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习第七单元

合集下载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题型拓展复习第七单元专题十八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题型拓展复习第七单元专题十八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第七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十八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备考方向导航考点1 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1.[2020全国卷Ⅰ,3,6分]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2.[2015重庆理综,3,6分]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10.0 3.1—6.8 p mol/L素胰岛素 1.7 5.0—20.0 m IU/L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3.[2017江苏,28,8分]图 1、图 2 分别表示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对女子运动员不同生理期雌二醇(一种雌激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雌二醇属于类化合物。

(2)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会使女子运动员雌二醇激素水平。

(3)由图中检测结果可推测,影响雌二醇激素水平的因素有。

(4)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合理的解释有(填下列字母)。

a.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受到抑制b.收缩肌群对胰岛素的利用量增加c.胰岛素为运动提供能量d.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5)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有利于肝糖原分解和,以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6)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 GLUT4。

图3①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②据图3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必修2第七单元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必修2第七单元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练案[20]必修2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A组一、选择题1.(2023·四川成都七中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B.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改变C.癌症的发生与致癌因子有关D.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抑制细胞的增殖解析: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A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B正确;致癌因子能诱发癌变,癌症的发生与致癌因子有关,C正确;原癌基因表达的产物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D错误。

2.(2022·安徽安庆期中)基因D因碱基对A/T替换为G/C而突变成基因d,则下列各项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B )A.d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d基因中的氢键数目C.d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D.d基因中嘌呤碱基所占比例解析:D和d属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A错误;碱基对A/T之间有两个氢键,G/C之间有三个氢键,碱基对A/T替换为G/C会使基因中的氢键数目改变,B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基因突变后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可能不变,C错误;基因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比例相等,各占1/2,D错误。

3.(2023·成都市诊断)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会导致胚胎发育停滞而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家蚕群体中雄蚕均为隐性纯合子B.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雌、雄家蚕杂交子代致死的均为雌蚕C.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雌蚕产生的卵细胞不携带突变基因D.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家蚕群体中雌蚕与雄蚕的数量相等解析: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由于Z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会导致胚胎发育停滞而死亡,故家蚕群体中雄蚕均为隐性纯合子,A正确;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雌蚕无突变基因,为显性个体,雄蚕为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所以雌、雄家蚕杂交子代致死的均为雌蚕,B正确;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家蚕群体中的雌蚕不含有突变基因,其产生的卵细胞不携带突变基因,C正确;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家蚕群体中雌蚕数量少于雄蚕数量,D错误。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重点归纳笔记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重点归纳笔记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重点归纳笔记单选题1、下列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马的奔跑只需运动系统参与就能完成B.小明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C.鸟类的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属于先天性行为D.蚯蚓走迷宫,黑猩猩用树枝取食白蚁属于学习行为2、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这个事实可以说明()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生物的性状可以遗传C.动物与植物的某些基因相同D.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3、蝗虫的幼虫和成虫之间的主要差别是()A.生活习性B.生殖器官C.幼虫不食不动D.能否跳跃4、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Aa)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字母A表示显性基因B.如果基因A来自父方,则基因a来自母方C.基因a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属于不能遗传的性状D.此个体表现出的是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5、某夫妇第一、二胎均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A.50%B.25%C.12.5%D.100%6、同一株小麦上收获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的麦粒大而饱满,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麦粒小而瘪。

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是·()A.环境条件的改变B.染色体的改变C.细胞核的改变D.基因的改变7、人体内有多种细胞,下列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是..成对存在的是()A.白细胞B.上皮细胞C.神经细胞D.卵细胞8、生命的起源充满奥秘,吸引人们不断探索,根据已有研究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A.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B.美国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原始生命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还会形成原始生命9、下列选项是某同学在进行“观察鸡卵”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和分析,其中不恰当的是()A.观察鸡卵时会用到放大镜B.观察鸡卵时,用镊子轻敲鸡卵的钝端C.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气室的存在D.用探针挑可以让卵黄流出来,能证明卵黄膜的存在10、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①试管婴儿的诞生②克隆羊的出现③胡萝卜的组织培养④生产胰岛素“工程菌”的培育⑤水稻的种植A.①⑤B.②④C.③④D.①③多选题1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菊花的红色和柑橘花的白色B.小明习惯用右手、小青习惯用左手C.小梦的双眼皮与小莉的双眼皮D.小苗的A型血和小森的B型血12、下列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的生物,说法正确的是A.就所采用的生物技术而言,转基因大豆与其余种类不同B.多莉羊是第一次通过体细胞的核移植产生出来的后代C.巨型小鼠的体内被注入了大鼠生长激素D.转基因牛的培育过程属于基因工程13、植物的几种繁殖方式如图所示。

全国通用版高考生物考点题型拓展复习第七单元专题十九免疫调节

全国通用版高考生物考点题型拓展复习第七单元专题十九免疫调节

第七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十九免疫调节备考方向导航考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2020全国卷Ⅲ,4,6分]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2.[2019海南,14,2分]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B.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C.病毒抗原和淋巴因子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D.效应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3.[2019北京理综,29,17分]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

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

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

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

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考纲要求]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B)。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

考点一 生物进化理论1.早期的生物进化理论(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①基本观点: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物种都是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的;生物本身存在由低级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

②意义:为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的诞生奠定基础。

(2)达尔文的进化学说①基础观点a .物种是可变的。

b .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

c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不足:对于遗传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变异起作用等问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2.现代综合进化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②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③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率。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突变⎩⎪⎨⎪⎧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是不定向地―――――→经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4)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①隔离⎩⎪⎨⎪⎧ ――→类型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实质基因不能自由交流②物种形成⎩⎪⎨⎪⎧ 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形成标志:产生生殖隔离3.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

4.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①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②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①内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中考生物培优复习课件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2讲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人教通用版)

中考生物培优复习课件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2讲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人教通用版)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2)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识图要点】
甲图
乙图
性别
___男___性
_女_____性
性染色体组成
XY
XX
性染色体特点
形态和大小都不同,X染色 体大,Y染色体小
形态和大小都相同
体细胞中染色体 组成
22对+XY(或44条+XY)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3)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X发育成女孩;含Y染 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Y发育成男孩。 3. 性别遗传规律 (1)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比例为1∶1,所以XX∶XY= 1∶1,即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2)生男生女取决于精子的类型 。 (3)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一定传给女儿; Y染色体来自父亲,一定传 给儿子。 4. 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详见P115实验突破)。
目 录
1 面对面“过”考点 2 常考命题点突破 3 实验突破
考点1
面对面“过”考点
考点 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考点2
1.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指亲子间的 相似 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考点3
(2)变异:指亲子间及 子代个体 间的差异,如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考点4
【特别提醒】 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考点5
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两种现象。
2. 生物的性状
考点6
(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 生理特 和 行为方式 等特征的统 称,如人的肤色、血型、惯用手等。 征

新教材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案8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新教材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案8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考案(八)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22·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一模)科研人员发现某水稻品种发生突变,产生了新基因SW1,其表达产物能使植株内赤霉素含量下降,从而降低植株高度。

将该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了后代“IR8水稻”,既高产又抗倒伏。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D ) A.SW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了生物的性状B.进行“IR8水稻”的育种时,应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在育种时,科研人员无法让水稻产生定向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D.“IR8水稻”拥有高产的性状,直接原因是体内赤霉素含量较低影响植株的生长解析: SW1基因表达产物能使植株内赤霉素含量下降,从而降低植株高度,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了生物的性状,A正确;将该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了后代“IR8水稻”,这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在育种时,科研人员无法让水稻产生定向突变,体现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C正确;“IR8水稻”拥有抗倒伏的性状,直接原因是体内赤霉素含量较低影响植株的生长,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D错误。

2.(2023·河北省沧州市联考)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下列与癌细胞、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癌细胞能在体内分散和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有关B.适宜温度下,癌细胞可以在生理盐水中维持无限增殖状态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及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之间互为等位基因D.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以及抑癌基因突变都可能引起细胞癌变解析:癌细胞能在体内分散和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A错误;生理盐水不能为癌细胞提供能源物质等,因此不能维持癌细胞无限增殖的状态,B错误;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不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它们不是等位基因,C错误;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以及抑癌基因突变都可能引起细胞癌变,D正确。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第1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复习题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第1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复习题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生物中,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A.蟑螂B.蝗虫C.豆娘D.蜜蜂
2.下图中植物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马铃薯用茎繁殖B.小麦用种子繁殖
C. 水仙用鳞茎繁殖D. 宝石花用叶繁殖
3.农民把红薯苗的一段藤插在土壤中繁殖新个体,这种繁殖方法属于()
12.菜粉蝶会危害农作物,对菜粉蝶捕杀最好的时期是()
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
13.两栖动物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特点分别是
A.体外受精变态发育B.体内受精非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变态发育D.体外受精非变态发育
14.鸟类能产有硬壳保护的卵—鸟卵(俗称“鸟蛋”)。鸟卵中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是
A.卵黄B.胚盘C.卵白D.系带
A.鳃消失B.尾消失C.体表出现鳞片D.长出四肢
23.2021年7月,一篇“熟蛋返生孵小鸡”的论文上引发网络热议,专家表示熟鸡蛋不可能孵化出小鸡。如图是鸡卵结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为卵壳,具有保护作用
B.⑤是胚盘,将来发育为雏鸡
C.只有受精的鸡蛋才能发育为雏鸡
D.在鸡卵结构中,只有④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2)图中B、C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_(答出1点即可)。
(3)图C的生殖方式成活的关键是______。
32.下图是家蚕和蝗虫的生活史图解,请据图回答:
(1)家蚕这种发育属于______发育。为提高产丝量,应延长蚕的______期。
(2)蝗虫与家蚕相比,发育少了图1中的[]______期,因此蝗虫发育属于______发育。
A.嫁接B.扦插C.有性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组织培养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2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课后作业(含解析)(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2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课后作业(含解析)(必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一、选择题1.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不同③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4条染色体④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一定是配子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各不相同,不含同源染色体,①、②正确;人的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3条染色体,③错误;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可以是配子,也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还可以是单倍体的体细胞,④错误。

2.(2018·某某某某一中三模)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答案 C解析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②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不一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A错误;图③的碱基对发生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图④中弯曲的部位表示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配对的片段,上面的一条染色体比下面的长,可能是上面的染色体重复了一段,或下面的染色体缺失了一段,C正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所以图中4种变异都能够遗传,D错误。

3.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B.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答案 C解析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四倍体西瓜,含有三倍体的胚,A错误;杂合子Aa自交,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而不是由于基因重组,也不会产生新基因,B错误;由于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C正确;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只发生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生物的进化第3讲生物的进化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生物的进化第3讲生物的进化课件

向。
()
(3)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出现的3∶1性状分离比的过程可以为进
化提供原材料。
()
(4)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
(5)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
(6)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
(7)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
【答案】(1)√ (2)× (3)× (4)× (5)√ (6)√ (7)√
(4)通过对长颈鹿的进化历程的分析,你能否解释达尔文自然选择学 说中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提示:有差异,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 (2)提示:生存 机会不相等,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从而 得以生存并繁殖,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 到了选择作用 (3)提示:①拉马克观点解释:拉马克认为,长颈鹿在旱 季缺乏青草的时期就会用它的长脖子去吃高处的树叶,这样长期“使 用”,久而久之脖子就更长了(用进废退),然后遗传给了下一代(获得性 遗传)。
【答案】(1)都能。染色体数目变异必然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变 化,进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也会引起种群基 因频率的变化
(2)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对控制某特定性状的基因的选择。自然选择的 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从基因角度看, 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的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
【答案】(1)提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①是突变和 基因重组,②是自然选择,③是地理隔离,④是生殖隔离
(2)提示:因为在生物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却代代相 传,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时仅仅研究个体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 还必须研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2021年中考广西专用生物基础复习冀少版第七单元第一、二、三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系统

2021年中考广西专用生物基础复习冀少版第七单元第一、二、三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建立② __自__然__保__护__区____: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有保护对 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2)立法保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环境保护法》 《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等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素 空气 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植物往往不能很好地生长,甚至不能存活
种内斗争 在没有其他鱼类的情况下,鲈鱼的成鱼以幼鱼为食等

种内关系
⑤_种_内__互__助_ 蚂蚁通力搬运食物,成群的狼可以捕到比它们身体还大的动物,等


⑥__捕__食__ 猎豹捕食羚羊等因 素 来自间关系⑦__竞__争__
杂草与作物争夺水、肥和空间等
⑭ ___物__质__循__环___和⑮ __能__量__流__动___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在生态系 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⑯ _食__物__链__和⑰ _食__物__网__流动的。能量流动的 特点是⑱ __单__向__流__动__和__逐__级__递__减____。能量最初来源于⑲ 太__阳__能___。 (5)有毒物质的富集 一些有毒物质,容易被生物体吸收而不容易被排出。它们沿着食物链越 积越多,越是处于⑳ __较__高___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就㉑ __越__高___,这种现象叫有毒物质的富集。
2.食物链与食物网(重点)
例5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该生态系统共有5条食物链 B.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草 C.该食物网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鹰和蛇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高考生物复习:第7单元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考生物复习:第7单元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础达标]1.(2020·北京师大附中月考)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C.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D.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解析:选A。

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基因,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A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是不能传递给后代的,C错误;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D错误。

2.(2020·山西晋中高考适应性考试)下列关于等位基因G和g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g中插入1个碱基对,其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不变B.基因G和g一般不会存在于同一个染色体组C.基因G和g的频率在环境改变时一定改变D.基因G和g的分离可发生在减Ⅱ后期解析:选C。

真核生物的基因由外显子(能编码蛋白质)和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组成,如果内含子部分插入1个碱基对,其编码的蛋白质一般不改变,A正确;等位基因一般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一个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B正确;若环境变化前GG、Gg、gg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40%、30%,G基因频率为0.5,环境变化后GG、Gg、gg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60%、20%,G基因频率仍为0.5,所以环境改变时种群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C错误;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基因G和g可位于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其分离可发生在减Ⅱ后期,D正确。

3.(2020·湖南长郡中学月考)下图为某染色体上的若干基因。

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解析:选D。

c基因中的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而a、b属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果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据题图分析可知,Ⅰ、Ⅱ为非基因序列,基因突变指基因序列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C错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个基因可控制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由多个基因控制,D正确。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
第七章: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与利用
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总和。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 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防止环境的破坏和物种的灭绝。

- 增设自然保护区:划设保护区、保护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

- 引种繁育:将濒危物种从一个地区移植到另一个地区,增加其存活率和繁殖能力。

- 保护物种资源:限制狩猎、盗捕和非法贸易,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监管。

- 保护种质资源: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护作物、家禽、家畜等重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3. 生物多样性的利用:
- 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生物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应用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研究开发新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人类社会带来经济利益和科技进步。

- 保护与利用并重:在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同时,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良好生活环境。

4. 生物多样性的危机: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

人类应该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中考一轮生物单元复习第七单元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真题训练】(解析版)

中考一轮生物单元复习第七单元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真题训练】(解析版)

第七单元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2020河南)下图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暗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转运和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叶片部分遮光处理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C.水浴加热过程中,小烧杯内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D.滴加碘液染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变成蓝色【答案】D【解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A.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免影响实验结果,正确。

B.将叶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为了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正确。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正确。

D.滴加碘液染色后,叶片的不遮光部分变成蓝色,因为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错误。

故选D2.(2020云南)小宝同学学习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完成了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的探究活动后,利用天竺葵叶片、碘液、酒精等制作出一片如图所示的带有“M”字样的叶片。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作前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B.制作过程中对字母“M”以外的区域进行遮光处理C.制作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使叶片脱色D.滴加碘液后,字母“M”区域不变蓝【答案】B【解析】解此题考查叶片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关键是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正确。

【新教材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7单元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新教材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7单元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4.(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血浆中胆固醇与载脂蛋白 apoB-100 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LDL 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将 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PCSK9 基因可 以发生多种类型的突变,当突变使 PCSK9 蛋白活性增强时,会增加 LDL 受体在溶酶体中的降解,导致细胞表面 LDL 受体减少。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3.SLC 基因编码锰转运蛋白。研究发现该基因作为转录模板的一条 DNA 链中的碱基序列由 CGT 变为 TGT,导致所编码蛋白中的丙氨酸突 变为苏氨酸,使组织中锰元素严重缺乏,引发炎性肠病等多种疾病。下列 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推测患者 SLC 基因内部发生了碱基的替换 B.SLC 基因突变导致其所编码的锰转运蛋白的功能改变 C.突变的 SLC 基因相应 mRNA 中的变化为 CGU→UGU D.识别并转运丙氨酸和苏氨酸的 tRNA 不同
1.用辐射方法处理大豆,可选育出含油量高的大豆品种。而由 玉米品种甲高秆抗病(AABB)和乙矮秆易感病(aabb)来培育 aaBB 品 种时,一般不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请表述其原因。(答出两点)(必 修 2 P83“相关信息”)
提示:诱变育种具有不定向性(诱变的方向不能控制),多害少利 性(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2.病毒致癌因子引起细胞癌变,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致癌病毒含有病毒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它 们通过感染人或动物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或动物的基因 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
C [根据题干信息“基因作为转录模板的一条 DNA 链中的碱 基序列由 CGT 变为 TGT,导致所编码蛋白中的丙氨酸突变为苏氨 酸”,说明该病是由于碱基对发生替换造成的,属于基因突变,A 正确;SLC 基因突变导致其所编码的锰转运蛋白的氨基酸的种类发 生改变,所以相应的功能改变,B 正确;由于转录模板的基因序列由 CGT 变为 TGT,所以编码的 mRNA 序列由 GCA 变为 ACA,C 错 误;tRNA 上的反密码子和密码子配对,所以识别并转运丙氨酸和苏 氨酸的 tRNA 不同,D 正确。]

生物八年级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知识要点

生物八年级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知识要点

生物八年级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知识要点一、选择题1.“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续。

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把养蚕技术传到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家蚕发育的过程是()A.幼虫→蛹→成虫B.卵→幼虫→蛹→成虫C.卵→若虫→成虫D.卵→蛹→幼虫→成虫【答案】B【解析】【分析】家蚕属于昆虫,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详解】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B。

【点睛】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C.动物在生存竞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D.生物都得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竞争【答案】C【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

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

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

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

因此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的说法不正确,故C符合题意。

点睛:明确: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过程,过程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A.染色体,基因,DNA B.DNA,染色体,基因C.染色体,DNA,基因D.DNA,基因,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