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乡下人家》优质教案
《乡下人家》优质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围绕乡下人家的生活展开,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农村生活的一些场景和人物,培养学生对农村的了解和尊重。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
•教材准备: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乡下人家》
•工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乡下的风景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课文
•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乡下人家的生活场景和人物。
•注重讲解生词和理解课文内容。
3. 分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乡下人家的生活特点,产生自己的见解。
4. 课文赏析
•针对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或段落展开深入的讨论和赏析。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表达能力。
5. 情感体验
组织学生展开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农村生活。
四、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和纠正。
五、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探究更多关于乡下人家生活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六、教学总结
通过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乡下人家的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以上是本文对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乡下人家》的优质教案分享。
希望能对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③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指导背诵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①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春光美”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怎么来概括呢?
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洞口可用“宽”“高”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在简图上补板书:宽、高、大)
②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
理解“突兀”:高耸,指山势高耸。“森郁”:树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很有气势,不禁使人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索绕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合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如:写雪峰、雪水时的确切比喻;“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许多叠词,读起来别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读的句子。
●摘抄优美词句
课题
1.桂林山水
已查阅“√”
教学内容
品读文本
教学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②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④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堂教案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堂教案设计第1单元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颂春为专题,选编了《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练习,一篇习作。
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多角度地赞美春天、亲近自然,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单元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专题安排的。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
通过读、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二、教学目的:1.知识: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指定段落。
2.能力: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品味赏析之余还要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
3.思教: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春天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1.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课文情境,较快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文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
2.在古诗的学习上,解字词、明诗意、诵诗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我们主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感受春景。
4.让学生自读自悟中了解春天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难点:1.通过不断的阅读,熟记并达到背诵。
2.在古诗学习上,注意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3.重点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并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学设计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单元主题和课文内容进行设计。
本单元的主题是“春天”,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春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的朗读和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课后习题的解答以及对本单元主题的讨论和表达。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进行基本的阅读和写作。
但是,对于一些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同时,学生对于春天的理解和感受各不相同,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感受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能够通过课后习题的解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能够通过讨论和表达,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把握。
3.学生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的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2.讲解法:通过讲解生字词和课后习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4.表达法: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生字词卡片。
3.课后习题解答。
4.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春天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课后习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巩固(10分钟):通过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5.拓展(10分钟):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模板)(第一单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模板)- 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说认识本单元生词:…
2.能够正确朗读本单元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4.了解本单元课文的作者及背景知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 生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理解与朗读。
3. 相关练习的完成。
难点: 1.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2. 生词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
2.教学课件:…
3.教学辅助工具:黑板、粉笔、图片、单词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1. Warm-up(热身)
•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Presentation(呈现)
•教师通过读课文或语音录音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意。
3. Practice(练习)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理解练习,如填空、选择题等。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展示学生表达能力。
4. Production(表达)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强表达能力。
•学生撰写课文总结或感悟,提升写作能力。
5. Homework(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复习课文内容。
•自觉背诵课文,在课堂上进行背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
2.能按要求正确书写生字词,增强词汇记忆。
3.能正确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看法。
4.能在困难情境中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有所获的秘密》2.生字词:探寻、屏息、湖泊、漫步3.文学常识:诗歌、寓言故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2.正确书写并运用生字词。
3.学会倾听他人,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2.运用生字词进行合理的语言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入新课。
2.课文学习:轻声朗读课文,理解意思。
3.生字词学习:板书生字词,学习笔顺发音。
第二课时1.课文鉴赏: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生字词造句:学生自由造生字词句子。
第三课时1.课文背诵:学生跟读课文,小组合作背诵。
2.课文理解: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
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也需要加强,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作业。
另外,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给予学生机会进行言语交流。
六、教学延伸1.小组朗读: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相关诗歌和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春天”,包括《找春天》、《泉水》、《识字1》、《古诗两首》等课文。
这些课文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生机勃勃的景象,旨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同时,本单元的生字词较多,对学生认读、理解、运用词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短篇文章,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
但是,对于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仍有困难,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春天的认知大部分来源于生活经验,对于文本中的春天景象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来感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读、理解本单元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珍惜生活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文本中春天景象的感知和描绘;3.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通过图片、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2.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认读和复习;3.准备课文朗读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春天景象。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提示生字词。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生字词认读比赛,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朗读诗歌,感受古诗之美;2.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能描述故事情节;3.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歌描写的对象;4.能够初步体会古代文人情感表达方式,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读诗歌。
二、教学准备1.《古诗三首》教材相关课文;2.录音机、音响设备;3.打印好的《古诗三首》文本;4.图片、PPT等辅助教学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音响设备播放《静夜思》原声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并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营造宁静的学习氛围。
2. 学习《静夜思》1.课堂朗读:老师朗读《静夜思》,学生跟读;2.理解诗意:结合图片展示,学生讨论诗歌描写的景色,增进理解;3.默写训练:让学生尝试写出《静夜思》的几句诗句,检验理解程度。
3. 学习《春晓》1.课堂朗读:老师朗读《春晓》,学生跟读;2.情感表达:让学生思考诗歌中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开展情感交流;3.听课后感:学生用简短语言描述自己的春天感受。
4. 学习《登鹳雀楼》1.课堂朗读:老师朗读《登鹳雀楼》,学生跟读;2.诗歌背景:简要介绍《登鹳雀楼》的背景和作者,增加诗歌的历史感;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认为的诗歌意义,各小组报告。
5. 总结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品味和理解古诗的韵味,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默写《静夜思》的前两句;2.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天;3.谈谈你对《登鹳雀楼》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情感体验和实际应用,学生在诗歌中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也开发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表达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积极,但还需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好诗歌的理解和背景知识,提高诗意理解的深度。
以上是本次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诗三首》。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
1.古诗词三首教案目标:1.认识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教案重点: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案难点:1.理解诗句句意教案课时:3课时教案过程: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导入: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1/28二、学习课文(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1.独: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孤云:孤独的白云(孤帆远影碧空尽);独去闲:独自飘来飘2/28去悠闲自在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课文《小草》的内容和要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重点
- 掌握课文《小草》的内容和要点。
-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内容
1. 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草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预导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草的特点和作用。
3. 研究课文《小草》并完成相关练。
- 逐段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的内容。
- 分组讨论,整理出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 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理解,概括出课文的主旨。
4. 合作研究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通过展示、表演等形式向全班讲述该段落内容。
5. 节后反思:引导学生回顾研究过程,总结所学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收获。
教学资源
- 课文《小草》的课本及相关练题
- 视频或图片资源
- 小组展示用的道具或素材
教学评价
-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 通过小组合作的表现和展示情况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学生完成的课后练和反思记录。
教学延伸
-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的知识,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来。
- 鼓励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其他事物,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描写它们。
以上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的概要。
具体实施时,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 习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2
3.小结(板书:读写“地雷战”)
2、识“地雷”
1.出示“地雷”。
(要想打好地雷战,我们首先要理解“地雷”……)
2.回顾“地雷”。
三、挖“地雷”
1.出示短文。
(这是我们下学期会学到的一篇关于桂林风光的课文,它里面埋藏了很多“雷”,但为了确保安全,我们今天先欣赏一小段,桂林的水……)
综合评价
2.默读并做批注。
3.比较句子。
4.赛地雷。
(我们的地雷可不光藏在这篇课文中,还经常埋在这样的句子里……)
4、埋“地雷”
1.小练笔。
(同学们,“地雷”挖完了,如果把它白白丢掉,可就浪费了!)
2.成果展示。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读写地雷战”,在阅读文章时,我们要学会挖雷,在写文章时,我们要懂得埋雷。这样,我们的作文才能威力十足,越写越好!
听课人:时间:
读写“地雷战”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修辞手法,学习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
2.通过阅读短文,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及表达水平。
3.培养学生写作时,有意识地使用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及表达水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即时评价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地雷战》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案是帮助教师夯实基本功的重要工具。
每个环节要多长时间?每节课的时间怎么利用效果才能最大化?每个环节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①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②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③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④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激趣导入①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②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生在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释题,简介背景①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②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学生自学,初步理解①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尽:完。
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②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①自由吟读。
②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望洞庭●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示教学挂图。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
(板书诗题)●自由吟读①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
●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①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②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下的湖面。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
2.能熟练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和默写。
3.能运用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书写和造句。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的内容和重点词语。
2.进行正确的朗读和默写训练。
3.能够进行简单的书写和造句练习。
三、教学准备
1.课本《语文园地一》课文材料。
2.黑板、彩色粉笔。
3.学生课堂用书。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
•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词语和句子。
•学生跟读课文,并进行订正强化。
•默写课文内容,帮助学生记忆。
3. 练习
•学生之间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加深记忆。
4. 巩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归纳课文内容,互相交流。
5. 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做好记忆。
五、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学生朗读、默写、书写和讨论,观察学生的表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这份教案是根据《语文园地一》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心目中的乐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乐园,并能够表达自己对乐园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想象,表达出自己内心对乐园的独特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精心选择的图片,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乐园的向往和想象。
2. 学习乐园的特点1.让学生通过听老师介绍和想象,初步了解乐园的特点:美丽、安静、充满快乐等。
2.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各自理想中乐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享讨论结果。
3. 习作:我的乐园1.让学生按照自己对乐园的理解,动手写出自己的乐园,可以是生活中的地方,也可以是想象中的世界。
2.指导学生如何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乐园的景象和情感,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习作,促进学习共同进步。
4. 总结讨论1.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各自创作的乐园,分享感悟和收获。
2.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五、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将课堂上的乐园作文整理好,明天交到老师手中,老师会进行认真批改并给予建议。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想象和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继续加大对学生语言文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多加练习,提升表达能力。
以上便是本节课的优质教案,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激发对文学的热爱。
【精品】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3、初步体味创作诗文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语境导入同学们,这些日子老师看到许多小朋友在操场上放风筝,不禁使我想起了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喜悦的,此时你脑海中有哪些关于春天的诗?生吟诵古诗。
2、让我们带着春天的气息,一起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生齐读)《宿新市徐公店》3、释题:齐读课题,在这儿新市是地名,现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那么“宿”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二、初读古诗,读通诗句1、出示诗文内容。
2、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把诗读准了。
3、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准确。
4、指名读(读得怎样?)——师范读——齐读。
三、借助意象,入情入境1、我们常说诗情画意,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真想把这幅美景画下来,可又不知道该画哪些景物,怎么画?你愿意帮帮老师吗?(愿意)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你们还得认认真真读上几遍古诗,一边读一边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然后四人小组讨论画什么景物,怎么画,呆会儿我们在黑板上一起画,能做到吗?2、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3、集体交流。
你想画下什么,什么样的,从诗中哪儿知道的?(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画菜花,师画一朵,问:你满意吗?黄蝶,什么颜色?为什么?急走,你能表演一下吗?走,在古代就是跑的意思。
师:面对着这样一望无垠的油菜花,面对着急切追蝶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读一读?(2)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过渡:一心只忙着追赶蝴蝶的孩子,并没有留心周围的迷人春景,你看到了吗?你会留下什么景物?篱落疏疏:(篱笆,什么样的篱笆?你从哪里看出来?一径深:组词理解:径,路径(在篱笆的旁边还有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路?树头花落,树上的花会形成浓密的树阴?未成阴?(引导:夏天枝繁叶茂,绿树成阴,未成阴就是还没有树阴的新叶已长出了……)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美美的读一下4、想把美丽的春天和活泼的孩子放在一幅画中吗?5、齐声配乐朗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会从关键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想法和情感。
2.学习和积累词语,了解城市和乡下的不同。
3.看图写一段话,根据例句仿写。
4.积累和理解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教学重点词句段运用(积累词语,了解乡村和城市的区别,仿照例段写片段)教学难点理解并积累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
第一课时一、交流平台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有些语句特别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想法,读读下面的几位同学的交流,想一想这些语句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和想法?(板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情感)1.小刚:如《清平乐》,我从“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感受到作者对乡下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
小兰:我从《乡下人家》的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想法。
小明:学习《天窗》这课时,我从“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请同学们把上面表示作者情感或想法的部分用“——”画出来。
3.学生交流。
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4.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1)《清平乐》表达了作者对乡下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
(2)《乡下人家》表达了作者的想法是“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天窗》表达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4. 小练习:请同学们从本单元其余的文章中找最能表达作者感情或想法的句子,看看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或想法。
示例:从《宿新市徐公店》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表达了诗人喜爱儿童及乡间美景的思想感情。
从《三月桃花水》体会到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词句段运用(一)读一读,并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板书:城市生活农村生活)1. 出示:繁华璀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大街小巷肥沃麦浪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2.读一读,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平舌音“璀、璨”,鼻音“袅”。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1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宿新市徐公店》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并能根据诗中描绘的情景想象写一段话。
4、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起,从而提高文学素养。
二、设计理念:以读促思,以思促读,读写结合,深刻体会诗人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同时,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阅读古诗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四、教学难点:理解“急走”意思,能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两首描写春景的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指名背诵《咏柳》、《绝句》)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好不好?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万紫千红、充满活力的。
那就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全诗)2、你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的哪位诗写的吗?(宋代、扬万里)请你具体介绍一下作者以及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
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
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解题:宿:过夜。
新市:地名,在湖南省。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要求: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走遍千山万水”教学设计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它们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以及《忆江南》都是名家写大好河山的,画面感强,有拓展的空间。
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
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教学目标1、认识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学习通过看注释,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说出有关景物的特点。
4、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例段写话。
6、通过专题阅读,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美文美读,学习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大量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学法:1、反复诵读,品味,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感受景物的特点。
2、对精读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流程单元自主预习课单元预习目标1.读准字词。
2.正确读文。
3.写好生字。
一、出示“单元导读”及课文内容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 2 桂林山水3记金华的双龙洞 4 七月的天山二、感知课文1.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看看第一单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景色?出示:自读要求(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方法:(1)借助拼音。
(2)查字典。
] (2)完成检测题。
2.检查:(1)多音字我会读。
(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3)根据意思写词语。
(4)认读词语我能行3.再次读文。
出示课件(1)自读要求朗读整组课文:同桌共用一本书轮读课文(每个学生读一段),出现错误一方需重读,都正确后奖给自己一颗星。
(2)精彩句子我会读三、识记生字1.慧眼识生字、用心巧记字。
2. 仔细观察学写字。
预习达标课教学设计1.小组预习达标检查:四人小组内,小组长根据预习卡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对字词和课文朗读过关检查并做好记录和评价。
课文内容的概括放在课文学习中进行,此环节只作交流不做评价。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读课文。
3.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教师抽查预习情况教师抽查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根据抽查情况作出评价。
重点指导预习中的字词、朗读的问题。
梳理全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第一关:认识字词,书写字词。
1.认读词语我能行!2.词语万花筒。
3.近义词是朋友。
4.反义词是敌人。
第二关:读课文•闯关规则:内容:本单元四篇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出现错误不多于一次为过关!《古诗词三首》课文中有两首古诗和一首词组成,分别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刘禹锡的《望洞庭》,还有白居易的词《忆江南》,三首诗词在内容上都是写南方自然风光的。
(请每一组的2号读古诗)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向往的游览胜地,《桂林山水》一课用优美的语言写出桂林山水的奇丽之美。
(请每一组的4号接读的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
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
(请每一组的1号接读的课文)《七月的天山》一课作者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特点。
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那就读读课文吧!(请每一组的3号接读的课文)第三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浏览课文,了解课文介绍了哪些风景名胜。
2.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4.朗读质疑,提出难以理解或觉得有价值的问题。
5.小组内交流解疑——班级交流解疑——运用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重点了解课文写了哪些内容?谈一谈你的感受?《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
3.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重点:能通过想象和朗读理解古诗大意。
难点:感悟古诗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古诗三首》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⑴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⑵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⑶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⑴指读全诗。
(正音)⑵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以读代讲,读出意境。
四、深情朗诵《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春江花月夜》、《登高》、《江南春》、《山居秋暝》,感受诗人笔下的自然之美。
单元精读引领课《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分析《桂林山水》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中的第2课。
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
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
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2.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1.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
2.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处风景。
教学重点、难点:1.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解决措施:1. 通过阅读,品味词句,利用多媒体调动起学生各种感官,想象、体会桂林山水的美。
2. 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揭题引入,复习旧知1.听写词语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⑴听写(请两名同学板演)⑵同桌互判⑶订正2.根据意思选择词语⑴比喻声势雄壮浩大。
()⑵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
()⑶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⑷指山脉河流接连不断。
()⑸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3.揭示课题,回顾内容。
(根据预习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探究课文,品味美(一)、读中感受美1.感受“水”美(1)播放多媒体课件: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
(学生凭借感官从画面比较中感受漓江水的独特美。
)(2)你能把漓江的水美美地读出来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3)说一说: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漓江的水静、清、绿。
)2.感受“山”美(1)用多媒体课件先后展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
(学生凭借感官从画面比较中感受桂林山的独特美。
)(2)你打算怎样来读桂林的山呢?(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文)(3)播放课文配乐(学生配乐读文)(4)说一说: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桂林的山奇、秀、险。
)3.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境界美(1)播放录像片断:游客成竹筏畅游桂林山水的情景。
(学生感受情境(2)假如你也乘着竹筏荡游在桂林山水之中时,你想把那般情景描述一番吗?请带着你的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学生配乐朗读)(3)说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谈)4.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
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
(二)说中体会美1、师:同学们,桂林的山水如此美不胜收,大家都很喜欢吧?你们也想赞美一下桂林山水吧?那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赞美桂林山水,可以写广告词,可以吟一首小诗,可以画一幅画……2、生汇报,展示成果三、总结全文同学们,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给我们美的享受。
作者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手法具体形象地进行描写,这种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四、欣赏诗歌,升华情感1.拓展课后的阅读链接。
同样的漓江水,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彰显着不同的魅力。
袁鹰笔下的《浓碧》,漓江水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小诗配乐)先指名朗读,后齐读。
——这真是相同漓江水,万种漓江情。
2.桂林山水是一副奇丽的画卷,是一首抒情的歌曲,是一段旖旎的诗篇,是一处温柔的仙境,让我们一起欣赏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第一单元主题略读提高课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古诗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教学思路:导入语: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主题单元略读提高课。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四篇课文。
(出示课件)。
其中《桂林山水》在精读引领课已经学过了,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运用什么方法学习了《桂林山水》。
学生说,教师再出示课件(学习方法)我们就运用这种方法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
出示略读提示。
一、学生根据略读提示默读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完成导航卡。
二、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四人小组合作)2、、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见了什么景色?(请用:“﹏”画出来)。
(2)“明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会感到“眼前一片明艳”?(3)汇报4、出示过渡句: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