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欢乐的村寨》
(完整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欢乐的村寨教案人音版
第二课欢乐的村寨教学目标1.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3.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内容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基本要求1.猜谜导入:(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谜语:考考你的小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演奏的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2.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
设问:(1)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2)“边寨”是什么地方?3.熟悉各主题音调。
播放各主题音调(在课前要制作好各主题的音带片段。
放某一主题,让学生在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是第几主题,并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课本上右下角的练习。
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仔细聆听乐曲,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各主题的序号。
教师可从学生的举手示意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听赏水平,及时地加以指导。
5.师生讨论。
设问: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
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达各主题的舞蹈场景吗?完成课本右上角的练习。
(从引子开始一段一段地议论,可根据课时的安排有的可详,有的可略,边议边再听各段音乐的片段)。
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
教师巡视,分别作指导(根据教材分析群舞、女群舞、独舞、男青年舞、男女对舞等)。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欢乐的村寨巴塘连北京名师课件
《青藏高原》
“朗玛峰 远眺珠穆朗玛峰
夕阳下的 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雄伟建筑--布达拉宫
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
美丽多彩的服饰
文字
美食
血肠 糌粑zān ba 风干牛肉 牛肉 酥油茶 酸奶
“歌舞海洋”之称,歌中有舞、舞中有歌
学唱-《巴塘连北京》
切分音
连音线
连音线 连音线
油滑线:连贯流畅
知识拓展
知识梳理、课堂小结
同学们, 不同的音乐能吸引我们; 不同的情感能感染我们; 特殊的文化让我们为之赞颂。
我们用歌声、用舞姿来感受民族音乐,
我们用情感、用行动来发扬中华民族的渊源文化!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欢乐的村寨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欢乐的村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欢乐的村寨》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
歌曲共有两句歌词,第一句歌词描述了农村的景色,第二句歌词表达了农民的喜悦心情。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奏、旋律和歌词的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喜欢欢快的音乐,对农村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农村的美好景色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欢乐气氛,体验农村生活的美好。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欢乐的村寨》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和农民辛勤劳动的热爱和尊重。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欢乐的村寨》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个别音准的把握和节奏的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聆听、学唱、模仿、表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使用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音乐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欢乐的村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气氛。
2.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帮助学生掌握歌曲。
3.歌词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歌曲中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农村生活和农民的心情。
4.分组演唱: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表演环节:学生自选角色,进行歌曲表演,展示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和表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认识到农村生活的美好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欢乐的村寨》的歌词、旋律图示、节奏提示等,以便学生直观地了解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欢乐的村寨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欢乐的村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欢乐的村寨》是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歌曲描绘了村寨里丰收的喜悦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感强,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能够快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特点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之间的音乐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演唱《欢乐的村寨》,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培养学生合作演唱、音乐欣赏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民族音乐特点的把握。
2.歌曲中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3.合唱部分的协调性。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分析、对比,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民族服饰、头饰等。
4.分组标志:分队帽或分队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村寨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村寨的美丽风光。
接着播放《欢乐的村寨》歌曲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完整呈现歌曲《欢乐的村寨》,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魅力。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的风格。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欢乐的村寨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欢乐的村寨教案一. 教材分析《欢乐的村寨》是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
歌曲以生动活泼的节奏和富有感染力的旋律,描绘了村寨里人们欢乐的生活场景。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快速的跳奏表现了人们的欢笑声和舞蹈动作,第二乐段则以慢板的旋律展现了人们享受生活、快乐相处的情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到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欢乐的村寨》。
2.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快速的跳奏和富有感染力的旋律。
2.民族音乐风格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视听结合法:结合音频、视频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介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频、视频资料。
3.乐谱:分发给学生,方便他们跟随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村寨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欢乐的村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快速的跳奏和富有感染力的旋律。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演唱歌曲。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探讨民族音乐的特点,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风格。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民族特色和快乐氛围。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欢乐的村寨教案人音版
欢乐的村寨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感受、表演等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藏族的了解和对藏族民歌的喜爱。
2.引导学生以优美的歌声唱好《巴塘连北京》,表达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3.找出歌曲中的切分音并能够准确演唱。
能试着唱出第二乐句曲调。
教学重难点:1.学习体验歌曲,引导学生以优美的歌声表演好《巴塘连北京》。
2.准确唱好一字多音。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2.学生:自制头饰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天路》片段)1.思考: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歌曲唱的是哪个民族?(聆听歌曲)2.对于藏族你们有哪些了解?你能说一句藏族话吗?3.介绍藏族风土人情(播放课件):这些图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二、体验1.聆听歌曲《巴塘连北京》(课件播放乐曲)请听一首藏族乐曲,听音乐的速度和情绪怎样?2.了解歌曲内容和背景,揭示课题。
听老师为你们演唱,仔细听歌曲唱了什么?3.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青藏高原海拔几千米,世界屋瘠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
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
每当一地公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
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
它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带藏族聚居地区的民歌。
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形式,由领舞者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男女分成两个圈,自右向左载歌载舞,故又称“巴塘弦子”。
歌词把东方的彩虹比拟成通向北京的云间金色大路,逶延伸展,尽情地抒发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3.再听一遍歌曲,边听边跟着拍手伴奏。
仔细听,哪一句出现了切分音?三、学唱1.师哼唱并在黑板上画旋律线。
听老师用“lu”哼唱一遍,边听边用右手和老师一起将歌曲的旋律走向画出来。
2.学生跟琴哼唱旋律。
再次聆听,大家能听出这首歌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看看我们刚才画的旋律线,他们的形状象什么?看着这条线,一起用“lu”来哼唱。
3.学习第二乐句。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欢乐的村寨作业设计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欢乐的村寨作业设计
摘要:
1.欢乐的村寨作业设计概述
2.欢乐的村寨作业设计的具体内容
3.欢乐的村寨作业设计的实施步骤
4.欢乐的村寨作业设计的意义
正文:
【欢乐的村寨作业设计概述】
欢乐的村寨作业设计是针对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课程中的一个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方式,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欢乐的村寨作业设计的具体内容】
欢乐的村寨作业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和了解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乐特色,包括旋律、节奏、乐器等。
2.欣赏和分析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理解其中的音乐语言和情感表达。
3.创作自己的民族音乐作品,通过填词、谱曲、编曲等步骤,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欢乐的村寨作业设计的实施步骤】
欢乐的村寨作业设计的实施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工作:学生需要收集和整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乐资料,为创作做好准备。
2.分析和学习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和学习民族音乐的特点,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创作阶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自己的民族音乐作品。
4.展示和评价阶段:学生将作品进行展示,老师和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
【欢乐的村寨作业设计的意义】
欢乐的村寨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课:欢乐的村寨巴塘连北京|人音版(简谱)(2023秋)
4.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表达个人情感。
5.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歌曲学唱:熟练掌握《巴塘连北京》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确保学生能独立、准确地演唱。
在藏族音乐风格方面,可通过比较、举例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藏族音乐的独特之处,如使用特殊的音阶、特有的节奏型等。
在情感体验方面,教师可通过故事、图片等辅助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背景,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体验,以提高情感体验的深度。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藏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较为陌生,这在歌曲学唱环节表现得尤为明显。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增加了对藏族音乐文化的介绍,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藏族音乐的魅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邀请专业藏族歌手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藏族音乐。
其次,简谱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抽象的乐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的运用掌握不够熟练。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简谱练习的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2.教学难点
-简谱识读:学生对简谱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同,特别是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的辨识与运用。
-藏族音乐风格:学生对藏族音乐风格的认知较陌生,可能难以把握其特有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歌曲情感,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音乐学习,对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
第二课 欢乐的村寨(第5课时)(新人教五下音乐教案)
第二课欢乐的村寨(第5课时)(新人教五下音乐教案)第二课欢乐的村寨(第5课时)教学内容聆听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认知目标:聆听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2、情感目标: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彝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能力发展目标:通过欣赏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佤族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的西盟、沧源等地。
那里群山叠峰,森林茂密,气候温和,物产富饶,人们以农业和狩猎为主。
佤族原来没有文字,解放后产生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佤文。
佤族的音乐原始、古朴,与其生活、劳动、风俗密切相关,也是抒情和娱乐的主要手段。
佤族民间音乐以民歌为主,曲调简练,风格粗犷,调式多为羽调式和徵调式。
节拍多用较规整的三拍子,“12”或“12”是其旋律中常用的音调。
《阿佤人民唱新歌》是一首以佤族民歌音乐为素材的创作歌曲,因此以上特征均在歌中有所反映,特别是“21”的旋律音调贯串于歌曲的始终,全曲可分三个层次。
首先是6小节的乐句,音区较低,句末落在调式主音“”的长音上,稳定感较强。
其后的两个各4小节的乐句,音区提高,后句还运用了切分节奏,情绪更为欢快。
句末落音仍然是主音,但时值短促,显得不稳定。
这时,紧接其后的过渡性音调飞跃而起,在高音区拉宽节奏,并引出最后的5小节乐句,高亢明亮,抒发了佤族同胞展望美好明天,无限欢乐和激动的心情。
教学重点聆听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教学难点体会音乐风格特色。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前面已经学过两首歌曲,聆听了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对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各民族的音乐风格不尽相同,所以要让学生在聆听的时候不仅找到共同点,还要知道他们不同的地方。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欢乐的村寨》三课时优秀教案
第二课《欢乐的村寨》(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2 •表演《巴塘连北京》
教学目标:
1 •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初步了解佤族的风土人情,体验歌曲热情欢快的情绪。
2 •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并能用自制的头饰、围裙,用藏族舞步随音乐边唱边舞教学重点:
1. 感受佤族和藏族人们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载歌载舞、无限的欢乐心情。
2 •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巴塘连北京》教学难点:
《巴塘连北京》中166 5 5 | 5_6 653 的跨小节切分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迷人的火塘》
教学目标:1.用优美的情绪演唱《迷人的火塘》,表达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初步了解侗族的风土人情。
2•学习X X •”切分节奏,以更好的表现侗族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迷人的火塘》。
教学难点:歌曲合唱部分的均衡,和谐。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图片等。
仁F 2/4 5 3 3 3 5 | 4323 1 | 2 2 3 217 1 | 2 - |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 各族儿童联唱表演。
教学目标:
1、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 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2、收集本地区的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活动,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 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打击乐等。
小学音乐人音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欢乐的村寨-《北京喜讯到边寨》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教学目标】1.聆听和学习《北京喜讯传边寨》,从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判断乐曲中出现的五个表现不同舞蹈场景的音乐主题,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2.用声势动作、乐器伴奏、舞蹈来表现不同场景的主题音乐,体验与感受与各段音乐情景相应的画面。
【教学重点】乐曲中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体会不同音乐的所表现的情绪。
【教学难点】能较好运用声势动作、乐器、舞蹈为乐曲营造热烈欢腾的气氛,从而理解作品表现的意境与画面感。
【教学方法】听辨法、比较法、提问法【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课件、电子琴、自制教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声势律动导入用主题1的音乐进行声势律动(拍手、跺脚)师:孩子们,欢迎大家来到音乐课堂,刚才你们和我一起合作的非常好,现在我们将这种快乐继续延续。
设问:①老师想请问同学们,你知道我国西南地区有那些少数民族吗?②这些少数名族在欢庆节日或是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候,他们是怎么样表现的呢?2、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聆听一首由作曲家郑路、马业成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北京喜讯到山寨》,乐曲名字中的“喜讯”就是指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拨乱反正。
“山寨”就是指我们西南地区的彝、苗、侗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去感受那里的小伙子们和姑娘们接受到这样的好消息后的喜气洋洋、欢欣鼓舞的心情。
二.新课教学1.初听全曲师: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思考:这首乐曲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它分为几个部分?结尾部分的音乐与哪个部分音乐相同呢?请你们把小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吧!生:7个部分2.讲解乐曲的结构引子+五个不同的舞蹈场面的主题音乐+尾声3. 分段聆听(1)聆听引子师:两只圆号奏出乐曲的引子部分,力度由强到弱,模拟号角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一下就把我们带到了祖国的西南边寨。
会有什么盛大的场面等着我们呢?我们一起来聆听第一个主题,音乐描绘的是一个什么场面?(2)聆听第一主题师:这段音乐描绘的是什么舞蹈场面?生:山寨的人们收到喜讯后,山寨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一起跳舞狂欢的画面。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五年级下册《欢乐的村寨知识与技能发声练习、切分音(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D005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五年级下册《欢乐的村寨知识与技能发声练习、切分音(二)》优质课教案公开
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键盘
教学过程:
一、音乐课教学常规音阶节奏练习:
1音阶和声小调
2节奏89拍学生划拍
3和声听辩Bm D #Fm Bm D #F
学生学习肢体语言:
上行音阶(连续或者停留一下再上行)用手势表示上升,下行音阶(连续或者停留一下再下行)用手势表示下降
1刮奏练习快速上下行乐句(弦乐)手指挥舞
2 庄严主题(从低到高)用什么乐器组表现?(铜管)拳头
二、听辨与认知
认识(复习)弦乐组与铜管乐器组(课件展示图片)
听辩:音色组的特点与表现力
三、配乐练习
回答问题:出示图片:场景中出现了哪些自然现象?(风云雷电,女。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五年级下册《欢乐的村寨编创与活动》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五年级下册《欢乐的村寨编创与活动》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聆听乐曲,初步感受管弦乐合奏的表现特点,能够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音画结合,展开音乐联想与想象,能够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聆听音乐作品,丰富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体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一、通过聆听不同乐段,能够想象出乐段相应的舞蹈场景。
二、能够用动作表现出各个主题旋律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各主题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师:同学们,我国西南边寨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擅长用歌舞表达自己对祖国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
课题《欢乐的村寨》
学校枣臻小学设计者魏慧波
教学目的1、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打起手鼓唱起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3、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歌曲体会少数民族的音乐气氛
教学难点认识切分音另外一种形式,掌握音乐的强弱韵律,唱好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随笔
第一课时
1、猜谜导入:(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
谜语:考考你的小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演奏的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2、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
设问:
(1)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
(2)“边寨”是什么地方?
3、熟悉各主题音调。
播放各主题音调(在课前要制作好各主题的音带片段。
放某一主题,让学生在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是第几主题,并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课本上右下角的练习。
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仔细聆听乐曲,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各主题的序号。
教师可从学生的举手示意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听赏水平,及时地加以指导。
5、师生讨论。
设问: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
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达各主题的舞蹈场景吗?完成课本右上角的练习。
(从引子开始一段一段地议论,可根据课时的安排有的可详,有的可略,边议边再听各段音乐的片段)。
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
教师巡视,分别作指导(根据教材分析群舞、女群舞、独舞、男青年舞、男女对舞等)。
(2)聆听全面,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的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景。
7、小结:我国西南边疆的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热情奔放。
当首都北京有特大喜讯传入边寨时,他们就用歌舞欢庆喜讯,表达他们的欢乐情景。
二、表演《巴塘连北京》
1、地理地貌知识导入:
青藏高原海拨几千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
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
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
每当一地的工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
歌
2、范唱:有条件的最好结合影视片。
边唱、边放映藏族
人民歌舞画面,视听结合,效果更佳。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指挥图式划拍,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
注意唱好连线(连音线、圆滑线)及乐句的完整性。
(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教师巡视,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
(4)完整地唱好全曲。
注意强弱节拍感。
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
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6、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
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
7、表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服饰、哈达等)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演,表达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聆听《打起手鼓唱起歌》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浓郁的民族风格。
设问:这首歌具有我国那个地区风格?
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3、再听歌曲,感受歌曲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如果能随音乐哼唱更好。
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犹如身临其境,投入地以欢乐的情绪表达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
4、简单介绍曲作者施光南。
二、学唱《迷人的火塘》
1、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
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时光。
这是侗家的风格。
设问:你还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
2欣赏《迷人的火塘》范唱:
先听音带的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3解决重点:切分节奏
(1)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7、8小节)。
板书这两小节,教师分别范唱歌词与曲调。
设问:“”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与学过的“”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师生讨论,复习“”节奏。
教师归纳并讲授新知识,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它是与“”属特殊的节奏型,也称切分节奏,该音称切分音。
“”是“”的缩短,而“”与“”是同一种形式,而“”是“”的变化,所以是同出于“”的切分音的形式。
4.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
三、本课小结
第三课时
一、表演歌曲《迷人的火塘》
1、齐唱歌曲复习旋律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即第1—4小节),并能流畅地唱好。
3、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
教师分别巡视指导。
4、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教师的指挥下合成,由于是复调声部,如果两个声部对自己的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只要能相互倾听,一般来说是能唱好的。
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
6、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
7、表演歌曲。
(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
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试做伴奏并作出评价。
确定合适的打击乐器后为营造歌曲的情景作
烘托。
(2)作情景表演。
按教材图示围成两圈,内圈学生挥动红绸作火塘的火苗,外圈的学生手拉手边唱边转动歌舞。
8、小结:欢乐的侗家村寨。
二、各族儿童联唱表演实践活动
1、在本活动的前一课,教师要求学生回家收集本地区及本民族的歌与舞。
收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可以向家长学习,可以向邻居、朋友学习,还可以到图书馆及网上收集,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旨在拓展性学习。
2、做组织工作,了解学生中有多少学生已收集到有关的内容及表演形式,这样活动就有的放矢,活而不乱。
3、以学生的收集内容为主,把教材中的四首作品穿插在其中,这样风格各异,五彩缤纷,就能形成一个各族儿童联唱表演,以体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是一次艺术实践活动的体验。
1、这两条曲调的音高组合是一样的,仅仅是在奇数小节的强拍节奏不一样,A是“”,而B是“”,听辨的目的显而易见是要求能分辨这两种节奏型,这是本课切分音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与实践的环节。
2、听辨后再跟琴唱一唱,这样不仅是听,通过唱的实践更能体验两种节奏的对比。
如果班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好,也可以不必跟琴唱。
四、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