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民族之抗日战争

合集下载

由董必武浅谈中国革命

由董必武浅谈中国革命

由董必武浅谈中国革命自鸦片战争以来至新中国成立,这百余年的时间中华民族历尽艰险,几经变革,而这其中闪现了无数的民族英雄,有志之士,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尽心竭力,他们为民族复兴鞠躬尽瘁,在那么多人之中,我最想谈谈董必武,他从一个清末的秀才,成长为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又成长为一个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可以说他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董必武,1886年出生于湖北黄安一个清贫的教师家中,那个时候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老百姓不仅仅要受清政府的剥削,还要受外国侵略者的欺凌。

由于受到较好的启蒙教育,他在十八岁就考取了秀才,但他并没有被封建社会所束缚,在中学时他就受到革命团体的影响,支持孙中山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并于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清政府,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历尽多年的斗争,在屡次失败受挫后,他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把目光从民主主义投向共产主义,而五四运动的成功,则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意识到中国的革命必须走马克思主义道路。

董必武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中国近代急剧变化的历史潮流,淘汰了多少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陈独秀,瞿秋白,博古,王明。

他们都曾经站在风口浪尖,俯瞰一切,但他们都没有成功,而董必武则始终站在伟大历史变革的前列。

他在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地随着时代前进。

作为曾经中国革命党的领袖之一,董必武在国共合作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以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湖北省党部和湖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身份,作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为推动大革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次国共关系破裂后,董必武的处境十分危险,但是他毫不畏惧,转入地下工作,并抓紧一切的时间刻苦攻读马列主义著作,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国共合作,董必武依然进入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协助周恩来与国民政府斡旋,为国共合作的顺利进行尽心竭力,保障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浅谈两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浅谈两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从两次国共合作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上共有两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时期,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这次国共合作发展了民主革命,推进了北伐战争,后在一系列反革命政变下破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中共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西安事变的推动下,国共合作形成。

1946年,内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也宣告破裂。

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失败了,但是它取得了丰硕的革命成果。

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础,中华民族的觉醒更进一步。

这些事实为国共第二次合作打下了的良好的基础。

几年之后,抗日战争爆发,在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国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救亡图存成为首要任务,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两党之所以能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合作,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对一致的目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对中华民族的侵蚀和剥削的历史任务。

在这个历史问题上达成共识是国共合作的关键因素。

所以国民革命或者联合抗日只是这个问题的现实反映和外化,国共两党在必要的历史时刻选择比较宽容的方式相互利用以达到共同的目的。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之时,国共两党的独立性都相当大,并且缺少共同的政治纲领,可以说是在各自为战。

但是爱国热情是相当强大的驱动力,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发挥着自己的力量,与日本军队顽强抗争,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做殊死的抗争。

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各个战场上,中国广大爱国将士,前仆后继,义无反顾。

两个战场既有统一的战略目标,又各自独立对敌作战,相互依存和配合,不但挫败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而且使其陷入人民战争之中而无法自拔。

国共两党军队的战斗和牺牲,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浅谈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国际意义

浅谈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国际意义

战 争的最大障碍 ,国共合作势 力。相反 ,由于 日
本 占 领 区 日益 扩 大 ,迫 使 仅 有 侵 华 军 队 摆 在 漫 长
的战线上 。而沦陷区人民抗 日战争的发展 ,特别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 后游击 战争 ,又严重威
胁 着 侵 华 日军 的 后 方 。 中 国战 场 拖 得 日本 自顾 不
立 即 遭 到 了 中 国 人民 的 沉 重 打 击 。卢 沟 桥 抗 战 、
平 型 关 大 捷 、淞 沪 战 役 。 中 国 军 民 不 怕牺 牲 ,奋
日本侵华军 费总额至少超过 2 3 元 ,占同期 总 1亿
军 费 的 7 %。 0
日本在 中国战 场倾 注了大量 的兵 力和战 费 。 但是 ,日本帝 国主义的预谋并未实 现。相反 ,通
维普资讯
‘ 河 学刊 ) o ' 第 4期 黑 2o 2年
历 Biblioteka 史 浅谈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中的国际意义
刘 惠敏
日本 在 二 十 世 纪 2 0年 代 。它 就 策 划 “ 用 利
中 国 的 富源 ” “ 苏俄 发 生 突 ” “ 美 国一 、 和 , 与
国家 。为 了 自 己 的解 放 ,为 了 帮 助 各 盟 国 ,作 出
了 伟大的 努 力。 ”中 国人民的抗 日战争 ,将 日军 的主要 力量吸 引到中国战场 。并消耗了其 大量兵 力。因此 ,促使 日军 即无力北攻苏联 ,又迟滞了 南进太 平洋的步 伐 。同时更使 日本发动太 平洋战 争 后兵力不足 ,不能 全力以赴 。这 些对欧 洲的反 法 西斯战 争和 盟军在 太平 洋的战场 起了 直接的 、 重要 的战略掩护 和援助作用 ,历 史充 分证明 ,中
而 延 缓 和 减 轻 了 法 西 期 军 事 同 盟 对 英 、法 、苏 、 美等国的压 力。 从 13 9 7年 到 l4 9 5年 8年 的 时 间 里 , 日本 陆

浅谈抗日战争

浅谈抗日战争

浅谈抗日战争学生姓名:学院专业:学号:指导教师: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摘要: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它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也为改变世界历史发展方向,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而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

关键词:抗日战争,伟大意义,历史丰碑,民族精神在70多年前的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威武雄壮,感天动地的全民族抗战的活话剧。

这是一场由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企图占领中国领土的战争,从而把近代中国历遭外强侵略而面临的亡国灭种危险推向了极致。

然而,这时的中国,早已不是中日甲午战争时的中国,也不是八国联军可以为所欲为的中国,而是有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战争和全民族抗战这些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进步因素的中国。

这些因素成为改变近代中国历史命运的决定性力量。

7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是近代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由衰败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军事全局来看,中国战场牵制、消耗和歼灭了大量日军,推迟了他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粉碎了日军先通过中间再打两边的计划,为美军的参战准备赢得了时间。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你想想看,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那些地方,然后长驱直入,直捣中东。

”中国抗战打破了日军北进的计划,使得德日夹击苏联未能实现,成为东方反法西斯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锋,得到了全世界进步舆论的关注,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而抗战胜利,也使中国得以雪洗百年国耻。

抗日战争结束了近代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屈辱历史,也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尴尬局面,同时也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浅谈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作用

浅谈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作用

浅谈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作用2014级警察管理系行政管理2班张任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灰暗的一页,在这一场世界战争中,世界上统一的官方数据:全球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受伤人数1.4亿,伤亡人数1.9亿。

而中国抗战作为亚太地区最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在二战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二战序幕自中国抗日战争拉开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军事法庭上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个时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18恐是最有根据的。

”1931年,日本法西斯制造“九一八”事变,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

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明确提出抗日救国主张: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中共中央发表《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决议》。

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而欧洲战场直到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才形成。

之后1935年德日进军莱茵非武装区,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太平洋战场则是到1941年12月才爆发,此时世界法西斯战争局面彻底形成。

二、中国抗日战争歼灭了日本法西斯很大部分力量据统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共发动大小战役16.5万次左右,歼敌55万多人(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根据建国后综合统计采用,因这个问题历来有争议,张忠义先生预计45.5万,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公布的数字是48万,社科院的刘大年教授则表示日军在中国阵亡人数超过100万)。

中国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阻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由于军队人数,装备,补给等方面皆不能和国民党相提并论,所以在敌后战场进行游击战,自由战。

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虽最后淞沪会战以中国失败而结束,但这场战役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

浅谈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浅谈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浅谈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关键词:国共两党抗日战争积极作用主导作用摘要: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共同争取取得的,国民党政府始终未曾投降过日本,在正面战场为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人民力量的兴起、壮大,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

可以说没有两个党在抗日中的合作,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正文: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名族第一次全面动员,进行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也是中华名族第一次全面、深刻的觉醒。

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在不同时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虽然在抗战后期两党之间产生了一些隔阂,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没有了以往的坚决,但不可否认的是,两党的合作是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基础。

在学习了老师您讲的近代史刚要之后,我对于这段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接下来,我将以课堂学习内容为基础,课外学习内容辅助,浅谈一下我对于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些看法。

一、从“"七七"事变标志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全面抗战的开始”谈两党抗战七七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标志。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合作,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

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

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坚持下来的基础。

首先,面临亡国的危机,全国人民的抗日要求已形成不可抗拒之势。

在“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和其他各地学生群众首先起来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抗日,他们的要求虽被拒绝,但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知识分子,也开始对国民党政府所实行的政策表示怀疑和反对。

在日本侵略者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许多地方,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发生局部的抗战。

浅谈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合作

浅谈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合作

浅谈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合作作者:石小俭来源:《学理论·下》2009年第09期摘要:“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及其蒋介石民族主义情感的上升,促成对日政策的转变,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军事合作。

在军事上的合作主要表现在:正面战场上双方精诚合作组织了三大会战,中国共产党积极开辟了敌后战场,有力的配合了正面战场。

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合作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企图,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国内团结,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军事;合作中图分类号:E296.9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3—0037—02从第一次国共关系破裂后,国共两党陷入了长达十年的对峙局面,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民族危机的加深,到1937年9月,国共两党又能捐弃前嫌,再度携手,并肩御辱,重新走到一起。

本文试就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合作略加论述。

一、国共两党军事合作的背景1.日本侵华政策的加紧实施,加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多灾多难的中国,也是风云变幻的中国。

国共两党进行着内战,日本帝国主义趁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扣开了中国的大门,先占东北,再侵华北,最终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2.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共同合作。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兴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随着日本的步步逼进,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引起了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的不满,他们纷纷举起了抗日反蒋的旗帜。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再次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根据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深入侵略的企图,在7月8日,也就是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率先向全国发出通电:“平津危机!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浅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浅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年级专业:10法学姓名:刘永康学号:100402067一.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一个政党能否成为一个国家抵抗外来侵略的中坚力量,关键在于这个政党是为了少数人还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而战斗,这是衡量一个政党是中流砥柱的根本性标。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刻起,它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且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着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唯有代表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才是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而国民党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即少数人,而且是与绝大数人民利益完全对立的少数人利益的代表,其实行抗战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其阶级统治及一党专政。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代表,并始终为其根本利益而抗战,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根本性因素。

二.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采取的正确的对日作战方针由于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代表的阶层不同,国共两党的对日作战方针的制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

全民族抗战发动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和人民战争的路线,主张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国民党也根据实事变化制定了相应的对日作战方针,两者对比可以看出:①从国共两党的对日作战方针上,国民党采取的片面的抗战方针,在这里面,既有抗日,又防共、反共的两面政策;反观中国共产党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进程中,始终如一的坚持全民族抗战的方针,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入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逐步使中国共产党发展成为中坚力量。

②基于两党采取的不同的对日作战方针,两党在抗战中的军事力量也有相当大的变化。

浅谈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

浅谈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

抗 日战争 的 胜 利是 中 国人 民 自鸦片
战 争 以来 取 得 的最 伟 大 、最 彻底 的 一 次 民族 革 命 战 争 的胜 利 。半 个 世 纪 的风 云 已使 战 争 的硝 烟 荡 然 无 存 ,然 而 今 天 ,
当人 们 回 顾 历 史 的 时候 不 禁 要 问 : “ 八
迫 于 战线 过长 、兵 力不 足 , 不 得 不 由全 战 的 最后 胜 利 。
为 国 民 革 命 军 , 接 受 国 民 党 政 府 的 领 战 领 导 权 的转 移 。尤 其 是两 党 代 表 了相
导 ,并承 认 蒋介 石 为最 高 统 帅 。 战 , 国 民党 并不 是真 正 的 、 自始 至 终 的 领 导 者 。 因 为 以 国 民党 片 面抗 战 的路 线
得 八 年 抗 战 的胜 利 昵 ?而共 产 党 在 抗 战 抗 日统 一 战 线 。 国 民党 借 其 强 大 的 政
初 期 力 量 薄 弱 ,更 难 以区 区几 万 人 之 躯 治 、 军事 力 量 和政 府 几 十 年 来 在 民众 中
去 同强 大 的 日寇 进 行 角 逐 ,焉 能 领 导 全 否 也 。 纵观 当时 的 中 国 ,有 能 力 者 ,非
军 、新 四 军也 全 力 克敌 ,接 受 日伪 军 的
节 败 退 丢 城 失 地 ,但 抵 抗 并 没 有 停 止 ,

直 战 至 战 略 相 持 阶 段 的 到 来 。相 持 阶
段 的 到 来 , 使 八 路 军 、 新 四 军 能 在 敌 后
投 降 。 至此 抗 战 的 领 导权 发 生 了 根 本 变 国 共 两 党 两 元 领 导 。 而 14 9 5年 春 中 共
二 、战略 相 持 阶段 1 3 年 秋 抗 战 进 入 相 持 阶段 。 日军 98 面 进 攻 转 为重 点进 攻 ,并 认 识 到 “ 北 华 之 共军 ,为最难对 付 ” ,从 此 采 取 不 同

浅谈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合作

浅谈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合作

浅谈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合作从第一次国共关系破裂后,国共两党陷入了长达十年的对峙局面,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民族危机的加深,到1937年9月,国共两党又能捐弃前嫌,再度携手,并肩御辱,重新走到一起。

本文试就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合作略加论述。

一、国共两党军事合作的背景1.日本侵华政策的加紧实施,加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多灾多难的中国,也是风云变幻的中国。

国共两党进行着内战,日本帝国主义趁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扣开了中国的大门,先占东北,再侵华北,最终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2.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共同合作。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兴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随着日本的步步逼进,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引起了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的不满,他们纷纷举起了抗日反蒋的旗帜。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再次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根据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深入侵略的企图,在7月8日,也就是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率先向全国发出通电:“平津危机!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并提出了:“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的政治口号。

正是国内社会各界对“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强烈渴望成为国共两党合作实现的外部推动力。

3.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及其蒋介石民族主义情感上升,促成对日政策的转变。

“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活动不断升级,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但当时的蒋介石集团为了打内战而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分化。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浅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夭皇发表投降诏书, 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中国人民经8年的浴血奋战, 终于迎来胜利的喜悦。

胜利来之不易,这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团结战斗的胜利。

在我看来,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的领导是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第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胜利创造了前提条件;第三,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抗日战胜能够取得胜利的国际原因。

抗日战争时期,战场主要分为由正面战场以及敌后战场。

首先我们要认清,正面战场并不是指的是由国民党战场。

正面战场,既有国民党的中央部队,也有国民党的地方部队,也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部军新四军;既有国民党军队担任主力的苏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战役、昆仑关战役,也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担任主力发起进攻的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即使在国民党担任主力的苏沪会战等等战役中,也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各界人民群众全力支持,而在诸如娘子关战役中,八路军的有力配合也是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是敌后战场。

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在边远贫困地区,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围困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多种战斗方式,像一只杀人于无形的影子般,让日本侵略战胆寒,成为敌后战场里最活跃最富有生机的一支力量。

抗战初期,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战,在张学良、杨虎城等爱国志士,以及中国共产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国民党迫于自己的利益,以及全国人民的大势所趋,也站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思想战线的结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所用。

中国抗日战争属于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紧密相连,中国人民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大环境,同时,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

浅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感想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半个多世纪了,巍巍中华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那段荡气回肠的抗争史再一次扣开我们记忆的闸门,再次回想起那段用血与泪浇灌的历史。

70年前的胜利来之不易,代价万分沉重。

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人民都是受害者,而付出的牺牲之大,遭受的苦难之深,当数中国人民为最。

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划“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他们曾叫嚣:一个月占领xx,三个月占领xx。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

顿时血肉横飞,尸体遍地。

日寇用了各种残酷的手段,杀害了30万南京人民,整座南京城成为尸横遍地,瓦砾成堆的人间地狱。

这就是震惊世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们永远会记住这个血债。

已经过去了70年的抗日战争,在今天依然时刻警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从十九世纪开始,日本侵略者就开始不断地、肆无忌惮地欺辱中国。

日本为何能以小欺大,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国力、军力强大,而中国虽大却是积贫积弱,国力单薄,一时难以和日本抗衡。

所以,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只有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现代化强国,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陆海空三军,才能有效地抵御外敌;才能让某些对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领海觊觎已久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让某些企图依仗着某大国“撑腰”,非法侵占我国岛屿并企图“国有化”或永久化的国家,其痴心妄想彻底破灭。

二战结束近70年来,在日本,总有那么一些人矢口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和罪行,竭力美化军国主义战争,甚至公开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

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屡屡制造事端,引来国际社会强烈不满。

所谓“钓鱼岛国有化”,挑战的是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美化的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侵略历史;妄图修改和平宪法、强行解禁集体自卫权,威胁的是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浅谈我国抗战时期敌后游击战争的心理运用及其历史意义

浅谈我国抗战时期敌后游击战争的心理运用及其历史意义

浅谈我国抗战时期敌后游击战争的心理运用及其历史意义论文摘要::抗日战争中,我党领导的敌敌后游击战争沉重打击了日军军侵略气焰,消弭了其战斗意意志,搞乱了敌人的神经,拖拖垮了日本法西斯的军心民心心;同时,稳定了我全国军心心、民心,昂扬了全国军民的的抗战热情,成为全国人民抗抗战的强大精神支柱,保证了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论文关键词:心理稳定;精精神指导;民族心理;心理防防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争创造了精彩恢宏的形式,取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在抗战中中发挥了非凡的作用,形成了了人类战争史上奇伟的惊人之之观,令人叹为观止,其心理理效果也是独特而显著的,然然而史界在在此方面的研究几几乎是块空白,本文不揣浅陋陋,拟就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日游击战争的心理意义做些粗粗浅的探讨,并就教史界大方方。

战争不仅是政治力和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力和人心的较量。

我旷日持久久,规模宏大的敌后抗日游击击战争,为古今中外战史所仅仅见,由此决定了其独有的心心理意义。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争的心理意义包括对我军民的的激励凝聚作用和对敌人的震震慑打击作用两个方面。

一、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对我国国军民的心理意义敌后抗抗日游击战争的勃兴、坚持和和发展,成为全国人民持久抗抗战并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强强大精神支柱。

(一)我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稳定定了全国军心民心。

抗战开始始,正面战场严重失利,大片片国土沦丧,山河破碎,沦陷陷区人民遭受日本法西斯空前前浩劫,加之敌机的狂轰滥炸炸,以及汉奸、亲日派散布的的“亡国论”等的影响,亿万万同胞更感到大难临头,一时时惊慌失措,悲观失望。

正当当人民“若大旱之望云霓”之之时,1937年,我八路军军高擎抗日大旗挺进敌后,出出师山西、河北,开展游击战战争,打了一系列胜仗,并开开辟了敌后抗日战场,创立了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共产党八八路军的政治影响大大加强与与扩大,“民族救星的声浪在在全国传播着”。

从我党领导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勃兴兴与发展中,沦陷区和大后方方人民顿感绝处逢生,看到了了民族的光明与未来,从而稳稳定了全国军心民心。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三大贡献[权威资料]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三大贡献[权威资料]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三大贡献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取得了近代百年以来反对外来殖民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抗战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以及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历史责任,和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华北事变后,随着日本侵略者的不断“蚕食”,在民族危亡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议。

1935年8月1日,正在北上长征途中的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1935年底,当中共长征到达陕北后,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为迎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做了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不仅发起了倡议,而且在军事上也在积极践行这一倡导。

如为了避免大规模内战,把渡河东征的红军迅速回师河西;致书中国国民党,提议国共两党进行具体实际的谈判,实行两党合作。

之后为适应统一战线政策,主动将“抗日反蒋”改变为“逼蒋抗日”的总方针。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同时也促进了国民党及其军队内部的分化。

接着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了,中国共产党确定“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方针最终实现,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在共产党的推动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加快了建立的步伐。

国共两党在以中共提出的“五项国策和四项保证为基础”的方案上多次谈判,共产党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又进行了必要的重大让步,之后双方达成一致。

随着民族危亡的加深,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浅谈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

浅谈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

浅谈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

(一)抗日战争中,国内阶级矛盾错综复杂、蠢蠢欲动,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尖锐到极致,社会矛盾的交织中孕育着最彻底的变革。

中日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两大矛盾,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两者之间的矛盾,把全国一切的抗日积极力量都组织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党内的工作重心放在维护统一战线工作上,领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两大主要矛盾,积极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并且还督促国民党及利益集团的抗日工作,在以中日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有原则地对社会上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做了必要的让步,同时也调整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了国内各阶级之间的矛盾,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好基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好阶级基础。

另一方面,抗战中“皖南事变”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尽管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其他阶级矛盾仍然占据重要位置,尤其以蒋介石代表的大买办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同我党代表的广大穷苦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为甚。

尽管国难当头,阶级矛盾能够有所缓和,但是根本问题仍然存在,在争取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的路上依然阻力巨大;这也昭示着一场斗争更加激烈的旨在彻底解救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变革不可避免,预言着一场能够彻底解放几千年来受压迫的亿万劳苦大众的重大革命的到来。

(二)抗日战争促进了民族大团结,全民抗战唤醒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难以忘记,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原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华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抗战。

浅谈中华民族之抗日战争

浅谈中华民族之抗日战争

浅谈中华民族之抗日战争众所周知,在反侵略战争的开始,作为当时的国民政府——国民党,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

这大大地降低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热情。

这时,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又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

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与此同时,民族内部也出现了激烈的斗争。

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伟大目标,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无奈之下,实行了“兵谏”,扣留了蒋介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中国内部矛盾有了初步的缓解,开始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

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积极投入抗日洪流。

民族工商业者踊跃为前线捐赠钱物,一些人还不避艰险,把工厂迁往大后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下,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以各种方式投入抗日斗争。

在祖国存亡危急的关头,中华儿女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即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使得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失利了一次又一次,中华民族依旧没有倒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化被动为主动,发动了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

这对停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起到了重大作用,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在这样的条件下,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更重要的,他告诉我们,强国方能御侮,落后就要挨打!建国以来,我们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一天天壮大,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很重要的或者说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在不断地发展。

现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保持着和我国的友好关系,汉语言也逐步成为许多国家的官方交流工具,中国在一些世界重大问题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浅谈三件大事

浅谈三件大事

浅谈“三件大事”—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有感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瞻望了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

他强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下面就这三件大事谈谈个人初浅认识。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关于这第一件大事,我从上初中、念高中一直到参加工作,几十年来,阅读过那么多的课本和书籍,都没有《讲话》中描述的这么清晰、概况的这么完整、内容这么客观、言辞这么通俗易懂、内含这么准确。

其核心内容是:党依靠人民、28年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这些内容的表达,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怕流血牺牲的品格和一切为人民利益的宗旨。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关于这第二件事,强调了我们党的创造性,面临人口众多、落后的生产力、薄弱的经济基础艰苦创业的历史。

浅谈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史研究

浅谈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史研究

浅谈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史研究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全民族的民族解放战争。

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罪行。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侵略战争史上的壮举,中华民族参加抗战的人数、族别、战场、作战方式之多,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各族人民的殊死搏斗,对日本法西斯的灭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而中国各族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取得抗战胜利、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立下了不朽业绩。

就其战争挑起原因、抗战胜利以来中日关系的新发展、未来关系展望以及今后外交工作中的经验等方面对抗日战争进行研究。

标签:抗日战争;中日关系;发展;前景一、抗日战争发生的原因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明治维新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掠夺资源和倾销商品,对华发动了一系列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占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抗日宣言,号召“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为了侵华战争的进一步扩大,企图以上海作为进攻中国内地基点,1932年。

日本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妄图在短期内将中国灭亡。

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上海各界和全国人民,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和限制,掀起了支援抗日军队十九路军的爱国运动。

随着日本侵华的野心日益膨胀,1935年又发动华北事变,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团结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各党派、各团体组成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1936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确定改“抗日反蒋”为“逼蒋抗日”的总方针,把民族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直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公然发动了企图侵吞全中国侵华战争,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全面的侵华战争开始。

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高中历史课堂——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

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高中历史课堂——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

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高中历史课堂——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以课标代称)中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

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浅谈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以纲要上第八单元为教学单位,学生只要达到学业质量水平2即可,所以本课适用于高一阶段的历史教学。

一、素养达成之“时空观念”本课“时空观念”很凸显,十四年抗战涉及日军侵华、中国抗战诸多事件。

所以,本课导入到第一部分均围绕“时空”展开。

导入开始,教师问:“同学们,如果我们要为“抗日战争”这个名词下个定义,需要考虑到哪些要素?”学生会从时间、战争结果等要素回答,教师总结道:“同学们在解释“抗日战争”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几个要素:时间、空间、战争双方、战争结果,通俗讲就是英文中的四个“W”:“Who”“When”、“Where”、“How”。

我们从宏观上理解一下这几个要素,“Who”,参与抗日的中国军民既包括国民党、共产党,还有其它社会力量,在外敌入侵时整合了起来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When”由于日本侵略方式的变化,可分为局部抗战、全面抗战两个时期,全面抗战阶段又由于战局变化,出现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Where”有“正面”、“敌后”和“滇缅”三个战场;至于“How”,每一场具体战役都有各自的结果,宏观上看,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紧接着,课堂第一部分教师就要利用导学案和地图,指导学生用四个“W”梳理抗战大事年表。

(以下为导学案部分展示)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来考查“时空观念”。

例如通过抗战家书“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谅亦同此景象耳。

浅谈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谈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 吴艳
作者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重庆404100
出版物刊名: 前沿
页码: 54-55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2期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抗日战争 毛泽东思想 理论武器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是我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参照国际国内的实践经验和具体环境创造性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而形成的各种正确的指导思想的集合。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击退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反共高潮,面临着无比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的任务最终在实践当中不断学习不断丰富党的指导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华民族之抗日战争
从19世纪40年代起,中国走进了近代社会,各国列强争先打开中国大门,抢占市场,掠夺资源。

开始时以和平友好贸易往来为凭,不过,一场虎门销烟彻底将他们的目的揭开,一次鸦片战争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残酷,一纸南京条约开启了丧权辱国的道路。

还好,这头东方睡狮渐渐苏醒了,八国联军后,终于彻底打破封建,建立了新的秩序,开启了新的篇章。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正是他的体现,一场战争,团结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场战争,打击了法西斯,挽救了世界;一场战争,告别了过去,成就了今天。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

于是,日本就开始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发动九一八事变、制造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各种各种都
是日本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故意制造的。

日本残暴的殖民统治对我们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无论是“南京大屠杀”、还是“慰安妇”,这些词语真是无声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无耻的面孔。

当然,日本侵略者的目的,还是中国的资源和财富。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成立了两大垄断企业,独占全部重工业和铁路交通,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肆意掠夺矿产资源。

众所周知,在反侵略战争的开始,作为当时的国民政府——国民党,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

这大大地降低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热情。

这时,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又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

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与此同时,民族内
部也出现了激烈的斗争。

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伟大目标,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无奈之下,实行了“兵谏”,扣留了蒋介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中国内部矛盾有了初步的缓解,开始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

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积极投入抗日洪流。

民族工商业者踊跃为前线捐赠钱物,一些人还不避艰险,把工厂迁往大后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下,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以各种方式投入抗日斗争。

在祖国存亡危急的关头,中华儿女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即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使得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失利了一次又一次,
中华民族依旧没有倒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化被动为主动,发动了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

这对停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起到了重大作用,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在这样的条件下,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更重要的,他告诉我们,强国方能御侮,落后就要挨打!建国以来,我们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一天天壮大,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很重要的或者说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在不断地发展。

现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保持着和我国的友好关系,汉语言也逐步成为许多国家的官方交流工具,中国在一些世界重大问题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并不是西方人现在讲道理了,而是中国发展了,发展到让他们不可小觑的程度了!
回顾过去,不只是为了缅怀些什么,更是为了警醒
世人,不要再重复历史,过去犯过的错误,没有第二次!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流,更是要我们珍爱如今得之不易的和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