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基础知识。
2、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
3、会知识的应用。
知识回顾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产生的条件(1)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放大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许多发声体振动不明显,不易观察或找到,必须借助轻小的物体将这样的发声体的振动进行“放大”,才容易找到声源。
如图所示,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中或者发声的鼓面上振动。
2.声源(1)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2)发生的物体①固体可以发声:用手刮梳子齿时,梳齿振动发声;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振动,说明人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发声;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振动而发出的;用小槌敲击音叉时,用手接触音叉能感觉到音叉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水花四溅,再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②液体可以发声:溪水哗啦啦地响,说明水振动发声。
③气体可以发声: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该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的;喇叭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喇叭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的方式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最快,气体中最慢。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4.声速(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叫声速,单位是m/s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t s v ;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 。
(2)回声产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
利用回声测距。
①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t :a .当△t >0.1 s 时,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即能听到回声。
声现象 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一、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了解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2、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音乐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常识性地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3、通过观察、分析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能够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4、了解回声和共鸣,了解混响现象。
5、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二、基础知识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2、声速:,用表示,单位:。
计算公式:声速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有关。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频率:超声:次声:人耳的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4、乐音的三个特征:(1)音调:日常描述:影响音调的因素:(2)响度:日常描述:影响响度的因素:(3)音色:日常描述:影响音色的因素:5、回声:次声波的应用:11、声识别技术的应用:三,知识链接声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最初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让同学们通过对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理解乐音与噪音,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会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
本章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乐音的三个特性;噪声及其控制;超声与次声的应用。
难点:乐音的三个特征的区别。
本章考查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探究题。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是主要题型,它们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简答题和探究题是相对较难的题型,它们考查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但是,请同学们树立信心:本章知识都很简单,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得满分是很容易的。
四,预习练习基础题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的树叶发现“沙沙”的响声,这种声音是()a、空气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 b.树叶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c.树叶振动产生并由大地传播 d.空气振动并由空气传播2.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单元系统复习,培养热爱科学、立志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教学重点】应用声现象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通过复习,会解决和利用生活中有关声现象的知识。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知识探究法。
【教学用具】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巩固】一、知道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发声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传声途径:声靠_______传播。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_______,在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得_______。
_______不能传声。
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二、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1、乐音三要素:其三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系,男低音、女高音,高音、低音是指音调。
响度:是人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它跟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系。
音色:是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品质,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_______。
2、乐音具有三要素,反映声音高低特性的是________,反映声音大小特性的是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人们能把不同的乐音区分开,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________,人们通常说女子的声音比较尖,是指声音的________高。
三、知道声的利用1、回声定位:蝙蝠靠超声波探索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利用声呐探测海深或鱼群。
2、声波能传递_______:如B超(声音诊病)。
声现象 复习导学案
声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最初接触到地物理现象,本章让同学们通过对丰富多彩地声现象地学习,了解声音地产生,传播,理解乐音与噪音,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会解释生活中常见地声现象.本章重点:声音地产生,传播条件;乐音地三个特性;噪声及其控制;超声与次声地应用.难点:乐音地三个特征地区别.本章考查地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探究题.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是主要题型,它们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地掌握情况.简答题和探究题是相对较难地题型,它们考查同学们对知识地理解以及灵活运用地能力.但是,请同学们树立信心:本章知识都很简单,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得满分是很容易地.5PCzV。
四,预习练习基础题.遇到大风地天气,路旁地树叶发现“沙沙”地响声,这种声音是()、空气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 .树叶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树叶振动产生并由大地传播 .空气振动并由空气传播.蚊子发出地“嗡嗡”声是由于()振动引起地..蚊子地嘴 .空气 .翅翼 .声带.关于声音地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一切发声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传播声音地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地慢.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地形式传播地.月球上地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月球上地岩石不传声 .月球上没有空气,女高音和男低音中地“高”和“低”是指声音地不一样,“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地“高”和“低”是指声音地不一样.jLBHr。
,向远处呼喊时,为了使声音传得远一些,可以用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或用“土喇叭”,其目地是为了减小声音地,从而使声音地更大些.xHAQX。
,用大小不同地力弹同一琴键,发出声音地不同,原因是;用大小相同地力弹不同地琴键,发出地声音地不同,原因是;用大小相同地力在不同地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地声音地不同,原因是.LDAY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1. 基本概念回顾1.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需要声源、传播介质和接收器。
•声源是产生声音的物体。
•传播介质是声音传播的媒介,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接收器是接收声音的物体。
1.2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传播。
•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2. 声音的特性2.1 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声音的强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2.2 音调与频率•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频率密切相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单位是赫兹(Hz)。
2.3 声音的音量•声音的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
•音量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2.4 回声•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回声的产生需要有声源、障碍物和接收器。
3. 声音的利用与保护3.1 声音的利用•声音的利用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广泛,如广播、电话、音乐等。
•声音还可以用于声纳、超声波等技术。
3.2 噪声与对策•噪声是指给人们带来不适的声音。
•噪声对人体健康有害,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护听力。
4. 思考题1.请列举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2.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顺序是怎样的?3.音调与频率有什么关系?声音频率越高或越低对应的音调是高音还是低音?4.什么是回声?回声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5.声音的利用有哪些方面?你还能举例说明声音的利用吗?6.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如何保护听力?5. 作业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2章的课后习题,巩固对声音和声现象的理解。
声现象_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导学案(一)声现象一、知识网络(自主学习)二、考点提升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快,液体其次,气体中声速最慢。
(3)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跟踪练习】“山间铃想马帮来”这句话中,铃想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传入人耳的。
如人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如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
【触类旁通1】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相同的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只有超声波【触类旁通2】为了使教室内上课的学生免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下面那个方法有效合理()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个防噪声耳罩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考点二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都是声音的特征,但三者的含义不同,主要表现为:【跟踪练习】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他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他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触类旁通1】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触类旁通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 B. 音调C. 音色D.频率考点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主要知识点:⑴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一切发声体都在_________,_______停止,发声停止。
⑵声音的传播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都能够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不能在_______中传播。
⑶声音在不同介质的______不同。
声速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
1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比在液体中传播的_____;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_________.⑶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准确的是()A.海水、铁管、空气 B. 铁管、海水、空气C.空气、铁管、海水 D. 空气、海水、铁管⑷如图所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A.电铃逐渐停止振动B.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C.听到的铃声越来越轻D.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二.声音的特性:1.主要知识点⑴乐音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音色是指声音的______。
⑶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决定。
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决定。
音色由发声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的。
⑷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_________,低于20Hz的声音叫_______。
⑸人的听声频率范围是_________,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_________。
⑹频率表示_________频率的单位是_________频率的定义是_________若物体在两秒内振动1000次,则它的频率是_________。
2、练习⑴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⑵几位同学在室外聊天,室内同学听声音能够分辨出每句话是谁说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的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频率不同 D.响度不同⑶在使用二胡之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定弦”,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音的节奏⑷因为人类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所以地震发生时常导致很多人在灾害中丧生。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
2.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复习反馈】本章我们都学到了什么?【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与展示提升】【复习提示】:知识点一:本章考点与复习重点:① 认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条件;②了解乐音的三个基本特性:响度、音调、音色(音品);③知道噪声的危害和防治噪声的途径.④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识点二:自行复习 完成下列知识结构123.乐音的三要素指:______ 、______和_______。
__________跟声源振动的频 率有关;______________跟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影响音色的主要因素是。
4、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1) ,(2) ,(3) 。
5、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 ,频率高于 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 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6、举三个实例说明生活中声音的利用。
知识点三:实验7、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乒乓球的这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法。
如果再用力敲击音叉,又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四:易混的知识点8、“引吭高歌”的高是指_____________,“女高音”的高是指____________.9、牛叫与蚊子叫比较:______ 音调高,_______响度大。
10、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11.物体的振动停止,______停止。
【必做题】:1、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有种“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2、小沈阳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他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________3、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被救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最后获救。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精心整理实用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A.声音的产生和传播B.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C.噪声的危害、来源和防治D.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次声波E、声音的利用2.过程和方法:A.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传播介质、传播快慢)的活动B.对影响音调、响度的因素进行探究C.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各种声音带给你的不同感受(宁静?欢乐?振奋?烦躁?)体会声音世界的奇特和多彩学习重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各种声音的特征及应用;难点:控制变量法的初步认识和应用,声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教学过程:一、疏理知识,落实双基:(一)课本知识疏理:1.声音产生的条件:。
2、声音传播的条件:必须有。
、、均可传声,不能传声。
3、声音传播的形式:以的形式传播。
4、声音传播的速度:(1)在15摄氏度空气中声速是(2)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液体中,液体中声速气体中,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有关。
5、乐音的三要素:(1)响度(指):决定于声源的和人耳距声源的有关。
人耳刚能听到的响度为dB、理想声音环境的响度不高于dB、影响人学习和工作的噪声超过dB、损伤人听力的响度超过dB。
(2)音调(指):决定于声源振动的。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3)音色:决定于声源的和。
买碗时轻碰听好坏,是根据不同。
(结构改变较大)。
6、噪声:物理学上说是的声音。
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说是的声音。
减小噪声的方法主要是:在声源处(防止)——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在人耳处(防止)。
7、超声波(的声音)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成像、碎石。
8、次声波(的声音)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
9、人听见声音的过程:(1)空气传声:声源→声波在介质传递→人耳(、等组织)→听觉神经→大脑;(2)骨传导:声源振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NO :6班级 姓名 小组 等级【复习要求】: 掌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掌握控制变量法,学会科学的学习物理的方法。
【复习目标】: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
【预习使用指导】: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3.A 层同学要完成标有★的题目,B 、C 层同学可选做。
复习完了吗?开始做题了!一、常规题 1.把人耳贴在装满水的一根长铁制水管的一端,在水管的另一端用铁锤用力敲击,人耳可能听到的情况是( ) A.先听到沿铁管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B.先听到沿铁管外空气中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C.由于声音沿铁管和空气同时传来,因此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音 D.人耳先后听到三次传来的敲击声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的一组是( ) 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 用一硬纸片,接触旋转的自行车轮辐条,一次旋转快,一次旋转慢,比较两次的不同 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3.一个声源2min 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Hz ,人耳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 ,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_次. 4.炎热的夏季,当雷雨来临时,闪电过后往往雷声隆隆,不绝于耳,“雷声隆隆”的原因是 .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物理原因是( ) A .声音的回音 B .声源还在振动C .声源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6.人们常用敲打的方式来判断物体的质量好坏,下列实例中属于这种应用的是 ( )A .铁匠用小铁锤敲打烧红的毛坯B .敲打钟时发出宏亮的声音C .买陶瓷用品时,人们习惯地用手敲一敲D .瓦工砌墙时用瓦刀敲打红砖7.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 .乐器商店的标志8.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大的次声波能破坏建筑物B .超声波是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C .气体只能传声不能发声D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9.下表中列出一些音阶的频率,由此可以看出 ( )A .音阶越高,频率越高B .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 .频率越高,越悦耳动听D .相邻音阶的频率之差是相同的10.阅读与探究爱动脑的帕斯卡 法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从小不仅喜欢问问题,还特别喜欢自己去钻研,找出问题的答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在设计本节课——第一章声现象的复习导学案时,我的设计意图是以学生已有的声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复习和巩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声音相关概念的理解,提升他们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声音的基本特征,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我还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以及声音与生活、科技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声音的特征判断物体的材料等。
而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声音的基本概念和传播原理。
为了顺利进行本节课,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如PPT和实验器材,以及学习资料,如教材和相关的声学知识卡片。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特别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于重难点内容,如声音的传播原理和实际应用,我会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总的来说,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导学案设计,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声学的理解,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是一个基础但关键的知识点。
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复习声音的产生,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声音的振动。
这个实验能够直观地展示声音的来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然后,我会讲解声音的传播原理,包括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情况。
通过实际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 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基本特征,它们影响着我们对声音的感知。
在这个环节,我会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特征的影响因素。
例如,我会播放不同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声音样本,让学生分辨和描述它们的差异。
这样的实践情景引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 声音与生活、科技等方面的联系:声学知识在生活和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个环节,我会分享一些与声音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如噪声控制、回声定位等。
声现象总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总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5、知道超声波和次生波及其应用。
6、回顾本章实验,知道研究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复习重点: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复习难点: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音调及其影响因素。
一、课前预习(基础知识类)产生 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物体的 产生, 停止,发声也停止。
2.传播条件:声音传播需要 , 、 和 都可以传声。
不能传声。
3.传播形式:以 的形式传播传播 4.温度为15℃时,在空气中的声速: m/s 。
5.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 、 。
6.声速在介质中的大小关系:V 固 V 液 V 气(填“>”、“<”或“=”)7.人耳能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s ,最短距离为 m 。
回声 8.回声测距公式: 。
9.音调:指声音的 。
音调10.影响因素:与 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 。
声音特征 11.响度:指声音的 。
响度12.影响因素:与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与 有关,越远,声音 。
音色 13.音色:指声音的 。
14.影响因素:与发声体的 、 等有关。
15.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是指物体 产生的声音。
(环保角度呢?) 噪声控制 16.强弱:声音强弱的等级用 表示,符号是: 。
1)在 减弱;17.控制 (2)在 减弱;3)在 减弱。
18.声音: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
超声波:频率高于 的声波。
声波 19.超声波 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能量大应用:(1)回声定位;(2)声呐;(3)B 超;(4)工业超声探伤仪;(5)超声波清洗;(6)超声波击碎胆结石。
次声波:频率低于 的声波20.次声波 特点:声源广、传播远、危害人体健康声音的利用:声的利用主要有(1)声音可以 ;(1)声音可以 。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了解乐音的特性;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小组合作学习:一、1、如图4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驻中小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求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宇航员在太空进行交流时,需要使用________通讯,因为声音在_____的太空中无法传播。
而电磁波却可以。
二、1、如图8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3、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A.蝙蝠B.海豚C.猫D.大象三、1、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1,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四、1、有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传统的房屋石头等掩体碰到这种武器无法起到作用,声波子弹枪内有一组扬声器,释放出超声波,由于声波可以传递,从而达到对目标的攻击。
2、(多选)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
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信息”的是()A.用超声波碎石B.用声纳探海深C.利用B超做体检D.利用回声定位五、一汽车以20米/ 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 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空气中的声速按340m/s计算)我的收获图1。
初四物理《声现象》复习课导学案
初四物理《声现象》复习课导学案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________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________,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________________都能发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
练习:☆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____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____________。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 ,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物态变化》物理导学案 班级 姓名一、学习目标(1)查漏补缺,将本章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强化与声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析。
(3)进一步夯实与声相关的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归纳、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
二、重难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分类和三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三、自学指导及练习四、达标检测【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
我们能分别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
声现象 令人厌烦噪声的危害:心理效应、生理效应、物理效应 乐音与噪声:乐音的波形是 的;噪声的波形是 的。
噪声的来源:生活噪声﹑工业噪声﹑ 噪声 噪声的控制:声源处控制噪声, 中控制噪声,人耳处减弱噪声 人耳听不见的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Hz 超声波 频率高于 Hz 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特性:方向性好, 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 。
应用:声呐﹑B 超﹑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剂﹑超声波焊接器。
次声波 频率低于 Hz 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应用:预报地震﹑台风﹑监测核爆炸。
声音是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
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 传播。
声音是一种波 声音是一种波,叫做声波。
声波具有 (声波击碎胆结石,声波使烛焰晃动) 声速 一般来说,声音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次之, 中速度最大。
空气中的声速约为 m/s 。
声音的声音的 叫做响度。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的单位: 。
响度 音色:音色通常用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音调 声音的 叫做音调。
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 ,声源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
振动的快慢用声源 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
频率的单位 。
2.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振动停止后,声音要慢慢消失D.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3.如左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右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4.看图说理:(1)观察左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2)观察右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按照上图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想法,左图中怎么知道鱼是听到拍手的声音把鱼吓跑的,而不是看到拍手的动作被吓跑的;右图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入人耳?或者两者都有?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
【考点2】乐音的特征5.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大;(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高;(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好。
6.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
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
这哨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7.如图是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左图是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右图是改变不同力度来敲击音叉,并观察小球弹起的高度。
左图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与的关系。
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右图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与的关系。
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考点3】乐音与噪声8.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 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利的演讲声9.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
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10.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考点4】超声波与次声波13.人耳的声音包括超声波和次声波。
与可听声相比,超声波具有好、________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等特点,因而有广泛的应用。
声呐利用超声波的_______ ___;B超是利用了超声波的_____ _____强;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则是利用了易于获得_______ ______的特点。
而超声波清洗器则是运用超声波能使清洗液产生剧烈_____ ___形成去污作用的特点。
14. 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
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A.5月12日14时28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15.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时,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 )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 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 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16.如图所示,利用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可以测出高速运动的网球的速度,该仪器是利用超声波的效应而实现的。
由此(能或不能)推测此装置可以探测出高速公路上违章超速的汽车速度。
五、课后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B .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C .搜救人员很难听清废墟中幸存者微弱的呼救声,说明幸存者的呼救声是噪声D .帐篷城里的小王用纸团塞着耳朵睡觉,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2.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 .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 .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 .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3.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 .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 .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 .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4.物理学是探索的科学,物理学家们在科学之路上披荆斩棘,勇于探索,为人类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自开始接触物理这门课以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也进行了许多探究活动。
以下几项活动,你肯定参与过:A .探究琴弦的音调跟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B .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C .探究各种材料的隔音性能;D .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其中有两组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它们是 和 。
(填写字母)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 有关。
6.我市一些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一个声源2min 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Hz ,人耳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例19)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问题:(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②。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左右,声具有。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有关,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