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网络协议分析考试重点教案.doc
网络协议分析-课程提纲
《网络协议分析》课程提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网络协议分析课程代码:51012553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考试性质:考试二、【教师信息】:三、【课程描述(课程简介)】:课程性质:专业核心必修课课程主要内容、学习技巧和要求:以TCP/IP协议族中构建Internet所必需的、与我们交互最直观的协议作为主题,详细讨论了TCP/IP的体系结构和基本概念,并深入分析了各个协议的设计思想、流程及其所解决的问题。
学习本课程的技巧重在对各个协议思想的理解,应用必要的协议分析的辅助工具更深刻地理解分析一个协议的思想及流程、优缺点等。
要求学生除了熟练掌握协议规定的内容外,更应该吸取其思想,掌握各个协议的应用,了解协议的新发展及其在应用中所体现的安全缺陷等。
四、【课程目的】网络的重要性和普及性已毋庸置疑。
在网络通信的方方面面中,网络协议发挥着基础的支撑作用。
TCP/IP协议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协议族,也是Internet出现、发展和普及的基础。
用户新的应用将不断出现,新的协议标准及现有标准(包括TCP/IP)的新版本仍在不断涌现。
而TCP/IP的设计者和研究者们也在不断这种发展速度而推陈出新。
这个时候,掌握各个协议的思想、原理及流程等方面显得尤为必要了。
五、【课程目标】开设此门课能够让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深入理解TCP/IP协议族各个协议的本质思想,会使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对一个协议作出评价,以便应用到以后的网络应用和工作当中。
六、【课程内容】1、TCP/IP的作用、分层思想2、点到点协议PPP应用场合、流程及报文格式3、Internet地址编址思想及地址解析4、IP协议的规定及相关思想5、TCP的特点、TCP报文格式及其保证可靠性的机制等6、RIP和OSPF等路由协议算法的思想及适用场合,路由表的建立和维护方式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七、【授课方式(教法)】(一)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江苏师范大学网络信息安全复习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其加/解密运算为:
加密:c=EK3(DK2(EK1(m)))
解密:
m=DK1(EK2(DK3(c))) 其中, K 1 、 K2、 K 3 为 56位 DES 密钥。为了获得更高的安 全性,三个密钥应该选择为互不相同。但在某些情况下,如 与原来的DES保持兼容,则可以选择K1=K3。
3.2.1 MD5 算 法
MD表示消息摘要(Message Digest)。MD5是MD4
的改进版,该算法对输入的任意长度消息产生
128位散列值( 或消息摘要 ) 。MD5 算法可用图
3-2表示。
以512bit的分组来处理输入消息
每一分组又划分为16个32bit的子分组
填充消息:在消息后面附一个 1 ,然后填充上所需要的位数的 0 ,然 后在最后的64位上附上填充前消息的长度值,填充后长度恰为512
(4)自适应选择明文攻击。
密码分析者不仅能选择被加密的明文,而且也能基于以前加密的结果 修正这个选择。他可选取较小的明文块,然后再基于第一块的结果 选择另一明文块,依此类推。
数据加密标准DES算法
◎DES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 就一般数据而言,数据通常大于64位。只要将明文或 密文中每64位当作一个区块加以切割,再将每个区块 做加密或解密即可。 最后一个区块大小可能小于64位,此时就要将此区块 附加“0”位,直到区块大小成为64位为止。 DES 所用加密或解密密钥也是64位大小。但其中有8 个位是用来做错误更正,真正的密钥有效长度只有 56 位。
对称算法可分为两类。
一次只对明文中的单个比特(有时对字节)运算的算法 称为序列密码或流密码算法。 另一类算法是对明文的一组比特进行运算,这些比特组 称为分组,相应的算法称为分组算法。
《网络协议分析》课件
IPv6的普及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6协议正在逐渐取代IPv4。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采用IPv6协议,以提高网络性能和 安全性。
IPv6的影响
IPv6的普及将对网络架构、设备和应用产生深远影响。企业和组织需要积极应对IPv6带来的挑战,如设 备兼容性问题、网络管理问题等。
网络协议中的加密和安全机制能够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 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网络协议的分类
按层次分
01
可以分为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传输层
协议和应用层协议等。
按应用场景分
02
可以分为局域网协议(如以太网)、广域网协议(如TCP/IP)
和无线网络协议(如Wi-Fi)等。
分析数据包
协议分析
根据捕获的数据包,分析其所属协议类型, 如TCP、UDP、HTTP等。
数据包内容分析
对数据包的各个字段进行分析,了解其含义和作用 ,并根据协议标准解析其内容。
流量分析
分析网络流量特征,如流量大小、传输速率 、数据包数量等,以了解网络负载情况和性 能瓶颈。
还原网络通信过程
建立通信流程
要点三
WebRTC
WebRTC是一种支持实时通信的开放 标准,允许网页浏览器之间直接进行 音视频通话、文件共享和P2P连接。 WebRTC具有低延迟、高音质和跨平 台兼容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在线 教育、远程工作和社交媒体等领域。
网络协议的未来趋势
安全性
随着网络安全威胁的不断增加,网络协议的安全性将越来越受到 重视。未来网络协议将更加注重加密算法、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
苏大泛在网络期中复习
无线通信与泛在网络(期中)第一章一、无线传输原理1.无线通信:指用电磁波、光(ex. 红外线)等方式来携带数据进行通信的方式,电磁波不需要任何介质来传导。
2.泛在网络:字面上的意义——无所不在的网络、随时随地的网络;网络应用上的意义——人与人的通信、人与物的通信、物与物的通信。
3.虚拟围栏设备通过产生音频信号为牛指路。
4.传感器网络的目标:嵌入无线网络和传感器的低成本计算。
5.最古老的官方通信—快马+驿站,最古老的军事通信—烽火台的狼烟。
6.Time-Domain Concepts(1)Analog signal (模拟信号)- signal intensity varies in a smooth fashion over time(信号强度随时间变化平稳的方式)。
(2)Digital signal (数字信号)- signal intensity maintains a constant level for some period of time and then changes to another constant level(信号强度保持恒定水准一段时间,然后改变到另一个恒定的水平)。
(3)Periodic signal (周期信号)- analog or digital signal pattern that repeats over time(模拟或数字信号模式重复)。
(4)Aperiodic signal (非周期信号)- analog or digital signal pattern that doesn't repeat over time(模拟或数字信号模式不定期重复)。
7.模拟信号传输:模拟信号传递方式不必考虑其传输之信号内容;模拟信号传递时会衰减,因而限制了传输的距离;利用放大器增加信号能量,但不幸地噪声也同时放大,信号的失真也越来越严重。
8.数字信号传输:要考虑其传输之信号内容;衰减会危害数据完整性数字信号;数位信号传输数位资料(使用中继器);模拟信号传输数字数据。
网络协议分析复习要点
《网络协议分析》复习要点1、以太网的帧长有什么限制?最小64b,最大1500bMTU值是什么意思?MTU指定了网络中可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尺寸,在我们常用的以太网中,MTU值最大1500字节。
超过此大小的数据包就会将多余的部分拆分再单独传输。
以太网的MTU值是多少?MTU值最大1500字节以太网中最短帧是多少?64成因?标准(10Mbps)以太网采用中继器时,连接的最大长度是2500米,最多经过4个中继器,因此规定对10Mbps以太网的最小发送时间是51.2微秒,这段时间能传输的数据是512位,512位=64字节。
以太网如何实现高效率?硬件:先听后说,随机数解决冲突软件:无超时机制,只校验不确认,帧头的简单性什么是透明传输?透明传输是指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
HDLC采用什么透明传输方法?零比特填充法2、ARP的功能?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ARP工作的过程?(1)主机A首先查看自己的ARP表,找到了对应的MAC地址,则主机A直接利用ARP表中的MAC地址,对IP数据包进行帧封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主机B。
(2)如果主机A在ARP表中找不到对应的MAC地址,则将缓存该数据报文,然后以广播方式发送一个ARP请求报文。
ARP请求报文中的发送端IP地址和发送端MAC地址为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目标IP地址和目标MAC地址为主机B的IP地址和全0的MAC地址。
由于ARP 请求报文以广播方式发送,该网段上的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该请求,但只有被请求的主机(即主机B)会对该请求进行处理。
(3)主机B比较自己的IP地址和ARP请求报文中的目标IP地址,当两者相同时进行如下处理:将ARP请求报文中的发送端(即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存入自己的ARP表中。
之后以单播方式发送ARP响应报文给主机A,其中包含了自己的MAC地址。
(4)主机A收到ARP响应报文后,将主机B的MAC地址加入到自己的ARP表中以用于后续报文的转发,同时将IP数据包进行封装后发送出去。
期末提纲 苏大 网络信息安全
1.密码学中的几个术语的基本概念:明文、密文、密钥、加密算法、解密算法、密码体制等。
2.防火墙其本质是什么技术。
3.几种常见病毒的出现时间。
4.AES、DES的前身。
5.数字证书的组成。
6.数字签名要预先使用Hash函数进行处理的原因。
7.常见的对称密码、非对称密码、置换密码、替换密码有哪些。
8.Internet上很多软件的签名认证都来自哪家公司签发的。
9.Kerberos协议最重要的问题或缺点。
10.设哈希函数H有128个可能的输出(即输出长度为128位),如果H的k个随机输入中至少有两个产生相同输出的概率大于0.5,则k约等于11.公钥密码体制的定义、特征,可根据哪些数学难题进行分类,分几类。
12.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等基本概念。
13.对ICMP数据包过滤的依据。
14.DES算法子密钥产生过程。
15.完整的数字签名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16.密码学的两个分支。
17.消息鉴别的分类。
18.分组密码实现混淆和扩散的常用手段。
19.密码分析攻击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可以分为哪几种。
20.一次一密的安全性取决于什么。
21.DES、AES算法的密钥长度、明文长度。
22.RSA算法的安全性基于什么。
23.密码体制的安全性取决于什么。
24.PKI的定义、组成、服务、管理对象。
25.OTP在实际使用中的难点。
26.消息认证码MAC的概念、别称、过程、特点、作用、优缺点等。
27.什么是数字证书?现有的数字证书由谁颁发,遵循什么标准,有什么特点?28.MD5。
29.身份认证。
30.防火墙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所处位置、实现技术。
31.古典密码体制中替换密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32.RSA的两种用法是什么?RSA为什么能实现数字签名?33.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在OSI网络参考模型的哪一层。
34.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35.D-H算法概念、特点及主要步骤36.Kerberos的设计目标37.根据依据的对象不同,密码算法可如何进行分类,分为几类。
(教学内容安排)网络协议分析
网络协议分析(54 学时,38学时协议分析 14学时程序设计,复习2学时)第0章:协议分析原理与协议分析软件(2)(补充)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TCPIP概述)(2)(教材:第1章)第二章:数据链路层协议(4)(教材:第2章,补充以太网网帧格式分析)数据链路层有关协议:局域网中的IEEE802.1(基本局域网)、IEEE802.1D(生成树协议)、IEEE802.1Q(vlan协议)、IEEE802.2(LLC)、IEEE802.3(ARPA封装)、IEEE802.4(令牌总线)、IEEE802.5(令牌环网等);广域网中的ATM、FR、PPP、HDLC、ISDN等。
第三章:网络层协议(8)(教材:第3、4、5章)网络层有关的协议:Tcp/IP协议栈中网络层有ARP、RARP、 IP、ICMP、IGMP五个协议。
(IGMP放在路由协议讲完之后再讲)第四章:传输层协议(4)(教材:第6、7张)传输层的协议:Tcp/IP协议栈中网络层有:UDP和TCP第五章:路由协议(6)(教材:第9、10、11、12张)路由协议:RIP(udp)、OSPF(IP)、BGP(TCP)第六章:Internet多播协议(2)(教材:第13章)多播协议:IGMP第七章:移动IP (2)(教材:第14章)第八章:应用层协议(4)(教材:第15、17章)应用层的协议包括与应用有关的支撑协议和应用协议,Tcp/IP协议栈中网络层有:应用程支撑协议有:DNS、SNMP等;典型的应用包括WEB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与应用有关的协议包括:HTTP、SMTP、FTP、TFTP、TELNET等。
第九章:网络管理协议(2)(教材:第16章)网络管理协议:SNMP第十章:网络安全协议(2)(补充)网路安全协议主要两类:网络层安全协议IPSec,传输层安全协议SSL第十一章:基于套接字的TCP/UDP编程(6)第十二章:IP多播及多播编程(4)第十三章:应用层常用协议编程(4)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编程实验(30学时、12个实验、前11个每个2学时,后一个为程序设计综合实验)1、协议分析软件的应用(不写实验报告)2、数据链路层协议分析实验3、ARP地址解析协议分析实验4、ICMP互联报文协议分析实验5、网络层分片实验6、TCP传输控制协议分析实验7、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分析实验8、ftp协议分析实验(dns、telnet、dhcp等)9、SMTP/POP3邮件协议分析实验10、HTTP协议分析实验11、SNMP协议分析实验12、socket网络程序设计(8学时)。
网络协议分析期末考试
网络协议分析期末考试精品管理制度、管理方案、合同、协议、一起学习进步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网络协议分析期末试卷(A卷)参考答案第一题判断题(20小题,共20分,对打√,错打×)1.没有完成两个数据包握手称为双向“握手”,是一种不安全的进程。
(√)2.查阅网上对象所有域名和地址的术语称为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3.动态端口也叫临时端口。
(√)4.用于描述DNS数据库段的数据是一种ASCII文本数据。
(√)5.SOCKS是一种Socket的实现机制。
(×)6.区分服务也叫分用服务,传输层用于向上传送通信数据。
(×)7.RIPv2最多有15个网络直径,OSPFv2最多有128个网络直径。
(×)8.DHCP响应消息包含DHCP请求消息。
(√)9.定界符是PDU的有效数据。
(√)10.ARPA是一种与Mac地址及IP地址相关的一种协议。
(×)11.地址请求是一种ARP服务请求。
(×)12.可接收的使用策略AUP是一种格式文档策略。
(√)13.Apple Talk是一种组安全策略协议。
(×)14.权威服务器是PKI中一种发放安全证书的服务器。
(×)15.自治系统是一组单一管理权限下的路由器。
(√)16.区分服务也叫分用服务,传输层用于向上传送通信数据。
(×)17.带宽是一种跨网络信息数量的评估数据。
(√)18.绑定确认是一种必选数据。
(×)19.定界符是PDU的有效数据。
(√)20.黑洞是数据包无记录丢失的网络节点。
(√)第二题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1、下面关于ARP协议的功能论述正确的是( C )。
A、ARP协议根据本地主机的IP地址获取远程主机的MAC地址;B、ARP协议根据远程主机的MAC地址获取本地主机的IP地址;C、ARP协议根据本地主机的IP地址获取本主机的MAC地址;D、ARP协议根据本地主机的MAC地址获取本主机的IP地址;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在逻辑功能构成上存在有两个边界,它们是( B )。
网络协议分析课设
网络协议分析与仿真课程设计报告网络流量分析一、课程设计目的加深对IP、DSN 、TCP、UDP、HTTP等协议的理解;掌握流量分析工具的使用,学习基本的流量分析方法。
二、课程设计内容流量分析工具:Wireshark(Windows或Linux),tcpdump(Linux)要求:使用过滤器捕获特定分组;用脚本分析大量流量数据(建议用perl)。
内容:Web流量分析清除本机DNS缓存,访问某一网站主页,捕获访问过程中的所有分组,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以下除1、3、8、11外,要求配合截图回答):清除本机dns缓存:(1)简述访问web页面的过程。
输入网址,然后按回车,浏览器连接dns服务器,查找你输入的域名对应的ip地址,查到ip地址以后,浏览器连接该ip地址的80端口,发送查询网页请求,web服务器收到查询请求,发送被查询网页给请求浏览器,一次访问完成.(2)找出DNS解析请求、应答相关分组,传输层使用了何种协议,端口号是多少?所请求域名的IP地址是什么?首先访问然后使用过滤器捕获特定分组。
过滤显示DNS协议的分组:第三个包的详细信息:(DNS解析请求的分组)传输层使用的协议是UDP,源端口为:1025,目的端口为:53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为202.117.128.2,本地ip地址为:192.168.1.118 第四个包的详细信息:(DNS解析应答的分组)传输层使用的协议是UDP,源端口为:53,目的端口为:1025在应答分组中,DNS服务器给出了所请求的域名ip地址为:119.75.217.109 即为的ip地址。
(3)统计访问该页面共有多少请求IP分组,多少响应IP分组?(提示:用脚本编程实现)(4)找到TCP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过程,并结合数据,绘出TCP连接建立的完整过程,注明每个TCP报文段的序号、确认号、以及SYN\ACK的设置。
Tcp建立连接的过程如下图所示:第一次握手:(源端口ip地址:192.168.1.129,目标端口ip地址:119.75.217.109)源端口:1042目标端口:80 syn=1,fin=null,seq=0,ack=null,没有携带数据。
网络协议.doc(教学教案)
1.4网络协议【教材分析】“第四节网络协议”内容是讲述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本节内容的安排是通过任务驱动和学生交流来完成学习任务。
物理上的连接不足以让网络能相互通信交流,让学生动手安装网络协议,更好地把网络协议的概念呈现在学生面前。
解释如何把复杂问题分层分解的思想与方法是通过让学生了解寄信的过程,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认识分层思想的好处。
OSI层次模型的内容设计并没有像传统教材那样逐一介绍其各层的功能,而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分层及分层的好处是什么。
通过OSI/RM与TCP/IP协议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学会进行知识迁移,掌握新的知识。
【涉及课标】1、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2、能描述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3、能描述因特网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思想与功能。
4、能描述OSI模型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与网络协议安装相关的硬件知识,认识采用连网设备,能够判断“网卡”是否已经正确安装;过程与方法:掌握安装网络通信协议软件的方法,能够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参数。
对TCP/IP 协议的配置参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模仿教师操作,学会进行结果验证。
【教学重点】了解与网络协议安装相关的硬件知识,认识采用连网设备,能够判断“网卡”是否已经正确安装;(2)掌握安装网络通信协议软件的方法。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教学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演示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过网络的定义,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由三个组成部分?下面我找个同学回答一下网络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组成:(1)两台以上独立的计算机、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通信协议(主要是指网络协议)。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网络协议。
一、网络协议打电话的过程,拿起电话听一下有没有拨号音,可果有再拨号。
当听到对方的铃声后,等候对方拿起话机。
双方开始通话,双方都会约定使用同一种语言。
网络协议分析重点
第一章:什么是协议族?TCP/IP的协议族的分层模型?7层;TCP/IP分层的两个边界:操作系统边界、协议地址边界。
点到点:指对等实体间的通信由一段一段直接相连的机器间的通信组成;端到端:指对等实体间的通信像拥有一条直接线路,而不管中间要经过多少个通信节点。
协议分层的原则:即目标机第N层所收到的数据就是源主机第n层所发出的的数据。
协议地址的边界:IP层机器上各层使用IP地址,网络接口层和硬件层则使用物理地址。
协议关系体现了TCP/IP协议栈的重要思想:多路复用、多路分解。
如何实现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使用ARP和RARP协议。
第二章:PPP属于网络接口层,主要用于拨号接入Internet 的场合。
PPP协议的对等端分别是客户和ISP(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PPP协议流程:发起方发送LCP配置请求报文,其中包含各项配置参数,比如使用的认证协议、最大接受单位单元和压缩协议等。
回应放方若同意各项配置参数,则返回确认报文;发起方提供账号和口令,以便其验证自己的身份;回应方炎症发起方身份成功后,向其返回确认报文;发起方发出IPCP配置请求;回应方返回确认,其中包含了分配给发起方的IP地址;发起方发出LCP终止链路请求;回应方返回确认,链路终止;PPP链路状态的转换过程5个阶段:1、链路不可用阶段2、链路建立阶段3、认证阶段4、网络层协议阶段5、链路终止阶段LCP功能:1、链路配置、、链路终止、、链路维护、、IPCP定义了三个配置选项:多个IP地址、IP压缩协议和Ip地址,其中多个IP地址基本不用;认证协议PAP与认证协议CHAP的优缺点:PAP是基于口令的认证方法,包含的身份和口令信息明文传输,所以无法防止窃听、重放和穷举攻击。
此外,在PPP身份认证过程中,PPP仅在建立链路的阶段使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使用。
CHAp是基于挑战的认证协议,从使用时机上看,CHAP可以在链路建立和数据通信阶段多次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忆一、1.用IP实现异构网络互连。
2.协议为N什么分层?1)第N层实体在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时,只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2)第N层向N+1层提供服务,此服务不仅包括第N层本身所具备的的功能,还包括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总和。
3)最底层只提供服务,是提供服务的基础;最高层只是用户,是使用服务的最高层;中间各层既是下一层的用户,又是上一层服务的提供者。
4)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下层服务的实现细节对上层完全透明。
3.TCP/IP四层:网络接口层,IP层,传输层,应用层4.协议依赖关系1)网络接口层:PPP ARP RARP2)IP层:IP ICMP OSPF IGMP3)传输层:TCP UDP4)应用层:BGP SNMP POP RIP FTP等二、1.PPPoE:以太网环境下的PPP协议规范,应用于城域网2.最大接收单元MRU:用以向对方通告可以接收的最大报文长度。
三、1.分层的思想IP地址分为两部分:网络号+主机号。
IP地址指明了主机所在的网络,标识了对象的位置和到达对象的路径。
2.网络地址:Internet中每个网络的唯一标识,主机号全为0的IP地址叫做网络地址。
3.特殊地址:1)网络地址:主机号全为0;2)广播地址:主机号全为1;3)有限广播地址:32位全为1;4)回送地址:127.*.*.*,网络软件测试和本机进程间通信4.ARP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基本思想:询问步骤:1)发送方主机发送一个ARP请求报文,该报文以广播的方式发送,其中包含接收方的IP地址;2)网络上所有主机收到报文,将报文内包含的IP地址与自身相比较,若相同则向发送方发送回应,回应中包含自己的物理地址;否则,不做回应。
5.嗅探器原理常见的隐蔽的网络攻击方法。
共享式网络环境中,所有数据以硬件广播方式发送,网卡在混杂模式下接收网络中的所有数据。
在共享网络环境下,通过设置网卡模式,即可嗅探网络中的所有数据,这种方式成功的本质原因是硬件广播投递方式。
防范方式为采用交换式网络框架。
6.RARP协议:反向地址解析协议,物理地址->IP地址四、1.IP层的特点1)不可靠:分组可能乱序,丢失,不做确认。
2)尽可能投递:不随意放弃分组3)无连接:分组各种独立4)点到点通信2.为什么分片?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是65535,远远大于大多数物理网络的MTU。
当一个数据报较大无法使用一个帧传输,IP模块要把它分为多个较小的片,并为每个分片构造一个单独的IP数据报,这个过程叫做分片。
3.寿命产生的原因在数据报投递过程中,有可能因为中间路由表出现错误而导致数据报在网络中无限的循环投递,为避免网络中大量存在这种数据报而导致拥塞,用“寿命”限制数据报在互联网中的存活时间。
4.例子DF=1:不允许分片;DF=0:允许分片MF=1:不是最后分片MF=0:是最后一片片偏移量:标识分片在原来数据报文中的位置,解决了分片顺序首部占20字节:5.重组功能承担者——信宿机6.重组过程是分片的逆过程。
将若干个分片重新组合后还原为原来的数据报。
当目的主机收到一个数据报时,根据其片偏移量和MF位判断是否是一个分片。
如果MF=0,并且分片偏移量是0,表明是一个完整的数据报。
如果片偏移量不为0,MF=1,表明是一个分片,需要重组。
根据数据报首部标识字段的值,判断哪些分片属于同一个原始数据报;片偏移量用来确认分片在原始数据报中的位置。
7.分片攻击方式:tiny fragment、teardrop、ping of deathTeardrop利用分片机制进行攻击。
在设置片偏移量时,恶意攻击者可设置一个分片的偏移量小于前一个分片结束的位置,使得两个分片重叠。
某些IP重组时无法处理这种情况,从而出现系统异常。
五、1.报文控制协议ICMP:解决控制问题和实现报错机制,帮助维护投递秩序。
2.拥塞控制路由器发生拥塞后,采用某种机制通知发送数据报的源端减慢发送数据报的速度。
为了解决拥塞问题,ICMP提供源站抑制报文,告知源站降低发送数据报的速度。
3.ICMP应用1)Ping程序当需要检测一个目的站是否可到达时使用2)Tranceroute程序工作原理①发送IP数据报,TTL=1,到达第一个路由器后TTL=0,该路由器向源端发送ICMP超时报文。
该报文封装在IP数据报中,源端收到该报文后提取IP 首部的IP地址字段,则记录了第一个路由器。
②发送IP数据报,TTL=2.记录第二个路由器。
六、1.传输层满足的三个要求;1)提供比IP层质量更高的服务2)提供识别应用层进程的机制3)针对不同尺寸的应用层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2.端口号为每个协议设置抽象的访问目的点,用一个16比特的正整数标识,有效解决了应用的标识问题。
3.为什么UDP仍然是必要的?UDP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但相比TCP,UDP不需要连接和重传机制,所以通信效率更高。
在网络通讯中,比如视频点播,语音通话等应用,对效率和实时性的的要求更高,不适用面向连接的TCP,适用无连接的UDP。
4.C/S模式的工作模型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过程中,服务器要首先启动,并在某个端口监听客户端请求,客户端主动请求服务器的服务,服务器一旦收到服务请求,立即处理。
七、1.TCP的特点1)面向数据流2)虚电路连接3)有缓冲的传输4)无结构数据流5)全双工连接2.TCP连接的三次握手步骤:(1)、客户端发送SYN报文段,指明客户端打算连接的服务器端口以及初始序号ISN(seq=x)。
(2)服务器发送包含服务器初始序号ISN的报文段(seq=y)的报文段作为应答,并包含确认(ACK)信息,同意连接。
确认序号设置为客户的ISN+1(x+1)。
(3)客户端将确认序号设置为服务器的ISN+1(y+1)以对服务器的SYN报文段进行确认,双方成功建立连接。
3.SYN洪范攻击是一种通过构造半开连接状态耗尽服务器资源,导致服务器无法建立其他连接的攻击方式,攻击本质是DOS。
攻击者像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对应三次握手中的第一个SYN报文。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增加一项并返回第二个SYN+ACK报文,随后等待最后一个确认报文的到来。
如攻击者不发送最后一个确认,连接处于半开状态,资源耗尽时服务器拒绝正常服务请求。
4.累计确认的方法及优缺点。
TCP的确认信息报告已经积累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流。
优点:在变长段传输方式下不会产生二文性;即便确认信息丢失也不一定会丢失信息。
缺点:发送方不能收到所有成功传输数据报的确认信息。
5.糊涂窗口综合征SWS接收方的小窗口通告导致发送方发送一系列小的报文段,严重浪费带宽。
接收方避免方法:1)避免小窗口通告。
在零窗口通告后,只在可用缓冲区显著增加后才发送新的窗口通过。
2)推迟确认,窗口大小不到避免SWS的尺寸时不确认。
发送方避免方法:当一个连接上的已经传输的数据没有得到确认,发送方的数据进入缓冲区,等到填满一个能够达到最大长度的报文段后再发送数据。
6.慢启动和拥塞避免算法被发送端用来控制正在向网络上发送的数据量。
7.带外数据:源站不能按字节流的顺序而必须立刻发给接收方并及时处理的数据。
八、1.子网编址的思路从IP地址的主机部分借位,并把他们用在网络部分,主机号进一步划分,子网号+主机号。
2.超网编址:无类型编址,将两个或多个小型网络合并为一个大网络。
九、1.路有度量要素:路由算法计算度量值时所使用的度量要素。
1)带宽(静态)2)延迟:网络将源数据报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所需的时间总和。
3)负载4)可靠性5)跳数: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前所经过的路由器数量。
2.自治系统AS:在单一实体管理下的一组路由器和网络。
十、1.RIP使用向量距离算法,以跳数作为量度,适合小规模网络,收敛慢。
十一、1.OSPF协议的特性1)不产生路由循环,因为它使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2)收敛速度快3)体系化路由,使协议运行开销降低4)提供服务性路由5)提供负载均衡功能6)提供安全性7)适用于大规模网络2.OSPFv1和OSPFv2的比较1)OSPFv2将路由器地址统一改为路由器ID。
确保了标识唯一性2)OSPFv2引入MD5认证机制,安全性进一步增强3)OSPFv2报文增加了选项字段,可携带更多信息量,控制能力强3.OSPFv2与OSPFv3比较1)OSPFv3功能更强,通用性和扩展性更强2)OSPFv3基本抛弃了IP地址的概念,侧重说明拓扑结构3)去掉认证功能,因为IPV6本身有该功能4.RIP和OSPF的异同同:都是内部网关协议异:RIP简单,限制少,OSPF相反;RIP基于UDP,OSPF基于TCP;RIP适用于小型网络,OSPF适用于大型网络。
十二、1.边界网关协议BGP为AS实现与其他AS之间的路由信息的交换提供途径。
十三、1.组播的主要特征1)组播成员可以跨域多个物理网络2)每个组播组共享一个D类地址,并作为群组唯一的标识符。
3)组成员是动态的2.TCP/IP使用Internet群组管理协议IGMP管理群组,包括对成员的加入和退出进行管理,以及判断群组是否有成员仍然存在的查询。
十四、1.为了提供移动支持性,移动IP允许MF同时拥有两个IP地址,一个是家乡地址,一个是转交地址(合作定位转交地址,外地代理转交地址)。
2.移动地址通过注册实现。
注册作用:1)通过注册,得到外地代理的路由服务2)通知家乡地址其目前的转交地址3)使一个即将过期的注册重新生效4)MH回到家乡网络后,通过注册实现注销3.传输一个数据报时,如果必须经过不能直接传送它的网络,使用隧道技术。
十五、1.DHCP的作用1)为快速,自动的获取IP地址提供支持2)放宽了报文长度的要求,计算机用一个请求就可以得到全部配置信息2.DNS使用规则:1)查询请求某域名的IP地址时用UDP2)如响应报文长度大于512字节,UDP返回前512字节并设置截断位,客户收到响应后,使用TCP重新发送原请求。
3)如一次查询的名字很多,可使用TCP4)在主域名服务器和辅助域名服务器之间区域传送时,使用TCP十六、1.SNMP组件:MIB管理信息库,SNMP通信协议,SMI管理信息结构2.SMI定义了SNMP标准所需的信息组织和表示方法,提供了MIB对象的标准描述方法,定义了SNMP通信双方交换报文的标准格式。
十七、1.每个web页面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称为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2.Web页面存放在服务器上,客户端必须通过网络获取web页面,使用的协议是HTTP。
3.电子邮件系统三个部件:1)用户代理2)邮件传送代理3)邮箱4.电子邮件格式:信封—邮件传送代理使用,首部—用户代理使用,正文。
5.发送邮件使用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6.POP的特点:用户从邮箱中读取数据时,会把邮件下载到本地保存,之后服务器删掉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