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导学案
热点专题 艰难的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导学案
热点专题艰难的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导学案(历史复习课范例)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中考说明要求:25.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识记、理解、运用);26.知道“百日维新”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识记、理解、运用);27.了解孙中山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识记、理解、运用);28.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识记、理解)
【新闻链接】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温馨提示】中国的近代化即现代化,指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为推动,实现封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政治上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思想上争取自由、民主、科学;经济上向西方学习现代军事技术、努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学案
【课前延伸】结合所学知识,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经济上的近代化(军事器物):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政治上的近代化(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的(1898)——维新变法的思想得到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1911)——推翻清朝,结束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思想上的近代化(学西方思想文化):先进知识分子的——是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条件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记住洋务运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历史基础知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2)、识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基础知识及其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
(1)、结合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利用宣传画照片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搜集资料以及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的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2)、通过辛亥革命、维新变法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3)、让学生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复习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复习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初中历史_《近代化的探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近代化的探索》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
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教学难点】
近代化的探索的特点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节课我们一起复习近代化的探索。
二、梳理知识: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何为近代化?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第一步探索: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口号:自强、求富
代表:中央:恭亲王奕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前期:自强创办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后期:求富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筹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结果:失败
失败的标志: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局限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性: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第二步探索: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加深民族危机
兴起:1895 公车上书揭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教学设计
九年级专题复习课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学情现状分析】
九年级学生处于知识点、考点的整合与应用期,容易出现专题知识点延展不全,新旧知识点混淆的情况。需要对考点进行串联式梳理。【重点难点预设】
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关键结点,并注意易混易错内容。
【学习目标设定】
1、掌握洋务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作用、局限性
2、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马关条约》影响
3、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性质、启示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启示、影响
教学策略设计
【媒体资源】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御用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方式方法】
结合本专题的学习目标和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预案;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测试、总结归纳等形式进行学习;运用各种形式的核查方式:自查、互查、考察等方法突破重难点。
【教学结构流程】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回顾前课考点,引出新课内容。
1.中国历史的发展特点?
2.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的朝代?
3.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
通过承前启后的方式进入导入环节,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目标展示】
<设计意图>
对新课学习目标进行细化展示,让学生对本课应掌握考点的具体要求、中考出现的频率做到心中有数。
【自主学习】
1.自主核查。学生个人自查考点掌握情况。
2.学生互查。采用“你问我答”角色互换的形式进行第二轮学习。
3.教师考查。教师随机抽查学生进行第三轮的考核。
1.洋务运动
(1)口号:
(2)代表人物:
2.甲午中日战争主要战役:
3.戊戌变法
(1)代表人物:
八上单元二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一)
初三第二学期教学设计方案6
授课教师:李占营
时间2013年03月11日第3周星期一授课班级3、4班第1课时课题八上单元二近代化的探索复习(一)
课型复习课教法与学法自主复习、导学与讲解
结合
教具与学具课件
教学目标
1.地主阶级洋务派探索国富民强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探索救国的戊戌变法等知识的梳理、复习、巩固,查补不足。
2学生综合分析、理解、概括、归纳与联系、认识问题能力的提高;解题方法的掌握与提高。
3.认识先进中国人不屈不挠探索“西学”救国的主要历程,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中国从被迫开放到开始认识世界,对西方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向西方学习具有的从浅到深、层层深入(递进)的特点;同时认识:实现民族独立、解放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
板书
设计
过程
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
复习导入
一、组织上课,提问并引导回答:
1 西方列强侵略的根本目的?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如打开中国市
场,获取侵略利益;中国国门被打开,
被迫开放,中国社会性质变化,历史
发展阶段变化,许多方面主权丧失,
加剧中国贫困落后等。)
2 有人说:中国是被人(列强侵
略)驱赶着走向了近代社会。这种说
法虽然刺耳,但也有一定道理,西方
侵略,客观上有何进行性?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中国虽
被迫开放,但毕竟开放了,开始接触
到西方先进“器物”,先进的中国人逐
步认识到西方“奇技淫巧”的先进和
中国的落后,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思
结合老师提示的要
点,回答相关问题。
融入本节学习情境。
组织教学。
知识联系、复
习与巩固。
创设情境,激
发兴趣,导入新课。
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复习【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攀上山峰,见识险峰,你的人生中,也许你就会有苍松不惧风吹和不惧雨打的大无畏精神,也许就会有腊梅的凌寒独自开的气魄,也许就会有春天的百花争艳的画卷,也许就会有钢铁般的意志。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近代化的探索教案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近代化的探索教案一、复习目标
1.掌握近代化探索的基本史实。
2.掌握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和特点。
3.掌握近代化探索失败的原因。
二、复习重难点
1. 近代化探索的过程。
2. 近代化探索失败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考点一】:洋务运动
课件展示:
重点列强发动的四次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以及影响.
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以课本知识为依据,自主解决问题并且记忆基础知识,时间大体10分钟.
归纳小结:通过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了解近代化探索的概况.
现在我们先练练手,看看大家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考点二】:戊戌变法
师: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认识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展示答案。
【考点三】:辛亥革命
师: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在近代化历史发展中的丰功伟绩.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展示答案。
【考点三】:新文化运动
师: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展示答案。
(二)难点突破,拓展升华
重点是分析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
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记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五、板书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新文化运动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
七、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学案)
材料启迪: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从材料中,你能发现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吗?
第一阶段(器物改革):
第二阶段(制度改革):、
第三阶段(文化改革):
第一阶段(器物改革):洋务运动(洋务派领导)(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1.洋务运动的目的: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2.主要代表人物:中央代表:地方代表:、、、
3.理论依据:4.主要口号:“”和“”
5.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A.安庆内军械所(第一个)B.江南制造总局(规模最大)C.福州船政局(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A.(李鸿章在上海创办)B、、(张之洞创办)(3)筹划海防:相继建立“南洋舰队、北洋舰队
....、福建舰队”三支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
A.兴办新式学堂的原因是: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
B.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C.宗旨: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D.作用: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6.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洋务运动的性质:。
8.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9.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消极作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作用:①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了技术力量;
鲁教版历史七上《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鲁教版历史七上《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掌握洋务运动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学堂,评价洋务运动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复习,掌握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等基础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3、通过复习,掌握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会制作大事年表,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会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通过复习,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兴起的标志以及发展变化;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意义。 复习重、难点:
重点:1、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3、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4、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1、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复习方法指导:
以近代人民的探索和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主张为主要线索进行复习。 知识结构构建:
一、近代人民的探索:
背景 代表人物 兴起标志 口号 内容
意义(课本第43页) 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
1915年____在___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_____
前期: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1、洋务运动:(性质: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背景目的代表人物时间口号主要活动内容评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中央:
地方:
前
期:
后
期:
A、创办军事
工业
B、创办民用
工业
C、兴建海军
D、兴办新式
学堂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代表人物:____、____等
(3)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难点 中华民族早期近代化探索与民族危机加深之间的关系。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情境 引入
设疑导入:随着民族危机的步步加深, 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哪几次重大的探 索?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划使馆界禁中国人中国完全陷入中国完全陷入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半殖民地半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建社会的深渊建社会的深渊教教教师师师在在后帮助学生理出本单元的思后帮助学生理出本单元的思后帮助学生理出本单元的思本单元中国开始步入了本单元中国开始步入了本单元中国开始步入了早期近代化的探索随着第二早期近代化的探索随着第二早期近代化的探索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洋次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洋次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统治进行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统治进行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统治进行了洋务运动但在甲午战争中了洋务运动但在甲午战争中了洋务运动但在甲午战争中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失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失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民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民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空前激化维新派领导族危机空前激化维新派领导族危机空前激化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最终也失败
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 题,引导学生回答。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侵略与反抗》《近代化探索》复习教案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
第一、二单元《侵略与反抗》《近代化探索》复习导学案
一、复习目标
1.系统掌握近代中国遭受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与探索的历史史实;
2.理解近代化探索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艰难过程。
3.感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以及中华民族具有勇于反抗和探索的精神。
二、复习线索(本节课沿着三条线索展开复习)
1.西方列强的侵略史2.中国人民的抗争史3.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三、复习过程
(一)西方列强的侵略史(复习1——5课完成表一、表二))(表一)
侵略战争起止时间侵略
签订的条约影响(或罪行)
(国家)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俄国割
占中国()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历次侵略战争被迫签订的条约及内容(表二)
条约名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
从历次列强的侵略中你有什么感悟?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表三) 侵略战争 名 称 鸦片战争中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
新疆危机出现后 甲午中日战争中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抗争人物 或事例
面对侵略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斗争精神?
(三)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1.探索一:洋务运动(读时间轴回答问题)
前 期 后 期
19世纪70年代
(1).把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填写在时间轴的相应位置上 (2). 前后期提出的口号和创办的工业特点分别是什么?
(3). 洋务运动的结局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
2.探索二:戊戌变法(读时间轴,填写对应的事件)
序幕 发展 高潮 结局
1895 创报·团体 1898·6 1898·9 ( ) ( )·( ) ( ) ( ) 思考: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近代化的探索——教学设计
《近代化的探索》教学设计
【课题】
课题:专题选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下的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课型:公开课
授课时间:1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分析、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及全面地、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做出的伟大探索,学习先辈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心怀祖国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近代化探索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四次探索活动
2、难点: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这个专题的内容时,基本上可以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但对于知识点的整合,知识体系的构建还存在问题,因此在这节复习课上,我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理清近代化探索的发展脉络,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法学法】
教法:提问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引导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
【教学设计】
我的教学内容总共分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知识回顾,整体感知(3分钟)
环节二:自主构建,形成体系(10钟)
环节三:拓展延伸,深化认识(7分钟)
环节四:实战演练,链接中考(15分钟)
环节五:课堂小结,升华情感(5分钟)
环节一:知识回顾,整体感知(3分钟)
导入设计:多媒体播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现场。
提问:以上图片涉及到了哪些战争?反映的主题是?
生: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题是西方列强的侵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复习目标
1.掌握近代化探索四件大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知识。
2.明确近代化探索四件大事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近代化探索的
原因、特点、启示等,形成单元内部知识体系。
3.知识整合,单元之间联系,中外历史联系,形成历史知识框
架,形成历史整体认识。
4.通过看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知,通过背诵加强知识记忆巩固。
复习重点
记忆掌握单元基础知识
复习难点
理清单元知识联系、单元之间联系、中外历史联系,形成历史整体认识
教学方法
看书—讲解—背记—练习
复习教具
课本、课件、《说明检测》、练习
教学设计
一.教师首先明确近代化概念,明确近代化探索的不同方面,明确近代化探索的体系(如下图)
二.板书表格化近代化探索四件大事的比较,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如图)
三.教师串讲中国近代化探索单元知识体系
1.单元重点内容点拨
(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口号: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维新
派)。
(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资产所阶级革
命派)。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两面旗
帜:民主和科学)。
2.明确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3.明确近代化探索四件大事的共同点
4.近代化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5.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代表事件
6.中外近代化的区别
7.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方面影响
8.关于南京、上海
9.明确推动近代化发展的原因、近代化探索失败的原因、启示四.教师讲解,知识整合,单元联系,中外联系,形成历史整体认识,形成历史知识框架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
二、典型例题剖析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请回答: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三、巩固练习
1、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5 “师夷长技”图6 变法图强图7 孙中山图8 陈独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第二单元复习 近代化的探索
1、掌握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摆脱列强侵略实现国家独立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并进行分析、评价。
1、洋务运动的概况、作用
2、戊戌变法的概况
3、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意义
4、新文化运动(时间、代表人物、两面大旗、主要阵地、内容、影响)
第6课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内忧是太平天国运动,外患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
2
的统治。
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4
后期“”
5、代表人物:奕(中央),曾,李 ,左 ,张(地方)
6、内容或主要活动: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
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
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
注意:
a
b 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
c
d
e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中近第一所新式学校。宗旨是培
养外语翻译和外资人才。
7、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8、*评价洋务运动(重点掌握)
:
①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性质)
②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③(积极)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人才,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化的探索单元复习导学案
一、 【复习目标】
1、 知道近代化的概念,知道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背景。
2、 熟记近代化探索的四场运动的名称、时间、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要内容。
3、 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四场运动的作用及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探索的艰 巨
性,归纳出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从而得出向西方学习过程的一些启示。
二、 【复习重难点】
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一)梳理线索,加深理解
代表人物:
评价Y 性质:
意义: 序幕:
「报刊:
戊戌变法运动的展开:政治团体:
3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
举 步 维 艰
自主学习,掌握基础
(要求: 快速浏览课文, 完成知识要点梳理)
背景:
时间: 目的: 学法指导:
4人小组合作交流后 3、4号展示为主, 1、2号补充为辅
洋务运动
口号: 内容:
结果:
检查释疑:
1、 3号互查;
2、 4号互查。
戊戌变法
问题:通过观察时间轴,你发现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在什么背景下进行?
观察时间轴在时间轴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近代化探索四场运动的名称。
1840 1842 1856 19 世纪 60-90 年代 1894 1895 1898
1900
1901
1911
1915
5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原因:
( 年)
(四)拓展延伸, 中外比较
兴起:孙中山创建革命团体
4、探究四: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
柳暗花明-辛亥革命
创」建统一的革命政党
发展J 三民主义是指:
辛亥革命指导思想 「武昌起义( ______ 年 高潮:1中华民国成立( _______ 年 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在中国建立起 意义 背景:
日,在
.)
的统治。
旭
日东升一新文化运
2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
前期: !后期:
进步性:
评价:局限性:
合作研究, 归纳总结
1、探究一: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探究二: 试归纳总结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3、探究三: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四个事件都体现了什么精神?
请回答:
请在西方国家近代化历程中的表格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从以上可以得出中国和西方国家近代化过程有何不同?
(4)中国正在进行洋务运动,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但最终的结果不一样,不一样的原因 是什么?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西方国家的近代化历程
(1) 请在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表格填上分别代表的内容。
(五)史为今用,学有所用
回首近代化的学习历程和日本学习西方的过程的史实, 你认为对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借鉴
外来文明时有哪些启示?
(六)达标检测,能力提升:要求:
一、选择题
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以考代练、独立完成。
1、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
A. 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 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C 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2、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A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D .实现了民族独立 3、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
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
A.1934 年
B.1936 年
C.1938 年
4、 学者认为,晚清的儒学第二次危机就其发生而言,仍然是产生于中国文化内部的危机。 它“表现
出一种激烈的反传统倾向。”这次危机是
A.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5、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历史事?对于这一历史事 件,有人认为失败了,有人认为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你认为应怎样评价这一历史事 件的?
23年,请问他 D.1939 年
料二:中央设立铁路矿物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是中国发生的哪个事件中颁布的法令?
材料三:1898 年初,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
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 6 月,光绪帝颁布诏书,戊戌变法遂起。
③根据材料三,请简析康有为为何主张“近米日本”?(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四: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权力。
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中华民国”建立于哪一年?“中华民国”是哪一重大事件的结果?这一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五:从1919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
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
⑤材料五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什么运动?这一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