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聚焦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2 古诗词赏析

合集下载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总汇总(最终定稿)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总汇总(最终定稿)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总汇总(最终定稿)第一篇: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总汇总[转载]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总(二)2014广西来宾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4分)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答:(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2分)答:答案:(1)“愿”在诗中指的是诗人向往田园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2)“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 没有丝毫修饰,运用口语,平和亲切;“道狭草木长”“带月荷锄归”随口而出,平淡朴素,清新自然,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

山东淄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3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下来,并简要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答案示例: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东篱采菊,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⑤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表达了诗人陶醉其中,悠然忘我的境界。

1(3分,分析1分,情感2分)广西贺州古诗词鉴赏(每小题2分,共4分)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016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

2016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

2016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望江南·温庭筠主旨:写思妇的离愁别恨。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评析]:词写一个女子盼望意中人归来的心情,以”望”字贯串全文望的结果是肝肠寸断1.这首不到30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先后写了楼、帆、斜晖、江水、白蘋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2.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靠着楼望江,凭靠栏杆望穿眸子。

大江之上,千帆驶过,偏偏不见心上人的归舟,夕阳脉脉无言,东流江水悠悠不尽,愁肠寸断在白蘋洲。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两句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过尽千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之长;”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

江水悠悠,预示着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等待是充满渴望的,又是苦恼无奈的,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

4、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

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条件下,一种特定情绪的反映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环境,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吗?接着,出现了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无奈,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这里,一个”独”字用得很传神”独”字,既无色泽,又无音响,却意味深长透过这无语独倚的画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把人、景、情联系起来,画面上就有了盛妆女子和美丽江景调和在一起的斑斓色彩,有了人物感情变化和江水流动的交融。

中考古诗赏析专题复习(附答案)

中考古诗赏析专题复习(附答案)

中考古诗赏析专题复习(附答案)中考古诗赏析专题复习【复习目标】1、认识并总结出诗歌赏析常见的题型、考点及答题方法。

2、通过练习来巩固做诗歌赏析题的方法,加深对课内诗歌的理解。

考点分析(第一课时)绝句二首杜甫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答:江面碧波荡漾,白色的小鸟,掠翅江面,格外醒目,山青翠欲滴,盛开的鲜花,简直像燃烧的火焰,红艳无比。

(重点是描绘出几种景物的颜色。

2分)(内容形象)2、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答:作者通过本诗抒发了思乡盼归之情。

(思想感情2分)3、“山青花欲燃”中的“燃”字妙在何处?答:“燃”突出了花朵色彩的火红、艳丽(1分),同时与“青山A”相互映衬,写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1分)(表现手法)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本诗绘形绘色,突出了景物特点,请结合诗歌的前两句作简要分析。

答:写桃花、柳丝、春雨等,抓住了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用“红”、“绿”、两字,使景物色彩鲜亮怡目;渲染了桃花、柳丝在春雨、水雾中的婀娜多姿,柔和可爱;诗句细致描绘,层层渲染,构成了一副浓墨重彩的美丽的图画。

(内容形象表现手法)2、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举例说明。

答:营造了清晨一种清幽的意境,如诗歌最后一句用“莺啼”的声音衬托了“犹眠”的静。

(或用“未扫”、“犹眠”等写出了幽静也可)(内容形象思想感情)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全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请简要回答。

答:黄四娘家鲜花盛开景象的描绘。

黄四娘家的庭院花团锦簇,把人行小路都遮盖了,那千朵万朵花把枝头都压低了。

诗人用夸张手法来写花的繁盛。

后两句用侧面烘托手法来写花香。

花香招来了蝴蝶,花香引来了黄莺,那留连忘返的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那歌喉宛转的黄莺也不停地啼鸣,真是鸟语花香的世界。

2016中考古诗词鉴赏

2016中考古诗词鉴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一、诗词鉴赏考点要求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4、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二、实战演练: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凡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吸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 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 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 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这首诗如果按前十句和后八句分为两部分,它们各写什么?(2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3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将诗句所描述的画面用文字表述出来,并说说它的妙处。

(3分)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四川省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考点突破12 断句与翻译

四川省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考点突破12 断句与翻译

考点跟踪突破12断句与翻译一、(2015·泰州)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

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

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蘧①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

”继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

至“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初云“胡椒亦安用,乃贮八百斛”,若如初语,未免后人疵议。

又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

(选自《春渚纪闻》)【注释】①即本文的作者何蘧。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至有一字穷.岁月穷尽,用尽(2)及.见今人所藏遗稿到,等到(3)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已经(4)得东坡先生数.诗稿数篇,几篇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蘧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A.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C.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D.何有于我哉(《论语》)3.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疑/皆冲口而成(标在动宾之间)(2)渊明/为小邑(标在主谓之间)4.翻译下列句子。

(1)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欧阳修)改正得极好后,方才拿出来给人看。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只不过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情雅致的人罢了。

5.请你根据选文主要内容为其编写一个文言..标题:作文不惮屡改。

【解析】本文以白居易、欧阳修、苏轼三大名家为例,说明“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围绕这一中心来添加标题即可)(用原句或自己语言都可)。

二、(2015·邵阳)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山西省太原北辰双语学校中考语文考点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 文言实词与虚词

山西省太原北辰双语学校中考语文考点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 文言实词与虚词

考点跟踪突破12 文言实词与虚词(一)(2016·随州)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4题。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注释】①姥(mǔ):老妇。

②篚(fěi):圆形竹筐。

③真草:楷书,草书。

④抗:抗衡,相当。

⑤耽:沉溺,沉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善.鸣,求市未能得(擅长(善于))(2)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前往(去))(3)当举.群相送耳(全(全部))(4)使.人耽之若是(假使(假如,如果))2.“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C.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D.饿.其体肤(《〈孟子〉两章》)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王羲之前往看鹅,心里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

(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看重,都是这类情况。

(“皆此类也”意译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亦可。

)4.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016聚焦中考语文习题课件+考点跟踪突破10古诗词赏析

2016聚焦中考语文习题课件+考点跟踪突破10古诗词赏析

考点跟踪突破10 古诗词赏析(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的主旨是: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解析】“水何”六句描写了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以及海岛上草木茂盛的景色,为后文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做了铺垫。

因此这一景物的描写目的不是突出自然环境的美好,而是渲染一种气氛,为抒情服务。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二)次北固山下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015·河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2.(2015·河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2016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汇总

2016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汇总

中考古诗词鉴赏1、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

12、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2、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①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公元810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

7.阅读上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3分)(1)诗人“垂死病中”本已不能坐却“惊坐起”,一个“惊”字写出了他对友人怎样的情感?(2)诗作最后一句中的“寒”字有怎样的双关意义?(1分)3、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4分)(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分)答: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写了凄黯(凄清)之景,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4、社日①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

⑴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2分)答:⑵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5、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对两首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分)A.都是七言绝句B.首句都不入韵C.都是仄起平落D. 都很讲究对仗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道尽了千古文人的共同心结,也反映了作者的心声。

B.《秋词二首》一反前人悲秋情绪,是一曲昂扬乐观的秋的赞歌。

中考语文专项突破(古诗词鉴赏12篇)(含答案解释)

中考语文专项突破(古诗词鉴赏12篇)(含答案解释)
关雎《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中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展开想象,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展现的画面。
(2)请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
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B.这首诗前四句是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管寿命多长,总有终结的一天。从反面揭示人的精神面貌之重要。
C.诗的第五、六句从正面作喻,又与七、八句意思紧密相连,揭示了这首诗的中心,形成了诗的高潮;高潮之后,诗人用四句议论来煞尾,把满腔热情凝聚于一个哲理之中。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与整首诗的内容并无关系,而是在配乐时加上去的。
中考语文专项突破(古诗词鉴赏12篇)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从军征
(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中考语文历年真题解析 古诗词篇

中考语文历年真题解析 古诗词篇

中考语文历年真题解析古诗词篇古诗词在中考语文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语文考试的题型之一,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广大中考考生更好地应对古诗词题目,本文将对历年真题中的一些典型题目进行详细解析,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古诗词鉴赏题解析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常见的古诗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诗句,进行鉴赏和解读。

以下是一道典型的古诗词鉴赏题:题目:下面是一首唐代杜甫的诗,请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问题: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解析: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以苍苍竹林寺为背景,将诗人与自然景物相融合,突出了寂静的氛围。

接着,通过杳杳钟声晚、青山独归远等描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的孤独和思索。

诗的尾声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象,暗示了人生自然而然的流转,以及诗人对宿命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二、古诗词填空题解析填空题是中考语文中常见的古诗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上下文和提示词语,填写空缺的词语,使之完整、通顺。

以下是一道典型的古诗词填空题:题目:下面是一首唐代白居易的诗,请根据上下文和提示词,填写空缺的内容。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 ________。

远山千里外,惟见玉门 ________。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 ________。

忽闻千骑来,弓弦鸣 ________。

解析:这首诗是白居易的作品,通过对荒凉的边塞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家国的忧虑。

首句以月黑雁飞高为背景,通过雁飞的景象将诗人与战争相联系。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写远山、沙场、马作的等词语,表达了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

最后一句以弓弦鸣为提示,表达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氛围。

三、古诗词改错题解析改错题是中考语文中常见的古诗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对给定的古诗词进行修改。

四川省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四川省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四川中考对诗歌鉴赏部分的考查主要以教材讲读篇目为主,辅以教材推荐的“课外古诗词背诵”里的诗词。

以宋词和唐诗居多,内容涉及送别、写景、咏物、抒怀等多方面。

考查的知识点有:1、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近两年来德阳、凉山、南充、广元、广安、攀枝花、乐山、宜宾等对此都有考查);2、品味语言,赏析写法(2015年攀枝花、广元、乐山、宜宾,2014年凉山州);3、品析意境,描绘画面(2015年南充、广安)。

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

预测2016年考查的内容和题型将保持不变,主要以考查对古诗词内容、情感、写作技法的把握为主,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表述能力。

(2015·成都)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

锦江思李新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作答。

(考点一)【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能力。

“思”即“想”,作者站在锦江边上想到的,就是作者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因此,只要能准确理解诗歌便能答对这道题。

【参考答案】“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的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

,考点一:把握内容【方法指导】感知诗词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看题材。

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如:送别诗、咏怀诗多写如何叮咛对方、歌颂对方;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或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等。

(2)抓题目。

诗词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

(3)析词义。

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必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扫清诗词中的阅读障碍,断不能一知半解,否则无从把握内容,更谈不上分析技巧和情感了。

(4)联背景。

中考十二首古诗赏析资料

中考十二首古诗赏析资料

一、诗句主旨把握及重点词句分析1.《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

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

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

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

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

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2.《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2016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诗词赏析

2016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诗词赏析

2016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诗词赏析本文是关于2016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诗词赏析,感谢您的阅读!2016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诗词赏析诗词赏析【考查要点】课标和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知识疏理】古今诗词欣赏的知识点主要有:诗词曲的形象、诗词曲的情感倾向、诗词曲的思想内容、诗词曲的语言品味、诗词曲的名句赏析、诗词曲的阅读体验、诗词曲名句的课外积累、诗词曲中的民俗知识、诗词曲的体裁知识等。

【试题特点】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诗词欣赏题的题型主要有:问答题、填写题、填空题、选择题、简述题等,以问答题为主。

【解题导引】例1.(2002年甘肃省)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3)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乙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此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对古诗的赏析,突出了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第(1)题考查对诗歌的诵读。

诵读是欣赏古诗的前提。

只有读清节奏,方能更好地理解诗句意思。

B项错在“离别”和“宦游”是一个词语不能分开,在这里它们起修饰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跟踪突破12古诗词赏析(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的主旨是__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__。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点拨:“水何”六句描写了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以及海岛上草木茂盛的景色,为后文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作了铺垫。

因此这一景物的描写目的不是突出自然环境的美好,而是渲染一种气氛,为抒情服务。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015·河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思乡2.(2015·河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分析合理即可) 3.(2013·襄阳)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__两岸才显得宽阔__;“风正”,__帆才有悬空的态势__。

4.(2013·襄阳)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示例一:诗人想到要借大雁来为他传递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示例二: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乡愁。

(三)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015·海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__争__”字和“__啄__”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2.(2015·海南)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

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或喜悦之情、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的感情)。

3.(2014·仙桃)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四)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013·河北)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马致远___(人名)。

2.(2013·河北)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C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2013·河北)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五)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015·潜江)全诗是围绕着“__望__”字来写的。

2.(2015·潜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示例:表明了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也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决心。

_或表明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决心。

(意对即可)3.(2015·河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_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__的景象。

(六)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015·龙东)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

一个“__破__”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情景交融。

2.(2015·龙东)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3.(2013·黄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七)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014·龙东)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

2.(2013·曲靖)诗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__单车欲问边__,__属国过居延__。

3.(2013·曲靖)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八)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015·孝感)本诗中间两联写诗人出蜀漫游途中的风景,景象雄浑壮阔;尾联则用拟人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__故乡(家乡)__的依恋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2.(2015·孝感)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进行丰富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请依此描绘出“山随平野尽”这句诗的景象。

示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随着小舟的前行逐渐展开,最后消失在广阔的原野。

3.(2014·南宁)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012·铜仁)诗歌首联“__凄凉地__”和“__弃置身__”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2013·锦州)对全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

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被司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等而写的。

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比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

这两句诗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D.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3.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4.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

所表达的感情为: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两句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阔别已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抒发了无限怅惘的心情。

(十)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面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

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

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2.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__不以成败论英雄或是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__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

3.试说说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