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叙事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我记得那是我初中三年级的一个化学实验课。
那天,我看到老师满脸严肃的表情,我知道今天一定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果然,在上课之前,老师站在讲台上,严肃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化学的学习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老师的话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都静静地等待着老师的下文。
接下来,老师拿出一张世界化学知识结构图,向我们展示着。
我们惊讶地发现,化学的知识结构非常庞大而复杂,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应用等等。
老师告诉我们,化学知识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物、用的日用品,都离不开化学。
听到这里,我感到有点儿意外,我从来没有想过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接下来,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
老师拿出一杯清水,加入了一些糖,然后用铜板浸入糖水中。
通过实验,我们看到铜板上开始出现了一些颜色的变化。
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糖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叫做蔗糖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与铜发生反应,生成了一层叫做铜糖的褐色物质。
我感到很神奇,原来平时看到的化学反应是如此有趣。
在接下来的化学课上,老师开始讲述了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
他告诉我们,化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学,通过它我们可以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从而为人类服务。
比如,通过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提取出很多有益的物质,用于制造药品、化妆品、洗涤剂等等;通过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制造新材料,应用于建筑、交通、通信等领域;通过化学的研究,我们还可以解决环境问题,研发出环保材料和能源等等。
通过这些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开始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我们在实验室里进行了一次酸碱中和的实验。
我们用醋和小苏打进行了反应,看到了醋和小苏打迅速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和一种叫做乙酸盐的物质。
我们耐心地观察着实验的过程,惊叹于化学反应的迅速和精确。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一些有趣的化学实例。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精选11篇)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精选11篇)初中化学教育叙事篇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为此它强调课堂教学应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
建构主义还提出,知识具有情境性,而且是其被应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动的部分产物,并且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情境中再运用的可能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学习才能更为有效。
因此,现代学习理论非常强调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学科有着天生的魅力,如果教师能巧妙运用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就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促进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笔者以九年级化学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一、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二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家中自带小玻璃水杯、汤匙和适量蔗糖,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砌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
人教版初中化学绪言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绪言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绪言是化学学科的入门部分,主要介绍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化学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绪言,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研究对象,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 掌握化学的发展历史及其重大意义;3. 了解化学与生活、科技的关系;4.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 化学的发展历史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 实验法: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化学的神奇之处;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化学与生活、科技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化学绪言的教案和教学资料;2. 实验室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3.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化学学科进行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化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教师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让学生明白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三、讲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及重大意义教师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产、科研、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展示化学实验教师展示一些简单而生动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化学的魅力。
五、讨论化学与生活、科技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化学与生活、科技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推动科技的发展。
六、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了化学学科的魅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
初中化学教学叙事故事
松花蛋的制作--初中化学教学叙事故事背景:自从学生学习的化学这门课程,知道“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炫丽多彩”,对身边事情观察更加细致,凡事就想问个“为什么”,这不,中秋节过后,有的同学吃了松花蛋后,就在班上讨论开了。
松花蛋,蛋清中有像一团团松针样的美丽的花纹,就像朵朵松花,因而得名。
大家都想知道“松花蛋”是怎么制成的。
为了让学生用科学探究来解决化学问题,就让学生在家庭中亲自动手做一做。
描述故事过程: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制作松花蛋的原料。
主要有生石灰(主要成分为CaO)、纯碱(Na2CO3)、食盐以及草木灰(其中含一定量的K2CO3)和黏土、稻壳。
其次,制作时让学生注意用适量水将适当比例的以上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将鲜蛋放入其中滚动,使鲜蛋表面沾有一层该混合物,取出后再粘上一层稻壳,放置一段时间,皮蛋就可以做好了。
最后,让学生了解其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在制作过程中,生石灰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O=Ca(OH)2,熟石灰再分别与纯碱及草木灰中所含的碳酸钾发生如下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K2CO3=CaCO3↓+2KOH。
以上反应中生成的强碱NaOH 和KOH渗入鲜蛋内,使其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凝固。
同时渗入的碱还可促使蛋白质在一定程度上水解,水解生成的氨基酸和钠盐、钾盐结晶体沉积在蛋清中,形成美丽的“松花”。
反思: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和问题,让学生学会对未知问题进行探究,养成探究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适应未来社会的素质。
通过这次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他们能够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这次家庭小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案例(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案例第一篇范文在教育领域,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提高其创新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初中化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以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案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案例背景本次实践案例选取我国某初级中学为研究对象,该校在化学教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均衡,二是实验教学资源不足,三是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改进措施1.分层教学:针对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程度不均衡的问题,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重点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适当提高教学难度,拓展知识面。
2.优化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加大实验教学资源的投入,增加实验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实践。
同时,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摒弃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同时,注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4.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耐心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开展课外探究,提高创新能力。
5.开展课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化学竞赛、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化学,提高其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案例(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案例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案例摘要:本文以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为例,通过人性化的语言,详细阐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本案例旨在为初中化学教师提供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符合教学实际需求。
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以某地区一所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为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安排: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教学实践案例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二章《物质的变化》为例,进行教学实践案例展示。
1.课堂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兴趣,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物质变化的原因,讲解相关知识点。
3.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叙事
科学探究——让我在化学天空翱翔——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叙事本人自任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以来,一直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从事初中化学课教学工作,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对待教育事业忠心耿耿,把学生当作自己亲人。
作为一名教师和蒙城县教研室兼职教研员,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在实际教学中,能领会新课标精神,充分挖掘教材,适合新的课改要求,积累了点滴经验,现叙述如下:化学新课改如一缕缕春风,给充满神秘和奇幻的化学课注入了勃勃生机,尤其是新课改中非常重视和提倡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而从新近我们听到的各种优质课和公开课中,也能够体会到老师们都在注重改变以往的一些落后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变灌输为引导,变验证为探究,变封闭的为开放的。
科学探究被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它“不但是一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实施探究学习的意义在于:第一,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并能满足改革者的心理需要。
教学改革的宗旨是:首先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其次是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点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再次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作为教学的重点。
第二,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
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三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第三,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破除教师“自我中心”,促动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
自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在神州荡漾时,我市、我县广大化学教师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前无古人的教育变革中来,也使我们的化学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年来,广大教师通过持续持续的培训会、报告会、交流会,更新着化学教育的课改理念。
一堂堂公开课、探究课、示范课的运作,促使教师持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实现着课堂质的飞跃。
初中化学教学叙事
初中化学教学叙事赵桥中心中学郭碧义化学新课程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接触化学、学习化学,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创设化学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化学问题因为许多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
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进而可以提炼出其中的化学问题。
例如,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
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铝和氮气的性质。
由于有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导入,学生对于下面新知的学习就有了积极性,兴趣自然产生。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化学问题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相关。
现行化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尽量贴近了生活实际,甚至手中的一张纸,呼出的一口气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研究学习对象,这样的学习易被接受。
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比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在城市的街道上撒的物质为什么会使雪融化?碰了醋的紫甘蓝(紫白菜)怎么变红了?等等,通过大量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感受体会了解化学问题。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化学问题“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
任何束缚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
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
例如,结合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环境状况(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空气的污染状况、污水处理厂的流程和原理、周边农村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具体情况等进行调查.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不仅使学生树立绿色食品、绿色环保、绿色化学的意识;而且可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案例分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化学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案例分析1. 背景介绍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初中化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化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他们具备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案例分析旨在通过对一位初中化学特级教师的实践经验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 案例描述该特级教师所教授的班级共有40名学生,均处于初中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人教版《化学》为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同时,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教学策略3.1 启发式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提出问题:“氧化还原反应有哪些特点?”让学生分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
3.2 实验教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还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酸碱中和反应”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3.3 小组合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探究。
例如,在教授“有机化学”部分时,教师布置了一道课题:“探究糖类的性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分析,最后提交报告。
通过该特级教师的悉心教导,学生在化学学科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期末考试中,该班级的平均成绩较上一学期提高了15%。
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实验报告中,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见解。
5. 反思与建议通过本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实验教学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教学叙事范文
化学教学叙事范文一天,我正在化学实验室里准备进行关于酸碱反应的实验教学。
实验中需要使用到稀盐酸和氨水。
为了保证实验安全,我首先给学生们普及了关于酸碱反应的基础知识,并强调了实验室操作的注意事项。
接下来,我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正确地使用稀盐酸和氨水。
我首先示范了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室的工具和仪器,如量筒、滴定管等。
然后,我向学生们解释了稀盐酸和氨水的性质及其溶液的颜色变化,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酸碱反应的过程。
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我指导学生们逐步进行实验操作。
我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实验,并提醒他们遵循实验的时间和顺序。
我注意到,有一个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他没有正确地稀释氨水,导致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气味。
我立即指出了他的错误,并解释了为什么要正确稀释氨水的重要性。
我强调了实验操作的严谨性和细致性,并对其他学生进行了提醒。
在实验结束后,我组织了学生们进行实验结果的记录和讨论。
学生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实验观察结果,并进行了数据的整理和比对。
我引导学生们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与他们一起找出了其中的规律和规则。
学生们通过实验亲身感受到了酸碱反应的过程和性质,加深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仅注重了实验操作的技巧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还注重了学生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我利用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我还提醒学生们要勤于实践,多做实验,通过实验来巩固和扩展自己的知识。
通过这次化学教学叙事,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
同时,我也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的学习困难和进步,通过细致入微的引导和激励,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叙事范文
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叙事范文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叙事内容8篇教育叙事可以是真实的教育经历和教学案例,也可以是虚构的故事情节,通过故事的形式传递教育的价值观、准则和理念。
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引发读者或听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现在随着作者一起往下看看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叙事内容,希望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叙事内容(篇1)高三可以说是不少学生的梦魇啊,因为在这一年里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大了不少,而且每一门科目的难度都提升了不小,所以作为教师的我有责任来对学生们进行帮助。
首先是在教学这方面,我为了照顾更多的学生,在上课前我把备课准备做到了我的极致,任何重要的知识点都被我囊括了,这是为了让我的学生们能少走点弯路。
其次在讲课时,我还特意放慢了教学节奏和语速,因为我知道“欲速则不达”,我不能为了赶教学进度就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一定要循序渐进才能让学生们慢慢适应高三的学习节奏。
在这个学期,我为了不让学生们抵触化学,我特意少布置了一些作业和试卷,效果是很明显的,我的学生们很欢迎我来上课,而且他们也能顺利地完成我布置的作业。
每当我在上课时,我也会调节一下课堂的氛围,因为太过压抑的学习氛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要做到松弛有度才是的。
化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言是比较抽象的,因为没有什么实验可以做,都是一些理论知识,所以这需要学生们靠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虽然我能对学生们提供一些帮助,但这也是杯水车薪,学习还是得靠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琢磨才行。
当这学期的工作进行到最后阶段时,我的讲课也基本结束了,这时候就得靠学生们自己了,我找了不少的经典习题给我的学生们做。
在这最后关头,谁能顶住压力谁就能取胜,靠着大量的习题,能够加深学生的熟练度,帮助他们在考试中临危不乱。
这一批的学生马上就要离校了,这让我有点舍不得,看着他们在课堂上开心的笑容,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十分幸福的,引导他们在化学上的学习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现在,学生们和我的付出马上就要得到回报了,真是让人拭目以待啊。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3篇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3篇初中化学教育是学生接触化学、了解化学的开端,对学生日后的化学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初中时帮助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化学课程中获得进步,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仅供参考。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一:善待每一位学生随着新一轮国家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逐步实施,基础教育的课程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性化。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差异、发展个体的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
班主任的职责就是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给予必要的扶持、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长身体、长知识、增能力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防止误入歧途。
作为班主任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使其经历体谅和鼓励;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和发挥,让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尽相同,所以性格、智力、能力、体力必然各异。
但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父母期待的目光,每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每个学生的现在都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其意义不可轻视。
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善待每一位学生。
1,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十个指头都不会一般齐,何况是人呢?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的"发展期"也是不同的,而同一学生个体本身也存在学科之间的不平衡。
任何老师教授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上肯定存在着上、中、下。
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的培养他们,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
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内容简述
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内容简述摘要:一、初中化学学科概述二、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模块划分1.物质及其变化2.化学计量与化学方程式3.原子和分子结构4.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5.化学反应类型和基本规律6.溶液和浓度7.气体、液体和固体8.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9.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0.环保与化学安全教育正文:一、初中化学学科概述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模块划分1.物质及其变化初中化学教学伊始,学生将学习物质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的分类、组成、性质和变化。
这一模块涵盖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化学计量与化学方程式学生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将学习化学计量法则,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表达形式。
3.原子和分子结构在这一模块,学生将学习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了解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分布,探讨物质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4.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学生将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构建和周期律原理,掌握常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元素周期表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5.化学反应类型和基本规律本模块重点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如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并探讨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如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
6.溶液和浓度学生将学习溶液的概念、分类和性质,掌握溶液的配制和浓度计算方法,了解溶液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7.气体、液体和固体本模块涉及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性质、状态变化以及相态图的绘制,使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8.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初中化学课程注重实验教学,学生将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9.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学生将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如酸、碱、盐等,了解它们的性质、用途和危害,提高化学安全意识。
初中化学课程实践案例范文
初中化学课程实践案例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课程实践案例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尝试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本文以初中化学课程实践案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二、实践案例一: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模式1.案例描述在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自行发现二氧化碳的制法及其性质。
2.实践过程(1)实验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药品和仪器,并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
(2)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3)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二氧化碳的制法及其性质。
(4)讨论交流: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化学原理。
3.实践效果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二氧化碳的制法及其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实践案例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1.案例描述在讲解溶液的稀释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溶液的稀释会改变其浓度?”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2.实践过程(1)问题提出: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实践操作:学生进行溶液稀释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理论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溶液稀释的原理。
(4)讨论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实践效果通过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溶液稀释的原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实践案例三:以项目研究为核心的教学模式1.案例描述在讲解化学与生活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项目研究,探究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教学叙事
初中化学教学叙事“铃……”我拿着备课夹踏着铃声走进了多媒体教室,看着同学们没精打彩的样子,心想:也难怪,第四节课(上午最后一节)了嘛,我也正发愁怎么上这课呢。
上课后,我把这节课的复习内容(知识点汇总)展示在屏幕上,利用课前十分钟想复习、巩固并概括性地说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发现学生不仅概括得不好,而且回答问题时还有气无力的样子,引起了我的不满和烦躁。
我耐着性子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讲解,还话里话外地批评了某些同学,这时有些同学稍微好了一些。
讲课开始了,教室里立刻回荡起我的声音。
这堂课我作了精心的准备,因为这是一堂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复习课,它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
因此,我设计有分点训练,同时把训练题展示在大屏幕上,层层到位,自我感觉一定会异常精彩。
五分钟过去了,教室里除了我的讲课声和偶尔一、二位同学的附和声之外,感觉特别的沉闷。
“怎么搞的”,我的火气在心里生长,好像和谁赌气似的,草草地结束了第一知识点的讲解。
然后,把训练打在屏幕上,要求同学们在十分种之内完成第一知识点的四道题。
有的同学已经从我的语气中察觉到我的不快,于是,赶紧认真地做起题来。
教室里仿佛结冰了,一阵凉意穿过我的心,我暗暗叹了口气:唉!怎样才是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情景呢?我慢慢地巡视着,暗暗地告诉自己千万别发火,借以平息自己急躁的情绪;想着下面的课怎么上,调动不起同学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准备得再好,也注定会是一堂失败的课。
边走边思谋着,忽然我发现一位同学桌子上放着一本“开心辞典大全”,立即,王小丫主持“开心辞典”的画面在我心头一闪。
有了!我快步走上讲台,根据自己的备课笔记,调整了一下思路,快速地将第二知识点及训练浓缩成了五个难易适度的题目。
我转身在黑板上奋笔书写起来。
这时候,我感觉到有些同学的目光开始随着我的粉笔在移动了,听到有些同学在窃窃思语了,我心中暗暗窃喜,仍在黑板上快速书写着……我回转身,扫视了一下全班,面带微笑且大声宣布了我的规则:“下面第二个知识点共五道题,每小组任选三题,由组长同学作为代表上讲台选题和答题,请四位小组长拿着书和笔记上讲台。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案例3篇_教师教育叙事范文_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案例3篇我国教育一直在改革,最新的进展就是推行新课标,新课标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就不仅仅是教给初中生化学知识了,初中化学教育应该做到教导学生自己思考,用于对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能让学生不断进步、不断丰富知识、不断提高修养的最佳途径。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案例,仅供参考。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案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也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
学生既是主体,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
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应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曾上过这样一节化学课:在对实验室氧气制法的教学中,教材上是以加热高锰酸钾及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而学生极力主张用水电解来制取氧气.为此师生间进行了一场争论。
学生举例力争:电解水原料取之容易,且产物无污染,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无污染的燃料,符合绿色化学的主体精神,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复杂,同时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二者比较当然是用水为佳,面对这种现实,如何不否定学生的想法,且还能激发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是关键。
于是我问:一堂40分钟,我们要既要制取氧气,还要研究其化学性质,时间来的及吗?课堂静了下来,我灵机一动,接着开导,用水制取氧气,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很理想的,更符合绿色化学的精神,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在不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的情况下,也能制得氧气呢?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了学生学会节俭的好习惯,同时又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我接下来又问:有没有既不消耗电能也不需要加热,既环保又安全而且操作又简单的制取氧气的方法呢?学生对此问题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然后我适时的介绍并演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方法。
就这样我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既突出了重点有突破了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在本课题中集中了一些基本操作,而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很差,因此,主要采用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讨论一些基本操作的要点和要求。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初中化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基本理解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叙事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积极性和学科素养。
本文将探讨初中化学教育中叙事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1. 叙事教学的重要性叙事教学是一种基于故事情节进行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育中,叙事教学具有以下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学生在情节中通过角色扮演、解决问题等方式参与其中,从而更加主动地研究化学知识。
- 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叙事教学利用了故事情节中的人物、事件和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化学知识。
学生通过情节中的情感与体验,更容易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 培养批判思维:叙事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情节中的矛盾、冲突等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通过思考、分析情节中的问题,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 叙事教学的实施方法- 选择合适的故事情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例如化学实验的发现历史、科学家的故事等。
确保故事情节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 制定教学活动:根据故事情节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验设计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
- 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可以通过小测验、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结论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叙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叙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故事情节,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同时,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法将为初中化学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和进步。
化学教学叙事
化学教学叙事1. 引言化学教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叙事,导致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度不高。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引入叙事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叙事教学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2.1 引入叙事元素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具有情节性和故事性的叙事元素,将抽象的化学原理和实验过程形象化、生动化。
例如,在介绍物质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化学反应的奇妙过程。
通过叙事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化学原理,提高学习的效果。
2.2 设计故事情节在叙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化学知识点设计故事情节,让学生通过参与叙事过程来学习化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设计一个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队故事,让学生扮演商人,通过交流贸易来体验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
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原理和实验方法,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2.3 制作多媒体教材在叙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教材来支持教学的进行。
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感受化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材提供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3. 叙事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以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枯燥。
而叙事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叙事元素和设计故事情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2 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叙事教学方法通过将化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化学原理和实验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叙事
撰写教学叙事的流程:
(1)选取课例
学员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备选研修主题中选择一个研修主题。
根据选定的研修主题,选择与之相应的讲授课例。
(2)介绍授课情况
利用这次国培中学习到的理念或方法进行授课后,将实施的课例教学与以前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对比,深入挖掘前后差异。
(3)总结反思
反思这次教学过程,并将自己的反思成果进行整理和提炼。
注意事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
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学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学记叙文”而不是“教学论文”。
这种教学“记叙文”比传统的教学“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
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学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
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作为我们这次国培要求的教学叙事应该多一个要求:与国培的研修主题相结合。
根据提供的主题确定您的研修主题,从某一方面(讨论法,演示法,多媒体、实验法、参观法、陶冶法、探究法、自制教具、教学语言、讲授法、谈话法等等)来阐述研修主题
样例如下:
【教学叙事】主题:如何提高教师课堂问题设计的质量
——记一堂令我回味的铝及化合物的复习课
(表述了自己所选的研修主题)
“铃……”,我拿着备课夹踏着铃声走进了教室,看着同学们没精打彩的样子,也难怪第五节课了吗,我也正发愁怎么上这课呢?
上课后,我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在屏幕上,利用课前五分钟想复习、巩固并概括性地说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发现学生不仅概括得不好,而且回答问题时还有气无力的样子,引起了我的不满和烦躁,我耐着性子将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了讲解,对提问中同学们的表现作了点评,还话里话外地批评了某些同学,这时有些同学稍微好了一些。
讲课开始了,这堂课我作了精心的准备,因为这是一堂铝及其化合物的复习课,它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处于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因此,我设计有分层设疑、分层提问、分层达标训练,同时把每层问题和训练都用精彩的画面展示在大屏幕上,层层到位,自我感觉一定会异常精彩。
五分钟过去了,教室里除了我的讲课声和偶尔一、二位同学的附和声之外,感觉特别的沉闷,“怎么搞的”,我的火气在心里生长,好像和谁赌气似的,草草地结束了第一层的讲解。
然后,把训练打在屏幕上,要求同学们在五分种之内完成第一层次
的十道小题。
有的同学已经从我的语气中查觉到我的不快,于是,赶紧认真地做起题来,教室里仿佛结冰了,一阵凉意穿过我心,我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唉!怎样才是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情景呢?
我慢慢地巡视着,暗暗地告诉自己千万别发火,借以平息自己急躁的情绪。
想着下面的课怎么上,调动不起同学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准备得再好,也注定会是一堂失败的课。
边走边思谋着,忽然我发现一位同学桌子上放着一本“开心辞典大全”,立即,王小丫主持“开心辞典”的画面在我心头一闪。
有了!我快步走上讲台,根据自己的备课笔记,调整了一下思路,快速地将第二层次和第三次的设疑、问题及训练浓缩成了十个难易适度的多选题。
我转身在黑板上奋笔书写起来。
这时候,我感觉到有些同学的目光开始随着我的粉笔在移动了,听到有些同学们在窃窃思语了,我心中暗暗窃喜,我仍在黑板上快速书写着……我回转身,扫视了全班一下,面带微笑且大声宣布了我的规则:“下面两个层次共十道题,每小组任选二小题,由组长同学作为代表,上讲台选题和答题,请四位小组长拿着书和笔记上讲台”这时,同学们有点骚动,我没有理会,转身面对组长们说:“若回答不出,可以有二种求助方式,即求助书本和求助同组同学。
请班长上来计时,每小题 2 分钟”我停顿了一下,这时,课堂上已经一扫刚才沉闷的气氛,我继续说:“开心辞典答题是有奖励的,我的奖励就是:今天的作业可以选作,我今天的身份是主持人”。
这时同学们的脸上已不见了刚才的无精打采而变得神采飞扬,课堂上已不再是只有我的声音。
选题,求助,作答,同组的同学那种热切地希望自己的组长是最棒的;翻书声,讨论声,被求助的同学响亮的回答声,在我听来是那么的动听,我的提示和点评又常常引起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讨论。
不知不觉中,这堂课将原先预计的教学内容完全在活动中被触及并消化掉时,欢快的下课铃响了。
但同学们仍沉浸于刚才的气氛中,围着我说着自己的想法……走出教室时,我才突然发现自己的脸烧烧的,激动的心不能平静。
这堂课令我记忆深刻,至今还回味着,因为我似乎很久没有遇到这么火热的师生同质疑、共探究的场景了。
(描述课例中发生的让自己的思维发生矛盾碰撞,产生智慧火花的教学故事)
这堂课有两点成功之处,一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协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二是触发了学生们思考的激情,调动了教室里多种声音的存在,实现了师生、生生的真正互动。
这堂课也有两点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是突发事件,准备不足,造成课堂调控不到位;二是由于是专人发言,指定求助对象,所以部分同学浑水摸鱼,无法大面积互动起来。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像第四节课或下午第一节课(此时同学们饿了、困了)的情况。
许多老师常常会抱怨上课没有效果,精心准备的内容根本无法落实。
通过这堂课的经历,让我对新的教学理念突然有了更深的理解:什么才叫精心备课?精心备什么?我们知道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就是:备教材(编写教学过程)、备教法(传授知识的方法)、备学生(学生接爱程度)、备学法(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一切均是老师让学生怎么做,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的接受,主角是教师;而这堂课虽是突发事件,它让我真正无法忘怀就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师生单向的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多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少了,学生探索规律、讨论方法的时间多了。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的需要。
我想新课程新理念意义上的“备课”我想应该是:备“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备“创设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备“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里所谓“问题情境”不是教师一厢情愿设计好了一个框框,让学生跟着老师动,而是教师必须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氛围。
这正符合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师生、生生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索、思考和建构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更离不开协作学习过程画龙点睛的引导。
通过这堂课不由得让我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教学,我针对所教班级学生实际,按照自己对备课的认识,凡是关于基本理论学习,或复习课,习题课等,基本上每堂课都精心设计出几个有质量的问题,如错题辨析型、或一题多解型、或思考讨论型等,课堂上极力营造质疑、探究的思维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开心答题,开心求助,我及时改变评价方式,或当堂鼓励,或给表现突出的同学特别成绩,或免做或选做当堂作业等,学生们兴趣盎然,热情高涨,踊跃参加,真正实现了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体验了真正的快乐学习。
(反思:本节课在理论和实践上给自己的启发与思考,明确自己了今后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和努力方向,并与本次国培研修所选择的主题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