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黑臭的原因及机理
河道底泥污染成因及治理技术现状简析
河道底泥污染成因及治理技术现状简析摘要:
黑臭河道污染修复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环境水体治理的难题,河道底泥作为水体污染的内源,其治理方式愈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对河道底泥污染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河道底泥污染形成机理及污染物传质过程,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学者对河道底泥原位治理技术研究的主要成果,以期为寻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友好型、高效经济的底泥原位治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黑臭河道;底泥;污染成因;原位治理;
1引言
河道作为城市水源的主要承载体,具备多种生态调节功能,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扩大发展,城市人口增加,水污染治理措施和设备处理效果滞后,导致许多城市的河道直接成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大量高浓度废水排入河道并在底泥中形成淤积,形成严重的内源污染。底泥与上覆水体不断进行污染物的迁移、传质,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极恶劣的影响,故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底泥原位治理的方法与手段,并结合国内外底泥修复应用实例,以期为工程实践中寻找适用于不同类型河道的底泥修复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2 河道底泥污染成因
在1979年Lazaro指出,河流的“黑臭”现象是水体中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厌氧消化分解产生硫化氢、氨等恶臭气体的一种生物化学现象。底泥内源污染是导致城市河道出现“黑臭”现象的根本原因,形成沉积物内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两点:
(1)水体污染物向底泥沉积。研究发现河道黑臭现象是由于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径流等众多污染源所形成的交叉污染所造成。当水体中
河川水体黑臭现象的成因及水体的自净作用
水体黑臭 水体黑臭现象的形成原因
水体恶臭的形成原因 水体发黑的形成原因
水体黑臭
水体恶臭的成因——有机物质的厌氧分解
有氧条件下,被氧化物质脱氢,氢向另一物质转移使之 还原,而游离氧最终被还原为水。 缺氧条件下,化合态氧代替游离氧,连同与它化合的元 素一起可以用作为氢的最终接受体 ,在保证了物质氧化还原 反应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中间代谢产物, 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恶臭物质。
水体黑臭
南京红旗河
西虬江河河水
汉江支流
河南新郑河
水体黑臭 水体主要污染源
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高有机物、氮、磷)、畜禽粪便、 农田化肥、底泥污染及其在悬浮作用、重金属污染(铁、锰 于黑臭有关)、水体热污染(河流热污染指河流两岸工厂向 水体排放高温废水使局部甚至整个河流的水温上升,威胁到 河流中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存,同时水温是促进水体发臭的 一个重要因素。)
水体黑臭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由于水体 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大量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在 好氧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下,消耗了水体中大量的氧气,使水 体转化成缺氧状态,致使厌氧细菌大量繁殖,导致有机物腐 败、分解、发酵,转化为氨氮、腐殖质、硫化氢、甲烷和硫 醇等14000多种发臭物质。此过程引起耗氧大于复氧,造成 缺氧环境,产生的有臭气体逸出水面进入大气,水中铁、锰 等重金属被还原,与水中的硫形成硫化亚铁等化合物,形成 大量吸附了FeS、MnS的带负电胶体的悬浮颗粒,使水体变 黑、变臭。
城市黑臭水成因及形成原理
2019年7月下
城市黑臭水成因及形成原理
樵凌枫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摘 要:城市黑臭水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环境有很大影响。城市黑臭水的形成有许多复杂的综合性的原因,文章对黑臭水体的形成原因及其原理进行概述。关键词:黑臭水;成因;原理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4-0202-01
——————————————作者简介: 樵凌枫(1994—),男,重庆人,硕士,研究方向:海绵城市。
城市河道水体黑臭是一种生物化学现象。当城市河流不受污染时,河流耗氧量与复氧耗氧量大致相等,当受到污染时,对有机分解时的耗氧速度远远大于复氧速度,从而产生缺氧情况,对有机物降解速也会减慢,甚至降解不完全。在降解过程中,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会产生H 2S、NH 3、硫醇等物质,这些物质会产生臭味。与此同时河道中水体的硫化物与被还原的铁锰元素反应形成FeS、MnS 等黑色物质。
1 黑臭水体成因
城市黑臭水的产生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所导致的。
从外源污染角度来看,大量污染物直接进入河流,造成河流水体变黑、变臭,这是导致水体变黑、变臭的最根本原因。
外源污染因素:1)工业污水处理后但并未达标就直接排放进入河流中;2)部分区域管网不全、管网破损等导致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3)当雨水冲刷部分农业土壤,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和N、P 元素进入河道中;4)补水的水源存在污染物浓度超标[1];5)大气降尘所带来的一些N、P 元素进入。6)无机污染是水体黑化的重要污染物之一,无机污染物对水体黑化的主要贡献在于重金属铁和锰的污染。如果排入河流的污水中的铁、锰含量超标,缺氧水体中过量的铁、锰元素还原为Fe 2+、Mn 2+,并与水中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降解产生的硫结合形成黑色颗粒物FeS 和MnS,导致水体发黑。当大量污染物进入河流时,水中溶解氧大量逍耗,使水体成为厌氧。厌氧微生物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产生黑色和有氢味的物质,使水变黑和变臭。
河道黑臭水体成因及治理措施李杰
河道黑臭水体成因及治理措施李杰
发布时间:2021-06-08T16:11:10.49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作者:李杰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严重,城市河道水体污染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为近年来环境治理的重点方向。
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市政管理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严重,城市河道水体污染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为近年来环境治理的重点方向。为了更好的了解黑臭水体问题,文章介绍了城市黑臭水体的判定标准以及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根据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介绍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
关键词:河道;黑臭水体;成因;治理措施
引言
城市河道是指发源于城区或流经城区的河道,包括自然河流和人工沟渠,是城市时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功能密切联系,它不仅起到水体循环、调洪纳污、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能美化环境、净化水体。然而,由于城市快速扩张、人口剧增、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河道水体普遍污染较重,甚至出现因污染而黑臭的黑臭水体,这类黑臭河道已严重影响城市发展和人居生活。城市河道黑臭属于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主要由于大量有机物污染物进入河道水体,在好氧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下,水体中氧气大量被消耗,厌氧细菌大量繁殖从而使有机物腐败、分解、发酵,产生大量的有臭气体如胺类、硫化氢等逸出水面,使水体发臭。在此过程中部分金属污染物因在缺氧环境下反应,与水中硫形成硫化亚铁等在水体中呈现黑色,致使水体发臭发黑,形成黑臭水体。
河长黑臭水体情况情况汇报
河长黑臭水体情况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对所负责的河流黑臭水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监测,并向您汇报如下。
该河流位于我市的市区,总长度约20公里,流经一些居民区
和商业区,是城市的重要水资源之一。但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等原因,导致该河流出现了黑臭水体现象。
首先,该河流缺乏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沿岸居民区的生活污水和商业区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中,严重污染了河流水质。特别是在下雨天,由于雨水排水系统不畅,大量雨水与污水混合流入河中,使水质更加恶化。
其次,河流两岸存在大量的垃圾倾倒现象。市民习惯将生活垃圾直接排放到河中,严重影响了河流的整洁和环境质量。同时,附近的居民和商户还存在乱倒建筑垃圾等行为,增加了河流清理的难度。
再次,河流河道狭窄、水流缓慢,导致水体流通不畅。河道两侧的河岸缺乏绿化覆盖,河流周边环境脏乱差,形成了臭气扑鼻的环境。这些因素加剧了河流黑臭水体的形成,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为了改善河流黑臭水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治理方案:
首先,优化污水处理设施。我们计划在河流沿线建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厂,将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入河中,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其次,加强垃圾处理工作。我们将加大对乱倒垃圾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加强对附近居民和商户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同时,配备清洁工人进行定期的清理工作,确保河岸干净整洁。
再次,加强河流整治工作。我们计划对河道进行疏浚,增加水流通畅度。同时,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和维护河岸绿化,改善周边环境,减少臭气产生。
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
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
黑臭水体是指水质恶劣、水体浑浊、有难闻气味的水体。黑臭水体的存在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治理黑臭水体成为了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针对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有哪些呢?
首先,要加强污水处理工作。污水是导致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污水的处理是治理黑臭水体的关键。可以建设污水处理厂,对城市和工业排放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减少污水直排河流的现象,从根本上改善水体的水质。
其次,要加强河道清淤工作。河道的淤积会导致水流不畅,使得水体变得污浊并产生恶臭。因此,加强对河道的清淤工作,保持河道的畅通,有利于改善水体的水质,减少水体的黑臭现象。
同时,要加强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导致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进行湿地的修复和建设,增加水体周围的植被,改善水体周围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净化水体,改善水质。
另外,要加强水体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水体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水体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加强水体的
管理工作,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查处力度,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保护水体的环境。
在治理黑臭水体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
众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共同保护
好我们的水环境。
总之,治理黑臭水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
合治理。通过加强污水处理、河道清淤、水生态环境修复、水体监
测管理等措施,才能有效地改善水体的水质,减少水体的黑臭现象,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清洁、美丽的生活环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
河道黑臭水体成因及治理措施
河道黑臭水体成因及治理措施
发布时间:2021-04-20T10:40:33.460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月第2期作者:刘博伟
[导读] 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入高速发展期,
刘博伟
北京清河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河道污染形成的黑臭水体已成为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郝天文等[1]研究表明早期城市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存在设计缺陷和容量过小问题。胡洪营等[2]研究表明城市化、工业化使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城市排水系统处于混排及超负荷运转状态。陈国磊等[3]指出城市黑臭水体破坏了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城市黑臭水体长期存在会引发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城市周围居民生活环境,给居民带来健康隐患。城市黑臭水体是城镇化建设及社会
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境及社会问题,国务院公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黑臭水体导致的环境恶化严重阻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而制约城市经济发展。
关键词:黑臭水体;河道治理;人工湿地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愈发严重,而一些城镇的自然水体出现了严重的黑臭现象,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出现如此现象,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城市的水环境处理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居民缺乏环保意识以及工矿企业偷排污水。根据2017年5月31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发现全国共有1285个黑臭水体整治项目,我国愈发重视黑臭水体的治理。而因廉价、无二次污染、高效去污等优点著称的生态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黑臭水体的治理,但常常出现使用时忽略实事求是、标本兼治的现象。
黑臭水体形成原因及治理技术分析
黑臭水体形成原因及治理技术分析
张强
(江苏金海园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随着城市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严重,城市河道水体污染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为近年来环境治理的重点方向0为了更好的了解黑臭水体问题,文章介绍了城市黑臭水体的判定标准以及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根据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介绍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0关键词:水体污染;黑臭水体;治理技术
引言
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在城区以及城市周边区域内的河道水体,散发出异味或者水体颜色异常,致使水体周边环境受到影响的水体总称"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黑臭水体治理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通过管网排入河道水体,以及城镇废弃物的随意丢弃,丢入排入河道的污染物超过了河道水体生态自净能力,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质,超出了河道水体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大块污染物质在水中腐败发酵,由于缺氧的原因,大量厌氧微生物繁殖增多,厌氧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生甲烷、氨、硫化氢等气体并使河水散发出臭味叫
黑臭水体对地区环境质量产生危害,也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黑臭水体的存在影响了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破坏了市容市貌,影响了各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黑臭水体治理已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亟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1黑臭水体形成原因
1.1水动力不足
城市内河由于城市建设的飞快发展,河道周边空间被建筑物、道路等侵占,周边垃圾入河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叫部分河道上游水源水量很小,河道与河道之间因种种原因被截断,无法使河道水体流动起来,达不到水系连通"河道水体流速缓慢或几乎不流动,导致水体复氧能力衰退,引发水体污染"
黑臭水体形成原因及治理技术分析
黑臭水体形成原因及治理技术分析
李伟娜
摘㊀要:随着城市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严重,城市河道水体污染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为近年来环境治理的重点方向㊂为了更好地了解黑臭水体问题,文章介绍了城市黑臭水体的判定标准以及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根据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介绍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㊂关键词:水体污染;黑臭水体;治理技术
一㊁城市黑臭水体成因
城市河道本身不生产致黑致臭物质,其仅是黑臭水体的终端载体,通过对宝安区排水系统现状调查研究可知,黑臭水体产生的根本原因如下㊂
(一)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存在设计缺陷
排水管网将城市各小区㊁公园㊁公寓㊁写字楼等排水源头联络汇集,形成城市排水支流系统,其中雨水系统最后汇流至河道,形成水体终端㊂这些排水源头或因设计缺陷,或因建成年代久远未彻底完成正本清源,厨卫污水管㊁化粪池出水管等接入雨水系统直排入河,污染河道水体㊂(二)面源污染未纳入排水系统
城市面源污染主要有地表径流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㊂污染来源主要为路面沉积物㊁生产及清洗废水㊁生活废弃物㊂主要污染元素为:有机物㊁水体悬浮物㊁石油类和氮磷等㊂点源污染来源主要为老屋旧村㊁集贸市场㊁汽修街(含洗车)㊁食街等产生的污染物㊂这些面源及点源污染并未通过完善的排水系统进行收集储蓄㊁处理,直接通过地表径流进入周边小微水体或雨水箱涵,最后流入城市河道,经生物化学反应形成黑臭水体㊂
(三)河道内源污染
上游排水系统未彻底完成雨污分流㊁正本清源及面源污染整治,夹带大量泥沙㊁垃圾杂物及雨污混流水进入城市河道,污染物及泥沙大量沉积,使河道水体越来越浅,水动力不足,最后丧失自我修复能力,无动力环境加快水体中的微生物和藻类残体分解有机物及氨氮速度,加速溶解氧消耗,进而导致水体复氧能力衰退,局部水域或水层亏氧问题严重,形成适宜蓝绿藻快速繁殖的水体条件,增加水华暴发风险,引发水质恶化,导致水体黑臭㊂同时,底泥在高温作用下,微生物厌氧反应速度加快,底泥中的硫化物含量增加,向水体释放硫化氢等恶臭物质,进一步加剧水体黑臭㊂河道底泥无法自我修复或通过水动力排出,停滞的黑臭底泥是导致城市水体黑臭的直接原因㊂
黑臭水体水动力不足的措施
黑臭水体水动力不足的措施
1.引言
1.1 概述
黑臭水体是指因为水动力不足,造成水体中有机物无法有效分解,从而产生难闻的异味和污染的现象。黑臭水体不仅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还给城市形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解决黑臭水体问题,提高水动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探讨解决黑臭水体中水动力不足的相关措施。通过对水动力不足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调研,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将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改善水体流动性、增加水体循环速度、加强水体氧气供给以及提高水体自净能力。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黑臭水体中水动力不足的问题,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
文章将首先对水动力不足的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水动力的影响。然后,我们将介绍一些可行的解决措施,包括利用先进的流体力学模拟技术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和改造水体流动结构,以及投资建设水流动力设施等等。在探讨这些措施的同时,我们还将重点关注其可行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性,并探索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希望能够为解决黑臭水体中水动力不足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通过改善水体流动性和增强水动力,我们有望实现黑臭水体的净化和提升水环境质量的目标。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黑臭水体问题的广泛关注,共同努力,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未来而共同努力。
1.2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合理的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本文旨在探讨黑臭水体中水动力不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为了使文章有条不紊地进行,以下是文章结构的安排:
黑臭水体认定标准
黑臭水体
黑臭水体认定标准
一是感官判定,水体异味或颜色明显异常等;二是公众评议判定,开展不少于30份的问卷调查问卷,认为“黑”或“臭”问题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60%以上的。三是水质监测判定,水质监测指标包括透明度(≥25cm)、溶解氧(≥2mg/L)、氨氮(≤15mg/L)3项指标,任意一项不达标即判定为黑臭水体。一、什么是黑臭水体?
黑臭水体的定义:黑臭水体是一种严重的水污染现象。
其是由于水环境遭受超过其自净能力的有机污染,有机物的好氧分解使水体中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造成水体缺氧,致使有机物降解不完全、速度减缓,厌氧生物降解过程生成硫化氢、氨、硫醇等发臭物质,同时形成黑色物质,使水体发生黑臭的现象。
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根据黑臭程度的不同,可将黑臭水体细分为“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两级。城市黑臭水体:一是明确范围为城市建成区内的水体,也就是居民身边的黑臭水体;二是从“黑”和“臭”两个方面界定,即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以百姓的感观判断为主要依据。根据黑臭程度的不同,可将黑臭水体细分为“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两级。
农村黑臭水体是各县(市、区)建制镇(乡、街道等)的行政村范围内颜色明显异常或散发浓烈(难闻)气味的水体。农村黑臭水体水质具体判定标准及监测方法如下:
也就是说,黑臭水体识别主要针对感官性指标,百姓不需要任何技术手段就能判断,感官的接受是最低标准。水体颜色、气味异常到引起百姓不适的,即可初步判断水体黑臭。
黑臭水体治理范文
黑臭水体治理篇(一):黑臭水体的成因及管理对策
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这是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对黑臭水体治理提出的明确要求。城镇区域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认清其成因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消除黑臭。
1黑臭水体是感官性污染常见现象
20世纪中期,英国的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早发生黑臭问题的河流之一。上世纪70年代,德国的莱茵河由于流经重工业区,工业污水排入莱茵河,其污染也达到了顶峰。同时期美国的芝加哥河、特拉华河等,也因为遭到严重污染导致水体常年黑臭。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由于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滞后,或者能力有限与水平低下,一些城市水体尤其是中小城市水体,直接成为工业、农业及生活废水的主要排放通道和场所,导致城市水体大面积受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所谓“黑臭”,主要属于环境景观、物理指标范畴。是指在视觉上河流水体呈现因污染而产生的明显异常颜色(通常是黑色或泛黑色),同时产生在嗅觉上引起人们感觉不适甚至厌恶的气味,是水体感官性污染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我国河流黑臭现象最早出现在上海苏州河,随后南京的秦淮河、苏州的外城河、武汉的黄孝河和宁波的内河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黑臭现象。近几十年来,黑臭水体的范围和程度不断加剧,在全国大部分城市河段中,流经繁华区域的水体绝大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各大流域的二级与三级支流的黑臭问题更加突出,且劣化程度逐年提高。如淮河,2014年国家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数据表明,干流水质全年都在Ⅳ类水以上,但主要支流的劣Ⅴ类水体超过23%;在各大水系中海河的劣Ⅴ类水质程度最高,国控断面监测数据表明,干流劣Ⅴ类达37%、支流劣Ⅴ类达44%。
农村黑臭水体的成因及治理策略
农村黑臭水体的成因及治理策略
农村黑臭水体的成因及治理策略
随着农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出现了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黑臭水体。黑臭水体指的是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被大量污染物污染后,产生了恶臭、黑色的现象。这种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本文将从黑臭水体的成因和治理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黑臭水体的成因
1.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导致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中。农村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这些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污染物,会在水体中大量繁殖藻类和水生动物,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恶臭。
2.农田农药、化肥的使用
在农村地区,农田里的农药和化肥使用相对较多。这些农药和化肥中的化学物质会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农药和化肥中主要含有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促进藻类的繁殖,进一步导致水体的恶臭问题。
3.工矿企业和养殖业的污染
农村地区的工矿企业和养殖业也是黑臭水体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企业和养殖场往往缺乏专业的环保设施和管理,对废水进行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到水体中。这些工业废水中含有大
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水体变黑发臭。
二、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策略
1.建立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农村地区需要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应当在各个乡镇、村庄建立污水处理厂,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宣传,鼓励他们主动改善生活方式,采取节水措施。
河流发臭发黑的原因及对策.doc
河流发臭发黑的原因及对策
河流恶臭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
有机物的厌氧性分解、工业化学物质排入和微生物生长。
1.城市排放的污水中包含部分养分,进入河流后,为细菌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可分解有机物。
通常的情况是,如果有足够的氧气,细菌通过以下方式分解有机物:
有机物+氧气→CO2↑+H2O+能量。但是,当没有足够的氧气时,有机物质就被厌氧菌分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较深且流动缓慢的河流里,具体反应如下:
有机物+NO3-→CO2↑+N2↑+能量
有机物+SO42-→CO2↑+ H2S↑+能量
有机物→有机酸→CH3↑+ CO2↑+能量及其他
以上反应表明,当有硝酸盐参与反应时,通过细菌的作用将产生氮气;当硫酸盐参与反应时,则产生硫化氢,硫化氢是恶臭气味的重要来源;当发生其他分解反应时还将产生沼气以及其他含有气味的自挥发性有机混合物,如硫醇、酪酸等。
2.工业化学物质会产生一系列带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一旦离开污染源,它们就很难被鉴别出来,也就更难加以控制。
3.藻类依靠消耗有机物分解所产生的细菌生长,这种生长过程通过光合作用产的CO2与各种形式的磷化物及氨反应促进新的细胞生长并产生氧气,氧气又被下一代细菌用于有机物分解,这样,藻类就与细菌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然而,这种共生关系本身也存在问题,当藻类生长过量时(如养分过剩),过多的藻类会阻碍阳光进入,导致厌氧分解,使水体产生恶臭(一般会产生无机物氢硫酸)。另外,各种不同藻类本身会产生一系列气味,成为恶臭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恶臭形成过程
废水中的污染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其中的一部分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并消耗了水中溶解的氧气,余下的部分则进行厌氧分解,从而产生臭味,导致河流污染。河流需通过再氧化来达到自我净化(尽管在反应、吸收及生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化学物质)。这种自我净化依赖于以下因素:
黑臭水体成因和治理方法分析
黑臭水体成因和治理方法分析
摘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浩大且繁复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黑臭水体的
具体形成原因实际污染程度和核心距离目标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展开综合治理措施,能从现阶段黑臭水体的具体形成原因和实际治理方法两方面入手,旨在进一
步提高治理技术,满足黑臭水体治理需求,并为我国黑臭水体治理提供有效措施。
关键词:黑臭水体;成因;治理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城市产物污染量逐渐增加,再加上
城区污水配套管网建设落后、装载负荷增加等原因,造成生活污水收集率低,从
而出现污水直排流入河等问题,导致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随着相关条例
的颁布和实施,相关部门对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逐步推动黑臭
水体整治工作。
1我国黑臭水体现状
河流、湖泊等水体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着十
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它们肩负着为城市提供水源的责任,同时也是重要的交通渠道,他们的变化会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状况造成直接影响。现阶段,随着经
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而污水排放量在这样的环境
下也逐渐增加,水体自身的自净作用无法承受大量的污染,长期的污水排放积累
导致城市水体水质加速恶化,严重者还出现了黑臭现象,这对城市居民的工作生
活环境以及城市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水体黑臭有机污染是一种阶段现象,是
对水体受到极端污染的一种描述,而水体污染主要是由水中藻类、细菌的新陈代
谢以及大量污染物排放而引起的。当前,在我国各个地区都出现程度不一的黑臭
水体污染状况,这对城市内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黑臭水体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路线介绍-(定稿)
黑臭河涌治理技术路线介绍
引言
城市内湖泊、河道等景观水体是城市人居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命脉,不仅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等功能,而且还能调节温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健康的城市水体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其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差等特点,很容易成为居民生活污水、雨水及垃圾的受纳体,从而导致水体溶解氧的大量消耗,造成了水体缺氧而呈黑臭状态,使整个生态系统出现危机。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突出,甚至出现了季节性和常年性水体黑臭现象。城市河流出现黑臭,已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共同存在的污染问题,河流黑臭是我国城市河网的一个普遍现象,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因此,
解决城市河流的污染、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问题仍然是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之一。
1、河道黑臭原因
城市河道黑臭主要是过量纳污导致水体供氧和耗氧失衡的结果,当河道所接纳的污染负荷远远超过自身净化能力后,就会引起河道黑臭河道黑臭是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水体缺氧乃至厌氧条件下污染物转化并产生氨氮、硫化氢、挥发性有机酸等臭恶臭物质以及铁、锰硫化物等黑色物质。
消除城市河道黑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对保障城市人居健康、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引起河道黑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大量污染源进入河道大量外源性污染物的进入河道是河道黑臭的主要原因。生活污水是导致城市河道黑臭的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污染源,其他污染源还有:生活垃圾、有机工业废水、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水、污水厂尾水、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使河水溶解氧几乎为零,导致河道出现黑臭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黑臭的原因及机理
所谓黑臭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水体黑臭的直接原因是由于DO 不足造成的,而污染物的排放是造成水体黑臭的根源。
有关河流黑臭的原因,LAZARO指出河流黑臭现象其实是一种生物化学现象,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厌气分解。认为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在分解过程中耗氧大于复氧,造成缺氧环境,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臭味气体逸出水面进入大气,致使水体黑臭。ROMMANO在1963年指出表征水体黑臭的指示物质是由放线菌在有机污染物存在下所产生的乔司脒、萘烷醇类和2-MIB,而乔司脒的浓度可以定量描述水体黑臭的程度。
1黑臭的原因
水体有机污染
城市河流不仅供水,同时也已成为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场所。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河流中有机碳污染物(COD、BOD)、有机氮污染物(NH3-N)以及含磷化合物负荷不断加大。有机污染物在分解过程中耗氧大于复氧,造成水体缺氧,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并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有臭气体如甲烷(CH4)、硫化氢(H2S)、氨(NH3)
等逸出水面进入大气使水体发臭。有机物主要是指糖类、蛋白质、油脂、氨基酸、酯类等。
这些物质以悬浮态或溶解态存在于污废水中。排入水体后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CO2和水等简单无机物,同时消耗大量的氧。除此之外,当水体中受到有机碳与有机氮以及有机磷污染物污染时,无论其中是否有充分的DO,在适合的水温下都将受到好氧放线菌或厌氧微生物的降解,排放出不同种类发臭物质,引起水体不同程度的黑臭。
在《黄浦江水体黑臭的由来》一文中,认为造成水体黑臭的根本原因是有机污染日益严重,黄浦江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
氨氮、总磷污染
生活污水中各种有机还原氮磷物质在水体中缓慢的好氧降解,导致水体DO降低。含氮有机物降解的耗氧远大于碳有机物降解的耗氧,氮磷物质与一般的碳水化合物一起参与耗氧过程,使水体中DO降低,导致水质恶化,发黑发臭。
《影响珠江广州河段局部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剖析》一文中,从污染物耗氧、污染物降解能力、水体氧平衡和水文条件等方面剖析这种水质污染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广州河段水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指出珠江广州河段DO低,局部水体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NH3-N太多,大量消耗水中的DO所致。据NH3-N耗氧实验结果,广州河段研究断面
NH3-N平均耗氧系数为。因此,目前的河水要增加1mgDO,就必须减少,可见降低NH3-N的浓度对提高河水的DO至关重要。
底泥以及底质的再悬浮
城市河流污染的特点就是不仅是其水质受到严重污染,而其底泥的污染也非常严重。水体中的大量污染物沉淀并累积在河流底泥中,某种意义上,底泥是排入河流中各种污染的主要归属之一。大量的污染严重的底泥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一系列作用下,吸附在底泥颗粒上的污染物与孔隙水发生交换,从而向水中释放污染物,造成水体二次污染,导致河道水体常年黑臭;大量的底泥也为微生物提供了繁殖的温床,在这些微生物中,放线菌和蓝藻类对水体黑臭贡献最大。沉积在河床底部的污泥,由于水流的冲刷、人为扰动,大型工程的建设以及生物活动均能引起底泥再悬浮。悬浮于水流中的底泥颗粒本身对水体也起着致黑的作用,应太林等研究得出悬浮颗粒物中主要致黑成分为易被氧化的硫化亚铁和硫化亚锰,即本身有颜色的则参与致黑。1997年应太林等还对不同扰动下底泥再悬浮对苏州河黑臭的影响研究中,得出随着扰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剧河流水质的黑臭程度。
水体热污染
城市河流的热污染是指河流两岸工厂向水体排放的高温废水,如电站的冷却水,它不仅能威胁到河流中水生生物
的繁殖和生存,同时它使局部甚至整个河流的水温上升,而水温是促进水体发臭的一个重要因素。
WOOD指出水体温度低于8℃和高于35℃时,河流一般不产生黑臭,因为在这个温度段内放线菌分解有机污染物,产生乔司眯的活动受到抑制。而在25℃时放线菌的繁殖达到最高,河流的黑臭也达到最大。因此当河流受到有机物污染且水温适宜的情况下,微生物强烈的活动会使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大量分解,生成各种发臭物质,从而引起河流出现不同程度的黑臭。
其他因素
(1)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也是城市河流污染类型的一种,对河流黑臭的贡献主要在于水体中铁、锰的浓度,而悬浮物质中的铁、锰是重要的致黑因子之一。
(2)航运:城市河流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航运。船舶污染是一种综合性的污染,但总体来说主要和运输货物的性质、船上的生活污水、垃圾、粪便以及废油的排放有关。而航运对河流产生黑臭还有一大贡献,就是它会导致河流沉积物发生再悬浮。
此外,生活、工业垃圾的随意堆放、城市暴雨径流、支流泄水或上游的污水等对河流的黑臭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
水体黑臭的形成机理
大量研究表明发生黑臭的机理基本一样,它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当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在好氧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下,消耗了水体中大量的氧气,使水体转化成缺氧状态,致使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有机物腐败、分解、发酵使水体变黑、变臭。
致黑
水体的致黑物质可以分为2部分:①以固态或吸附于悬浮颗粒上的形式存在于水体中的不溶性物质,②是溶于水的带色有机化合物(主要是腐殖质类有机物)。在不同厌氧微生物的参与下会发生反应,生成FeS。
Fe的微生物还原导致还原态铁向上覆水体扩散时,在硫酸盐还原菌等还原下,Fe2+和H2S多反应生成FeS。FeS是黑色沉积物,水体中微小的悬浮物质会吸附一部分FeS,而部分沉积于水底的FeS 沉积物还会在厌氧分解产生的气体或气泡托浮作用下重新进人水体,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协同作用,使水体呈现黑色。
微生物分解底泥中的有机物产生臭气,同时,黑色底泥颗粒也被产生的气体形成的气泡托浮到达水体表面,对水体也起着致黑的作用。
国内学者对河流黑臭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在致黑方面也有诸多研究。如罗纪旦认为河流水体的黑臭与存在的腐殖质有关,硫化亚铁是其中的主要致黑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