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Th9细胞重建特点的研究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免疫重建
。
但 移植
d e g r e e N a t io L a b O r a IO r v O f
.
l Ke y
后 受 者 免疫 重 建 迟 于 造 血 重 建
面 临 着肿 瘤 复 发 和 移 植 后 感 染 的 问题
因 此 移 植 后 如何促进 免疫 重 建 成 为 研 究热 点
。
。
文章 就
移 植 后 免疫 状 态 关键 词 :
a n n
L in
hu
g Ka
l g B l m m u n e r e c o n s t _ u l i o n f o llo 1 2 g f u 2 0 0 9 : 3 ( 1 4 ): 7 5 9 2 7 6 2
—
w
in g h e
m a
f o p o ie t j c s t e m
w c
,
s
y s te
m
a
舱
f
r
HS C T b e
hym
c Om e a
hOf
c e
t u d y T h is
rt j c Ie
r e V je w e
m u n e
fa t e
.
th e
t r a t e g je
to e n h a n c e
O p h Ih a 『 m
ce
r
0 1 0
u n
m u n e
.
促进 免 疫 重 建 策 略 及 间充 质 干 细 胞 在 移 植 免疫 中 的 作 用 作 以 综 述 免疫 重 建 : 造 血 干 细 胞 ; 移植 : 间 充 质 干 细 胞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几个重要问题
近 年 来 , 细胞 成 为生 物 医学领 域 研 究 的热 点 , 干
数 次被 S ine杂 志 列入 世界 十 大科 技进 展 。 c c e 造血 干 细 胞作 为 研 究最 早 、 为深 入 的成体 干细胞 , 临床 最 其
病5 O例 , 部 患 者均 获 造 血 重建 , 全 中性 粒 细胞 和 血 小 板恢 复 的时 间分 别 为移植 后 1 4d和 1 。Ⅱ度 以 7d 上a GVHD 发 生 率 为 1 , 多 数 报 道 为 低 , 8, 较 9 5 而存 活 6个 月 以上者 c VHD 发 生率 为 6 . 7 , 期 3 O 6 6 预 年 无病 生存 率 6 口 。 6, ] 9 6 脐 带 血 中 富含 造 血 干 细胞 I , 1 8 s 自 9 9年 首例 移 ] 植 成 功 以来 , 展 迅 速 , 至 1 9 发 截 9 9年 1 2月 , 世 界 全
已进 行 了 1 8 O例 同 胞 及 无 血 缘 关 系 脐 血 移 植 O ( B 。 B 的优 点主 要有 : 1 可较 快地 获 得 造血 C T) C T ()
应 用 已有 4 O余 年 的历 史 , 国的 Th ma 美 o s教授 因为
在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 e tp i i se cl ta s h mao oe c tm el rn — t pa tt n, C 理 论 和 技 术 方 面 的开 拓 性 贡 献 , lnai HS T) o
几 个 问题 。
干 细 胞 ; 2 对 供 体 无 害 ; 3 传 播 传 染 性 疾 病 如 () ()
CMV 及 E B病 毒 的机 会 极 低 ;4 急慢 性 GVHD 的 ()
危 险性 较低 。 与造 血 重建相 关 的有利 因素 主要 有 受 体 体 质 量 ≤ 3 g AB 血 型 相 合 、 Ok 、 O 亲属 供 体 、 A HL 相 合 、 集 细 胞 数≥ 4 6 0/ g或 输 注 细 胞 数 ≥ 采 . ×1 k 3 7 O/ g等 。这 些 因 素 与移 植 相 关 死 亡 率 也 有 . ×l k 密切 关 系 , 中细 胞 数是 最 重 要 的 因素 。 解决 细胞 其 为 数 的 问题 , 多 学者 致 力 于体 外 扩 增 脐 血 造 血 干细 许
治疗相关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分析
Efficacy analysis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on therapy-related leukemia Zhang Shuqin, Fei Xinhong, Wen Hongxia, Liu Yuanyuan, Cheng Haoyu, Zhang Weijie, Wang Jingbo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Aerospace Cent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49,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Jingbo, Email: dpwangjingbo@
2 结果
2.1 — 般 资 料 14例 患 者 原 发 病 的 类 型 :急性曱-幼粒细胞n 血
病 [急 性 髓 系 白 血 病 (AML)-M,]2 例 ,子宫绒毛膜癌 2 例 ,骨 肉 瘤 2 例 ,急 性 淋 巴 细 胞 内 血 病 (ALL) 1 例 , 乳 腺 癌 1 例 ,结 肠 癌 1 例 ,子 宫 颈 癌 1例 ,混合型畸胎 瘤 1例 ,侵 袭 性 葡 萄 胎 1 例 ,肝 癌 1 例 ,霍奇金淋巴瘤 (HL)1例 :原发病的治疗:白血病和妇科肿瘤患者均 接 受 化 疗 ,其他实体瘤患者均接受手术及化疗,淋巴 瘤患者均接受放化疗及自体干细胞移棺(表1) 2 . 2 造血重建情况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 on therapy-related leukemia (TRL).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4 patients with TRL who received allo-HSCT in Aerospace Central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February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urvival status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14 patients, 5 were males and 9 were females; the median age was 35 years old (12-59 years old). There were 12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1 patient with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cell lymphoma, and 1 patient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t the time of transplantation, 4 patients achieved hone marrow complete remission, 3 patients achieved bone marrow partial remission, and the remaining 7 patients had no remission. Five patients received HLA-matched sibling transplantation, 9 patients received haplotype transplantation, and they all received myeloablative pretreatment schemes. All 14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implanted; the median engraftment time of granulocyte was 16 d (10-24 d), and the median engraftment time of platelet was 13 d (10-34 d). Grade I - II acute graft - versus - host disease (GVHD) occurred in 7 patients, chronic GVHD occurred in 6 patients, and grade HI intestinal GVHD occurred in 2 patients. The median follow up time was 32 months (4-97 months). Among 14 patients, 5 patients died. Conclusion The allo-HSCT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long-term survival rate of TRL patients.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龄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分析
临床 内科 杂志 2 1 00年 1 第 2 月 7卷 第 1 期
JCi tr Me ,aur 2 1 , o,7 N . l I e d Jn ay 0 0 V l ,o 1 nn n 2
・
4 ・ 3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论著 ・
异基 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龄恶性血液病 的疗 效分 析
方欣 臣 刘会 兰 孙 自敏
[ 中图分类号] 73 R 3
[ 摘要] 目的 法
耿 良权
王 兴兵 周森
张旭晗
王祖贻
[ 文献标志码 ] A
[ O ]0 3 6/. s.0 195 .0 0O . 1 D I 1.9 9ji n 10 -0 72 1 . 10 5 s
探讨异基 因造血 干细胞移植治疗 年龄较大 的白血病 患者安全性 和疗效 。方
dy f rn lc t o n x e dn . ×1 La dpaee o n x e dn 0X1 Lw s1 r g a so a uo yec u tec e ig0 5 g 0 / n ltlt u t ce ig2 0 / a 2d(a e c e n
9 1 ) n 5d rn e1 —1d .6d a d1 ( a g 22 ).rs et ey h ee mnaieicd n eo GVHD w s3 % ,o l w ep ci l.T u l t ie c fa v v n a 0 nyt o cssge trta a e I.2o vlaa l ainsd v lp dc a e rae n g d I f e au tbep t t e eo e GVHD.xe sv GVHD wa 2 . h r 9 e e tn iec s % 2 2
单倍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前后骨髓像分析
( e a t n f He tlg Dpr me t ma o o y,Xiqa s i l h h r l a y Me i l ie s y,C o g ig 4 0 3 , h n ) o n i oHop t ,T e id Mi t r d c v r i a T i a Un t h n qn 0 0 7 C ia
t n s we e s p o e o r c i et e b n r o c t l g c e a n t n b f r n fe a l i o em a r w r n p a t — i t r u p s d t e ev h o ema r w y o o i x mi a i e o ea d a t rh p o d b n ro t a s l n a e o
[ sr c] Obe t e Too s r et ec a g so o emar w r h lg eoea d atrt eh pod b n r Ab ta t j ci v b e v h h n e fb n ro mo p oo yb fr n fe h a li o ema—
r w r n pa tto ( T)a d t u g eh rh pod ta s 1n ain cn rc n tt t e tp iss o ta s 1na in BM n Oj d ewh t e a li r n pa tt a eo siu eh mao oe i. eh d Pa o M to s —
西 部 医学 2 1 0 0年 i月 第 2 2卷 第 i 期 Me W et hn ,au r 0 0 Vo. 2 No 1 dJ s C ia J n a y2 1 , 12 , .
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M a c e i lng Alo e e c He a o i tc t h d S b i l g n i m t po e i
S e l a s a t t0 o a i n n e a o t y t m Ce lTr n pl n a i n f r M lg a t H m t pa h
( p rme t f e t lg t ePe pl ’ s t lo Zh n s a Zh n s a 8 0 C i a De a t n Ha ma oo y,h o e SHo pia f o g h n, o g h n 5 4 3, h n ) o 2
ABS AC TR T:Ob e tv Toe po et eciia u a ieefc fma c e i l galg n i h ma jc ie x lr h l c l r t fe to th d sb i l e ec e - n c v n o
动性感染/ 巨细 胞 病 毒 病 、 植 复 发 及 移 植 相 关 死 亡 及 无 病 生 存 等 情 况 。结 果 2组 患 者 移 植 后 均 获 得 造 血 重 建 , 移 均 为 完 全 供 体 嵌 合 型 。2 患 者 移 植 后 1 组 4例 发 生 急 性 移 植 物 抗 宿 主 病 ( G a VHD) 累 积 发 病 率 为 5 . ( 4 2 ) , 38 1/6 。
QI —a xU a -a GUo iwe HE Hu— ig RE Zh-u n, U Daf , Xioj n, Z — n, iqn , N i a j
LI S - ua, N hu h SON G Kui NI Xi o m i LI W e - ha H UAN G u - i n , U a - n, i c o, G in a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标记的变化
血 液病 患 儿移植 前 后 H B V 免 疫标记 物 ( H B s A g 、 H B s A b 、 H B e A g 、 H B e A b及 HB c A b ) 、 HB V - D N A等 临
【 摘要】目的 了解儿童异基 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 l l o — H S C T ) 前后 乙型肝 炎病毒( H B V ) 免疫标 记 的 变化 情 况 , 探讨供受者 a l l o — H S C T前 不 同 HB V免 疫状 态与 a l l o - HS C T后 受 者 H B V免 疫 标记 变
后: 1 6例 移 植 前 H B s A b 阴性 受 者 移 植 后 转 为 H B s A b 阳性 ; 6 6例 移 植 前 H B s A b 阳性 受 者 接 受
H B s A b 阳性 供 者移 植后 , 4 7例 仍 为 HB s A b阳性 , 1 8例 为 H B s A b阴性 , 1例 发 生 HB V再 激 活 ; 2 1例
针 对 HB V 的保 护 性抗 体 ; 移植 后 受 者 H B s A b随 时 间逐 渐 丢失 , 丢 失的 比例 与移植 前 受者 HB s A b滴 度 高低 、 输注C D 3 4 细 胞数 高低 、 供者 H B s A b阳性 与 否 明显 相 关 。 因此 , 移植 前 对供 受者进 行针 对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5 3 2 3 . 2 0 1 3 . 0 5 . 0 0 5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②cGVHD早期征象不典型,应定期随访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晨僵、皮肤感 觉异常、肌肉酸痛、不明原因低热、乏力或活动后喘息、不明原因消瘦、眼 涩、口干、味觉异常、肝肾功能异常、感觉或运动轻度障碍、大便性状改变 及生殖系统异常变化等征象均需高度重视,同时进行无创性筛查;
③活检可以在难以明确诊断和安全的前提下安排; ④诊断指标并不等同于评价严重性和治疗反应的指标。
➢ 区分性征象指只见于cGVHD而不见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临床表现,包括皮肤
色素脱失/丘疹鳞状变、指甲萎缩/甲床分离/对称性脱落、新出现的斑秃/脱发、口腔干燥/黏液腺 囊肿/黏膜萎缩/溃疡/假膜、眼结膜新发干燥/沙砾感/疼痛感/瘢痕性结膜炎/干眼症/点状角膜病、 生殖道糜烂/龟裂/溃疡、经影像学诊断的空气潴留/支气管扩张、肌炎/多发性肌炎。
免疫抑制药物
3.移植后环磷酰胺(PT/CY):
✓ 对于HLA全相合移植患者,单独应用PT/CY预防方案(+3d、+4d静脉输注环磷酰胺 50mg/kg)而不使用MTX/CNI常规预防方案,cGVHD发生率仅为7%。
✓ 对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PT/CY预防cGVHD的效果也十分显著,发生率控制在20 %以下。
✓如果一线治疗有效,cGVHD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糖皮质激素应逐渐减量。糖皮质 激素如何减量至今无统一方案,但需把握一个原则:缓慢减量、足够疗程,尽量使 用足以控制GVHD症状的剂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
rt set e .Reut T t f 8pt ns( .2 )a n e11ea a dpt ns eecm l a d er pcvl o i y s l oa o a et 94 % s l 1 i mogt 9 vl t aet w r o pi t h ue i ce
强 效 止 痛 。无 泛 发 性 疱 疹 及 内 脏 受 累病 例 。所 有 患者 接 受 抗 病 毒 药 物 阿昔 洛 韦 和 阿糖 腺 苷 静 脉 输 注
治疗 , 全部治愈 , 无疱疹相关死亡患者 , 平均治疗 时间为 1 . 。结论 5 5d 韦和阿糖腺苷 的疗效较好 。
带状疱疹是 aoH C l — S T后常见 l
v r e azs r i s( Z ai l — t r c l o e v u V V) i et n i p t ns a e 1 g n i h m t o t tm c l t n pa t i n c o n ai t f f i e t 1 c o ec e l a tn ( l - S T .Meh d T ed t o p t nscmp ctd w t V V a e l H C u op a w t aoH C ) l t o s h a f a e t o l a i Z f ra o S T i o r si l i a i i e h t l — n h t h
室 自 20 年 1 至 2 1 01 0月 0 1年 1 0月 收治 a oHS T l - C 患 l
疹 性 皮肤病 。异 体基 因造 血干 细 胞移 植 (lgnt al eei o c
hma p it t e rnp na o ,l — S T) e t o i s m c l t sl t in al H C 后 o ec e l a a t o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患者临床分析
12 外周血 造血 干细 胞动 员和 采集 .
供者 动员采 用粒 细胞 集落 刺激 因子 ( . S ) G C F 皮
移 植失 败 , 者指 移植 后 2 前 1d外周 血 中性 粒 细胞 计
数 小 于 0 5×1 L, 者指 移 植后 1 0d外周 血 中 . 0/ 后 0
国内将 再生 障碍性 贫 血 ( 以下 简称 再 障 ) 为急 分 性 和慢 性两类 , 后者 因药物 疗 效不 佳 或疾 病 进 展 , 达 到急 性 再 障 诊 断 标 准 时 , 为重 型 再 障 Ⅱ (eee 称 型 svr
alsca e i 1 S A一 ) A 2患 者绝 大 多 数 久 pat n ma 1 A 2 。S A一 i ,
(l — S T nsvr p scae iI (A 一 )pt ns al H C )o e al t nma I S A 2 a et o e e ai i .Mehd Att f 0ptns eet a to s a o3 ae tw r r . ol i e
td b l — C i A— th d sb i g ru r lt d d n r .C n i o ig rg me sc mp ie n i e y al HS T w t HL mac e il so n eae o o s o d t n n e i n o r d a t o h n i s —
2 . % ,2 . % , 6 7 ,a d 6 . % ,r s e t ey Co cu i n A l— C y b f c ie p o e 00 67 4 .% n 6 7 e p c i l . n l so l HS T ma e ef t rc — v o i v e d r st u e S u e o c r AA一 2,a d i s o l e c rid o ta o n a h i g o i o AA一 se t bih d n t h u d b are u s s o st e d a n ss fS 2 i sa l e . s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防治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免疫系统的重建 ,移植后HBV再激活的风险显著增 加。
临床表现
HBV再激活通常表现为肝炎的复发或 加重,可能伴有肝功能异常、黄疸等 症状。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肝衰 竭或死亡。
加强多学科协作和综合管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防治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需要加强多 学科协作和综合管理,提高防治效果。
提高公众认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
通过媒体、社区等多种渠道加强公众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认知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 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该技术可无创、快速地评估肝脏 硬度,间接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 ,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肝 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
05
治疗策略优化及新药进展
现有抗病毒药物选择及使用规范
核苷类药物
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通过抑制病毒DNA合成发挥作用, 需长期使用以维持疗效。
干扰素类药物
如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需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剂量和疗程。
使用规范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期 进行相关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
新药研发进展及前景展望
直接抗病毒药物
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生命周期中的关键步骤,研发直接抗病 毒药物,如HBsAg抑制剂等,目前已有部分药物进入临床 试验阶段。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分析
深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目前对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尚未完全明确,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以制定更加精准的防治策略。
输血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4含答案
输血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4A1/A2型题1. 输血与术后感染及肿瘤复发有相关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输血引发感染主要是因为带入了致病微生物B.输血后感染率随输血量增加而增加,且患者的年龄越大、手术损伤越大感染率增加C.输血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抑制,NK细胞数量下降D.主要表现为体液免疫功能异常E.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可减少输血相关感染答案:E2. 降低输血相关感染及肿瘤复发的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尽量在术中输血B.去除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C.自体输血D.在异体血液中添加SAG-ME.减少血浆输入答案:A3. 关于孕妇血液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妊娠足月时母体血浆容量可增加1000ml左右B.白细胞数随孕周增加而增高C.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纤维蛋白、Ⅷ因子增高特别显著D.产妇对失血耐受性较好E.红细胞容量增加300~350ml4. 某产妇,体重50kg,前置胎盘,分娩时失血2000ml,在输注晶体液、胶体液、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前提下,应补充冷沉淀A.20~30IU/kgB.30~50IU/kgC.10~20IU/kgD.15IU/kgE.30~40IU/kg答案:B[解答] 该患者的总血容量为50kg×8%=4kg=4000ml。
分娩时失血2000ml,失血量大于血容量的40%,应补充冷沉淀30~50IU/kg。
5. 关于妊娠高血压,错误的说法是A.动脉压升高及循环血量增加B.重症患者容易发生DICC.血液浓缩,红细胞容积升高D.血液呈高凝状态E.重症患者可应用血浆置换术治疗答案:A6. 关于孕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生率为0.02%~0.10%B.以ITP多见C.抗血小板抗体属于IgG类抗体D.可引起胎儿血小板减少E.输入的血小板很快被破坏,因此不主张输注异体血小板7.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A.多见于母儿RhD血型不合B.母体受胎儿红细胞免疫产生了IgM抗体C.胎儿腹腔内输血疗效较胎儿脐血管输血好D.宫内输血一般应与胎儿血液交叉相合E.条件允许应选择60Co辐照红细胞答案:E8. 小儿血液系统的特点是A.新生儿血红蛋白常常低于110g/L,此为生理性贫血B.易受感染或营养缺乏等因素影响C.婴儿期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D.易出现髓外造血,因此造血功能稳定E.不同年龄组的血细胞组分基本相同答案:B9. 某患儿体重4.0kg,轻度营养不良,无心衰。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临床意义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6-01-22T16:39:13.3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作者:刘艳曾小敏(通讯作者)[导读]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临床分析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临床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5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及危险性。
对所有患者作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检验,>0.5×109/L则确定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结果:出现HLA不全相合,是引发嗜酸性粒细胞上升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GVHD、II-IV度急GVHD为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上升的危险因素。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上升,患者生存率显著较未出现嗜酸性粒细胞上升者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是较为常见并发症,与慢性GVHD、急性GVHD发生相关,也是对患者远期预后结局进行预测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上升,其影响因素较多,其主要因素为造血系统肿瘤、自身免疫病、感染病变等。
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均接受T细胞形成的细胞因子控制。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上升,已经开始在肺、心、肝等重要器官移植术中存在,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呈相关性。
近几年,随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不断增加,术后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上升,与GVHD发生、预后结局呈密切相关性[1]。
本组研究中,对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时,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上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在做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5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27.5±5.4)岁。
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的检测技术
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的检测技术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的检测技术随着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和某些遗传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免疫重建的有效监测变得至关重要。
干细胞原位再生与组织修复技术
干细胞原位再生与组织修复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干细胞原位再生与组织修复技术逐渐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这一技术的发展有望在疾病治疗、器官移植和结缔组织修复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能分化为不同细胞类型的细胞。
这种细胞具有极大的潜力,可以为体内受损组织提供新的细胞,实现组织的再生与修复。
干细胞原位再生与组织修复技术通过激活体内的干细胞,促进其分化为特定细胞类型,从而恢复受损组织的功能。
与传统的组织修复方法不同,干细胞原位再生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该技术能够避免外源性细胞移植所带来的免疫排斥和移植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因为干细胞是从患者自身得到的,不存在免疫排斥的风险。
其次,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可以不断增殖并形成成熟的细胞,从而实现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此外,由于组织修复的过程发生在体内,不需要外科手术切口,减少了手术风险和恢复时间。
因此,干细胞原位再生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干细胞原位再生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在疾病治疗方面,干细胞原位再生技术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细胞缺乏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
例如,对于白血病等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可以通过激活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为正常的血细胞,从而实现血液功能的恢复。
此外,在器官移植方面,干细胞原位再生技术可以用于再生受损器官的组织,减少对供体器官的需求,为更多患者提供治疗机会。
在结缔组织修复方面,干细胞原位再生技术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炎、骨折等损伤,帮助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
然而,干细胞原位再生技术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干细胞分化和增殖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限制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干细胞治疗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此外,干细胞原位再生技术的临床应用需要严格的监管和规范,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效果。
为了推动干细胞原位再生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需要加大对干细胞生物学和分化机制的研究,深入探索干细胞在体内修复和再生的机制。
干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成果总结
干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成果总结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治疗手段。
通过干细胞治疗,我们可以修复受损组织、器官和神经系统,并为许多至今无法治愈的疾病提供希望。
本文将对干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的一些重要成果进行总结。
首先,干细胞治疗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心脏病治疗方面,研究人员成功地将干细胞注射到心脏受损区域,促进了心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这些疗法已在临床试验中获得了积极的结果,为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类似地,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方面,干细胞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通过将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研究人员成功地治疗了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其次,干细胞治疗在组织再生和损伤修复方面也呈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组织细胞,并且能够促进损伤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例如,在骨折治疗中,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注射干细胞可以刺激骨细胞的生长和骨组织的再生,加速骨折的愈合过程。
此外,在器官移植方面,干细胞治疗也为解决器官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研究人员正在致力于用干细胞培育人工器官,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器官需求。
此外,干细胞治疗还在美容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通过干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功能,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开发出多种干细胞美容疗法。
例如,通过注射干细胞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改善皮肤质量和外观。
此外,干细胞还可以用于乳房重建、面部整容等美容手术中,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美容解决方案。
然而,随着干细胞治疗的迅速发展,也引发了一些伦理和安全问题。
使用干细胞的治疗方法需要严格的监管和规范,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干细胞的获取和使用也需要考虑伦理道德问题,如细胞捐赠和知情同意等。
在未来,对干细胞治疗进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干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在医学界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异基因骨髓细胞防治小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异基因骨髓细胞防治小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李永梅;楼国良;王全兴;刘峰;韩澍;曹雪涛【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5(009)014【摘要】目的:研究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基因修饰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短期培养的异基因骨髓细胞,对小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防治及与移植物抗白血病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3在第二军医大学免疫研究所完成.选择纯种近交系C57BL/6小鼠作为供者,BALB/c小鼠作为受者,用60Coγ射线照射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①未处理组:接受照射后,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②移植物抗宿主病组:照射后移植骨髓细胞和脾细胞.③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照射后移植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培养的骨髓细胞和脾细胞.④LacZ基因修饰组:照射后移植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培养后LacZ基因修饰的骨髓细胞和脾细胞.⑤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基因修饰组:照射后移植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培养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基因修饰的骨髓细胞和脾细胞.经上述处理后主要观察:①各组小鼠生存期.②隔3日鼠尾静脉采血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以观察不同方法对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③各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结果:纳入BALB/c小鼠5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小鼠生存期: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基因修饰组平均存活期较移植物抗宿主病组明显延长(35 d,12.5 d,P<0.05).②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基因修饰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杀伤同种肿瘤细胞的活性明显高于LacZ基因修饰组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③对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处理后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6 d白细胞开始逐渐回升,尤以移植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LacZ 基因修饰组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基因修饰组小鼠白细胞回升明显.结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基因修饰的骨髓细胞能有效地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产生,有利于骨髓移植小鼠恢复造血功能.骨髓细胞异基因移植是一种有效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新方法.【总页数】4页(P66-69)【作者】李永梅;楼国良;王全兴;刘峰;韩澍;曹雪涛【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肿瘤科,上海市,2004332;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康复部,上海市,200433;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免疫研究所,上海市,200433;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免疫研究所,上海市,200433;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免疫研究所,上海市,200433;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免疫研究所,上海市,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相关文献】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J], 单保恩;杨从容2.喘可治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效应的影响 [J], 王幼萍;陈利国;吴先林3.iPS细胞来源的嵌合体胸腺移植促进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的T细胞重建和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 [J], 郭雯铃;吴翠玲;梁惠;石明;张玉明4.树突状细胞亚群比例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J], 曾山;林羿5.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肠道菌群和NLRP3炎症小体改变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J], 赵燕娜;汪丽佩;李天一;何志兴;张婷;温成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检验血液学选择题及答案
第八章白细胞基础理论一、选择题1. HLA-Ⅱ类基因不包括下列哪个位点:A.HLA-DRB.HLA-DQC.HLA-DMD.HLA-E.E.HLA-DP2. HLA-Ⅰ类分子分布广泛,但下列哪种细胞中不表达?A.淋巴细胞B.成熟红细胞C.血小板D.粒细胞E.心肌细胞3. 关于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下列哪一条提法是错误的?A.不仅表达在白细胞表面,也表达在红细胞系表面,但不表达于非造血组织。
B.既可表达在细胞膜上,也可表达于细胞质中。
C.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表达的分化抗原不同。
D.可被称为人类细胞分化分子。
E.可用于临床上白血病的诊断分型。
4. 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抗原标志为:A.CD3B.CD13C.CD33D.CD34E.CD11b5. 下列哪一条与中性粒细胞杀菌作用无关?A.脱颗粒作用B.呼吸爆发作用C.抗过敏作用D.吞噬作用E.超氧阴离子O2-6. 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免疫及免疫调节,下列哪一种提法是错误的?A.T细胞执行细胞免疫功能B.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功能C.大多数B细胞由非胸腺依赖抗原直接激活D.参与免疫调节的T细胞亚群有Th和Ts细胞。
E.B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而参与免疫调节作用7. HCDM是下列哪个的英文缩写?A.人类细胞分化分子B.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C.人类细胞抗原分化群D.人类白细胞抗原E.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三、名词解释1. 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2. 人类白细胞抗原3. 呼吸爆发作用4. 抑制性巨噬细胞(SMΦ)四、问答题:HLA基因分析的临床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A. 4.D. 5.C. 6.C. 7.A三、名词解释1、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uman 1eukocytedifferentiation antigen,HLDA)是指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系列、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的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抗原(免疫标志)分子。
2、人和各种哺乳动物的组织相容性抗原都十分复杂,但有一组抗原起决定作用,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编码的基因是一组呈高度多态性的基因组,分布于各种动物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称为主要组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人的MHC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X i n i a n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j gM y
V o l . 4 0 N o . 1 2 D e c . 2 0 1 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
∑ ˇ∑ ∳ ‟ ˇ ∳‟ 9 ∯ ∯ ∑ ∰ ‟ ˇ ∳ ˇ ˋ ˇ ∳∰ ˇ∑ ∯ ∯∑ ∰ ∳ ’∑ ∳ ’ ∑∯ ∯ ) ∭ ˇ’∳ ˇ ∳‟ ˇ∭ ∯ ∯ ‟ ˇ ∑∰ ‟ ∯∰ ˇˇ ∳∰ ( ∯ ∯ ∢ ’
∢ ≏ (
1 1 , ≏ ∰ ∰∰ 2 , ∰∳ ∰
∳∰ ˋ 1 , ❋
✕
∰ 1, ≏
3
: ≏‟ ˇ ∑ˇ ⦠∲ ˇ ∳ ˊ T oi n v e s t i a t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9c e l l r e c o n s t i t u t i o na f t e ra l l o e n e i ch e m a t o g g o i e t i cs t e mc e l l t r a n s l a n t a t i o n . Ωˇ ‟ 4p a t i e n t sw i t hh e m a t o o i e t i cs t e mc e l l t r a n s l a n t a t i o nt r e a t 6 p p p p , , m e n t a n d2 0h e a l t h o n t r o l sw e r ee n r o l l e d i nt h i s s t u d . P e r i h e r a l b l o o dT h 9c e l l sI L 9 T G F n d I L yc y p βa 4f r o mp a t i e n t sa n dc o n t r o l sw e r ed n a m i c a l l e t e c t e db l o wc t o m e t r n dE L I S A. ∹‟ ˋ ∯ ˇ ‟ h 9c e l l s T y yd yF y ya r e c o v e r t a r t e df r o md a 0a n d1 5 0i n HL A m a t c h e dg r o u n d HL A h a l o i d e n t i c a lg r o u e s e c t i v e l ys y9 pa p pr p y ( ) ; ∢ >0. 0 5 T h ed n a m i c t r e n do f I L 9w a s c o n s i s t e n tw i t ht h e c h a n e so fT h 9c e l l s .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f y g
1 , ≏ ∳∰ ∯ ∳ ∳ ∯∰ 1 , ≏ ⦠ , 1 13 , Ω ∳ ∰ ∳∰∳ ∰
1 , ∳ ɶ ˋ
∭ ˇ∯ ∳ ∳ ‟‟ ∰ ˇ∑, ˇ 2 ∑ ∑∯ ∳ ∰ ∳ ∯Ω ∳∳ ∰
‟ ∳ ˇ∯ ❋ ∳ ∰ ∳∰ Ω ∳ ∯ ∰ ∳ ˊ∑ ‟ ∳ ˇ ’ ∲ æ, ∢ ˋ∯ ∳ ∯ ˇ , ’∑ ˇ ∭∰ ˇ ∭∭ ˋ ∰∯ æ, ∯ , , ) ❋ ∳ ∰ ∳∰ Ω ∳ ∯ ∰ ∳ ˊ∑ ‟ ∳ ˇ ˋ ∭ ∳8 3 0 0 1 1 ∳ ∰ ∲ æ ∑ ˈ ∳ ∑ ‟ ˇ≏ ∳ ∯ ∳ˇ
9 细胞重建特点的研究
3 庞楠楠1,杨艳新2,曲建华1,徐建丽1,袁海龙1,曹海洲1,陈 刚1,江 明1,丁剑冰1,
2公共卫生学院 , 3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乌鲁木齐 ( 新疆医科大学1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 ,乌鲁木齐 8 ) 3 0 0 5 4; 3 0 0 1 1 8
摘要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 T h 9细 胞 重 建 特 点。 方 法 选 取 接 受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治 疗 其中全相合组 3 单倍体组 3 通过 F 的患者 6 4 例为研究对象 , 1例, 3例, 2 0 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 CM 和 E L I S A 法动 、 态检测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 T h 9 细胞和 I L 9、 T G F I L 4 的变化特点 。结果 全相合组和 单 倍 体 组 的 T h 9细 β , 胞百分比值分别在移植后 9 0d 和 1 5 0d 基本恢复正 常 ( 0 5) I L 9的动态变化趋势与 T h 9细胞的变化相一 ∢ >0. 致, 全相合组 I ; 全相合组 T L 9 的浓度在移植后 6 0d 和 9 0d 时 高 于 单 倍 体 组 ( 0 5) G F L 4在移植后 ∢ <0. β和I 和6 单倍体组 T 移植后发生 9 0d 0d 逐渐恢 复 至 正 常 水 平 , G F L 4在移植后1 5 0d 和 6 0d 恢 复 至 正 常 水 平 ; β和 I 患者 细胞及 和 浓度明显低于未发生 者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 移植 ( a GVHD T h 9 I L 9 T G F a GVHD 0 5 ∢ <0. β 后I / L 9 的浓度与 T G F h 9 细 胞 和I L 9的重建 早 于 单 倍 体 组, a G VHD 患 者 T h 9 β呈正相关 。 结论 全相合组 T I L 9 重建延迟 , I L 9 可能有助于诱导机体免疫耐受 。 关键词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T h 9 细胞 ;白介素 9 中图分类号 : ( ) R 4 5 7.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5 5 5 1 2 0 1 7 1 2 1 5 6 4 0 5 : / ∳ 1 0. 3 9 6 9 i . s s n . 1 0 0 9 5 5 5 1. 2 0 1 7. 1 2. 0 1 5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