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经典精讲+课后训练: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经典精讲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轮专题训练提升能力专题三物质的鉴别与推断练习课件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轮专题训练提升能力专题三物质的鉴别与推断练习课件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9
谢谢欣赏!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0
二、听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理 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最新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1. 物质的鉴别: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

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 或KNO3。

我们只要把NaCl 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 溶液,另一瓶则是KNO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和: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OH-: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稀HCl 和石灰水——有CO2↑。

: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

AgNO3溶液。

(4)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① 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 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③ 一种试剂的鉴别:A. 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溶液或NaOH 溶液做鉴别试剂。

B. 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C. 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 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OH -23CO -34PO 2)(OH BaE. 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

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 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 不同试剂的鉴别:A. 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

B. 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 相互作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2. 物质的鉴定:鉴定是根据待检物质的特性,通过不同的实验将物质的各组分逐一检验出来,从而确定某物质。

鉴定与“用实验方法确定或证明”等用语意义相同。

如:用化学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硫酸铵。

在鉴定时不但要用化学实验检验白色固体是否是铵盐(含NH4+),还要检验它是否是硫酸盐(含)。

2020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与分离(含解析)

2020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与分离(含解析)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与分离一、选择题1.下列混合物能够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A.KCl和NaNO3B.MnO2和KClC.H2O和H2SO4D.CaCO3和AgCl2.下列鉴别或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灼烧法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C.用食醋鉴别纯碱和食盐D.通过观察颜色区分黄铜和黄金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Na2SO4和CaCl2杂质的操作有: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入适量盐酸;④蒸发结晶;⑤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⑤②③④B.③①⑤②④C.①③⑤④②D.⑤③②①④4.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可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溶液B.除去木炭粉中的铁粉,可用磁铁吸引C.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固体,可溶解、过滤、蒸发D.除去氯化钡溶液中的氢氧化钡,可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后过滤5.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正确的是( )A.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用碘化钾溶液B.鉴别K2SO4和(NH4)2SO4两种固体:加熟石灰研磨C.除去CaCO3固体中的少量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D.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6.下列除杂所选试剂错误的是(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8.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3.用括号内试剂不能一次性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固体:铁粉、氧化铜、木炭粉(稀盐酸)B.液体:稀盐酸、H2O、Ca(OH)2溶液(紫色石蕊溶液)C.固体:ZnSO4、CaCO3、KCl(水)D.液体:Ba(NO3)2溶液、MgCl2溶液、K2CO3溶液(稀硫酸)二、填空及简答题14.某KCl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的流程如图。

【北师大】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经典精讲+课后训练: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经典精讲课后训练二及详解.docx

【北师大】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经典精讲+课后训练: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经典精讲课后训练二及详解.docx

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经典精讲课后练习(二)北师大二附中化学特级教师题一: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B的化学式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实际应用为。

题二: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题三:实验室有一杯无色透明的废液,废液中的溶质为NaOH、H2SO4、Na2SO4、HCl、Cu(NO3)2五种物质中的两种,为了确定其溶质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请回答:⑴白色沉淀A是,白色沉淀B是。

⑵操作Ⅰ的名称是。

⑶废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⑷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 (只要求写一个)。

⑸废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有种情况,写出其中的一种组成情况:。

题四: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

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

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C→E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五:根据气体的性质不同,可以对混合气体的成分进行判断。

(1)水煤气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课题组同学为验证水煤气的成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分析上面信息后回答:①你认为验证水煤气中各成分的顺序依次是;②装置C的目的是,装置D的作用是;③装置E内观察到的现象是;④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分别是、;⑤请你设计一种尾气处理方案:(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训练题:物质的鉴别、鉴定与推断.docx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训练题:物质的鉴别、鉴定与推断.docx

一、选择题1.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酚酞试液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C.用磁铁吸引来区分铁丝和铝丝D.用熟石灰区分氮肥和钾肥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A CO 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B NaCl 溶液Na CO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23C KCl KClO3将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D NaCl 固体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3.下列物质能在 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KOH、 NaNO3、 Na2 CO3B.FeCl3、CaCl2、Mg(NO3) 2C.KNO、K SO、 BaCl2D.Na2SO、 KCl 、NaCl32444.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 CH4、 CO、 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将无色气体充分燃烧;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7.2g; 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装置。

装置的质量量增加8.8g 。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H2和 CH4B、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CH4C、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CO和 H2D、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5. ( 2013 江苏宿迁)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用水来鉴别食盐和硝酸铵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 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D.用酚酖试液鉴别纯碱和烧碱6.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NaCl 溶液Na2CO3过量盐酸,加热B CuO Cu灼烧C KCl KClO MnO,加热32D O2H2O浓硫酸,干燥7.两个软塑料瓶中分别充满CO和 CO2两种无色气体,下列试剂不能将二者鉴别出来的是A.澄清石灰水B.水C.紫色石蕊试液D.氯化钠固体8.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 将一根未打磨的铝条放入无紫红色固体析出铝不如铜活泼硫酸铜溶液中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木条复燃氧气能支持燃烧C将 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CO具有可燃性D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溶液温度升高该反应放热9.下列选项中括号内物质为杂质,右边为除杂试剂,其中不合理的是A.氯化钠固体(碳酸钙)水B.氧气(水蒸气)浓硫酸C.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铁粉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10. ( 2013 广州)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A.用盐酸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B.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C.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D.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1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中考化学实验复习:物质的鉴别和推断

中考化学实验复习:物质的鉴别和推断

中考化学实验复习: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物质的鉴别和推断检验、鉴别、推断的含义检验及鉴别是根据物质的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来确定是不是这种物质或含不含某种成分,是对物质的确认、鉴别及区别。

推断是根据已知现象,应用物质特性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被检测物是什么或其中含有什么,不含什么,可能含有什么。

(一)化学物质的检验1、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6]一氧化碳: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无水珠生成,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一氧化碳.[7] 氮气: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然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2、离子的检验.(1)酸液(H+):(1)用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2)活泼金属(如:镁条、锌粒等)(3)不溶性碱(如:氢氧化铜等)(4)某些金属氧化物(如:铁锈)(5)碳酸盐(如:碳酸钠等)(2)碱液(OH-):(1)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或PH试纸(2)某些可溶性盐(如:硫酸铜、氯化铁)(3)盐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4)硫酸和SO42-:硝酸钡溶液Ba(NO3)2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BaCl2区别Cl-和SO42-:先用Ba(NO3)2溶液再用AgNO3溶液(5)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6)铵盐(NH4+):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7)Cu2+:用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8)Fe2+:用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9)Ca2+:用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钙离子*相关例题[1]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2]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3]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讲解与练习—物质推断(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讲解与练习—物质推断(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讲解与练习—物质推断(含答案解析)【题型一】以物质颜色为突破口[例题1](2023•邵东市模拟)在如图转化关系中,生成物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是黑色固体,且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

(1)D的化学式为。

(2)若E为白色固体,②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物(填“纯净”或“混合”)。

(3)若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G为黑色固体,则G的化学式为。

(4)若G为黄色固体,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则H的化学式为。

【解答】解:(1)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D为氧气,A加热生成B、C、D,B为黑色固体,而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A为高锰酸钾、B为二氧化锰、C为锰酸钾,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的化学式为O2;(2)若E为白色固体,而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并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则反应后的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若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则H为二氧化碳,碳为黑色固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G的化学式为C;(4)硫为黄色固体,燃烧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1)O2;(2)混合;(3)C;(4)SO2。

[例题2](2023•双流区校级模拟)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都是由氢、碳、氧、铜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表示相互反应。

已知A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气体单质,B、D均是黑色固体,C是一种紫红色固体,E、F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1)C的化学式为;E的化学式为。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3)A和B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4)写出F转化成A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C是铜,化学式为:Cu;E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2)B是碳,碳的一种用途是作燃料或冶炼金属等;(3)A与B的反应可以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4)F→A的反应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2H2↑+O2↑。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经典精讲+课后训练: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经典精讲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经典精讲+课后训练: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经典精讲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经典精讲+课后训练: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经典精讲重难点突破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1)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_______,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做推断题步骤:一、特征颜色常见有色物质红色固体:黑色固体:溶液中具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蓝色溶液:浅绿色溶液 : 棕黄色溶液:二、关注几个三角转化:1.氧三角:2.碳三角:3.铜三角:4.钙三角:5.其它重要转化关系:三、推断题的主要类型:1.叙述式推断题2.框图式推断题3.表格式推断题4.实验装置式推断题5.元素推断金题精讲1.叙述式推断题题一: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 4、Na 2SO 4、NaCl 、MgCl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如下:(1)把少量白色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在一份中滴加Ba(NO 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 3 , 沉淀不溶解;在另一份中滴加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试推断:这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

(3)写出(2)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特殊颜色的沉淀 蓝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白色沉淀:2.框图式推断题题二:A的溶液是无色的,它能发生如下反应:(1)试推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

「精选」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含解析)-精选文档

「精选」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含解析)-精选文档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一.选择题(共16小题)1. (2018•黑龙江哈尔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A、磷矿粉难溶于水,碳铵易溶于水;磷矿粉无气味,碳铵有刺激性气味,符合题意;B、酒精和水的pH=7,都是无色液体,不符合题意;C、呼出的气体和空气都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都不能使酚酞变色,不符合题意;D、黄铜是锌和铜的合念,黄金和黄钢都不与氮化铝溶液反应,无现象;黄铜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黄金与稀盐酸不反应,无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2. (2018•江苏扬州)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A. CuSO4、Na2SO4B. KCl、NaClC. CaCO3、Na2CO3D. NH4NO3、NaNO3【答案】B【解析】A、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氯化钠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溶于水温度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符合题意;C、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硝酸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2018•四川德阳)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燃着的木条放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放在氧气中会燃烧的更旺,故正确;B、棉线点燃后没有烧羽毛气味,而羊毛点燃后有烧羽毛味道,故正确;C、氯化银难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故可以鉴别,正确;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都显碱性,故加入酚酞后都变为红色,故不能鉴别,错误。

故选D。

4. (2018•湖北咸宁)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中考化学物质的推断专题复习与训练学案(含答案)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中考化学物质的推断专题复习与训练学案(含答案)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中考化学物质的推断专题复习与训练学案(含答案)一、推断准备:㈠、物质颜色:红色固体金属铜、氧化铁、红磷,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黑色固体(3种氧化物)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2种单质)炭粉、铁粉,黄色固体 S“五白”、“一蓝”、“一红褐”沉淀:五种白色沉淀BaSO4,AgCl,CaCO3,BaCO3,Mg(OH)2一蓝:Cu(OH)2,一红褐:Fe(OH)3,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白色沉淀CaCO3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蓝色溶液含的溶液,黄色溶液含的溶液,浅绿色溶液含的溶液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一些现象:在O2中燃烧发白光C、火星四射—Fe,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Mg、白烟—P,气泡——在溶液中生成O2、H2、CO2等气体;㈡、物质用途小结:CO2:气体:灭火、汽水、温室化肥、参与光合作用;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Ca(OH)2: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的碱CaCO3:建筑材料 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NaHCO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小苏打)NaCl:调味、防腐剂、腌渍食品、生理盐水(0.9%)、公路融雪剂。

NaOH:肥皂、石油、造纸、(固体可作干燥剂) CO:能源、冶炼金属、煤气中毒O2:支持燃烧、供给呼吸(航天、登山、潜水、救病人,富氧炼钢) H2:最清洁能源、冶炼金属㈢:物质俗称: CaO:生石灰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Na2CO3:纯碱、苏打Ca(OH)2:熟石灰 NaHCO3:小苏打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NaCl铁锈的主要成分Fe2 O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煤气的主要成分 CO㈣、物质之最:密度最小的气体,最清洁的燃料:H2最简单的有机物:CH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Al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N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C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 O㈤、物质性质: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能供给呼吸的气体O2,常见的液体H2 O,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有毒气体、可以燃烧的氧化物气体CO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气体CO2,常作催化剂的氧化物MnO2能做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CaO ,能做干燥剂的酸浓硫酸,能做干燥剂的碱固体氢氧化钠,常见的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H2、C 、CO,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有CH4、CO、H2常见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 NH3、HCl、SO2,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物质是H2 O、H2 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经典精讲+课后训练: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经典精讲课后训练一及详解题一:A~H是初中常见物质,下图为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E为黑色固体,H 为蓝色沉淀且受热易分解(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⑴E为。

⑵D F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配制过程如下:步骤Ⅰ.向生石灰中加水配成石灰乳,将其温度降至室温;步骤Ⅱ.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边倒入边用木棒搅拌,即配成波尔多液。

①写出上述配制波尔多液过程中步骤Ⅰ和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Ⅰ;Ⅱ。

②若步骤Ⅰ中石灰乳温度未降至室温,会造成波尔多液变质,其原因是。

题二: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钾、碳酸钙、硝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加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振荡,得到白色沉淀,向该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只有部分溶解,且有气体放出。

请你回答:(1)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

题三:某白色粉末状固体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某溶液乙可能含有硝酸钡、氯化钠。

为探究它们的成分,某化学小组开展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溶液A呈_______(填“酸性”、“中性”、“碱性”)。

步骤Ⅱ中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_______。

⑵固体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滤液C中除了指示剂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

⑶根据步骤Ⅳ不能确定固体甲中某物质一定存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要证明甲中该物质的存在,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现象。

题四:有A、B、C、D、E、F六种物质的稀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K2CO3、BaCl2、Ca(NO3)2、NaCl、H2SO4、AgNO3中的某一种溶液。

图为常温时上述溶液两两混合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或生成微溶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的空格内用“↓”“↑”“-”表示出对应反应的实验现象。

(2)F是。

题五: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

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实验数据如下表。

⑴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⑵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⑶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不能”)⑷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

⑸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题六: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由H、C、O、S、Cl、Na、Ca等7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若A~D均含一种相同元素,且A、B、D均为氧化物,C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B的化学式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A~D均为化合物,且D、B、A、C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B和D在生活中常用于灭火,B的化学式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D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有如图2所示的实验,C、D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若关闭K2打开K1,将D中溶液滴入A中,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B中溶液变浑浊;此时关闭K1、打开K2,可观察到广口瓶中液体进入C中,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则D为,B→C的化学方程式为。

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经典精讲课后练习参考答案题一:(1)CuO (2)Ca(OH)2+Na2CO3=CaCO3↓+2NaOH(3)①I:Ca O+H2O=Ca(OH)2;II: Ca(OH)2+CuSO4=CaSO4+Cu(OH)2↓ ②氧氧化铜受热分解解析:根据物质的特性与转化关系抓住突破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H为蓝色沉淀且受热易分解,由此可知,H是氢氧化铜,要得到氢氧化铜需要可溶性的铜盐和一种可溶性的碱反应,根据G由E和稀硫酸反应得到可知,G一定是硫酸铜,根据E是一种黑色物质且既能与硫酸反应也能与一氧化碳反应可知,E是氧化铜,C是铜或二氧化碳,综合以上信息可知F是氢氧化钠,D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可知,D是氢氧化钙,根据B能与水反应制取D可推知B是氧化钙,结合A通过煅烧生成B(氧化钙)和C可知,A是碳酸钙,C是二氧化碳。

题二:(1)硫酸钾、碳酸钙、氯化钡(2)①K2SO4+BaCl2=BaSO4↓+2KCl ②CaCO3+2HNO3=Ca(NO3)2+CO2↑+H2O解析:根据题中“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加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振荡,得到白色沉淀,向该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只有部分溶解”说明得到的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硫酸钡或氯化银等),同时也一定含有能溶于稀硝酸的沉淀(如碳酸盐或不溶性碱等);分析题目提供的条件可以判断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钾、碳酸钙、氯化钡;可能含有硝酸钙。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2KCl;CaCO3+2HNO3=Ca(NO3)2+CO2↑+H2O。

题三:(1)碱性;过滤(2)硫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钡、硝酸钠、氯化钠(3)溶液乙中可能含有氯化钠;取少量甲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钡溶液,过滤,取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解析: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所以溶液A显碱性,步骤Ⅱ是把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液体分开,是采用了过滤法;由于A溶液显红色,所以甲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当向A中加入过量乙溶液时,产生了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钠,一定不存在碳酸钠,由于滤液C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会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C溶液中一定存在氯化钠,至于氯化钠是来自于甲乙哪种物质无法确定。

题四:(1)如图所示(2)硝酸钙[或Ca(NO3)2]解析:由图可以看出:B、C混合有气体产生,可推知B、C是碳酸钾与硫酸中的一种;再由B与A混合产生沉淀、B与D、E、F混合均无明显现象可推知B为硫酸,则C为碳酸钾;进一步可推知A为氯化钡;再由A、D混合产生沉淀可推知D为硝酸银;C、E混合无现象可推知E为氯化钠,则F为硝酸钙。

依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以推知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及反应时的现象。

题五:⑴1.8g;4.4g ⑵6:1 ⑶不能⑷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一定量的氧气参加了反应⑸不能;该燃烧装置不密封有二氧化碳和水损失解析:装置Ⅱ中是浓硫酸,是吸收水蒸气的,装置Ⅲ是碱石灰,是吸收二氧化碳的,所以水的质量就是装置Ⅱ反应前后质量差,而二氧化碳的质量就是装置Ⅲ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比即为蜡烛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比。

即(4.4g×4412):(1.8g×182)=6:1;装置Ⅲ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也可以吸收水,所以装置Ⅱ和装置Ⅲ不能颠倒,由该实验装置不密封,所以不能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题六:⑴H 2O 或H 2O 2;2CO+O 22CO 2⑵CO 2;Na 2CO 3 +H 2SO 4 =Na 2SO 4 +H 2O+CO 2↑ ⑶Na 2CO 3;Na 2CO 3 +Ca(OH)2=CaCO 3↓+2NaOH解析:(1)C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结合所给的7种元素,所以C 就是氧气,所以A 、B 、D 中都含有氧元素,B 会转化成氧气,所以B 是水或双氧水,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A 和C 会反应,所以A 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各物质都满足,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2)B 和D 在生活中常用于灭火,所以B 和D 是二氧化碳和水,D 、B 、A 、C 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所以B 是二氧化碳,D 是水,二氧化碳会转化成C ,C 会转换成水,A 和C 会反应,所以A 是硫酸,C 是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硫酸会反应,碳酸钠和酸反应会生成水;(3)A ~D 均由三种元素组成,关闭K 2打开K 1,将D 中溶液滴入A 中,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D 含有金属元素,所以D 就是碳酸钠,A 就是硫酸,B 中溶液变浑浊,所以B 是氢氧化钙,此时关闭K 1、打开K 2,可观察到广口瓶中液体进入C 中,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所以C 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各种物质都满足要求,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经典精讲+课后训练: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经典精讲 课后训练二及详解题一:A ~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 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H 和D 的组成元素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B的化学式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实际应用为。

题二: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粉末区分开来。

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题三:实验室有一杯无色透明的废液,废液中的溶质为NaOH、H2SO4、Na2SO4、HCl、Cu(NO3)2五种物质中的两种,为了确定其溶质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请回答:⑴白色沉淀A是,白色沉淀B是。

⑵操作Ⅰ的名称是。

⑶废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⑷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 (只要求写一个)。

⑸废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有种情况,写出其中的一种组成情况:。

题四: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

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

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C→E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五:根据气体的性质不同,可以对混合气体的成分进行判断。

(1)水煤气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课题组同学为验证水煤气的成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