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维权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设置相关课程,使得在校大学生接 触到的维权案例较少,面对就业中的利 益受损,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3. 大学生缺乏实际的就业维权能力 大学生在遇到实际的就业权益受 损害的情况时,常常不知道如何维权,在 具体的维权行为上比较消极,实际的维 权效果较差。
三、大学生就业维权意识 培养途径
1. 学校加强就业维权教育 学校应该设置相关的维权课程,对 大学生进行维权教育,教育方式包括思 想教育和法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要 提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就业中出现侵 害权益的行为时能够主动维权。法律教 育是学校主动提高学生对相关就业法律 法规的认识,使学生在实际的就业中对 侵害权益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有利 于学生进行维权。 2. 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 用人单位应该强化自身的法律意 识,主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的要求合理聘用人才,尤其是对待刚进 入社会的大学生,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 帮助,对学生的合法权益应该主动维护。 在实际的就业中,用人单位应该主动与 大学生签订正式的合同,避免出现损害 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情况。 3. 创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 要 维 护 大 学 生 的 就 业 权 益, 就 要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相关法律的建
参考文献: [1] 郭 可 . 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探究
[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 (4). [2] 刁宁宁 . 大学生就业权的法律保护 [J]. 职业技术,2011(3).
025
理论与探索 LiLunYuTanSuo
求知导刊
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
文章编号:2095-624X(2016)33-0025-01
,吉林 长春 130507)
2016 年 11 月 Nov.2016
摘 要:大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用人单位损害其利益的情况,而由于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不强,对相关的维权
法律不够了解,导致他们的就业状况不佳、权益受到损害。本文对大学生就业维权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
维权意识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维权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7-15
作者简介:王婷婷(1985—),女,吉林桦甸人,吉林工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
生涯规划。
一、大学生就业维权现状
1. 签订劳动合同的维权情况 大 学 生 在 就 业 的 过 程 中, 首 先 会 遇到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 笔者对学生就业维权情况进行调 查 发 现, 在 与 用 人 单 位 签 订 劳 动 合 同 时,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学毕业生认为签 订劳动合同是很有必要的,不足三分之 一的学生认为劳动合同不重要。而实际 情况是,没有签订合同的毕业生的数量 超过二分之一,学生就业维权情况不容 乐观。 2. 就业后的维权情况 就 业 后, 由 于 受 就 业 压 力 或 是 其 他因素影响,在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就 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一般会出现大学生 妥协或者是直接辞职的情况。
设力度,对大学生的实际就业利益进行 明确;对社会上侵害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的用人单位应该严惩。建立的法规应该 具体、细化,避免用人单位在聘用大学 生时钻法律空子,社会应该关注大学生 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 高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4. 提高大学生实际就业维权的能力 学校可以引导大学生参加就业维 权服务活动、劳动案件纠纷活动或者是 模拟就业权益侵害的活动等具体的实践 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身 的能力。 培 养 大 学 生 的 维 权 意 识, 学 校、 家庭、社会要共同努力。学校要对学生 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进行培养,要加 强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及 时加以解决,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维权意 识,在面临利益受损的情况时,能够主 动维权;家庭应该对学生就业的状况进 行了解,加强维权教育;社会应该对用 人单位加强监管,对损害大学生就业利 益的情况进行惩罚,还要对大学生加强 维权意识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就业维权 的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维权意识 的现状
1. 大学生的就业维权意识淡薄 一些大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对 自己的就业利益保护不力,对利益是否 受到损害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还有一 些 人 认 为 自 己 利 益 受 损 不 大, 不 会 追 究,自身的维权意识比较淡薄。 2. 对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 规了解不足 一些大学生对相关的就业劳动法 律法规不了解,在就业时无法对自身的 合法利益进行保护。学校在进行相关教 育时,忽视培养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