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的历史沿革

合集下载

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砖雕早期临夏县砖雕承袭秦汉遗风,粗犷平实,多单线平刻,变化少,画面单纯。

后来渐至刚劲、稚拙、朴素,以浮雕和浅圆雕为主,缺乏透视变化,强调对称,富有装饰趣味。

宋代砖雕以模拓为主,间以雕刻。

明清后以雕刻为主,间以捏雕,吸收了伊斯兰教构图繁缛、严谨缜密、清雅素洁的格调,藏传佛教构图繁缛宏博、庄严神秘的风格,及道教清静自然、玄妙高古的境界,具有一种缜密、繁复、细致、典雅的品格,形成了独特的砖雕艺术特色。

建国后,在“文革”期间一度冷落沉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再度复苏弘扬,进入振兴期,和木雕、彩绘等姊妹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临夏县古典建筑行业独一无二的特色品牌。

临夏县砖雕雕刻器具主要有折尺、据子、刨子、铲、錾、刻刀等。

铲、錾、刻刀又随工艺要求,分轻重、大小、长短、刃口宽窄、薄厚等类别。

雕刻材料以传统制作的土窑青砖为主,青砖经过打磨后,以切、勾、削、凿、剔等多种手法精雕细刻,拼接安装,全部用手工制作完成。

砖雕作为古建筑装饰艺术之一,主要以梅兰竹菊、福禧禄、八宝博古、翎毛花卉、名胜古迹、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为创作题材。

主要用于寺、庙、观、庵等宗教建筑、仿古楼馆等公共建筑和传统民居中,作为天井、山墙、影壁、廊心壁、丹墀、台阶、下槛、墀头、须张座、屋脊等部位的装饰材料。

既可与建筑工程同时安装,也可在工程完工后安装,也可在原有墙面不动的情况下作固定安装,与整体建筑浑然一体,显得古朴凝重,富丽堂皇,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艺术特色。

砖雕造型技法主要有模拓、捏雕和刻雕三种。

模拓是用各种花纹的砖模把粘土拓制成砖坯入窑烧制而成,如大量的花纹砖;捏雕是用手和模具把粘土捏成各种造型入窑焙烧而成,古建筑中的脊兽、套兽、宝瓶等多用此法;刻雕是在青砖上按图纸用刻刀雕琢而成,随类赋形,深镂浅刻,异常精美,建筑物中的墙饰、台阶等常用此法。

砖雕图案取材丰富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一为自然类,如梅兰竹菊、牡丹荷花、山川河流、松柏垂柳、珍禽异兽等;二为社会生活类,包括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三为吉祥如意类,如八宝博古、福寿供品、二龙戏珠、五子图等;四为纹饰类,常见的有龙纹、莲纹、牡丹纹、几何纹等,各种纹饰又变化多端,名目繁多。

徽州砖雕的起源故事

徽州砖雕的起源故事

徽州砖雕的起源故事
徽州砖雕最初是由明代徽州窑匠鲍四首创。

相传鲍四跟父辈学会了烧窑活计,砖瓦生意虽好,但烧砖要花去不少时间和人力,赚不了几个钱。

他看那些徽商会做生意的往往都富了回来,大把大把的钱钿往外掏,眼馋得很,便买了砖窑到淮安去做生意。

鲍四几年生意一做,赚了无数的钱财,竟成了徽州首富。

此时他非常得意,就处处表现自己有钱,在淮安修了鲍四庙,塑了自己的全身像,又揭榜要造一条鲍四街,说自己钱财无数。

这时一个手抱长颈瓶,瓶插杨柳枝的中年妇女,来到鲍四面前一个嵇首说:“鲍老板,你别吹牛,世上只有技艺无尽头,哪有什么钱财无限。

”鲍四听了涨红了脸,说:“你会什么技艺!”中年妇女说:“我会做莲花”鲍四不信,凭借自已钱多,提出要打赌,自己一步放一个元宝,对方得跟着放一朵莲花,一决输赢。

那妇人满口答应,向前走一步,用手往地上一指,地上便现出一朵莲花,鲍四便跟在后面放上一只元宝。

这样一步一放,半里路下来,那妇人的莲花还有,但鲍四的元宝没有。

鲍四只好认输,淮安人使用地上的元宝在那放莲花的路面上盖了街房,起名叫“莲花街”。

鲍四一下身无分文,只得砸了庙中的自身像,凑了点盘缠,回到徽卅,只得又重操旧业——烧窑。

有人告诉他那以莲花赌元宝的妇女是观世音,鲍四领悟,“钱财有限,技艺无穷”是神仙教诲,从此一心归门烧砖,由于对莲花印象太深,便烧起莲花砖,渐渐又在砖上刻了花木、虫鱼、人物、楼阁。

三年后,鲍四技艺逐渐娴熟,收了几个门人一心研究砖雕。

其时,一些徽商发财致富后,纷纷回故乡大兴土木,修词堂,建宅第,往往不惜重金。

秀丽精美、清新淡雅的砖雕被广泛应用。

从此徽州砖雕发展起来,名扬全国。

建筑装饰艺术之砖雕的发展史

建筑装饰艺术之砖雕的发展史

建筑装饰艺术之砖雕的发展史砖雕是以砖作为雕刻对象的一种雕饰,它是模仿石雕而来,但比石雕更经济,省工,因而也较多被采用,特别是在民间建筑中。

在民居建筑中,砖雕多用于大门门楼,山墙墀头,照壁等处,表现风格力求生动,活泼。

在雕刻手法上,也与木,石雕饰相类,有剔地,隐雕,浮雕,透雕,圆雕,多层雕等。

砖雕既有石雕的刚毅质感又,有木雕的精致柔润与平滑,呈现出刚柔并济而又质朴清秀的风格。

古代的砖有方砖、条砖和空心砖三大类。

历史遗存的古砖往往镌刻制作年代、吉祥语或图案纹样,是研究砖雕发展脉络的重要资料。

考古资料表明,我国最早的砖产生于周代。

春秋战国时期,砖雕工艺初露端倪,河北易县燕下都等遗址发现的模印花砖,已出现米字纹、绳纹、回纹等装饰纹样。

秦砖在模压成型的基础上,以模具加印纹饰。

陕西咸阳秦都遗址出土的龙纹空心砖,雕刻精细,造型生动。

汉代兴起以画像砖、画像石装饰陵墓之风,尤以东汉为盛。

这一时期的画像砖承袭传统模压印花工艺,雕工更胜前朝;装饰题材包括劳动生活、自然风光、神话传说等;构图疏密有致、形象生动,风格质朴古拙。

南朝以彩绘画像砖为其特征,装饰题材包括竹林七贤、伎乐、武士、四神、羽人等神话及宗教题材。

据史料记载,北齐邺都的高阙用砖多有花纹,或镌刻文字。

随着佛教建筑的兴起,砖塔盛行,砖雕在这一领域中崭露头角。

唐代的砖雕,在模压印花后还要加工雕刻,因此作品更精细、更有立体感。

这一时期盛行花砖铺地,多以莲花、宝相花、忍冬等连续纹样装饰。

河南安阳修定寺塔砖雕,在多达3440余块的砖雕上,刻有侍女、童子、青龙、白虎、释道人物等共计72种图形,雕工精细,造型丰满,充分显示了唐代华美的艺术风格。

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首次将砖雕技法规范化。

这一时期仍流行模印花砖,多为中心对称的卷草纹饰,还出现了全雕凿的精细做法,以及在砖基上涂色的做法。

河南偃师出土的宋画像砖,记录了妇女日常生活的情景,人物刻画生动、传神,风格清新,雕工精湛,为北宋砖雕之佳作。

砖雕基础知识

砖雕基础知识

砖雕基础知识
砖雕是一种古老而艺术性极高的建筑装饰艺术形式。

它以砖块为材料,通过雕刻、塑造、拼贴等技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和图案。

砖雕作品在欣赏观赏之余,还可以起到装饰、表彰、纪念等作用。

以下是砖雕的基础知识:
1. 砖雕的历史
砖雕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中国就已经有了砖雕的文化遗产。

唐代时期的洛阳白马寺塔,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砖雕建筑。

到了明清时期,砖雕艺术达到了巅峰,砖雕作品遍布宫殿、庙宇、园林等地。

2. 砖雕的材料
砖雕的材料主要是砖块。

砖块材质以黏土为主,通过烧制、砂处理等工艺加工而成。

砖块有红砖、灰砖、黑砖、青砖等不同种类。

3. 砖雕的制作工艺
砖雕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设计、制模、雕刻等多个环节。

设计是砖雕制作的第一步,需要依据建筑的功能和风格进行设计。

制模是将设计好的图案制作成木板或石板,用于雕刻砖块。

雕刻是制作砖雕的核心环节,需要经过多次雕琢、润色等工序。

4. 砖雕的保护和修复
砖雕作品需要进行保护和修复,以保证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保护方面,要注意防止大气污染对其的腐蚀,定期进行清洗维护。

在修复方面,要根据砖雕的历史和原貌进行修复,尽量保留原有的材料和外观特征。

总之,砖雕是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加强保护和传承。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欣赏砖雕作品,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砖雕的意义和用途

砖雕的意义和用途

砖雕的意义和用途标签:古建仿古砖雕2015-01-16 14:50 星期五砖雕是在特制的质地细密的土砖上雕刻物象或花纹的工艺。

主要用于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壁面装饰。

战国时已有花砖,汉代画像砖更是闻名遐迩。

但多为模印砖雕。

唐代花砖在经模印后还加雕刻。

宋时墓室砖雕盛行。

雕法从减地平(金及)法逐渐转为多层浮雕法。

明清砖雕表现内容丰富,技法更精湛,除单层浮雕外,还有多层浮雕、堆砖等技法。

民间砖雕的一般制作程序是修砖(以砖蘸水磨平)、上样(在砖面上贴上图样)、刻样(用小凿描刻出花纹轮廓)、打坯(先凿出四周线脚,再凿主纹、次凿底纹)、出细(进一步细雕)、磨光(用糙石细细磨光)。

如砖质有砂眼,还用猪血调砖灰修补最后完成。

在民间工艺美术品种中,砖雕是一种历史久远的建筑装饰艺术。

有关记载先见于《左传》“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

”实物自汉至清屡有发现,近代发展为一种民间工艺,南方当推苏州与嘉兴。

江南砖雕,由于苏州园林的兴起,促进了砖雕工艺水平的提高,苏州砖雕也因园林所具有的雅趣,而形成自己的特点,即常在作品中点缀书法、印章等与砖雕花卉构成诗、书、画一体,与苏州这一文化名城的气氛十分协调。

砖雕是从汉代画像石演变而来的一种艺术,苏州砖雕作为苏州的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尤其明清两朝的苏州砖雕,在艺术处理的手法上克服砖的易碎、易断等不利因素,用夸张手法创造了一批批砖雕精品之作,达到了“空、飘、细”的效果,并作为贡品曾大批进入宫廷。

砖雕与石刻宋元时期都曾得到极大的兴盛,它们在明清以来的继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戏曲木雕则在前代少见,或许是由于其材质不易久存的原因,使我们难以看到比较久远的历史遗物。

明清戏曲砖雕与石雕从宋元墓葬中走了出来,大量进入俗世的生活环境,木雕也不失时机地掺杂其中,构成明清雕刻艺术的一支劲旅。

明中业以后,全国的商业经济获得很大发展,涌现出许多富商大贾,他们富比王侯、财力雄厚,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回归故里则大兴土木,建砌广厦巨宅,以便荣夸富贵,炫耀于市廛乡里。

砖雕艺术

砖雕艺术

的“萧墙”。

障壁多于室内或廓厦的开端。

临夏常见的影壁、障壁,一般由檐部、壁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从总体来看它们的比例关系都是十分严谨的。

许多影壁都是按黄金分割比的关系进行整体布局的。

有的用其他几何形体关系作为构图规律。

为了使影壁求得依附于墙的统一效果,又能起到必要的装饰作用,使檐部这个主要落影区有丰富的光影变化,在基座上处理几条横向线脚,形成几条平行的落影以增加影壁的稳定感。

其他部分的雕饰都服从于这一总体布局,相对于檐下的斗拱、雀替或挂落,或是须弥座上的横向线脚,这些雕饰的突起都不能过大,借以形成影壁平整统一的效果。

壁身的墙心是影壁或障壁的主题所在之处。

其中有的将这部分只作四角的装饰点缀,配以大面积磨砖对缝的清水墙面,显得素雅、端庄,如临夏大拱北经堂院依两侧厢房山墙的影壁。

更为多见的是在壁身墙心部位嵌以有主题的独幅“砖雕画”。

影壁墙嵌心画的题材广泛,有壮丽山川、松岩秀色;有累累硕果、争艳百花,还有博古陈设、瑞气祥云等。

每一画面都极为生动。

从风格来看有的采用程式化、图案化手法,如云气和松柏的枝叶;有的则着意于写实,如一幅在清风中满枝果实的桃树和垂柳,被风吹动的枝叶十分逼真。

由此可以看出砖雕艺人的技艺是非常高超的。

临夏砖雕中常以石榴、葡萄作为主要表现对象,这不只是借用它们“多子多孙”的谐意,另一层含义,像石榴、葡萄的老家都在西域伊斯兰教国家中,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带到中原来。

如石榴又称安石榴,西晋张华《博物志》中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所以,石榴、葡萄成为常见的回族装饰纹样。

在雕刻技法上,采用把主体处理为似圆雕或半圆雕,使其跃出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

而次要部分和衬景,则以浮雕形式来处理。

同时,在砖上,注意用不同的刀法,造成光影上下不同的效果,创造出不同对象的不同质感来,如山石的厚重、树干的粗壮,枝叶的茂密、花瓣的丰盈。

此外在刀法上还吸收了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如雕石山则效法绘画中“披麻皴”、“折带皴”、。

徽州砖雕

徽州砖雕

三、饰特点
徽州砖雕装饰重点是门楼、门罩;作为古民居出入口标志的门楼、门罩、造 型多样。祠堂、书院、寺庙和窗户第装饰的门楼、八安墙:有垂花门楼,字匾门 楼、四柱牌楼等数种。有一间三楼,也有四柱三间五楼,还有的用石块和水磨砖 混合建成,下部还有鼓石,式样和牌坊很相似。门罩装饰起初比较简单,但到清 初就有较多装饰比较华丽的门罩。徽州民宅上门楼、门罩,即是在大门外框上方, 用水磨青砖砌成的向外凸出的线脚装饰,顶上附以瓦檐。除了具有一种装饰美外, 其实有功能,则是挡住墙面上方流下的雨水,避免门上方墙体受潮湿。使石灰剥 落出现不美的斑痕。 徽州砖雕一般用来装饰住宅大门的门罩,门楼和八字门。一些装饰比较华丽 的门罩在门框的两边上方,各嵌一根垂化莲柱,柱下方雕类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莲 花,两柱间用两层横枋相连接,枋上嵌饰各种精美的砖图案。瓦檐用砖雕的斗拱 或挑出的砖制飞椽支撑。门楼装饰则刻意求工,尤其是楼檐下部分横枋装饰华丽 的居多,一般有梁柁形的华板两到四个




目 录
一、简介 二、起源 三、装饰特点
四、图案题材 五、特制青灰砖制作
六、精品
一、简介
徽州砖雕是传统“徽 州四雕”之一。砖雕是徽 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 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 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徽 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 楣、屋檐、屋顶、柱础、 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 典雅、庄重。它是明清以 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 重要组成部份。
二、起源 徽州古时的营造组织有“徽州帮”,他与当时闻名全国 的“香山帮”同属与江南的园林建筑帮派,而且名列“香山 帮”之前。徽州砖雕的雏形来源于汉画像砖。徽州在宋以后 ,尤其是到了明清中期,商业经济勃兴,文化教育事业发达 ,各种人才崛起,为了适应达官显贵,大贾富室构筑宏丽精 致的祠宇庭院的需要,砖雕工艺精益求精。从早期的简单, 粗犷,朴素的纹样,逐渐演变到后期的细致华丽的图案,形 成了自己图特的艺术风格。

《徽州古建筑》徽州三雕之砖雕

《徽州古建筑》徽州三雕之砖雕

《徽州古建筑》徽州三雕之砖雕一.前言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与核心点是在于用金砖等级的成品青砖进行表面深度雕刻,这是我国几百年来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砖雕,传统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

早在商周时期,砖雕就已经成为皇室建筑的主要材料,但是这个时期的砖雕都是通过模印之后烧制而成,导致其形式千篇一律,基本以龙纹、凤纹等浮雕为主。

而砖雕在两宋时期的发展达到了巅峰,不同于前期的仿制,而是直接用砖或半圆形雕刻镶嵌在周围的墓墙上。

宋代以后,民族传统的砖雕在一般民间建筑中依旧十分发达,其中工艺最为考究的属明清两代的砖雕。

元代则继承了宋代传统,流行用砖雕来修饰砖制墓室。

明清两代砖雕已经发展成型,砖雕艺术遍布北京,天津,江苏,安徽,广东,江西等地,并各自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而徽州砖雕作为中国砖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雕、石雕并称为“徽州三雕”,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继承了传统砖雕艺术基本特征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以及艺术特征。

徽州砖雕民间素有“无刻不成屋,有刻斯为贵,无宅不雕花”的美誉。

徽州砖雕由于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内容,大小和层次,需要不同的雕刻技术手法,即使在雕刻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也需要不同的技法。

本文在阐述徽州砖雕发展历史的同时,分析了它的艺术特征以及现状,并探讨了徽州砖雕艺术在古建筑中的应用。

二.砖雕的发展历史2.1 砖雕的初期形态——商周方砖。

砖的历史追溯至约公元前1600年,商周已经运用到房屋建造的材料中。

其可以分为方砖、条砖(小砖)、空心砖三种主要类型,当时人们将方砖用于铺设建筑物的地面和基层;将小砖用在水系疏通和密实建设中;空心砖用于墙体的构造之中。

随着时间不断推移,砖雕技艺慢慢走上历史的舞台。

2.2 砖雕的一次飞跃——秦砖。

“秦砖汉瓦”在中国建筑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客观上推动着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

临夏砖雕: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临夏砖雕: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临夏砖雕: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我对于临夏砖雕的独特艺术风格和鲜明民族特色深感着迷。

临夏砖雕源自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一种结合了古典中式建筑、民族传统文化和雕塑艺术的独特艺术形式。

其精致的质感和精美的细节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认可。

在本文中,我将会更详细地讨论临夏砖雕的历史背景、原材料、制作流程和现状,并对其特点和发展前景进行展开说明。

一、历史背景临夏砖雕起源于中国明朝时期,是古代宫廷建筑的主要装饰工艺之一。

在当时,临夏砖雕被广泛应用于皇家宫殿、名门豪宅和名胜古迹的修缮。

在清朝时期,临夏砖雕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和改进,成为了现代砖雕的基础。

此后,临夏砖雕逐渐由官方文化向民间艺术发展,成为了临夏地区和回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临夏砖雕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二、原材料临夏砖雕的原材料主要是化学组成稳定、耐高温的云南白草灰。

此外,还需要使用红砖、黄砖、黑砖、白砖等不同色彩的砖块作为衬托。

三、制作流程1.设计:在制作之前,需要进行规划和设计。

设计师首先需要进行图纸绘制和立体造型,然后做出精确的模型。

2.制模:根据设计图纸,制作与图纸等比例的木模,然后使用云南白草灰制作石膏模。

3.刻凿:将石膏模放在专用的工作台上,然后用锤子、凿子、刻刀等工具对砖块进行刻凿和切割。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线条和曲度的细节和准确性。

4.烧制:将刻好的砖块放置在竹节空心窑里,随后进行烧制。

烧制完成后,将砖块进行清洗和打磨,并将它们放回原来的木模上进行拼接。

5.上色:在砖雕完成后,需要进行上色。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涂刷和调色板将颜色涂在砖雕上。

四、特点临夏砖雕的最大特点就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临夏地区人民的审美和情感。

与其它砖雕相比,临夏砖雕更加精细、宏伟和生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

砖雕介绍

砖雕介绍

砖雕砖雕顾名思义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与核心点是在于用金砖等级的成品青砖进行表面深度雕刻,这是我国几百年来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砖雕,其它采用合成、翻模、窑前(即捏制成形后再烧制)等其他技术做成的产品可能在外观上可以效仿与复制,但随着安装后时间上的增加“仿品”的色泽,形变会逐渐体现出来甚至多数发生断裂、脱色、变色,并且在价值意义上忽略了传统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

一、历史沿革例如,南京明孝陵宫城东西两侧的砖雕八字墙上雕刻大卷草折枝花等浮雕图案,安徽凤阳明代中都城址内须弥座上的折枝花和梅花鹿、云彩、龙等砖雕图案;同时,安徽、江苏等地的民间砖雕也有了发展。

建于同治年间(1862~1874)太平天国将领李世贤的浙江金华府第,其前庭照壁的砖上雕刻龙、凤、仙鹤等图案,风格刚劲粗壮。

清代民间砖雕除江苏、安徽外,在山西、浙江、福建、广东、北京、河北等地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们大多作为官吏、富豪、地主宅院的厅堂、大门、照壁、祠堂、戏台、山墙等建筑的装饰,雕刻精巧,有的陪衬以灰泥雕塑或镶嵌瓷片,争奇斗胜,富贵华丽。

清代后期,砖雕趋向繁缛细巧,具有绘画的艺术趣味,充分表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

(1)初期砖雕产品中国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

汉代画像砖是墓室预制构件的大型空心砖,它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种图像。

北宋时形成砖雕,成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

在河南、山西、甘肃等地发掘的北宋墓室,三面墙壁均以砖雕贴砌而成。

墓室内的砖雕数量、质量以及所选用的题材,都取决于墓室主人的社会地位。

常见的题材有墓室主人夫妇对坐、男仆托盘、侍女执壶等,再现了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

金代,墓室砖雕的内容更加丰富,技艺也有所提高。

(2)中期建于大安二年(1210)的山西侯马董玘坚墓室,在不足4.7m2的面积上,砖雕布满全室,雕刻有模仿木结构的斗拱、拱眼、藻井、大门、隔扇等,以及屏风、几凳、花卉、鸟禽、人物、演戏场面等图案,其中站立在戏台口的生、旦、净、末、丑等演员运用圆雕技法,形象栩栩如生,是金代砖雕的代表作品。

临夏砖雕的历史溯源及现状

临夏砖雕的历史溯源及现状
印花和雕刻相结合的新式工艺 , 使砖雕件更为精细 和立体 。 及
论及临夏砖雕艺术的历史溯源 ,本文有必要结合 中国回
至宋代 , 在《 营造法式》 中砖雕被称为 “ 斫事” , 所谓 “ 事造剜凿 ” 族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来上溯。 隋唐时期 , 中亚和西 亚地区的大
当指其 技法规范。及至此时 , 砖雕 的工艺 手法 虽 日臻成熟 , 但
制, 不过三 问五架 , 不许用斗拱 , 饰色彩 ” 。但随着 当时工 商业
术传统和匠作技艺随着“ 回匠 ” 的东 迁也被移植到 了东方 。文
的发 展繁荣和市民阶层 的出现 ,促使 新兴 的财 富阶层 手 中大 献 虽无对砖 雕技艺的直接记载 , 但从合理推 断而 言 , 对后世临 量 富足的商业资本 用于民居建筑装饰 , 加 以砖 雕技法 、 制作 工 夏砖雕 艺术 的形 成和发展确有 直接 的影 响。如元代重建 的杭 艺和题材 内容 的 E l 益成熟 和丰富 ,催 生了 中国砖雕艺术 的空 州 真教寺 ( 又称凤 凰寺 ) 建筑所饰伊斯 兰风格 的砖雕 , 画面精
砖雕的艺术形态 ,在信仰伊斯兰教的 国家或者更早 以前 的中
东地 区很早就被广泛使用 ,例如古 代美索不达米亚地 区的苏
随着佛 教的兴起和寺观 、 砖塔建筑 的大规模建 设 , 砖雕在 建筑 美尔 、 亚述 、 巴 比伦等文明古国都曾经以规模宏大 的砖构建筑 装饰领域 中的作用和地位 日益巩 固。唐代砖雕发展 出将 模压 和装饰闻名于世。”
中 的河 州 砖 雕 因其 精 湛 的工 艺 手 法 和独 具 特 色 的 地 域 民族 文
与吸收对临夏砖雕制作工艺 的成熟 和题 材内容的拓展丰富又
2 3 1
对州
促使 临夏砖雕进入 了空前繁盛时期 。

徽州砖雕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

徽州砖雕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

人的缺失等原因,使得徽州砖雕这项传统技
文化,其当时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素养、
徽州砖雕是古徽州建筑三雕里最具魅 艺正在悄悄消失。面对这样的困境,我国已
社会经济状态以及徽商遍布世界各地对徽州 力的 一种 传 统 的民 间 雕 刻 艺 术。徽 州建 筑 开始大力推进非遗物质文化保护工程,鼓励
砖雕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徽州砖 三雕包括砖、木、石三种。徽 州砖雕 用徽 州 各地、各高校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针对
的格局,民国元年(1912)废府留县。现今 年来,越来越多的美术和设计专业的师生、 分。本文没有过多地介绍砖雕的技艺,而是
古徽州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绩溪 艺术家来到徽州地区实地写生和考察,他们 通过砖雕的历史渊源与成因、多重价值等来
县还在安徽省境内,婺源县划至江西省。徽 沉浸于徽州古建筑群中,从精美的徽州砖雕 重新认识徽州文化中的精髓,让更多的人了
刀代笔,一般采用圆雕、浅浮雕、镂空雕、透 离不开世代工匠们的创新精神,要让古老的
一、徽州砖雕的历史渊源与成因
雕、高浮雕等技法,多以人物、动物、花卉、 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扬光大,就要求
民间的吉祥图案、文字等为题材进行雕刻, 今天的技艺传承者们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
清乾隆时著名诗人黄仲则道:“一滩复 达到从整体美到局部美和谐统一。
个大的背景下产生的。同时徽州商人也促进 了徽州砖雕艺术的发展。徽州商人资本雄 厚,经营范围广泛。徽商具有喜好精致小
三、徽州砖雕面临的危机与发展机遇
本文为2018年度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 践项目“徽州砖雕艺术在现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项目号:2018kycx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巧的审美趣味,带动了徽州地区商品经济

中国古建材料中的砖雕、石雕、木雕文化

中国古建材料中的砖雕、石雕、木雕文化

中国古建材料中的砖雕、石雕、木雕文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砖雕、石雕、木雕文化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这些雕刻工艺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文化传承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古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砖雕文化砖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重要的雕刻工艺。

砖雕不仅点缀着建筑墙面,还能在墓室、神龛等建筑空间中营造独特的氛围和效果。

在砖雕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流程:1、原材料准备砖雕的原材料主要是泥土和石灰。

在原料准备阶段,选用合适的泥土和石灰进行混合,得出均匀的泥石混合物。

2、模具制作砖雕不同形状的模具需要经过精细的制作才能获得准确的雕刻形状。

模具的制作一般选用木材,并经过多次打磨和上油,以防止泥土粘在模具中。

3、砖制作砖雕的雕刻需要用到一定的压力,因此需要制作出密度较大的砖块。

在砖制作过程中,先将泥石混合物放入模具中,在压实后倒出,等待一定时间至砖体较硬后进行雕刻。

4、雕刻在砖制成后,使用刀具和工具进行刻画。

砖雕常常根据文化、宗教、风俗等题材进行表现,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凤、花鸟等内容是砖雕中的主流形式。

二、石雕文化石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另一重要的雕刻工艺,用以装饰建筑物或制作雕像、碑石等。

在石雕的制作过程中,也需要经过几个流程:1、原材料准备石雕的原材料主要是石材,如花岗岩、大理石和青石等。

要根据不同的作品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的石材。

2、设计和雕刻准备石雕需要先进行设计和雕刻准备。

雕刻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要素、人物等内容进行构思和确定。

完成设计后,将作品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制作成模型供雕刻师参考。

3、雕刻在雕刻过程中,需要设计雕刻场地、选择合适的工具,如锤子、凿子、刀子、翼子等,根据设计图纸在石材上进行刻画。

4、修饰和处理石材的表面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修饰处理,如打磨、抛光、雕刻、打眼等,使作品达到更加细腻和完美的效果。

三、木雕文化木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装饰材料的重要来源,制作精美的木雕构件能够有效地达到园林建筑和寺庙建筑中的装饰和象征作用。

古代宫殿中的龙纹砖雕

古代宫殿中的龙纹砖雕

古代宫殿中的龙纹砖雕古代宫殿中的龙纹砖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

它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龙纹砖雕不仅是宫殿建筑的装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古代宫殿中的龙纹砖雕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艺术价值。

一、历史渊源龙纹砖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代和周代。

在商代,龙被视为神圣的象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中。

而在周代,龙纹砖雕开始成为宫殿建筑的主要装饰元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纹砖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制作工艺龙纹砖雕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首先,选取优质的黄土作为原料,经过精细的加工和筛选,制成均匀的砖坯。

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将龙纹图案刻画在砖坯上。

这个过程需要高度的技巧和耐心,因为一旦出现错误,整个砖坯就会被废弃。

接下来,将刻画好的砖坯进行烧制,使其成为坚硬的砖雕作品。

最后,对砖雕进行上釉和装饰,使其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效果。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耗时耗力,但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却是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三、艺术价值龙纹砖雕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它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精湛工艺。

龙纹砖雕的图案精美细腻,线条流畅,栩栩如生,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其次,龙纹砖雕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尊贵。

龙纹砖雕的出现,不仅为宫殿增添了华丽的装饰,更体现了古代皇室对权力和尊贵的追求。

最后,龙纹砖雕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遗产。

它承载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记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龙纹砖雕作为古代宫殿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它不仅是宫殿建筑的装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纹砖雕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论佛山地区砖雕艺术的特点与发展传承

论佛山地区砖雕艺术的特点与发展传承

185作者简介:张敏(1980— ),女,汉族,广东珠海人,博士,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民俗学。

砖雕是一种以中国传统烧制的青砖为材料,以人物故事、花鸟虫鱼、祥禽瑞兽、吉祥图案等图像为题材的雕刻工艺,可以在一块砖乃至若干块组合的砖雕刻而成,通常用于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壁面装饰。

明清时期,佛山镇商业繁荣,经济发达,跻身中国四大古镇之列。

当时手工业发展鼎盛,能工巧匠人才辈出,工艺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佛山的“三雕两塑”更是闻名遐迩,其中三雕之一便是砖雕。

砖雕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砖雕最初由陶艺、石雕工艺开展而来,后来逐渐发展出独立的风格,与其它雕刻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它比木雕易保存、使用寿命长,比石雕质地较软、易于雕刻,且取材较石雕方便。

明代中期以后,由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石雕与琉璃成为高级建筑的新贵,砖雕则平民化,除了宫廷、寺院建筑使用砖雕之外,民居也讲究规模和艺术装饰,砖雕随之流行起来。

砖雕技法不断完善,工艺精细入微,花样繁杂,纹饰题材包罗万象。

到了清代中后期,砖雕工艺已臻炉火纯青之境,砖雕的发展达到了巅峰,雕刻风格细腻繁复,在砖坯上雕出情节复杂、多层镂空的画面,景象采用透视方法,由近及远,层次分明,最复杂的达九层之多。

一、佛山砖雕的应用及作品在清代,砖雕不受等级制度的限制,因此一般宅第、会馆、寺庙、店铺等,均有大量砖雕作品存在。

砖雕流传的地域也非常广泛,大江南北均可觑其踪影,因此不同区域的砖雕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雕刻工艺特色。

广东砖雕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花草树木瓜果鸟兽都能体现浓郁的岭南风情。

(一)砖雕手法较之北方砖雕的粗扩、浑厚,广东砖雕显得纤巧玲珑,风格华贵秀丽,细腻精致,现刀实刻,明快利落,常与彩绘、灰塑、陶塑等组合,相互辉映,尤显辉煌灿烂。

广东砖雕的雕刻手法多以阴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穿插进行,精细者可达七八层,造成景致深远的效果。

最突出的手法是“挂线砖雕”,采用精制水磨青砖为材料,把花纹深刻成织锦缎般图案,往往雕镂得精细如丝,流畅剔透,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青砖雕乾坤:石家大院赏砖雕

青砖雕乾坤:石家大院赏砖雕

青砖雕乾坤:石家大院赏砖雕小津相信,你肯定见过缤纷多彩的水果雕刻还有这样惟妙惟肖的玉雕那你见过蕴意深厚的砖雕嘛?▼话说砖雕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古代的建筑装饰艺术。

它是以青砖为基本材料,由陶艺、石雕等工艺演变而来,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广泛应用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砖雕艺术。

砖雕,最早起源于东周的瓦当和汉代的画像砖。

到了北宋时期才形成砖雕工艺,但只是作为墓室壁面的饰品,到了元代砖雕艺术式微。

从明代开始,砖雕转变为建筑装饰。

天津砖雕兴起于清代咸丰以后,杨柳青的石家大院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在建筑上广泛采用砖雕工艺。

石家大院砖雕石家大院砖雕,受益于杨柳青年画的熏染。

如大院正门寓意荣华富贵的牡丹,和象征书香世家的《麟吐玉书》等,都采用了杨柳青年画《三羊从地起,五福自天来》传统纹样样式。

石家大院是一个砖雕的世界:门楼、影壁、风头、木门窗外廓、门楣、山墙、后檐墙……处处有砖雕,可以这样说,在大院建筑中最显眼的地方,都能看到精美的砖雕。

石家大院正门上雕刻的《富贵牡丹图》,用24块方砖双层套刻,画面枝叶繁茂、疏密相间,托出牡丹花40朵,大花盛开,小花含苞,栩栩如生。

这幅砖雕图案为花枝缠绕,浮雕镶嵌五朵盛开的牡丹花,中间为一大朵,两侧相衬。

牡丹花象征富贵,寓意为荣华富贵,下面有蝙蝠口吐祥云图案。

大院砖雕处处精美,就连房屋垂脊上的砖雕图案也十分精致,有向日葵、葫芦、花卉等,其寓意为子孙万代、蒸蒸日上。

这两幅砖雕图案为《三羊从地起》、《五福自天来》,内容源于杨柳青年画,是由大小相同的两块砖雕刻而成,为对称图案。

《三羊从地起》图案是一童子手托如意,云中有形态各异的三只羊,象征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

人们一般以三羊开泰为岁首称颂之辞;《五福自天来》图案是一童子手托宝盒,盒中飞出五只蝙蝠在云雾中,寓意盼望好运气,好事从天而降,万事如意。

这幅砖雕图案为《凤戏牡丹》。

凤凰为百鸟之王,是吉祥的象征;牡丹是百花之王,雍容华贵,象征荣华富贵。

浅谈古建砖雕七大流派特色

浅谈古建砖雕七大流派特色

浅谈古建砖雕七大流派特色古建砖雕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技艺中的瑰宝之一。

随着时间的流逝,砖雕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经历了多次变革,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表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下面,我将从一名建筑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对古建砖雕的七大流派进行浅谈。

1. 北方平遥流派平遥砖雕是中国明清时期(Jiajing、嘉靖和万历时期)砖雕艺术的重要类型,主要分布在山西平遥古城内。

平遥砖雕艺术以精雕细琢、细腻的线条、丰富的色彩和强烈的装饰感为主要特点。

平遥老城墙,作为中国现存大城墙的代表,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怀旧气息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 华中武当流派武当砖雕的代表作品是武当山大殿,其体现出的砖雕艺术特征是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充满动感和气氛感。

武当砖雕受到了自然形象的启示和民间传说的影响,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的风光和文化传统的精神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华北北海流派北海砖雕,盛行于明朝嘉靖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瑰宝的代表之一。

北海砖雕的特点是造型规整、刻画细腻、花式繁多以及充满神秘感,其艺术造诣堪称古代的极致之作。

4. 华东苏州流派苏州砖雕,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时期。

苏州砖雕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砖雕,其最大特点是与建筑紧密结合,塑造出建筑形体,增添建筑的美感和神韵。

苏州砖雕又分为素砖雕和彩砖雕两大流派,丰富了这一地区的建筑艺术。

5. 华南广东流派广东砖雕历史悠久,同时也是中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砖雕艺术。

广东砖雕的特点是图案细致,层次丰富,错落有致,表现出中国南方优美的文化底蕴和曲折的历史变迁。

6. 西南云南流派云南砖雕起源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云南砖雕的特点是造型简练、线条流畅、意境深刻,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原始风格。

7. 西北陕西流派陕西砖雕兴盛于唐和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砖雕之一。

陕西砖雕的特点是图案多样、色彩鲜艳、造型雅致,其艺术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砖雕影壁文化的寓意和由来

砖雕影壁文化的寓意和由来

砖雕影壁文化的寓意和由来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我们研究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外观、结构等等,更涉及到建筑背后的文化、历史、传承。

在我国的古建筑中,有一种被称为砖雕影壁的建筑装饰文化,它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建筑,更有着深厚的寓意和由来。

砖雕影壁是一种在建筑外墙上利用砖块雕刻而成的壁面艺术品。

常见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园林、庙宇、古街等地方。

历史上,这种装饰形式非常流行,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场所。

它可以用来装饰门面、外墙、庭院等等,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砖雕影壁的寓意很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寓意就是祈求吉祥、美好。

砖雕影壁往往会体现出一些象征着美好寓意的图案和字眼,比如喜鹊、团圆、吉祥等等。

这些图案和字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深厚的底蕴,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信仰。

另外,砖雕影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由来,就是古代建筑师为防止建筑污染而创造的一种策略。

在古代,没有现代化的城市治理,污染是很容易发生的。

为了保护建筑免受污染,古代的建筑师就设计了这种砖雕影壁,利用砖块的孔隙来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避免室内环境受到影响。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可以在古建筑的外墙上看到这种装饰的原因。

砖雕影壁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它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

首先,需要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用手绘图或电脑绘图的方式完成设计。

接下来,需要选择合适的砖块材料,并按照设计图案的要求加工成具有特定形状的砖块。

然后,需要有一位熟练的雕刻师,根据设计图案一点点将砖块雕刻成具有艺术价值的砖雕。

最后,需要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安装师,将砖雕固定在建筑外墙上。

整个过程需要各种专业技能的共同配合,从设计到制作再到施工都需要十分严谨的流程和操作。

总之,砖雕影壁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装饰形式,更是一种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和科技思维的高级艺术品。

在现代化建筑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这种文化传统和技艺保留下来,并融入到我们的建筑设计中。

关于山西砖雕的调研报告

关于山西砖雕的调研报告

关于山西砖雕的调研报告山西砖雕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源自山西这片古老而独特的土地。

砖雕技艺在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始于唐代,达到鼎盛于明清时期。

砖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山西砖雕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砖瓦制作工艺,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山西砖雕艺术风格。

山西砖雕的材料主要是红砖和白瓷,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可塑性,方便雕刻各种样式。

而山西砖雕的主要工艺有浮雕、透雕、圆雕、平雕等多种形式,多数作品以人物、鸟兽、花鸟等为主题。

在山西的寺庙、园林和民居等地,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绝伦的砖雕作品。

例如,山西壶口瀑布附近的木塔,这座古老的木质建筑上饰有大量的砖雕作品,这些砖雕作品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同时,平遥古城也是山西砖雕的一片热土,这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其中不乏砖雕的身影。

而广灵寺是山西砖雕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建筑寺庙之一,充满了山西砖雕的独特魅力。

山西砖雕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精湛的功夫赢得了广大人民的青睐。

它不仅可以用于建筑的装饰,还可以作为艺术品收藏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山西砖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融合了汉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山西砖雕风格。

而闻名于世的平遥砖雕正是山西砖雕的代表之一,它以精湛的技艺和细腻的表达,展现了山西砖雕的独特之美。

然而,山西砖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传统砖雕技艺的传承受到了一定的压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工艺正在逐渐消亡,山西砖雕也不例外。

许多年轻人不再愿意学习砖雕技艺,这导致了砖雕工艺的丧失。

其次,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也给砖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现代建筑更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效益,而不注重艺术表达和人文内涵,这使得砖雕在建筑中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为了保护和传承山西砖雕这一传统工艺,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砖雕技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砖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于大安二年(1210)的 山西侯马董玘坚墓室,砖雕布 满全室,雕刻有模仿木结构的 斗拱、拱眼、藻井、大门、隔 扇等,以及屏风、几凳、花卉、 鸟禽、人物、演戏场面等图案, 其中站立在戏台口的作品。元代,墓室砖 雕逐渐衰落。至明代,砖雕由 墓室砖雕发展为建筑装饰砖雕。
砖雕的历史沿革
砖雕产品中国砖雕是由东周瓦当、 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汉 代画像砖是墓室预制构件的大型空心 砖,它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 种图像。北宋时形成砖雕,成为墓室 壁面的装饰品。在河南、山西、甘肃 等地发掘的北宋墓室,三面墙壁均以 砖雕贴砌而成。墓室内的砖雕数量、 质量以及所选用的题材,都取决于墓 室主人的社会地位。常见的题材有墓 室主人夫妇对坐、男仆托盘、侍女执 壶等,再现了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情 景。金代,墓室砖雕的内容更加丰富, 技艺也有所提高。
清代,北京紫禁城宫 廷内墙面夹柱的通气孔也 都使用砖雕,镂雕花鸟图 案,牢固而美观,且利于 空气流通。慈禧太后陵寝 隆恩殿及其东西配殿的墙 面也用砖雕贴砌而成,有 的贴金,辉煌耀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