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de)感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de)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我要到达(de)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de)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我(de)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de)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de)发奋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de)情绪.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de)欣喜.这三段名句,被王国维信手拈来,赋予它们全新(de)含意,贴切生动地描绘了人们这三个阶段(de)思想感受与心路历程.可见,王国维精通中国古典诗词,阅读过超多作品,并烂熟于心,故能准确地选用其中思维特征与艺术形象最恰当(de)传世名句,寥寥数语,就点透了三种境界,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de)深刻印象.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同时,使得此三境界之说富有鲜明中国特色与浓郁(de)艺作为一位富有创新精神(de)学术大师,人生三境界说确实鹤立鸡群,登上了高峰,对确立他在美学界(de)泰斗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de)作用.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de)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de)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de),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de)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de)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de),不平(de),忧虑(de),疑问(de),警惕(de),复杂(de).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de)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de)水.一切(de)一切都是人(de)主观意志(de)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de)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de)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de),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de)生命是短暂(de)有限(de),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许多人到了人生(de)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de)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de)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de)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de)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de)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de)做人与处世了.王国维透过深入思索和仔细琢磨,悟出了每个人成就大事业都要经历(de)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混沌迷茫,不知前路在何方.第二阶段是在上下而求索,历尽艰苦磨难而不悔,开始见到曦微(de)曙光.第三阶段是豁然开朗,最后找到了事业成功(de)钥匙,顿时感到,答案原先以为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这三个阶段,能够概括为迷惘—求索—顿悟,细细品味,真是人生事业成功无法逾越(de)三个阶段,从哲学角度讲,就是人生事业成功必然经历(de)客观规律.。
王国维境界说的美学特征
王国维境界说的美学特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境界说,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
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得境:得境是指人们在欣赏景致时,通过心灵的悟性融入到境界中,产生情感上的参与和投入,达到心境与景物的完美交融。
2.意境:意境是指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借助形象化的艺术语言
表现出来,使人产生共鸣和感受。
3.艺境:艺境是指在审美过程中,人们不仅关注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也关注艺术形式和技巧,包括色彩、构图、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4.神境:神境是指作品之中透出的人文意蕴或宗教信仰,是一种超越
感性体验的精神境界。
以上四个境界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理念,强调了艺术作品与审
美过程中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文情感和
宗教信仰的重视。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篇1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际路”;其次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许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抱负、事业、爱情;还有人形象地比方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历程,是个冗杂而多变的过程,对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净无瑕,一切都是新奇的、生疏的,眼睛观察什么就是什么,你告知他这是山,他就熟悉了山;告知他这是水,他就熟悉了水,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说“6”“9”不掉头,就出了个题:“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洁,结果谁都不敢马上抢答,而是苦苦思考。
突然,一个6岁的小女孩争着说等于15,人们都向她投去异样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珍宝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备自己的思想太冗杂了,错过了抢答的时机。
这里说了一个简洁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冗杂了,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不再轻易信任眼前的一切,而是专心、用脑去熟悉这个世界。
发觉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冗杂,感觉到社会并不那么单纯,现实也并不那么美妙,常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人间词话》境界说探析
《人间词话》境界说探析摘要:文章从境界的概念、划分、标准及“境界说”与“兴趣说”“神韵说”之间的区别四个方面探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境界说”理论。
王国维对境界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在于真,其他的标准都是围绕“真”来制定的。
“境界说”与“兴趣说”“神韵说”有相通之处,“境界说”取长补短,继承各学说的精髓,其完整、系统的结构是其他学说无可比拟的,“境界说”将主观情思与客观实在相结合,避免了“兴趣说”“神韵说”过虚不实的弊端。
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意境王国维与刘勰、金圣叹并称中国美学三大权威,而《人间词话》是承载王国维美学思想最重要的著作,“境界说”是王国维美学和诗学思想的核心,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一、关于境界的概念境界原本是佛教的概念,它是指个体的感受,或精神上达到的高度,通常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个人状态感受。
“境界”一词并不出自王国维,唐以来的众多文论文献都提到并运用过这个概念,但他以境界为核心,提出了一整套具有完整体系的“境界说”,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
这是他继承并超越前人之处。
王国维认为有境界的词优,无境界的词劣。
然而存不存在没有境界的词呢?一首词没有境界,就难以表现内容,不管是写景、抒情,抑或是明理,文字、意象搭配拼凑在一起总是能显现出一种境界来的,只是这个境界营造得有高低优劣之分。
周煦良先生认为:没有不表现境界的艺术,不表现境界的艺术,它就只是记录,不是艺术。
但不可否认的是,王国维关于境界的研究论述是最详细完备成体系的,境界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重中之重,是一首词的灵魂,是评价词的思想感情、艺术成就的最高标准。
要准确地理解王国维心中的境界,我们首先要区分以下几个概念:(一)境界与意境意境,意为情,境为景,简单来说就是情与景的结合,是情与理、形与神的统一。
境界与意境是两个不同的词,我们通常说某个人的境界很高,是说这个人的思想素质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一种抽象概念,不能简单换成某个人的意境很高,这样的表述是不恰当的。
论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论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论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文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
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
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
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20世纪最伟大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人生的三种境界,古今凡成大事者,必经此三境。
这三种境界皆出自宋词之中,自经出现便成为有大志,大抱负者的人生指导思想。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它出自北宋大词人晏殊的《蝶恋花》,由词人被宋真宗赏识时所写。
这一句要告诉我们的是要想成功必须先立志,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有站的足够高你才能看清远方的路。
一个“独”字也写出了在立志变强的过程中必定是孤独的,这跟尼采的观点相同,只有孤独的人,才会有真正的时间去思考。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它出自北宋大词人柳永的《蝶恋花》。
这句看似在写至死不渝的爱情,但王国维要告诉我们的是坚持。
当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后,就要坚持走下去,为了理想,就算满身伤痕又如何。
自古成大事者,哪个不是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若无坚韧不拔之志怎会轻易成功。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句也是写爱情。
王国维称其是人生最终之境与于辛弃疾之意有些矛盾,但也恰到好处,成大事者,注重积累,积小步,而千里。
只要努力去做,达到一定程度,便会豁然开朗,成功便在眼前。
境界之说只可意会,玄之又玄。
要想达到这人生三境的确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与其一天碌碌无为,何不由此一试,感受王国维大师所说的境界之说。
王国维论词的境界说
王国维论词的境界说境界说是古代文艺理论观点之一,为清代学者王国维所提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由此看出,王国维所谓“境界”是品鉴词的高低优劣的最高水准。
那么,何谓境界呢?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在这里主要强调了文学作品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以及为抒发这种真挚的情感而对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描绘,即要求做到情景交融,物我浑然一体,达到了这一步方可谓之有境界。
“境界”问题并不是王国维首创的。
在他以前就多次有人加以论述,只是所用的名称不同。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之为“兴趣”,清代王渔洋称之为“神韵”,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内涵却基本一致,即都是指诗词中描写的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既包含着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景物,又包含着诗人浓郁的感情色彩。
王国维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境界说”,并详加论述。
关于境界说的美学特征的内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具体说明:首先,“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体现出了“言有尽而义无穷”的美学特色。
其次,指出“境界”、“意境”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不仅要求内容方面的情景之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甲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迹。
惟其如此,作品方能具有“不隔”的自然真切之美。
另外,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切之美的作品,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概括说明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是“一优美,一宏壮也”。
王国维继承和融会了钟嵘、司空图、严羽、王夫之、王渔洋等人的理论,同时接受了西方美学的影响,创造了境界说,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开始向现代转换,这是他对中国文学批评的一大贡献。
《人间词话》中的意境与人物情感探析
《人间词话》中的意境与人物情感探析《<人间词话>中的意境与人物情感探析》《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和人物情感进行了精彩的探析。
这部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对后世的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意境的营造方面,《人间词话》提出了“境界说”。
王国维认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这意味着,意境不仅仅是对客观景物的描绘,更是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通过诗词感受到作者所传达的独特氛围和情感世界。
例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对广袤沙漠中孤烟笔直升腾和黄河边落日浑圆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雄浑、壮阔而又略带孤寂的意境。
读者在欣赏这两句诗时,仿佛能够亲眼看到那辽阔的沙漠和壮丽的落日,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那份宁静与超脱。
再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豪迈奔放的语言和宏伟的想象,展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意境。
诗人尽管身处困境,但依然坚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够实现理想,这种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通过意境的营造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在人物情感的表达上,《人间词话》强调了“真”的重要性。
王国维认为,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心,诗词中的情感应该是发自内心、毫不做作的。
比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一连串的叠词,将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愁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真实而深切的情感,让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她的痛苦和无奈。
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自己亡国之痛的哀愁比作滔滔不绝的江水,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他内心无尽的愁苦。
这种真实而深沉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时也不禁为他的遭遇感到悲哀。
《人间词话》还对不同类型的意境和人物情感进行了分类和比较。
例如,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
浅谈王国维的“境界”说内涵及其审美启示
浅谈王国维的“境界”说内涵及其审美启示“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作者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即:“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作者阐释说:“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说就是在意与境的创造层面上被推演为一种审美理念,被纳入哲学、美学范畴。
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美学作为理论依据,能给广大青年以人生的审美启示。
标签:王国维;“境界”说;内涵;审美启示王国维作为一位杰出的学者,是中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启蒙思想和学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他在从事美学和文学艺术研究的过程中,把西方的哲学和美学理论与中国古典的文化本源加以揉合、贯通和创新,提出或阐发了一系列既赋有鲜明的现代意蕴,又具备浓厚中国古典美学特性的理论和范畴,境界说便是其中重要之一。
一、“境界”说的内涵(一)”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王国维曾在《文学小言》中说道:“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
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
故前者客观的也,后者主观的也。
前者知识的也,后者感情的也。
……要之,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
苟无锐敏之知识与深邃之感情者,不足与于文学之事。
”[2]218在《此君轩记》中王国维又借绘画阐述艺术创作中情景交融、物我冥合的特征曰:“如屈子之于香草,渊明之于菊,王子猷之于竹,玩赏之不足以咏叹之,咏叹之不足而斯物遂若为斯人之所专有,是岂徒有托而然哉!其于此数者,必有相契于意言之表也。
善画竹者亦然。
彼独有见于其原,而直以其胸中潇洒之致,劲直之气,一寄之于画,其所写者,即其所观;其所观者,即其所蓄者也。
物我无间,而道艺为一,与天冥合,而不知其所以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国维强调境界的营造离不开情和景两大要素,同时他更强调情景二元质是一体的,情不仅仅是情,景也不单单是景,情和景要高度融合,力求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境界说”的具体内容及意义
王国维“境界说”的具体内容及
意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这三个境界需要依次去经历,即先经历迷茫,再心怀无畏,最后执着前行。
那么,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终能豁然开朗。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为第一境,“西风凋碧树”,是一种烦躁的心情,诗人要观物,首先要摆脱现实的种种纷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时,便入定,能去体会物之内在本质的美了。
王国维借时序的交替,景物的变化来感叹世事的变幻无常,也意在说明做学问和成大事业初期的迷茫。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为第二境,伊人”也可以指自己心中的志向或是理想,两者皆是令人念念不忘的东西。
借此说明一个人可以为了心中的理想而默默奋斗,不辞劳苦。
是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把握,审美主体()有一种择一的、固执的、终身无悔的精神,在探索着事物的美。
虽然“衣带渐宽”,又是值得的,殉身无悔的。
表达了智慧的顿悟。
诗人在艰苦的寻求中,豁然开朗,灵感顿生,妙语连珠,境显现得光辉耀人,情表达得沁人心脾,这是极不容易获得的一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为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表达了“慧”的寻求的艰辛,“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了智慧的顿悟。
王国维巧妙地运用了该词的意境,表明人只要朝着明确的方向去努力,就会有出乎意外的收获。
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境界说
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境界说阅读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真是“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而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在王国维笔下,美成了人生的一片净土,纯洁而又纯洁。
意境说更是源远流长,其文字里透露出的意境美也成了后人为文著作的最高标准。
王国维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
词以境界为最高审美标准。
那么,到底什么是境界呢?王国维的解释是“境非独谓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着,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像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种用真感情写的真境界,不仅得到了王国维的赞赏,也获得了历经千年万年的力量,流传至今。
然而,王国维在其著作中使用了“境界”和“意境”两个术语,这两者是否表示同一概念呢?记得高中语文老师讲过“意境”与“境界”的区别,“意境”与“境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而王国维在选用“境界”一词的确费过一番心思,颇具深意。
将“境界”作为艺术批评的一种固定观点,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并作为审美的最高标准加以提倡,当自王国维始。
而王国维将“境界”与“意境”相提并论,我想是有道理的,在他笔下,“境界”是“意境”更高层次的融合。
中国古典美学在探寻美的本质的时候,素有“文质”、“形神”、“性灵”、“神韵”之说,而王国维唯独标榜“境界”,原因在于“境界”自产生之日起,全赖与人的感受作用,境界存在于人感受之所及。
“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还认为“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有无与深浅而已。
”《人间词话》中有云:“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那又以何谓之有境界?王有云:“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实则如其口出是也。
”王国维所指的境界,也就是现在语文学习中所指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等,一切景语皆情语。
平常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散文还是诗歌,都注重景与情的关系,讲求意境美,这也许是受王国维的影响吧。
王国维三境界说
王国维“三境界”说再探近代重要史学家、美学和文艺理论家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所提及的“三境界”说为历代学者传颂、援引。
《人间词话》第二十六条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 ,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在此将“三境界”对象定义为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过的创业之路、治学之路,这就把《文学小言》中所提及的“文学亦然。
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 ,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
”中之“文学”与“大事业大学问”相提并论,将文学纳入大事业大学问之中。
至《人间词话选》“成就一切事 ,罔不历三种境界”之中,王国维又将原本针对大事业大学问专论的“三种境界”一下拓展到“成就一切事”,则又赋予“三种境界”以更广阔的人文精神内涵了。
所以“三境界”说别饶深意 ,为后世学者广为借鉴。
在此所引用的三首词,原意都不尽如此,均写男女情事。
晏殊《鹊踏枝》情中有怨,柳永《蝶恋花》怨中有 ,辛弃疾《青玉案》遂得所愿,其结局固自不同。
王国维在情事外表之下,赋予深刻内涵,即人生之“三境界”。
在第一境界中,王国维取其意象,发以联想,来说明成就一切事业的探索阶段,我们可将理解为人生之青少年阶段。
这一阶段是求学与立志的境界:默默无闻,寻觅探索,对理想和前途充满着向往和憧憬,只因年少无知,风紧叶落,孤独寂寥,茫然无措,迷惘苦闷,这复杂心绪是初涉入世青少年所特有的胸襟和忧虑。
雄心大志与壮志未酬矛盾交织,登高临远却茫然天际,可谓天外有天,永无止境。
恰似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小说的情节在极大程度上是自传性的。
主人公维特对绿蒂的爱恋恰似歌德对夏洛特。
布夫和马克西米利安娜。
冯。
拉。
罗歇的爱恋,歌德把两个女子给他留下的印象融合到了绿蒂的形象中。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摘要:“境界”一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由来已久。
受到了前辈境层理论的启发,王国维的“境界”说又在前辈境层理论上有所发展。
王国维将“境界”作为创作原则和评判标准,分析诗词的演变,评价诗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
因此,“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境界;造境和写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首先为我们提出了造境与写境之别,他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所谓“造境”是指取材于非现实中实有之事物,用想象、夸张、虚构的手法创作境界,表达作者的感情;所谓“写境”则是则取材于现实中实有之事物,客观地描述世事、人生。
但是两者又不能截然画分,因为作者的灵感来源及题材是共同的,都是自然与人生,只不过所偏重的地方与表现手法不同而已。
无论诗人虚构想象之境是多么荒诞,它的构思一定遵循自然之法则;而当诗人观察描写自然景物、人生百态时,也必然对现实之物以自己的主观取舍,进行筛选、提炼、改造,因而所写之境,也必根据心中的理想而来。
以下以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楼春》和张先的《天仙子》为例来说明:在《玉楼春》这首词中,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幅春景图,在这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中,有波光粼粼的湖面,有随波荡漾的轻舟,有翠绿的烟柳,有竞相开放的杏花……。
王国维特别指出“闹”字所起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闹”字,是如此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生命的跃动,它使原来静止的画面活了过来,使我们感受到一股蓬勃的生机,作品的境界由此全出。
《天仙子》写的也是春景。
与前一首不同的是,它写的是暮春,而且着重刻画夜景:大好春光转眼即将过去,黑夜来临,一切喧闹都归于寂静。
鸟儿不再活泼地飞来飞去,它们要睡了,人也隐没在深深的帘幕后面。
黑暗中一切生物仿佛都停止了活动,只有天上的月亮偶尔穿过云层,花朵也轻轻摇曳自己的影子……。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的理解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的理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巧妙的引用了三位大词人的名句来说明了做学问必须要经历的三境界。
从外人的角度看,也可看作是一个人要想在某件事上获得成功必须经历的三阶段。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在西风的狂吹下,枝繁叶茂的绿树也开始凋谢了,表示形式非常危急,环境十分恶劣,在这种状态下作者夜不成眠,辗转反侧,为自己前途命运无比担忧,但他并没有丧失信心,因此颓废,而是想要努力克服困难,力求上进,争取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
于是,作者愤然起身,独上高楼,高瞻远瞩,想要望尽天涯海角,找到前进的路。
在这一境界中,可以看做人涉世不久,对人生的无比迷茫,正如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
但是在迷茫中有多少人因此而坠入歧途,自暴自弃,人生路漫漫,我们也应该上下而求索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如此艳丽之词,也被王国维拿来说明学问之事。
诗人所忧之事,是"相思",但相思到如此地步,我只有柳永能做到了,可见柳永真是一个重情之人。
联系到人生,做一件事能专一到这种地步,不成功都难。
继第一阶段的迷茫之后,在这一阶段中便有了目标了,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的困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像柳永想念女子一样,即使被折磨得瘦骨伶仃,形容憔悴,我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目标,一往直前。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寻觅了千百次,却在无意间看到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在苦苦追寻,历经磨难之后,总算看到惊喜了,之前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在人生的旅途中,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困惑、苦恼中,甚至怀疑自己有没有选错目标,还该不该坚持下去,这些都很正常的,毕竟成功哪有那么容易呢?在这场旅途中,必定有很多人中途放弃,马云有句话说得好:"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王国维谈诗词的境界
王国维谈诗词的境界王国维(1877-1927)是中国近代有重大影响的学者。
他学贯中西,在多个领域都有不凡的贡献。
在诗词理论方面,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论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创见。
李泽厚评价是:“一方面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继承和终结,同时又是中国现代文艺的先声”。
他的境界论不仅源于中国古典美学,而且更多吸取融会进了西方美学、文艺学理论,尤其是受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影响较深。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中包含了丰厚意蕴的核心概念。
王国维认为:“词必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那么何为“境界”?又在《人间词话》手定稿六中提到:“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可见,“真景物、真感情”,是他给“境界”所作的解说。
那么,什么是“真景物、真感情”?他的具体要求又包括什么呢?他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可见,理解了“闹”和“弄”字的意蕴便理解了王国维的“境界”内涵。
这两个字均为动词,前者写红杏开放之盛浓景象,一个“闹”字使静态的色彩动了起来,并且充满一种热烈烂漫的氛围,表现了观赏者一种喜悦放逸的主观情绪。
而“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则有一种拟人化的动作感,实则表达了在云破、月来、花影动的特定情境下,词人内心一种愉快活泼甚至有点小调皮小戏谑的情调。
这两个字之所以形成了词的“境界”,关键是人的主观情绪与客观景物高度地和谐统一起来。
有生动直观的画面形象,有了与画面相应的情感氛围,有让人的身心产生愉悦的美感,有人的主观情绪的相应相和,使得情与景、意与境的机缘高度契合,就形成了“境界”。
“一种感受、气氛,一种情调,一种心灵空间,一种感觉,一种艺术的高度、精神的高度,一种人的生命自由的状态与体验”。
即是说所谓“有境界”,就不仅要有“情”和“景”两种艺术成分,而且要有一种充满活力的生命意识(真性情),把两者完美和谐地熔铸为一体,从而进入到有意向性的总体性情境,在其中艺术美得以渐次升华,达到生命自由的诗意凝聚。
王国维境界说浅论
王国维境界说浅论意境说是王国维先生文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本篇文章主要是讨论意境说的内涵,西方的思想流派对于王国维的影响等问题。
标签:境界;来源;对比;影响一、“境界”的内涵“境界”一词,从佛教用语转到王国維的文学批评用语的概念含义已经有了转变,但是对于“感受”的重视这一点上,二者是有共同之处的,例如在《人间词话》六则中写道: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国维认为构成境界的因素之一就是“真”。
在作品中不仅要写真景物,还要有真感情,只有这样诗歌才能创造出境界。
所谓写“真景物”,就是写景得其神韵,而非刻板的描写、只求形似。
“真景物”和“真感受”并不是分开的,而是应该二者兼而有之。
这是作品“有境界”的第一基本。
有了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情感之后,诗人应该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有些作者由于能力的限制,并不能如实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切实感。
正如陆机在《文赋》的开篇所说:“恒患意不称物,词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在进行了境界的基本概念的提出之后,王国维又对境界的含义进行了细化,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在第四则中补充说明二者的不同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王国维对于“有我”、“无我”的阐释可知,“有我之境”是指当自我存有“我”的意志,因而与外界有某种对立的利害关系的境界;而“无我之境”是指已经泯灭了自我意志,与外界事物并没有利害关系相对立的境界。
所以在“有我境界”中,“我”与“物”相对立,所以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需要注意的是,在“无我之境”中并不是说在作品中描写的状态中没有了我的存在,比如上面举的两个例子来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王国维认为的“无我之境”,但是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句诗并不是单纯客观的景物描写,“我”是存在于作品中的,从“采菊”和“悠然”中我们就可清楚的看出这当中必然存在一个“我”,其所说的“采菊”明明是“我采”,而其中的“悠然”也是“我”的一种状态,所以“无我之境”是物我达到和谐统一的一种状态,所以在这样的状态下“无我之境”就可以是“于静中得之”。
王国维的境界说
王国维的境界说作者:叶水涛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0年第08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现今谈词学免不了要谈到王国维,谈到《人间词话》。
王国维及他的《人间词话》,名气很大,有点文史常识和文学修养的,侃大山常常会提及。
说到王国维,少不了说他是教授的教授,是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齐名的清华四大导师之一。
王国维论词,最为脍炙人口的是他的三种“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今天一些做学问的人,常常会提及这几句词,以此自勉,也以此教导后之来者。
做学问而不知道这三种境界,则属孤陋寡闻无疑。
香港有位才子叫董桥,有段时间在内地颇有名声。
“读点董桥”,甚至成为文化人圈子里的流行语。
董桥也提出治学的三境界,他说:“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頒,十万工农下吉安。
”此为第一重境界;“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此为第二重境界;“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此为第三重境界。
这三句都出自毛泽东所写的词。
董桥的治学三境界的新论,似乎没有引起什么大的反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
董桥的确很有些学问,散文独具一格,但似乎也没有到非读不可的程度。
新创治学三境界说,比肩王国维,调侃一下当然可以,但就学术水准而言,当然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今天我们常把王国维论“境界”的表述抽离出来,不仅仅用于象征治学的境界,而且看作是理想追求与完美人格的隐喻。
三句话构成既相互呼应,又层次分明的完整意境,有美感,有张力,极富象征意义,也有充分的可阐释性。
从晏殊、柳永和辛弃疾的词作中摘句来形容三种“境界”,这当然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和丰富的学识,非王国维他人断难做到。
文学理论——浅谈造境与写境
浅谈造境与写境081602126 刘子君在王国维先生所著《人间词话》里有关于造境与写境的论述: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要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有创造境界,有摹写境界,这就是理想派作家和写实派作家的区分之处。
但是,两者的区分也比较难,因为大诗人所创造的境界,肯定与自然情态相符合,所摹写的境界,也肯定和理想相接近。
造境,是对境界的重新构造;写境,则是对境界的真实描摹,在比较大的程度上贴近自然情态。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所表达的也是写境与造境的关系。
首先,写境是任何文学作品的基础。
一切的艺术都是构造在客观存在的世界这一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了真实的世界,那么一切艺术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学也不例外。
没有了写境的文学是荒诞。
所有的艺术家,诗人,都是生活在现实可触的世界中的。
正如唐代最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成长于传统的封建官僚家庭,但是生逢乱世,由于家道中落,加之自身仕途坎坷,人生际遇凄凉,其尴尬的身份,封建官僚的出身,但却郁郁不得志,使得他能看见宫阙里的喧嚣浮华,也能深入在贫苦百姓中,艰难困苦切身体会,因此他能写出大量极其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
杜工部所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当时其所处时代社会最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如果没有真切的生活经验和人生经历,怎么写得出“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那种透彻心扉的悲凉。
其次,造境也是每一部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
前面说过,造境,是对境界的重新构造。
这也是为什么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缘由。
任何一个文艺作品,都不可能没有主观的痕迹,没有了造境的作品叫扯淡。
每一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思想,灵魂,而这往往要通过造境来实现,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摹,然后通过现实片段的重组,结合作者本身所要表达的主旨,自身想要抒发的情感来达到造境的目的。
诚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这两句诗歌里面,不只是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还结合着积极浪漫主义的美好愿望与磅礴的气魄。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的三种之境界,原文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词句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大路都通向何方?王国维对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
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
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引用时用词稍不同)。
王国维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
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事业成败、仕途升迁等等。
王国维阐释与这俗世的轮回的确是不谋而合的。
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事业也罢,仕途也罢,所有成功的者无非都是经历着三个过程: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的过程中有所羁绊,坚持不放弃;成败关键一刻,挺过来了,喜获丰收。
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
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境界说是王国维标示词艺术特性的美学范畴。
他论词首标境界,《人间词话》第一条:“词以境界为上。
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有名句。
”
王国维认为自己的“境界说”高出于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
《人间词话》第九条:“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予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
这段话可以看出,王国维认为,自己的境界说比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更能探究到词的本质。
笔者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的确比兴趣说和神韵说高明。
但同时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提出不是空中楼阁,他的境界说的提出是建立在前人诗论成果的基础之上的。
王国维的境界说和兴趣说、神韵说有着内在联系。
那么王国维的境界说和严羽的兴趣说、王士祯的神韵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王国维认为其高出严羽、王士祯的地方又在哪里呢?下面我们来作一番分析。
严羽的兴趣说是针对北宋以来诗坛“以议论为诗”,忽视诗歌自身的审美特征的不良风气而提出的。
严羽提出诗有“别材”、“别趣”,要以“吟咏情性”为根本,这样诗才能给读者以精神的感染。
严羽所说的“别趣”就是兴趣,是指诗有其特殊的艺术旨趣,创作主体要以这样的旨趣为出发点,而不以一定的抽象道理的阐发为目的。
王士祯的神韵说是为了针砭清初诗坛流弊而提出的。
明代前后七子言必称盛唐汉魏,之后公安派以宗宋矫之,二者余绪延及清代。
无论肤附盛唐还是力追两宋,他们都一味追求诗歌的外在的表现形式,缺乏真情实感。
因此王士祯提出神韵说,强调把“沛然如肺肝流出”的真情看作为文之首,要求诗力求抒发真诚的感受,这是神韵说的一方面特征。
另一方面,在创作上,追求“味外味”的美学旨趣。
这是其神韵说的核心。
所谓的“味外味”,是指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获得来自诗中而又超越诗本身的指向诗外的一种审美体验。
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一脉相承,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诗歌美学传统。
我们总结兴趣说和神韵说的共同点:(一)两者都强调诗歌要“吟咏情性”,抒写真情实感。
(二)在诗歌的审美旨趣中都要突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之美。
这两个方面有其优点又有其缺点。
其优点在于重视了诗歌最核心的问题——情,即创作主体的性情感情。
这一点上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学思想中的进步的一面,是对传统中“文以载道”的文论思想的扬弃。
其缺点在于过分追求那种“意在言外”的艺术旨趣,而忽视甚至脱离了表现诗歌主体情感的最基础的东西——景、物,把诗歌中不可分割的情与景机械地割裂开来。
他们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空中之音,相中之色”等引导读者离开作品中实在的景物,去追求那种无形无迹的情感。
因此他们的诗论让人感到朦胧恍惚,难以捉摸。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对两者扬其长而避其短。
《人间词话》第六条:“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这段话我们可以为王国维的境界作一界定。
境界即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辩证统一和生动的艺术表现,是指景物与感情的内在统一和高度融合。
《人间词话删稿》三:“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关于境界说重视诗歌中创作主体的真实的情感,“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这是王国维对兴趣说和神韵说优点的继承和发扬,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王国维境界说对其两者缺点的克服超越。
王国维的境界说克服了兴趣说和神韵说在审美体验中追求的“不落言荃”的虚幻的审美方式,让人们从诗歌最基础的构成因素——景物中,去把握创作主体的真感情,让人们走向更加切实的审美空间——情景高度融合,真切地把握诗歌真正的美,而不是没有基础的朦胧恍惚游离不定的“空中楼阁”。
王国维的文论的思维模式坚决恪守景——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以之为文学创作的圭■。
《文学小言》中王国维说:“文学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
”《人间词话》第五六条:“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把文学定格在真实的情与景上,揭开了由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给文学创作欣赏蒙上的那层神秘的面纱,还文学以明朗清晰真切的本来面目,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它欣赏它,正像王国维所谓的“语语都目前”。
王国维说:“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是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这是关于造境与写景,即诗歌中所表现的内容,有理想与现实之分,然理想与现实又不可分,诗歌中所表现景与情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因此,诗歌中的理想不是高不可攀,它有现实生活的基础,是人们可能把握体验的。
又如“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之谓“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之谓“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都以客观的情与主体的情交融的程度为标准。
无论“有我”还是“无我”,都有情所寓于的景的存在。
王国维强调审美体验的确定性或明确性,如他主张“不隔”的境界。
“不隔”就是写景抒情要清晰明朗,“语语都在目前”,而反对情景含混朦胧的“隔”,让人犹如雾里看花,不能得到鲜明真切的审美感受。
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论思想的核心,它不但继承了由司空图开始的,严羽、王士祯一派文论思想的优良传统,而且打破了他们在文学的审美实践中朦胧神秘的审美倾向,给文学的创作与欣赏于切实明确的审美标准。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王国维的境界说为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学诗论史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