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谁的传热本领强教案 湘教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教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热的传递-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三年级科学教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热的传递-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

3、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二)科学探究:1、经历探究热的传递规律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

3、学会分析实验现象,找寻其中的科学规律。

(三)科学态度、STSE:1、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乐于合作,扎实完成自己的任务。

教学重点: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教学难点:1、经历探究热的传递规律过程。

2、学会分析实验现象据,找寻其中的科学规律。

教学准备:金属棒、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支架、、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木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演示:将汤匙放入杯子里,让学生摸摸说感受。

然后将开水倒入杯中,过会儿,让学生再来摸摸,说说杯子和汤匙的温度变化。

2、提问:“杯子、汤匙的热是从哪里来的”学生回答。

3、提问:“蒸煮食物时,锅里的食物由冷变热,热是怎样传递给食物的呢”引导学生做出猜想后,进入下面的实验研究。

二、研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1、教师演示:用凡士林在铜棒上粘火柴,并简介凡士林的特性。

2、学生猜测:如果给铜棒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3、交待实验注意事项。

4、学生分组实验。

(1)把火柴用凡士林粘在铜棒上等距离的小孔中,在铜棒哪端加热哪端要多留出一段。

(2)将铜棒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铜棒左端加热要把铜棒的右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铜棒右端加热要把铜棒的左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铜棒的中间加热固定铜棒哪端都可以。

(3)找准酒精灯的位置,并调试好酒精灯的位置。

(4)点燃酒精灯,再次调试酒精灯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表。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教师课件演示并验证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

7、小组讨论一下: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8、学生汇报,师生总结:热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冷与热本单元引导学生研究常见的冷与热现象,设计了《知冷知热》、《热胀冷缩》、《热的传递》和《谁的传热本领强》等四课。

教材用科技史导入,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热水和冷水进行感知和测量,在知道冷、热是物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开展观察、实验、测量、制作、调查等活动,使学生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会使用温度计;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能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了解热传递现象,知道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了解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不同以及常用的传热和隔热方法。

本单元教材设计了观察、实验、测量、制作、调查等系列探究活动,力图通过这些活动训练学生参与设计实验、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指导学生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学生乐意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意识到人类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在不断的发明创造。

本单元重点训练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及进行实验分析的能力。

单元页通过文字、图片展示冷、热的环境及对冷热的感受,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神奇,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也提供学生进行研究的方向:知冷知热,从感知、测量温度开始。

本单元教学时间可安排7~8课时。

第1课:知冷知热本课书是本单元的基础课,试图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由感性的了解冷热到定量的测量物体的温度,准确地判断冷热环境,为接下来学生认识在冷、热环境中物体的不同变化、热能传递规律奠定了基础。

本课围绕着冷和热,按照感觉体验、实验测量的顺序,设计了感知物体的冷热和测量物体的冷热两个活动。

整个教学活动的安排体现了人类对感知冷热方法的认识过程:科技史向学生讲述了古代制作豆豉中判断冷热的事实及用感官判断温度的方法,感知冷热活动则让学生体验用感官判断冷热的不够准确,发展到需要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并通过测量温度的活动指导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

【新版】湖南科技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谁的传热本领强》【创新教案】

【新版】湖南科技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谁的传热本领强》【创新教案】

《谁的传热本领强》创新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冷与热》单元的最后一课,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热传递的基础上的提升,同时又是对热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随着学生对热传递思考的深入,学生将遇到下面许多的问题:是不是热能沿着任何物体进行传递呢?热在不同的物体之间传递速度是相同的吗?如果不一样,那什么样的物体传热快,什么样的物体传热慢呢?传热快和传热慢的物体分别应用于哪些地方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热传递一课后在认识方面的更深层次的需求,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的研究,教材首先从生活中常见厨房器具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材料制作入手,指导学生用实验验证不同的材料传热本领不相同,认识到热不仅可以沿着物体传递,而且不同的材料传热快慢存在着差异。

然后通过“自制保温盒”设计、制作、观察的活动,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热学知识。

学情分析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学生已初步接触了科学,对于科学实验非常感兴趣,而且敢于猜测,大胆思考,喜欢动手,但他们同时也存在只凭个人兴趣边玩边做的情况,因此,在学生实验时,教师还应加强引导,参与并组织好学生小组实验,引导学生填写好实验记录单,及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不同。

2.知道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

科学探究:1.指导学生认识物体传递热的能力不同,能够区分常见的传热快的物体和传热慢的物体。

2.指导学生经历设计活动方案,并按照方案制作一个保温盒的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制造某些物品时需要根据传热快慢选择材料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悟科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联。

2.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3.学会合作,学会正确的评价他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传热效果是不同的。

难点:学习用对比的方法进行物体传热能力的测量实验。

评价任务本课的评价可以从学生设计实验和实验的完成情况,设计保温盒的方案及制作成品的美观性、实际保温效果、小组成员能否做到团结协作等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湘教版科学三下1.4《谁的传热本领强》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三下1.4《谁的传热本领强》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三下1.4《谁的传热本领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谁的传热本领强》是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第4课。

本课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传热性能,探究影响传热的因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实验操作,又有拓展探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身边的物质和现象充满好奇。

但在传热性能方面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传热性能,知道影响传热的因素。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观察,了解不同物质的传热性能。

2.难点:探究影响传热的因素,并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热水、冷水、不同材质的容器、温度计、计时器等。

2.教学课件:实验过程演示、图片、视频等。

3.教学器材: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场景下的传热现象,如烧水、烤面包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传热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和仪器,明确实验目的:比较不同物质的传热性能。

然后演示实验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实验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物质的传热性能。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影响传热的因素。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传热效率?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改进措施。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谁的传热本领强》教学设计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谁的传热本领强》教学设计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谁的传热本领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谁的传热本领强》是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以“热传递”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热传递的现象和规律。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不同材料的传热本领。

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出问题:不同的材料传热本领一样吗?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

教材中提供了两种实验方法:一是用凡士林将火柴棒粘在各种材料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柴棒掉落的顺序;二是将同样大小的金属片、塑料片、木片等放入热水中,观察它们的温度变化。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差异,从而得出结论:金属等材料传热本领强,塑料、木头等材料传热本领弱。

教材还安排了拓展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利用和防止热传递的例子,如保温杯、散热器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热传递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观念1.知道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不同,金属等材料传热本领强,塑料、木头等材料传热本领弱。

2.了解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3.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温杯、散热器等。

(二)科学思维1.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得出不同材料传热性能的差异。

2.能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三)探究实践1.能设计并进行比较不同材料传热性能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能使用温度计等工具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

3.能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四)态度责任1.对热传递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能尊重实验事实,不随意更改实验数据。

3.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比较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

2.理解热传递的方式。

四、教学难点1.设计并进行比较不同材料传热性能的实验。

2.解释生活中利用和防止热传递的现象。

五、教学策略1.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谁的传热本领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谁的传热本领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谁的传热本领强》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导热和导电的基本概念;2. 掌握热传导的三种方式;3. 能够区分导热和导电的不同特点;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内容1. 导热和导电的概念;2. 热传导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3. 导热和导电的区别和联系;4. 应用题练习。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1. 掌握热传导的三种方式;2. 区分导热和导电的不同特点;3.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习方法1. 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2. 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合作学习。

五、学习过程1. 导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冬天取暖时我们用的电暖器是如何传热的呢?2. 学习导热和导电的概念及区别:通过教师讲解及实例分析,让同学们明白导热和导电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特点。

3. 学习热传导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让同学们了解不同方式的传热原理及应用场景。

4. 分组讨论:同学们分组讨论导热和导电的联系和区别,并总结出重点内容。

5. 组内组间展示:请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提问交流,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分享。

6. 解答疑问: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加强理解。

7. 练习应用:老师出示应用题,让同学们独立或小组练习,帮助巩固所学知识。

8. 结课:总结当天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留下作业,激励同学们继续深入学习。

六、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导热和导电的知识;2. 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3.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与传热相关的实际问题,可以与同学们分享。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导学,学生们对于导热和导电的概念、热传导的三种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下节课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实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热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课时一、导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物体之间的热传递现象,比如水壶中的水被烧热后会传热给水壶的其他部分,使得整个水壶都变得热乎乎的。

《谁的传热本领强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谁的传热本领强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谁的传热本领强》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传热的基本观点,掌握传热的方式和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传热的方式和规律。

2. 难点:传热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实践应用。

三、教学内容1. 传热的基本观点2. 传热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3. 传热规律: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4. 传热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实践应用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传热的规律。

2. 实验教学:设计简单的传热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传热观点的理解。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传热问题,增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真实生活中的传热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理论进修:介绍传热的基本观点、方式和规律,让学生建立传热知识体系。

3. 实验操作:设计传热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传热现象,探究传热规律。

4. 讨论分享: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交流传热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考。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传热知识,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六、教学评判1. 教室表现:考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实验操作等。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传热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分析。

3. 小组讨论:评判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维活跃度、团队合作等。

七、拓展延伸1. 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将传热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2. 钻研探索:鼓励学生深入钻研传热领域,探索新的传热规律和方法。

3. 创新设计:组织学生进行传热创新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置信学生们将能够全面掌握传热的基本观点和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进修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探索传热领域的过程中,不息开掘自己的潜力,展现出自己的传热本领,成为未来科学领域的佼佼者!。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热的传递3篇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热的传递3篇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热的传递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热的传递精选3篇(一)教案:热的传递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热的传递的方式。

2. 学生能够掌握热的传递的原理与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1. 理解热的传递的方式。

2. 掌握热的传递的原理与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热的传递的方式,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幻灯片、温度计、小球、电热水壶、杯子、手套、毛毯等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冬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热的传递的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 冬天的时候我们怎样保暖?b. 为什么我们穿上厚厚的衣服会暖和一些?c. 为什么我们在室内用空调或取暖器加热之后,整个房间都会变暖和?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板书,教师向学生介绍热的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2. 分别介绍每种方式的原理,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解释。

3.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 你在寒冷的冬天用手碰到了一块冷冰,你会感觉到什么?为什么会这样?b. 当你把一个温度较高的物体放在一个温度较低的物体上,两者温度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c. 在电热水壶加热水时,热水从热水壶里流出来是怎么回事?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和实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热的传递的方式和原理。

a. 传导的实验:教师用手一个接一个地传递热球,观察球的温度变化。

b. 对流的实验:教师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杯中水的温度,然后将杯子放在冷水中,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c. 辐射的实验:教师用电热水壶加热水,然后用手触摸热水壶的表面,观察手的感觉。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a.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热的传递?b. 你在寒冷的冬天怎样保暖?c. 在电热水壶里加热水时,水的温度会如何变化?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收集不同组的意见和观点。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谁的传热本领强》冷与热PPT说课教学课件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谁的传热本领强》冷与热PPT说课教学课件

想想制作保温盒用了哪些材料, 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
设计并自制一个保温盒,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生活中的应用
我国2000多年前制作的 盛酒器,分内外两个容器, 里面传热能力强的方形容器 是盛酒的,外容器与内容器 之间的夹层在冬季盛热水, 在夏季则储冰。
电彩的光
透过玻璃的光
不同形状的玻璃
凸透镜
三棱镜
凹透镜
放大镜的镜 片是凸透镜
各种各样的放大镜
放大镜有什么作用?
放大镜能放大物体
放大镜能聚光
生活中放大镜的镜片的应用
望远镜
照相机 显微镜
有趣的三棱镜
我们也来做色 散实验吧!
把分解的色光混合 起来,会出现什么现象 呢?
第1单元 冷与热
谁的传热本领强
下图中物体的不同部分为什么用不同的材料制作?
物体怎样传热
做一做: 把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
棒、塑料棒、同时放入一杯热水中,比较 它们传热的快慢。
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像铜、铁、铝这类善于传导热的物体 叫做热的良导体。
像木头、玻璃、塑料这类不善于传导热 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谁的传热本领强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谁的传热本领强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谁的传热本领强》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传热的基本观点,掌握传热的三种方式以及各自的特点和应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传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进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1. 传热的基本观点2. 传热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3. 传热的特点和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传热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2. 传热问题的应用解决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传热的观点和应用。

2. 实验教学法:利用实验展示传热的实际过程,加深学生对传热原理的理解。

3. 讨论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传热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热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传热的基本观点和三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传热的原理和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传热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热的过程,加深他们对传热的理解。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增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对传热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六、教学评判1. 作业设计:安置相关作业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检验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传热实验报告,评判他们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思维活跃水平、互动参与度等。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械:需要准备传热实验所需的器械和材料。

2. 教学课件: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演示。

3. 案例资料:收集一些传热相关的案例资料,用于讨论和分析。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学生对传热的理解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应用问题解决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的训练。

《谁的传热本领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谁的传热本领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谁的传热本领强》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传热的基本观点和类型;2. 掌握传热的三种传热方式;3. 理解传热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传热的基本观点1. 传热是指物体之间热量的传递过程,使得温度不同的物体达到热平衡。

2. 传热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二、传热的三种传热方式1. 传导: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传递,是固体和液体中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

2. 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是液体和气体中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

3. 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可以在真空中传热,是所有物体都会发生的传热方式。

三、传热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1. 工业生产:传热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加热、冷却、干燥等过程都需要传热技术的支持。

2. 能源利用:传热技术在能源的利用中起着关键作用,如发电、供暖等都需要传热技术的支持。

3. 环境珍爱:合理利用传热技术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排放,对环境珍爱具有积极意义。

导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传热的基本观点和传热方式。

2. 分组讨论传热在平时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撰写小结报告。

3. 设计一个传热实验,观察不同传热方式的效果,并总结实验结果。

导学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总结传热的基本观点和传热方式。

2. 搜索相关新闻,了解传热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 完成传热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总结。

拓展阅读:1. 《传热学导论》2. 《传热与传质》3. 《传热工程》通过本次导学,置信同砚们对传热的基本观点和传热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传热在平时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希望同砚们能够继续深入进修传热知识,为未来的进修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谁的传热本领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谁的传热本领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谁的传热本领强》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传热的基本观点和传热方式;2. 掌握传热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公式;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传热问题。

导学内容:1. 传热的基本观点:传热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2. 传热的计算方法:传热速率的计算公式为Q=λ*A*ΔT/d,其中Q为传热速率,λ为热导率,A为传热面积,ΔT为温度差,d为传热距离。

3. 传热问题的解决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传热方式和计算公式,进行传热速率的计算。

导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问题请同砚们思考以下问题:在冬天里,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手上的热杯比空气更温暖?这与传热有什么干系?第二步:观点讲解1. 传热的基本观点:传热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2. 传热的计算方法:传热速率的计算公式为Q=λ*A*ΔT/d,其中Q为传热速率,λ为热导率,A为传热面积,ΔT为温度差,d为传热距离。

第三步:案例分析假设有一个热杯,温度为80摄氏度,放在室温下20摄氏度的桌子上,传热距离为0.05米,传热面积为0.02平方米,热导率为0.1W/(m·K),请计算热杯向桌子传热的速率。

第四步:解决问题根据传热速率的计算公式Q=λ*A*ΔT/d,代入所给数据进行计算:Q=0.1*0.02*(80-20)/0.05=16W所以,热杯向桌子传热的速率为16W。

第五步:拓展应用请同砚们思考以下问题:在平时生活中,哪些情况下会涉及到传热问题?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传热的基本观点、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希望同砚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传热的应用能力。

《谁的传热本领强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谁的传热本领强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谁的传热本领强》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热的理解,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能。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掌握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设计目标1. 理解传热的基本原理;2. 掌握传热的计算方法;3.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设计内容1. 理论进修:学生通过教室讲解和自主进修,掌握传热的基本原理,包括传热方式、传热方程等内容;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材料传热的速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3. 计算练习:学生通过传热计算题目标练习,加深对传热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设计步骤1.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5人,确保每个小组成员能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2. 理论进修:学生在教室上进修传热的基本原理,并通过课后作业进行稳固;3. 实践操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传热实验课题,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4. 数据分析: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5. 计算练习:学生通过传热计算题目标练习,稳固传热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评判方式1. 实验报告:评分标准包括实验设计、数据记录、数据分析、结论等;2. 计算练习:评分标准包括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解题思路的清晰度等;3. 实践操作:评分标准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团队协作精神等。

六、作业要求1. 实验报告要求清晰、详细,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2. 计算练习要求准确、完备,包括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3. 实践操作要求规范、认真,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能,为其未来的进修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本次作业,并在实践中不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谁的传热本领强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湘科版2001》

《谁的传热本领强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湘科版2001》

《谁的传热本领强》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读完以上题目,你是否想起了你曾经在生活中遇到的故事呢?比如夏天,你总觉得自己的手感到比其他人的更加凉爽,这是为什么呢?或者冬天,当你和家人朋友一起坐在火炉旁边时,你为什么会感觉到火炉传来的热量?这些现象都和传热有关系,而《谁的传热本领强》就是要告诉我们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物体传热的本领到底有多强。

本节课我们将会学习关于传热的基本概念和传热方式,以及探讨不同物体的传热特点。

二、预习问题1. 什么是传热?传热的方式有哪些?2. 为什么夏天热天摸冰块感觉凉爽,而冬天坐火炉旁边感觉温暖?3. 不同材质的物体传热的本领会有什么差异?三、知识讲解1. 传热概念:传热是指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能量的转移,使得温度不同的物体趋于热平衡的过程。

传热方式包括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2. 传热方式:- 导热: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传递,从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个区域。

- 对流:流体(例如液体或气体)的传热方式,通过流体内部的运动使热量传递。

- 热辐射: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不需要介质传递。

3. 不同物体传热本领强弱的因素:- 物体的导热系数:不同物质导热系数不同,影响物体传热的速度和效率。

- 材质的热容量:不同材质的热容量不同,影响物体吸收和释放热量的能力。

四、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现象。

2. 如果让你设计一个保温杯,你会如何选择材质和结构来提高保温效果?3. 你认为在不同季节使用的被子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质?为什么?五、拓展练习1. 请同学们自行搜索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传热的知识,包括传热实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不同材质导热系数对传热速度的影响。

3. 思考一下生活中哪些设备或现象是基于传热原理的,以及如何优化它们的传热效果。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传热的基本概念和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知道了不同物体传热本领强弱的原因。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 热的传递-湘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 热的传递-湘科版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初步懂得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2.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通过实验操作、思考获得的成功喜悦,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生的情感。

2、培养团结合作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热传递现象。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说明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教学准备:烧杯、热水、酒精灯、温度计、铁丝棒、火柴棒、蜡、CAI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摸水杯和汤匙的温度,说感觉。

2.提问:汤匙放进热水,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汤匙会变热?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实验操作,探究新知(一)研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1.提问:加热金属棒的一端热会怎样传递?2.学生进行猜想并作出假设。

3. 观看实验操作视频及操作提示。

4.动手实验操作:观察热在金属棒上是怎样传递热的。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思考:火柴棒的掉落顺序说明了热是怎样传递的?5.小结:热传递的方向;热在固体中的传热方式叫热传导也叫传导。

(二)研究热在液体中的传递方式1. 出示图片。

2.了解实验操作的过程。

3.生动手实验。

4.生汇报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

思考: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5.小结:热传递的另一种方式——热对流也叫对流。

(三)认识热辐射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2.学生思考、反馈。

3.小结:这是热传递的另一传递方式——热辐射(辐射)。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属于热的传递?2.学生反馈。

3.总结:热传递的方向、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四、板书设计热的传递方向:温度高温度低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三年级科学下册 热的传递教案 湘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 热的传递教案 湘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热的传递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经历探究热的传递规律过程。

2.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

3.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找寻其中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乐于合作,扎实完成自己的任务。

科学知识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

3.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教学准备金属棒、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或蜡、支架、温度计、大烧杯、小烧杯、热水、冷水。

拓展课准备: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茶叶、有关热辐射的录像资料。

一.教学导入1.演示:将开水倒入杯中,放上汤匙,过会儿,让学生摸摸。

2.提问:“汤匙变热了,热怎么传递过来的?”引导学生做出猜想后,进入下面的实验研究。

二.活动物体怎样传热1.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2.猜测:火柴棒掉落的顺序会怎样?(猜测的理由)3.交待实验注意事项。

4.学生实验。

5.汇报。

6.检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7.归纳:热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三.活动测量变化的水温1.组织学生预测:两杯水的温度各会有怎样的变化?两杯水最后会怎样?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3.分组测量,认真观察、准确读数和及时记录。

4.分析数据,发现规律:热从热水杯传向冷水杯,温度的变化先快后慢,最后直至两杯水温度相等。

四.拓展:热的传递方式多媒体课件辅助介绍。

课后反思:。

谁的传热本领强教案及反思

谁的传热本领强教案及反思

5.2《谁的传热本领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不一样。

金属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知道热能沿着空气传递,但空气的传热性能比较弱。

2.科学探究针对生活中不同传热需求所应用材料也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物体的传热能力也有不同的假设,能选择不同材料设计对比实验比较它们的传热本领进行求证。

能完成探究空气传热本领的实验,了解空气不容易传热的应用。

3.科学态度、STSE积极探究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尊重事实,乐于合作与分享。

以金属容易传热、空气不容易传热的性能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例,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金属勺上热传递实验”和“冷热水之间热传递实验”,学生知道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或者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两头带有木塞的玻璃管、金属棒、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提取生活经验:(课件展示教材P48上方各种厨房炊具图)观察厨房里的各种炊具,它们的不同部分大多用什么材料制作?(2)交流汇报:为什么不同部分用不同材料制作?(3)小结,形成假设:厨房里的各种炊具,底部都是用金属材料制作的,这可能是金属的传热性能强,热得快,而手柄是用塑料或木头制作,可能是它们的传热性能弱,以免烫伤手。

究竟是不是这样?让我们继续探究。

(二)新课学习1. 比较各种材料的传热本领(1)介绍器材: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热水、烧杯。

(2)各组讨论实验方案。

怎样利用这些材料研究不同材料的传热本领?(3)交流汇报。

把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同时放入同一杯热水中,比较它们传热的快慢。

在这个对比实验中,不变的因素有:同一杯热水,材料的长度和粗细都相同,同时放入等。

5.2谁的传热本领强教学设计

5.2谁的传热本领强教学设计

一、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选择题1.地球内部构造中最薄的一层是()。

A.内核B.外核C.地幔D.地壳2.太阳的热是通过()方式传播到地面上来的。

A.热辐射B.对流C.热传导3.下列关于地震和火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震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B.有些地震发生前是有前兆的C.火山喷发会污染空气、烧毁森林D.火山喷发有百害而无一利4.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

火山喷发时,温度极高的岩浆会冲出地表,形成炽热的()。

A.石灰流B.泥水流C.熔岩流5.火山喷发的熔岩来自()。

A.地壳B.地幔C.地核6.()不是由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

A.地震B.火山C.侵蚀7.火山活动还伴随着丰富的地热,形成();海底火山爆发,甚至会形成一个新的()。

()A.温泉,小岛B.温泉,海岛C.温泉,小山8.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桨会从火山口流出来,易形成()。

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岩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内部是静止不动的B.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C.地球内部有时禁止,有时运动10.不是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是()。

A.火山B.地震C.冰川11.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不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A.地震B.岩石的风化C.喜马拉雅山复一年的隆起12.从火山的喷发情况和喷发物不能推断出的事物是()。

A.沉积的石、砂胶结与压合B.地球内部温度很高C.地球内有炽热的岩浆D.地球内部压力很大13.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

A.暴雨B.风化C.地震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B.火山喷发必定引发地震C.有些风景区是火山喷发形成的D.以上答案都是错误的15.下列不是地球内部结构的是()。

A.地壳B.地皮C.地幔D.地核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喷发可能会形成火山岛、火山口湖等B.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C.火山地区多半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常常分布着许多热泉和温泉17.地球内部存在塑型流动的岩浆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谁的传热本领强教案湘教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传热本领。

2.通过设计制作保温盒,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制作方面的动手能力。

3.能将材料的特性与它的用途相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科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联。

2.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3.学会合作,学会正确的评价他人。

科学知识
1.了解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不同。

2.了解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

教学准备
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热水、烧杯、秒表或其它计时的工具、温度计。

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保温盒的材料,如:木盒、带盖的玻璃瓶、锡纸、棉絮、布、毛皮、泡沫塑料等。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出示:锅、壶等厨房日用品。

2.提问:为什么这些日用品有的部分要用金属做?而把手部分要用胶木或塑料包在外面?二.活动材料的传热本领
1.摆出问题:把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同时放入一杯热水中,比较它们的传热快慢。

2.讨论:实验怎样进行,材料在选择上要注意些什么?
3.组织实验。

4.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5.回到课初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刚获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活动自制保温盒
1.让学生明确隐含的知识点:告诉学生热传递的方式及当物体需要保温时要尽可能的减慢热的传递。

2.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保温盒图例,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是怎样减慢热的传递的?
3.小组讨论:怎样做保温盒。

4.汇报各小组的方案并完善。

四.作业:
课后制作设计的保温盒。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比较自制保温盒的保温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正确的评价他人。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制作好的保温盒。

比较保温盒的效果,组织评价与交流等内容。

一.教学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各小组制作了保温盒,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做的最好?
二.活动比较保温盒的效果
1.讨论:怎样进行比较。

明白:参赛的每个作品中导入同样多、同样温度的水,在过同样长时间后,组织各组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温度最高的为保温效果最好的。

此外还要兼顾美观、携带等方面。

2.组织分工合作。

3.学生活动:测保温盒的效果。

4.汇报结果。

5.评出优胜小组。

6.经验交流。

三.阅读指南车信箱
四.拓展:
生活中还有哪些加快和减缓热的传递的方法。

课后反思:
附送:
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透过玻璃的光教案湘教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把本组探究方法与其他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

科学知识
1.知道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教学准备
玻璃球、放大镜、玻璃砖、三棱镜、眼镜等
一.教学导入
1.出示器材:玻璃球、放大镜、玻璃砖、三棱镜、眼镜等。

2.提问:光透过不同形状的玻璃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3.学生猜测并动手试一试,描述所看到的现象。

4.过渡:这些现象真有意思,让我们来细致的观察吧!
二.活动放大镜
1.提问:放大镜对物体有放大作用,它的镜片是什么形状?它是否还有其他作用?
2.指导学生看教材第59页插图,引导学生做在阳光下用放大镜来点燃火柴的实验。

3.指导学生将光通过放大镜后的行进路线记录下来:( 1 )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 2 )用夹子夹住三支平行放置的激光笔,一位学生调整夹子位置,让三支激光笔射出的光束能沿着纸面传播,保持夹子位置不变; ( 3 )让另一位学生手持放大镜,让光束垂直射向放大镜,观察从激光笔射出的光束沿纸面的行进路线。

如没有激光笔也可以用投影机或手电筒作光源,为增加效果,可以在光源与放大镜之间放一带孔或缝的挡光板; ( 4 )让小组第三位同学将此时激光束的行进路线用尺和铅笔在纸面上记录下来,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放大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 5 )实验时要提醒学生不要让激光笔射出的光束射人人的眼睛。

4.学生实验。

要求:分好组,提醒学生不要用眼睛透过放大镜直接观察强光源(如太阳、投影机),不把“亮点”对着他人。

出、进教室要有秩序。

把实验中看到的现象画出来。

5.汇报实验结果。

6.讨论:这个实验说明放大镜有什么作用?
7.了解生活中放大镜镜片的应用:给学生介绍用放大镜的镜片制作的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眼镜等在军事、科技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知道阳光是有七种颜色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

2.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能通过实验知道不同颜色的光组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对七色光进行研究。

2.愿意把本组探究方法与其他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3.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

科学知识
1.能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

2.能说出不同颜色的光组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教学准备
投影仪(光源)、顿盘器材一套、手电筒、三棱镜两个、透明玻璃一块、镜子两面、牛顿盘器材一套、手电筒(光源)、1 6K 白纸、水盆(装水)一个等。

一.教学导入
1.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的指南车信箱。

2.提问:从牛顿的研究笔记中你知道了什么?
3.过渡:我们也像牛顿一样来做色散实验。

二.活动三棱镜
1.学习牛顿的研究笔记之二,让学生学会牛顿做日光的色散实验的方法。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场地和器材:
(1)用三棱镜在阳光下做;
(2)阳光不充足,也可利用投影仪的光,或灯泡的光;
(3)没有足够多的三棱镜,采用其他的方法。

如利用平面镜和水来使白光色散,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纸屏或墙壁上,把小平面镜斜放在碗底,反射面向上,倒人 5 厘米左右深的水,将碗倾斜着放在太阳光下,太阳光射到纸屏或墙壁上。

3.学生实验。

要求:做好记录、描述现象。

4.提问: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能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那么这些光能否再混合成白光呢?
三.拓展把分解的色光合起来
1.引导学生按教材的图示,剪好七个不同颜色的圆片。

2.按顺序制成色块贴在陀螺上,旋转陀螺,它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吗?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