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合集下载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作者:张艳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09期摘要: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最大的瓶颈便是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区域间差距过于悬殊,导致各区域上交的财税自然也不相同,本文就区域间实施的财税政策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财税政策;研究一、我国区域发展的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一部分南方地区的城市率先发展了起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这是国家政策的允许,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而后通过先富帮带后富的方式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在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也可以说这是改革开放的后遗症吧!1、财政政策方面财政政策与我国的经济政策是相一致的,财政政策依附于我国的经济政策。

现在,财政政策实行的是采用税收返款和体制补助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相对公平性。

由于东部、南部地区率先发展基数自然很高,而处于中部、西部、偏远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不能与发达地区相比拟,所以基数自然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地方歧视。

现行的财税政策不仅没有解决由于历史原因而造成的地区差异,更有甚者连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医疗器械等公共事业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就导致了落后地区更加落后、发达地区更加发达情况的发生,这不仅没有缩小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反而呈现了逐步扩大的趋势,这极大程度上打击了落后地区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平衡感,挫伤了人民奋发进取的积极性,所以现行财税政策亟需调整。

由于国家进行财税调控,经过层层剥离,到基层的资金也并不是很多,所以是有的地区想要致力于促进本地区发展往往因为资金不足不得不中止原计划,由于上级部门对资金的管理和规划极其不到位,同时执行时的随意性也比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金未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再加上国家的财政投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这种模式存在最大的不足便是可利用资金过少不足以满足大幅度的资金调配,国家投资结构存在问题便也制约了国家的投资收益较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税收政策问题分析与路径选择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税收政策问题分析与路径选择


国经济 的总体 发 展是 建立 在 各地 区经 济发 展 的基础
低 , 东部 地 区创 造 价值 却得 不 到相 应 的人力成 本 补偿 。 在 实
际 上 也 形 成 劳 动 力 价 值 向 东 部 地 区 的 转 移 。 由于 市 场 机 制 的缺 陷 , 等 价 交换 的名 义 下 . 西部 地 区与 东部地 区形成 在 中 第一道 剪 刀差— —价 格剪 刀 差。 一 方面 。 另 由于 我 国 现 行 税 制 以增 值 税 等 流 转 税 为 主 .东 部 地 区 生 产 高 附 加 值 的 下 游 产品 , 转 税 名 义税 负重 , 由于 流 转税 税 负可 转嫁 . 际 流 但 实 税 负 被 转 移 到 中 西 部 地 区 ,而 中 西 部 地 区 生 产 低 附 加 值 的 上 游 产品 .由于 资源 税 体系 不健 全且 税 负偏低 并缺 乏相 应 转 嫁 机 制 。 由 此 形 成 地 区 间 的 第 二 道 剪 刀 羞 — — 税 负 剪 刀 差 。双 重剪 刀差 的存 在 , 价值 转移 和 税 负转移逆 向运行 。 使 即价 值 向 东 部 转 移 , 负 向 西 部 转 移 , 西 部 地 区 为 东 部 地 税 中 区经 济 发 展 做 出 了税 收 牺 牲 。 ( ) 向 倾 斜 的 税 收 优 惠 政 策 加 剧 区域 问发 辰 失 衡 二 东 改革 开放 以来 ,我 国实施 的 税收优 惠政 策 明显倾 向于 东 部 , 部 地 区 直 接 享 受 国 家 的 特 定 地 区 税 收优 惠 , 间 接 东 并 从统 一 的涉外 税 收优 惠 中获 益。 1 改革 初期 我 国的税 收优 惠 主要 集 中于东部 的经 济特 .
区 、 济 开 发 区 、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等 。 立 在 这 些 区域 内 的 经 经 设

创新财税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创新财税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会 问题 。 现 行 财 税 政 策 与 当 前 区 域 经 济 协 调 发 展 的 不 适 应 性 ( ) 税 制 不 完善 一 分


向不够明确 , 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农业 、 对 高新技术产 业和环境保护类产业虽 给予 了一定 的税收优 惠 ,但 力 度仍 然偏小 。在改善投 资环境对引导资金流 向所起作 用 的认识上有所偏差 , 政策制定上对交通 、 基础设 施等 生产 经营的外部条件先行发展 的区域 ,税收优惠在 吸 引投 资方面 的作用不 明显 , 造成投 资流动性大 , 短期投 资增 多 , 投机性加强 , 不利 于投 资在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 合理 分布 ; 如 , 总体上看 , 再 从 现行 税收优 惠政 策 以直 接减免方式 为主 , 而投资抵免 、 速折旧等间接优惠方 加 式运用较 少 , 影响 了税收政策 的实施效果 。此外 , 税收 优 惠政策 的法律级次 普遍不 高 , 权威 性 、 范性不 够 , 规 特别是贯彻 国家产业政策 的特点不突出 。 与此 同时 , 东 部和 中西部地区 自主性税收优惠政策差异较大。 东部地 区由于财力雄厚 , 它可以运用 自身财力“ 放宽” 中央制定 的税收优 惠政策 , 促进 多种经济性质企业的发展 。尽管 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也鼓励企业 向中西部投 资 , 而且 中西 部一些省 区也制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 由于配套措 但 施 跟不上 , 再加上 中西部 地区 自然 和社 会条件 的限制 , 这种促进 作用远 不如东 部地 区明显 。
( ) 收优 惠政 策 不合 理 二 税
从 19 9 4年 到 2 0 0 9年 已经进 行 了两次税 制改 革 , 尤其是第二次税改 ,基本上是符合 当前经济发展需要 的, 如改 革 了增值税 的类 型 、 消费税 的税率 、 企业 所得

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

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

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积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不同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促进全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政策支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进行论述。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一步就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政府应制定明确的财政政策,增加对欠发达地区和产业发展不平衡地区的资金支持。

例如,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从而提升这些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二、优化财税体制优化财税体制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确保各地税收分成的公平合理。

其次,还要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一部分财政收入用于支持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缩小地区之间的财政差距。

同时,要逐步推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发行,支持地方政府筹措资金,促进区域发展。

三、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

政府应积极改善企业办事环境,降低企业成本,鼓励企业在欠发达地区和产业集聚区投资兴业。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分散区域创新能力,鼓励科技成果在地区之间的转化和交流,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

四、加强教育和人才支持培养和吸引人才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支撑。

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在地区之间流动,推动各地区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此外,政府还可以采取税收减免、住房补贴等措施,吸引人才到欠发达地区或协调发展地区工作和生活。

五、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还应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不同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

总结起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财税体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教育和人才支持以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我国财税制度的创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我国财税制度的创新

[ 键词 J 域 济 协 发 ; 度 新 关 区 经 ; 调 展 制 创


财税制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制和中央 政府的 协调下, 充 分发挥区域优势, 使区域间形成相互依赖、 合理分工、 共同发展的 经济统~体。 在我国, 川 由于地区间自 然资源、 地理位置、 劳动力 素质、 交通条件以及国家政镱等方面原因, 区域经济常处于非均衡 状态, 并且区域差距还有逐步拉大趋势, 这也是各国在工业化进程 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区域非均衡发展不仅是个简单的经济问题, 如 果这种不平衡差距过大, 就会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消极 影响, 严重的还会引起国家的政局不稳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基于此, 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区域发展差距, 千方百计想把它控制在相对均 衡的状态中。 综观世界各国,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待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都注重 “ 国家之手” “ 和 市场之手”的有 效结合。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市场起着基础作用, 但区域经济发 展的可持续性、 宏观指导性、外部负效益的克服、 基础设施等公共 产品的提供都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国家应起主导作用。 作为宏观调控两大杠杆之一的财税制度, 历来是各国政府调节 经济的 重要 手段, 它不仅对经济不景 气及经济波动起到调节和 “ 熨 平” 作用, 而且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东 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腾飞就是最好的证明 财税制度对区域经济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 . i通过完善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 科学划分中央和
个百分点。 措施,明确丁政府运用财税政策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责任。 “ 东西差距拉大” 现状的形成, 说明我国所实行的区域财税政 2 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平衡各地区的财政能力。 各国财政 策还存在着不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诸多弊端, 需加以消除。 并 转移支付的重点足落后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和科研、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 E
促进我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邢 战坤
( 大连 高新 园区管委会 ,辽 宁 大连 16 2 ) 10 1
文 摘编 号 :0 5 9 3 2 0 )0 0 2 ~ 1 0 — 1X(0 81- 0 0 CA
摘要: 当前我 国财税政策在协调 区域 经济发展 方面存在 诸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 范、分税体制不完善、税 收优惠政策不合理等问题 ,应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改 革税制、调整税收优 惠,增加基础设施 建设投资等一 系列财税政策,以促进我 国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
一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经济的区域结构性转换 ;通过调整产业政策,
限制某些产业 的区域进入或促进某些产业的区域 退出 。三是政府利用财政补贴 、税 收优惠等政策
收稿 日期 :2 0 — 8 1 08 0 — 5
1 . 财政政策方面 。 ( ) 1 现行财政体制按 “ 基 数法 ”进行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 ,因东 部发达地 区基数高 ,西部落后地 区基数低 ,不仅未能解决 由于历史原 因造成 的地区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 服 务水平差距大 的问题 ,而且现行体制无 法促进 落 后 地 区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也 不 利 于 提 高 落 后 地 区 财 力 水 平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着 地 区 问 差距 的缩 小 ,而使发达地 区和落后地 区的差距越 拉越大。 ( 各 级财政转 移支付受 财力 限制 ,实施力度 2) 很小 ,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及公共服 务均等化 能力十分有限 。而且这种转移支付制度也缺乏必 要 的法律依据 ,资金管理不规范 ,执行 的随意性 大 ,使转移支付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没 有显现 出来 。 ( )财政投 资资金来源 于政府 的 3 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 ,投 融资渠道单一 ,资金规 模较小 ,资金使用的政策性不强 ,投资结构不合 理 ,投资效益较低 。 ( 专项拨款和结算补助没 4) 有 规 范 的 分 配 方 法 ,随 意性 大 ,分 配 结 果 使 东 部 沿海经济较 发达地 区得到 的拨款多 ,不但未能解 决公共 服务能力均 等化 问题 ,反而使东西部差距 进一 步 扩 大 。 ( 5)各地 区之 间 的公共 服 务 水平 相 差悬 殊 。这 既是 社 会 分 配 不 公 的表 现 ,又 是 造 成 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 的重要因素。 2 收政策方 面。 ( ) . 税 1 税收政策的调整并没 有使 西部获得 比东部地 区更多 的税收优惠 ,西部 地 区 的税负仍 然重 于东 、中部地 区 。 ( 2)现行 的税收优惠政策没能体现 出产业导 向,对 国家需 要 优 先 发 展 的产 业 和 经 济 欠 发 达 地 区并 无 特 别 的 鼓励措施 ,对产业结构的引导能力不强 。 目 , 前 西 部 地 区迫 切 需 要 发 展 的 是 交 通 、能 源 、原 材 料 等 基 础 产 业 以及 高 科 技 产 业 ,而 现行 税 收优 惠政 策行业倾 斜度却 明显不够 。 ( )现行税 制结构 3 的问题 。19 年税制改革后 , “ 94 生产型”增值税 使 资本 有机 构成 高产 业 的税 负重 于其 它产 业 , 而 中 部 、西 部 产 业 主 要 以 资 源 开 采 业 、重 工 业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探讨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探讨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整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制衡机制约束和支持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最终引导资源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在区域之间的调整,以缩短由于历史原因及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而形成的地区经济差距。

本文侧重就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用做初步探讨。

一、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机理分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般具有六个方面的内涵:(1)促进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即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2)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差距,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使尚未脱贫的数千万人口能够过上温饱有余的生活。

(3)促进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形成合理的地区分工布局。

(4)消除地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

不断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配置效益的提高。

(5)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作。

通过横向的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资金、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

(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平等、稳定、和谐的现代化社会。

基于上述认识,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收入分配政策的重要方面,是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投资、消费、国际贸易,公共产品的供给三个方面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

(一)价格机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是通过价格分配来实现的。

价格分配作为生产、流通领域中伴随着产品供给或商品交换而实现的价值分配,制导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价格运行,以此来支持或限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结构。

由于税收与价格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价内税来说,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在产品或商品的销售收入中征收一定比例的税收来实现的:而对于价外税而言,当生产成本固定时,税额的高低决定了商品价格的高低,进而影响销售额及企业能够实现的利润。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价外税仍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

创新财税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创新财税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的某些缺陷, 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 来缩小地区差距 , 财税政策对促进 区域经 济平
发展的 同标。
衡发展所起的作用很小。
17  ̄19 年 , 国区域经济差距开始拉 99 94 我
中图分类号:822 文献标识码: F1. A
作 为宏 观经济政 策调节杠杆 之一 的财税
政策,历来是 各国政府作用于 经济 的重 要手 大。 进入改革开放之后, 为贯彻国家“ 允许一部
确指 出, 要根据 资源环 境承载能 力、 发展基 础 发达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促进落后地区 地区就没有: 又如, 国家出台了许多给乡镇企 和潜力, 按照发挥比较优势、 加强薄弱环节、 享 经济的发展, 从而实现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业的财税优惠政策, 可就乡镇企业而言, 东部 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 逐步形成主体 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 财税 地区由于自身的地理、 居民及经济优势, 乡镇 功能定位清 晰、 东中西 良性 互动、 公共 服务和 政策可 以通过 以下途径来干预经济 : 政府直接 企业蓬勃发展 , 中央制定 的优 惠政策也得到充 人民生活 水平差距 趋向缩小 的区域协 调发展 投 资或运用财税 政策日导私 人资本流 向落 后 分利 用, 中西 部地区 由于地理 、 l 但 经济基础 等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一定限度P是可 , j
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 市场需求进 行直接 启动, 过政府采 购从产 以的 , 果这种差 距过大 , 如通 但如 就会对一 国社会 的重大任 务, 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 品市场上直接启动落后区域的需求, 促进整体 经济发展改革的重要成果产生极大的消极影
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中国。 党的十六届六中 导机制 , 资、 费、 投 消 国际贸易 , 公共品 的供给 收优惠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 全会提出,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要“ 促进区 三个方面来影响经济 主体 的决策行 为, 资 经济技术开 发区 、 济开放 区在所得税 、 引导 经 流转 域协调发展 ” 国“ 。我 十一 五” 规划纲要中也明 源市场、 要素市场 、 品市场 的重新调整 , 产 保持 税 、 关税等 方面都有 许多优 惠政策 , 中西部 而

税收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税收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税收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税收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政策工具。

通过调节税收政策可以对经济进行微调,改变各个地区和产业之间的相对收益,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本文将探讨税收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其局限性与发展方向。

一、税收政策的理论基础税收政策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企业、个人所得财产的强制性征收,采取不同税率、税额、免税政策进行调节。

税收政策作为调节国家经济的政策手段,其目的是平衡国家财政收支和促进经济发展。

税收政策的基础是“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税收制度应当是公平的、公正的,并应满足收入再分配的目标,使财富得以更好地分配。

而另一方面,税收制度也应当具有高效性,能够激发企业和个人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原则,税制设计应该在对收入有最小影响的情况下实现适当税收。

适当稅收可消除产生的货币和资金需求,并避免影响生产力和经济增长。

二、税收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1、税收政策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税收政策是地域分布不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展税收优惠政策、调整税收体系等手段,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举例来说,2016年财政部推出了“营改增”税制改革,取消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不合理税收分成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增值税税率和扣税率,有利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服务行业的发展。

2、税收政策对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税收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选择,进而影响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税收政策也直接影响地区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态。

税收高低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成本以及投资策略,不同地区税收差异有时候会导致企业资源的向“税负优惠”区域的倾斜,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竞争力。

三、税收政策的局限性与发展方向1、税收政策局限性任何税收政策都是有其局限性的。

一方面,税收调节过程中政策不得已会考虑多种因素,对于企业和个人往往会存在“征税不足,受益不均”现象,造成利益分配问题;另一方面,税收征收的标准和税率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政治意蕴等因素造成行为偏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政策分析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政策分析

区域发展R E G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2010年第9期改革与战略NO.9,2010第26卷(总第205期)REFORMATION&S TRATEGY(Cumulatively,NO.20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很大的成就,但由于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战略,带来了区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均衡的现实,并且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无论从总量还是人均GDP等重要指标来看,其差距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导向性作用,财政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的实际效应,发现财政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缺陷,并调整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对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认真分析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发现其中财政因素的影响,对于政府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GDP总量从改革开放初1978年的3624.1亿元增长到2006年超过20万亿元,人均GDP也快速增长。

财政收支规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也得到大幅增长,财政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较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迅速扩大,给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

从人均GDP数据来看,1978年我国中西部与东中部地区间人均GDP的绝对差距分别为153.6元和212.9元,到2000年分别扩大到4790.2元和6162.0元,2005年则扩大到1.0686万元和1.3254万元。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人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政策分析肖育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的不均衡日益扩大,这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该积极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凸显。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政政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加强财政转移支付1. 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在现有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科学规范的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1)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各地区的转移支付标准;(2)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和考核,确保资金使用效果;(3)鼓励各地区积极参与到转移支付资金使用中来,提高使用效率。

2. 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针对欠发达地区,应该增加财政支持力度。

具体措施包括:(1)适当提高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标准;(2)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支持其发展基础设施和产业;(3)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其发展能力。

三、优化税收政策1. 减轻中西部地区企业税负针对中西部地区企业普遍面临的税负较重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适当降低这些地区企业的所得税率;(2)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鼓励其增加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3)鼓励中西部地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2. 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应该加强对这个领域的支持。

具体措施包括:(1)适当降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率;(2)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税前扣除力度;(3)鼓励各地区在高新技术领域建立科技园区,并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具体措施包括:(1)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2)鼓励各地区通过PPP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本,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能力;(3)加强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评估和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益。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1 、财政政策方面 财政 政 策 与 我 国 的经 济 政 策是 相 一 致 的,财政政策依附于我国的经济政策。现在, 财政政策 实行 的是 采用税收返 款和体制补 助 的方式 ,这在一 定程度上也 体现出 了相对 公 平 性 。由于东部 、南部地 区率 先发展基数 自 然很高 ,而处于 中部、西部 、偏远 民族地 区 的经济发 展落后不 能与发达地 区相 比拟 ,所 以基数 自然很低 ,这在一定程 度上可 以理 解 为一种地 方歧视 。现行 的财税 政策不仅没 有 解 决 由于 历史原 因而造成 的地 区差异 ,更 有 甚者连公 共卫生 、食品安全 、医疗器械等 公 共事业方 面也存在 相当大 的差距,这就 导致 了落后地 区更加落 后、发达地 区更加发达 情 况的发生 ,这不仅 没有缩小 地区间 的贫 富差 距,反而 呈现 了逐 步扩大 的趋 势,这极大 程 度 上打击 了落后地 区人 民的 自尊心 、 自信 心 和平衡感 ,挫伤 了人 民奋发进 取的积极性 , 所以现行财税政策亟需调整 。 由于国家进行财税调控,经过层层剥离, 到基层 的资金也 并不是很多 ,所 以是有 的地 区想要致 力于促进 本地 区发 展往往 因为资金 不足不得 不 中止 原计划 ,由于上级部 门对 资 金的管理 和规划极 其不到位 ,同时执行 时的 随意性也 比较大 ,这就在一 定程度上 导致 了 资金未能 得到最有 效的利用 。再加上 国家 的 财 政投资 资金来源 于政府 的财 政资金和 国债 资金 ,这种 模式存 在最大 的不足便是可利 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 国区域发 展的财税政策 存在
的问题
伴随着 改革开 放政策 的实施,一 部分南 方地 区的城市率先 发展 了起 来走上 了富裕 的 道路 ,这 是 国家政 策的允许 ,同时也 是国家 发展 的需 要 ,一 部分地 区先 富裕起来而后 通 过先富帮 带后富 的方式从而 实现共 同富裕 , 所 以这在 一定程度 上奠定 了现 在区域之 间发 展不平衡 的现状 ,也可 以说 这是改革 开放 的

财税政策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财税政策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域经济的干预不是取代市场 ,而是在市场调节 的基础上 ,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 经济 发展 中的失灵领域进行 调节
和引导 ,是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 的长处 ,保持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增长 ,促进落后地 区经 济发展 、实现 区域 经济协调 的重要工具 。 通过对协调 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途 径和行政途径 的比较分析 ,我们认 为 ,政府 的财税 政策在协调 区域经济
经济发达 的东部沿海地 区自然返还得 多 ,经济 欠发达 的 中西 部地 区则 返还得 少 ,这种不 规划 的税 收返还使 得 19 94年 的分税制改革未能发挥它在协调 区域经济发展 中应该起 到的作用 ,致使 富的地方更 富 ,穷 的地 方更穷 , 不仅未能解决 由于历史原 因造成 的地区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 的问题 ,而且基层政 府收入 的不平
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 ,逐步形成 主体功能定位清 晰,东 中西 良性互动 ,公共服务 和 人 民生活水平差距趋 向缩小 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 目前 ,我国社会处在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 、产业结构转换 、经
济体制转轨的关键 时刻 ,区域经济关系着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 的健康发展 ,缩小 区域 发展的差距 、实现 区域协 调发展 ,是促进 国民经 济持续 、快速 、协调 、健康发展 和社会全 面进步 、实现小康社会 的客观要求 ,对于我 国
收稿 日期 :2 0 0 7一O o 1一 4 作者简介 :丁 张 芸 昕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教授 ,财政税务学院常务副 院长 ,北京,10 7 00 0;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

维普资讯
经济与管理研究 (O7 2o 年第 2 期) I eerho cnm c J R sac nE oo is 1 M ̄ ad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税政策的需求探究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税政策的需求探究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税政策的需求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等诸多问题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财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挑战和机遇。

财税政策在新常态下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对于财税政策的需求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经济增长动力减弱,经济增速逐渐趋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不断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税收政策调整成为必然选择。

财税政策在新常态下需要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以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和促进产业升级。

研究财税政策在新常态下的需求情况,探究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匹配性,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税政策如何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财税政策已经难以完全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调整。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需求的财税政策体系,成为了当前财税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针对财税政策在新常态下的变化和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税收政策调整的需求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完善我国财税政策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1.3 研究意义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税政策的需求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因此需要探讨新的财税政策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财税政策在新常态下的变化会对经济结构、产业升级、企业发展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研究其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税政策的需求探究还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引导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研究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税政策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

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

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也日益快速。

税收政策作为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工具,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就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税收政策的作用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用财政手段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工具之一。

税收政策通过对经济主体税负的调节,能够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从而对经济运行总体上产生影响。

税收政策对于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税收政策可以改变地方财政收支结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通过政府的财政投资、公共服务、减轻企业负担等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税收政策也可以改变企业的经营行为,通过减税降费等方式激发企业的投资、扩产等行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此外,税收政策还可以对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进行差别化调整,对劳动力资源匮乏地区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促进产业转移,这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也非常重要。

二、税收政策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税收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以达到鼓励增长的效果;二是由于税收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税收政策也会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三是税收政策对地区间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的调节作用。

1. 制定区域差别化税收政策税收政策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

比如,对于发展水平较差的地区,可以采取减税降费、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进入,刺激地区经济发展。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支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地区产业加快发展。

2. 税收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税收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地制宜。

在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税收政策的作用就不如在欠发达地区那么显著。

此时,要减少对经济的扭曲性作用,避免过分的介入,促进市场的稳定运行。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财税政策问题研究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财税政策问题研究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问题研究【摘要】近些年,尽管财税政策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效,但一些影响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任然存在。

这需要政府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目前,与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相对比,县域经济的发展明显滞后。

而国土和人口占绝大部分的县区,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县区,越来越跟不上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

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单元即县域经济,它包括县、乡、村经济,具有综合性、基石性和多重性等特点。

因此,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但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现阶段财税政策如何支持“三农”等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我国县域经济涉及的主要财税政策,并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分析总结出最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业发展方式;财税政策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

县域是我国最基础的行政单位,是我国给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基层单位,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县域经济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会成为“无源之水”。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县域经济滞后且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是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地域特色功能且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主要包括县级市和县,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主,包括县城关镇,镇域经济和乡村经济。

截止到2012年,我国共有286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县域内人口(常住人口)总数约8.6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4.32%. 近年来,中国的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整体发展不平衡、实力偏弱、财力严重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县域经济差别明显。

首先,东中西区域不均衡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百强县90%在东部沿海地区,贫困县以中西部地区为主。

其次,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的不平衡,差异性非常大。

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税政策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并讨论其作用机制和实施手段。

一、财税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财税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可以对经济进行适度调控,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财税政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经济的协调发展。

1. 财政支出的调节作用财政支出是财政政策的核心工具之一,通过调节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可以促进经济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政府可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财政支出,以拉动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税收政策是财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引导和调节经济行为,可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例如,对于促进消费增长和内需扩大,政府可以采取降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方式,减轻消费者负担,刺激消费活动;对于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政府可以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加大对研发和科技创新的投入。

二、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财税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优化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可以引导资源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保和创新型产业倾斜,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1. 激励新兴产业发展财税政策可以通过给予税收优惠、减免等方式激励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高新技术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

政府可以通过给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2. 促进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财税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整税负、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促进企业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来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整合,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也可以通过降低对传统产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

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税务园地TAXATION FIELD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曾爱兰抚州市财政局信息中心摘要:财税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体制中开展经济调控的关键手段之一,不仅可以于经济发展出现速度缓慢和波动等现象时,经由有效调节的方式,维系经济稳定发展,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讲,而且存在较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围绕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财税政策;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引言根据多年的经济发展实践,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存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想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需要重视对现如今的财税及经济政策开展科学的研究及合理的改革操作,也有助于推动国家及党的和谐发展。

一、研究意义基于对现如今形势的有效分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致使这一问题出现的因素相对较多,其对国家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也具有双面性。

一方面,其具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于某些固定的时间段和环境内可起到较为积极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引领作用,但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会导致各区域居民的消费、收入及生活水平差距不断提升,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消极影响,不利于我国社会稳定及和谐[1]。

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延缓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进程,国家和党对其提起的重视越来越高,但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的困难性较高。

想要达到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有必要针对现如今的财税及经济政策开展实效性及针对性均较高的研究及改革操作,有助于更好地维系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

二、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一)税收优惠政策此类政策的主要职能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用广泛性最高。

税收具体是经由对产品及劳务价格产生影响的方式决定供求行为,进而实现影响群众经济行为的一种方式。

享受此项政策的区域和未享受到此项政策的区域所处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性,此项政策可以为享受政策的区域带来更多额外收益,获取到类似于垄断资金的潜在收益,且堡垒不消除,此类租金便会一直存在,对抑制其他非优惠区域市场行为存在积极影响,以牺牲非优惠区域一定利益为前提达到提升享受优惠区域利益的目的,会导致享受和不享受优惠区域间出现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探究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探究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探究作者:邵吉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第2期邵吉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的情况。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的问题,但如果长时间存在,则会进一步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全面、高效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国家政府的有效调控就显得格外关键。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渠道,对于解决该问题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重点就财政政策的选择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政政策选择前言在经济发展初期,区域间的发展通常会出现不均衡的现象,造成该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区域之间发展的潜在动力、所处环境、历史背景等均存在差异,例如:我国东部区域因港口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历史积淀深厚等有利因素,已逐渐拉开了与西部区域的发展差距,这从全国各地区GDP总量上就能看出。

根据我国2018年国家统计局数据,东南沿海地区人均GDP已达18 000元,高出我国中部内陆地区将近1 000元,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正在逐步凸显。

一、财政措施对于区域发展差异化结果的成因分析(一)区域间财政投资存在差异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受财政收入等客观因素限制,只能实现对重点地区的集中扶持。

东部地区客观发展优势强,带动效应广,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

历经长时间的发展,目前,东部区域经济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此过程中,财政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财政政策的投入引导作用,使人才与资金向东部区域汇聚,集中了力量,实现了经济的弯道超车。

但另一方面,“虹吸效应”也对中西部地区造成了一定压力。

受自身区域和国家财政投入的限制,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基础产业相对落后、人才与资金投入较低、企业发展环境更加艰难等不利因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在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大,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

只有改善原有的经济区域发展方式,加强地区之间的协调,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实现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本文通过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进行相应的研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保证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宏观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政策
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因此国家应该要加大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协调。

区域经济的财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保证社会公平。

通过财税政策的倾斜,能够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当地的经济,提升当地各项经济产业的发展水平。

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要积极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质量,改善原有的产业结构,同时还要加强政策扶植力度,制定科学的财税政策,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最终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一、我国区域经济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税制结构的不合理会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质量,因此需要相关人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出科学的财税政策,这样才能够保证其质量,减少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发生。

当前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以间接税收为主,直接税收为辅的双主体税制。

该种税制能够保证我国税收的持续增长,满足国家财政支出的需求,可以更好的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

但是该种税制也存在许多的弊端,要想保证国家经济的质量,就要尽量避免该种税制的弊端,从而达到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扩大,该种税制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呈现出来。

其主要表现为间接税收和直接税收之间比例不合理。

间接税收的收入在税收的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大,直接税收相对较小,导致原来制定的流转税与所得税的模式不够科学,使得收入调控社会收入分配不和谐,不能够促进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地区之间的差距加大。

(二)具体税种存在的差异。

财税的制定需要按照我国实际的状况来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从我国现有的税种来看,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税种为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体现国家调控能力的税种主要为消费税、土地增值税等。

但是由于我国税种中缺少相对稳定作用的税种,这样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双主
体”的税收模式没有真正建立,主体税种结构失衡,这样不利于各税制之间协调,不利于发挥所得税的调控作用。

1.生产型增值税不合理
我国增值税作为主体税种之一,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但是由于我国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和防止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等,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它的税基和收入型、消费型比较宽广,实际的税负较高,进而会影响到产品成本和利润,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进而会影响到当地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增值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它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我国西部和中部主要是以资源开采业、重工业等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这样就会使得西部地区增值税的税负高于东部地区。

但是众所周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慢于东部地区,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异性比较大,不利于缩小地区经济的差异。

1.所得税设计不够科学
当前我国所得税税制能够提升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但是由于税制还存在许多的不科学性,最终可能会导致我国税收公平性问题的出现。

我国由于存在大量税收优惠政策,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和实际的税率相差比较大,比如外资企业我国名义上的税负时15%,但是实际上税负为11%。

而内资企业名义上的税负为33%,但是实际上的税负为22%。

这样就会造成较大的差异,不利于我国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财产税种类设置不齐全
财产税具有较强的调节财富的作用,可以更好的调节地区差距,实现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的良好发展。

但是当前我国实际的财产税种类还不够齐全,这样不利于地区之间财富的调节,不利于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如果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会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正常发展。

收入差距问题主要体现在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上,但是由于个人所得税无法调节财富存量造成的贫富差距,进而会导致个人之见的收入差距增大,不利于我国共同富裕的建设。

许多人员在财富继承上不用缴纳相应的遗产税,不仅会造成国家税收数量的减少,同时还会造成贫富差距较大,不利于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因此在今后的财税工作中需要加强对遗产税、赠与税以及证券交易税等研究,尽量完善我国的税收种类,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财税政策措施
(一)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力度。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环境差异和经济差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协调,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尤其是在财税政策的制定上要积极向落后地区倾斜,扶植落后地区社会经济
的发展,大力推动该地区新兴产业的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交通、能源、通讯以及水利等方面的建设,它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进步,实现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中央政府在财税的制定上要实行产业倾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从而来解决更多的地区发展问题。

政府还要加大对社会事业的发展投资力度,我国中西部地区教育、医疗以及基层文化、社会保障等水平相对较低,要想支持系部发展的优势产业,就应该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使贫困地区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明显的改善,提升中西部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要积极提升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让更多的人能够纳入到社会事业保障体系建设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力度。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对比较差,如果不对其进行保护,可能会影响到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可以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加快城市廉租房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投入,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保证各项社会保障机制,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二)努力改善我国现行的税制财政体制。

分税制的财政集权化会导致我国基层财政陷入困境,没有充分发挥财政应有的再分配智能。

因此在进行相应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时,要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尽量降低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在制定税制时首先应该要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范围。

做到由中央负责的事物要全部收归中央,由地方负责的事务则要全部下放到地方,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我国地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协调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制关系。

其次政府还要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利。

对于中央政府实施的税收政策其主要是面向大部分地区,但是却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时会存在自身的特色,因此地方政府在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时,可以结合实际的税收需要来调整税收状况。

这就需要中央政府放权,降低财权的集中度,让地方政府有一定的税收管理权,允许地方政府能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状况来制定科学的税收政策。

其次还要加强各级政府之间合理划分税种,在中西部地区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改变当前共享税过多和过滥的局面,增强地方经济的发展活力,提升地方经济的发展质量。

第三,要完善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取消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实现地区之间的快速发展。

同时还要建立纵向和横向结合的综合转移制度制度,最终达到我国税制改革的目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我国还要积极运用协调中东西部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吸引鼓励投资,引导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渠道来向落后地区进行优势产业转移,加快新兴产业的建设,促进中西部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优惠税收政策,还能够吸引外资的进入,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让更多新技术进入到该地区,改变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之间的平衡与协调,需要加强财税制度的改革,加大对中西部以及其他落后经济地区的政策扶植,努力提升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加快地区之间协调发展。

同时还需要制定优惠税收政策,鼓励新兴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减少西部地区发展的障碍,最终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曾凡林.当议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8,(4).
[2]刘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J].企业经济,2008,(3).
[3]郭家虎.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的基本思路[J].经济师,200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