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

合集下载

基于主成分法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评价

基于主成分法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评价
1 8 商业 时 代 1 ( 名 原
主观赋值等 。
图2区域兰环同心圆产业结构模式示 意圈
《 业经 济研 究 》 2 0 年 1 期 商 ) 09 3
( )模型构建 二
第 二产业行业部 门 ,7个 第三产业行业部 门) 采用 1 项 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感应度 2 系数 ( ) X 、影响力系数 ( 、 求收入弹 X )需
息 化 程 度 、 发 强 研
度 、废 弃物 排放 、 工业 “ 三废”综合
产业三类 ( 图 1】 见 ,构成 以主导产业为核
心 的区域三环 同心 圆产业结构模式 ( 见图
利用率 、 汇代价 创
比 、出 口规模 、出
2) 。主导产业具有 生产 规模大 、产 业关联
效 应强特点 ,是 区域经济 发展 的核心 ,主 导区域产业结构发展 方向 ,带动 区域 其他
在数据 完整可得 、软 件 ( P S) S S 及方
法成熟 的条件下 ,主成分法相 比其他 方法
弹性 、劳动生产率 上升率 、比较 劳动生产 率 、资金利税率 、产业 推动系数 、产业带 动系数 、区位熵 、综合就 业系数等 ;在新
型 工 业 化 道 路 模
式 的 导 向 下 , 新 又
明举 ,2 0 0 3;党耀 国 ,2 0 0 4;李晓兵 , 2 0 ;赵成柏 ,2 0 06 0 6;柏 吴 ,2 0 07o
合评价 法、 灰色 聚
类分析 法、 尔菲 德 法 、层 次 分 析 法
( ) 主 成 分 AHP 、 法 、熵 值 法 、直 接
研究工作 的关键步骤 为:一是设计全
方 法 选 取 、模 型 构 建 和 指 标 设 计
( )方 法 选 取 一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分析论文.pdf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分析论文.pdf

1、国外主导产业选择相关理论研究 ①罗斯托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罗斯托是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理论的学者之一,其经济增长阶段论和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法在当代经济学中颇有影响。

罗斯托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都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

罗斯托认为,无论在哪一个时期,甚至在一个己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中,所以能够保持前进的冲击力,是因为为数有限的主要部门,即主导部门(leadingsectors)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些部门的扩大,又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在研究经济起飞问题时提出,对经济成长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即主导产业部门,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二是有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三是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上游产业乃至所有下游产业的增长起着巨大的影响。

以上三个特征反映了主导产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和作用,它们是有机的整体,缺一就不能称其为主导产业。

尤其是扩散效应,是与其他产业区别的重要特征和标志。

首先,主导产业部门自身的增长能对其他非主导产业部门产生回顾效应;其次,主导产业部门能对新兴工业、新技术、新质量、新能源的出现起诱导作用,发挥前瞻效应;再次,主导部门能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旁侧效应。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己经不是单个主导产业,而是几个产业共同起作用,罗斯托称之为“主导部门综合体”。

他认为,主导部门综合体是由主导部门和与主导部门有很强后向关联、旁侧关联的部门组成的。

罗斯托还认为,主导部门序列不可任意改变,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等等。

②赫希曼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赫希曼在其名著《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发展战略。

实现该战略的途径有两条,第一条是由生产短缺达到发展,即发展后向关联大的产业。

河南主导产业的关联度比较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法

河南主导产业的关联度比较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法

个主导 产业 的关联 作用 和对 其他 产业 的推 动和 带动
作用 。
二 、投入 产 出法
越 高 。它反 映 了各产业 部 门的总 产 品中有 多少作 为 中间产 品 ,即作 为原材 料 为各产 业所需 求 。 中间需
求 率越 高 ,表 明该 产业 部 门就越 带有原 材料 产业 的
性质 。 某 一产业 的中间投 人率 是指该 产业 部 门在一定 时期 内 ,生产 过程 中的 中间投 入 与总投 入之 比。其 计算 公式 为 :
往研 究 基 础 上 ,将 河 南 省 重 点 发 展 产 业 分 为 资 源 型 产 业 、 劳动 力 密 集 型 产 业 、 资本 密 集 型 产 业 、技 术 资本
型产业和高技 术产业。运用投入产 出分析 ,分析 现有主导 产业的发展 情况。通过 对重点发展 产业的关联度
和 中间 投 入 率 和 中间 产 出率 的 研 究 ,得 出产 业 间 的 关 联 情 况 。根 据 河 南省 经 济发 展 条 件 和 现 状 以 及 产 业 结
数。首先是 中间需求率和 中间投入率 。某一产业的 中间需求率 ,是指各产业对某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
之 和 ,与整 个 国 民经 济 对 该 部 门 产 品 的总 需 求 之 比 。其 计算公 式 为 :
G ∑x ∑xY 。 I i3 = / j ( +
j= l j= l
其 中 :G代 表 各产 业 部 门对 第 i 业 部 门产 品 i 产
理 ,工业 长期粗 放式 发展 ,社会 和 环境付 出 了极 大
代 价 。 现 阶段 河 南 省 的三 次 产 业 结 构 属 于二 j 一 型 ,工 业是 河南 经 济发展 的 中坚力 量 。 但 河南 现有 主导产 业 的发展 仍然 不够 突 出 ,主

基于投入产出关联分析的中国主导产业分析

基于投入产出关联分析的中国主导产业分析
是通过带头作用实现的, 而带头作用的实现则依赖于直接与
: ! 一一(√ l2 …,) ~ = ,, n

间接关联效应 , ,较强的关联与扩散效应” 因此 “ 成为主导产
业的最主要选择基准。
∑∑
n I
2产 业 波及效 果分 析 .
某业影力 = 产的响系 数
轰褊 磊 辇
关 键词 : 导 产 业 , 业 关联 , 响 力 系数 , 应 度 系数 主 产 影 感
中图分类号 :2 3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6 3 2 1 2 0 )0 0 1— 3 F 2 A 1 7 — 9 X(0 8 1~ 0 8 0
力; 把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叫做该产业的感应度。在进行
大。 因此 , 影响力系数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个产业 部门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可能产生的带动作用的大小。 20 年 ,国内的投入产出表将全国的国民经济划分为 02
般用符号表示, 计算公式为:
4 个部门, 2 由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 我们计算出了各个产 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由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影响力系数最 大的为产业编号 1 的 9 通信设备、 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 造业部门, 影响力系数为 1 933第二, . 59 ; 3 为仪器仪表及文化 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部门, 影响力系数为 1 8 2; . 4 1第三为电 26 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部门, 力系数为 167; 影响 . 08第四为交 2 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部门, 力系数为 1 52。前 1 位产 影响 . 87 2 3 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 15对其他产业的波及影响程 ., 1 度远超过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并且 20 年我国影响力系 02
21 .影响力系数
产 业的“ 不合比 例增长” 作用, 的 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云南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云南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根 据 次, ’ 业分类浊 , 』 义 的丁 业 即第 ■产 业 , 指 从 自然 界 取 得物 质 资 源 和对 原 材 料进 行 加 _ _ r = 、 再 加工 的社 会 物 质 生产 部 门。 工 业 主 要 包括 采 掘
业, 制造业 , 白来水 、 电力、 蒸汽 、 煤气等的制造 与供给业。 投 入产 表 , 义 称 产 业天 联表 或 部 门联 系 平衡 表 , 它 描 述 了 同 民经 济 各 部门在 一 定时期 内生产活动 的投入来源与产出使用 去向,反映了同民经济
持 和 发展 。此 外 , 交通 运 输 设 备 制造 业 、 通信 设 备 计算 机及 其 他 电子 设 备 制
2 O l 1 年赵池北 、伏润民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 云南省2 0 0 7 年投入产 出表 进行 分析 , 从产业关联度和综合发展能力评估4 2 个产业部门, 得 云南省 国 民经济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 系数较高的产业部 门丰要集中在第 二产业 , 多属 于 资金 、 技术 密 集 型 产 业 , 带何 蘑 工 业 色 彩 。 此选择第 二产业 ( 卡 要 是 工 业) 作为带动云南省国民经济的主 导产 业。 但是更深层次云南省T业主导, 业 选 择 的 研 究 却 尢人 涉 及 。2 o O 9 年 云南 省GD P 6 1 6 9 . 7 5 亿元 出
该部 门的生产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 丁各部 门感应程度的平均 水平,反之亦 然。 感应度系数越大, 说明该部 门对刚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大。感应力系数 越 大 的 部 门就 越 具 有基 础 产 业 和 瓶颈 产 业 的 属性 。 三、 数 据 来 源 及 实 证 研 究 南省2 0 0 7 年投入产 出表将同民经济划分为4 2 个产业部门,其 中属 丁 工业 部门有2 3 个。本文根据2 0l 1 年 云南省统计年鉴和投入, 出表的相关数 据, 依据( 1 ) 、 ( 2 ) 计算得 出云南省工业 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 排名 一、二位 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 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 设 备制 造 业 影 响力 系 数 分 别 达 到 了 1 . 3 9 2 7 5 n 1 .3 6 6 7 , 高 出平 均 水 平 3 9 2 7 %、 3 6 6 7 %, 对 云南省整体经济的辐射作用 巨大。 此外 , 其他 一些产业诸如燃气 牛产和供应业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以及金属制 品业等 的 影 响力系数 也较大 , 表明这些产业部门在经济活动巾, 对其他产业 的波及程 度 巨大, 具有很大 的影响力。 这些部门对整个经济具肯较大 的商接和间接拉 动作用 , 在市场不景气情况下 , 如果这些部 门的需求能够得剑较大刺激 , 将 会 有 利 于提 高经 济 增 长 速度 。 金属冶炼及 延加工业 、 化学工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加T炼焦 及核燃料加工业在经济活动 } 】 受到其他产业影响的波及程度很大 ,受到经 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大 丁产业 的平均水平 。这些部门对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 制约作用, 当经 济增长速度过快 时, 这些部门 首先会受到较大的需求J j i 力, 容易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 , 是制约 云南省经济发展 的瓶颈产业 , 需要重点扶

扬州区域产业主导产业选择

扬州区域产业主导产业选择

扬州区域产业主导产业选择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区,是江苏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

扬州市区域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既要符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又要紧跟国家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选择扬州区域产业主导产业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扬州地处江淮平原,有良好的农田和水利条件,适宜发展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

在农业方面,可以选择发展大豆、油菜、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产,以满足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粮食需求;还可以发展优质食用菌、苏北河蟹、淡水鱼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市场。

2.制造业:扬州市有着丰富的制造业资源和传统优势,特别是在纺织、服装、鞋帽、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发展潜力。

可以重点发展高端纺织品、时尚服装、高品质鞋帽、智能装备等制造业,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3.新兴产业: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新兴产业日益成为区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扬州市选择区域产业主导产业时,可以考虑发展新能源与清洁能源产业,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还可以重点发展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可以发展城市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来扬州旅游观光;还可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艺术设计、传统工艺、文化创意产品等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所提到的扬州区域产业主导产业选择,可以根据扬州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具体调整。

在选择产业方向时还需考虑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协同性,注重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和竞争优势。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之间由于资源条件不同、生产技术水平不同,主导产业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那么,主导产业选择需要注意哪些呢?(一)、竞争优势明显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主导产业不仅应该具有更强的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应该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而不断将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

从主导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其壮大是现有产业优势得以利用并不断改进、提升并转变为竞争优势的过程。

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应该具有预期的产业优势,主导产业的壮大实质上是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的动态发展过程:现实的支柱产业是主导产业(即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现实的产业优势是主导产业的优势(即预期的产业优势)得以创建、积累的条件。

因此,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察备择产业现有的产业优势及其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判断其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二)、内生增长能力强主导产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只是其外在表现,而产业的内生增长能力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必须选择内生能力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迈克尔・波特(2003)从生产要素的角度阐述了内生能力对产业竞争优势重要性的机理。

他将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类。

其中,基本生产要素大都是天然禀赋,是既定的条件,高级生产要素是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来自后天创造。

当产业发展面临选择性的劣势时(如土地昂贵、天然资源缺乏等),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通过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将基本生产要素带来的劣势消化,并创造出产业的竞争优势。

这种创造力主要依靠的是以创新力为主体的产业内生能力。

早在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中,就提出了创新是产业兴衰的主要动力,是产业内生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主导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因为有了创新,主导产业的增长率就会大大超过国民经济总增长率。

创新通过多方面的作用来影响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首先,创新氛围可以培养劳动者对产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敏感,尤其是对创造性要求高的产业;其次,不断创新可以通过完善现有生产要素供给状态、创造或调节现有生产要素供给等方法来改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第三,创新可以不断带来新的投资领域、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进而影响需求结构;最后,对于产出需求弹性较大的产业,创新可以通过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而吸引生产要素的流入,从而提高产出的数量并有可能获取较高的收益;而对于产出需求弹性较小的产业,创新通过需求的相对缩小而引起生产要素的流出。

秦皇岛主导产业群的选择及优化——基于投入产出表

秦皇岛主导产业群的选择及优化——基于投入产出表
20 年第 l 期 08 6 总第 3 期 5
经济研究导刊
E ONOMI R EAR C C ES CH GUI DE
N .6 2 0 o1 , 0 8 S r lNo3 ei a .5
秦皇岛主导产业群 的选择及优化 基 于投入产 出表
杨摘Leabharlann 芳 ( 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河北 秦皇岛 0 0 3 ) 5 0 1 要 : 市主导产业是 区域 经济发展 的主要 源泉 , 区域产业现代化的航标。 20 城 是 以 0 2年秦 皇岛市投入产 出表
二 、 皇岛 主导产 业的选 择 秦
( ) 一 应用产业关联度筛选秦皇岛主导产业 为 了便 于确 定 主导产业 ,本 文 以 4 4 0× 0流 量表 为基
产业突破 , 带动相关产业的整体跃迁 ;创造就业机会基准 ” “ ,
主导产业部 门及其相关部 门应能吸收较多的劳动力 , 为社会 创造 出更大的就业机会 ;可持续发展基准” “ ,主导产业必须 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 出“ 突 绿色产业 ” 的地
为基础 , 根据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 建立反映产业发展 综合能力的指标体系, 经过筛选、 综合评定再到后续分析的过
程, 最终确 定出“ 十五” 期间秦皇 岛市的主导产业群 , 并对主导产业群的优化提 出对策。
关键词 : 主导产业 ; 投入产 出表 ; 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 :17 文献标 志码 : 文章编 号:6 3 2 1 20 )6 O 1 ~ 3 F 2 A 17 — 9 X(0 8 1一 14 0 主导 产业 , 是指 在经济发 展中 , 或在工业化 的不同 阶段 上出现的一些影 响全局的在 国民经 济中居于 主导地位 的产 外 , 映其他基准 的指标有很多 , 反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 , 并参 照厦 门市投 入产 出课题 开发组关于 厦门主导产业选 择的相 关研 究指标隅 选取 以下系数 : , () 1感应度 系数 : 反映 国民经济 各部 门均增加一 个单位 最终使用 时, 某一部 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 。 () 2影响力系数 : 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 门增加一个单位最 终使用时 , 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 () 3 技术系数 : 映了产业 的科技创新 能力 , 反 表明每单位 总投入能够得到多少新 创造 的价值。其 中, 新创造的价值为 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驱动轮 , 也是形成合理和有效 的 产业结构契机 , 产业结 构必须以它为核心 才能快速 向高级化 推进 。因此 , 正确选择 主导产业 成为产业结构提升 的前提 和 基础 。选择主导产业 , 首先涉及 的就是选 择标准问题。

基于产业发展指数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基于产业发展指数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和整个 区域 发展有 较 强 带 动作 用 、 有 利 于 实现 国 民 经济 结构 转变 的产 业 或 产 业群 体 。 … 一 个 区域 在 经 济发 展 的过程 中主导产 业 的合理 选择 对产 业结 构 的
转型 和换 代升 级具 有 重 要 的战 略 意义 , 它关 系 到 的
既能全面系统的选择 出主导产业 , 体现其在促进整
通过 定量 指标 加 以反 映 , 而很 多社 会 标 准 由于 特 征
复杂 难 以通过 指标 加 以量 化 , 所 以还 需 在 定 量 的基
f = } — ; _
( 2 )
音 粥b
其中, 表示 的是列 昂惕夫 逆矩 阵 中每 一行 的 系数 和 , 1 6 代表 的是 列 昂惕 夫 逆 矩 阵 中各 行
域经 济 的发展 也将 进 入 恶 性 循 环 的 机制 链 条 中 , 为
能够规避这些问题和悲剧 的重演, 需要选择切合实
际且行 之 有效 的主 导产 业 , 以期 实现 区域 经济健 康
1 3 0
选择 , 以此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 的优化和经济发展 水平的提升 , 进而带动整个东北地 区经济社会的高
个 区域经 济协 调发 展 和满足 国 民经济 发展 对各 区域 的特 殊需 要 的 内在 优 势 , 也 是 贯 彻 新 型 城镇 化 理 念
不仅 是整 个 区域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的 提 升 , 而且 更 重要
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由此而得到的全面改 进, 这一话题成为理论界和政策制定层所关注 的焦 点内容。现实的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产业盲 目发


弓 I 言
产业 结构是 产 业 间 的组 合 和联 系 , 而 主导 产 业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浙江省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浙江省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龙源期刊网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浙江省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作者:黎芊宏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7期
摘要: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可以使用某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以浙江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为依据,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该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研究,为浙江省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主导产业;投入产出分析;浙江省
一.前言
投入产出表反应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投入和产出关系,是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系统运行情况的体现。

本文根据《2012年浙江省投入产出表》对浙江省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理论研
究。

【1】
二.浙江省主导产业的实证分析
本文指标赋权方案参照李崇阳的方案,具体如下,影响力系数权数为0.19,感应度系数为0.18,技术系数为0.15,经济效益系数为0.22,劳动力投入结构系数为0.10,产业扩展系数为0.16。

计算得到浙江省各部门综合指标的得分,见表1
三、实证研究结论
在加权计算出的总系数中可以看出前三位分别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化学产品,金融,这些产业从总体来看,无论是经济效益,带动经济的发展程度,科技程度,吸收劳动力的程度和发展前景来看,与其他产业相比都处于领先的地位。

因此浙江省选作主导产业的产业部门有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化学产品和金融【2】。

参考文献:
[1]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张志英.产业关联分析法与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分析【J】.上海统计,2000(3).。

重庆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波及效果分析

重庆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波及效果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1 13 F 2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3 9 92 1O — 00 3 1 7 —1 9 (01 ) 1 0 8 —0
作 者 简 介 : 莉 (9 6 , , 程 1 8 一) 女 重庆 万 州人 , 庆 工 商 大 学 ( 庆 4 0) ) 济 贸 易 学 院硕 士 研 究生 , 究 方 向为 产 业 经 济 重 重 0( 7 经 6 研
的经 济体 系 中各部 门之 间 的相互 依 存 关 系系 统地 数 量 化 的方 法 ” 利用 投入 产 出法 , [。 9 3 不仅 可 以对产业 间 的关 系进行 静态 分析 。 谓波及 效果 分析是 指 当 所
越 深 刻 , 能 通 过 乘 数 效应 带 动 整 个 地 区经 济 的发 越
展 : 四 . 够 代 表 区域 产 业 发 展 方 向 , 第 能 富有 生 命 力
的 产 业 。 投入 产 出方 法 是里 昂惕 夫在 2 0世 纪 3 0年 代 创
体 系构 建 。徐捷 锦 、 邓水 炎等 从 主导 产业 选 择分 析
重要 作用 。


主 导 产 业 的 选 择 与 投 入 产 出法 的 波 及
效 果分 析
主 导 产 业 是 指 那 些 在 当前 和 未 来 经 济 发 展 中 具 有 较 强 前 向关 联 或 后 向关 联 的产 业 部 门 , 其 他 对
现 状分 析 , 体就 是运 用里 昂惕 夫逆 矩 阵 : f A)= 具 =, 一 ( 胁 从 投入 产 出表 提供 的数 据 中 引 申出 的各种 系 6
数, 以认识 经济 现状 中产业 变化状 况 的各种规 律 。
在 运 用 投 入 产 出 法 对 主 导 产 业 进 行 研 究 时 。 要 主

基于SSM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以青岛市为例

基于SSM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以青岛市为例
— 廿 J , R
美 国经 济 学 家 艾 伯 特 ・ 希 曼 在 其 发 展 经 济 学 著 作 赫 《 济 发展 战 略 》 书 中 , 据 投 入 产 出原 理 , 出了 产业 经 一 依 提 关 联 度 标 准 。提 出 了发 展 中 国家 应 首 先 发 展 那 些 产 业 关 联 度 高 的产 业 的观 点 , 应优 先 发展 前 向关 联 、 向关 联 即 后 和旁 侧 关 联 效 应 较 大 的产 业 。产 业 关 联 度 是 指 各 产 业 之 间 的相 关 程 度 。主 导 产 业 应 选 择 产 业 关 联 度 高 的 产 业 。
区域 第 产业 部 门 的 增 长 量 G0 以 分 解 为 N¨ 可 D 三个分量 , 达 为: 表
G , Nd Pd4Dd = + - -
N 一 6 × RJ
带动 整个 国 民经 济 的增 长 。
2 筱 原 准 则 .
日本 产业 结 构 问题 的著 名专 家筱 原 三代 平 在 罗 斯 托 的 主 导 产业 理 论 基 础 上 , 15 年 为 规 划 日本 当时 的产 于 97 业结 构 提 出 两个 基 准 , 需 求 收人 弹性 基 准” “ 产 率 即“ 和 生 上升基准” 。其 政 策 含 义 是 指 , 选 择 需 求 收入 弹性 高 的 应 产业 , 因为 这 些 产 业 市 场 前 景 较 为 广 阔 ; 时应 选 择 生产 同 率 上 升 较 快 、 术 要 素 密 集 的产 业 , 为这 些 产 业 投 入 产 技 因
门 J如 按 大 区域 的 平 均 增 长 率 发展 所 产 生 的 变 化量 。
三 、 于 S M 的 主导 产 业选 择 新 基 准 基 S
偏 离 一 份 额 分 析 方 法 不 仅 可 以 运 用 于经 济 总量 的 分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沿黄城市带资源型产业为例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沿黄城市带资源型产业为例

数据来源 : 《 自 宁夏统计年鉴}20 ) (09计算所得
作者简 介 : 秀玲( 9 6 )女 , 王 18 一 , 硕士研 究生 , 主要从事 区域可持续发展 研究. 通信联 系人 : 李陇堂(9 9 _ , 教授 , 15 _ ) 男, 主要从 事旅 游规 划研 究, 电子信箱 )tn@nueuc ( lag x . . l d n
第 1 0卷 第 1期
21 年 0 1 3 月
宁 夏 工 程 技 术
Ni g i En i e i Te hn l g n xa gne rng c oo y
Vo .0 11 No 1 . Ma .2 1 r 0】
文 章 编 号 :6 1 7 4 (0 )1 0 8 — 5 17 — 24 2 1 0 — 0 9 0 1
表 1 主 要 年 份 能 源 消 费构 成 比 %
前 向、 向和旁侧关联效应… 能够向各方 向渗透 , 后 ,
以带 动 相 关 产业 和地 区 经济 的发 展 . 文 以 宁 夏沿 本 黄 城 市 带 为 研 究 对 象 ,对 其 产 业 结 构 特 点 及 工 业 部 门 间 的经 济技 术 联 系 进 行 分 析 与 评 价 , 以期 为 区域 主 导 产 业 的 培育 和产 业 内部 结 构 的优 化 提供
城 市 带各 部 门的 影 响 力 系数 、 应度 系数 和 关联 度 系数 , 此 来 分析 比较 国 民经 济 各 产 业 部 门的 相 互 依 存 度 和 产 业 感 以
波及效果 , 最终为区域主导产业 的选择培 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 : 主导产业 ; 入产 出分析 ; 投 沿黄城 市带






第1 0卷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新疆主导产业选择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新疆主导产业选择

生产要素产业的影响 。后向关联用影响力系数来度量 ,它指本产业对 向本产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 产业的影响。 ② 区内相对 比较优势度是通过一套指标体系从不同方面对区域 内各个产业 的相对 比 较优势进行测量。评价区内相对 比较优势 的主要指标有 区内增加值 比重、区内比较劳动生产率、
区内比较投入产出率 。 ③
8 3 0 0 4 6 ) ;聂春霞 ,经 济学博 士 ,
2 0 1 1 年 ,新疆生产总值实现 6 6 1 0 . 0 5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为 1 7 . 2 :4 8 . 8 :3 4 . 0 ;同期 ,全
国三次 产 业结 构 为 1 0 . 0 :4 6 . 6 :4 3 . 4 。与全 国相 比,一产 高 7 . 2个 百 分 点 ,二产 高 2 . 2个 百 分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 型 主导产业 选择 新疆 产业关联度 中圈分类号 :F 2 2 3 . 4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 0 0 9— 5 3 3 0( 2 0 l 3 )o 4一 o o 3 6一 O 5
作者简介 :苏成 ,新疆社会科学 院杂 志社 副编审 ( 新疆 乌鲁木 齐 新疆发改委经济研究院 ,在站博 士后 ( 新疆乌鲁木齐 8 3 0 0 0 2 ) 。
・ 本 文系新疆科技厅软科学项 目 “ 新疆发挥后发赶超优 势研 究” ( 2 0 1 2 4 2 1 7 1 )的 阶段性研究成果 。
① 杨建文 :《 产业经济学》,上海 :学林 出版社 ,2 0 0 4年 ,第 2 1 2- 2 1 4页 。

王燕 、 王哲 :《 基 于投入产 出模型 的新疆旅游业产业关联及产业波及分析》 ,《 干旱 区资源与 环境》2 0 0 8
年第 5期 。 ③ 由于投入产 出流量表每五年编制一次 ,2 0 1 2年 的投 入产 出流量 表正在编制 ,预计 2 0 1 4年 才能公布 ,所 以 ,本文采用 2 0 0 7年新疆投入产 出表评价新疆主导产业 。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福建省主导产业选择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福建省主导产业选择
【 关键词】投入产 出分析 ; 影响力 系数 ; 感应度 系数 ; 主导产业选择 【 中图分类号】 F 2 【 2 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 0 6 20 )40 2 — 2 0 9 3 3 (0 9 0 - 09 0 -
在 区域 经济 发展 的 过 程 中 , 导 产 业 居 于 极 其 重 要 的 主
对 福 建 省 19 9 7年 的 4 O部 门 的 投 入 产 出 数 据 整 理 后
得到影响力 系数 和感应度系数。 两个系数都 大于 1的产业部门有 :. 1 食品制造及烟草 加工业( 感应度系数 1 5 5 影响力系数 1 8 2 ;. . 3, 4 . 1 )2服装皮 0 革羽 绒及 其 制 造 业 ( 应度 系数 1 0 9 感 . 5 ,影 响力 系数 3
准 ” 日本 经 济 学 家莜 原 三 代 平 于 2 纪 5 。 O世 0年代 中期 提 出 了选 择 主导 产 业 的两 条 重 要基 准 , “ 入 弹 性基 准 ” 即 收 和 “ 产 率上 升 基 准 ” 生 。

主导 产 业 的 定义 和 地 区 主导 产 业选 择 基 准
( ) 导 产 业 的定 义 一 主
业具 有如下特点 : 一 , 第 主导产业应该是 能对较 多产业产
3赫希曼 的“ . 产业关联度基准 ” 。产业关联度是指各产 业在投入产出上 的相关程度 。产业关联度高 的产业 对其它
生带动 和推 动作 用的产业 , 是前后 、 旁侧 关联度较 大的产
业 。第二 , 由于主导产业的存在及其作用会受特定的资源 、 制度和历史文化的约束 , 因此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不 同的经济发展 阶段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 , 它会受 所依 赖 的资源 、 体制 、 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演替 。 通 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 我国经济学界对主导产业 的认 识及 其研究方法取得了长足 的进步 。同时 , 济发 展的实 经

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主导产业选择标准主导产业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国家中具有重要经济地位和竞争优势的产业。

选择主导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可以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选择主导产业的标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选择主导产业的首要考虑因素。

一个具有潜力的主导产业应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有足够的市场规模和增长空间。

市场需求的分析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来进行,以了解市场的规模、增长率、趋势和竞争状况等。

资源优势资源优势是选择主导产业的重要依据。

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选择主导产业时,要考虑该地区或国家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以确保在产业发展中具有竞争力。

例如,一个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选择主导矿业产业;一个国家拥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研发能力,可以选择主导高新技术产业等。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选择主导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环境下,选择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前瞻性的产业,可以增强地区或国家的竞争力,并为长期发展提供动力。

技术创新的能力可以通过研发投入、专利数量、技术壁垒等指标进行评估。

产业链完整性产业链完整性是选择主导产业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可以在整个价值链中获得更大的增值空间,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产业链完整性包括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到下游的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覆盖情况。

选择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主导产业可以提高地区或国家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选择主导产业时不可忽视的因素。

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要考虑产业的环境影响、资源利用效率、绿色技术应用等可持续发展指标,以确保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选择主导产业的重要影响因素。

政府的产业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投资环境等都会对主导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选择主导产业时,要考虑政府对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发展导向,以确保产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综述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综述
整个经济的发展。
理论从 内部原 因的角 度 阐述 r经 济 活 动在 特定 空 问 聚集 或 区域专 门化生 产 的机 制 。而其 理 论前 提在 于 要 素 的不 可 自
由流 动 。 ( ) 长 极 理 论 2增
法 国经济学 家帕 鲁 于 1 5 9 5年 发表 了论 文《 增 长极 ” “ 概 念 》 提 出了“ 动性单 位” 增长极 ” , 推 和“ 的概念 , 且集 中讨 论 并 了对 经济增 长产生 诱导作 用 的一 系列相 关产业 的特征 : 是 一
己不 具 有 比较 优 势 的 产 品 就 能 获 得 利 益 。 区 域 比 较 优 势
美 国 经济 学 家 兼 经 济 史 学 家 罗 斯 托 在 《 济 成 长 的 经 阶 段 》 , 先提 出 了主 导 部 门 (edn etr 的概 念 , 中 首 1a igsco ) 代 替 之 前 的“ 础 部 门” 基 。罗斯 托在 解 释 现 代 经 济 增 长 的历 史 和 本 质 时 发 现 , 济 增 长 总 是 首 先 发 生 在 某 个 部 经 门—— 主导 部 门 或 主 导产 业 群 。这 些 产 业 部 门最 快 、 最 大 量 地 吸 收新 的 技 术 成 果 , 用 新 的 资 源 ( 成 新 的生 产 利 形 函 数 ) 从 而 降低 成 本 , 加 利 润 和 积 累 ; 的 产 出 ( 品 , 增 它 产 或 服 务 ) 有 相 对 高 的需 求 收 人 弹性 , 而 具 有 持 续 高 的 具 因 部 门增 长 率 ; 迅 速发 展 扩 大 的市 场 , 其 它 部 门产 品或 其 对 服 务 的需 求 , 生 广泛 的直 接 和 间接 扩 散 效 果 , 而 带 动 产 进
象 , 重 于 探 讨工 业 化 过 程 中产 业 之 问 关 系 结 构 、 业 内 部 着 产 企 业 组 织 结 构 变 化 规 律 以 及 研 究 这 些 规 律 的 方 法 。 区 域

中国主导产业构成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研究—基于投入产出与可持续发展视角

中国主导产业构成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研究—基于投入产出与可持续发展视角

完全需求矩阵 ( ) ( 昂惕夫逆矩 阵) 百 列 。我们通 常用 A表示直接消耗矩阵如 :
u = x j
然气开采业 、农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 、批
发 和零售 贸易业 作 为新疆 主导产业 。

赵池北等 (01 21)运用 20 年投入产 出表及 07 投入产出法 , 对云南省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研究 ,
Ma . Ol r2 2
陈前 鹏 ,韩 晓娜 (00 21)运用 20 02年投 入产 出表及投 入产 出法对 新 疆 主导 产 业进 行 研究 ,研 究 结论认 为应 该 把交 通 运输 及 仓 储 业 、石 油 和天
对 i 门产 品 的直 接 消 耗量 。根 据 价 值 型 投 入 产 部 出表 ,我们可 以得 到直 接 消耗 系 数 矩 阵 ( A)与
第3 ( 期 总第 2 1 2 期) 2 1 3月 02年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o ma f n u t u l Id s o  ̄ T c n lgc lE o o is e h oo ia c n m c
— — — —
N . Gnr ,N .2 ) o3( eea l o2 1
Ma . 0 2 r2 1
为我 国产业结构调整政 策的扶持 重点 。
[ 关键词 ) 投入产 出 主导产业
可持 续发展
演变
D :0.99 ji n 1 3 —9 0 .0 2 0 .1 OI1 3 6 /. s .0 4 1 X 2 1 .3 0 0 s
[ 中图分类号]F6 [ 20 文献标识码 ]A
所谓主导产业 ,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技
认 为交通 运输及 仓储 业 ,金 属冶炼 及压延加 工业 ,

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

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

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 ⼀,地理基础 ⼀)区域⼯业主导产业的内涵 区域⼯业主导产业的概念,通常是从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上来归纳的。

由于区域⼯业主导产业是地区优势在区域⼯业产业结构中的体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因此,区域⼯业主导产业通常是指那些在区域⼯业产业体系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代表着该地区⼯业产业结构演变的⽅向或趋势、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产业或产业部门。

这⼀概念主要包含三个⽅⾯的意思,即:⾸先,区域⼯业主导产业是在区域⼯业产业结构中居于⽀配地位,⽐重较⼤,综合效益较好并具有较⼤增长潜⼒的产业;其次,它是建⽴在⼤规模⽣产和⼴泛的商品交础上专门化、社会化、商品化⾼的产业;第三,它的产业链较长,关联度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能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的主⾓,区域⼯业主导产业还具有以下⼀些特性:⼀是技术上的先进性;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在于创新,⽽创新不可能在所有产业部门中同时开展,它总是⾸先在个别产业中发⽣,提⾼该产业的技术⽔平,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产业,并逐步发展成主导产业。

⼆是时间上的阶段性;主导产业是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地转换的,在区域经济不同的发展时期,其主导产业也必然不同。

三是结构上的层次性;国家、⼤产业带、综合经济区、省(市)区域层次不同,其主导产业也有所不同。

区域⼯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现代区域经济的增长,从根本上讲是产业部门成长的过程,⽽成长⾸先是从主导产业部门成长开始。

著名名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会产⽣扩散作⽤,处⼰的优势辐射到其产业链上相关的产业中去,进⽽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这⼀扩散作⽤,⾃⼰的优势辐射到其产业链上相关的产业中去,进⽽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这⼀扩散作⽤主要包括前瞻效应、回顾效应和旁侧效应。

因此,科学地选择好区域主导产业,对江西这样⼀个⼯业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达的区域⽽⾔,具有⼗分重⼤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探析(一)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探析(一)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探析(一)〔摘要〕在不同时期内,区域的主导产业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而区域的主导产业又是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带头和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本文试图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所需要遵循的基准及其指标体系。

〔关键词〕区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一、引言主导产业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的。

罗斯托把经济各部门分为三类:(1)主导增长部门;(2)辅助增长部门;(3)派生增长部门。

主导增长部门是指,“在这些部门中,革新创造的可能或利用新的有利可图的或至今未开发的资源的可能,将造成很高的增长率并带动这一经济中其他方面的扩充力量。

”①这些部门按罗斯托的定义就是“主导产业部门”。

很明显,罗斯托在这里强调的是主导产业部门对经济的关联和带动作用以及创新与革新的力量。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指在区域工业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根据主导产业的特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选择出主导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积极、主动、有效的战略行为。

②二、国外主导产业选择相关理论研究①罗斯托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罗斯托是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理论的学者之一,其经济增长阶段论和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法在当代经济学中颇有影响。

罗斯托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都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

罗斯托认为,无论在哪一个时期,甚至在一个己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中,所以能够保持前进的冲击力,是因为为数有限的主要部门,即主导部门(leadingsectors)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些部门的扩大,又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在研究经济起飞问题时提出,对经济成长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即主导产业部门,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二是有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三是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上游产业乃至所有下游产业的增长起着巨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地区如何抓住机遇,获得快速发展,关键是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

本文以甘肃省为例,论述如何运用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确定地区主导产业。

关键词:投入产出模型地区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能迅速引入技术创新,能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并且本身成长性很高、带动性和扩散性很强的产业。

综观世界经济增长的轨迹,都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密切相关,是由主导产业的演变推动的。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一文中指出,在任何特定时期,一个经济系统能够具有或保持“前进的冲击力”,是由于若干“关键部门”迅速扩张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效果,这些关键部门就是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

罗斯托认为,一个产业要成为主导产业,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创新率,即能迅速地引入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具有高速增长的能力,其增长率较整个经济的增长率高;具有很强的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能力,即具有很高的“扩散效应”。

他认为,主导部门经过3种途径影响和带动其它部门:前向效应,即主导部门的发展诱发出新的经济活动或产生新的经济部门;后向效应,即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其提供投入品的产业部门的带动作用;旁侧效应,即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对所在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

主导产业概念的产生,一开始就是和发展经济学相联系的。

它作为部门非均衡发展观的核心范畴,是与指导落后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需求相适应的。

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学派认为,落后国家或地区经济不能有效增长的根本症结很可能在于主导产业缺乏。

所以,落后国家或地区谋求发展的根本出路就在于选择与培育本国或本地区的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建立,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可循,必须按照一定的基准来进行,国内外研究产业政策的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罗斯托运用部门总量的分析方法,对主导产业的形成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经济成长阶段的依次更替与经济部门重要性的依次变化之间的关系的结论。

他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指出:在任何特定时期内,国民经
济不同部门的增长率存在着广泛的差异,即在众多不同的产业部门中,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起主导作用的部门,即主导部门。

但他没有提出明确的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即如何选择主导产业。

所以,之后有很多人就主导产业选择基准问题进行了研究,代表性的方法有:“比较优势基准”、“产业关联基准”、“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周振华博士的“三条基准”。

“比较优势基准”是根据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来选择主导产业。

“产业关联基准”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1958) 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对其他产业会产生较高的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所以,选择主导产业应该按照产业关联度大小基准选择。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规划日本的产业结构,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两条基准,即“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

收入弹性基准是按照收入弹性大小来选择主导产业;生产力上升基准是按照技术进步快慢、技术要素密集大小和经济效益好坏基准选择主导产业。

周振华博士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三条基准:一是“增长后劲基准”;二是“短缺替代弹性基准”;三是“瓶颈效益基准”。

投入产出模型与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多种,如根据区位商、市场占有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专业化率等确定。

不过,目前,从是否能够全面反映部门间、产业间完全联系的经济理论看,当属产业关联理论,即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于20世纪30年代研究并创立的。

投入产出分析(Input—Quput Analysis)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门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把国民经济划分成若干不同但又互有联系的产品群或产品部门,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及其数学模型来模拟社会再生产过程和国民经济结构,并以此综合分析各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是进行经济综合分析的有力工具。

投入产出分析是通过投入产出模型来研究各种经济结构,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投资结构等;研究经济效益,分析国民经济部门间、地区间以及社会再生产各领域之间各种各样的比例关系和经济技术联系,为宏观经济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投入产出模型包括根据投入产出表中反映的经济内容或平衡关系利用线性代数方法建立的方程组和根据投入产出表所计算出的一系列投入产出系数。

产业关联理论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名著《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的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

其主要内容是:在产业关联链中必然存在一个与其前向产业和后向产业在投入产出关系中关联系数最高的产业,这个产业的发展对其前、后向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产业关联度强应成为选择和确定主导
产业的一个基本准则。

在进行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研究时,主要是利用投入产出法中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衡量、分析和反映产业关联强度,确定地区主导产业。

(一)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影响力系数一般用符号Fj表示,计算公式为:
当Fj>1时,表示第j部门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即各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的平均值)。

当Fj=1时,表示第j部门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等于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当Fj
式中的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为列昂惕夫逆矩阵行和的平均值。

当Ei>1时,表示第i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即各部门所产生的感应程度的平均值)。

当Ei=1时,表示第i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等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

当Ei<1时,表示第i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

感应度系数Ei越大,第i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越大。

感应度系数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对某一个产业部门产品的需求与依赖程度,也反映了该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所居的地位。

感应度水平高的部门,表明其它部门对它的依赖程度高,因而能制约其它经济部门的发展。

因此,感应度系数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某一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证整个产业结构升级所起的作用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