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七年级历史下册《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知识点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下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知识点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下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知识点知识点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七年级历史下册《繁盛一时的隋朝》知识点整理(人教新课标版)文章七年级历史下册《繁盛一时的隋朝》知识点整理(人教新课标版)出自http:/article/wk-78500001509560.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七年级历史下册《繁盛一时的隋朝》知识点整理(人教新课标版)教案。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的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具体涉及以下内容:
1. 隋朝的统一: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实现了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后的再次统一。
这个统一为后来的唐朝繁荣打下了基础。
2. 大运河的开通:隋朝时期开通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大运河的开通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推动了中国的统一和发展。
3. 科举制的创立:隋朝时期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重要变革,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加强了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推动了教育发展,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4. 隋朝的灭亡:隋朝的灭亡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隋朝灭亡的时间是618年。
初一历史书第九课笔记
初一历史书第九课笔记
以下是初一历史书第九课的笔记:
第九课: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凿
一、隋朝的统一
隋朝的建立:隋朝是继南北朝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篡位,建立隋朝。
隋朝的统一: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实行一系列改革,使隋朝国力逐渐强盛,最终于公元589年统一了中国。
二、大运河的开凿
背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决定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过程:大运河的开凿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洛阳到淮河,第二阶段从淮河到江都,第三阶段从江都到余杭。
整个开凿过程从公元605年开始,到公元610年完成,历时六年。
影响: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连接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隋朝的文化与科技
文化:隋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唐诗、宋词等文学形式也逐渐兴起。
科技:隋朝在科技方面也有很多成就,如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到小
数点后第七位数字、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等。
以上是第九课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凿,了解了隋朝的文化与科技发展。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大运河的开凿对于南北交通的重要性,同时也深刻认识到隋朝时期中国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精选】北师大版历史七下《隋的统一与大运河》word教案1-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示例本课重点:隋朝大运河;暴君隋炀帝本课难点:科举制度的创设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提问:(1)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2)(展示杨坚的图片),581年,这个人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他是谁?二、讲授新课1、隋朝统一南北南北朝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而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所以隋灭陈,就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开皇之治与大运河的开凿1)开皇之治教师让学生自读教材,归纳、总结,然后提问。
最后教师总结要点:隋完成统一,社会稳定;隋文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隋文帝节俭,提倡减轻人民负担。
2)大运河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强大、富足的隋王朝使大运河能够开通,大运河好不好?(多媒体演示:运河上的船只,运河边的粮仓,运河沿线的城市。
用事实说明大运河的作用)(学生思考)运河给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起到什么作用?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局部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南北东西全方位的大水网。
运河的通航,编织起一个前所未有的物资交流网,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突破性的发展。
两岸日渐繁荣,城镇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洛阳,是运河的中心,南北均归于此,在全国的政治、经济中有重要地位;江南的扬州,城池之大,货物之多,生活之繁华,交通之发达,当时号称天下第一;中心城市苏州,处于江南运河的中心位置,航运繁忙;大运河的起运点杭州,是当时全国最富庶的郡县之一,城市的扩大与繁华,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后来靠运河生活的人超过百万。
大运河的通航,使南北交流更加便利,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大运河的通航,大大促进了南北科学文化的交流。
大运河是一项改造祖国河山的伟大创举,它不仅是一条南北水上大动脉,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过重要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
精心整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大水系即是: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武则天统治时期,史称有“贞观遗风”,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⒋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由于他重用贤能,任用名相,锐意改革等。
使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5.唐朝出现的新型农业工具——曲辕犁,可用于控制入土深浅。
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D士人中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E还有国际影响,19世纪的英国文官制度的产生就是受到了中国科举制的启示)2.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骑马出行普遍而富有情趣。
3.唐朝习俗风尚、思想文化的特点: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唐朝的时代精神:博大开放、汇纳百川、充满创新活力。
【第5课“和同为一家”】1.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有⒈遣唐使就是日本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他们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风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⒋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⒌唐太宗时,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关键知识点精炼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关键知识点精炼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关键知识点精炼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的统一: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589年灭陈,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 大运河的开通: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在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
1.2 唐代的繁荣- 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
-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3 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都有很大发展。
- 宋代的社会生活:城市繁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2.1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 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2 巩固统一的措施- 推行郡县制: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秦朝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2.3 繁荣的秦汉文化- 秦汉文化的繁荣:秦始皇时期修建长城,汉武帝时期开辟丝绸之路。
- 科学技术的发展:秦汉时期出现了造纸术、印刷术等重要的科技成果。
第三单元:近代化的探索3.1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背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洋务派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研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军队。
3.2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背景:1898年,清政府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戊戌变法。
-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研究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
3.3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原因:1911年,清政府统治腐朽,民众疾苦,革命形势成熟。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一)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一)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建立: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都城,他就是。
2.统一:589年,灭,统一全国。
3.意义:结束了,顺应了。
4.措施:发展,,统一和制度;加强,提高。
成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
2.条件:;。
3.时间:605年起,开通。
4.概况:以为中心,北达,南至。
四段(自北向南):渠、渠、、江南河。
连接五大水系:河、河、河、、。
(见下图)5.地位:全长公里,是古代世界的运河。
6.作用:加强了、和。
7.认识:,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成为我国的大动脉。
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但过度役使民力,也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1.雏形: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诞生: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制度的正式确立。
3.影响:加强了;扩大了,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灭亡1.原因:。
⑴表现: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营建东都、开凿大运河、修筑和。
②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多次巡游。
③屡次发动战争:。
⑵影响。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被部将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3.认识:;。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618年,称帝,建立,定都。
二、唐太宗的“贞观之治”:626年,唐太宗即位,次年改年号为“”。
(下图)1.治国策略:吸取;;知人善任。
名臣——敢于直言的 (被誉为镜子);善于谋略的、敢于决断的 (“房谋杜断”)2.治国措施:⑴政治上,进一步完善;制定,;增加,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
⑵经济上,。
⑶军事上,击败,加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
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
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大运河:3+4+5=1。
3点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逐渐松弛。
)(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惟一的女皇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1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知识讲解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评一评:
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 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 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请你与小组内同学合作, 讨论一种简单而便于记忆的方 法来介绍大运河,然后与其他 同学共享吧!
思考: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吗?
巴拿
苏伊
马运
士
大 西
度
洋
洋
洋
大
西 洋
通过阅读材料、思考比较, 你能说出隋朝大运河开凿及通航 的影响吗?
隋朝大运河开凿及通航的影响
1) 大运河通航后,成为南北政治、经济、 文化联系的纽带;
请你举些实例来说明。
二、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1.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2. 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 3. 大运河开凿及通航的影响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 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3.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必须加 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4.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 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589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 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 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隋朝统一的原因
1)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2) 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 陈腐败; 4) 隋强大,战术运用得当;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要点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
2、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
隋朝时。
3、隋文帝统治的措施:隋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4、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
5、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⑴、掌握隋大运河的一个中心,两端,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一个中心:洛阳两端: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⑵、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⑶、隋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年号“贞观”。
3、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国号为“周”。
2、史称武则天有“贞观遗风”。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是武则天。
3、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唐朝时期,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筒车是一种可以解放人力的灌溉工具)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1、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2、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3、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
4、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5、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饮茶风俗风靡全国是在唐代。
(我国是茶的故乡)6、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7、盛唐时期,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13课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1.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并立
政权
北宋 辽 西夏 金 南宋
民族
汉 契丹 党项 女真 汉
建立时间
960年 916年 1038年 1115年 1127年
建立者
赵匡胤 阿保机 元昊 阿骨打 赵构
都城
汴京 上京 兴庆 会宁 临安
灭亡时间
1127年被金灭 1125年被金灭
1227被蒙古灭
• 3. 宋夏和约----1044年,宋夏订立 和约: • ①夏对宋称臣; • 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 等“岁币”; • ③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榷 场) • 作用: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 4.北宋军民抗击辽、西夏的意义: 辽和西夏的南侵是掠夺性战争,北 宋军民抗击是正义性的,维护了中 原和南方地区的相对稳定,有利于 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1234被蒙古灭 1276年被元灭
• • • •
2.澶渊之盟---(1)时间:1005年; (2)双方:辽与北宋; (3)内容:①双方撤军,各守疆界; ②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 为“岁币”。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 “澶渊之盟”。 • (4)影响:①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 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 象。
第5课 “合同为一家”
• 1、政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 • 2、天可汗: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 称为“天可汗”。含义:拥戴唐太 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 3、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期, 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他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许多工艺品、 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 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等。 • 作用: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 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 密切交往的基础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轻徭薄赋 解释:减轻徭役,降低赋税。 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 无偿劳动。包括力役 、杂役、军役等。 赋税:赋税:田赋与其他税收的总称。 中国最初的赋税是统治者向下属征取土 产、劳役和其他实物。 按土地及工商经营征收财物称为 “税”。
“天上有一条银河, 地上有一条运河。”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第一运河
1、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乘 船沿大运河去洛阳,必须经过( )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通 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请你仔细 想想这位商人应该是生活在下列哪个朝 代( )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隋朝
3、隋的富庶 隋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 的发展的措施,在短短的20多年,便出 现了人口繁盛、仓廪充实的局面 开皇年间,隋帝国疆域辽阔,国 力强盛,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 度增长
二、贯通南北的动脉
隋炀帝兴建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开凿的原因: 3、大运河的概况: 4、作用:
“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
修 建 者 : 隋 炀 帝
3+4+5=1
3:涿郡,洛阳,余杭 4: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1:隋朝大运河
隋朝对历史的贡献
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朝代
1、它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从新实现了国家的统 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2、隋统一后,在政治上首创了三省六部制,完善 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3、在经济上,隋朝开凿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控制。 4、隋朝还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 5、隋朝创立了科举制。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 的方法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 制正式诞生。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时间:581年1、隋的建立年号:开皇都城:长安(东都:洛阳)建立方式:逼迫静帝退位时间:589年a.民族融合。
b.南方经济发展。
客观原因统一条件(原因) c.人民渴望统一。
2、隋的统一 d.隋文帝励精图治。
和发展 e.陈政权的腐败。
主观原因f.战术得当。
a.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统一意义 b.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c.为隋唐时期空前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盛世:开皇盛世—形成原因:隋文帝顺应历史潮流,励精图治等。
开凿时间:隋炀帝时期开凿用时:6年根本目的:巩固统治a.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意义作用 b.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大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
3、隋大运河“2”:全长2千多千米“3”:三点:涿(zhu公式“4”: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hán)沟-江南河2+3+4+5=1 “5”:五大水系:海河-黄河-长江-淮河-长江-钱塘江“1”:一条大运河: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积极的一面:同“意义作用”。
评价消极的一面: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的灭亡。
总结:利大于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从长远角度上说有利于国家统一。
意义作用中不含巩固统治,大运河的开凿加速了隋的灭亡!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2、唐朝建立建立者: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即位事件:玄武门之变年号:贞观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
盛世:贞观之治原因:唐太宗自己的雄才大略;虚心纳谏善于用人,吸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颁布的革新措施……(加以概括)3、唐太宗经济: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法律: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初一下册历史第1课知识点: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初一下册历史第1课知识点:隋的统一与大
运河
隋朝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建立时间:581年年号:开皇
统一:589年意义: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大运河开凿原因:为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开凿时间:隋炀帝时期开凿的用时六年。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诼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①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②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③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④此后,历朝
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历史第1课知识点: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1.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隋朝统一的历史作用是:(1)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2)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3)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4)承上启下,继往开来2.大运河建立的时期:隋炀帝时期;在当时重要地位:他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3.水运粮食与陆运粮食:(1)陆运粮食:运输量小,速度慢,费用高;(2)水运粮食:运输量大,速度快,费用低。
4.完成建立大运河的有利条件:(1)隋朝国家统一,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成为大运河开凿奠定了经济基础(2)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3)利用已有的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做基础。
5.大运河通航后的作用: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沟通了亚洲内陆“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沿岸地区的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统一;至今仍然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6.繁盛一时的隋朝很快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导致了各地的农民起义。
7.从隋朝灭亡得到的启示: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要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正确意见: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8.开凿大运河事件的观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历史上毁誉参半。
大运河开凿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灾难,但是大运河开通后却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巩固统一,带动了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9.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
10.建立大型工程注意:要从国情出发,要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要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增强,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表现)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形成了开明的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实行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和措施:(1)中用贤才,虚心纳谏(2)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农民服役天数,并规定可以用缴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劳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3)完善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度(4)修订律令,化重为轻。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隋朝特点:繁荣却短命一、隋朝的统一1、建立: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1年2、统一: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589年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二、大运河的开通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此河指的是大运河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中心:以洛阳为中心起点与终点: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长度及地位: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作用: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三、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地位: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1、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2、都创立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并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3、都修建了重大工程。
秦朝修建了长城、灵渠;隋朝开凿了大运河。
4、两个朝代存在的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5、两朝都是由于皇帝残暴无道,引起人们反抗,最后被推翻。
唐朝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原始农业的兴起:1.建立: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18年。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隋朝 建立者
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七年级(下)辽、宋、夏、金。
元时期一、两宋时期的政治关系(一)辽、西夏与北宋并立1、各政权建立的概况辽契丹族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建立时间:916年都城上京北宋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建立时间:960年都城:汴京西夏党项族建立者:元昊建立时间:1038年都城:兴庆金女真族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建立时间:1115年都城:会宁2、北宋和辽的关系:战——和杨家将:北宋抗击辽的代表澶渊之盟: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好的影响)。
3、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靖康之变);同一年(1127年)南宋建立:建立者:赵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二)金、西夏、蒙古与南宋并立1、南宋与金关系(宋金南北对峙):战——和岳飞抗金:岳飞南宋著名将领,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岳飞抗金的意义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绍兴和议: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由此双方保持了近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
2、元朝:建立民族:蒙古建立者:忽必烈(元世祖)建立时间:1271年,实现全国统一的时间:1279年(文天祥抗元)3、11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1276年蒙古灭南宋4、文天祥抗元意义:有效地遏制了蒙古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维护南方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二、两宋时期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趋势:开发:江南六朝时期;完成: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原因:两宋时期,中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侵,多战乱。
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南方自然资源优越表现:①农业:占城稻,原产于越南,北宋时期引进,得到迅速推广,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二、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的风俗习惯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知识点
知识点
一、隋朝统一原因
1、隋文帝励精图治,隋朝经济高速发展,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隋文帝注重军事发展,军队实力大幅提高,为统一准备了实力。
3、陈朝政府腐化,军队战斗力低下。
4、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长时间的分裂和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
隋文帝的统一事业符合历史发展。
5、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发展也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意义:隋朝的统一符合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需要,为后来唐朝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二、开皇之治原因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
由于他明文帝所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政治方面,首先是改良政治,改革制度。
中央政制行五省六部制。
任用官员不限门第,唯才是举,通过考试以取士。
经济方面,仿北魏的均田制,实行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妇女则分露四十亩。
又减免赋役,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课后习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
材料二:漕运保证了京师和北方军民所需粮食,有利于国家统一,并因运粮兼带商货,有利于沟通南北经济和商品流通;但它又是人民的一项沉重负担,运费代价过高,尤以漕运徭役,征发既众,服役又长,以至失误农时,故亦有众多弊端。
——百度漕运简介
请回答:
材料一中,“此河”指什么?谁在位时开通的?
当时为什么要开通这条河?
结合材料二,你认为该如何评价皮日休的观点?
答案:
大运河;隋炀帝。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的开通,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经济上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但运河也使人民承担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皮日休主要肯定了大运河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