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论集》解读之五:分别心是苦难的根源
让一切处于苦难的人得以解脱的真相-庄圆法师《因果的真相》读书笔记
让一切处于苦难的人得以解脱的真相庄圆法师《因果的真相》学习笔记人人都想趋吉避凶,可决定命运的源头在哪里?源头就在于你的内心状态,心中的善恶就是祸福的起源。
人要警惕自己的起心动念。
这世界是心得一面镜子,对待他人邪曲得心会吸引他人对待我邪曲得果。
以慈悲、淳朴、宁静的心待人,会吸引他人或这个世界对待我宁静、慈悲的果。
你的心是祥和的、宁静的、慈悲的、柔软的,你的世界或你的因缘就会与慈悲、祥和、宁静的事情会合,你也会常常碰到祥和的人来善待你,你会碰到很宁静的事物来让你享受到更深入的宁静。
如果你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冲突、斗争、怨恨、不满、想要毁灭,你的内心累计了这么强大的负性情绪和负性能量在里边的时候,可以说,灾祸就会发生。
这就是因果镜原理。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纵使在同一个场景下,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命运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所以,凡人害怕祸害损失,有智慧的人害怕不善的心念。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处的境遇、所处的世界负责,没有人需要为你负责,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去除内心的邪曲,也就是贪、嗔、痴。
贪是计较,嗔是愤怒生气,痴是不甘心和后悔,这些情绪是祸害的种子。
你身体的各种病变也是你内心不善的心念所产生的,然后投影到你的肉体。
即使没有破坏性的行为,邪曲的不善的心念也会招惹灾祸。
所以要慎独。
如何让祸害找不到你,有没有这样的方法?有!就是放大你的心量,将你的心量显露到跟宇宙的虚空一样的的时候,你就可以得到甜美的果实。
一个人的起心动念都与业力相联结,一定要警惕自己不善的心念。
世界是一面镜子,是你思维模式的镜子。
当你的心情保持喜乐纯真的状态时,你的世界显露出的样子,就是喜乐的事情源源不绝地发生。
纯真的人、纯真的现象会常常出现在你的周围,这是一个宇宙的真相。
让你内心的批判消失,让一切你看不顺眼的人事物、情境环境心境彻底消失。
真正的真诚就是表里如一,请大家扪心自问,你对待你的朋友跟对待你的家人一样吗?你在外面轻声细语,那请问你在家里是不是也这样呢?如果不能表里如一,则是自我造成的。
烦恼
2015-09-03 广超法师 如来家园
在四圣谛(苦、集、灭、道)的苦圣谛中,苦的生起因是我们过去所做的业及现前的烦恼。过去所做的业已造,现世要受报;而现前的烦恼决定于我们,可要它生起或不生。那些修行的圣者,证果的圣人,可以把握自己的烦恼,不让它生起;我们凡夫没办法,这其中有多个原因,一般认为这是我们业障深重,但是根据佛陀说我们的烦恼是从六根接触外境后,因为迷惑而生起的。
(7)掉举:于所观境,心不安定,常回忆过去境。比如,今天做了一件乐事,在静坐时一直回味,时不时想到它。当一个人修到初禅后要入二禅时,他一直会回忆初禅的境,称为掉举。
(8)不正知:对于所观之境错解,不能正确明了;对自心不知安在何处。例如静坐时观察呼吸,对于出入息的进出、粗细不能明了。
《佛学基础知识》:烦恼——总结
(7)谄:以言行隐藏过关,并奉承他人,以免名利有损。这是为了取信于别人,拍马屁也是一种谄。小孩子做错事后,往往为了怕被打而表现乖,这就是谄的心态。
(8)覆:覆并不是心的善、恶,而是后悔做错了事,但隐藏不愿让人知道,恐怕损己之名利。例如凡戒后,心想还好没人知道,这就是覆的烦恼。
谄与覆之不同:覆是隐藏自己的过失,不愿人知,他并没有对他人有特别的意图;谄是当你知道某人能给你利益,就隐藏自己的过失,以便对方相信你,希望能从那儿得到好处。
贪是对于顺境起贪爱之心;瞋是对于逆境起瞋恚之意,它们所对的境是绝然不同的。贪、瞋的心绝对不会同时生起,贪爱那个东西,绝对不会瞋它;瞋那样东西也绝对不会贪它。或许有人会这样认为:我爱某个人,我也恨他。这件事是应该如此理解:比如一对恋爱中的男女,结婚前觉得对方有许多优点与美德,结婚后却发现对方有一些缺点,结果有时贪爱他,有时又瞋恨他,但贪爱与瞋恨的部分是不一样的。两种心情混在一起时,他就搞糊涂了,到底我是爱那个人呢?还是恨那个人?所以贪爱与瞋恨之心决不会同时生起,但贪爱与瞋恨之间,取舍不定时,则产生愚痴。
3第二章 苦难的诠释及应对(一)
第二章苦难的诠释及应对(一)——历代哲人与圣徒的苦难观一. 导论历代无数有识之士及信徒为苦难困惑异常,他们绞尽脑汁,试图解释苦难如何与神的义和谐,此举称“神义论”(Theodicy;由theos“神”及dike“义”组合而成),此词乃德国哲人莱布尼兹(Gottfried Leibniz,1646 - 1716)于一七一O年首创(笔者注:此人倡导宗教大同、殊途同归之说),其后历代学人皆喜采用此说来解释苦难与神共存的奥秘。
二. 理解痛苦与处理之学说下面各种学说是一般学者对苦难的解释,平心论之,一些理论有片段可取之处,但谬理亦甚多,需审慎明辨。
A. 幻觉论据此说,神没有位格,只是一个定律或法则(如斯多亚派、基督科学会)。
认为人的痛苦疾病并非实在,只是一种幻觉,是心理作用而已。
此说早在第一世纪之“幻影/幻觉论”出现。
幻影论本是一个异端,他们不相信耶稣的人性,认为耶稣的肉体非真正的肉体,人看祂的身体似是血肉之驱,实际不是真体。
他们以为一切物质都是有罪的,痛苦只是属物质方面,不是真实方面。
它不属人生具有价值的一面,是许多生活层面的最低层,故不需多加以理会。
固然此说是一种“否认论”(Denial),否认痛苦是人生很现实的问题,但竟然为甚多心理学派的人士所接受。
佛洛伊德(S. Freud)是其中一位,他认为人生的痛苦只是心理上的一种幻觉,是在思想上想到痛苦,所以人要在心思意念上不去想痛苦,才能克服痛苦,这些心理学家用许多美词代表痛苦,掩饰了痛苦的实在。
“基督科学会”的爱迪夫人(Mary Baker Eddy)说痛苦与受苦只是人间的幻觉,非真实存在的东西。
痛苦只是生活上一种被剥削的感觉,或心理上缺乏人生目标的感觉,或是一种达不到成功阶段时的失落感。
幻觉论与现实生活完全脱离关系,此派人士应住在荒山野岭,不应进入人间,因为一旦回到尘世,他们便要面对一个痛苦的世界。
此法也像中国佛教思想,认为人生苦难都是幻影,不要为苦难而烦恼,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种“遁世观”也是变相的“否认论”,是幻影说的延伸。
善恶的力量Word 文档
善恶的力量科学早已揭示出:宇宙间万物的本质是能量。
一切都靠能量的转变而运作。
这里要透露一个更大的秘密。
所有存在的一切都有一定的意识水平和能量水平。
之所以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去接触经典(文学著作、音乐、绘画名作等),是因为他们的能量水平和经典的能量水平根本不相应。
也就是他们无法与经典保持共振。
也就理所当然的不会去读经典了。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说明:物质就是能量。
物理学家业已证明,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固体都是由旋转的粒子组成的。
这些粒子有着不同的振动频率,粒子的振动使我们的世界表现成目前的样子。
我们的人身也是如此。
科学家测量人在不同的体格和精神状态下身体的振动频率,其结果让人大开眼界。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大卫·霍金斯花了30多年,研究发现了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的隐藏的秘密——一个有关人类所有意识的能级水平等级。
相信看到心理学家大卫·R.霍金斯所著的《 Power vs. Force》,知道“善恶”的背后真有其科学根据!这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不论是书籍、食物、水、衣服、人、动物、建筑、汽车、电影、运动、音乐等等统统都有一个确定的能量级。
绝大多数流行歌曲的能量级都在200(20.000Hz)以下。
无怪乎,很多人都表现出低意识能级下的行为。
现代的流行文化大多数都是低意识低能级的。
大多数电影都把观众的能级降到200以下的水平。
世界上85%的人能级都处于200以下(1994年的测量结果)。
具体的说,现在(到2006年止)是78%的总人口。
全人类的平均意识能级为207(1994年测试的结果)。
每年还在变动,到2006年的测量结果是204;2007年的测试结果是205;人类集体意识能级停留在190达几百年之久;奇怪的是,在最近的10年里突然跃迁到了207;到2006年的测量结果又变成了204;2007年的测量结果为205。
因此预言家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就自动破产了。
(他们的预言是在人类意识水平低于200的时候做的。
中观利器之五大因、四大不共应成因
中观利器之五⼤因、四⼤不共应成因抉择⼆转般若空性见的教理依据是什么?答:教证:如佛在第⼆转*轮的《般若⼗万颂》中说:“须菩提,若对微如毫端的名相产⽣了执著,也不得究竟佛果。
”《般若⼆万五千颂》中说:“善来、善男⼦,修习般若,⼀切法不执,⼀切法不住。
因般若波罗蜜多⽆住,⽆能过于彼者。
”《般若⼀万⼋千颂》中须菩提⽩佛:“若对有为法产⽣执著,相似之法忍尚不可得,真实法忍,更不可得。
”佛说:“如是如是,汝对⽆为法产⽣执著,也不得法忍。
”《般若摄颂》云:“虽说证蕴空,菩萨勇⼠者,尚⾏相状故,未信⽆⽣处。
”理证:⾃续派与应成派共同使⽤的五⼤因:⾦刚屑因、破有⽆⽣因、破四句⽣因、离⼀多因、缘起因。
应成派不共四⼤因:汇集相违应成因、根据相同之应成因、能⽴、所⽴同样不成⽴之应成因、他称三相应成因。
《应成派是如何看待万法产⽣的呢?》同是⼤乘中观宗,为什么不问⾃续派如何看待万法产⽣,唯独问应成派?虽然五⼤胜义理论是应成派和⾃续派为遮破诸法在胜义中实有存在,共同使⽤的⼯具,但是应成派抉择的离戏空性最为究竟,⽽⾃续派分开世俗、胜义⼆谛,承认诸法在胜义是空性,在世俗中真实存在,显然是不合理的。
既然应成派不分⼆谛,也不作任何承认,他们如何看待世俗万法的产⽣呢?应成派认为,在世俗分别⼼⾯前只能承认是缘起⽣,缘起⽣因为是假⽴的,不成实有,故不落四边。
缘起⽣就是因缘所作,所作即是⽆常,⽆常就不是真实⽽是假⽴,假⽴的法没有真实性,从未真实产⽣过,对假⽴法⽽⾔,⾃⽣、他⽣、共⽣、⽆因⽣⽆从说起。
这缘起理论有两个前提:第⼀是从现法的⾓度,现法就是世俗显现法,也叫世俗诸法,简称显现、现法,这是观待空性⽽说的:即观待空性⽽说显现,观待显现⽽说空性。
缘起理论说的是显现,胜义理论抉择的是空性。
或者从现法⾓度说缘起,从空性⾓度说胜义。
应成派站在现法⾓度承认因缘所⽣法,并⾮像⼀些世⼈误解那样,说应成派唯⼀是随顺众⽣分别⼼⽽有所承认,他们⾃⼰什么都不承认。
贤劣无常与分别无常
(七)贤劣无常与分别无常首先明确这两段修心的路线。
先要发展贤劣无常方面的修心,接着更细地落实到分别无常的修心上,从而使我们的心从“日日进步”发展到“念念在法”,十分精密地把心完全纳入到法道中。
首先要得到“在获得圣者地以前,自己的心贤劣无常”的胜解,由此看到,在我心上有由贤到劣和由劣变贤两种走法。
又要明白怎样是由贤到劣的走法,看到自身的危险性。
再要思维,我要怎样调控好自心的缘起,让它保证由劣到贤呢?由此就精确地认定,在缘起上每天不可缺少外前行的修心。
这样得解后就要下决心:我一定要按这样做,效仿米拉日巴尊者。
要求是每天都不离开这些修心法,从而在微观上调控着心,一直不往变坏的方向走。
关键是外前行的修心法,要一直在求解脱的路上走,在对治我执、骄慢等烦恼的方向上走,要让膨胀我执的方面息减下来、让求取轮回的方面退减下来,这样才能保证一心向法。
接着又讲到,如果不这样严密地调控,人的分别是无常的,刹那间就可能随诸因缘变到非法的路上去。
这就要进一步认识到分别无常的状况,从而确认我必须分分秒秒依法修法,否则是不保证的。
在这样很深的胜解作用之下,才开始发猛利的心,要求更细地控制好内心,念念都住在法上,这样来度过昼夜。
这样通过无常的修法,进一步发展成一心向法修法的意乐。
下面逐段讲解贤劣无常和分别无常的修心发展路线。
1、由观察发起贤劣无常的胜解贤劣也是无常的,从世间方面来讲,有功名利禄、能言识广、为人信重、勇健机智的一些人也是到了衰败之时,先所积集的福德已尽,此时一切心思皆起颠倒、一切所作皆不顺遂,被人讥笑、自生懊丧、受人轻贱,唯成这样。
以前有的那些少分功德好像成了穷尽后什么也没有了。
有很多人是这样。
很多以前被称为无见识、无头脑或奸诈、妄语的人,后来反而得到受用及财富,如所说“欺诈老了成主翁”一样成为他心信托之处,算是有贤德、思虑的人也屡见不鲜。
世间方面要观察由贤到劣、由劣到贤两方面的事例。
首先由贤到劣。
有些人过去是人中的佼佼者,又有功名又有利养,做什么事都很顺利,被人们恭敬服侍,顺缘围绕在身边。
1、断分别心,立平等心
1、断分别心,立平等心=============================发布时间:2009-12-23 10:06人们由于不明白宇宙本性和真相,一切以自己的五官感知判断事物,由于五官受三维的局限,把一切能感触到的东西都判断为“实有”,由此而分别出有、无,继而分别出好坏、取舍等等。
人们站在自我利益的角度上,进行着更加细致和执着的分别。
一切习惯于以自我利益为判断事物好坏、是非、对错、善恶、取舍的标准。
今天对我有利则判定为好事、好人,明天对我不利则判定为坏事、坏人。
多生多劫以来,人们就是这样来判定事物。
人们就是这样,被你自己错误的认识反反复复地输入的程序控制着,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分别心。
但是,宇宙的本性中是没有分别的,万事万物中都包涵着宇宙本性。
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宇宙本性变现出来的一种表相和作用。
宇宙本性为什么没有分别呢?因为宇宙本性是空,空中怎会有分别?但是,人们对这个本性之空还是不好理解,因此,我们只能从本性中变现出来的万事万物上来分析和探讨。
宇宙本性是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证明:一是万事万物都没有自我,都是缘聚缘散,由缘而生,因缘而灭。
例如,我们的肉体生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缘组合而成。
肉体化成灰后属于地;肉体里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分,属于水;体内有温度,属于火;呼吸属于风。
这四大都属于阳性物质。
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互根的,因此,除了这四大之缘以外,里面还有一个阴性物质的灵体(民间称灵魂,佛家称第八识),如无灵体的进入,仍不能产生肉体和生命,因此,灵体也是一个必要之缘。
另外,还要有父亲、母亲、时间、空间等缘,才能产生人体这个生命。
如果离开这些缘,就没有这个生命。
因此说这个生命没有自我,都是缘生缘聚的。
不信你可以类推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二是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变化,一直变化的东西只是一种虚幻的,而不是真实的,因此它是空。
例如:一粒树种--发芽--小树--大树--木材--桌子--旧桌子--灰土--又生出其它物种……以至无穷地变化下去,一切事物皆是如此。
中国佛教慈善理论体系刍论_林志刚
■ 学术专题 宗教慈善中国佛教慈善理论体系刍论*林志刚 ⊙内容提要:佛教教义中包含了丰富的慈善思想和理论。
缘起法、慈悲心、业报论、布施观和福田说共同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佛教慈善思想理论体系。
缘起法是佛教慈善理念建立的理论基石,慈悲心是佛教慈善理论体系的主导核心,业报论是佛教慈善理论体系的价值规约,布施观是佛教慈善理论体系的践行路径,福田说是佛教慈善理论体系的价值依归。
佛教慈善思想理论体系是佛教四众弟子创建济贫救世、积德行善、利乐有情的慈善组织的理论支柱,也是佛教徒及信众完善人格、成佛得道、涅槃寂静的精神依归,更是中华慈善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 键 词:佛教 慈善 理论体系作者简介:林志刚,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武汉工业学院副教授。
佛教本怀是慈善的,其劝世化俗的社会功能最终均指向了扶危济困、利益人群、服务社会。
虽然佛教历经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等几个阶段的演变发展,衍化出各种宗派与理论,但其义理内核均涵摄了慈善思想。
系统探讨佛教慈善的思想理论内涵,一方面可以揭示我国古代佛教创办慈善组织,从事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与动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世俗大众进行从善弃恶的教化,弘扬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中华传统美德。
一、缘起法缘起法是佛教的理论基石。
有学者认为:“从佛教史上看,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以缘起理论洞察人生真相的原始佛教,以缘起性空思想去破除法我二执的般若理论,以‘三自性’去说‘外境非有、内识非无’的法相唯识学,再到以佛性、心性缘起去说众生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中国佛教的真常唯心理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即缘起理论。
”(1)因而,可以说缘起法是佛教独特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存在论、法性论的基石,也是佛教慈善的哲学基础。
“云何为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起愁叹苦忧恼,是名为纯大苦蕴集。
13B净土组第一课《怎样面对痛苦》思考题参考答案
13B净土组第一课《怎样面对痛苦》思考题参考答案1、如果说三界轮回是痛苦的本性,那是不是完全否定了世间的一切快乐?为什么?参考答案:虽说三界轮回是痛苦的本性,但没有完全否定世间的一切快乐。
第一:总的来讲,世间行为有两种,一是高尚的行为,一是卑劣的行为。
如果行持高尚的行为,即生中快乐,来世也会快乐;如果行持卑劣的行为,即生中痛苦,来世也会痛苦。
这是一中因果规律。
佛学讲因缘,有三项内涵、四种关系。
三项内含即是善缘、恶缘、无记缘。
今生相遇的夫妻子女同事朋友等这些都是因自己的业力感召而来的,行持高尚的行为感召的善缘就多也就过得比较快乐;相反就感召的恶缘比较多。
第二:世间快乐源自感官享受。
比如身体的接触、悦耳的声音、漂亮的东西,这些都可以带来快乐。
但这种快乐特别肤浅,有时候通过药物也可以获得。
聚是快乐的,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快乐里隐含着分离的痛苦;恋爱是快乐的,而相爱容易相处难,恋爱的快乐里隐含着争吵、猜忌、怨恨的痛苦;年轻貌美是快乐的,只是岁月无情催人老,年轻的快乐里隐含着衰老的痛苦;为人父母是快乐的,可把娇小脆弱的生命抚养成人,要付出多少精力,提心吊胆、不寝不食,这其中又有多少辛苦;升职加薪是快乐的,不过压力和焦虑也随之升级,生活里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每个人感觉幸福的尺度也会不一样。
即使你有财产、有地位、有名声,或是怎样的利养恭敬,除了个别具修证境界的人以外,始终保持快乐心境很难办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三界轮回是虽是痛苦的本性,但没有完全否定世间的一切快乐。
虽然世间可能眼前有一些所谓的快乐,但这种快乐是暂时的无常的,都是变相的痛苦。
2、遇到痛苦时,世间人一般是怎么对待的?你身边有什么样的例子?参考答案:我们人类有苦苦、坏苦、行苦这三大根本苦,以及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等八大支分苦。
印度伟大学者圣天论师,还将人类的痛苦归摄为两种:身苦与意苦。
遇到痛苦时,世间人一般有3种对待方法。
入行论第一品菩提心讲记思考题
《入行论释·善说海》思考题(第一品)第1节课1、名词解释:五部大论2、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你有什么样的学习计划和安排?3、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入菩萨行论》在印度、藏地颇受重视?4、了知作者的功德对我们有什么益处?第2节课5、名词解释:闻法四想6、请结合《华严经》的比喻,说明实修的重要性。
7、如果总是把修行计划往后推,会对你有什么影响?8、闻法时有哪几种不同的发心?我们应具什么样的发心才最有意义?9、我们听法时,应该远离哪三种过失、六种垢染、五种不持?10、“假如拥有了名声、地位、财富,这种人生就是最有意义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写出理由。
第3节课11、名词解释:教法证法善说海随福德分善根随解脱分善根12、对大乘修行人而言,为什么菩提心如此重要?请从教证、举例、比喻、推理等方面具体阐述。
14、学习佛法和学习世间法,二者有什么异同?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加以说明。
15、“我们修行人为什么而活?为众生而活!”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想?16、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教?寺院大、居士多、法会开得隆重,是否就意味着佛法非常兴盛?请以理分析。
17、佛陀和上师经常要我们放下自己、利益众生,这种要求合理吗?为什么?18、佛菩萨的圣号和我们凡夫的名字有什么差别?19、为什么说佛法的精华教义是大乘菩提心?第4节课20、经论命名的方式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
21、给经论取名有何必要?22、菩萨以何原因称为“勇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23、论名用梵语的目的是什么?24、印度传下来的佛教论典为什么比较清净、可靠?25、为了辨明三藏,国王赤热巴巾在顶礼句方面有什么规定?这样规定的理由是什么?26、对于整部论的内容,阿阇黎善天与那波瓦尊者是如何归纳的?第5节课27、名词解释:善逝28、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怎样学习一部论典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意义?29、“善逝法身佛子伴”中的“法身”,是佛陀的三身之一吗?请具体解释这里的法身。
无明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无明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乌巴庆老师于1951年时曾应宗教研究团体做有关佛教方面的讲授,当时他已位居缅甸审计长要职。
这个研究团体的负责小组是由美国政府「特殊技术暨经济处」(Special Technical and Economic Division)有关信息、经济与财政等官员所组成的。
老师当时在仰光卫理教会(位于Signal Pagoda Road)连续3场的演讲,稍后被编纂成小册子发行,书名就是「什么是佛教」(What Buddhism Is)。
本文将其节录如下:•第一场(1951年9月23日)•第二场(1951年9月30日)点击可分别查看以上两场第三场(1951年10月14日)如果完全不提缘起法则(Law of Paticca-samuppada)及因缘法(Law of Patthana,关联或因果法则),那么我在此所说的「佛教是什么」就不够完整了。
所以,在此只是很简略地介绍它们。
请先回忆一下我在第一场演讲结论中所说的;我提到悉达多太子这位出家游化的苦行僧如何了知实相,而成为佛陀。
我会再重复那一部分,免得各位忘记。
悉达多太子证悟正等正觉,成为佛陀,觉醒者、觉悟者、一切知智者。
相较于他的清醒,其他所有世俗之人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都在睡梦之中;相较于他的觉悟,其他所有世俗之人在某种程度上,都还在黑暗中踉跄摸索着;此外,相较于他所证得的一切知智,其他所有世俗之人都还深陷无明之中。
无疑地,所有宗教都宣称有通往真理的道路。
在佛教中,只要人们未能了知这个真理(即四圣谛),他们就是还陷在无明之中。
此种无明(Avijja)正是业(Sankhara)生起的主因,而使得一切众生不断陷入生命流转(Vinnana,识)的轮回之中。
当生命以另一个新的形式继续存在时,心物(名色或身心)即自动地相互作用而呈现出来。
如此逐渐形成具有六根(Salayatana)的色身或乘载的工具。
因为六根而生起六触(Phassa);因为触而生起感受(Vedana);因为感受而生起贪爱(Tanha)与执取(Upadana);因为执取而产生各种存在形式的有(Bhava);因此而有生(Jati)、老、病、死、愁、叹、悲痛等(Jara-marana etc.,老死等)所有一切苦恼。
色拉杰五部大论课程,见悲青增格西
色拉杰五部大论课程,见悲青增格西色拉杰五部大论课程见悲青增格西一、色拉杰五部大论课程(一)为何至三大寺学习宗喀巴大师在世时,到处奔波弘法。
晚年,才应时势之需,建甘丹寺。
之后第八年,建哲蚌寺,第十一年,建色拉寺。
三大寺1是格鲁派的根本道场,随后在几代持法善知识努力下,陆续兴建众多格鲁派寺院,终至遍满整个西藏及蒙古地区。
虽有众多格鲁派寺院,但是一致推崇的仍是三大寺。
家乡俗语说:“女儿长大要嫁,男儿长大要去出家处”,此处“出家处”指的就是三大寺。
由此亦可知藏人对三大寺的敬仰。
众多来自各处小寺之僧人,齐聚三大寺学习。
经过考核、拣选,资质较佳者,会强制他留寺一再学习,不让其返回家乡小寺,修学时间可长达二十多年;至于资质较差者,就令其回到所属之小寺。
以此之故,三大寺有“通全国之力,培育精英僧材”之意义。
(二)色拉杰学习课程五部大论——《量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戒学》、《俱舍论》,是三大寺主要学习的内容。
这些内容都是宗喀巴大师所提倡的。
学富五车的杰出高僧,各自带领学生学习五部大论的内容。
后自成学风,形成各个学院──札仓。
以色拉寺而言,以前有过五个札仓(学院)。
后来整并为色拉杰与色拉昧二个札仓。
1三大寺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三者皆为藏传格鲁派寺院。
色拉寺是宗喀巴大师弟子释迦耶协于一四一九年创建。
释迦耶协大师由于曾为明成祖传法,故有“大慈法王”的称号,他也是首位到汉地来传法的格鲁派大师。
1、修学年限学僧于色拉杰学习五部大论,分先修三班,与正式十三班。
先修三班之修学年限共三年。
先学摄类学、心类学、因类学等基本因明,次学四部宗义、地道、八事七十义。
这些内容是进入五部大论的基础课程。
正式十三班,要修学量论、般若、中观、戒论、对法。
其中六年主要学般若、四年主要学中观、四年主要学戒论、四年主要学《俱舍》,量论的部份则是贯穿整个学程。
最后第十二班,及第十三班,则是准备格西考试,因此五部大论都要修学。
整个修学年限:正式班,若不计第十二班、第十三班(因修业年限不定),加计先修三班,基本上要修学二十一年。
如何理解斯宾诺莎伦理学之五公理
如何理解斯宾诺莎伦理学之五公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伦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学科,而斯宾诺莎是17世纪荷兰哲学家,被誉为伦理学的伟大先驱之一。
所有烦恼和罪恶,都源于分别心
所有烦恼和罪恶,都源于分别心所有烦恼和罪恶,都源于分别心作者:觉者看世界今天,你起分别心了吗?人世间的一切苦恼,贪心、嗔心、痴心,无一不是来自于分别心。
当一个人用分别心来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会滋生许许多多的偏见,这些偏见又导致了许许多多相应的恶念、恶行。
别人一个月挣十万,我一个月挣三千,凭什么啊?别人一捐就几千万,我为何还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别人一贪就是成百上千万,我何必老老实实地干活?别人拿苹果X,挎LV,开豪车。
我怎么只能用小米,挎个人造革的包,上班下班还要挤公交?为什么学习好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他学历没我高,钱却比我挣得多,赚得轻松?为什么同是一个班出来的,他就混得比我好?为什么她没有我漂亮,却找了一个好老公……比着比着,分别心一起,贪嗔痴就来了。
当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信息、各种媒体、各种迭代、各种污染、各种浮躁、各种习气,让我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把我们挤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的心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什么这么说?你必须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灵,冷静地审视自心,看看你的嫉妒、不甘与发泄最终伤害的到底是谁?其实,首先就是你自己。
原因在于,你的执著没有破除。
同样的事物,因为人的不同,感受自然不同。
事物的好与坏,都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分别出来的。
好与坏,是相对的,可以说是自己的。
今天对我有利则判定为好事、好人,明天对我不利则判定为坏事、坏人。
正反话都说了,不足为奇。
一场大雨,对久旱盼甘霖的农民来说,是心花怒放的大喜事;对遭遇洪涝的人们来说,是灭顶之灾。
可大雨,有好坏吗?我们习惯用自我利益作为判断事物好坏的标准,站在“我”的角度,进行执着的分别。
是非、对错、善恶、好坏,都有了“我”的印记。
我们不能接纳事物原本的样子,什么都要跟“我”联系起来,然后自己的喜好和情绪去分别和复杂化。
所以一定要明白,不管有什么理由和借口,所有争端和纷争的根源,都是人类的分别心。
所有意识形态也罢,各种不同的宗教与流派也罢,都是分别心导致的。
中观共同五大因
中观共同五大因: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离一多因、破四句生因、大缘起因。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入智者门》中说:“于因观察,金刚屑因;于果观察,破有无生因;于体观察,离一多因;于一切观察,大缘起因;即以四大因进行抉择。
”《入智者门》中说:“分别来说,有共同五大因;归纳而言,破四句生因可摄于金刚屑因,如此即共同四因。
”具体说,什么是离一多因?答:一不成立,则多不成立。
多不成立,一则不成立。
例如:粗大的色法是由微尘组成,如果将微尘抉择为空性,则粗大的色法也就抉择为了空性。
反之亦然。
如何将微尘抉择为空性呢?答:《量理讲记》:“《中观庄严论》的抉择方式为:中间的无分微尘,有没有朝向东西等方向?如果有六个方向,它就不是无分微尘了;如果没有分(意味着没有体积),那有多少个微尘积聚在一起,实际上也不能积聚成粗大的法。
”这样,通过抉择无法微尘空性,就抉择了了由其构成的粗大色法的空性。
这就是中观的离一多因。
如何将无分刹那抉择为空性呢?答:我们承许之无分刹那如果有一个时段,则有A和B两端,如果这个无分刹那的A端和B端接触,则A 端和B端之间没有间隔,则A与B合二为一,成为一体,这样,就有一个大劫成为的一刹那,无分构成心识的相续。
如果A端和B端不接触,则一个无分微尘有了A部分和B部分,A端和前一无分刹那的Z端接触,B端和后一个无分刹那的C端接触,这样,A不是B,一个无分微尘已经分成了两个可以分割的部分,怎么还是无分微尘呢,应成有分微尘了。
不论中观自续派还是中观应成派,在抉择胜义谛时,必须运用上述这些因。
一切万法的因、体、果,通过上述四大因全部可以抉择为空性。
在这四大因中,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证之王,就是所谓的缘起因。
不论何种理证——名言理或胜义理,全部可以包括在缘起因中,就像人中的国王一样,缘起因就是所有理证之王。
离一多因在所有理证、所有逻辑论式中,就好像宝剑最锋利或者矛的最尖锐之处,任何东西与之接触均会被砍破一样。
虽说离一多因是观察万法本体的一种因,但实际上,只要以离一多因来观察,因、体、果等任何法都是无法堪忍的。
人生痛苦的根源,是心性主观意识的“区别心”
人生痛苦的根源,是心性主观意识的“区别心”世间万物循环往复,顺应自然规律的存在。
正如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转换,黑夜白天交替一样自然,这本身就是自然循环的一个规律与状态。
但是当这一切自然规律与人的主观意识碰撞的时候,就产生了违背。
因为人的主观意识总会自以为是的把那些本来属于自然的状态,区分出好坏、善恶与美丑。
《道德经》之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因为天下的人把一些事物归类为美,同时丑的事物就产生了;把事物归类为善,同时不善的事物也产生了。
道德经:人生痛苦的根源,是心性主观意识的“区别心”而人又有这样一种心性存在,叫做“趋善避恶”,人不但把事物归类为善恶,还过度的趋向于善,过度的避开恶。
一旦人生没有达到自以为完美的状态时,就会产生苦恼与执着之心,当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好的“恶时,就形成了自己内心的烦恼和痛苦。
所以由此可见,人的某一层面痛苦就是来源于自己轻易对于外事评判的区别心。
有了区别心之后,过分的追求善,并且还会利用自己的智慧来过分追求善,甚至卖弄机巧,自作聪明,演化出更多的手段与机巧的行为,总以为这是让自己更接近于公平的状态之中。
但是殊不知,这早已经背离了客观公平本身,所有的自作聪明都只会让人生更嘈杂。
道德经:人生痛苦的根源,是心性主观意识的“区别心”如何来解决这一个困惑呢?答案就是《道德经》中所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让万物自然的产生,而不去人为的创造,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加自己的意志。
功业成就了,而没有去据为己有,只因为没有据为己有,所以也不会失去。
这就是一种“无为”的智慧,不会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区别,自然就减少了执着心与痛苦。
道德经:人生痛苦的根源,是心性主观意识的“区别心”在《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阳子居问老聃:“现在有一个人办事非常迅速果断,对待事物洞察准确,了解透彻,学道也专心,像这样的人可以与圣贤相提并论吗?”老聃说:“这样的人不过是有才智的小吏,被自己的机巧所困,终身劳其形体担惊受怕而已,就像虎豹、猎狗、皮有花纹,就会招来捕猎,猕猴由于灵巧,就容易被人抓住,像这样的情况不能和圣贤相比。
生死苦乐 唯义所在
不过,庄子也隐隐透露出“人生如梦” 的倾向 。他说“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 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 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庄子讲,你 怎么知道喜好生命不是一种迷惑?厌恶死亡 不是一种偏执,如同浪子不知归乡?又怎么 知道死去的人不会后悔当初不该出生呢?庄 子还说,有些人在梦中饮酒作乐,一觉醒来 却烦恼哭泣;有些人正好相反,梦中哭泣悲 伤,早上却能打猎作乐。所以,只有大觉大 悟的人才知道人生其实只是一场大梦。
------ 张 载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每个个体生命都能 拥有其深远的社会生存意义的。只有当个体在生与 死的抉择中,通体洋溢着浩然正气,并以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的死,与社会上的正义要求相吻合时,才 往往具有“垂统可继”、“永垂丹青”的价值。如 国民党军官佩戴着刻有“杀身成仁,蒋中正赠”的 利剑,为蒋家王朝尽忠殉命,沦为反动势力的工具, 他们不但没能名垂青史,反而遭受后人唾弃。这就 是要求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正义,只有做到“生 有益世”,方能谈及“死而不朽”。
第一节 生死两安 崇尚不朽
古往今来,生死问题是困扰着人生的基本问题。 对于生死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 水准和道德境界,尤其是面临生死考验的关头,最 能集中体现人们的道德情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 的生死观内容相当丰富,也很复杂,但其主流不是 宗教信仰主义的生死观,而是比较注重现实的儒、 道生死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死的现实 态度,二是对生命的意义和不朽的思考。
对生死的现实态度表现为两种思想:道家把人 的生死看作是气的聚散,是自然之道;儒家的孔子 则重视现实人生问题而对死取淡然态度。二者都不 为生死问题所困累。这样的态度是合理的。二是对 生命的意义和不朽的思考。从春秋时期叔孙豹提出 “三不朽”的思想以来,代表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 主要是儒家思想。他们主张把个人的生命投入到社 会人群的大生命中,以对社会、历史作贡献为人生 价值之所在,以“立德、立功、立言”、“虽久不 废”为不朽。
(整理)苦的形状——缘起的研究
◇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词汇录绪论“只有苦,和苦的止息。
”Dukkha——张力、痛、苦的经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正如佛陀曾经评说的,面对苦的复杂性,我们以两种方式作出反应:§1. “什么是苦的结果? 有此情形,一个人被痛苦压倒,他内心疲惫,便悲伤、痛悼、哀叹、捶胸、混乱起来。
或者,一个人被痛苦压倒,他内心疲惫,便外出求索:‘有谁了解止息这苦痛的一两个办法?’ 比丘们,我告诉你们,该苦或者导致混乱、或者导致求索。
” —AN6.63(增支部)问题是,那种混乱往往指导着求索,于是引生出更多的苦迫。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佛陀在觉醒之后,毕生致力于指明一条可靠的灭苦之道。
在总结他的全部教义时,佛陀说: 无论过去和现在,我讲的只是苦和苦的止息。
佛陀担教四十五年,主旨就在于此。
对苦与苦的止息,在某些场合下他会给出简要的解释,另外一些场合下,他会作出较为详细的说明。
其中最详细的解释,被称作缘起说——paṭicca samuppāda。
这份对最终导致苦的诸支因缘的详细总结,揭示了为什么苦迫的体验可以是如此令人混乱,因为诸支因缘之间的作用可以是极其复杂的。
本书旨在解说这些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藉此显示它们如何可以为一条趋向苦灭的修练之道提供焦点。
不过首先,我们把缘起的诸要素罗列于下——足以让读者对缘起的形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足以展示缘起的结构可以是何等难以把握。
这些要素在书中将会有更详细的解说。
它们在这里的次第编号以最根本的因缘——无明——为开端,这是因为无明是导致其它因缘促生苦迫的最关键的因缘。
1.“无明”: 未从四圣谛——苦、苦集、苦灭、苦灭之道——的角度观察事物。
2.“行”[造作]: 有意地塑造种种身心状态的过程。
分以下三类:a)身行: 出入息;b)语行: 寻想[寻]与评估[伺];c)心行: 受——乐、痛、非乐非痛的觉受态;辨识[想] ——以记忆与识别为目的对感官对象施加的心理标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善论集》解读之五:分别心是苦难的根源
《至善论集》中论述了:“人的认知必然开始以分辨不同”,我们可以进一步说,以人的认知为开始的思想根源于分辨不同,以人的认知、思想为指导的行为也必须以分辨不同为必要前提。
有分辨,就有你我,就有善恶,就有空间的、时间的区别。
所分开的事物,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前几项我想很容易理解,我们来着重说说时间的问题。
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原因,可以从过去的事物变化出来,这中间是有规律的,也容易理解。
但是,事物之所以有变化的动力,是因为有变化的需求,而需求所推动的变化,其目的、结果却是在未来的满足。
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知道产品是造出来的,但产品之所以会造出来,是因为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制造的动力。
再比如人,在受精卵开始就具备了今后生存的内在条件,他可以精确地在发展出手、脚、嘴巴、大脑等,而这些是要在将来派上用场的,小的时候他不需要嘴巴去吃饭,但嘴巴已经开始形成,并且他一生下来就本能地用嘴巴找东西吃。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未来需要的在发展,未来不需要的在消失,比如尾巴。
我们也可以说是因果规律的使然,也是,未来毕竟由过去发展而来的,但是,我们很难想象,未来只是由过去导致,没有一个东西在组织、引导。
这就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想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想
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则未来必然出现有的东西根本没用或者很多,而有的必需的东西却没有或者很少,人类社会就将无法持续。
因此,我们认识到:原因导致结果,结果引导原因。
现实根源于过去的原因,也起源于未来的需要。
过去和未来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圣经》中讲,人是有原罪的,具体是这样的。
“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
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
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圣经》。
人的原罪是因为可以分别善恶,有了智慧(当然也是不信神、离弃了神),人和蛇都因为罪而受到了惩罚,在以后的日子里,人可以分别善恶,可以行善、可以为恶。
从此,在人的世界里,神代表了善、代表了爱,给了人希望,也给了人天堂的道路,而蛇却代表了恶,代表了毁坏、伤害,并最终变成了撒旦。
令很多人不解的是,神创造了人,也创造了蛇,蛇即代表了恶,神为什么不消灭它,还使它最终变成了撒旦。
因为人有了善恶之心,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蛇是神的工具,神让他迫使人重新认识神、与神同在。
也许,在神的世界里,人、天使、撒旦并没有什么区别,这区别仅仅存在于人的世界。
我们似乎也可以想一想,在原子甚至是更基本的物质的世界里,除了基于我们分别之心的、仅属于我们人的
世界的存在(这个在《至善论集》中有相当篇幅的论述),人和泥土又有什么区别。
佛教讲四谛,苦集灭道,首先就是苦。
佛教讲,佛的世界,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分别,没有过去未来,却是个极乐世界。
佛教教导人通过戒定慧去达到极乐世界,基督教教导人通过神的道、通过爱走进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