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背诵记录本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背诵资料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背诵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3f9903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6.png)
5.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有:车胎在高温下容易爆炸、面团加热后鼓起来、木门在夏天变得难开等。
6.给蜡烛加热,蜡烛会融化成液体,冷却之后,蜡烛液会凝固成固体,这个过程与冰融化和水结冰相类似。
5.蒸发: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这个过程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6.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湿的手变干了、水洼变干了、煮食物的水变少了、湿衣服变干了。
7.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8.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我们还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冰是透明的,隔着冰能看到其他物体。
4.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要占据更大的空间。为了比较结冰前液面高度和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我们需要做好标记。
5.用手触摸冰块,温度很低,比较光滑。
6.冬天湖面上的冰是由于水的温度降低后产生的;春天冰面解冻散开后,冰块会浮在水面上。
4.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答:水在100℃沸腾,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水面翻滚,气泡在水面破裂,水面会产生大量白气。
5.晾衣服时,你有什么方法使衣服干得快一些?
答:放在阳光好的地方;挂在通风的地方;把衣服撑开一些。
3.水结冰了
一、填空
1.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那么水就会结冰。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复习背诵资料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复习背诵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1652e8e83d049649b665885.png)
班级:五年级()班姓名: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复习背诵资料第一单元一、填空1、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具有活力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一般地说,具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种子可以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
2、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3、根据土壤中的(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4、通过实验发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在黏质土里生长较好的植物有(水稻、芦苇),适合在沙质土里生长的有(西瓜、大豆、花生),适合生长在壤土里的植物有(小麦、玉米)。
6、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有(土壤、阳光、水、空气、温度、肥力)。
7、通过观察我们认为根的共同特点是(都有根尖、根毛,都向下生长、一般都长在地下)。
8、"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这说明(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9、根据事实分析,我们认为根有以下作用:(固着,吸收输送水分和无机盐,贮藏营养物质,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功能。
)10、我们大家的结论,植物茎的作用是:(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11、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草食性动物),如(牛、羊、马),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叫(肉食性动物),如(狮子、老虎、豹子),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杂食性动物),如(猩猩、蚂蚁、鼠)。
12、砖厂烧砖的土之所以选黏土,是因为(黏土的颗粒小,黏性好,砖的硬度大且非常牢固。
)13、豆苗适合在沙土里生长的主要原因是:(沙土疏松,透气性好)。
小学科学:小学六年级科学上下册背诵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小学六年级科学上下册背诵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99c6be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c.png)
六上第一单元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杠杆上有三个点: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3.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秤盘是阻力点)。
4.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5.轮轴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6.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7.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
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省力。
8.自行车运用了杠杆(刹车、车铃)、轮轴(把手、脚蹬)、斜面(螺丝钉)。
9.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关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六上第二单元1.增加桥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有:厚度、宽度、跨度、形状、材料等。
2.增加桥梁的宽度能增加桥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能大大增强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能增强抗弯曲能力;3.瓦楞纸板的中间层结构是W 形,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人的头骨球形,保护大脑;肋骨拱形保护内脏;足弓拱形,承载人体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6..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把压力均匀的分散到各处,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7.框架结构的基本图形是:长方形、四边形。
三角形最稳定。
8.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透风性强等。
9.增加桥梁抗弯曲能力的方法:增加厚度、增加宽度、减小跨度、改变形状。
10.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大大增加了桥的跨度。
11.桥按结构分:拱桥、拉索桥、梁桥、浮桥、廊桥;桥按材料分:木桥、石桥、铁桥等。
六上第三单元1、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旧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二年级每日科学记录表(含推荐实验项目)
![二年级每日科学记录表(含推荐实验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593b30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6.png)
二年级每日科学记录表(含推荐实验项目)
目的
本记录表旨在帮助二年级的学生建立科学视野,记录并整理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同时推荐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项目供学生自行尝试。
记录表
推荐实验项目
1. 高粱米和水的浮沉情况
2. 静电吸铁
3. 找糖-找出隐藏在水中的糖
实验项目说明
1. 高粱米和水的浮沉情况
步骤:
- 准备一碗清水和高粱米
- 将高粱米放入碗中,观察高粱米的浮沉情况
- 用手指将高粱米推到碗底,观察高粱米再次浮起来的情况
2. 静电吸铁
步骤:
- 准备一张塑料薄膜、一支橡皮筋、一根木棒和一根毛线
- 将塑料薄膜固定在桌上
- 将橡皮筋绑在木棒上,使它可以自由晃动
- 用毛线来摩擦橡皮筋和木棒
- 将橡皮筋带电后,将橡皮筋靠近塑料薄膜,观察橡皮筋的情况
3. 找糖-找出隐藏在水中的糖
步骤:
- 准备一杯清水和一包白砂糖
- 将一小部分砂糖放入杯子中,搅拌均匀
- 观察砂糖是否能在水中完全溶解
- 将更多的砂糖搅拌进水中,直到砂糖无法再溶解为止
- 观察砂糖的变化,是否会逐渐聚集在杯底
希望同学们在尝试这些实验项目的过程中,探索并发现更多的科学奥妙!。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背诵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背诵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290ac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a.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背诵版)1教科版三下科学第1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清单第1课运动和位置1.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 . . . .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3.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5.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6.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8.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9.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三下1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12.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 "生地日行八万里.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坐地”的111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跟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2.集裴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3.一个物体从一个点挪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叫做平移。
4.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
5.一个物体围绕者一个中央沿圆形轨迹运动,就叫做转动。
6.一个物体反复来回时所做的运动叫做摆动。
四年级上册科学背诵资料
![四年级上册科学背诵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99f768a04a1b0717fd5dded.png)
第一单元天气一、我们关心的天气1.晴天的时候我们应该避免强烈阳光长时间照射。
2.人们常常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3.燕子和蜻蜓低飞预示着要下雨。
4.在看不清东西的雾天不能开车。
二、天气日历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气温、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情况。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3.在天气日历中气温的单位一般是摄氏度。
三、温度与气温1.在教室的背阴处挂温度计比较合适,这样能更准确地测出室内温度。
2.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3.在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是早晨和晚上气温低,中午气温高。
四、风向和风速1.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3.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高为13个等级。
4、请填出风的八个方向。
五、降水量的测量1.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多少的装置。
3.在下雨的天气里,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24小时内的降雨量,对照等级表,就可以确定下雨的等级了。
4.24小时内的降水量大于200毫米的降水,称为特大暴雨,在25-50毫米之间称为大雨。
六、云的观测1.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
3.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4.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因为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形成的。
七、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降水概率是降水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的预测,70%以上为有降水发生。
2.舒适度指数共分7级,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极热。
3.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共分5级:优、良、轻微污染、轻度污染、重度污染。
4.紫外线强度是太阳辐射中紫外线辐射强度,共分为5级:最弱、弱、中等、强、很强。
背诵情况登记表
![背诵情况登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8910c20214791711cc791713.png)
化
碱 4月25日
学 硝酸盐 4月26日 式 硫酸盐 4月27日
碳酸盐 4月28日
其他盐 4月29日
有机物 4月30日
俗名 物质颜色 物质状态 物质用途
5月1日 5月2日 5月3日 5月4日
常识下 21—25
26—31
过滤和
蒸发
除杂
1—7 8—14
离子鉴 物别质鉴
SO42蛋白质
别
等
发生和收集装置
实验步
背诵内容
化学背诵情况登记表
完成日
完成日 完成情
期
完成情况 检查人
背诵内容 期
况
符号 元素符号 4月20日 离子符号 4月21日
其他反 53—55 5月20日 应 56—59 5月21日
单质 4月22日 氧化物 4月23日
常识上 1—6 5月22日 6—13 5月23日
酸 4月24日
14—20 5月24日
公式
14—16 1—6 7—9
6月7日 6月8日 6月9日
置换 24—27 5月11日 反应 28—31 5月12日
32—33 5月13日
34—37 5月14日
复分 解
反应
38—41 42— 5月17日
47—50 5月18日
51—52 5月19日
检查人
骤
1—3
5月25日 5月26日 5月27日 5月28日 5月29日 5月30日
5月31日 6月1日 6月2日 6月3日
化学口诀
化合 1—8 反应 9—14
5月5日 5月6日 5月7日
反应现 象
4—6 7—10 11—13
6月4日 6月5日 6月6日
分解 反应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前背诵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前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3861023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c.png)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前背诵第1单元光与色彩1.自然光源是大自然中不被人类掌控与操作、没有经过加工和改良的光源,人造光源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人工制造出来的光源。
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人造光源有点燃的火把、油灯、蜡烛,开启的电灯(白炽灯、荧光灯、发光二极管)等。
2.关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这个实验,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就已经做过类似的实验。
这个实验我们称之为小孔成像实验。
3.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4.为什么蜡烛图像是倒立的呢?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上部,所以在塑料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5.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6.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反射效果越好,在众多的物体当中,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因为镜子表面非常光滑。
7.阳光明媚且光线具有一定的角度是形成“彩虹”的必要条件。
8.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利用三棱镜将阳光分解成7种颜色的光。
9.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第2单元热传递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
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2.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
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3.太阳与地球之间有很大一部分空间没有任何物质,但是太阳仍然能够将热传递给地球。
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热辐射。
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4.像铜、铝、钢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
5.热的良导体——铜、铁、铝、锡纸热的不良导体——塑料、空气、木块、陶瓷、泡沫板第3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1.政区地球仪表面光滑,蓝色代表海洋,其他颜色代表国家,相邻国家的颜色不同。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背诵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背诵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eaeb7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b.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背诵版)1.在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中,我们研究到了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运动,比如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等等。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我们需要以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看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3.当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变化,我们称之为运动。
4.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它就是在运动的。
5.相反,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它就是静止的。
6.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方向通常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表示。
8.地图上的方向通常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式来判断。
9.参照物是我们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比如汽车的行驶可以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
10.不同的参照物会导致不同的结论,比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就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在运动的。
1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表达的意思是人随着XXX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XXX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XXX在后退。
12.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生地日行八万里,XXX看下何”表达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中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即在宇宙中看到很多星河。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2.集装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3.当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时,但它的各个点没有变化,我们称之为平移。
4.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
5.当一个物体围绕着一个中心沿着圆形轨迹运动时,我们称之为转动。
6.当一个物体反复来回运动时,我们称之为摆动。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背诵)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6162ace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3.png)
上册科学知识点(背诵)1.一棵小树的身体包括:根、茎、叶2.看童话故事书、看神话传说电视剧不属于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方法。
3.一条向左游动的小鱼,通过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小鱼的方向变成向右。
4.夏季最容易见到彩虹。
5.“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所以我们在学习科学的时候要做到:保持好奇心多问为什么;勤思考,多动手;积极主动学习有关科学的书籍;积极参加相关的体验实践活动。
6.提出一个问题比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7.眼睛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是收集外界信息最多的器官。
8.我们用健康的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色彩、形状、大小、看不到物体的轻重。
9.观察的时候可以按照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10.用眼镜看七巧板的颜色、形状等,就是在观察。
11.眼睛对于我们正常的人来说,是收集外界信息最多的器官。
12.我们用健康的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大小、色彩、形状13.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等。
14.保护眼睛的方法有:读写姿势正确;课间远望;坚持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测视力;不在强光和弱光环境下看书;走路、乘车时不看手机、不玩手机;吃饭不偏食,读书写字每半小时远望三分钟等。
15.观察我们的耳朵,可以用到的工具是:手电筒。
16.每一个人说话的声音是:不同。
17.大多数人喜欢的声音是:优美的鸟叫声。
18.保护耳朵的正确方法是:游泳时要戴耳塞、不随便用尖锐物体掏耳朵;使用耳机控制音量和时间,不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不冲着别人的耳朵大声说话。
耳朵不舒服及时就医,生病时要安全用药等。
19.我们一般用皮肤感觉来感知杯子的冷热、干湿等,这也是在观察。
20.在纸上画一幅画,让你的同学闭上眼睛摸一摸,他不能摸出画的色彩。
21.我能摸出物体的:厚薄、冷热、光滑程度、软硬程度。
22.为了保护自己,在探察物体冷热时我们要用手背来感受。
23.鼻子是用来闻气味的;舌头是用来尝味道的;它们都是在“观察”。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背诵登记表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背诵登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5c71401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6.png)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背诵登记
表
说明
本登记表用于记录三年级学生在研究部编版科学下册时的背诵内容和情况。
通过登记表的使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度和掌握情况,以便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登记表
日期 | 背诵内容 | 背诵情况
--- | --- | ---
[日期1] | [内容1] | [情况1]
[日期2] | [内容2] | [情况2]
[日期3] | [内容3] | [情况3]
使用指南
1. 在“日期”一栏,填写背诵内容的日期。
2. 在“背诵内容”一栏,填写具体的背诵内容。
可以是知识点、诗歌、歌曲等。
3. 在“背诵情况”一栏,记录学生对背诵内容的掌握程度,可以用“良好”、“一般”、“差”等评价。
4. 持续将学生的背诵情况填写到登记表中,以便进行跟踪和反馈。
注意事项
- 请认真填写每次背诵的日期、内容和情况。
- 登记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额外的列,如学生姓名、背诵方式等。
- 登记表可以通过打印或电子文档的形式进行使用。
希望本登记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学生的学习,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
二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背诵卡(1班)
![二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背诵卡(1班)](https://img.taocdn.com/s3/m/b5b71e1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d.png)
二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背诵卡(1班) ---目录1. 季节的更替2. 太阳的运动3. 大海的奥秘4. 植物的生长变化5. 动物世界的奇妙6. 物体的浮与沉7. 空气与风的作用---1. 季节的更替- 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春天的气候、植物和动物- 夏天的气候、植物和动物- 秋天的气候、植物和动物- 冬天的气候、植物和动物---2. 太阳的运动- 太阳的恒星属性- 太阳的自转和绕地球公转- 太阳的升起和落下- 太阳的位置和角度对气温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光和热的作用---3. 大海的奥秘- 大海的形成和特点- 海水的成分及其盐度- 生活在海洋中的植物和动物- 海洋中的暗礁和珊瑚-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4. 植物的生长变化- 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和结实- 植物的繁殖方式: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 植物的重要作用和价值---5. 动物世界的奇妙- 动物的分类和特点- 动物的生命周期:孵化、生长、繁殖和死亡- 不同动物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动物的保护与生态平衡- 人与动物的关系和责任---6. 物体的浮与沉- 物体的密度和比重- 水的密度和浮力- 浮力对物体浮与沉的影响- 物体浮在液体中的条件- 物体沉没的条件和原理---7. 空气与风的作用- 空气的特性和组成- 风的形成和原因- 风的分类和特点- 风的作用和利用- 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以上是我们班二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的背诵卡。
通过背诵和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和科学的奥秘,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取得好成绩!。
五年级科学单元知识背诵
![五年级科学单元知识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ff4192e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e.png)
五年级科学单元知识背诵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幼苗可以不须要阳光,但生长须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讨厌生活在灰暗、干燥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存活除了须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就是互相倚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是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可以被相同的动物吞下,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喝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繁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是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可以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像是这样,从相同侧面反射获得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边线、角度有关。
5.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被反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日咎是古代的人们利用日影观测的一种计时仪器。
8.小明辨认出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遇到镜面发生改变了传播方向,被散射回来,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散射,镜片也就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散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3.放热本领最强大的就是黑色的坚硬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存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熄灭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知识点汇总背诵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知识点汇总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d1f52fc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e.png)
第1单元《身边的桥梁》知识点默写背诵第1课平直的梁桥1.为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人们在江河湖海上修建了_桥梁。
桥梁必须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才能让其安全通行。
2. 增加厚度或改变形状都可以增强纸桥的承重能力。
但桥梁除了要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外,还要安全通行。
3.在做“增强桥的承重能力”的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把纸张折成波浪形、凹凸形、长方形等形状。
4.梁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类型,它们桥面平直,大多具有梁结构。
5.城市里的这些高架桥基本属于梁桥,底下都有粗大的梁增强承重能力。
6.梁桥的结构由__桥墩__、___梁_____、__桥面___三部分组成。
其中梁的作用是支撑桥面和承受外力。
7.梁桥的承重能力在桥墩距离一定的情况下,与桥面的厚度、形状、材料、结构有关。
8.简答:桥面的承重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材料、桥面结构、跨度、厚度、形状第2课弯弯的拱桥1.在山谷、丘陵、平原、水网密布的地区,人们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拱桥。
2.建拱桥的原因:河流的跨度比较大,建拱桥比较方便3.拱桥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拱形结构;拱形结构具有增强桥面承重力的作用。
4.拱形结构图____拱座____;_____拱脚__.拱圈底部两端的拱脚由拱座支撑。
两个拱脚之间的距离叫做拱桥的跨度。
5.梁桥的跨度较小,拱桥的跨度较大。
6.拱桥的承重力比梁桥大7.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单孔敞肩石拱桥。
距今1400 多年。
是一座单孔石拱桥,跨度为37.38米,设计者是李春。
8.简答——赵州桥为何如此坚固?赵州桥由五个桥孔组成,大桥洞上的左右两边还有两个小桥洞。
这样设计不但造型优美,而且节省材料,减轻桥身重量,还能减少流水对桥的冲击力。
第3课专题探究拼接拱桥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用各种材料建造的拱桥,例如木拱桥、石拱桥、混凝土拱桥和钢拱桥等。
其中,石拱桥受材料的限制,往往使用小块构件拼接出桥面下的__拱圈_______。
2.科学探究的五要素(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搜集证据(5)得出结论。
小学科学背诵资料 四上
![小学科学背诵资料 四上](https://img.taocdn.com/s3/m/acf9ae2c3169a4517723a3ab.png)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这些都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6.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7.我们在测量气温时不仅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而且每天测量的时间、地点要一致。
8.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再平视着读数。
9.我们看不到风,但风可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0.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的,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旗飘动的方向是风去的方向。
我们可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1.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表P10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如 0 无风1 微风2 大风。
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4.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7.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如果接近四分之一是晴天,接近四分之三是多云,接近整个圆是阴天。
图P1418.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图P1519.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长:靳彤
l六年级科学背诵记录本
姓名 1 刘二霞 李婉茹 王运卓 靳雨龙 熊玉霞 陈希
组长:王运卓
第一单元(书) 2 3 4 5 6 7 8 1 2
第一单元(配套) 3 4 5 6 7 8
l六年级科学背诵记录本
姓名 1 靳媛 马浩 林旭强 贺辉 李雪凡 马二林
组长:靳媛
第一单元(书) 2 3 4 5 6 7 8 1 2
第一单元(配套) 3 4 5 6 7 8
l六年级科学背诵记录本
姓名 1 王映红 冯泽龙 林超 林芊 刘亚倩 刘佳敏
组长:王映红
第一单元(书) 2 3 4 5 6 7 8 1 2
第一单元(配套) 3 4 5 6 7 8
l六年级科学背诵记录本
姓名 1 李磊 张永江 罗小芳 夏飞 张敏 王欢 2 第一单元(书) 3 4 5 6 7 8 1 2 第一单元(配套) 3 4 5 6 7 8
组长:夏飞
l六年级科学背诵记录本
姓名 1 谢浩浩 彭朋 李豪 王成 吴丹丹 李双云 2 第一单元(书) 3 4 5 6 7 8 1 2 第一单元(配套) 3 4 5 6 7 8
组长:李双云鑫 李武路 李超 靳彤 2 第一单元(书) 3 4 5 6 7 8 1 2 第一单元(配套)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