再来“论世”,看《师说》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
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
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
韩愈作《师说》并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正是针对这样的社会现实。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可见,当时年轻而官位不高的韩愈写这
篇文章是承受着巨大政治压力和社会舆论压力的,没有强烈的担当精神和巨大的勇气是无法做到的。
综上可见,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直面现实的勇气,是韩愈思想和人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师说》这篇文章的精髓所在。
品读该文,首先感受到的是犀利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是作者与儒家先圣思想上的一脉相承。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些语言充满智慧,流传千载,至今仍闪烁着思想的光辉。
吟读《师说》那铿锵有力的语言,还能感受到作者韩愈内心的强烈忧愤,仿佛听到他压抑在心底的呐喊。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这样,和学生一同“知人论世”,引导学生吟诵解读文本,学生就会真正“得其精髓”,在思想上和情感上产生共鸣。
至此,本文的教学任务并未完成。
伟大的作品产生于伟大的思想和人格,《师说》的创作和流传就是最好的证明。
最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学习这篇课文,在做人和作文当年你有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最后得出共识:有思想才能有担当,有担当才会直面现实,直面现实才有锦绣文章。
太原新力惠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