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研究

合集下载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简洁深刻解读)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简洁深刻解读)

王国维美学思想
1、文学创作的起源:“天才说”、“游戏说” 2、文学创作的审美尺度:“苦痛说”、“古雅说” 3、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境界说”

境界“境界”本质上是“景”和“情”两个元质构 成的,是作家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形成 的艺术画面。
二、《人间词话》观点


1、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 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2、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 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3、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 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 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 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 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 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 lszy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在干什 么。第一个人说:“砌砖。”第 二个人说:“在赚工资。”第三 个人说:“我在建造世界上最富 特色的房子。”据说后来,前两 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 第三个工人则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一、王国维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衣带渐宽:写出了追寻、期待中的艰苦之感; 终不悔:表现了殉身无悔的精神; 为伊:选择的正确与不可移易; 消得:值得。
柳 永:凤栖梧(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 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 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谈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意境

谈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意境

谈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意境一、意境与境界今人每将王国维的“境界说”与古老的“意境”说视为一体,其实二者在诗学精神上有质的差异。

“意境”诞生于玄风释气风行的魏晋时代,受这种时风的感染其诗学精神就难免带有玄味与佛香。

“意境”之意正是对庄周无为之道与释家虚豁之神的体悟,与这种体现释道精神充满超凡入圣的高蹈意味的意境说相反,王国维的“境界说”充满的恰恰是写实的现实精神。

与“情境说”有所相近,同“情境说”注重对“直寻”、“即目”的重视一样,境界说也始终执着于感觉的真实。

杨守森教授在所著《艺术境界论》一文中提出:“在中国文艺学领域,‘意境’和‘境界’ 常被混为一谈,而实际上是判然有别的。

‘意境’ 强调的是主客化一,情景交融。

‘境界’注重的则是作家、艺术家凝铸于作品中的关于现实、人生、宇宙的主体性体悟与沉思,即诗性精神空间。

”即“意境”的范畴有着浓厚纯粹的艺术韵味,而“境界”则有更鲜明厚重的人生况味。

笔者对此观点甚为推崇。

事实上,《人间词话》由“意境”向“境界”的转换,正是王国维对中国古代意境论的重要发展与推进,也正是王国维接受西方现代人生哲学影响的具体体现。

“境界”相对于“意境”,是一个更具人生美学情致的范畴。

那么何为境界呢?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也。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显然,王国维所说的“境界”主要是指艺术内容的真实性。

在他看来,“境界”是产生艺术美感的根本。

他曾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有境界,本也。

”气质、神韵,是艺术品所具有的品质,是生命主体的心灵感受。

而境界所秉有的内涵除了气质、神韵等外,还包括了艺术与人生的时代精神。

至此,我们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境界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了。

王国维标举“境界” 一词,意在确立文学批评理论的本体,他在《人间词话》第九则中说得非常明确,“《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拍。

《2024年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理论的文化阐释》范文

《2024年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理论的文化阐释》范文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理论的文化阐释》篇一一、引言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作为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重要著作,其“境界”理论在文学批评和美学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该理论不仅揭示了文学作品的内在美,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本文旨在从文化角度对“境界”理论进行阐释,分析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王国维“境界”理论的提出“境界”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他通过分析诗歌、词等文学作品,探讨了境界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境界为标准来评价艺术作品的观点。

境界是作者创作出来的情感与现实相互交织的世界,体现了作品的深度和高度。

三、“境界”理论的文化内涵1. 道家思想的体现“境界”理论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自然、无为。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应追求自然流露的情感和意境,而非刻意雕琢。

这种追求自然之美的思想,正是道家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2. 儒家思想的渗透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

在“境界”理论中,作者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

这种以情感和道德为纽带的创作方式,体现了儒家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渗透。

3. 禅宗思想的融合禅宗思想强调心性、悟性,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在“境界”理论中,作者通过描绘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这种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越的审美追求,正是禅宗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四、“境界”理论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 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境界”理论作为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传统文化精神。

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自然、道德、心灵自由与超越的审美观念,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境界”理论不仅在中国文化内部具有重要地位,也吸引了世界各地学者的关注。

通过对“境界”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五、结论“境界”理论作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20世纪最伟大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人生的三种境界,古今凡成大事者,必经此三境。

这三种境界皆出自宋词之中,自经出现便成为有大志,大抱负者的人生指导思想。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它出自北宋大词人晏殊的《蝶恋花》,由词人被宋真宗赏识时所写。

这一句要告诉我们的是要想成功必须先立志,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有站的足够高你才能看清远方的路。

一个“独”字也写出了在立志变强的过程中必定是孤独的,这跟尼采的观点相同,只有孤独的人,才会有真正的时间去思考。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它出自北宋大词人柳永的《蝶恋花》。

这句看似在写至死不渝的爱情,但王国维要告诉我们的是坚持。

当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后,就要坚持走下去,为了理想,就算满身伤痕又如何。

自古成大事者,哪个不是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若无坚韧不拔之志怎会轻易成功。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句也是写爱情。

王国维称其是人生最终之境与于辛弃疾之意有些矛盾,但也恰到好处,成大事者,注重积累,积小步,而千里。

只要努力去做,达到一定程度,便会豁然开朗,成功便在眼前。

境界之说只可意会,玄之又玄。

要想达到这人生三境的确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与其一天碌碌无为,何不由此一试,感受王国维大师所说的境界之说。

王国维的境界说

王国维的境界说

浅析王国维的境界说(安徽师大文院10级中文吕小飞100101084)摘要:中国的意境说发端于老子的“道”“气”“象”范畴,经过历代学者的继承发展形成了系统的意境理论,王国维在传统意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对传统意境理论的继承,更是对传统意境理论的发展,“境界说”是“意境论”的新的发展阶段,是西方哲学,美学观点与中国古典美学的交融。

关键词:王国维境界情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诗词分为两大境界:一是“有我之境”,一是“无我之境”。

这种区分,由于关系到诗词意境中的主客体内在联系的不同方式,创作过程的不同特征,不同的审美属性,以及艺术评价的高低等,颇受文艺界的重视。

关于“境界”,以及与之含义相当的“意境”,在王国维的著述中有两处较为明确的阐释。

一处是《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境界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另一处是《宋元戏曲考》中所说的:“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

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

元曲亦然。

”第一,“境界”或“意境”是情与景,意与象,隐与秀的交融和统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在王国维看来,历代优秀的作品之所以感人者,都在于作者善于生动传神地描写景物,细腻入微地传达感情。

情(意)与景(物)即是文学作品境界本体存在的基本构成因素,只有当作品表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融合,才有“境界”可言。

对情与景的处理有两种效果类型,即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的创造不是要消弥“我”(情、意)的存在,而只是要求这种存在表现得尽可能的隐晦和宛转。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说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说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说1、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不畏艰难目标高远.领悟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坚定不移孜孜以求.追求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千锤百炼终成正果.贯通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把读书分成了三个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段话,我很早就知道了,可真正的理解确实花了不少的时间: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语自宋朝晏殊的《蝶恋花》,全文如下: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描写的是凄苦的相思,王先生引的那句词译成现代白话文是:早晨起来,独自一个人登楼望远,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空阔,连远到天边的路也可以看到尽头,什么阻隔也没有。

于是才回想起昨晚的那个不眠之夜里听到的风声、落叶声,恍然悟出昨夜的西风肯定很厉害,一夜之间,竟然把树上的绿叶都吹尽了。

我的理解是,这段话讲的是领悟。

不管是读书做学问还是成就功名,第一个境界是领悟,不能领悟的话,书读了也白读,事情做得再多也是白费周章。

中国人很喜欢把事情玄化,领悟就是其中之一。

玄化到极致的,印象中,禅宗也许可以算是一个了。

禅宗有名言:禅是不能拿来讲的,禅宗是不立文字的。

可不能讲没有记载的禅怎么传下去呢?靠的就是领悟。

光看这个表述就挺玄的吧。

不管怎么说,我在这里也要不负责任一把了,关于这个第一层次靠自己领悟去吧。

第二层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语自宋朝柳永的《凤栖梧》,全文如下:伫倚危楼风细细。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所提到的三种境界各是什么意思?
1.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释意:昨天夜里秋风劲吹,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处。

解析: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但在乱世之中,身处高楼之上,能够高瞻远瞩,看清方向以及道路的终点。

在人生的道路中,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看清形势以及发展的主要方向,才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2.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宋代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释意: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解析:第二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描述了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

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

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执着地追求,坚持奋斗,继续前进。

3.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自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释意: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解析: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也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会突然豁然领悟贯通,找到人生的坦途大路。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理论的文化阐释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理论的文化阐释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理论的文化阐释《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理论的文化阐释》一、引言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他的著作《人间词话》是中国文学理论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通过对《人间词话》中“境界”理论的文化阐释,探究其中蕴含的宇宙观、人生观、审美观等文化价值观。

二、境界的内涵与特点“境界”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既代表了人们内心的情感和精神状态,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通过对词的赏析和批评,对“境界”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首先,境界体现了王国维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高尚的思想、情感和人格境界,而不是追求权势和物质财富。

他说:“境界高了、对于清贫又岂在意哉?岂可以清贫为贵哉?岂云清贫无知?内境丰富、外境贫乏、岂亦不可哉?”这一观点表明了王国维对内心境界的重视,他主张通过修炼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自己的境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其次,境界也体现了王国维对审美的追求。

他认为,艺术作品不仅要追求形式的美感,更要追求内在的境界美。

他说:“能知情趣境界,则艺业入巨矣。

无情趣之境界,则连篇累牍,不复可数。

”这意味着艺术家需要通过对自己的内心境界的修炼,才能产生具有真正审美价值的作品。

三、境界理论的文化阐释1. 宇宙观:王国维的境界理论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的境界与自然的景象和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经常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境界,这与中国古代文人雅好山水之间的联系是一致的。

同时,王国维关注人类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认为境界的升华需要自我超越和与自然的融合,在品味诗词中体验宇宙的壮丽和意义。

2. 人生观:王国维的境界理论中体现了对人生价值的关注。

他主张人应该从内心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人生,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

他认为人应该超越物质财富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安宁和宁静。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意思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意思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意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提到了“三境界”这一概念,意指词人在创作词作时所表现出的三种不同的境界。

这三个境界分别是“初学未精”、“已有成就”和“已臻化境”。

首先是“初学未精”境界。

这个境界是指词人在学习词作的初期阶段,尚未完全掌握词作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在这个阶段,词人的作品往往还不够纯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王国维认为,这个阶段的作品虽然有些缺陷,但也有一种天真和纯粹的美感,给人以亲切感和温暖感。

接下来是“已有成就”境界。

词人在这个境界中,已经掌握了词作的技巧和表现手法,能够创作出较为优秀的词作。

这些作品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更加完善和精致,展现出词人较高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水平。

这个境界下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最后是“已臻化境”境界。

这个境界是词人在艺术创作上的最高境界,词人在这个境界中已经超越了技巧和形式的局限,达到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境界。

词人的作品在这个阶段不仅具有技巧和形式上的完美,更重要的是传达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给人以启迪和震撼。

这个境界下的作品被认为是真正的艺术之作,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从王国维对“三境界”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强调了词作的发展过程和境界的逐渐提升。

从初学未精到已有成就,再到已臻化境,词人需要不断学习和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王国维认为,词人在创作过程中应该追求形式和技巧的完美,同时注重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符合标题中心扩展下,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三境界”在其他艺术领域的应用。

虽然《人间词话》主要讨论了词作,但“三境界”的概念在其他艺术形式中同样适用。

比如,在绘画艺术中,艺术家也会经历从初学未精到已有成就再到已臻化境的过程。

刚开始学习绘画时,艺术家可能只能勉强描绘出形象,但随着不断的练习和探索,他们逐渐掌握了绘画的技巧和表现手法,能够创作出更加精美和生动的作品。

当艺术家达到“已臻化境”的境界时,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完美,更能够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浅谈王国维的“境界”说内涵及其审美启示

浅谈王国维的“境界”说内涵及其审美启示

浅谈王国维的“境界”说内涵及其审美启示“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作者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即:“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作者阐释说:“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说就是在意与境的创造层面上被推演为一种审美理念,被纳入哲学、美学范畴。

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美学作为理论依据,能给广大青年以人生的审美启示。

标签:王国维;“境界”说;内涵;审美启示王国维作为一位杰出的学者,是中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启蒙思想和学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他在从事美学和文学艺术研究的过程中,把西方的哲学和美学理论与中国古典的文化本源加以揉合、贯通和创新,提出或阐发了一系列既赋有鲜明的现代意蕴,又具备浓厚中国古典美学特性的理论和范畴,境界说便是其中重要之一。

一、“境界”说的内涵(一)”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王国维曾在《文学小言》中说道:“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

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

故前者客观的也,后者主观的也。

前者知识的也,后者感情的也。

……要之,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

苟无锐敏之知识与深邃之感情者,不足与于文学之事。

”[2]218在《此君轩记》中王国维又借绘画阐述艺术创作中情景交融、物我冥合的特征曰:“如屈子之于香草,渊明之于菊,王子猷之于竹,玩赏之不足以咏叹之,咏叹之不足而斯物遂若为斯人之所专有,是岂徒有托而然哉!其于此数者,必有相契于意言之表也。

善画竹者亦然。

彼独有见于其原,而直以其胸中潇洒之致,劲直之气,一寄之于画,其所写者,即其所观;其所观者,即其所蓄者也。

物我无间,而道艺为一,与天冥合,而不知其所以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国维强调境界的营造离不开情和景两大要素,同时他更强调情景二元质是一体的,情不仅仅是情,景也不单单是景,情和景要高度融合,力求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境界说

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境界说

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境界说阅读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真是“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而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在王国维笔下,美成了人生的一片净土,纯洁而又纯洁。

意境说更是源远流长,其文字里透露出的意境美也成了后人为文著作的最高标准。

王国维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

词以境界为最高审美标准。

那么,到底什么是境界呢?王国维的解释是“境非独谓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着,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像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种用真感情写的真境界,不仅得到了王国维的赞赏,也获得了历经千年万年的力量,流传至今。

然而,王国维在其著作中使用了“境界”和“意境”两个术语,这两者是否表示同一概念呢?记得高中语文老师讲过“意境”与“境界”的区别,“意境”与“境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而王国维在选用“境界”一词的确费过一番心思,颇具深意。

将“境界”作为艺术批评的一种固定观点,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并作为审美的最高标准加以提倡,当自王国维始。

而王国维将“境界”与“意境”相提并论,我想是有道理的,在他笔下,“境界”是“意境”更高层次的融合。

中国古典美学在探寻美的本质的时候,素有“文质”、“形神”、“性灵”、“神韵”之说,而王国维唯独标榜“境界”,原因在于“境界”自产生之日起,全赖与人的感受作用,境界存在于人感受之所及。

“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还认为“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有无与深浅而已。

”《人间词话》中有云:“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那又以何谓之有境界?王有云:“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实则如其口出是也。

”王国维所指的境界,也就是现在语文学习中所指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等,一切景语皆情语。

平常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散文还是诗歌,都注重景与情的关系,讲求意境美,这也许是受王国维的影响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意境说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意境说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中国早期词学是在无尽的困惑中发展起来的。

敦煌曲子隋唐市井流行,不受重视。

《花间集》约940年由后蜀赵崇祚辑成“诗客曲子词”,由歌妓、酒女歌唱,多写妙龄女子。

如欧阳炯的《南乡子》“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

耳坠金鐶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客。

”薛昭蕴《浣溪沙》“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摇云鬓佩鸣珰。

渚风江草又清香,不为远山凝翠黛,只应含恨向斜阳,碧桃花谢忆刘郎”。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鶈鷘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箫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词的美学价值,诗言志或言情都是显性的,“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缪钺(1904—1995)先生诗“少年伫兴观书卷,如向深山踽踽行。

触眼峰峦乱稠迭,回头径路渐分明”,中国词学也是在困惑中踽踽走来。

僧人释惠红的《冷斋夜话》云:“法云秀关西,铁面严冷,能以理折人。

鲁直名重天下,诗词一出,人争传之”。

师尝谓鲁直曰:“诗多作无害,艳歌小词可罢之”。

鲁直笑曰:“空中语儿,非杀非偷,终不至坐此堕恶道。

”士阶层,士文化,其诗亦言情,但其旨归‘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士人亦有情词,配合燕乐演唱,不过每每糟到人质疑和规劝。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的代表性著作,为传统词话,提出的“境界”说对于后来研究更是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人间词话》中,不仅大量的出现了“境界”也出现了“境”。

王国维最初用到“境界”是在《红楼梦评论》这篇论文中。

“境界”在王国维那里,已不再是散见于零碎批评中的一个术语或概念,而是一个有系统美学观点的文艺学说了。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摘要:“境界”一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由来已久。

受到了前辈境层理论的启发,王国维的“境界”说又在前辈境层理论上有所发展。

王国维将“境界”作为创作原则和评判标准,分析诗词的演变,评价诗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

因此,“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境界;造境和写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首先为我们提出了造境与写境之别,他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所谓“造境”是指取材于非现实中实有之事物,用想象、夸张、虚构的手法创作境界,表达作者的感情;所谓“写境”则是则取材于现实中实有之事物,客观地描述世事、人生。

但是两者又不能截然画分,因为作者的灵感来源及题材是共同的,都是自然与人生,只不过所偏重的地方与表现手法不同而已。

无论诗人虚构想象之境是多么荒诞,它的构思一定遵循自然之法则;而当诗人观察描写自然景物、人生百态时,也必然对现实之物以自己的主观取舍,进行筛选、提炼、改造,因而所写之境,也必根据心中的理想而来。

以下以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楼春》和张先的《天仙子》为例来说明:在《玉楼春》这首词中,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幅春景图,在这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中,有波光粼粼的湖面,有随波荡漾的轻舟,有翠绿的烟柳,有竞相开放的杏花……。

王国维特别指出“闹”字所起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闹”字,是如此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生命的跃动,它使原来静止的画面活了过来,使我们感受到一股蓬勃的生机,作品的境界由此全出。

《天仙子》写的也是春景。

与前一首不同的是,它写的是暮春,而且着重刻画夜景:大好春光转眼即将过去,黑夜来临,一切喧闹都归于寂静。

鸟儿不再活泼地飞来飞去,它们要睡了,人也隐没在深深的帘幕后面。

黑暗中一切生物仿佛都停止了活动,只有天上的月亮偶尔穿过云层,花朵也轻轻摇曳自己的影子……。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的理解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的理解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的理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巧妙的引用了三位大词人的名句来说明了做学问必须要经历的三境界。

从外人的角度看,也可看作是一个人要想在某件事上获得成功必须经历的三阶段。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在西风的狂吹下,枝繁叶茂的绿树也开始凋谢了,表示形式非常危急,环境十分恶劣,在这种状态下作者夜不成眠,辗转反侧,为自己前途命运无比担忧,但他并没有丧失信心,因此颓废,而是想要努力克服困难,力求上进,争取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

于是,作者愤然起身,独上高楼,高瞻远瞩,想要望尽天涯海角,找到前进的路。

在这一境界中,可以看做人涉世不久,对人生的无比迷茫,正如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

但是在迷茫中有多少人因此而坠入歧途,自暴自弃,人生路漫漫,我们也应该上下而求索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如此艳丽之词,也被王国维拿来说明学问之事。

诗人所忧之事,是"相思",但相思到如此地步,我只有柳永能做到了,可见柳永真是一个重情之人。

联系到人生,做一件事能专一到这种地步,不成功都难。

继第一阶段的迷茫之后,在这一阶段中便有了目标了,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的困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像柳永想念女子一样,即使被折磨得瘦骨伶仃,形容憔悴,我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目标,一往直前。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寻觅了千百次,却在无意间看到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在苦苦追寻,历经磨难之后,总算看到惊喜了,之前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在人生的旅途中,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困惑、苦恼中,甚至怀疑自己有没有选错目标,还该不该坚持下去,这些都很正常的,毕竟成功哪有那么容易呢?在这场旅途中,必定有很多人中途放弃,马云有句话说得好:"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王国维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

王国维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

三、
整体把握
• 本单元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四方面 内容: • 第一则为总纲,冠于全书之首,作者开宗明义 提出“境界”说,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 • 第二至八则,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 第九则,比较说明前人文艺批评提出的观点 • 第十则,品评李白诗歌。
第一则
1.词以 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 成高格,自 有名句。五 代北宋之词 所以独绝者 在此。
《人间词话》,青年们 读得懂的太少了;肚里要 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 首词,读此书也就无 用。……我个人认为中国 有史以来,《人间词话》 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 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 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 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 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 也鲜矣!
——《傅雷家书》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作于1908~1910年。 作者脱弃西方理论之拘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 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 批评中。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 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 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 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 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 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王国维的 “境界”说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艺术境界内在的特殊矛 盾,说明了文艺的本质特征。与前人相比,这是一个新的 贡献。
班超投笔从戎?东汉初期有一位受命出使西域经过艰苦斗争重新打通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历史上继张骞之后为促进中西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英雄他就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人间词话》十则
教学目的
一、了解国学大师王国维生平。 二、研读《人间词话》部分内容, 领会王国维的“境界说”及他的人生三境界 。

人间词话中境界的四种含义

人间词话中境界的四种含义

人间词话中境界的四种含义
《人间词话》是清朝学者王国维的一篇文学批评著作,其中提出了“境界”的概念,用以评价词的审美价值。

在这里,“境界”具有以下四种含义:
1. 意境:境界首先指的是诗词所营造的意境,即作品中描绘的景物、人物、情感等所构成的艺术画面。

优秀的诗词应该具备独特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沉浸其中,感悟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2. 情怀:境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情怀。

诗词作为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可以通过作品中的词句、意象等元素,展现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因此,境界也是作者情怀的体现。

3. 审美追求:境界还代表了作者的审美追求。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主张诗词应该追求“理想与现实兼顾”的境界,即作品不仅要展现现实的生活景象,也要体现理想的艺术美感。

这种审美追求使境界具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

4. 评判标准:境界既是作者创作诗词的追求,也是王国维评价诗词作品的重要标准。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以境界为标准,对众多诗词作品进行了点评和排名,凸显了境界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境界在《人间词话》中是一个涵盖意境、情怀、审美追求和评判标准的重要概念,它反映了王国维对诗词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的三种之境界,原文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词句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大路都通向何方?王国维对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

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

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引用时用词稍不同)。

王国维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

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事业成败、仕途升迁等等。

王国维阐释与这俗世的轮回的确是不谋而合的。

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事业也罢,仕途也罢,所有成功的者无非都是经历着三个过程: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的过程中有所羁绊,坚持不放弃;成败关键一刻,挺过来了,喜获丰收。

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

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

王国维论词的境界说

王国维论词的境界说

王国维论词的境界说境界说是古代文艺理论观点之一,为清代学者王国维所提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由此看出,王国维所谓“境界”是品鉴词的高低优劣的最高水准。

那么,何谓境界呢?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在这里主要强调了文学作品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以及为抒发这种真挚的情感而对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描绘,即要求做到情景交融,物我浑然一体,达到了这一步方可谓之有境界。

“境界”问题并不是王国维首创的。

在他以前就多次有人加以论述,只是所用的名称不同。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之为“兴趣”,清代王渔洋称之为“神韵”,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内涵却基本一致,即都是指诗词中描写的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既包含着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景物,又包含着诗人浓郁的感情色彩。

王国维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境界说”,并详加论述。

关于境界说的美学特征的内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具体说明:首先,“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体现出了“言有尽而义无穷”的美学特色。

其次,指出“境界”、“意境”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不仅要求内容方面的情景之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甲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迹。

惟其如此,作品方能具有“不隔”的自然真切之美。

另外,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切之美的作品,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概括说明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是“一优美,一宏壮也”。

王国维继承和融会了钟嵘、司空图、严羽、王夫之、王渔洋等人的理论,同时接受了西方美学的影响,创造了境界说,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开始向现代转换,这是他对中国文学批评的一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國維《人間詞話》境界說研究李俊儒老師壹、前言王國維是我國近代學術史上極為傑出之一學者。

其學術成就,不論在西方哲學、中國文學、中國古文字、古史地考證學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

光緒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六),王國維先生《人間詞甲稿》刊行,第二年《人間詞乙稿》,後來合刊為《人間詞話》一書。

《人間詞話》開卷第一句「詞以境界為最上」,即標舉出「境界」一詞作為他品評宋詞的準繩。

本文擬探討王國維先生從事文學批評的基本觀念:也就是「境界說」的涵義有哪些特色及其價值,值得後人學習的地方。

貳、《人間詞話》、「境界說」解析境界說是王國維的獨創,它是《人間詞話》的理論核心和批評的首要標準。

其實「境界」這個詞並不是王國維的創新,而是自古有之的。

它原是「疆域」的意思,指的是一定範圍內的一塊疆土。

後來,這個詞被用到哲學範疇中去,詞義開始虛化。

玄學典籍中的「竟」,就是「境界」的意思,如《莊子‧齊物論》所謂「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就是指一種超現實的、優遊自在的理想境界。

註一.魏晉時期,「境界」一詞被用於佛經翻譯,詞義逐漸增多。

「境界」梵語寫作visaya,意謂「自家勢力所及之境土」,不過,此處所謂之「勢力」不是指世俗上用以取得權勢或攻城掠地的「勢力」;而是指我們各種感官所感受的「勢力」,譬如人的眼睛能夠看見並識別顏色,這顏色便稱為「色境界」,耳朵能夠聽見並識別聲音,這聲音就叫「聲境界」,有時又用來借喻人的修養造詣所達到的某種程度,總之,「境界」這一概念是多義性且不確定性。

盛唐時期的文學評論中開始出現「境」。

相傳為王昌齡所作的<詩格>中已提出「詩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

宋代以後,「竟」、「境界」、「意境」被廣泛用於評詩註一:祖保泉•張曉雲《王國維與人間詞話》(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82,頁39)論畫,涵義不斷豐富。

明清時期又被引入戲曲、小說、散文的評論中,成為文藝評論的專門術語,是中國古典美學所特有的概念。

王國維雖然並未給「境界」下過確切的定義,而且在使用時也不盡嚴格,但他從西方美學中汲取營養,結合自己的創作經驗,以「境界」這一範疇為中心,創立了一系列子範疇,形成了一種前無古人的新學說-境界說,為我們指明了一個評詞的新方向。

以下試從三個子範疇來探討《人間詞話》「境界」的涵義:一、造境與寫境《人間詞話》云: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頗難分別。

因有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註二.「造境」與「寫境」是指作者寫作時所採用的材料而言的,前者是取材於非現實中實有之事物;後者則取材於現實中實有之事物。

「造境」是指用想像、誇張、虛構的手法創作境界,表達作者的感情;「寫境」則是客觀地描述世事、人生。

但是兩者又不能截然畫分,因為作者的靈感來源及題材是共同的,都是自然與人生,只不過所偏重的地方與表現手法不同而已。

無論詩人虛構想像之境是多麼荒誕,它的構思一定遵循自然之法則;而當詩人觀察描寫自然景物、人生百態時,也必然對現實之物以自己的主觀取捨,進行篩選、提煉、改造,因而所寫之境,也必根據心中的理想而來。

以下以秦觀的詞為例來說明: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法!在此首詞中,「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如果與下面的「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二句相對照,我們便可看出:後面兩句的起頭有「可堪」二字,此二字以下是作者直接說明他所難以忍受的現實景況,所以「孤館」的「春寒」與註二:馬自毅注譯《新譯人間詞話》(台北,三民書局,民83,頁3)「杜鵑聲裡」的「斜陽」,應當是「寫境」。

而與之相對應的前面數句,則是作者舉出的茫然失所的竟象,來表現心中的一片淒惶,不知所措,並不一定要是現實中實有之事物,所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實在應屬「造境」。

雖然如此,「霧」與「月」,「樓臺」與「津渡」則仍是「求之於自然」的實有之物。

而「樓臺」與「津渡」可以「失」、「迷」於茫茫的霧靄及濛濛的月色之中,當然也仍是從自然之法則去想像而矣。

在創作實踐中,無論是「造境」還是「寫境」,修辭煉句都是不可少的基本功夫。

有時用好一個字、一個辭,便寫出了境界,使原本平淡無奇的文字頓生光彩。

《人間詞話》第七則云:「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這兩句分別出自北宋詞人宋祁的《玉樓春》和張先的《天仙子》,全詞是這樣的:玉樓春‧春景東城漸覺風光好,榖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愉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

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瞑,雲破月來花弄影。

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在第一首詞中,我們首先看到了一幅春景圖,在這幅色彩鮮明的圖畫中,有波光粼粼的湖面,有隨波蕩漾的輕舟,有翠綠的煙柳,有競相開放的杏花………。

王國維特別指出「鬧」字所起的畫龍點睛的作用,一個「鬧」字,是如此生動地展現了春天的氣息以及生命的躍動,它使原來靜止的畫面活了過來,使我們感受到一股蓬勃的生機,作品的境界由此全出。

第二首詞寫的也是春景。

與前一首不同的是,它寫的是暮春,而且著重刻畫夜景:大好春光轉眼即將過去,黑夜來臨,一切喧鬧都歸於寂靜。

鳥兒不再活潑地飛來飛去,牠們要睡了,人也隱沒在深深的簾幕後面。

黑暗中一切生物彷彿都停止了活動,只有天上的月亮偶爾穿過雲層,花朵也輕輕搖曳自己的影子…….。

張先使用一個「弄」字來描寫顧影自憐即將凋謝的花,賦予它一種不甘自棄而又無可奈何的傷感意味,此一「弄」字亦使境界全出矣。

二、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人間詞話》云: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註三:「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註四:,「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註五:,無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

王國維所謂的「有我」、「無我」是有其特定的內涵,這一對子範疇的建立,根柢仍在叔本華的哲學美學體系之中。

叔本華認為,人一方面和世上的萬事萬物的一樣,都是意志的奴隸,一切行為和動機都為意志所決定。

意志在人身上表現為無窮無盡的欲望,一個慾望剛剛滿足,另一個慾望又產生了,而慾望十之八九是得不到滿足的,因而人總是處在追求慾望的痛苦之中,整個人生便是這樣充滿了痛苦。

經由此種觀念,我們即可瞭解他所說的「有我之境」,乃是指當人存有「我」之意志,因而與外物有某種對立之利害關係時之境界。

王國維把受「欲」、「生活」折磨的人稱為註三:句出馮延巳<鵲踏枝>:「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幙無重數。

玉勒琱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註四:句出陶潛<飲酒二十首>之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亂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註五:句出元好問<穎亭留別>:「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

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

北風三月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鬱崢嶸,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

懷歸人自急,物態本閒暇。

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吒。

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畫。

」「欲之我」。

而「無我之境」則是指個人拋去自我之意志,因而與外物並無利害關係相對立時的境界。

只有少數人能掙脫欲的束縛,不再認為外物與自己對立衝突,而是從自然和生活中感受美,於是從痛苦的人變成快樂的人,即「知之我」。

註六: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便都可視為「我」與「外物」相對立,外界之景物對「我」有某種利害關係的境界,所以是「有我之境」的詞句。

至於「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便都可視為「我」與「外物」並非對立,外界之景物對「我」並利害關係時的境界。

在「有我之境」中,我既與物相對立,所以是「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在「無我之境」中,則我與物已無利害相對之關係,而與萬物合而為一,所以是「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在「有我之境」中,詩人儘情表現自我的喜怒哀樂,當他觀照外物時,無形之中便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外物身上,於是在他的詩中,一切外物便染上他自己的感情色彩。

如「淚眼問花花不語」,詩人含淚問落花,好像落花能回答他的問題似的,然而落花無言,只是紛紛飄墜,詩人眼中的落花,如此鮮明地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以至於我們也分不清,究竟是他為花的凋落而傷心,還是花為他的傷心而零落了。

在「無我之境」中,詩人以一種純粹無欲的眼光去觀賞客觀景物,從而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

如元好問的「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二句,其「澹澹」、「悠悠」二詞,也早已透露這首詩後面欲描述的「物態本閒暇」的一份「閒暇」的感受。

另外王國維所謂的「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並不是主張「無我之境」高於「有我之境」的意思,本來王國維對於「有我」「無我」二種境界,就沒有高至之分,只要看他對於那些屬於「有我」作品及作者,如小說之《紅樓夢》,詞人中之李後主的喜愛,便可資證明。

其實這種說法也源自於叔本華的意志哲學,叔氏之哲學認為世人莫不受意志的驅使支配而為意志之奴隸,註六: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頁251)故其哲學的最高理想便在於意志之滅絕。

以此論之,大部份文學作品不外於意志、慾望的表現,因此乃經常與物對立,成為「有我」之境界。

至於能超然於意志的驅使而表現「無我」之境的作者,就叔氏之哲學言之,當然便可算是能自樹立的豪傑之士了。

這種說法實在僅是就叔氏哲學的立足點而言,與文學評價的高低並無必然關係。

三、境界有大小說《人間詞話》云: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閒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為杜甫《水檻遣心二首》之一之句。

全詩如下:「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為杜甫《後出塞五首》之二之句。

全詩如下:「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廖。

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

借問大將軍,恐是霍嫖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