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浅谈土的工程分类及现场鉴别方法

浅谈土的工程分类及现场鉴别方法土的工程分类是地基基础勘查与设计、施工的前提,因此土的工程分类是岩土工程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勘察、设计规范的首要内容,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制定的一批规范发展和丰富了土的分类系统。
20世纪初期,瑞典土壤学家阿太堡提出了土的粒组划分方法和土的液限、塑限的测定方法,为近代土分类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到40年代末,50年代初,土的工程分类已逐步成熟,形成了不同的分类基础。
从为工程服务的目的来说,土的分类系统是把不同的土分别安排到各个具有相近性质的组合中去,其目的是为了人们有可能根据同类土已知的性质去评价,或为工程师提供一个可采用的描述与评价土的方法。
由于各类工程特点不同,分类依据的侧重面也就不同,因而形成了服务于不同工程类型的分类体系。
土的工程分类1、为工程预算服务的分类:国家计划委于1986年10月1日发布的规定中,将土分为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三类。
2、为判定和评估岩土工程性质的分类:(1)根据土的颗粒级配、塑性指标等土的物理性质,可将土分为碎石类土。
粒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以上。
根据颗粒级配及形状又可分为漂石土、块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和角砾土。
(2)砂土。
粒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不超过全重的50%,塑性指数不大于3的土。
根据颗粒级配又可分为砂砾、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3)粘性土:具有粘性和可塑性,塑性指数大于3的土。
第四纪晚更新及其以前沉积的粘性土为老粘土;第四纪全新世沉积的粘性土为一般黏土;文化期以来新沉积的粘性土称为新近沉积粘性土。
按土的塑性指数Ip有可分为黏土、亚黏土和轻亚黏土三种。
3、按工程性质分:可分为软土、人工回填土、黄土、膨胀土、红黏土及盐渍土等特殊土。
(1)软土。
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为饱和粘性土(2)人工回填土: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堆积物,其物质成分一般较为杂乱,均匀性差。
由碎石土、砂土、男性土等一种或数种组成的称为素填土。
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韧性试验
不能再揉成土团后重新搓条 可以再揉成土团,但手捏即碎
能再揉成土团后重新搓 条,手捏不碎
干强度试验 易于用手指捏碎和碾成粉末 用力才能捏碎,容易折断
捏不碎,抗折强度大, 断后有棱角,断口光滑
野外观察和简易试验主要有下列内容。
(1)肉眼观察:用肉眼观察土的颜色、砂粒的多少、有无结核体及其他包含物。 (2)手指揉搓:将小土块在手中用手指揉搓,根据手感分辨土中砂粒、粉粒及翻粒的多少。
(3)光泽反应:用小刀切开稍湿的土,并用小刀抹过土面,观察土面有无光泽以及粗糙程度。
(4)摇震反应:将软塑或流动的小土块捏成土球,放在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击该手掌,如土球表面有水 渗出,并呈现光泽,但用手指捏土球时水分与光泽很快消失,根据渗水和吸水反应的快慢,来判断土中粉粒和勃粒含
量的多少。
(5)韧性试验:将土调成含水率略高于塑限、柔软而不粘手的土膏,在手掌中搓成直径为 3mm 的土条,然后将土条揉成 土团再进行滚搓,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区分为低韧性、中等韧性和高韧性三种。
(6)干强度试验:将土捏成小土块,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捏碎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土的干强度。
根据上述六个方面的观察和简易试验结果,按表 1-1 进行土类鉴别。对土类的鉴别有助于判断土的性质,从而预 估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试验、评价方法或合适的工程措施。例如,对于鉴别为粉土又处在水
下时,可以预料在地震时可能会产生液化现象,在水力坡降作用下容易发生流砂,在冻结线附近容易积聚பைடு நூலகம்分,形成
冻胀翻浆。因此需要采用标准贯人试验以评价液化势,在开挖基坑或处理临水工程时要验算水力稳定性,作为道路路
基时要采取防冻胀的措施。
土的目力鉴别表 表 1-1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1)砂土现场鉴别方法①砾砂:约有1/4以上的颗粒超过2mm(小高粱粒大小),干燥时颗粒完全分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
②粗砂:约有一半的颗粒超过o omni(细小米粒大小),干燥时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在一起,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
③中砂:约有一半的颗粒超过0 25mm.干燥时颗粒基本分散,局部胶结但一碰就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偶有水印,允粘着感觉。
④细砂:大部分颗粒与粗粒米粉近似,干燥时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有水印,偶有轻微粘着感觉。
⑤粉砂:大部分颗粒与细米粉近似,干燥时颗粒大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稍有压力可分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有轻微粘着感觉。
在观察颗粒粗细进行分类时,应将鉴别的土样从表中颗粒最粗类别逐缎查对,当首先符合某一类的条件时,即按该类土定名。
2)黏性土的现场鉴别①黏土:湿润时用刀切切面光滑,有粘刀阻力。
湿土用手捻摸时有滑腻感,感觉不到有砂粒,水分较大,很粘手。
干土土块坚硬,用锤才能打碎;湿土易粘着物体,干燥后不易剥去。
湿土捻条靼性大,能搓成直径小于0.5mm的长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易断裂。
②柑质黏土:湿润时用刀切切面平整、稍有光滑。
湿土用手捻摸时稍有滑腻感,感觉到有少量砂粒,有牯滞感。
干土土块用力可压碎;湿土易粘着物体,干燥后易剥去。
湿土捻条有塑性,能搓成直释为2~3mm的土条。
3)粉土的现场鉴别湿润时用刀切切面稍粗糙、不光滑。
湿土用手捻摸时有轻微粘滞感,感觉到砂粒较多。
干土土块用手捏或抛扔时易碎;湿土不易粘着物体,干燥后一碰即掉。
湿土捻条塑性小,能搓成直径为2-3mm的短条。
4)人工填土的现场鉴别无固定颜色,夹杂有砖瓦碎块、垃圾、炉灰等,夹杂物显露于外,构造无规律;浸人水中大部变为稀软淤泥.其余部分为砖瓦、炉灰,在水中单独出现;湿土搓条一般能搓成3mm士条,但易断,遇自杂质甚多时,就不能搓条,干燥后部分杂质脱落,故无定形,稍微施加压力即行破碎。
野外土的鉴别方法

土的种类繁 多,有时候让人非 常困扰,经过多年 的经验,人们总结 了一些碎石土、砂 土、粉土、粘性土、 新近沉积粘性土、 人工填土、淤泥、 黄土、泥炭、红粘 土、膨胀土的野外 简单的鉴别方法。
1、碎石土、砂土鉴别方法
类 别 碎 石 土 土 的 名 称
卵(碎)石
观 察 颗 粒 粗 细
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 粱粒大小)
一碎石土砂土鉴别方法类别土的名称观察颗粒粗细干燥时状态湿润时用手拍击状态粘着程度碎石土卵碎石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圆角砾一半以上颗粒超过2mm小高粱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砂土砾砂约有14以上的颗粒超过2mm小高粱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粗砂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05mm细小米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在一起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中砂约有一半以上颗粒超过025mm砂糖大小颗粒基本分散局部胶结但一碰即散表面偶有水印无粘着感觉砂土细砂大部分颗粒与玉米粉近似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胶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表面有水印翻浆偶有轻微粘着感粉砂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近似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稍加压力可分散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有轻微粘着感觉二粉土粘性土鉴别方法土的名称湿润时用刀切湿土用手捻摸时的感觉土的状态湿土搓条情况干土湿土粘土切面光滑有粘刀阻力有滑腻感感觉不到有砂粒水分较大时很粘手土块坚硬用锤才能打碎易粘着物体干燥后不易剥去塑性大能搓成直径小于05nn的长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易断裂粉质粘土稍有光滑面切面平整稍有滑腻感有粘滞感感觉到有少量粘粒土块用力可压碎能粘着物体干燥后较易剥去有塑性能搓成直径为052mm的土条粉土无光滑面切面稍粗糙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感觉到砂粒较多粗糙
池沼中半腐朽的细小的 动植物遗体,如草根、 小螺壳等。
土的工程分类和鉴别

土的工程分类和鉴别土的工程分类和鉴别土工程是土与人工结构或设备进行交互作用,形成的相关工程。
在土的工程实践中,土的类型和性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介绍土工程中常见的土类型、土性质以及如何鉴别土的分类。
一、土的类型根据土的成因分类,可将土分为自然土和人工土。
自然土是指地球表面形成的土,包括风化剥离的土、坍塌的土、沉积的土、火山灰、冰碛物和黏土等。
人工土是指人为填筑的土体,包括挖掘土、填筑土、碾压土、压密土、夯实土和土拱、土梁、坑墙、隧道衬砌和道路路基等。
根据土体与大地的关系,可将土分为原状土和改良土。
原状土是指土体没有经过工程处理的土,即未经任何改变的土壤。
改良土是指通过人为手段,使原状土的某些性质得到变更的土。
二、土的性质土的性质是指其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土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土体的渗透性、密度、孔隙率和稳定性等。
化学性质主要包括pH值、盐度、有机物含量和金属离子含量等。
三、如何鉴别土的分类1. 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土的颜色、纹理、颗粒组成、筛分曲线、结构特征等,可初步判断土的种类。
2. 实验室分析法通过实验室测试土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重度、水分含量、比表面积、孔隙度、压缩性能等,可获得更为准确的分类结果。
3. 土壤分类系统土壤分类系统是通过对土壤进行综合的土层分离、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试和场地调查,然后根据国际或国家制定的标准将土壤分成不同的类别。
在土工程实践中,鉴别土的分类十分重要。
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土在工程中的应用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不同的土壤类型在承载力、渗透性、耐久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而不同的改良方式也需要针对不同土壤类型选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总之,土的工程分类和鉴别对于土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土的分类鉴别方法,才能够保证土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土的分类和鉴别方法

土的工程分类及现场鉴别方法土的工程分类及现场鉴别方法 A、土的工程分类 C、土的工程性质B、土的现场鉴别土的工程分类1、为工程预算服务的分类:国家计划委于1986年10月1日发布的规定中,将土分为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三类。
2、为判定和评估岩土工程性质的分类:(1)根据土的颗粒级配、塑性指标等土的物理性质,可将土分为碎石类土。
粒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以上。
根据颗粒级配及形状又可分为漂石土、块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和角砾土。
(2)砂土。
粒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不超过全重的50%,塑性指数不大于3的土。
根据颗粒级配又可分为砂砾、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3)粘性土:具有粘性和可塑性,塑性指数大于3的土。
第四纪晚更新及其以前沉积的粘性土为老粘土;第四纪全新世沉积的粘性土为一般黏土;文化期以来新沉积的粘性土称为新近沉积粘性土。
按土的塑性指数Ip有可分为黏土、亚黏土和轻亚黏土三种。
3、按工程性质分:可分为软土、人工回填土、黄土、膨胀土、红黏土及盐渍土等特殊土。
(1)软土。
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为饱和粘性土(2)人工回填土: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堆积物,其物质成分一般较为杂乱,均匀性差。
由碎石土、砂土、男性土等一种或数种组成的称为素填土。
经过分层压实统称为压实填土。
大量含有垃圾、工业废料等杂物的称为杂填土。
(3)黄土: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具有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特殊土,颗粒在0.05--0.005毫米的占总重量50%以上,质地均一,结构疏散,孔隙率很高,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含碳酸钙10%左右,无沉积层理。
(4)膨胀土: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质赞成,液限大于40%,切膨胀性能较大,自由膨胀率大于40%,是粘性土的特征之一。
在自然状态下,多呈硬塑性或坚硬状态,具有黄、红、灰白等色,(5)红黏土:又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碳酸盐类岩石,经过风化过程后,残积,坡积形成褐红、棕红、黄褐等塑性黏土。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
2.分类依据:
我国公路用土根据下列特征作为土的分类依据: •土的颗粒组成特征; •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 •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
土类代号特征
巨粒土
粗粒土
细粒土
成分代号
级配和液限 高低代号
漂石:B 块石:Ba 卵石:Cb 小块石:Cba
砾:G 角砾:Ga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
• 二、土的简易鉴别和描述
土的简易鉴别方法是指用目测法代替筛分 法确定土粒组成及其特征;用干强度、手 捻、韧性和摇振反应等定性方法代替用液限 仪测定细粒土塑性的方法。
土工技术与应用
土工技术与应用
• 一、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
1.分类体系:
建筑工程系统分类体系
侧重把土作为建筑地基和环境,研究对象为原状土, 例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地 基土分类方法
工程材料系统分类体系
侧重把土作为建筑材料,用于路堤、土坝和填土地基 工程。研究对象为扰动土,例如:《土的分类标准》 (GB/T50145-2007)工程用土的分类和《公路土工试验 规程》(JTG E40-2007)土的工程分类
B土:粒径大于2mm的没有,粒径大于0.075mm占总土质量的52%,属 于砂类土,而且是细粒土质砂。
C土:土中巨粒组3%,不含细粒,粒径大于2mm的占总土质量的67%,属粗 粒土中的砾类土;因为不含细粒,该土是砾 。 Cu=6.1/0.2=31,Cc=1*1/(6.1*0.2)=0.82,是级配不良砾GP。
砂:S
粉土:M 粘土:C 细粒土(C和M合称):F (混合)土(粗、细粒土合称):Sl 有机质土:O
浅谈土的工程分类及现场鉴别方法(DOC)

完全底面
参差状
白云母
中等
完全底面
参差状
钠硝石
中等
完全菱面体
贝壳状
雌黄
大
完全
参差状
金云母
中等
完全底面
参差状
淡红银矿
很大
清楚菱面体
贝壳至参差状
深红银矿
很大
清楚菱面体
贝壳至参差状
叶蜡石
中等
完全
参差状
雄黄
大
良好
贝壳状
海泡石
中等
未定
参差状
脆银矿
很大
不完全
参差至亚贝壳状
辉沸石锑矿
大
完全
参差至亚贝壳状
硫黄
中等
不完全底面
冰晶石
中等
无
参差状
绒铜矿
中等
无
参差状
泻利盐
很小
完全
贝壳状
钴华
大
完全
参差状
方铅矿
很大
完全立方体
亚贝壳状
海绿石
中等
完全底面
参差状
石墨
中等
完全底面
参差状
石膏
中等
完全
多片状
石盐
中等
完全立方体
参差至亚贝壳状
水锌矿
大
完全
参差状
脆硫锑铅矿
很大
良好底面
参差至亚贝壳状
高岭石
中等
完全底面
参差状
青铅矿
中等
Hale Waihona Puke 完全贝壳状辉钼矿注:碎石类土密实度应按表各项综合确定。
岩石鉴定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紧密连结的晶体
难以从岩石中剥离
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野外观察和简易试验主要有下列内容。
(1)肉眼观察:用肉眼观察土的颜色、砂粒的多少、有无结核体及其他包含物。 (2)手指揉搓:将小土块在手中用手指揉搓,根据手感分辨土中砂粒、粉粒及翻粒的多少。
(3)光泽反应:用小刀切开稍湿的土,并用小刀抹过土面,观察土面有无光泽以及粗糙程度。
(4)摇震反应:将软塑或流动的小土块捏成土球,放在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击该手掌,如土球表面有水 渗出,并呈现光泽,但用手指捏土球时水分与光泽很快消失,根据渗水和吸水反应的快慢,来判断土中粉粒和勃粒含
韧性试验
不能再揉成土团后重新搓条 可以再揉成土团,但手捏即碎
能再揉成土团后重新搓 条,手捏不碎
干强度试验 易于用手指捏碎和碾成粉末 用力才能捏碎,容易折断
捏不碎,抗折强度大, 断后有棱角,断口光滑
量的多少。
(5)韧性试验:将土调成含水率略高于塑限、柔软而不粘手的土膏,在手掌中搓成直径为 3mm 的土条,然后将土条揉成 土团再进行滚搓,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区分为低韧性、中等韧性和高韧性三种。
(6)干强度试验:将土捏成小土块,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捏碎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土的干强度。
根据上述六个方面的观察和简易试验结果,按表 1-1 进行土类鉴别。对土类的鉴别有助于判断土的性质,从而预 估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试验、评价方法或合适的工程措施。例如,对于鉴别为粉土又处在水
下时,可以预料在地震时可能会产生液化现象,在水力坡降作用下容易发生流砂,在冻结线附近容易积聚水分,形成
冻胀翻浆。因此需要采用标准贯人试验以评价液化势,在开挖基坑或处理临水工程时要验算水力稳定性,作为道路路
基时要采取防冻胀的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
土的目力鉴别表 表 1-1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

野外辑录之欧侯瑞魂创作土定名、分类、鉴别、描述等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的土条,长度很多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容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克不及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
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克不及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干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6、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各类土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基本相同,差别不大。
现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规范》)分类标准介绍如下: 《规范》将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岩)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六大类,另有淤泥质土、红黏土、膨胀土、黄土等特殊土。
(一)岩石岩石是指颗粒间牢固联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
岩石按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可分为坚硬岩、较坚硬岩、较软岩和软岩。
岩石按风化程度,可分为未风化、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岩石。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二)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碎石土,根据粒组含量及颗粒形状可进一步分为漂石或块石、卵石或碎石、圆砾或角砾。
分类标准见表1-10。
表1-10 碎石土分类注: 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栏从上到下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称为砂土。
根据粒组含量,可进一步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分类标准见表1-11。
表1-11 砂土的分类注: 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从上到下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四)粉土塑性指数Ip≤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称为粉土。
粉土的性质介于砂土和黏性土之间。
(五)黏性土塑性指数Ip>10的土称为黏性土。
黏性土按塑性指数大小又可进一步分为:当Ip >17时为黏土; 当10<Ip≤17时为粉质黏土。
(六)人工填土人工填土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堆积物。
人工填土物质成分较复杂,均匀性也较差,按堆积物的成分和成因可分为:(1)素填土: 由碎石、砂土、粉土或黏性土所组成的填土。
(2)杂填土: 含有建筑物垃圾、工业废料及生活垃圾等杂物的填土。
土和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PPT64页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பைடு நூலகம்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4
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鉴别15页PPT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土的工程分类及现场鉴别方法

砂土 砾砂 约有 1/4 以上的粒径超过 2 毫米(小高粱粒大小) 颗粒完全分散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
粗砂 约有一半以上的粒径超过 5 毫米(细小米大小) 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一起。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
A、砂石土、砂土的现场鉴别方法 B、碎石类土密实度现场鉴别方法
C、粘性土的现场鉴别方法 D、人工回填土、淤泥、黄土、泥炭的现场鉴别方法
砂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砂土 的现场鉴别方法
类别 土的名称 观察颗粒粗细 干燥时的状态 湿润时拍击状态 粘着程度
砂砾石 卵(碎)石 一半以上的粒径超过 20 毫米 颗粒完全分散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
中砂
约有一半以上的粒径超过 0.25 毫米(白菜籽大小) 颗粒完全分散,局部胶结但一碰既散 表面偶有水印 无粘着感
细砂 大部分颗粒粗豆米粉近似(>0.1 毫米) 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部分少加碰撞既散。 表面偶有水印(翻浆) 偶有轻微粘着感
粉砂 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粒近似 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稍加压力可分散。 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 有轻微粘着感
不能形成陡坡,天然坡接近粗颗粒的安息角。锹可挖掘,可鄙坍塌,从坑壁取出大颗粒处砂土即踏落。 钻进较容易,冲击钻探时,钻杆稍有跳动,孔壁易坍塌。
注:碎石类土密实度应按表各项综合确定。
粘性土的现场鉴别方法 土的名称 干土的状态 湿土的状态 湿润时用刀切 用手撵摸的感觉 粘着程度 湿土搓条情况
粘土 坚硬,用碎块能打碎,碎块不会碎落。 粘塑的,腻滑的,粘连的。 切面非常光华规则,刀刃有涩滞,有阻力。 湿土用手捻有滑腻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湿极易粘着物体,干燥后不易剥去,用手反复洗才能去掉。 能搓成 0.5 毫米土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致断裂。
土样的准备.土的工程分类.鉴别和描述实验步骤

土样的准备.土的工程分类.鉴别和描述实验步骤
土样准备:
1.采样:选择地表土或岩石抽样,应从工程设计所在地场地选取,采取不同深度或不同深层的土样。
2.初步处理:清理土样表面的杂质。
3.试样切割:样品切割成规格相同的试样,最好进行干燥处理。
土的工程分类:
1.黏土:粘性强、可塑性好、韧性高的土;
2.砂土:含量大于50%的沙子构成的土;
3.粉土:颗粒粒径小于0.075毫米,并且含量大于50%的土;
4.杂土:尘土、粘砂土、泥炭质土、有机土等类型不明确的土。
鉴别和描述实验步骤:
1.观察土质的颜色、花纹、质地等视觉特征;
2.采用手感法,对土壤温度、触感、硬度等指标进行测试;
3.进行水溶性测试,评估土壤酸碱值和无机盐含量;
4.进行化学成分检测,识别土地中类型的化学元素;
5.进行微观滑动实验,评估土质的颗粒大小和形态;
6.进行光谱测试,分析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成分。
土的分类及定名

土的野外定名铁路:碎石土:(4公斤)1.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6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
圆砾粗圆砾(角砾):粒径20~6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细圆砾(角砾):粒径2~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工民建: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
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
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砂土:(1公斤)4.砾砂: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
(高粱米粒)5.粗砂:粒径大于0。
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小米粒)6.中砂: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白砂糖、白菜籽)7.细砂: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粗苞米面)8.粉砂:粒径大于0。
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面粉)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能搓球)粘性土: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
(能搓条)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
(能搓小于0.5mm 的条)土的描述1.粘性土:颜色,塑性(软、硬(可)、坚硬),包含物(铁锰结核等),是否含有小砾石,层理等等等.2。
粉土:颜色,密实度,湿度,包含物(铁锰结核等),层理夹层等等等.3。
砂土:颜色,密实度,湿度,矿物成分,级配良差(或好),有无粘性土(估计粘性土含量)4.碎石土:颜色,密实度,湿度,砾石成分及风华程度,粒径一般xx~xxmm,最大xxmm,磨圆度(棱角、次棱角、次圆状、圆状),级配良好(或差),充填物(估计含量),等等等.原位测试判断:密实度及稠度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2.中密—钻进较困难,给进震动不剧烈,孔壁常有坍塌现象,需跟管钻进。
3.稍密 - 钻进较困难,给进震动剧烈,孔壁较易坍塌,需跟管钻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对取样土层的宏观情况作出较详细的描述和记录, 并对其土层的基本性质作出初步判别;
• 2.对所取土样应直观地作出肉眼描述和鉴别,并定 出土名,以供室内实验后定名参考。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一、土的现场记录及简易试验方法
•1. 土的现场记录 • 在取土样时,应从宏观上对土层进行描述,并作详 细记录,其内容包括:
•分类原则:
• 分类要简明,既要能综合反映土的主要工程性质, 又要测定方法简单,使用方便 • 土的分类体系所采用的指标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 同类工程用土的不同特性
•土的分类一般原则是:
• 1.粗粒土按粒度成分及级配特征分类; • 2.细粒土按塑性指数分类和液限,即按塑性图法分类; • 3.有机土和特殊土则分别单独列为一类; • 4.每类土有明确的土名,并对应于相应的符号。
•饱和单轴抗 压强度frk(Mpa)
•frk>60
•30<frk≤60 •15<frk≤30
•b.碎石土的分类
•5<frk≤15
•frk≤5
•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称为碎石土
•碎石土的分
•土的名称
•颗粒类形状
•颗粒级配
•漂
•圆形及亚圆形为
石 •块
主 •棱角形为
•粒径大于200mm的颗 粒含量超过全重50%
•1.黄土:低液限黏土(CLY),分布范围大部分在A线以上,WL<40%; •2.膨胀土:高液限黏土(CHE),分布范围大部分在A线以上, WL>50%; •3.红粘土:高液限粉土(MHR),分布范围大部分在A线以下,WL>55% 。
•塑性指数Ip
•60
•C
•50
•Ip =0.73(WL -20) •HCHO
•细粒 土
•粉质土
•高(低) 液限粉土 粗粒组≤
25%
•含砾(砂)高 (低)液限粉
土粗粒组>25
%,≤50%
•黏质 土
•高(低) 液限黏土 粗粒组≤
25%
•含砾(砂) 高(低)液限 黏土粗粒组
>25 %,≤50%
•有机质 土
•A线以上 有机质高 (低)液
限黏土
•A线以上 有机质高 (低)液
限粉土
•砾粒>
•a.岩石的分类
• 颗粒间牢固粘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隙的岩体称为岩 石,坚硬程度可根据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rk分类
岩石类别
frk(Mpa)
硬质岩石
>30
软质岩石
5~30
极软岩石
<5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比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分类
•坚硬程度类别 •坚硬岩 •较硬岩 •较软岩 •软岩 •极软岩
• 取样日期、地点或里程桩号、位置、沉积环境; • 土层的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和地貌特征; • 取样深度及层位、何级阶地、阴阳边坡; • 取样点距地下水位的高度和毛细水带的位置,季节和 天气; • 取样土层的结构、构造、密实度、潮湿程度和易液化 程度; • 取样土层内夹杂物含量及分布; • 取样时土的状态(原状或扰动)。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特殊土概述
• 特殊土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由于生成条件的特殊, 使之不同于一般土,而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土。例如: 软土、黄土、膨胀土、 盐渍土、冻土、红土、沙漠土 等
•第一节 软土
• 软土是指在静水或缓流环境中沉积而成的、天然含 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透水性差的一种软塑 到流塑状态的饱和黏土层,主要包括内陆湖塘盆地、江 河海沿岸和山间洼地沉积的各种淤泥及淤泥质黏性土。
【例】下图为某三种土A、B、C的颗粒级配曲线,试按
《地基规范》分类法确定三种土的名称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解】 • A土:从A土级配曲线查得,粒径小于2mm的占总土 质量的67%、粒径小于0.074mm占总土质量的21%。满 足粒径大于2mm的不超过50%,粒径大于0.074mm的超 过50%的要求,该土属于砂土;
• 摇振反应试验:将软塑至流动的小土块捏成球状,放 在手掌上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 渗出,球面呈现光泽;用二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有被吸 入,光泽消失。根据渗水和吸水反应的快慢分为反应快、 反应中等、反应慢。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二、野外对土的基本描述
• 在野外用肉眼鉴别土时,要针对不同土类所规定的 内容进行描述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d.细粒土的分类
• 根据土的工程分类原则,细粒土按塑性指数进行分类,
IP >1的土可分为粉质黏土、黏土
细粒土类别
粉质黏土
黏土
塑性指数IP
10 < IP ≤17 NhomakorabeaIP >17
•e.黄土的分类
•形成的地质年代
•黄 土
•全新世 Q•晚4 更新世Q3 •中更新世Q2 •早更新世Q1
分类
描述内容
碎石类土
名称,颜色,颗粒成分,颗粒风化程度,磨圆度,充 填物成分、性质及含量,密实程度、潮湿程度等
砂类土
名称,颜色,结构及构造,颗粒成分,粒径组成,颗 粒形状,密实程度,潮湿程度等
粘性土
名称,颜色,结构及构造,夹杂物性质及含量,潮湿 和密实程度等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n 三、例题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2. 土的简易试验方法
• 土的简易试验方法就是用目测法代替筛分法确定土 粒组成及其特征;用干强度、手捻、韧性和摇振反应等 定性方法代替液限仪测定细粒土的塑性
• 确定粗粒组含量时,可将研散的风干试样摊成薄层, 目测估计巨、粗、细粒组所占比例; • 干强度试验:将一小块土捏成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 碎、扳断或捻碎,根据用力大小分为干强度高、干强度中等、 干强度低; • 手捻试验:将稍湿或硬塑的小土块在手中揉捏,然后 用拇指和食指捻成片状,根据手感和光滑程度分为塑性高、 塑性中等、塑性低;
• 规程根据土工程分类的一般原则,吸收国内外分类体 系的优点,结合公路工程实践,把土分为巨粒土、粗粒 土、细粒土和特殊土4大类。
•土
•巨粒 土
•粗粒 土
•细粒 土
•特殊 土
•漂 •卵 石石 土土
•砾 •砂 类类 土土
•粉 •黏 •有
质质 土土
机 质 土
•黄 •膨 •红 •盐 土胀黏渍
土土土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F 指细 粒组含
量
•砾类 土
•砾F <5%
•含细粒土砾 F=5% ~15%
•细粒土质砾 15% <F≤50%
•细粒土在塑 性图A线以下
•细粒土在塑 性图A线以上
•级配良 好砾GW
•级配不 良砾GP
•含细粒 土砾GF
•粉土质 砾GM
•黏土质 砾GC
•注:以上体系中砾石换成角砾,G换成Ga,即 构成角砾土分类体系。
程。研究对象为扰动土,例如:《土的分类标准》 (GBJ145-90) 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土的 工程分类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分类方法:
•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分类
• 根据土粒大小、粒组的土粒含量或土的塑性指数把地 基土分为岩石、碎石土、粉土、黏性土和特殊岩土。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 搓条试验:将含水量略大于塑限的湿土块在手中揉 捏均匀,再在手掌上搓成土条,根据土条不断裂而能达到 的最小直径分为塑性高、塑性中等、塑性低;
• 韧性试验:将含水量略大于塑限的湿土块在手中揉捏 均匀,再在手掌上搓成直径3mm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 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分为韧性高、韧性中等、韧性低;
石 •卵
•圆主形及亚圆形为
石 •碎
主 •棱角形为
•粒径大于20mm的颗 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石 •圆
•圆主形及亚圆形为
砾 •角
主 •棱角形为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 含量超过全重50%
•注:砾定名时应根据主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c.砂土的分 类•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且粒 径大于0.1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75%的土称为砂土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n 分类体系与方法
•分类体系:
•1.建筑工程系统分类体 系• 侧重把土作为建筑地基和环境,研究对象为原状土,
例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地基土 工程分类
•2.工程材料系统分类体 系• 侧重把土作为建筑材料,用于路堤、土坝和填土工
•砂土的分类
•土的名称
•颗粒级配
•砾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占全重25%~50%
砂
•粗
•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砂
•中
•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砂
•细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75%
砂
•粉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75%
砂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 又由于粒径大于2mm的占总土质量的33%,满足粒 径大于2mm占总土质量25%~50%的要求,故此土应命 名为砾砂
• B土:粒径大于2mm的没有,粒径小于0.074mm占总土 质量的52%,属于砂土。按砂土分类表分类,此土应命名为 粉砂 • C土:粒径大于2mm的占总土质量的67%,粒径大于 20mm的占总土质量的13%,按碎石土分类表可得,该土应 命名为圆砾或角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