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复习与测试 学案川教版七年级下册 (2)
来凤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复习与检测教案新版湘教版
第六章认识大洲复习与检测教师总结:亚洲地理位置:亚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欧洲地理位置: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
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
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非洲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东半球西部,赤道横穿中部,被称为“热带大陆”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北临地中海、红海。
北隔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隔红海与亚洲相邻。
)美洲地理位置:北美洲:⑴最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东在180°经线以东。
通过读图、识图、讨论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⑵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望。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南美洲:⑴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60°S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西在80°w以西。
⑵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麦哲伦海峡)。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探究二:地形特征展示地图,在图中归纳总结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地形及地形特点。
亚洲地形特点: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欧洲地形特点:1、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低,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2、地面起伏小。
3、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4、特色地形:冰川地形利用图表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读图自主探讨问题,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学生第六章复习学案
义务教育 七年级 数学(华师版)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刘涛 组长: 年级主任: 使用时间 2014 年 月 日第六章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姓名: 小组: 评价:【学习目标】:1、会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体会数学建模的过程与思想,并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3、通过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点】: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会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会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预 习 1、复习教材第2----17页的基础知识 2、完成课后练习和导学案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标出来,便于讨论探究点一:基础知识探究 1、本章知识体系:二、知识梳理1、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 , 所得结果 。
即如果a= b ,那么 . (2) 等式的两边都 ,所得结果 。
即如果a= b ,那么 . 2、方程的变形规则:(1)方程两边都 , 方程的解 。
(2)方程两边都 , 方程的解 。
只含有 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 ,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探究点二:综合应用探究探究点一: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例1:已知方程02)4(3=+--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例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求a 的值。
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性质及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 ,, , .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步骤: , , , , , , 。
阳光高效课堂导学稿探究点二:解一元一次方程: 例3:解方程(1)()135315121=⎭⎬⎫⎩⎨⎧⎥⎦⎤⎢⎣⎡-x (2)2.08.051.02.15.05.14-+-=-x x x学法指导:遇方程,不要立即去做,要先观察、分析题目的特点,灵活选取不同的方法,使运算既简单又准确。
巧移项;巧去括号;巧去分母。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配套教学教案:第六章小结与复习.doc
全新修订版(教案)七年级数学下册老师的必备资料家长的帮教助手学生的课堂再现人教版(RJ)第六章复习教案知识梳理一・数的开方主要知识点:[1]平方根:1.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即,当x2= a(a > 0)时,我们称x是a的平方根,记做:x = ±y/a(a>0)o因此:2.当a=0时,它的平方根只有一个,也就是0本身;3 •当a>0时,也就是a为正数时,它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是互为相反数,通常记做:X = ±y[a O当3 V0时,也即3为负数时,它不存在平方根。
例1・(1 ) _______ 的平方是64 ,所以64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2 ) ________ 的平方根是它本身。
(3 )若頁的平方根是±2 ,则x= _________ ; J忆的平方根是_______(4 )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m和m-4 ,则m的值是多少?这个正数是多少?[2]算术平方根:1.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 ,即F Q ,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5,读作,“根号/其中,a称为被开方数。
特别规定:0 的算术平方根仍然为Oo2.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具有双重非负性,即:奶nO(anO)。
3.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关系: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中正的一个值,它与它的相反数共同构成了平方根。
因此,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值,并且是非负数,它只表示为:罷;而平方根具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值,表示为:土品。
例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的平方根是1 B . V4 = ±2 C. V81的平方根是±3 D.0没有平方根;(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78? = ±9 B・ |3.14 —刘=龙一3.14 C. V^27 =-9V3 D.V5-V3 =V2(3 ) 庐7的算术平方根是 _____________ o(4 )已知丿3-兀和| y + 2 |互为相反数,求x , y的值(5)(提高题)如果x、y分别是4・Q5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最新华东师大版]初一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二教案教学设计[WORD可编辑]
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能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等量关系,恰当地转化和分析量与
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教师指导。
情感态度:进一步渗透数学来源生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寻找等量关系,间接设元。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设计
复检导入预习
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本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问题,
希望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实用价
值。
例1:针对居民用水浪费现象,北京市将制定居民用水
标准,规定三口之家楼房每月标准用水量,超标部分加
价收费,假设不超标部分每立方米水费 1.3元,超标部
分每立方米水费 2.9元,某住楼房的三口之家某月用水
12立方米,交水费 22元,请你通过列方程求出北京市
规定三口之家楼房每月标准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
例2:爸爸为小明存了一个3年期的教育储蓄(3年期的
年利率为 2.7%),3年后能取5405元,他开始存入了
多少元?
明确解题过程,进
一步培养学生严
谨的逻辑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学生自主预习,
组内交流,教师指
导
教学目标内容要求。
实验中学复习学案七下第六章大洲
七年级地理第六章认识大洲复习学案宁阳实验中学许建军李聪【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各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2.认识各大洲人口情况及经济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个大洲地形、气候等资料图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视图、析图等用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因地制宜的观念,形成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自然及社会经济特征。
【学习难点】各大洲的地形、气候及河流特征【复习方法指导】复习本章时,四个大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各要素之间对比着记忆,同时要图文结合,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上。
【学习过程】一、前三节基础知识梳理学习任务(一)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从_______和_______两方面来说亚洲纬度位置:横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温度带。
海陆位置: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_________洋、__________洋、________洋,西与____洲相连,西南与_______洲为邻并以________运河为界,东隔________海峡与________洲相望。
欧洲纬度位置:主要分布在________(温度带)。
海陆位置: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________洋、________洋、________海,东与_____洲相连,并以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________山脉、________海峡为分界,西南隔________海峡与________海与________洲相望。
非洲纬度位置:决定它是一个________大陆。
海陆位置:东、西分别濒临________洋、________洋,东与______洲相连并以________运河为界,北隔________海峡与________海与________洲相望,东北与________洲间隔着________海。
美洲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海陆位置:北、西、东三面分别濒临________洋、________洋、________洋,其中,北美洲以________运河与________洲为界。
综合测试与测验 学案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 (4)
1、阅读下列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礼记》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社会时期的情况?答:原始社会时期。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什么意思?这种办法历史叫什么?答:意思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应推选贤能,有才能的人当部落联盟首领。
这种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禅让”。
(3)举例说明当时是怎样“选贤与能“的?答:相传,尧年纪大时,主动提出了后继人的问题。
部落首领们推举了贤能的舜。
尧对舜进行了长期的考察,舜的表现十分突出。
尧死了以后,舜便接替尧的位置,担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4)“贤”与“能”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答:既具有高尚的品德,又具有卓越的才能。
2、.阅读下列材料:每年清明节的祭祀轩辕黄帝陵,为我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
据史书记载,中华民族对轩辕黄帝的祭祀,始于部落时代。
自春秋时期开始成为了一种由官方组织的公祭活动。
千百年来,不论是皇亲贵族,朝廷重臣,还是江湖游客,草泽布衣;不论显达富贵,抑或困顿寒微,无论海内裔子,还是城外侨胞,民不论汉满回蒙等各族,都无一例外地登临祭祀。
右图为公祭黄帝陵的盛况。
请回答:(1)从古到今,中华儿女祭祀黄帝的活动为什么绵延不绝?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答:充分体现了华夏儿女对人文初祖的崇敬与怀念。
因为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相传,他聪明能干,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
他还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
传说铜器、车船也是他发明的。
(2)我们如何才能不愧对我们的祖先?答: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言之有理即可)(3)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称为华夏族祖先?答:他们的发明创造从物质、精神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4)黄帝陵在陕西、甘肃、河北、河南等地都有,说明了什么问题?答:体现了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2023年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复习》学案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复习》学案一、准备自学:(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完成情况)时间:5分钟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有去,有去;(2),合并;(3)将化为。
2、等式的基本性质是:。
3、移项的法则是:。
二、典型例题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展示小组结果)时间:15分钟1、解方程(1)5(x-4)-7(7-x)-9=12-3(9-x) (2)121211634x x x(3)5325532x x xx; (4)0.30.70.51.50.20.5x x;三、知识巩固运用(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诊断,教师评价)时间:25分钟1、(四川泸州)若x=2是关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则m的值为()A.-1 B.0 C.1 D.1 32、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A.如果s = 12ab,那么b =2sa; B.如果12x = 6,那么x = 3C.如果x - 3 = y - 3,那么x - y = 0;D.如果mx = my,那么x = y3、方程12x - 3 = 2 + 3x的解是( )A.-2;B.2;C.-12; D.124、关于x的方程(2k -1)x2 -(2k + 1)x + 3 = 0是一元一次方程, 则k值为( )A.0B.1C.12D.2 5、已知:当b = 1,c = -2时,代数式ab + bc + ca = 10, 则a 的值为 ( )A.12B.6C.-6D.-12 6、下列解方程去分母正确的是( )A.由1132x x ,得2x - 1 = 3 - 3x; B.由232124x x ,得2(x - 2) - 3x - 2 = - 4 C.由131236y y y y ,得3y + 3 = 2y - 3y + 1 - 6y; D.由44153x y ,得12x - 1 = 5y + 20 7、某件商品连续两次9折降价销售,降价后每件商品售价为a 元,则该商品每件原价为( ) A.0.92a B.1.12a C.1.12a D.0.81a 8、若x = -3是方程3(x - a) = 7的解,则a = ________.9、若代数式213k 的值是1,则k = _________. 10、当x = ________时,代数式12x -与113x +-的值相等. 11、 5与x 的差的13比x 的2倍大1的方程是__________. 12、若4a-9与3a-5互为相反数, 则a 2 - 2a + 1的值为_________.13、一次工程,甲独做m 天完成,乙独做比甲晚3天才能完成,甲、乙二人合作需要_______天完成.14、解方程132x -=,则x=_______. 15、解方程: 611333223+=+-+x x x 课题: 第14课时 6章单元复习(2)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注意选择合适的未知数,以利于列方程求解. 重点:正确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难点:灵活设元。
七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导学练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导学练案执教人:向晓华郭彩云班级:七年级执教时间:2013年6月日【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基础知识和阅读要求。
2、正确高效地描绘本单元的知识树,提高理解分析与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目标导入】:复习本单元,要求同学们掌握本单元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提升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希望同学们探究合作,建立并完善知识树。
【自主复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眼睑.(jiǎn)悲怆.(chuàng)抽搐.(chǜ)窥伺.(sì)B.剽.悍(biào)束.缚(chǜ)妒.忌(dǜ)困窘.(jiǒng)C.缀.行(chuò)假寐.(mèi)搏.击(bó)意旨.(zǐ)D.犷.野(kuàng)鬃.毛(zōng)翘.起(qiáo)覆.(fǜ)盖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不动声色蹦来蹦去临空跃起目瞪口呆B.斑斑驳驳生意葱茏进退维谷略胜一筹C.眼花嘹乱秩序井然石破天京慷慨以赴D.遒劲有力相得益章面面相觑团结玉侮3.下面语句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又是豪迈而____________。
②有一个不羁的灵魂/__________我的头顶/腾空而去③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_________条生存的道路。
④我伏案写作时,它__________落到我的肩上。
A.慷慨飞过铺设居然B.犷野掠过开辟享受C.犷野掠过开辟居然D.伟大飞过铺设竟然4.以下课文、作者、出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珍珠鸟》──冯骥才──《人民日报》B.《斑羚飞渡》──沈石溪──《和乌鸦做邻居》C.《华南虎》──田汉──《诗刊》D.《狼》──蒲松龄──《聊斋志异》5.按课文填空。
(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_____________________?(《狼》)(2)我看见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趾爪。
七年级下册第六、七章 复习课教案
七年级下册第六、七章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赵丽
一、《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对第六、七两章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了解亚洲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同时对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各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用读图分析法、归纳法、对比法等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地理观。
二、《复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归纳法、对比法、读图训练法等
三、《复习过程》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亚洲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归纳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一个地区:东南亚地区
纬度位置:低纬地区(赤道、北回归线),热带
海陆位置:联系( )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 )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
地形:中南半岛上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气候:中南半岛( )气候为主、马来群岛( )气候为主
经济: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地(橡胶、椰子、蕉麻、油棕等)和
( )(粮食作物)种植区。
备注:世界华人、华侨集中区 三个国家:印度、日本、俄罗斯对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教案(2021年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适用学科初中地理适用年级初中一年级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我们已经学完了这一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进行章节总复习,通过对亚洲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复习,掌握亚洲的位置、地形、河流等知识,并且要学会知识的迁移,学会描述其他大洲的位置、地形、气候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二、知识讲解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7%(或言总陆地面积的29.4%)。
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约60。
5%。
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
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169° 39′ 7″W,66° 4′ 45″N),南至丹绒比亚(103°31′E,1°16′N),西至巴巴角(26°3′E,39°27′N),北至切柳斯金角(104°18′E,77°43′N),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13h.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欧亚大陆。
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2021届初一下数学《第二、三、六章复习》
一、余角与补角 (一)定义: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综合复习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为 。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为 。
(二)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 相等,同角或等角的 相等。
(三)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的符号语言: (1)∠1+∠2=90°(或 180°),∠1+∠3=90°(或 180°),则 。
(2)∠1+∠2=90°(或 180°),∠3+∠4=90°(或 180°)且∠1=∠3 则 。
二、对顶角(一)定义: 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二)对顶角的性质: 。
【例 1】如图,直线 A B 、CD 相交于点 O ,过点 O 作两条射线 O M 、ON ,且∠AOM=∠CON=90°①若 O C 平分∠AOM ,求∠AOD 的度数. ②若∠1=14∠BOC ,求∠AOC 和∠MOD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找出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 ; 内错角: ; 同旁内角: 。
四、平行线的判定: 1、 相等,两直线平行; 2、 相等,两直线平行; 3、 互补,两直线平行。
补充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五、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 相等;(2)两直线平行, 相等。
(3)两直线平行, 互补。
【例 2】如图,直线 A B ,CD 被直线 B D ,DF 所截,AB ∥CD ,FB ⊥DB ,垂足为 B ,EG 平分∠DEB ,∠ CDE=50°,∠F=25°. (1)求证:EG ⊥BD ; (2)求∠CDB 的度数.【例3】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20°.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六、变量、自变量、因变量(1)在—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2)用,,三种方法可以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6个单元+期中+期末-全套共8个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6个单元+期中+期末-全套共8个测试卷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包含了6个单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内容,共8个测试卷。
本套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对七年级下册的语文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部分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试卷的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
2.难点: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测试卷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点。
2.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6个单元、期中、期末的测试卷。
2.测试卷:每人一份,用于课堂练习。
3.答案:用于课后批改和讲解。
4.教学素材:相关文章、视频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第一份测试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完成后,进行互相批改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操练(15分钟)针对测试卷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通过举例、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巩固(10分钟)呈现第二份测试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完成后,进行互相批改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针对测试卷中的优秀文章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第2课 向全盛的唐朝练习 川教版
1.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是,她年自称皇帝,改国号为。
她在位期间,多方招揽人才,凌现和提拔了、等很有才干的人。
2.712年,当了皇帝,他就是唐玄宗。
3.唐玄宗开元年问用人的基本原则,他让、担任宰相,按照唐太宗“”的原则,唐玄宗废除了武则天时代的酷刑苛法。
4.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开元年间B.武则天时期 C.唐太宗时期D.唐高宗时期5.唐太宗死后继位的皇帝是( )A.武则天 B.唐高宗李治C.唐中宗李显D.唐玄宗李隆基6.大唐王朝的“二圣”是指( )A.唐太宗和唐玄宗B.唐太宗和武则天C.唐玄宗和武则天 D.唐高宗和武则天7.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是( )A.开元B.天宝C.贞观D.开皇8.武则天称帝时废掉的皇帝是(A.李显B.李旦C.李治D.李隆基i_ 七年级历史(下)女k。
强;m∞鞋一一9.开元年间唐朝进人鼎盛时期,史称A.“贞观之治”B.“贞观遗风”C.“文景之治” D.“开元盛世”10.下图是哪朝都城的平面图?( )A.汉朝 B.唐朝C.周朝D.秦朝一、单项选择题1 1.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 )A.唐高祖——唐太宗_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B.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C.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唐玄宗D.唐太宗——唐高祖——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12.武则天82岁时被迫交出权力,还位于( )A.唐高宗 B.唐中宗C.唐太宗D.唐玄宗13.开元年间全国耕地达到A.6亿亩B.7亿亩 C.8亿亩D.9亿亩14.把“贞观之风一朝重振”的皇帝是(A.武则天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二、识图题15.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的人物是。
(2)她是我国历史上的女皇帝。
(3)她在位时,多方招揽人才,发现和提拔、等很有才干的人。
三、材料解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下面问题。
忆昔开元全盛时,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庆城县一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的分析章末复习教案新版湘教版2
章末复习【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计算方法,理解它们的统计意义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涵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及其计算,能够在具体问题中,理解其统计意义.【情感态度】通过接触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梳理、整合本章所学内容,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教学难点】加强对各统计量意义的理解.一、知识结构【教学说明】通过引导学生复习总结知识结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章知识的理解.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1.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数值的代表值,它刻画了这组数据整体的平均水平.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果这组数据有奇数个,则中间的这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有偶数个,则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众数:在一组数据中,把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4.方差:设一组数据为x 1,x 2,……,x n ,各数据与平均数x 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s 2.方差公式:222212()()(1)n s x x x x x x n=++⋯+[---]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离散程度或波动的程度就越小,这组数据也就越稳定.5.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特点: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主要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这里的极端值是指偏大或偏小数,当出现偏大数时,平均数将会被抬高,当出现偏小数时,平均数会降低.中位数: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没有影响;它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代表值,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众数:与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着重于对各数据出现的次数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其缺点是具有不惟一性,一组数据中可能会有一个众数,也可能会有多个或没有众数.方差:方差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数据的分散程度,反映的是数据相对于其平均数的平均偏离程度.【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本章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例1 某校五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如下:10,10,12,x ,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C)A.8B.9C.10D.12例2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输入汉字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1)甲、乙两班学生成绩平均水平相同;(2)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3)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A)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例3若1,2,3,a的平均数是3;4,5,a,b的平均数是5.求:0,1,2,3,4,a,b的方差是多少?解:由(1+2+3+a)÷4=3,得a=6;由(4+5+a+b)÷4=5,得b=5.0,1,2,3,4,6,5的平均数为3,∴s2=1717[(0-3)2+(1-3)2+……+(5-3)2]=4.例4有七个数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其平均数是38,如果这组数的前四位数的平均数是33,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42.求它们的中位数.解:设七个数为a,b,c,d,e,f,g,a<b<c<d<e<f<g.依题意得(a+b+c+d+e+f+g)÷7=38①,(a+b+c)÷4=33②,(d+e+f+g)÷4=42③,由①、②得e+f+g=7×38-33×4④,将④代入③得d=34.所以中位数是34.例5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5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1)你根据图中的数据填写下表:(2)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姓名平均数(环) 众数(环) 方差甲乙解:(1)甲:6,6,0.4 乙:6,6,2.8(2)甲、乙成绩的平均数都是6,且s2甲<s2乙,所以,甲的成绩较为稳定,甲成绩比乙成绩要好些.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1.如果一组数据a1,a2,a3,…,a n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2a1,2a2,…,2a n的方差是(C)A.2B.4C.8D.162.如果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乘以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该组数据的(B)A.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C.平均数不变,方差改变D.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3.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中学组织了环保知识竞赛,初中三个年级根据初赛成绩分别选出了10名同学参加决赛,这些选手的决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下表所示:(1)请你填写下表:(2)请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三个年级的决赛成绩进行分析:①从平均数和众数相结合看(分析哪个年级成绩好些);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分析哪个年级成绩好些);③如果在每个年级分别选出3人参加决赛,你认为哪个年级的实力更强一些?并说明理由.解:(1)七年级众数是80;八年级中位数是86;九年级的平均数为85.5,众数为78.(2)①从平均数和众数相结合看,八年级的成绩好些;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七年级成绩好些;③九年级.因为九年级有两人超过90分,更有获奖可能.4.某公司招聘职员,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面试中包括形体和口才,笔试中包括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考察,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1)若公司根据经营性质和岗位要求认为:形体、口才、专业水平、创新能力按照5∶5∶4∶6的比确定,请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看看谁将被录取?(2)若公司根据经营性质和岗位要求认为:面试成绩中形体占5%,口才占30%,笔试成绩中专业水平占35%,创新能力占30%,那么你认为该公司应该录取谁?解:(1)甲、乙各自成绩分别为90.8分,91.9分,录取乙;(2)甲、乙各自成绩分别为92.5分,92.15分,录取甲.【教学说明】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作讲解强调.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惑?请与同学相互交流.1.布置作业:教材第156页“复习题6”中第2、5、8、10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复习课,在课堂的主要环节上侧重于训练,在训练中提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解答,然后采用“兵教兵”的形式展开交流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也能找到问题的焦点.授之以渔,要求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专题2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专题说明】1.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理解每步变形的依据;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3.进一步熟练在列方程时确定等量关系.【知识点总结】一、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变形名称具体做法注意事项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2)分子是一个整体的,去分母后应加上括号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1)不要漏乘括号里的项(2)不要弄错符号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记住移项要变号) (1)移项要变号(2)不要丢项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化成1 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bxa.不要把分子、分母写颠倒要点诠释:(1)解方程时,表中有些变形步骤可能用不到,而且也不一定要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有些步骤可以合并简化.(2) 去括号一般按由内向外的顺序进行,也可以根据方程的特点按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3)当方程中含有小数或分数形式的分母时,一般先利用分数的性质将分母变为整数后再去分母,注意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而分母化整的依据是分数的性质,两者不要混淆.二、解特殊的一元一次方程1.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此类方程关键要把绝对值化去,使之成为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化去绝对值的依据是绝对值的意义.要点诠释:此类问题一般先把方程化为ax b c +=的形式,分类讨论:(1)当0c <时,无解;(2)当0c =时,原方程化为:0ax b +=;(3)当0c >时,原方程可化为:ax b c +=或ax b c +=-.2.含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此类方程一般先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 =b ,再分三种情况分类讨论: (1)当a ≠0时,bx a=;(2)当a =0,b =0时,x 为任意有理数;(3)当a =0,b ≠0时,方程无解. 【精典例题】一、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1、解下列方程 (1)345m m -=- (2)-5x +6+7x =1+2x -3+8x 【答案与解析】解:(1)移项,得345m m -+=-.合并,得245m =-.系数化为1,得m =-10. (2)移项,得-5x +7x -2x -8x =1-3-6.合并,得-8x =-8.系数化为1,得x =1. 【点评】方法规律: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移项:即通过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放在等式的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常数项)放在等式的右边. (2)合并:即通过合并将方程化为ax =b (a ≠0).(3)系数化为1:即根据等式性质2: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系数a ,即得方程的解bx a=. 2、解方程: (1)25332xx -=+; (2)15.4320.6x x +=-. 【答案与解析】解:(1)25332xx -=+. 移项,合并得186x =.系数化为1,得x =48. (2)15.4x +32=-0.6x .移项,得15.4x +0.6x =-32. 合并,得16x =-32.系数化为1,得x =-2.【总结升华】方法规律: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移项:即通过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放在等式的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常数项)放在等式的右边. (2)合并:即通过合并将方程化为ax =b (a ≠0).(3)系数化为1:即根据等式性质2: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系数a ,即得方程的解bx a=. 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1、解方程:【思路点拨】方程中含有括号,应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从而解出方程. 【答案与解析】(1)去括号得:42107x x +=+ 移项合并得:65x -= 解得:56x =-(2)去括号得:32226x x --=- 移项合并得:47x -=-解得:74x =【点评】去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前面的符号,括号前面是“+”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各项均变号.2、解方程:112[(1)](1)223x x x --=- 【答案与解析】解法1:先去小括号得:11122[]22233x x x -+=- 再去中括号得:1112224433x x x -+=-移项,合并得:5111212x -=- 系数化为1,得:115x =解法2:两边均乘以2,去中括号得:14(1)(1)23x x x --=-去小括号,并移项合并得:51166x -=-,解得:115x =()()1221107x x +=+()()()232123x x -+=-解法3:原方程可化为:112 [(1)1(1)](1) 223x x x-+--=-去中括号,得1112 (1)(1)(1) 2243x x x-+--=-移项、合并,得51(1)122x--=-解得115 x=【总结升华】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时,一般方法是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逐层去括号,但有时根据方程的结构特点,灵活恰当地去括号,以使计算简便.例如本题的方法3:方程左、右两边都含(x-1),因此将方程左边括号内的一项x变为(x-1)后,把(x-1)视为一个整体运算.3、解方程:111111110 2222x⎧⎫⎡⎤⎛⎫----=⎨⎬⎪⎢⎥⎝⎭⎣⎦⎩⎭.【答案与解析】解法1:(层层去括号)去小括号11111110 2242x⎧⎫⎡⎤----=⎨⎬⎢⎥⎣⎦⎩⎭,去中括号1111110 2842x⎧⎫----=⎨⎬⎩⎭,去大括号111110 16842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5168x=,系数化为1,得x=30.解法2:(层层去分母)移项,得11111111 2222x⎧⎫⎡⎤⎛⎫---=⎨⎬⎪⎢⎥⎝⎭⎣⎦⎩⎭,两边都乘2,得1111112 222x⎡⎤⎛⎫---=⎪⎢⎥⎝⎭⎣⎦,移项,得111113 222x⎡⎤⎛⎫--=⎪⎢⎥⎝⎭⎣⎦,两边都乘2,得11116 22x⎛⎫--= ⎪⎝⎭移项,得111722x⎛⎫-=⎪⎝⎭,两边都乘2,得11142x-=,移项,得1152x=,系数化为1,得x=30.【总结升华】此题既可以按去括号的思路做,也可以按去分母的思路做.三、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1、解方程:4343431 623x x x+++++=.【答案与解析】解法1:去分母,得(4x+3)+3(4x+3)+2(4x+3)=6,去括号,得4x+3+12x+9+8x+6=6.移项合并,得24x=-12,系数化为1,得12x=-.解法2:将“4x+3”看作整体,直接合并,得6(4x+3)=6,即4x+3=1,移项,得4x=-2,系数化为1,得12x=-.【点评】对于解法l:(1)去分母时,“1”不要漏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2)注意适时添括号3(4x+3)防止3×4x+3.对于解法2:先将“4x+3”看作一个整体来解,最后求x.2、解方程:4 1.550.8 1.2 0.50.20.1 x x x----=【思路点拨】先将方程中的小数化成整数,再去分母,这样可避免小数运算带来的失误.【答案与解析】解法1:将分母化为整数得:40155081210 521x x x----=约分,得:8x-3-25x+4=12-10x移项,合并得:117x=-.解法2:方程两边同乘以1,去分母得: 8x-3-25x+4=12-10x移项,合并得:117x=-.【总结升华】解此题一般是先将分母变为整数,再去分母,如解法1;但有时直接去分母更简便一些,如解法2.四、解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1、解方程:0.170.21 0.70.03x x--=【思路点拨】先将方程中的小数化成整数,再去分母,这样可避免小数运算带来的失误.【答案与解析】原方程可以化成:1017201 73x x--=.去分母,得:30x-7(17-20x)=21.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70x=140.系数化成1,得:1417x=.【点评】解此题的第一步是利用分数基本性质把分母、分子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以使分母化整,与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要区分开.2、解方程:112 [(1)](1) 223x x x--=-【答案与解析】解法1:先去小括号得:11122()22233x x x-+=-再去中括号得:1112224433x x x-+=-移项,合并得:5111212x-=-系数化为1,得:115x=解法2:两边均乘以2,去中括号得:14(1)(1)23x x x--=-去小括号,并移项合并得:51166x-=-,解得:115x=解法3:原方程可化为:112 [(1)1(1)](1) 223x x x-+--=-去中括号,得1112 (1)(1)(1) 2243x x x-+--=-移项、合并,得51(1)122x--=-解得115 x=【点评】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时,一般方法是由里到外或由外到内逐层去括号,但有时根据方程的结构特点,灵活恰当地去括号,以使计算简便.例如本题的方法3:方程左、右两边都含(x-1),因此将方程左边括号内的一项x变为(x-1)后,把(x-1)视为一个整体运算.五、解含绝对值的方程1、解方程|x |-2=0【答案与解析】 解:原方程可化为:2x = 当x ≥0时,得x =2, 当x <0时,得-x =2,即,x =-2.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 =2或x =-2.【点评】此类问题一般先把方程化为ax b =的形式,再根据ax 的正负分类讨论,注意不要漏解.2、解方程:3|2x |-2=0【思路点拨】将绝对值里面的式子看作整体,先求出整体的值,再求x 的值.【答案与解析】解:原方程可化为:223x =当x ≥0时,得223x =,解得:13x =, 当x <0时,得223x -=,解得:13x =-,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 =13或x =13-. 【总结升华】此类问题一般先把方程化为ax b c +=的形式,再根据(ax b +)的正负分类讨论,注意不要漏解.六、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1、解关于x 的方程:1mx nx -=【答案与解析】解:原方程可化为:()1m n x -=当0m n -≠,即m n ≠时,方程有唯一解为:1x m n=-; 当0m n -=,即m n =时,方程无解.【总结升华】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时,先化为最简形式ax b =,再根据x 系数a 是否为零进行分类讨论.5.3.2 命题、定理、证明了解命题的概念,并能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重点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区分命题的题设与结论.难点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下列问题: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学生能积极地思考教师所出示的各个问题,复习巩固有关的知识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回答.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了解命题和它的构成,教师给出下列语句: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2.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3.对顶角相等.4.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思考:你能说一说这4个语句有什么共同点吗?并能总结出这些语句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初步感受有些数学语言是对某件事作出判断的.教师给出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的组成: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有的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与结论不明显,这时要分清命题判断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已知事项,再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判断语句“画AB∥C'D”有没有判断成分,是不是命题.学生能举例说明是命题和不是命题的语句.与同组同学共同分析上述四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重点分析第2、3个语句.第2个命题中,“存在一个等式”而且“这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是题设,“结果仍是等式”是结论.第3个命题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个角相等”是结论.真命题与假命题:教师出示问题: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2.如果a>b,b>c,那么a>c.3.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你认为这几句话对吗?它们是不是命题?教师定义: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叫做假命题.三、尝试反馈,理解新知明确命题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命题的正确性是我们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作为真命题,定理也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1.“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是命题吗?它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2.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正确吗?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正确吗?再举出一些命题的例子,判断它们是否正确.学生能由教师的讲解理解命题有真有假,并能通过举反例说明命题的错误.解答:1.是命题,题设是“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论是“结果仍是等式”.2.第一个命题正确,第二个命题错误,举例略.四、例题讲解【例】如图,已知直线b∥c,a⊥b.求证a⊥c.证明:∵a⊥b(已知),∴∠1= 90°(垂直的定义).又b∥c(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1= 90°(等量代换),∴a⊥c(垂直的定义).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就可以了.五、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小结,强调重要的知识点.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并能把本节课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简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在了解命题的概念并能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的基础上知道命题有真假之分,其中的真命题又叫做定理,对于假命题只要举出反例加以说明即可,其中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体现出学生愿学乐学的心态,教师要及时地鼓励与表扬.。
七年级下册复习课学案.docx
【例2】图中的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的食物成分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
请据图回答: (1) 甲是 的消化曲线。
(2) 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部位是[];蛋白质被消化成才能被吸收。
(3)肝脏分泌的胆汁经导管流入[] ;胆 汁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未被化学性消$£分子的百篆练习2.“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
”小丽妈妈一直给 她吃钙粉,可是医生说小丽患佝偻病,原因是在于吃 钙粉时没有添加( )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B练习3.人体肝脏能够利用胡萝卜素合成维生素A,因此肝病患者同时易患(【例1】儿童、少年正处在身高、体重快速增长的阶段,应多补充下列哪种物质 A. 糖类B.脂肪C.蛋白质D.水【变式训练】下列营养成分中,既不作为细胞构成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无机盐复习学案一(第一章、第二章) 【例1]你知道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吗?请观察图示并回 答下列问题(“[]”内填序号,“ (1) 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性器官是[ 生 ____ 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 精子与卵细胞在[:①]”上填名称) ]卵巢,能产 ① ② ③ .从母体获得的。
.结合形成受精 卵,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3)人们常说“十月怀胎”。
胎儿在母体[ ]子宫内 发育期间,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是通过胎盘和【变式训练】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A.卵细胞B.受精卵C.胚胎【例2】下列关于青春期特点错误的是 A.男孩开始形成精子 B.女孩开始排卵 C.独立意识增强但独立能力不足 D.可以按生理萌动接近异性 【变式训练】下列关于青春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身高缓慢增长 B.体重几乎不变化 C.出现第二性征 D.脑细胞数量迅速增加 练习1.如图表示从受精到新生儿产出的大致过程,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在表中相应的位置写出相应的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
一、知识梳理
(一)女皇武则天
唐高宗唯一的女皇帝。
她统治期间,唐朝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统治时期,大权逐渐落在手里,690年,她称皇帝,改国号为,她是我国历史上
(二)“开元盛世”
1.唐玄宗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他鼓励扩大面积,号召兴修,整理财政,清理和,他还倡导。
2.武则天发现和提拔、唐玄宗任用为宰相的两位德才兼备的大臣是和。
3.唐玄宗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他统治前期,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励精图治,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
唐玄宗的姓名是。
二、轻松过关
1.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 )
A.唐玄宗开元年间 B.武则天时期C.唐太宗时期 D.唐高宗时期2.唐太宗死后继位的皇帝是
( )
A.武则天 D.唐高宗李治 C.唐中宗李显 D.唐玄宗李隆基
3.七年级历史课上,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武则天是什么人吗?”下列是同学们答复
的四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应是
( )
A.过五则添,武则天是发明四舍五入的古代大数学家
B.凭武责天,武则天是武艺高强、敢于责怪天的武侠
C.作为女性,武则天是不知如何许配给他人的马大哈
D.建立周朝,武则天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下列对武则天当政期间的评价,错误的是 ( ) A.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 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C.减免赋税徭役,鼓励开垦荒地 D.经济呈现衰退趋势
5.如果说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那么盛世中的盛世则是在 ( )
A.贞观年间 B.武则天统治期间 C.开元年间 D.天宝年间6.下列哪些是开元盛世时期出现的现象? (
)
①监狱里犯人不多,判死刑的人很少②耕地面积扩大,全国达8亿亩
③“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唐玄宗统治前期用人的基本原则是(
)
A.任用贤能B.注重门第 C.注重品行 D.注重垦荒8.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A.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B.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
C.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唐玄宗
D.唐太宗——唐高祖——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9.在美国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集聚地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文景之治10.“他遣散一批宫女,销毁宫中大批的锦绣珠玉,并不准另行采购,以表示抑制奢侈的决心。
”这里的“他”是指
()
A.唐太宗B.武则天C.唐高宗 D.唐玄宗
11.把“贞观之风一朝重振”的皇帝是()A.武则天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12.识读右图,正确回答问题:
(1)右图的人物
是。
(2)她是我国历史上的女皇帝。
(3)她在位时,多方招揽人才,发现和提拔
了、
等很有才干的人。
13.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
(1)这几句诗出自谁的什么诗作?
(2)“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3)前四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4)这首诗的内容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