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一、现代文阅读(1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京剧艺术历经将近二百年的发展,这是一个在艺术上日益成熟、丰富的过程,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应该说,是个进步的过程。

②然而,这个论断并不是没有争论的,过去有许多京剧研究者,总觉得京剧艺术发展似乎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一种倒退的趋向。的确,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可以发生某个时期的停滞甚至倒退现象,因此,对于上述论调,倒也不可以“发展论”简单加以否定,我们应该具体研究一下,京剧艺术的发展,是处在倒退的过程中呢,还是一个前进的过程?

③京剧的发展,在表演艺术上有以下一些特点。

④首先在做工和道白方面,近年的京剧艺术要比早年的丰富多了,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京剧艺术,在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杰出的演员创造下,大大丰富了做工和道白艺术,他们创造出许多比较完整的舞台形象。

⑤同时,在演唱艺术技巧上,京剧艺术也是日见丰富和完善了。我们看到,后三派中,汪桂芬、孙菊仙是以“气胜”,他们的唱腔比较简单、朴实,装饰音较少,而是以粗壮的气势作为自己的特点。谭鑫培比较重视腔调的婉转动听,讲究演唱的韵味,故在京剧艺术上开一代之风气。谭鑫培以后,京剧表演在技巧上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而像汪桂芬和孙菊仙那种气势的确是少了。对于这种趋势,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如果说,有些艺术家过分强调了技巧,完全忽视气势,那么可能走向过于纤巧的形式主义,;然而,作为总的趋势看,由强调气势粗犷,到强调技巧细致,乃是艺术发展的必要的阶段。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防止片面讲究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应该把气势和技巧结合起来,刚柔相济,才是全面的观点京剧史上有成就的演员,并没有抛弃前辈艺术家在“气势”方面的成就,最讲究“韵味”的余叔岩,也很注意用气的喷口,也可以说是艺术风格上的进步。

高庆奎是汪、孙、刘(鸿昇)三派以后重视气势的一位有成就的演员,但他在行腔、用气、咬字的技巧方面,应该承认是有所丰富的,这就是说

⑥其次就是嗓音的变化。感叹京剧“今不如昔”的人常常觉得现在没有孙菊仙、汪桂芬那样高亢的嗓子,这倒是看出了京剧艺术发展中这样一个事实,即京剧大部分行当的嗓音都是由高、尖、细向宽亮处发展了。这种倾向也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京剧演唱失去了高亢的嗓子固然可惜,但与其高而窄细,不如低而宽亮。

从音质来看,调门过高势必尖细,因而早期京剧演员的嗓音大都比较尖厉,有时近乎老旦的嗓音,这就是为什么汪桂芬甚至谭鑫培都善演老旦的缘故。从尖厉向宽圆发展,也应该承认是个进步。

京剧的旦角、花脸行当,也有这种趋向。拿陈德霖的唱片和梅兰芳的比较,显然一个尖细,一个宽亮圆润(而且梅兰芳本人的艺术发展,也是

⑦京剧嗓音的这种变化,从我国戏曲演唱历史上也可以看出线索来。京剧受梆子、昆曲、徽剧、汉剧的影响,梆子的男声嗓音是最高的,因此有许多演员不得不用“假嗓”,而有的则沙哑失音。秦腔的青衣嗓音尖细,显然早年京剧旦角的用嗓与它有直接的关系。梆子的净角也多用“炸音”,有时也像生角那样沙哑失音。这种发音方法(特别是男声)都有待于改进。京剧发声由尖厉而圆润宽亮,从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与其他古典剧种的关系来看,显然也是一种进步。

⑧当然,我们说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前辈艺术家的一切优点后辈都继承下来了。事实上他们有许多的艺术创造,还值得我们学习,如汪的咬字、孙的用气,显然值得引起我们更大的注意。在“气”和“韵”相结合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学习前辈艺术家的优秀的艺术,从而使京剧流派更丰富,更优美。

(选自叶秀山《论京剧流派》,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京剧在某个时期也可能会出现停滞或倒退现象,但其艺术的发展进步是毫无异议的。

B.由重气势到重技巧,是京剧发展的必要阶段,但要防止片面讲求技巧的形式主义。

C.早期京剧演员们的嗓音比较高亢,这是其不足之处,后来向宽圆发展才是进步。

D.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后一代京剧表演者都能超过前辈的艺术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先亮明观点,接着从争议者角度质疑,自然地引出后面对京剧艺术的分析。

B.文章从做工和道白、演唱技巧、嗓音变化等角度论证了京剧艺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C.文章第五段,作者分别论述了气势和技巧这两者在京剧演唱方面的重要地位。

D.文章列举梆子男声、秦腔青衣嗓音的例子证明京剧发声由尖厉到圆润宽亮是进步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京剧艺术在做工和道白方面逐渐丰富,这离不开老一辈京剧艺术家的不断努力。

B.不管是京剧还是其他艺术,从总的趋势看,都是由强调气势粗犷到强调技巧细致。

C.只要注重气韵结合,学习前辈艺术家的优秀的艺术,就能使京剧流派更丰富,更优美。

D.京剧产生以来有一个在艺术上日益成熟、丰富的过程,总体是处在一个前进的过程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他曾“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他的妻子也才知道原来“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其实,他的一生中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最终他都放弃了。然而,这并没有妨碍他站上世界科技的高峰。

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不过他喜欢的却是纯粹的理论研究。因此,1946年,他选择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高深的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随后考取研究生。毕业不久,他便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中央政府高瞻远瞩,部署成立了近代物理研究所,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而且研究所里还没有一台加速器,探测元件和仪器设备也刚开始研制。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拼命学习,拼命地汲取国外信息,但在当时遭受重重封锁的环境中,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地进行理论探索。

在较短时间内,于敏取得很多创新成果,并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以及理论基础,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迅速地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赏。彭桓武曾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世界上引起轰动。1965年1月,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远景规划设想的汇报时指出:“原子弹要有,氢弹要快。”事实上,在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尚未成功时,有关部门就已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一步。而于敏就是理论探索队伍中的一员。

1960年年底,钱三强找于敏谈话,希望他参加氢弹研制工作。事实上,于敏喜欢的是基础研究,而且当时已经很有成绩。和于敏有过接触的国内外许多著名物理学家都曾提到,凭借他的才华,如果一直从事纯基础研究,可能会做出影响更大的成果。

而当时,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而且要隐姓埋名,长年奔波。纵然如此,于敏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钱三强的要求。他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