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武汉”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在实践中理解历史在历史中体验生活_省略__张之洞与武汉_的研究性学习报告_张莉
!"#$"%"&’()*
这次假期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一、收集、 整理相关材料。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这次活动,计划进行实 践活动的第一步,即师生分头搜集相关资料。同学 们有的在校图书馆借阅到《末代名臣张之洞 》 ,有的
!"
+,,+- . 来,但学生们一时无法解决,对此老师及时给予肯 定, 并鼓励大家不要回避疑难问题, 同时表示将帮助 学生联系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来帮助解决疑难 问题。 三、访问有关学者, 解析疑难。 由老师出面分别联系《张之洞评传 》的作者、湖 北大学文化学院的何晓明教授以及武汉地方志编纂 委员会的研究员吴明堂先生, 由学生进行访谈。学生 们的问题不仅得到解决,而且在两位学者的指导下, 同学们学会了如何通过历史遗迹来研究历史人物, 以及如何正确掌握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例如吴明堂先生在肯定了张之洞的诸多成就时,还 “由于当时整个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状况及经济 指出: 发展水平的限制,加上张之洞本人仅仅是一位比较 开明的封建官吏,因此他的 的情况屡屡出现,使得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无法 得到保证。” 因此, 吴先生提醒同学们在评价张之洞 时, 还应注意其不足之处。访谈结束后, 同学们一致 认为: 了解一个历史人物, 应该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的 史料, 再进行全面的评价, 不能过于抬高或贬低。 四、交流, 合作, 总结感受。 老师召集学生对这次假期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进 行了总结,对同学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参与 精神以及集体协作精神进行了总结,并且告诉大家, 这次活动中我们所得出的这个答案并不是我们的最 终目的,我们应该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来掌握可以通 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来获取知识,这对于大家而言就 是一种技能的掌握,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剩下的 暑期时间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留下一段文字资料, 可以是这次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是对自己感兴 趣的一个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要求统一的内 容。最后宣告这次暑期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小结: 此次实践活动是以武汉地方特色文化为依托, 结合乡土史教学,延伸、拓展教材相关内容进行的, 既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又加 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这座城市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 理解, 培养了学生知乡、 爱乡的情感。陈诗琪同学在
研究性学习与武汉乡土史教学刍议
研究性学习与武汉乡土史教学刍议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张书林今年秋季,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全国已经展开,高一年级《中国近代现代史》中也规定有“活动课”或“研究性课题”,我们认为《中国近代现代史》中的“研究性课题”应与乡土史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一起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课余可以利用这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研究本乡本土的历史,扩展学生的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基本技能。
下面我们将武汉乡土史与中国近代现代史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进行一个基本设计。
一。
目标通过武汉乡土历史的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历史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丰富《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提升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对高一学生而言,通过转变学习历史的方式,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研究性学习武汉乡土历史的能力;在历史教师指导下,运用和加深理解已经学习过的《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理解武汉乡土历史与《中国近代现代史》之间的有机联系;培养学生阅读史料进行社会调查与同学合作及掌握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
对教师而言,通过对学生的指导,一方面转变历史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历史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历史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一方面通过武汉乡土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拓展自己的历史知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改善知识结构;一方面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克服研究性学习武汉乡土历史的困难,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
学生分组武汉乡土历史深于《中国近代现代史》,充其量只能是学生的选修课,因此,没有必要要求所有学生都参加,况且其它学科都有研究性学习课题,而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
因而,我们采取成立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办法。
具体做法是,开始报名可以宽一些,逐步淘汰;要求确有学习研究历史的兴趣,并且能牺牲休息时间阅读历史材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论文或报告;最后,每班组织3----5人的核心小组,外围成员可以多一些。
张之洞与武汉
清朝嘉庆年间,有个人叫张瑛,退职还乡。
天天晚上,张瑛和仆人背着油篓子,走在街巷,看到哪家有书生点灯读书,就从油篓子里舀上两勺子菜油,加在油灯里。
然后鼓励他好好读书。
读书点灯,点灯耗油,很多穷人家,连这两勺菜油都珍惜得不得了。
这就是“加油”的来历。
张瑛有个儿子,名叫张之洞。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张之洞想不出色都难。
张之洞16岁会试,中了举人第一名。
27岁到京城殿试,中了进士第三名。
进士也就是探花。
探花,那可都是才貌双全的人,是人中龙凤。
进士前十名,都是皇上钦点的。
文采最好的进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而文采最好,相貌最好的,年龄最小的,那可是皇上钦点的探花。
所有古代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谁是摘星手?春桃花,夏芍药,秋菊冬梅,我乃探花郎。
张之洞中探花,那一定是模样才能都出类拔萃的。
张之洞以前的事情,咱就不说了,咱只说他任职武汉的事情。
张之洞任职湖广总督19年,住在武汉。
在他的任期内,武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武汉的进出口贸易,翻了30倍。
武汉被世界称为“东方芝加哥”。
从他在黄鹤楼上留下的一副对联,就可以看出他何等豪迈:昔贤整顿乾坤,缔造先从汉江起。
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
那时候的武汉,还不叫武汉,叫武昌、汉阳、汉口。
后来的武汉其实不是一个城市,是三个城市的合并。
张之洞来到武汉的第二年,就开始兴办汉阳铁厂。
在那个时代,汉阳铁厂无论规模,还是产量,都是亚洲第一。
后来享誉全国的武钢和武汉长江大桥,都脱胎于张之洞时代的汉阳钢厂。
别看不起大清,他们也曾异常强悍,只是摊上了一个腐败昏庸的朝廷。
汉阳铁厂造出了著名的汉阳造。
一直到40年后的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还拿着汉阳造。
别看不起汉阳造,他的射程不如同时期的三八大盖,但它的精准度是三八大盖不能比的。
汉阳造武装了中国几代军队。
没有汉阳造,哪里有袁世凯的新军;没有汉阳造,哪里有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没有汉阳造,哪里有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没有汉阳造,哪里有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抗日战争。
张之洞与武汉近代教育
百科知识 2019.06 C张之洞与武汉近代教育宋伟东武汉的近代化与张之洞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张之洞督鄂期间(1889—1907)在武汉创办了许多近代化的事业。
如创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发展铁路,兴办民用工业,编练新军等,而对传统武汉冲击最深、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在武汉大力发展新式学堂,创办新式教育。
张之洞是科举正途出身,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大力倡导“洋务”之时,他或为外省学政,或为京城清流人物,对洋务运动的早期发展并未做出积极回应。
但他所处大环境及自身的经历,使他逐步改变了传统观念,很少进行破坏性的抨击。
他认为“塞外藩僧,泰西智巧,驾驭有方,皆可供我策潜”,在他上任山西巡抚时曾说到“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以储才为先,方今万国盟聘,事变日多,洋务最为当务之急”。
这标志着由于阅历的增加,对外国事物的了解日深,他已经从一个京城清流评议转变为一个实用主义的洋务派。
而在由山西巡抚迁到两广总督,又经中法战争的冲击,张本人对于洋务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也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对待洋务。
在湖广总督任上,他竭尽所能兴办洋务,两湖、两江的实业建设及学堂创办、新军操练都离不开他的坚定支持。
张氏督鄂兴办教育可分为两个时期。
一、旧学制时期(1890—1902)第一阶段书院时期:光绪十六年至二十二年(1890—1896),他对武汉地区传统的书院进行改造,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光绪十六年(1890),张之洞在武汉创办两湖书院,其目的是培养“出为名臣,处为名儒”的传统人才,因此书院中设置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学等六门,此外又开设天文、地理、测量、化学、兵法等新科目。
但由于师资力量缺乏,两湖书院的算学、经济学并未开设。
虽然如此,两湖书院的规模仍然是湖北地区最大的,书院聘请名师名儒执教,如钱桂森、汪康年、梁鼎芬、陈三立等,可谓是人才济济。
此外,张还对武汉原来的经心书院进行改造,使其更加注重实学。
第二阶段为书院改章期:光绪二十三年至二十六年(1897—1900),随着张之洞办洋务的进程加深,他越来越感到新式人才的重要性,“近数十年,文体日益佻薄,非惟不通古今,不切经济,并所谓时文之法度文笔而惧亡之”,他认为传统书院应“以造真才济时用为要归”,张决定引进西学,对传统书院进行改革,为此传统书院增加地图、算学、格致、体操等新科目,并聘请外国人担任教师。
张之洞与武昌起义的关系探析
晚 清 政 府 无 法 继 续 用 旧 的 方式 统治 下去 。为 了欺 骗 人 民, 也 为 了迎 合 帝 国 主 义 的 需 要 , 光绪二 十七 年( 1 9 0 1年 )
一
庭 。 自幼 读 书 , 其 父 亲 聘 名 儒 授 课 。 他 在 九 岁 时 已读 完 四 书五经 , 十 四岁 中 秀 才 , 十六 岁 中举 人 , 二 十 六 岁 中 一 甲第 二名进士 ( 探花) , 授翰林院编修 。
的初衷截然相反 。
张之洞 , 生于道光十七年( 1 8 3 7年 ) , 卒 于 宣 统 元 年 ( 1 9 0 9年 ) , 字 孝达 , 号 香涛 , 又号元 竞 居士 , 晚 年 自号 抱 冰 老 人 。其 为 直 隶 南 皮 ( 今河北 宁津) 人, 出 身 于 封 建 官 僚 家
7时 , 新军工程营首先发动起义 , 占领 楚 望 台 军 械 库 。各 标 营纷纷响应 , 兵分三路猛攻总督衙 门, 清 朝湖 广 总督 端 激 逃
事 业 发 展 而 培 养 人 才 。他 非 常 重 视 教 育 事 业 , 曾说过 : “ 人 皆 知 外 洋 各 国 之 强 由 于兵 , 而 不 知 外 洋 之 强 由于 学 。 ” “ 立 国 由于 人 才 , 人 才 出于 立 学 。 ” 不 过 此 项 举 措 却 在 客 观 上 造 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中 图 分 类 号] K2 5 7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9 — 2 3 2 3 ( 2 0 1 4 ) 1 1 — 0 0 1 4 — 0 2
士, 授 军机 大 臣 以前 , 除 两 次短 期 署 两 江 总督 和一 次 入 京 编
张之洞对武汉文化的影响
•
张之洞路
•
20世纪30年代 (抗战前)在武 昌紫阳湖畔修一 条马路。人们怀 念张之洞,就将 此路名为张之洞 路。在这条路上 有清末新军工程 第八营、左旗等 驻地。此路现已 改名为紫阳路。
张公亭
• 位于汉口中山公园, 1934年修。系一造型 别致的三层水泥、砖 瓦建筑。是中山公园 的重要景点之一。
• 作为一个动荡时代的朝中重臣,张之洞很长时 期以来不是被人漠视,就是陷入争议。其中最具
忠心耿耿竭力维护清政府,但推行举洋务运动却 奠定了近代工业文明的物质基础和人力基础,就 在他所任职的地方―――广州、武昌、南京,几 乎都成了革命思想的发源地和革命活动的策源地。 因此孙中山曾经评价他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 家”。 • 然而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张之洞,武汉人民却 难于忘记他。
• 在张之洞的领导下,湖北教育通过 由低等向高等、由普通向专业、由 省城向州县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 个地区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其教育 规模和质量在当时全国处于领先地 位,促进了科举制度的解体
二.张之洞西学的引进与市民的影响
• 洋务运动与西方文化的引进,以及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在 中国的应用,对中国传统的图书出版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使中国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 • ( 一 )为适应新教育,近代的编辑家出版家们,把目光投 向教育和出版。 • (二)现代印刷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图书的出版速度。 • (三)现代出版物的类型逐渐增多,具有代表意义的是近 代报刊的出现。
• 张之洞对西方文化的引进促使了出版业的发展,从而是他的观点传播 到了武汉市民的心里,其对武汉市民的主要影响是:
• 打破几千年的封建顽固保守思想,推动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西学的引 进和传播,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让市民更 加进一步的了解到了何为西方文化。
张之洞与武汉大学
张之洞与武汉大学张之洞与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产物,而作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重要主持人张之洞1893年兴办的自强学堂,是国立武汉大学的直系源头。
一、张之洞:清末“第一通晓学务之人”清末实行学制改革,管学大臣张百熙在编制学堂章程之际,奏请添派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入京会商学务,张百熙在奏折中称张之洞为“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①。
张之洞辞世后,四川总督赵尔巽奏请为之设祠,奏折赞誉张氏业绩,尤其强调“其生平精神所寄,尤在振兴教育,储备人才,以备国家缓急之需,而救当世空疏之习”②。
张之洞是晚清朝野公认的重视教育、通晓教育,并为文教近代变革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张之洞并非近代新教育的最初开创者。
在近代教育“萌芽期”,张之洞尚置身局外。
当19世纪60、70年代奕言斤、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大吏在北京、上海、福州、天津等地兴办各种新式学堂之际,张之洞或尚在科举应试途中,或在仕途初期,其教育实践是以学政及巡抚身份在湖北办经心书院(1870),在四川办尊经书院(1875),在山西办令德书院(1882)。
其办学宗旨基本蹈袭传统故迹。
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张之洞由清流党向洋务大吏转变,开始大力兴办新式教育。
他指出:“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气”,“人才之贫由于见闻不广,学业不实”。
有鉴于此,张氏提出“设文武学堂”、“酌改科举”、“停罢武科”、“奖励游学”等四项建议。
光绪十五年(1889)张之洞由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即留意于物色主持新式教育的人才,引时务入教育,改变科举制义的老套。
张之洞在朝野赢得“通晓学务”的声誉,成为清末新教育“确立期”的代表人物。
光绪二十八年(1902),管学大臣张百熙制订《钦定学堂章程》(当年为壬寅年,所颁学制称“壬寅学制”),提出我国第一个具有近代色彩的新学制。
这个学制虽参考了“欧美日本各邦成法”,其实多半取法日本。
光绪二十九年(1903)正月,清廷派蒙古旗人荣庆会同张百熙管理大学堂事宜。
张之洞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张之洞,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曾任湖广总督,对晚清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张之洞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我近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对张之洞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二、张之洞生平简介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湖北武昌人。
咸丰十年(186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江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务。
同治九年(1870年),张之洞调任山西巡抚,开始了他对地方治理的实践。
光绪十年(1884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担任此职务长达十年之久,期间他推行洋务运动,兴办实业,改革教育,对湖北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张之洞的社会实践及其贡献1. 推行洋务运动,兴办实业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期内,积极推行洋务运动,兴办实业,以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
他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 改革教育,培养人才张之洞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基础。
他在湖北创办了自强学堂、农工商学堂等新式学堂,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人才,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提供了人才保障。
3. 改革军事,提升国防张之洞在军事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他创办了湖北新军,引进西方军事制度,提高军队素质,使湖北成为全国军事改革的典范。
4. 推动地方治理,改善民生张之洞注重地方治理,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善民生。
他重视农业生产,提倡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使湖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5. 促进文化交流,传播西方文明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文明,推动文化交流。
他聘请了一批西方学者来华讲学,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等知识,使湖北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四、实践活动内容1. 查阅资料我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了大量关于张之洞的生平事迹、著作、研究论文等资料,对张之洞的生平、思想、贡献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张之洞兴鄂方略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
[张之洞兴鄂方略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刘 慰(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最近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塑造的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形象,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
张之洞所主持的“湖北新政”是“晚清新政”的重头戏,为武昌首义成功奠定了物质基础。
湖北地区的人们(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以此为契机,更多地了解一些张之洞开一时风气之先的现代化建设思想和方略,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清代名臣张之洞于1889年至1907年任湖广总督18年间,办工业、兴工商、重教育,使武汉一跃成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第二大港口、内陆地区第一大城市和现代化进程的带头者,成为与上海、天津鼎足而立的全国三大洋务中心之一,进而使在洋务运动中早期落后于其他地区的湖北后来居上,快速地从传统经济走向了现代化。
张之洞的“湖北新政”,作为兴鄂方略及其历史性贡献,可资借鉴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发展交通、通讯业,为工、商、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张之洞很重视交通,尤其重视铁路。
他认为,铁路是启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阀门。
张之洞正是因力主修筑芦汉铁路而调任湖广总督的。
在张之洞督鄂之前,铁路均在沿海地带,是他使湖北成为内陆第一个有铁路的省份。
1906年,他主持修建的芦汉铁路全线通车;1891年—1892年,他为了汉阳铁厂的生产,在大冶修筑铁山至石灰窑码头的运矿铁路35公里;1901年,他参与筹划粤汉铁路的分段施工;1903年,又提请清政府修筑川汉铁路。
铁路运输的形成,一方面为铁厂、枪炮厂等工业企业的原料运输减少了成本,另一方面也使武汉商品物流更加畅快。
张之洞也很重视水上交通运输。
1889年底,他以“鄂省轮船无多”为由,奏请调广东省兵轮“广昌号”归鄂使用,并改名为“楚材号”,归湖北铁政局调遣。
从此,两湖地区有了自己的轮船。
1897年,他批准成立鄂湘善后轮船局,置轮船六艘,航行于汉口和湘潭之间。
此后,一些大企业还自备有轮船码头,如汉阳铁厂在1907年已有轮船14艘,从株洲运萍乡之煤、从石灰窑运大冶之矿石至汉阳,从汉阳运铁至南京、九江、上海等地。
张之洞祠堂调研报告
张之洞祠堂调研报告张之洞祠堂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我们此次调研的目的是对张之洞祠堂进行深入了解,了解祠堂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文化内涵以及当地居民对祠堂的态度和使用情况等,以便对祠堂未来的保护和利用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组织了一支调研小组,分别参观了祠堂内外的各个部分,仔细观察和记录祠堂的建筑结构和细节特点。
2. 调查问卷: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向当地居民发放并收集了调查结果。
问卷主要涉及受访者对祠堂的认知和了解、对祠堂价值的看法、对祠堂保护和利用的期望等。
三、调研结果1. 历史背景:张之洞祠堂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为了纪念张之洞这位清代官员和改革家而建。
张之洞在任山东巡抚期间,积极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深受人民爱戴。
祠堂建筑以纪念他的功绩和精神,承载着一段重要的历史记忆。
2. 建筑特色:祠堂整体以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为主,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前厅为大门和迎宾厅,后院为主祠。
建筑材料以木质为主,其中主要结构梁柱使用的是优质的楠木。
祠堂的装饰精美,雕花、彩绘和壁画等元素丰富多样。
3. 文化内涵:祠堂内供奉着张之洞的塑像,并摆放有他的遗物和相关的历史文物。
此外,祠堂内还有一些关于张之洞的详细介绍和相关历史资料。
祠堂内外的石碑、古井和园林等也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4. 居民态度和使用情况: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大部分居民对祠堂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有一定了解,并认为保护祠堂对传承历史、弘扬文化有重要意义。
然而,祠堂的使用情况不太理想,平时很少有人来祭拜或参观。
居民们认为祠堂应该发挥更多的社区功能,如举办文化活动和教育培训等。
四、建议和措施1. 提高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如媒体报道、社交媒体、旅游推广等,增加对张之洞祠堂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祠堂的认知度。
2. 发挥社区功能:加强祠堂与社区的联系,开展一些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展览、讲座等。
同时,可考虑利用祠堂场地举办一些社区教育培训,提供公共服务。
在实践中理解历史 在历史中体验生活——关于“张之洞与武汉”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在实践中理解历史在历史中体验生活——关于“张之洞与武
汉”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张莉;李朝
【期刊名称】《历史教学》
【年(卷),期】2002(000)004
【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张莉;李朝
【作者单位】武汉市七一中学;武汉市七一中学;湖北武汉430010;湖北武汉43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2
【相关文献】
1.在实践中理解历史在历史中体验生活--关于"张之洞与武汉"的研究性学习报告[J], 张莉;李朝
2.武汉纺织大学百年发展史研究——兼论张之洞对武汉纺织教育的历史贡献 [J], 李和山;杨洪林
3.以史导论,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的多面性——以《人在历史中的地位》的教学设计为例 [J], 戴加平
4.以史导论,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的多面性——以《人在历史中的地位》的教学设计为例 [J], 戴加平
5.我怎样在历史课教学中帮助儿童理解历史知识 [J], 杨柳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之洞对武汉的影响分析共26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张之洞对武汉的影响分析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张之洞的工业化思想与武汉早期工业化进程
张之洞的工业化思想与武汉早期工业化进程【内容提要】张之洞的工业化思想初萌于广东,成熟于湖广总督任上。
张之洞督鄂期间,扬弃了“以商立国”的重商主义,确立“以工立国”思想,形成较为完整的近代产业结构观,并提出先重后轻、“自相挹注”的重轻型发展战略。
推动了武汉早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武汉迅速成长为中国内地最大的工业城市。
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近代工业体系,奠定了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格局。
促进了武汉近代商业的发展,为武汉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同时,其工业化思想的局限,则成为武汉近代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要题】经济思想史研究【关键词】张之洞/工业化思想/武汉/早期工业化进程【正文】 1997年5月,史学界曾在石家庄召开“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学术讨论会”,对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比较丰厚的学术成果。
近代化,或者说现代化,其核心内容无疑是工业化,这是中外学者的共识。
但甚为可惜的是,此次学术讨论会对张之洞的工业化思想未能进行系统深入的讨论。
此后几年,也一直未见有论述张之洞工业化思想的专文问世。
有鉴于此,笔者拟对张之洞的工业化思想及其对武汉早期工业化进程的影响略作分析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所谓工业化,简单地说,就是由自然经济主导的农业文明向商品经济主导的工业文明演进,包括新式产业的兴建和相应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组织管理的变化。
其显着标志是,有生命动力系统为无生命动力系统所代替,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人类获得财富的手段由驯化利用天然物为主变为加工改造天然原料为主,“高效率”和“标准化”成为经济生活的准则。
工业化思想的产生,是思想家们的经济视野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的结果。
从世界范围讲,在西欧,这一转变是由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出现而实现的。
在日本,明治政府“殖产兴业”政策的提出,实现了从重商主义到工业化思想的转化。
而在中国,直到19世纪8、90年代,才逐渐实现从“以商立国”重商主义思想向“以工立国”工业化思想的转变。
观张之洞与汉阳铁厂的心得体会
观张之洞与汉阳铁厂的心得体会篇一:汉阳铁厂的选址之争汉阳铁厂的选址之争著名经济史学家严中平先生曾指出经济史研究不能仅仅就经济而论经济,需要结合经济活动所处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环境来进行研究,而这恰是以往学界在企业史研究中,特别是对汉阳铁厂(汉冶萍公司)史的研究中比较易于忽略的问题。
本文试以中国近代最大的钢铁厂汉阳铁厂之厂址决策过程为例,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层层考辨,揭示中国传统政治与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张之洞、李鸿章两大洋务集团之间的斗争,对这一近代企业的创办及生产经营方面的深刻影响。
一、流行观点及其史料依据辨析光绪十五年,张之洞修筑芦汉铁路的意见被清政府采纳,并因此调任湖广总督。
张在两广总督任内原订在广东开办之钢铁厂、枪炮厂等洋务企业机器设备也随之移设于湖北。
笔者此前曾撰文揭示,钢铁厂之由粤移鄂,并非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继任粤督李瀚章不喜洋务,遇事推诿,亦非出于张氏本人之初衷,而是清廷中枢,特别是由醇亲王奕譞所主持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即海署),为了扶植张之洞以抑制李鸿章淮系势力过于膨胀,并考虑到湖北地区矿产资源、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条件等方面的优势,而做出的重要决策。
在张之洞在鄂筹办钢铁厂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决策历来备受争议,那就是钢铁厂放弃了铁矿所在地大冶而选择武汉地区,并最终定址于汉阳龟山(又称大别山)脚下。
时人及学术界对这一决策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对其评判亦褒贬不一,莫衷一是。
遗憾的是,学术界的争议多集中在汉阳铁厂的选址结果,即厂设大冶或汉阳究竟孰优孰劣,这一实际上比较显而易见的问题上。
对于张氏这一决策的原因,却并未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
张之洞为什么要放弃大冶而将铁厂设在武汉呢?光绪十六年四月八日,张之洞致电盛宣怀,决定放弃大冶,将铁厂设在武昌省城附近。
他本人对自己的这一决定进行了解释:铁厂宜设武昌省城外。
黄石港地平者洼,高者窄,不能设厂,一也。
荆、襄煤皆在上游,若运大冶,虽止多三百余里,回头无生意,价必贵,不比省城。
张之洞没有改变武汉|居然行
张之洞没有改变武汉|居然行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图源博物馆1889年11月25日的午后,张之洞坐着轮船,伸展腿脚,站在武汉的汉阳门码头。
张之洞脑子里萦绕的理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其后,他和他的理想钻进武汉。
他起先看了一个名叫武昌水陆街学政衙门的地方,其后去龟山脚下转了一圈。
武汉是一座悲伤的城市。
滚滚的江水见证着它的悲伤故事,也见证过武汉城市之父张之洞的悲伤故事。
此时张之洞54岁。
他来武汉,原因在于受命督办京汉铁路。
纪伯伦说,权力背后是阴影。
1889年,已经到了光绪年间,清政府江河日下。
从1840年庚子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889年,49年时间,清政府发往武汉的费用,从1000万两白银,降低到0两白银。
张之洞修建京汉铁路需要500万两白银。
那时,一两白银能够买150个口罩,500万两白银,假如全买成口罩,能绕武汉几百圈。
湖北省政府只有50万两白银,捉襟见肘的张之洞,只能半路拦截武汉政府上缴清政府的银子,抢夺清政府200万两白银,须臾,张之洞又向广东省要了50万两白银。
蜜蜂的世界里,蜂王在,就有蜂窝。
蜂王不在,累死工蜂,蜂窝顷刻崩塌。
湖北省委书记张之洞,拿着最差的待遇,带着衙役和湖北人民群众,激流勇进,汉阳铁厂建设三年,于1894年6月投产。
1898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武汉成为九省通衢。
多年之后的盛夏,我站在武汉市武昌徐家棚的京汉铁路原址,只剩废墟。
铁厂已不存在,有被风尘湮灭的废墟,一个旧梦随风雨而逝,永远不再。
徐家棚的江边不远处有榆树,据说是张之洞死之年,武汉人民所手植也,如今已亭亭如盖也。
1张之洞一生两次来过武汉,他对武汉的青山绿湖情有独钟。
第一次是李鸿章担任湖广都督时,他在武昌教育局工作过4年。
历练19年之后,从两广总督到湖广总督,一番谋政方略已然在张之洞胸中成熟。
1890年年初,张之洞拿出2.3万两白银,在武汉的龟山下圈了一块半径1500平米的地,建设汉阳铁厂;拿出6万两白银,买了两个英国制造的炼铁炉。
洋务运动在武汉概述
洋务运动在武汉概述洋务运动在武汉概述本讲《洋务运动在武汉》,介绍张之洞在武汉兴办洋务留下的历史遗迹、遗址和纪念场馆,回顾张之洞在武汉兴办洋务的历史。
我们知道,在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统治阶级中的部分官僚发起了一场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自救运动,这就是“洋务运动”。
讲到洋务运动,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人物——张之洞;讲到武汉的近代史,更是不得不讲张之洞。
一、张之洞简介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又字香涛,号壶公,晚年自号抱冰老人,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
清末重臣,洋务派首领。
1889年至1907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期间除两度暂署两江总督、驻节江宁(即现在的南京)外,18年中,张之洞在以武汉为中心的荆楚大地上,全面推进洋务事业,建立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开设布、纱、丝、麻四局,兴办新式教育、派遣留学生,还编练了一支新军,推动了近代洋务运动的发展。
此外,他还大力兴建市政工程,带来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促进了武汉在近代的崛起。
那么,张之洞在武汉兴办了哪些洋务事业?留下了哪些历史遗迹呢?二、张之洞兴办洋务张之洞在武汉所兴办的洋务事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兴办实业,主要是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和布、纱、丝、麻四局。
汉阳铁厂选址在龟山北麓,即现在的龟北路和汉江之间的狭长地带。
1890年筹建,1894年6月投产,1908年以汉阳铁厂为主体组建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近代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被誉为“亚洲雄厂”、“东半球首屈一指的钢铁基地”。
汉阳铁厂31年间共生产铁250万吨、钢55万吨,产品曾获国际金奖,不仅用于国内铁路、军械、机械建设,还出口到美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
1924年10月,汉阳铁厂因经费拮据及日债束缚而停产。
1938年,武汉沦陷,汉阳铁厂拆迁到重庆建厂,厂内难以拆解的部分则被炸毁。
现在,在汉阳铁厂旧址还遗留有一块重达200余吨的大铁砣,人称“定汉神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之洞与武汉”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活动目的:1.以了解“张之洞在武汉的建设成就”为例,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延伸,引导学生客观地评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深入挖掘武汉地方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知乡、爱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学生个人体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设计海报,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2.联系武汉音乐学院院办、武汉方志馆等处,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
3.联系有关专家、学者,以获得支持。
活动过程:201×年×月×日,张贴暑期海报,学生报名。
7月7日,报名参加活动的同学在学校多媒体室集合,由教师简要地介绍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张之洞是洋务运动后期地方上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
毛泽东曾说过:“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张之洞所办洋务在武汉取得的成就最多。
武汉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能够感受到现实与历史的交融。
由此确定以“张之洞与武汉”作为这次假期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一、收集、整理相关材料。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这次活动,计划进行实践活动的第一步,即师生分头搜集相关资料。
同学们有的在校图书馆借阅到《末代名臣张之洞》,有的同学在武汉方志馆借阅到《张之洞评传》及《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有的同学在武汉档案馆借阅到《大武汉旧影》并对相关内容、图片进行了翻印,有的同学还通过因特网查阅到了史学界对张之洞研究的最新成果。
接下来,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集,初步了解史学界对张之洞的研究状况及张之洞在武汉活动的基本情况,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汇编,制成了宣传栏。
在这一过程中,有学生提议绘制一幅清末武汉三镇图,将张之洞创办的厂矿企业及学校标于图中,可以增加立体方位感。
于是使用学校所拨经费购买了木板、油漆、排笔等工具,由学生主笔,在地理老师、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以《武汉历史》上的清末武汉地图为底稿绘制了放大后的清末武汉地图,并且进行了配色、着色,从而使张之洞在武汉兴办的工厂、学校等跃然图上。
二、寻访历史遗迹、遗址,比照今昔,感受变化。
在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连续三天头顶烈日,冒着酷暑对武昌、汉阳、汉口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因为目的明确,所以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
如在参观汉阳铁厂旧址时,有一学生提出了:“张之洞为何要将铁厂建在龟山下、汉江边?”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面对眼前依稀能辨认出旧貌的历史遗址,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对这一处工厂的选址进行了论证。
在各地的考察中,同学们还纷纷拿起照相机记录了他们初中生活中的这一段旅程。
实地考察后休息了两天,29日学生到校交流各自的体会。
因为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学生们在交流中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虽不见高明但其思想已开始进发出理性之光。
有些问题虽然提出来,但学生们一时无法解决,对此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大家不要回避疑难问题,同时表示将帮助学生联系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来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三、访问有关学者,解析疑难。
由老师出面分别联系《张之洞评传》的作者、湖北大学文化学院的何晓明教授以及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研究员吴明堂先生,由学生进行访谈。
学生们的问题不仅得到解决,而且在两位学者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会了如何通过历史遗迹来研究历史人物,以及如何正确掌握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例如吴明堂先生在肯定了张之洞的诸多成就时,还指出:“由于当时整个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加上张之洞本人仅仅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封建官吏,因此他的经营管理作风并不适应近代大工业的基本要求。
违背客观规律和经营法则的情况屡屡出现,使得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无法得到保证。
”因此,吴先生提醒同学们在评价张之洞时,还应注意其不足之处。
访谈结束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了解一个历史人物,应该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的史料,再进行全面的评价,不能过于抬高或贬低。
四、交流,合作,总结感受。
老师召集学生对这次假期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对同学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参与精神以及集体协作精神进行了总结,并且告诉大家,这次活动中我们所得出的这个答案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来掌握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来获取知识,这对于大家而言就是一种技能的掌握,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剩下的暑期时间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留下一段文字资料,可以是这次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要求统一的内容。
最后宣告这次暑期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小结:此次实践活动是以武汉地方特色文化为依托,结合乡土史教学,延伸、拓展教材相关内容进行的,既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这座城市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知乡、爱乡的情感。
陈诗琪同学在报告中写道:“这次活动使我对张之洞的了解更多了,对武汉的了解更多了,也使我的爸爸妈妈对武汉的了解更多了,一位清朝的总督,一座古老的城市成为我和爸爸妈妈共同谈论的热门话题。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查阅、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访问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相互讨论,制作宣传栏,提高了学生运用多门学科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撰写小型调查报告,学生初步学会表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历史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向亚贞同学写道:“他性格坚定,从不轻言放弃,认定目标便埋头苦干。
正是他这份执著,为他的成功提供了前提,作为一位封建社会的官僚,他进步的思想、远大的目标和高度的责任心都无不令人敬佩,他确实为人民办了许多实事,虽然他是为了大清帝国,虽然那些企业的实效与张之洞所设想的目标相距甚远,他所创建的企业形成的轻重配置,无疑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大事,不管怎么说张之洞都是为武汉的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活动后记:一、创造探究和发现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
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本地教育资源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探究。
在近代史教材中,张之洞是地方洋务派的重要代表,而他的洋务活动又以武汉为主要场所,在今天的武汉,仍然留存着众多的史迹,成为武汉市民经常提及的话题。
所以,确立将张之洞作为此次活动研究的对象,既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又和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密切相联,因而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参与热情很高,尤其是正当我们的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武汉新闻界、出版界纷纷推出有关张之洞的各种体裁的历史文学作品,张之洞成为众多武汉人谈论的话题。
热烈的社会气氛更加激起学生探究“张之洞与武汉”的热情。
整个活动都是在暑期里进行,尽管酷暑难耐,但因为有浓厚的兴趣做支撑,学生仍然坚持完成了整个实践。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标新立异。
这次实践活动,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它重视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在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学生上交的暑期活动报告来看,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如有人提出:“今天武汉三镇的教育和商业布局与张之洞经营武汉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人对张之洞经营武汉的种种心态进行了大胆设想,有人大为赞赏张之洞对武汉的贡献,有的谈到这次活动对他的启迪,在报告中写道:“张之洞对武汉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们了解到武汉曾经是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及第二大港口,如今,作为新一代的武汉人,应该更好地建设武汉。
”三、转换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对知识传授过程的垄断,使教师既是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设计者、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课堂已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学习内容也不仅仅是教科书,教师在备课中的出发点已不再是教材,而是学生和研究活动的过程,包括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以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而且以一个学习者的角色融入学生之中。
这样一来,这个实践活动就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合作的过程。
例如,在探讨张之洞与武汉近代教育的有关问题时,教师加入到一组同学中,与他们一起活动,参与问题的设计与解决。
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树立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即由教师设计教学程序,向学生陈述知识,学生摄取知识,转变为学生自己设计获取知识的程序,并付诸实践,最终获取知识。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具有重要意义。
附:学生实践调查报告(摘录)摘录一:一位总督的实践,一座城市的兴起──比照今昔,看武汉近现代工业的发展武汉,这座长江边的历史老城自古便是我国内地的重要商埠,因为水路的便利,以“九省通衢”之称享誉天下。
历史的长河记载了她光辉灿烂的过去,在湖广总督张之洞坐镇武汉时,武汉曾被誉为“东方芝加哥”,这是老武汉人的骄傲。
今天,武汉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正昂首阔步开始新的腾飞,这是新一代武汉人的自豪。
人们都说工业是民族的血脉,为了了解武汉近、现代工业的发展,我于201×年暑假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通过参阅有关资料,实地考察等途径了解到一些情况,得到了一些收益。
一、张之洞督任前武汉工业的发展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来资本大举入侵,迅速占领中国市场。
根据《天津条约》,位于中国腹地的华中重镇——汉口,被迫向外国开放,武汉更是成了洋人的天下。
有德、英、法、美、日等17国创设的工业企业,外国洋行在武汉创办的工业中,工厂企业共220家,涉及机器修理业、电力工业、冶炼、洗矿业、蛋品业、面粉业、茶叶加工业等23种门类,大到电力和汽车修理,小到肥皂和汽水的生产,几乎垄断了武汉的工业市场,严重阻碍了武汉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张之洞督任时武汉宫办工业的发展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光绪十五年(1889年)直隶南皮人张之洞调任湖北,任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
看到湖北民族工业的衰败,他决心要大力发展民族工业,改变武汉被外来资本垄断市场的局面。
在调任湖北第二年,即在汉阳龟山筹建汉阳铁厂和汉阳兵工厂,接着又用十年时间建成了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等企业(《1890—1912年武汉宫办工业企业一览表》略)。
这些企业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轻重配置,客观上刺激了武汉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给外来资本以有力的回击,据江汉关不完全统计每年可减少10万多匹洋布进口。
在当时外来资本大举入侵的条件下,张之洞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开创出武汉的发展前景,奠定了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的基础:汉阳铁厂,1894年建成投产,为近代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规模在亚洲是首屈一指,有炼钢高炉4座,容量为30吨,碱性平炉7座,年产钢达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