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
肉鸭常见三大传染病
肉鸭常见三大传染病(一)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20日龄雏鸭,春季3-4月份最易流行,一周龄以内的小鸭死亡率可达80%以上,2—3周龄50%左右。
4周龄以后发病死亡率很低。
其临床症状主要为神经症状,角弓反张。
全身痉挛,头竭力向背部后勾,双脚向后反复抽蹬,很快衰竭死亡。
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肿大,表面有散在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多数肿胀,脾肿大,成花斑状。
在疫区,一日龄雏鸭,在颈背部皮下,注射高免血清,预防量0.5ml,治疗量1.0ml,连续2—3天。
如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苗注射1—7日龄雏鸭,5—6天产后生保护力。
根本解决本病的办法是种鸭在产蛋前一个月,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二周后重复接种一次,可为其后代提供三周保护力。
(二)鸭瘟(鸭病毒性肠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其特征为两脚麻痹,腹泻,粪便呈绿色或青灰色,部分病鸭头颈肿大,俗称“大头瘟”或“软脚瘟”,死亡率可达60—90%。
该病对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变化,主要为食道粘膜有条纹状黄色假膜,剥离后留下溃疡。
泄殖腔病变与食道相似,但不易剥离。
一旦发病,迅速将鸭群分离成病鸭群、假定健康群和健康群,隔离饲养,并紧急接种疫苗,初期感染的鸭群,注射鸭瘟高免血清1—2ml,有一定疗效,鸭瘟流行地区和受威胁地区,20日龄以上雏鸭接种疫苗,可保护6个月,成年鸭接种疫苗,可保护一年。
(三)鸭传染性浆膜炎:本病是由鸭疫里奥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我国在1982年,在北京地区饲养的北京鸭中,首先发现此病,1—3周龄的鸭都易感,但以2—4周龄的雏鸭高发,在污染的环境中,发病率可达90%,死亡率50—90%不等,饲养管理粗放,环境被污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都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远动失调,头颈震颤,勾向背部,两腿后伸,角弓反张,全身痉挛,抽搐致死。
鸭病毒性肝炎会传染人吗-鸭病毒性肝炎用什么药-
鸭病毒性肝炎会传染人吗?鸭病毒性肝炎用什么药?鸭病毒性肝炎会传染人吗?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
鸭病毒性肝炎用什么药?鸭病毒性肝炎会传染人吗?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
鸭病毒性肝炎用什么药?鸭病毒性肝炎会传染人吗?鸭病毒性肝炎不会传染人,它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
成年鸭有抵抗力,鸡和鹅不能自然发病。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感染鸭,不感染鸡鹅,一年四季、不同品种、性别的鸭均可感染,健康鸭通过接触被患病毒性肝炎鸭和带毒鸭污染的饲料、水、垫草、车辆等传染而流行发病,也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雏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1周龄内的雏鸭病死率可高达95%,而1月龄以上的鸭则很少发病死亡。
因饲养管理不善,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阴湿,鸭群拥挤等均可促使本病发生。
鸭患病毒性肝炎时,当初不易被人察觉。
养殖户要注意在出现鸭死亡或群体鸭出现异常疾病时,需要把病死的鸭进行解刨检查。
患有鸭病毒性肝炎的鸭子一般都有肝脏肿大、质脆,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肾、脾有时肿大等症状。
当检测出以上这些症状时要及时采取防止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用什么药治疗该病的药物有:呼必康、刀豆素、金感康、中农感康、呼恙舒、基因工程干扰素、禽白细胞干扰素、毒特、双黄连口服液、新感灵、鸭瘟一号、菌毒灭、金感康、克毒先锋、抗毒霸、清瘟败毒散、金丝抗毒霸、肝肾通治、鸭病专家、植物血凝素、双黄连颗粒、禽安宁、荆防祛毒散、双黄连提取物、创奇鸭康、瘟毒速克、鸭瘟康、鸭肝灵、鸭肝金抗等等。
具体使用方法,要根据病鸭情况进行选择,在药物搭配和使用方法上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鸭子病毒性肝炎
鸭的病毒性肝炎鸭的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死前角弓反张,病死鸭肝肿大出血,10日龄左右为临床高发阶段,高度污染场,20日龄以后雏鸭仍有肝炎,只不过死亡率较低。
病原:鸭肝炎病毒,属小RNA病毒科成员,有1、2、3三个血清型,目前,国内常发生的绝大多数由I型肝炎病毒引起。
流行特点:l、主要发生于雏鸭,21日龄内最易感,10日龄左右为高发阶段。
肝炎病毒高度污染场,21日龄以后也可感染,但相对临床症状轻微,死亡率偏低,成年鸭也可感染,但不出现临床症状。
2、肝炎病毒变异。
最近集中养鸭区域出现临床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不太高,21周龄以后鸭群仍然得病,肌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效果不佳,更换另一个生产厂家的血清和卵黄抗体有可能出现好的治疗效果,这就需要工作者及广大养鸭用户提起警钟,研究对策。
症状:突然发病,大批死亡,病鸭抽搐,死亡前多呈角弓反张姿式。
病变:主要病变为肝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斑,严重时刷状出血,有的病鸭肾脏轻度肿大,并有树枝状充血或出血。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肝脏的特殊变化,不难做出初诊,确诊需做实验室工作。
防治措施:肉鸭:l-3日龄用鸭肝炎弱毒疫苗进行免疫一次(对无母源抗体的雏鸭)。
种鸭:在开产前间隔15天左右接种两次鸭肝疫苗,生蛋后每3-4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治疗:对发病鸭群,立即用高免卵黄液或血清肌注1-1.5ml,能控制死亡,同时配合鸭肝康拌料,大大能提高疗效。
对病毒变异的养鸭厂,取当地病料做成疫苗,再研究出抗鸭肝炎病毒高免卵黄抗体,能大大提高治疗和预防效果。
新感康饮水,100g兑水400-500斤,比单独打抗体要提前10个小时控制死亡。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是由鸭传染性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鸭病毒性肝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能引起幼鸭的大规模死亡,对鸭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以下是针对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措施:1. 加强养殖管理:鸭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因此养殖管理是防制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
饲养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消毒。
鸭舍要注意通风换气,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
2. 加强疫苗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可通过疫苗接种来实施。
鸭苗疫苗的选择是防制该病的关键。
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有效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饲养者应按照兽医的建议,在适当的时期给鸭接种疫苗,提高鸭的免疫力。
3. 提高饲料卫生: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能够通过饲料、水源传播,因此提高饲料卫生是防治该病的重要环节。
饲料的储存要做好密封,避免受到污染。
饲料槽和饮水器要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清洁。
4. 控制入场鸭的来源: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与感染源相关,防制病毒传播的关键是控制入场鸭的来源。
要选择健康的、来源可靠的鸭苗,避免引入患病或携带病毒的鸭只。
5. 隔离和检疫:对于新引进的鸭只,要进行隔离并进行检疫。
隔离期一般为2-3周,观察鸭只的发病情况,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再放入养殖场。
6. 做好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鸭舍内部和周围的环境。
可以选用有效的消毒剂,如氯仿、过氧化氢等,杀灭环境中的病毒和细菌。
7. 定期监测和报告:对于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要及时进行监测和报告,加强病情的控制和治疗。
定期检测养殖场内鸭只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防制的关键在于加强养殖管理、加强疫苗接种、提高饲料卫生、控制入场鸭来源、隔离和检疫、做好消毒工作和定期监测与报告。
只有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和发生,保护鸭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肉鸭得了鸭肝是怎样造成的?鸭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肉鸭得了鸭肝是怎样造成的?鸭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肉鸭得了鸭肝是怎样造成的?鸭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
本病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可达90%以上,如果没有及时的发现的话,会产生大量的损失。
肉鸭得了鸭肝是怎样造成的?鸭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
本病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可达90%以上,如果没有及时的发现的话,会产生大量的损失。
流行特点本病在一般情况下只感染鸭,主要危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尤其是5~10日龄易感,3~5周龄的雏鸭也可感染发病,成年鸭可感染但不发病,可成为带毒者。
发病率可达,一周龄以内雏鸭死亡率可达90%以上,1~3周龄雏鸭病死率在50%以内,4周龄以上小鸭病死率较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主要发生于孵化雏鸭的季节。
临床症状发病初期肉鸭体温正常,随着日龄增加,病情有所发展,患病鸭出现站立不稳、精神不振,行走时双脚向外岔开,严重的出现跛行、瘫痪、拉稀、爪干燥,有的因腹泻而倒地不起。
病鸭背部着地,拼命挣扎但仍然无法站立,个别出现蹦高、翻跟头、站立不稳、扭脖等现象,随后肉鸭舌头伸出、眼圈周围羽毛湿润、流泪、粪便稀薄,出现咳嗽、打呼噜现象,在鸭舍角落内停留,个别出现瘫痪或侧卧,采食量大大降低,病鸭瘦弱。
鸭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对雏鸭采取严格的隔离饲养,尤其是5周龄以内的雏鸭,应供给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严禁饮用野生水禽栖息的露天水池的水。
孵化、育雏、育成、肥育均应严格划分,饲管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流行初期或孵坊被污染后出壳的雏鸭,立即注射香港龙达生物的高免血清—鸭肝双抗,每只0.3~0.5毫升,可以预防感染或减少病死。
防治对策1、选择正规的鸭苗供应商购苗,加强饲养管理,提供优质的全价饲料,供给清洁饮水,搞好鸭舍卫生和消毒工作。
2、在饲料中添加脱霉素,防止饲料霉变。
雏鸭病毒性肝炎发病较早,传播快,所以对本病的防治要突出一个“早”字。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 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措施 - 养鸭技术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措施-养鸭技术鸭病毒性肝炎是1~3周龄雏鸭的一种传播怏,致死率高的病毒性传染病。
该病原属于小核结核酸病毒科肠遒病毒属。
本病的特征是病程短促,肝脏肿大并有出血斑点。
在新疫区,死亡率高达90%以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措施。
1、流行特点鸭肝炎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属,对氯仿、乙醚、胰蛋白酶均有抵抗力,62℃时才被灭活。
该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即I、Ⅱ、Ⅲ,I型为鸭肝病毒,又称古典株。
我国流行株属I型病毒,美国流行株属Ⅲ型病毒。
鸭肝病毒能在鸭胚肝细胞、鸭胚肾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增殖。
该病多发生在雏鸭,成鸭被感染未见发病症状,且不影响产蛋。
该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都可感染,放养雏鸭和舍饲雏鸭均易感。
该病多发生在o-7日龄的雏鸭,近年发现3~5周龄的雏鸭也有发病。
该病是水平接触性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雏鸭感染率100%,死亡率100%。
2、病因病机幼雏接触带病毒的鸭或者是因接触携带活病毒的物体,经过口直接进入气分,也可能通过鼻、气管进入肺或气囊。
病毒通过肺和胃肠进入营血,最终进入肝脏,在肝脏中大量繁殖,致肝肿胀,即现代兽医所讲的炎症。
病死鸭肝呈灰绿色,并且出现坏死病灶[养殖:/]。
3、主症由于病毒侵入血分,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邪热必耗损真阴,真阴必伤肝,致使肝热动风。
因此,雏鸭便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头收颈缩,翅下垂,常以蹲式呆立,并且出现昏沉现象,眼发红而且半睁半闭,或睁睁闭闭。
此时如继续正不压邪,病鸭就会发生全身性抽搐,还会出现侧卧不动,临死前出现两蹼乱蹬地,最后抽搐减慢速度,停止呼吸而死。
4、防病方剂在饲养中管理不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潮湿、拥挤,均可促使该病发生,通常采用以下方剂进行预防。
方剂一:龙胆草50g,板蓝根50g,黄芩20g,栀子20g,金银花50g,柴胡10g,陈皮10g,甘草10g,水煎饮服,日服1剂,为500只雏鸭量。
肉鸭病毒性肝炎及防治
免疫性
鸭群感染后可以通过免疫产生抗体,但再次 感染时仍有可能发病。
地区性
该病在国内外广泛分布,不同地区和不同品 种的鸭均易感。
02
疾病识别
临床识别
发病特点
肉鸭病毒性肝炎多发于3周龄内的雏鸭,其 中1-2周龄最易感,且死亡率较高,可达到 80%-90%。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行动迟缓,翅膀下垂, 眼半闭呈昏睡状,排黄绿色稀便。
中药具有多靶点作用机制,可以 综合调理机体功能,提高免疫力 。
支持治疗
1 2
补充维生素
添加多种维生素,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调整饲养环境
保持鸭舍干燥、清洁、通风,提供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
3
隔离与消毒
对病鸭进行隔离,对鸭舍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疫苗治疗
选用优质疫苗
选择来自信誉良好的疫苗生产商,确保疫苗 质量和安全性。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
患病鸭和健康鸭直接接触,通过污染物和人员 的间接接触也能传播病毒。
饮水和饲料
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饮水和饲料传播给健康鸭 。
昆虫叮咬
昆虫叮咬病鸭后再叮咬健康鸭,也可以传播病毒。
流行病学特点
季节性
该病多发于春季和夏初,与这一时期的环境 条件和饲养管理有关。
易感动物
主要侵害1周龄至3周龄的雏鸭,成年鸭感染 后不发病但可以携带病毒。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和当地疫情,制定合理的 免疫程序。
免疫效果监测
定期进行抗体检测,确保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规模化鸭场疾病防治
疾病发生
在规模化鸭场中,肉鸭病毒性肝炎经常发生,且通常与鸭瘟、大肠杆菌病等混合 感染,导致鸭只死亡增加。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对于养殖户来说,应加强对鸭群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 。同时,要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鸭群健康生长。
疫苗接种与免疫程序制定
疫苗接种
对于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应定期对鸭群进行疫苗接种。疫苗种类和接种方法应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生产 厂家的建议进行选择和确定。
免疫程序制定
根据疫苗种类、接种时间和方法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应包括接种次数、接种时间和接种剂量 等方面的规定。同时,应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生产厂家的建议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
实践经验分享与交流
经验一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子的免疫 力。定期清理鸭舍、消毒,保持 适宜的饲养密度和通风,提供充
足的饮水和饲料。
经验二
及时发现并隔离病鸭,防止疫情 扩散。一旦发现鸭子出现异常症 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对鸭舍
进行全面消毒。
经验三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 疗。对于鸭瘟,可以使用抗病毒 药物如干扰素等进行治疗;对于 鸭病毒性肝炎,可以使用保肝利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鸭瘟概述与诊断 • 鸭病毒性肝炎概述与诊断 •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与
防控措施 • 病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鸭瘟概述与诊断
鸭瘟的发病原因及流行特点
发病原因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 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 通过呼吸道、皮肤和眼结膜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 春季和秋季为多发季节。
胆的药物进行治疗。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02
03
预测一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 和疫苗的广泛应用,鸭瘟 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将会逐渐降低。
鸭病毒性肝炎(DVH)
2008年10月
Lijing
鸭病毒性肝炎(DVH)
鸭病毒性肝炎(DVH)
鸭病毒性肝炎(DVH)
• 是由鸭肝炎病毒(DVHV)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 传染病。
•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死前出现角弓反张,肝脏肿大有 出血点
2008年10月
Lijing
鸭病毒性肝炎(DVH)
• 病原 • 流行病学 • 临床症状 • 剖检变化 • 诊断 • 防制
• 对外界抵抗力强,一旦污染难以彻底清除,在污染的孵 化室内至少存活10周;2%NaOH,1%甲醛,15-20℃可经2 小时灭活。
2008年10月
Lijing
鸭病毒性肝炎(DVH)
• 易感动物:主要是鸭,3周龄以内易感,尤其5-10日龄多 见,1周龄内病死率最高,5周龄以上基本不死亡,成年 鸭多为隐性感染。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接种1-7日龄敏感雏鸭和1日龄有母 比试验
源抗体的雏鸭作对
2008年10月
Lijing
鸭病毒性肝炎(DVH)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家禽鸭。
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生疫情,不仅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还会给家禽饲养业造成严重影响。
做好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工作至关重要。
一、加强鸭场的卫生管理鸭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体壁破损处直接接触病毒或者病毒携带者。
加强鸭场的卫生管理是预防鸭病毒性肝炎的基础。
要保持鸭舍内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污水,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
要加强饮水卫生管理,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因饮水受污染而引发疾病。
对鸭群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
通过加强鸭场的卫生管理,可以有效预防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
二、控制鸭场的外来传染源鸭场的外来传染源主要指的是鸭场外的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
鸭场周围水源、土壤、空气等环境因素可能携带病毒,并通过雨水、空气传播到鸭场内,所以要加强对鸭场周围环境的管理;人为因素也是鸭病毒性肝炎传播的重要途径,饲养人员、防疫人员以及访客要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因这些人为因素而引发鸭病毒性肝炎。
饲料是鸭场的重要物资,也是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之一。
鸭场在饲料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要加强饲料的卫生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要对饲料的储存环境进行消毒处理,避免饲料受污染;要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要合理使用饲料,避免因浪费导致饲料受污染。
通过加强饲料卫生管理,可以有效预防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
四、进行规范的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预防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手段。
鸭场要对鸭进行规范的免疫接种,尤其是对鸭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要及时、准确。
要合理选择并储存疫苗,避免疫苗受损;要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进行接种,确保接种的质量和效果;要及时对接种的鸭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通过规范的免疫接种,可以有效提高鸭群的免疫力,降低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
五、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鸭场要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鸭常见疾病诊断
肉鸭常见的病毒病有:鸭病毒性肝炎、鸭瘟;常见的细菌病有: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支原体病;寄生虫病多见于球虫病。
1.鸭病毒性肝炎:由鸭肝炎病毒引起,多见于3周以下的雏鸭发病。
①表现:突然发病,无任何症状死亡,几小时后波及全群,精神委靡、缩头、垂翅、闭眼;运动失调,倒地旋转,角弓反张;少数病鸭腹泻,排黄白色或灰绿色稀便,病重者爪呈紫红色。
②剖检:肝脏肿大,质地柔软,呈淡红色或外观呈班驳样;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肿大,呈班驳样;肾肿,充血;胆囊扩张,胰腺肿大。
③治疗:早期用抗病毒药+广谱抗菌药+电解多维治疗有效,中后期治疗效果较差;病鸭用高免血清治疗效果显著,发病早期每只雏鸭肌肉或皮下注射康复血清或高免血清0.5毫升能够防止感染发病和降低死亡率。
2.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大头瘟,由鸭瘟病毒引起,多见于15—20天以后的肉鸭发病。
①表现:病鸭高热不退,食欲降低,渴欲增加,两肢发软,常卧地不起;病鸭眼,流泪,有脓性分泌物,眼睑水肿,流鼻涕,头颈肿大;腹泻,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粪便,翻开泄殖腔可见黏膜上充血、水肿、有出血点,严重时覆盖一层假膜。
②剖检:皮肤皮下充血出血;全身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出血斑,腺胃黏膜出血,淋巴组织坏死,消化道黏膜有坏死斑点、出血、溃疡或形成假膜;肝脏上有白色点状坏死和出血斑,胆囊肿大,气管黏膜出血。
③治疗:早期用抗病毒药+广谱抗菌药+电解多维治疗有效,中后期治疗效果较差;高免血清早期治疗,每只鸭肌肉注射0.5—1.0ml有一定疗效;聚肌胞〔一种内源性干扰素〕进行早期治疗,每只鸭肌肉注射1.0ml,3天1次,连用2—3次。
3.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2周以后易发病。
①表现:急性病例突然死亡,病鸭表现精神沉郁、厌食、呆立、咳嗽、眼鼻分泌物增多;死前神经症状明显,头颈震颤、摇头或点头,呈角弓反张,也有的鸭死前阵发性痉挛。
②剖检:主要特征浆膜出现广泛性的多少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出,心包膜、肝被膜、气囊及脑膜常见。
鸭病毒性肝炎的名词解释
鸭病毒性肝炎的名词解释鸭病毒性肝炎(Duck Hepatitis Virus,简称DHV),是由鸭病毒引起的一种较为常见的鸭类传染病。
该病主要侵害鸭群,尤其是年龄较小的鸭子,给养殖业和农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鸭病毒性肝炎起初被命名为“鸭病毒性肝炎疫苗株VH-A”,是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它属于黄病毒科,病毒的形态呈球形,直径为30-35纳米。
该病毒主要感染鸭子的肝脏细胞,造成肝脏组织的炎症和损害。
鸭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飞沫或者粪便-口经途径传播。
当感染的鸭子排放病毒颗粒时,其他鸭子会通过进食受到感染。
受感染的鸭子在潜伏期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活动力减退、羽毛粗乱等。
随着病情的恶化,鸭子的肝脏会发生炎症,导致肝细胞的坏死和功能障碍。
在某些严重病例中,鸭病毒性肝炎还会导致高死亡率的出现。
为了预防和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疫苗接种被广泛采用。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不同的疫苗,比如衰弱疫苗和灭活疫苗。
这些疫苗都能有效提高鸭群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而在疫苗接种之前,农场主可以采取一些生物安全措施,如严格的卫生管理、隔离感染鸭子、消毒环境等,以降低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概率。
除此之外,就个体鸭子的治疗而言,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
一旦鸭病毒性肝炎被确诊,饲养者可以通过提供适宜的饮食、保持环境卫生和保温等措施来帮助鸭子恢复健康。
然而,预防仍然是最为重要的手段。
然而,疫苗接种和预防并非毫无困难。
农场养殖数量庞大,免疫规模巨大,还需要考虑到饲养成本和疫苗的适应性。
此外,不可避免地可能会出现一些个别鸭子因为年龄、健康状态等原因无法免疫的情况。
因此,防控鸭病毒性肝炎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合理的预防策略。
总的来说,鸭病毒性肝炎作为一种常见的鸭类传染病,对养殖业和农场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疫苗接种和生物安全措施的实施是防控鸭病毒性肝炎的关键。
然而,预防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预防,才能减少疫病的发生,保障鸭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鸭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流行特点
本病传播快、死亡率高。
小鸭发病,成年鸭感染但无临床表现。
1周龄内鸭病死率可达95%,1月龄以上鸭很少
发病、死亡。
本病主要发生在孵化季节。
病鸭、成年感染鸭、野生水禽是传染源。
饲养管理不当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症
状
雏鸭发病时精神萎糜,行动呆滞,厌食,
防
制
疫苗接种:在种鸭开产前免疫 2次,间隔2周, 其母源抗体可维持 4 个月。末免疫种鸭在出雏 鸭即免疫。 对发病或受威胁的雏鸭群,可用高免血清或高 免卵黄抗体。 严格防疫和消毒,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制 度。
十三、鸭病毒性肝炎
Duck virus hepatitis (DVH)ຫໍສະໝຸດ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高度致
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
传播快,死亡率高。 表现为角弓反张, 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
病
原
微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肠病毒属(Enterovirus) 本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即1、2、 3型,我国 流行的为1型。
很快发生全身性抽搐,病鸭多侧卧,头向 后背,呈角弓反张。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见肝肿大,颜色发黄,肝脏表面 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 胆囊肿胀,充满胆汁。 脾有时肿大呈斑驳状。
诊
断
初步诊断 发病急、传播快,小鸭发病, 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实验室诊断 动物试验 接种一周龄内的易感鸭和有母源 抗体的小鸭 荧光抗体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
肾脏肿胀、黄染、充血、出血
鸭病毒性肝炎
肾脏出血
鸭病毒性肝炎
胰腺充血呈粉红色
鸭病毒性肝炎
心肌软化呈熟肉样
鸭病毒性肝炎
腿部肌肉出血
鸭病毒性肝炎
腿部肌肉出血斑
鸭病毒性肝炎
【防治要点】
鸭病毒性肝炎
建立严格的防疫和消毒制度, 严禁场外人员进场,妥善处理病 死鸭。种鸭开产前接种鸡胚化弱 毒疫苗,可为2~3周内的雏鸭提 供有效保护,对疫区母源抗体较 低或无母源抗体的雏鸭,由于雏 鸭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早期接种 弱毒疫苗效果不理想。
鸭病毒性肝炎
濒 死 时 头 颈 后 仰
鸭病毒性肝炎
病鸭角弓反张。最急性病例常 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倒毙
鸭病毒性肝炎
【大体病变】
鸭病毒性肝炎
肝脏肿大,色深,表面有出血斑
鸭病毒性肝炎
严 重
时
肝
脏
黄
染
,
弥
漫
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
血
鸭病毒性肝炎
野鸭肝脏黄染,有出血斑
鸭病毒性肝炎
胆 囊
扩
张
鸭病毒性肝炎
脾脏肿胀,有细小出血点,呈斑驳状(野鸭)
鸭病毒性肝炎
在出壳后1~3天内皮下注射 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可有效防 止本病发生。 小鸭一旦发病,应 立即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 同时投服广谱抗菌药物,防止细 菌继发感染,补充电解多维,可 迅速制止死亡。
鸭病毒性肝炎
(十七)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 种急性传染病,发病急、传 播快,死亡率高,是严重危 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其发病急,传染迅速,病死率高。
临床表现以角弓反张、神经症状、肝脏炎症状肿大、出血斑驳为特征。
流行特点鸭肝炎病毒有Ⅰ、Ⅱ、Ⅲ三个血清型,都可以引起鸭肝炎。
我国流行的病例均由Ⅰ型鸭肝炎病毒引起。
Ⅲ型主要发生在英国,Ⅲ型鸭肝炎流行于美国。
本病仅发生雏鸭,主要发生于4-20日龄的雏鸭,3-5周龄的鸭也可感染发病,成年鸭虽可感染但无临床症状,且不影响其生产性能。
本病对雏鹅也有感染性,并引发相同的症状、病变和死亡。
病雏鸭或带毒鸭是传染源,通过分泌物、排泄物和死尸污染饲料、饮水等以及污染的参观人员、饲养人员(串舍),饲管运输用具、水源、鼠类等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不能垂直传染。
在野外和舍饲条件下本病可迅速传播,鸭群中全部易感的雏幼鸭、雏鹅,传染性极强。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
雏鸡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20-100%不等。
一般4-5周龄雏鸭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很低,雏鸭发病的病死率为43%。
主要症状本病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病程短促。
病初精神委顿、缩颈、嗜眠、厌食、翅下垂、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的出现腹泻。
发病后病鸭出现神经症状,表现运动失调,身体斜向一侧,两脚发生痉挛。
死前头弯向后背,呈角弓反张姿势,迅速死亡,喙端和爪尖淤血呈暗紫色。
剖检病变主要的病变在肝脏,肝肿大,质脆,呈黄红色或花斑状,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出血斑。
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脾有时肿大呈斑驳状。
许多病例肾充血肿胀,灰红色,血管明显呈暗紫色树枝状。
心肌如煮熟状。
胰脏有不同程度的点状、片状出血,呈红白色或淡红色。
诊断根据流行特点、特征性症状和病变可以做出初诊,必要时可取病死鸭的肝脏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或应用鸭病性肝炎高免血清或特异性的卵黄抗体进行被动免疫对照试验予以确诊。
防治方法1、平时鸭场、鹅场坚持自繁自养,并严格执行防疫卫生和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本病例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
• 1.综合措施 对雏鸭采取严格的隔离饲
养,尤其是5周龄以内的雏鸭,应供给 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严禁饮用野 生水禽栖息的露天水池的水。孵化、 育雏、育成、肥育均应严格划分,饲 管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 2.预防接种 在收集种蛋前2~4周给种 鸭肌肉注射鸡胚弱毒疫苗,可以保护 所产种蛋孵化的雏鸭不受感染。
鸭病毒性肝炎
• 病原:鸭肝炎病毒 。 • 特征:角弓反张,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
和神经症状。 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 死亡率高,以冬春季节多发。 •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传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 病程短促。病初精神萎糜,不食,行 动呆滞,缩颈,翅下垂,眼半闭呈昏 迷状态,有的出现腹泻。不久,病鸭 出现神经症状,不安,运动失调,身 体倒向一侧,两脚发生痉挛,数小时 后死亡。死前头向后弯,呈角弓反张 姿势。
中医
• 原则:清热解毒,疏肝利胆。 • 治疗:鱼腥草300克,板蓝根300
克,龙胆草300克,茵陈100克, 黄柏150克,桑白皮300克,救必 应300克,甘草50克。
• 方药:茵陈30 g,栀子20 g,连翘13 g,
白术20g,粉葛根15 g,广木香20 g, 薄荷10 g,甘草10 g,大枣20枚。 • 茵陈发汗,利小便,并能清泄瘀结在 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脾经的湿热,是 治黄疸的要药;栀子、连翘引导湿热 从小便出;葛根有升阳散邪,解毒透 疹作用;广木香、薄荷有清热、顺气 健胃之功效;甘草、大枣有温补脾胃, 调和诸药之功能。
病理变化
特征性病变在肝脏。肝肿大,呈 黄红色或花斑状,表面有出血点和出 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脏有 时肿大,外观也类似肝脏的花斑。多 数肾脏充血、肿胀。心肌如煮熟状。 有些病例有心包炎、气囊中有微黄色 渗出液和纤维素絮片。
病鸭死后呈角弓反张状。
病鸭肝脏肿大,有出血灶和坏死灶。
接种病毒的鸡胚胚体变小,出 血、水肿。左侧为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