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四分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四分册完整版

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四分册完整版

写在最前:本资料原始版本来自于互联网,经大幅度增加修改内容和深度优化排版后发布于互联网,版权归修改作者所有,不推荐再次修改电子版本(将严重影响排版)。

由于本资料最初编写目的仅为让修改作者更好地复习历史学科,结合上课笔记编成,故本资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同学的复习计划,敬请原谅。

2015年1月起本资料的所有权利转交给第二修改作者黄珍妮。

第四分册西欧中世纪(5C-15C)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原因:生产力的提高。

前提: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条件:资本原始积累: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

英国圈地运动典型途径之一。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表现:手工工场。

生产力变化:①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尤为引人瞩目;②社会分工;③工商业者内部的分化更为激烈;④新兴的手工业中心。

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百年战争及影响:百年战争:1337—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

影响:百年战争深刻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

英国无力图谋向欧洲大陆扩张,专注自身事务,民族意识明晰【疆域】;法国在共同抗击入侵者的斗争中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这一切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意识】。

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和基本要素:时间:15世纪末英法形成民族国家。

基本要素(4点):①百年战争激发了各阶层民族意识;②领土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政治前提【确定的疆域、统一的政治】;③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是民族国家形成的经济动力【统一的市场经济生活】;④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形成增加了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统一的语言、文化认同】。

【B】15世纪下半叶英法政治制度的变化及原因:变化:由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②百年战争及玫瑰战争后,英法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寄望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⑤在这样的背景下,15C下半叶君主专制出现了。

一单元复习教案

一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四次侵华战争的时间、目的、侵华国家、结果、所签条约的内容与影响,知道中国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复习,培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侵华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读书。

【教学重点】: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列强侵华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程的关系【教学方法】:内外迁移教学法、类比法、讲授法、提问法、自主互动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结合学案【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回顾中国古代史,引出中国近代史的侵华战争(用课件出示的两组图片)师出示第一组图片师说:同学们请欣赏中国古代的一组图片!中国古代有灿烂的青铜文明、灿烂的秦汉文明、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一直到清朝前期,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居世界前列的。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文明,也引领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但是中国近代却是这样的,看!(师出示第二组图片)圆明园成了废墟、北京被蹂躏、许多不平等条约在签订。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近代中国是贫穷的、落后的。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用课件出示这句话)今天我们就要复习中国近代史上的四次侵华战争。

请看大屏幕。

2、课件出示教学目标,让生自己读一读。

3、师问:谁知道中国近代史上的四次侵华战争?一生答。

(师板书四次侵华战争)二、复习过程-侵华战争类1、课件出示导学提纲㈠掌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目的、侵华国家、借口、结果、《南京条约》的内容与影响?师说:同学们根据提纲㈠,迅速回顾所学内容,准备回答。

师提问,生答。

师强调: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⑵《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可以简单记为广-厦-福-宁-上,广州位于最南边,上海位于最北边。

历史单元复习教案

历史单元复习教案

历史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复习,学生能够复习并掌握历史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和事件。

2.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复习历史单元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但不限于重要战争、政治变革、科技发展等。

2. 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

3.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对比,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历史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 复习:带领学生复习历史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和事件,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帮助他们理解历史事件的深层含义。

4. 比较:组织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对比,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5. 总结:对本次复习进行总结,强调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和分析历史事件,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展示思考等。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如复习笔记、历史事件分析等,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指导。

3. 测验考试:组织历史单元的测验或考试,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多媒体展示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鼓励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初中历史单元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单元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历史单元中的重要内容,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
2. 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并理解历史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复习历史单元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3. 探讨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2. 思考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历史教科书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历史单元内容(30分钟)
1. 讲解历史单元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和背景知识;
2. 通过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回忆并理解这些知识点。

二、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20分钟)
1. 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帮助学生建立历史事件的时间线,理清事件发展的顺序和逻辑。

三、探讨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20分钟)
1. 分组讨论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并总结出结论;
2.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并进行班内讨论。

四、课堂总结(10分钟)
1. 简要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对历史保持好奇心,持续学习和探索历史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复习教学,学生对历史单元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并让他们意识到历史对当今社会的重要影响。

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忆,也是未来的指引,希望学生能更加热爱并理解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课第四分册备课笔记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课第四分册备课笔记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 会的演变
• 15、16世纪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 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在经 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哪 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 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 路开辟和殖民掠夺; • 政治:英、法等民族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 取代等级君主制; • 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由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 演进; • 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讨论一: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 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 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 多支持加强王权: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 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 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 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 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 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 制出现了。
• 讨论二:探索与争鸣(P9)
• 主要差异: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1.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 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2.英国,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 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 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3. 英、法君主专制的异同 异:法国君主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1)法国,宣扬“君权神授”,王权控制社会各 方面 (2)英国,议会力量制约王权 同:都采取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1)英法君主专制初期,打击大贵族势力,全力 加强王权 (2)颁布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比如鼓励商品 输出、颁布航海法令等
一.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1.过程 (2)15世纪末法国成为民族国家 A.实现政治统一 B.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C.法语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2.意义:英法从等级君主制向君主专制转变

历史第四分册单元导言整理

历史第四分册单元导言整理

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起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单元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王权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欧美大陆新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向封建专制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先后爆发了英国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它们以排山倒海之势给旧统治以致命打击,在欧美主要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三单元工业社会的来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欧、北美及其他地区,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铁路和汽船代替了马车和木帆船,煤炭和钢铁等新能源、新材料被广泛应用。

与生产力迅猛发展相适应,工厂制、社会立法等新制度和新法规应运而生。

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社会阶级结构、上层建筑、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等的深刻嬗变。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

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19世界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北美、中东欧和亚洲。

美国通过工业革命和南北战争,向着世界强国的道路迈进;德意志民族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统一,在中欧迅速崛起;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后不断扩张,又经历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也跻身资本主义国家之列。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整理知识要点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导读】●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P31、英国圈地运动与资本原始积累(B):资本原始积累是指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资本集中于少数人的历史过程;英国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途径,它始于15世纪下半叶,主要以暴力手段强制剥夺农民土地,并借助国家立法使失地农民转变为雇佣劳动者。

它将英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性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手工工场:(C):手工工场产生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它是工商业者内部贫富两极分化的结果:商人和少数富裕工匠开始以工场主(雇佣者)身份拥有工场全部生产资料,破产者和普通工匠沦为被雇佣者,靠出卖技术和力气谋生)它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特点),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

英国的手工工场最具典型。

发展较迅速。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P6——8一、关于民族国家1、基本要素(A):⑴.政治:有确定的领土疆域;民族国家的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⑵.经济:有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⑶.文化:有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文化认同。

2、15世纪末,英、法成为民族国家。

二、君主专制(B)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历史第一单元详细讲解教案

历史第一单元详细讲解教案

历史第一单元详细讲解教案教案名称,历史第一单元详细讲解。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了解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3)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历史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3)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研究和传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3)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

2. 教学难点。

(1)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2)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15分钟)。

(1)介绍历史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讲解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和联系;(3)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和意义。

3. 探讨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20分钟)。

(1)介绍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历史学、近代历史学和现代历史学;(2)讲解历史学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成就;(3)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4. 分组讨论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30分钟)。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2)每组选择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议和讨论;(3)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

5. 梳理历史学科的重要内容(15分钟)。

(1)总结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2)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和意义;(3)鼓励学生对历史学科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6. 课堂小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部编版下册一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版下册一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版下册一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复部编版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的内容,确保他们对该单元的重要知识有所掌握。

教学内容
- 单元主题:古代人类和我
- 单元重点:认识古代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情况
复活动
活动一:图文匹配
1. 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上面有一组图文描述。

2. 要求学生根据图文描述,将卡片与所对应的图片配对。

3. 遍历所有的图文卡片,确保学生能正确地将卡片与图片匹配。

活动二:角色扮演
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扮演古代人类中的不同角色(如猎人、农民、工匠等)。

2. 要求学生在扮演的角色中展示该角色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3. 鼓励学生与其他组共享自己的角色信息,以增加对古代人类的整体了解。

活动三:问题回答
1. 教师提问一系列与单元内容相关的问题。

2.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

3. 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单元中的重要知识点。

总结
通过本次复活动,学生将对部编版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这些复活动旨在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为他们打下牢固的历史基础。

以上为部编版下册一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复教案。

初中中国历史复习教案

初中中国历史复习教案

初中中国历史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中国历史复习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回顾历史知识,巩固已学内容,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历史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的联系与发展。

教学准备:电子板书、复习资料、历史教材。

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知识点
1.让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历史知识,强化对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认识。

2.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复习,巩固对历史术语和关键人物事件的理解。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提问、回答,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第二步:练习题目
1.布置历史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讲解不明白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让学生相互交流答案,纠正错误,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三步:思考反馈
1.组织学生讨论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2.让学生思考历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历史知识。

教学反思:这节历史复习课,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为他们更好地应对期末考试做好了准备。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努力,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取得好成绩。

初中历史人教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和要点。

2. 提高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1. 复习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

2.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历史概念。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问答或图片展示等形式,帮助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二、知识巩固1. 讲解重点概念教师对第一单元的重点概念进行讲解,如文明、农业、商业、工业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

2. 案例分析教师以古代文明发展为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文明的兴起和衰落,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三、历史事件分析1.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分配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和研究,分析该事件或人物对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2. 展示分享每个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分析和研究成果,让全班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课堂总结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历史知识。

五、课后拓展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历史事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复习,学生对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他们对历史概念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历史学习中,应该多设置类似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初中历史第四册人教版教案

初中历史第四册人教版教案

初中历史第四册人教版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2.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工具: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出示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的图片,让学生讲出其名称。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明清时期会出现这些新的农产品?它们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商品经济的活跃程度。

2. 分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背景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讲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内容和影响。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并补充总结。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思考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阐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鼓励。

新人教版历史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历史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历史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中国古代的皇帝和后妃文化。

- 理解皇帝是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

- 认识一些著名的皇帝和后妃。

教学准备:
- 教材《新人教版历史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

- 教具:图片、PPT等。

教学过程:
1. 引入:向学生简要介绍古代的皇帝和后妃文化,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呈现图片:通过图片展示一些著名的古代皇帝和后妃,引导学生认识他们的形象。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就所呈现的图片进
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皇帝是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后妃在
宫廷中的地位。

4. 搜集资料:让学生搜集一些著名的皇帝和后妃的资料,并进
行简单的整理。

5. 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分享给其他
同学。

6. 总结: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强调皇帝和后妃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写一篇关于
皇帝和后妃的作文。

课堂互动: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皇帝和后妃的关系和作用。

- 学生可以就自己喜欢的皇帝或后妃进行简单介绍。

注意事项:
- 确保学生理解皇帝和后妃的概念和地位。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

- 帮助学生理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皇帝制度的运行。

历史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

历史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

下节课预告
主题概述
简要介绍下节课的主题和内容,概括其重要性和意义。
预习指导
提供预习下节课的方法和建议,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学习。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 影响和意义,培养历史 思维能力。
03
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能 够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 意识。
04
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 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 习惯和思维方式。
02 历史背景
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概述
描述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所涉 及的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政治 、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情况。
历史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
目 录
• 引言 • 历史背景 • 课程内容 • 课程总结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历史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
课程性质
选修课程,属于历史学科领域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 养和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01
掌握相关历史事件、人 物和概念,了解历史发 展的脉络和规律。
等。
分析这些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和影响,探究他们如何推动
03
历史进程。
重点回顾
重点事件
1
2
掌握本课讲述的历史事件,了解事件的发生、发 展和结局等。
3
分析这些事件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探究它 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收获
知识拓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 的详细内容,拓展了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事件二:影响和意义
历史事件三

高中历史第四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范文一则

高中历史第四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范文一则

高中历史第四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范文一则【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对工业时代到来以前的世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形成总体概念。

掌握重要历史人物(如文艺复兴的巨匠、新航路开辟中的探险家)的事迹,重大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君主专制形成)的始末,以及与重要历史现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民族国家形成、近代殖民主义产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等)的由来发展相关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继续进行从各种材料(文献资料、地图、历史画面、艺术品……)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训练加强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时间或历史概念;学会用不同领域、不同范畴、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学会从多种角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学习用历史的思维分析历史现象;学习甄别历史资料的方法等。

有选择地进行表达历史信息,交流学习成果的方法训练,培养历史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从中世纪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转型期的史实中,深刻地认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动力的观点,认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等辨证关系的解释。

认同欧美主要国家在这一时期在经济、文化、思想、科技等各领域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先进的,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从这一时期各类杰出人物身上学习追求真理、追求幸福、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敢于斗争、坚强不屈等高尚品格。

另一方面,初步体会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谴责殖民主义的罪恶。

【单元每课时教学目标及主要学习活动、作业】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15、16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变化的主要表现;知道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理解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解生产力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联系;理解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解读“探索与争鸣”中提供的材料,学习从采集表层信息,到分析归纳发现深层信息从而形成观点的思维方法。

初中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教案课程名称:历史年级:初中一年级单元:第一单元主题:人类文明的起源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起源的理论和证据2. 掌握古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3. 了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主要特点4. 掌握古代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5. 理解古代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化,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二、教学内容1.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2.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主要特点3. 古代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人类起源的理论和证据、古代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2. 难点:理解演化论和创造论之间的冲突,理解不同时期人类社会的差异和联系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2. 学生讨论3. 小组合作探究4. 组织学生进行多媒体资料查找和整理五、教学过程1. 教师用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人类的起源和进化2. 学生分组讨论人类起源的理论和证据,并展示自己的观点3.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特点,并对比分析各时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4.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探究古代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并撰写研究报告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深化对人类文明起源的理解六、作业安排1. 完成研究报告,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特点以及古代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2. 阅读相关资料,准备下节课的讨论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人类文明的起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掌握了古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研究,展示了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在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和思考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统编四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第一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

统编四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第一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

统编四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第一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 掌握了解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的方法。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

- 掌握了解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的图片,让学生对古代文化产生兴趣,并引出本单元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研究活动1. 学生观看教师播放的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的视频资料,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观感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结构,并进行简单的讲解和讨论。

3.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的理解和想法。

结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收获,并布置学生预下一课时的内容。

第二课时导入通过给学生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的实物或模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情和兴趣。

研究活动1. 学生观察和分析所展示的实物或模型,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

2.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归纳他们对所展示实物或模型的认识和理解。

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对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的认识和看法。

结束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分享,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的了解和认知,并布置学生复和训练的任务。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给予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反馈。

2.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和分享,相互研究和交流,提升彼此的认知水平。

3. 学生完成预、复和训练的任务,检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扩展1. 学生可自行寻找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和研究。

2. 学生可通过参观博物馆或考察实物,进一步体验和感受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课程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三课时
【内容主旨】
总:15-16世纪西欧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演变。

演变包含经济、政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1)15世纪,民族国家建立和王权的强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民族国家是工业化的政治基础。

英、法两国由于独特的历史条件,领先一步。

2)15、16世纪之交,新航路的开辟以及随之开始的殖民掠夺,以“恶”的杠杆撬动历史,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航海家的成功是历史的必然,他们不自觉地成为历史的工具。

3)文艺复兴是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创造杰出成就,促进思想解放,为工业文明的来临做思想准备。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考纲梳理教材、理解教材,较好地完成基本练习。

难点:15-16世纪西欧时代特征的概括与理解;欧洲中世纪政治上的演变;新航路开辟
影响;中西航海的比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言及“君主专制”)
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环节一:直接导入。

第四分册主要讲述西欧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

包括五个单元(阅读目录)。

设计意图:立足教材,阐释第四分册各单元之间内在逻辑,使学生构建第四分册整体框
架。

环节二:第一单元标题解题
找出单元标题中的关键词?
演变有哪些限定?时间?地点?内容?
社会可以从哪些具体角度思考呢?
(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

在不断的变化中也就有了对旧的冲击,对新的孕育,在第一单元中,我们要不断提问,旧的是什么?孕育的新的是什么?)
(15-16世纪;西欧;社会)
(经济、政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
设计意图:通过对单元标题的思考,使学生在捕捉关键词并适当扩张的过程中掌握单元要点,进一步培养学生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提纲挈领的能力。

环节三:以“单元导言往往是单元重点的浓缩”为过渡,让我们对导言进行细加工吧。

练习与思考。

见附录一。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教材。

通过逐条分析让学生明确15-16世纪西欧的时代特征。

环节四:“单元导言”巩固练习,见附录二。

设计意图:通过相应练习考察学生对15-16世纪西欧时代特征的整体认识;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解。

环节五:(过渡)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欧洲的政治也发生了变化。

从封建等级制逐渐过渡到君主专制。

(概念解析)什么是君主专制?
(知识梳理)打开P8对“君主专制”进行梳理。

西欧君主专制形成的背景原因?时间和代表国家?初期的影响?后期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梳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教材。

环节六:“君主专制”巩固练习,见附录三。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君主专制概念、对西欧君主专制形成原因及影响的理解。

环节七:中世纪西欧政治制度的复习与拓展。

见附录四。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形式对中世纪西欧政治进行归纳比较,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时代特征: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演变 经济上 政治上 对外关系上: 思想文化上“ 【作业要求】笔记整理,复习相应内容 【教学反思】
【资料附录】
附录一:
1.根据导言完成填空
15、16世纪,随着( 1 )生产关系的产生和( 2 )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 社会( 3 )的提高和( 4 )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 5 )原始积累。

( 6 )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 英、法等国( 7 )的形成和( 8 )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 9 )的发展。

/ ( 10 )的开辟和西欧早期海外( 11 ),推动( 12 )的古代世界逐渐向( 13 )的现代世界演进。

/ ( 14 )和( 15 )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对摧毁( 16 )制度和建立( 17 )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2.概述西欧社会在经济、政治、对外、思想文化方面的演变情况?
3.演变的根本方向是什么?
4.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附录二:
5.关注时代特征,是把握历史发展的核心。

如果把15到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其最大的特征是( ) A .在动荡中进入中世纪 B .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 C .在革命中实现民主化 D .在变革中实践工业化
6.推动人类历程由分散走向整体,由区域走向世界的演变的原动力是( ) A.西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欧亚新航路的开辟 C.西欧海外殖民扩张 D.英国的圈地运动
附录三:
7. 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

这位统治者是( )
一.君主专制(B ) 1.背景与原因 2.时间,代表国家
3.影响:
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
8.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国家君主专制政体形成的社会背景不包括()
A.民族国家的形成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C.封建贵族割据势力加强 D.新兴资产阶级寻求王权的支持
9.恩格斯说:“中世纪后期,当所有各地的采邑关系造成了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这团乱麻又不可能解开的时候,情况是怎样的呢?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

”当时“王权是进步的因素”,主要是因为()
A.王权能与教会抗衡 B.国王是民族国家的象征
C.国王是新贵族的代表D.王权能保障资本主义的发展
附录四:
10.填空:中世纪欧洲在政治制度上先后经历了()、()和()三种形态。

11.问答题:西欧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制度产生的背景、影响?
12.西欧政治制度演变历程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思路:政治制度要应时而变,政治制度的变化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