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大质量通病
质量通病整改措施
质量通病整改措施引言概述:在各行各业中,质量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挑战。
为了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通病的定义和常见表现,并提供四个部分的整改措施,包括加强质量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员工技能和改进供应链管理。
一、质量通病的定义和常见表现1.1 定义:质量通病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常见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产品性能不稳定、生产效率低下以及客户投诉等。
1.2 常见表现:质量通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产品缺陷、生产过程中的延误、低效率和高成本、客户投诉率上升等。
二、加强质量管理2.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控制流程和设立质量管理部门等。
2.2 强化质量监控:通过引入先进的质量监控技术和设备,企业可以实时监测产品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2.3 加强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优化生产流程3.1 进行流程分析:企业应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以便进行改进和优化。
3.2 引入先进技术: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3.3 实施标准化操作:制定和执行标准化操作程序,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四、提升员工技能4.1 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其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4.2 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和改进,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4.3 建立沟通机制: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使员工能够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改进的实施。
五、改进供应链管理5.1 选择可靠供应商:选择可靠的供应商,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主体结构施工十大质量通病
主体结构施工十大质量通病一、混凝土浇筑不均匀。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搅拌和均匀的浇筑,就容易出现混凝土浇筑不均匀的问题。
这样会导致结构强度不均匀,影响整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二、钢筋布置不合理。
钢筋是主体结构的骨架,其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如果钢筋布置不合理,容易导致结构产生裂缝和变形,进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安全。
三、模板支撑不牢固。
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撑的牢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果模板支撑不牢固,就容易导致结构倒塌和施工事故的发生。
四、施工工艺不规范。
主体结构的施工需要按照相应的工艺和规范进行,如果施工过程中不按照规范进行,容易导致结构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五、施工机械设备配备不足。
在主体结构的施工中,如果施工机械设备配备不足,就很难保证施工质量的要求。
这样容易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六、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主体结构的施工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如果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就容易出现操作不当和质量问题的情况。
七、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主体结构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的工作环境,如果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施工质量的问题发生。
例如,没有进行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容易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
八、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
施工材料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材料质量不合格,容易导致施工质量的问题。
例如,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容易导致结构强度不足。
九、施工进度控制不当。
主体结构的施工需要按照合理的进度进行,如果施工进度控制不当,就容易影响施工质量。
例如,施工进度过快,容易导致混凝土未充分凝固,影响结构的强度。
十、施工图纸设计不合理。
主体结构的施工需要按照相应的设计图纸进行,如果图纸设计不合理,就容易导致施工质量的问题。
例如,设计图纸不符合实际情况,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
综上所述,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通病很多,但只要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加强管理和监督,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质量通病整改措施
质量通病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质量通病是指在特定行业或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常见问题。
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质量通病整改措施的重要性1. 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通过针对质量通病进行整改,可以消除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其质量水平。
2. 提高客户满意度:质量通病往往会导致客户不满意,采取整改措施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3. 增强企业竞争力:质量通病的存在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整改措施可以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提升竞争力。
三、常见质量通病及整改措施1. 产品质量通病1.1. 不良品率高:整改措施可以包括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员工技能培训、加强质量检查等。
1.2. 尺寸偏差大:整改措施可以包括优化设备调整、加强尺寸检测、完善工艺流程等。
1.3. 外观缺陷:整改措施可以包括提升工人操作技能、加强工艺控制、改进原材料质量等。
2. 服务质量通病2.1. 响应速度慢:整改措施可以包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客户反馈管理等。
2.2. 服务态度差:整改措施可以包括加强员工培训、建立服务规范、完善客户投诉处理流程等。
2.3. 服务流程不规范:整改措施可以包括优化服务流程、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加强服务质量监控等。
四、质量通病整改措施的实施步骤1. 问题分析:对质量通病进行全面的问题分析,明确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2. 制定整改计划: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目标、措施和时间节点。
3. 实施整改措施:按照整改计划,有序地实施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和监控。
4. 效果评估: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整改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5.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整改措施进行总结和反馈,不断优化和改进整改措施,以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五、质量通病整改措施的案例分析以某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为例,面临产品质量通病中的不良品率高问题。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引言质量通病是指在产品制造、工程施工、生产管理等过程中常见的、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由于设计不合理、材料选用不当、工艺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1. 零件尺寸超差零件尺寸超差是制造过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防治措施:•提升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确保加工精度。
•使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避免因设备磨损而引起尺寸超差。
•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误差传递。
•提高操作工的技能和素质,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尺寸超差。
2. 缺陷和瑕疵产品制造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缺陷和瑕疵,如气泡、裂纹、变形等。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防治措施:•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保证原材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使用适当的工艺参数,确保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不会出现热应力等问题。
•加强设备和模具的维护,确保设备和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精度。
•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快速发现并修复产品中的缺陷和瑕疵。
•实施全员质量管理,确保每个员工都对产品质量负责。
3. 强度不足和失效在结构工程中,强度不足和失效是严重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结构崩溃、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优化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足够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
•加强工艺控制,确保工艺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实施严格的质量检测,对每个工序进行全面检测和控制。
•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和工具,提高问题的发现准确性和速度。
4. 设计不合理设计不合理是导致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防治措施:•加强设计规范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建立合理的产品开发流程,确保设计评审和验证环节的有效性。
•对设计进行多方位的考量和确认,避免设计的单一性和片面性。
•优化设计工具和软件,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质量通病是指生产过程中常见且易发生的一类质量问题,它们对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质量通病的防治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一、产品不合格1.缺陷品率高:缺陷品率高常见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供应商管理,确保原材料质量;严格执行产品加工工艺,遵守操作规程;提高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品不合格问题。
2.产品性能不稳定:产品性能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工艺参数不稳定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企业可以加强生产工艺管理,确保工艺参数的稳定性;定期维护和保养生产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及时修复故障。
二、工艺流程不规范1.工艺流程不合理:工艺流程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产品生产效率低下或产品质量不稳定。
企业应该对工艺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明确每个工序的操作要求,确保工艺环节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2.工艺参数漂移:工艺参数漂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不断变化,导致产品质量波动的现象。
企业可以通过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及时调整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三、材料、资料不合格1.原材料质量差:原材料质量差常常会导致产品不合格。
企业可以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估,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同时,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抽检,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产品文档不完善:产品文档的不完善可能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的误操作或产品质量问题。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产品文档体系,包括产品工艺规程、标准作业指导书等,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文档要求进行工作。
四、员工素质不高1.操作技能差:操作技能差可能会导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误操作或不良率偏高。
企业应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质量责任心不强:质量责任心不强可能会导致员工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忽视或漫不经心。
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质量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确保每个员工都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
质量通病大全
外墙外保温常出现的质量通病及施工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一、保温板的脱落因为粘结层是整个保温体系的基础,所以说它的脱落将导致整个保温体系及饰面层的脱落。
病因:1.粘结胶浆的配比不当造成。
2.基层表面平整度不好而在粘结保温层时未做找平处理。
控制基层的允许偏差项目质量。
3.粘结面积过小,未达到40%的基本粘结面积要求。
4.粘结剂性能不过关。
产品本身的原因。
二、墙面冬季反水结露病因:前面保温板切割质量不好,几何尺寸不好认为造成;设计方案不完善,局部存在热桥而造成,或施工质量控制手段控制不严造成保温板间缝隙过大,或缝隙间用胶浆填塞造成局部热桥,导致上述现象发生,板间缝隙应用相应宽度或稍大些的保温板条填塞处理。
三、保温系统墙面保护层空鼓1.在施工时粘贴网格布时采用“隔墙打牛”的方式,不做底层胶浆,直接把网格布挂在保温层墙面上,隔网抹粘结胶浆,此种做法应严格禁止。
2.粘结胶浆(护面胶浆)的配比不当造成。
3.考虑施工成本和施工操作的简便性,面层用普通水泥砂浆处理,而面层普通砂浆与底层胶浆的收缩不一致,产生空鼓。
故面层坚决不允许用普通水泥砂浆处理。
4.板缝间隙过大而又未做填塞处理。
四、保温板板虚贴空鼓该处布有粘结胶浆,但是粘结强度达到后,该部位用手触碰感觉到局部板面有虚脱松动现象。
1.操作原因引起;当进行保温层操作时,用力猛压板面的一端,这样整个板面就不是整体同步的向墙面靠拢,当板安装就位时,局部板面又回弹起来引起虚贴空鼓,造成粘贴不实、空点。
2.基层墙面平整度不好3.胶浆的稠度过低后胶浆产品的粘结度指标控制不好,贴附到墙面上易产生流挂,而导致空点、虚贴。
五、保温系统墙面保护层裂缝该问题是外保温的一个极难解决的质量通病,而且产生的原因也很多,具体如下:1.胶粘剂的柔性指标不够延伸率小,使面层胶浆的抗变形能力减低。
2.水泥比例过大,胶浆标号过高,导致砂浆早期收缩过快、过大而引起。
3.胶浆搅拌的不充分,没有拌和均匀。
强度上的收缩不一致而产生的抹灰层厚度过厚或过薄而产生的应力不均现象导致(一布二浆,应不低于2mm,不大于5mm)。
混凝土施工十大质量通病防治
要振捣,浇筑顺序应先浇筑底板,待底板混凝土稍微凝固(铺设木板作为人员过道),在浇筑倒角
混凝土,采用振捣棒振捣,部分应采用人工拿钢筋棍插拔式振捣。3)混凝土放料应均匀,墙分层
浇筑;板不得在同一点放料堆积,随放随摊铺,并振捣到位。4)模板拼缝必须采用有效方式封堵,
齐缝采用双面胶,部分契型缝调整模板拼接;二次浇筑模板与混凝土面接缝(拉杆调整至接缝上
【现象】前后浇筑接缝明显(二次浇筑和一次浇筑分层位 置)。 【原因】1)二次浇筑施工缝处理不到位(凿毛),模板 接触平直)紧贴;2)分层浇筑顺序不当,分层时间过长, 振捣不到位,振动棒未插入下层混凝土。
层不大于50cm),按要求振捣(泵管处一组负责下料振捣,下料完成后另一组跟进振捣,振捣必须 按“快插慢拔”进行,振捣间距30-40公分,振捣时间20-30秒左右,以混凝土不在显著下沉和不出 现气泡,表面泛浆时为准,振捣器每层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预埋件或钢筋密集区域要加强振 捣。)墙内不宜观测,严格按步凑)间距进行振捣3)模板安装尽量减少木钉伸入内部,或采取先预 拼,放倒加固在拼装方法进行,模板拆除时要先松动模板,不可蛮力敲打)硬拉,注重成品保护。4) 钢筋不允许直接在模板上焊接,采取接渣措施。5)挑选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振捣工作业。
【防治】1)加强模板加固,模板拼缝严密;2)墙模板加固缩小拉杆间距(调整至 450*600mm,第一道拉杆距离下部施工缝15cm,最上排拉杆距离倒角10cm,中间按重上 向下分布)。3)模板接缝:针对背肋尺寸误差,挑选方木或进行刨平处理;或采用80*80 方木骑缝拼接模板。4)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顺序和分层厚度(不大于50cm)进行浇筑。
6
质量通病6:外形缺陷
【现象】混凝土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等,管廊内部阴阳角。 【原因】1)模板拼接不严密,拼缝过大;2)棱角模板平 直度不够;3)模板安装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混凝土浇筑 模板未湿润;4)浇筑混凝土振捣不到位;5)养护不好; 6)拆模过早,拆模时硬拉蛮拽,成品保护不到位。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引言在各行各业中,质量问题是一直存在的一个挑战。
无论是生产产品还是提供服务,都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这对于企业的声誉和利益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1. 质量通病一描述质量通病一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产品的缺陷、尺寸不合格、材料不符合标准等。
原因分析质量通病一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比如工艺参数的不合理设置,工艺流程的缺陷等。
另外,可能还与原材料的质量有关,例如原材料的供应商选择不当。
防治措施1.定期检查生产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2.加强对生产工艺的管理,建立科学的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3.与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4.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检验、测试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2. 质量通病二描述质量通病二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性能不稳定、易损件的磨损、使用寿命较短等。
原因分析质量通病二的原因可能是产品设计上的问题,比如设计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等。
另外,也可能与产品的生产过程或质量控制有关。
防治措施1.加强产品设计的分析和评估,确保产品设计符合用户需求,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
2.优化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确保材料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并符合产品的使用环境。
3.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建立健全的产品质量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用户的反馈信息,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3. 质量通病三描述质量通病三是指服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服务态度不好、服务效率低下、信息不准确等。
原因分析质量通病三的原因可能是服务流程上的问题,比如服务流程不清晰、分工不明确等。
另外,也可能与服务人员的素质和培训有关。
工程质量通病及解决方案
工程质量通病及解决方案一、工程质量通病1. 设计不合理:工程设计不合理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地质、水文等因素,导致后期施工存在隐患;同时,设计中的结构计算不合理、材料选用不当等也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2. 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在工程施工中,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也是导致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管理不力,导致了工程材料的浪费、人员成本的增加等问题,同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施工工艺也不到位,容易出现质量事故。
3. 材料质量不合格:使用不合格材料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一大隐患。
一些施工单位在采购材料时,存在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导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质量隐患。
4. 勘察不准确:工程勘察不准确也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勘察单位在勘察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地质、水文等因素,导致后期施工存在隐患。
以上便是工程质量通病的一些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如工程设计变更频繁、施工单位技术水平不高等也都影响了工程质量的提升。
二、解决方案1. 加强设计审核:一方面,加强对设计单位进行资质审核,只有具备一定设计能力的单位才能参与工程设计;另一方面,加强对设计文件的审核,确保设计合理、科学,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
2. 施工过程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3. 严格材料管理:加强对施工材料的采购审核,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同时,加强对材料的验收,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
4. 勘察质量:加强对勘察单位的资质审核,确保其勘察报告准确可靠;同时,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核,确保勘察工作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着力解决以上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耐久性和使用效果。
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始终位于把控之中。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质量通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出现问题的现象。
质量通病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会导致产品难以销售,还可能对企业声誉造成损害。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
常见的质量通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不合格:原材料不合格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通病,它可能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原材料不合格可能是由于供应商问题、采购不严格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防止原材料不合格,企业应该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且建立和完善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抽样检测。
2.设备故障:设备故障也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通病,它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的停工和生产受限,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为了防止设备故障,企业应该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并且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和计划,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3.工艺不合理:工艺不合理也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通病,它可能导致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不良和缺陷。
为了防止工艺不合理,企业应该进行工序的合理规划和优化,并且建立和完善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确保产品制造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4.人员技能不足:人员技能不足也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通病,它可能导致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误。
为了防止人员技能不足,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并且建立和完善员工技能鉴定和评价体系,对员工进行定期的技能鉴定和评价。
5.工作环境不良:工作环境不良也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通病,它可能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为了改善工作环境,企业应该重视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工作,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并且建立和完善工作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价。
综上所述,防治常见质量通病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的合格性。
2.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隐患。
3.规范工艺流程,建立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
4.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安装工程质量通病30条(质量[2014]63号)
安装工程质量通病30条一、给排水工程质量通病1、管道穿越楼板或墙体未设置套管;或者套管偏小、偏斜,造成管道保温不密实。
2、管道金属保护壳未顺水搭接,搭接边纵向未错开,室外金属保护壳接缝未在上下45度处。
未按要求设支架,开孔处未做防水处理。
3、已镀锌的管道进行气割开孔、焊接。
4、生活水箱溢流管口漏装封口网罩及直接敷设在排水沟内。
5、沟槽式接口管道支架设置未按规定要求。
6、消防箱内单个设置的消火栓装在门轴处,控制按钮不在开门处。
7、需焊接的管道焊口未留间隙、未坡口,错边,焊缝未焊透、焊缝成型达不到规定要求。
8、室外塑料雨水管材料用错。
9、洗涤盆、洗脸盆的排水缺少存水弯,存水弯与预埋件镶接不符要求。
10、塑料排水管安装除按规定设置金属支吊架处,每20米未增设金属固定支架及检查口。
二、电气(智能)工程质量通病11、装有电器器件配电箱的门未接地PE或其接地线未直接接至PE排。
12、梯形电缆桥架其支架未可靠接地。
13、电缆桥架、线槽进箱、柜末端接地线接在箱、柜体外壳上。
14、JDG套接紧定式钢导管选用的材料未达到行业标准,并未按要求安装。
15、室外露天电气配管进设备时无防水措施。
16、线槽配线或桥架电缆敷设总截面积大于规定要求。
17、导线并头连接采用阻燃型安全压接帽时,用钢丝钳压接或采用安全压接帽的规格与导线截面积数量不匹配。
18、多联开关、插座内导线串联连接。
选用的开关线、相线颜色不符合规范要求。
19、建筑物屋顶的金属设备、管道及支架未采取防雷措施。
20、潮湿环境下,动力设备的本体未与等电位可靠连接。
三、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通病21、法兰与风管铆接,未铆接在法兰加强面上。
22、风口安装未加设疏脚,风口直接安装在风管上。
23、软接口的中心扭曲、间接大于或小于规定,具有消防功能的软接及风管法兰垫料不规范。
24、悬吊风机的底座未形成共同体,减振装置不规范。
25、保温层与风管贴合不密实,对接口不应选用胶带。
四、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通病26、设备基础外形尺寸与安装设备不匹配;设备基础的水平度和平整度不符合要求。
环保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环保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引言环保工程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环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
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病一:设计不合理有些环保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存在问题,不符合实际情况。
这会导致工程施工困难,甚至无法完全实现环保目标。
常见设计问题包括:- 设备选型不当- 工艺流程不合理- 排放标准设定过低防治措施:- 针对具体项目,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前期准备,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情况。
- 引进行业专家进行技术评估和审核,提出改进意见。
- 加强设计方案的论证和审查,确保合理性和可行性。
通病二:施工质量不达标环保工程施工质量是实现环保目标的关键。
然而,一些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如:- 施工进度延误- 施工材料不符合要求- 施工工艺不规范防治措施:- 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进度得以控制。
- 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施工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 监督和指导施工人员,确保施工工艺规范执行。
通病三:运维不到位环保工程项目的运维管理是保证其长期有效运行的保障。
然而,一些项目存在下列问题:- 缺乏定期检查和维护- 运行数据不及时监测- 管理人员能力不足防治措施:- 制定科学完善的运维管理规范和计划。
-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建立数据监测和分析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和能力提升。
结论环保工程质量通病给环保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但只要我们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就能够有效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保证环保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质量通病整改措施
质量通病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在任何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
质量通病是指在某个产品或者服务中时常浮现的、具有普遍性的质量问题。
这些通病不仅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还会对企业的声誉和利润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针对质量通病进行整改措施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
二、质量通病分析在进行质量通病整改之前,需要对质量通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因素。
以下是对质量通病的分析:1. 通病一:产品外观不良产品外观不良是指产品在外观方面存在缺陷,如划痕、变色、气泡等。
这种问题会给消费者带来不满,并影响产品的销售。
2. 通病二:产品功能不稳定产品功能不稳定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浮现功能异常或者不稳定的情况,如频繁死机、卡顿等。
这种问题会降低产品的可靠性和用户体验。
3. 通病三:产品寿命短产品寿命短是指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浮现故障或者失效的情况。
这种问题会导致用户频繁更换产品,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
三、整改措施针对上述质量通病,制定以下整改措施:1. 产品外观不良的整改措施:- 强化原材料的质量管控,确保原材料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 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外观缺陷的发生。
- 加强产品检验,确保产品出厂前的外观质量符合标准。
2. 产品功能不稳定的整改措施:- 加强对产品功能的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在各种使用场景下都能正常运行。
- 定期进行软件升级和优化,修复已知的功能问题。
- 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和组件的质量稳定。
3. 产品寿命短的整改措施:- 优化产品设计,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 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出厂前的质量符合标准。
- 提供产品维修和售后服务,及时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四、整改计划和执行制定整改计划是确保整改措施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步骤。
整改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整改负责人和团队,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2. 制定整改时间表,明确整改的起止时间和阶段性目标。
31个土建施工质量通病
1、回填土下沉的原因有哪些?(1)回填土选用的土料含水率大。
(2)如选用的土料为粘土时因含水率过大,夯击时变成“橡皮土”,在这种基土上作混凝土垫层,易产生开裂。
(3)回填土未作分层夯(压)实,或夯实密实度不符合规定,导致下沉量过大,而造成回填土下沉。
(4)基底存在橡皮土,未做处理。
2、回填土下沉有哪些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回填土选用的土料和含水率。
(2)填方必须分层铺土和压实;铺土厚度及压实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3)严禁在含水率过大的腐殖土、亚粘土、泥炭土、淤泥等原状土上填方。
(4)填方前应对基底的橡皮土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采用:①翻晒、晾干后进行夯实;②换土。
将橡皮土挖除,换上干性土,或回填级配砂石;③用干土、生石灰粉、碎砖等吸水性强的材料掺入橡皮土中,吸收土中的水分,减少土的含水率。
3、砂浆不符合要求的原因有哪些?(1)水泥质量不合格。
(2)砂的含泥量大。
(3)砂浆配合比计量不准确。
(4)加料顺序颠倒,砂浆搅拌不均匀。
(5)人工拌合。
(6)水灰比控制不好,和易性差。
(7)砂浆保水性差。
(8)砂浆品种与设计不相符,或掺外加剂后无相应措施。
上述原因将酿成砌筑砂浆强度低,满足不了设计的砌体强度,导致砖砌体的水平裂缝、竖向裂缝和斜向裂缝。
4、水平或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的原因有哪些?1)砌筑砂浆的和易性差,直接影响砌体灰缝的密实和饱满度。
(2)干砖上墙和砌筑操作方法错误,不按“三一”砌砖法砌筑。
(3)水平灰缝缩口太大。
综合上述将降低砌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能力。
5、水平或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的预防措施有哪些?(1)改善砂浆和易性,如果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及时调整砂浆的稠度,确保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砌体的粘结强度。
(2)砌筑用烧结普通砖必须提前1天-2天浇水湿润,含水率宜在10%~15%,严防干砖上墙使砌筑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
(3)砌筑时要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或“二三八一”砌砖法等。
治理质量通病(设备安装篇)
治理质量通病(设备安装篇)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为确保设备顺利运行,治理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为如果安装失败或者安装不当,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生产安全事故等不良后果。
下面,本文将介绍一些治理质量通病,以及如何去规避这些问题。
通病一:安装不到位设备安装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安装到位。
许多公司在安装设备时忽略这个细节,直接把设备安装,不去真正意义上的确认设备是否到位。
这种情况下,安装的设备很可能会因为摆放位置不合适而导致使用过程中的困难以及精度下降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安装设备时,需要确保设备到位,以及安装方案可以实现长期使用。
通病二:防护不当很多设备都需要进行防护,以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腐蚀等因素的危害。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些公司却对设备的防护不够重视。
设备的表面可能会遗留尘埃、灰尘、油污等杂质,导致设备的精度受到影响。
因此,在安装设备之前,需要对设备表面进行彻底清洗,以确保设备的表面干净、整洁,不会影响其使用效果。
通病三:接口连接不当公司在安装设备时,这个细节很多时候也会被忽略,那就是设备接口的连接。
在连接时,如果连接不正确或者连接时出现故障,将会导致到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因此,在接口连接时,需要根据厂家提供的接口图纸进行连接。
此外,还需要确保接口连接牢固,不会因为移动或者摆动而松开。
通病四:设备设置不当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进行正确的设备设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设备设置不当,可能会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
在进行设备设置时,应该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对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确定和调整。
只有确保设备设置正确,才能确保设备顺利运行。
通病五: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意识在公司设备安装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公司却对此忽视不重视。
安装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和防护,还要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为了确保安全,公司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规程,并且贯彻执行到位。
此外,公司还需要为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质量通病资料
质量通病近年来,质量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服务质量,在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影响着消费者的体验,甚至可能导致更大的安全隐患。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解决质量通病,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面对的挑战。
首先,产品质量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忽视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些企业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采取了各种不正当的手段,导致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例如,一些食品企业添加有害物质,一些制药企业生产假药等。
这些行为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也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声誉。
因此,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有效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另外,服务质量也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一些企业在服务环节存在着种种问题。
比如,服务态度不好、服务效率低下、售后服务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让消费者感到不满,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要解决服务质量问题,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此外,质量通病的根源还在于一些企业的短期利益追求。
这种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导致了企业忽视了长远发展,而只顾眼前利益。
然而,只有把质量放在首位,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企业应该树立良好的质量观念,建立起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综上所述,质量通病不仅仅是一个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只有加强质量监管、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员工培训等措施,才能有效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产品质量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占有率。
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存在着质量通病,如何正确防治这些通病,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一、质量通病1.尺寸精度不达标尺寸精度不达标是产品质量中常见的问题。
在制造过程中,如果误差较大或者工艺控制不当会导致产品尺寸精度下降。
2.表面质量不良表面质量不良是指产品表面存在明显的瑕疵,其通病主要是由于擦伤、碰撞、冲压等造成,导致产品外观品质下降。
3.质量不稳定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存在波动,不能在市场上得到重视,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不能控制的因素所导致。
4.生产率下降生产率是企业盈利的基础,随着产量的增加和工艺瓶颈,生产率的下降是制造企业面临的困难之一。
二、防治措施1.进行质量管理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产品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规范,要求员工遵循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强化人员培训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是最基础的环节,如何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需要通过定期培训和学习,让员工了解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3.加强设备维护设备的质量影响着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生产率,所以要通过精细的设备维护和养护,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及时的维修设备,避免设备出现故障。
4.采用先进技术企业应不断引进世界先进技术,更新设备和工艺流程,提升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同时从源头上控制质量问题,防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和其他问题。
三、总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预防和控制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通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落实,通过科学、规范、严格的管理和教育,增强员工质量意识和职业素养,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养护,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涂饰工程十大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优质文档首发]
涂饰工程十大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优质文档首发] 涂饰工程十大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一、返碱:漆膜遇水后,表面出现白色结晶物的现象称为返碱
原因分析:
1)基材碱性太高或腻子质量太差,选用高碱性水泥;
2)封闭底漆封闭性差,不耐水、耐碱;
3)外墙面漆的抗雨水渗透性差,大量雨水的渗透,在雨过天晴后,水气
往外蒸发。
预防措施:
1)减低墙体碱性:对高碱性墙面使用10%的草酸溶液洗刷中和,再用清水冲洗墙面,干燥后封底涂刷涂料;
2)加强对底材的封闭:选用渗透封闭作用强的封闭底漆,如溶剂型封闭
底漆,溶剂型封底漆封闭性最好。
二、泛白:涂膜含有水分或其他液体,呈白雾状
原因分析:
1)基材含水率过高,环境湿度过高;
2)稀释剂挥发过快;
3)涂料施工过厚;
4)固化剂配套错误,与涂料不相容。
预防措施:
1)基层施工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2)油漆施工不要一次性厚涂;
3)使用指定的稀释剂和固化剂。
公路工程质量“30项通病”防治措施
文档通用封面模板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精吕文档由编辑删除!公路工程质量“30项通病”防治措施根据全国公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交通部针对工程质量从“实体”、“工艺”、“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30项通病”。
为有效防治这“30项通病”,进一步提高我省公路工程质量水平。
提出如下措施:一、工程实体通病防治实体工程质量通病,必须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同时要达到如下要求:1、沥青路面早期破损、车辙1.1 设计单位应认真调查、分析,根据车辆组成、行车特点,详细试验、计算,按照<河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细化结构设计和组成设计,要特别重视路面防排水设计,尤其是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设计,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对中央分隔带做防水封闭。
1.2 原材料质量是提高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业主、监理、施工单位都要对沥青路面工程的原材料问题给予足够重视。
施工单位要制订严格的原材料采购管理办法,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监理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抽检,建立原材料的跟踪档案;业主要加强对原材料的监督,建立监督管理办法,保证进场的原材料质量。
1.2.1 道路石油沥青进货渠道要明确,确保进场沥青由预定地点直接进场,对进场沥青除每车进行三大指标检查外,对含蜡量、粘附性、溶解度、薄膜加热等试验,每50T或每天一次。
高速公路项目还要进行60T一次的60℃动力粘度、10℃延度试验。
1.2.2 改性沥青,除每车(批)有生产厂家的试验报告单外,还应不少于1000T一次的取样,委托第三方有资质能力的试验部门进行质量检验。
(试验检验项目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6.2要求进行)1.2.3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宜采用机制砂,机制砂必须用优质洁净的石料使用专业制砂设备生产,并经堆方容重试验确定机制砂的质量;特殊情况,经建设单位批准可以少量采用天然砂,其用量不得超过矿料总量的10%(质量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公路工程三十大通质量预防措施前言为了达到“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环境保护和费用满足合同要求,确保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使工程建设达到质量优、投资省、安全好,效益高”的监理工艺控制目标,进一步规范公路工程的施工工艺,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克服公路工程实体通病“争创优质,打造精品”,为此制定以下预防措施,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
目录一、工程实体通病<一>、沥青路面早期破损、车辙 (4)<二>、水泥路面早期断板、开裂 (5)<三>、半刚性基层过度开裂 (6)<四>、构造物端部路基沉陷 (8)<五>、隧道衬砌不实、渗水 (9)<六>、桥面铺装早期破坏 (13)<七>、桥梁支座安装质量缺陷 (15)<八>、小型预制构件粗糙 (19)<九>、埋置部位混凝土防水不到位 (20)<十>、预应力结构张拉、锚固、压浆控制不严 (21)二、施工工艺通病<一>、混合料计量不准确、级配不严格、拌合不均匀 (25)<二>、路面层间控制不严格,粘层油、透层油施工方法不当 (25)<三>、各类外掺剂品种选用、计量、掺配方法掌握不准确 (28)<四>、体积法、流量法计量误差 (28)<五>、预留构件、预埋钢筋变位 (28)<六>、各类结构养生方法不当、养护时间不足 (29)<七>、圬工砌筑方法、人工砂浆、勾缝方式不妥 (31)<八>、路基碾压设备不足,填前处理、分层压实不够 (33)<九>、路面碾压设备不配套,沥青路面碾压密实度不足 (34)<十>、合同段、工作面、工序间衔接不当 (37)三、工程质量管理通病<一>、盲目赶工 (38)<二>、指定分包指定采购 (40)<三>、监理独立检测频率不足 (41)<四>、施工自检体系不健全 (42)<五>、原始资料真实性差 (43)<六>、材料质量源头控制不严 (45)<七>、以包代管、质量责任不清 (46)<八>、设计变更多,质量控制难度大,工程变更多 (48)<九>、施工人员设计文件及规范不准确 (49)<十>、标准试验数据失真,规模生产条件变异 (49)四、其它工程质量病害及预防措施<一>、混凝土外观质量处理及预防措施 (50)<二>、模板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54)<三>、T梁外观质量缺陷与防治措施 (55)<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的裂缝防治措施 (59)公路工程通病预防措施工程实体通病<一>、沥青路面与早期破损、车辙病害成因及表现⑪、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细集料含泥量高,酸性有机质含量偏高,骨料强度不足,或粒径针片状骨料比例偏高。
导致沥青混凝土质量下降,车行过程中破坏混凝土内部结构,导致早期破损。
<br /> ⑫、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导致沥青混凝土质量下降而发生早期破损。
⑬、沥青混凝土在拌制加热过程当中,由于温度过高使沥青失效或使沥青使用寿命缩短,或温度过低不能保证碾压密实,导致早期破损。
⑭、沥青混凝土在运输、摊铺、碾过程当中工序控制不严,使温度散失过快,不能在有效的压实时间内进行碾压,导致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早期破损。
⑮、由于设计不合理,或在施工过程当中把关不严,沥青层的厚度过薄而发生点状或成片破损。
⑯、由于沥青路面排水设计不合理,或施工没达到设计要求,使沥青路面长期被水浸泡,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面积破损。
⑰、由于设计试验配合比不合理或拌制过程当中配合比控制不严格,沥青用量超标,发生车辙现象。
⑱、由于对当地气温影响因素考虑不全面,在建成使用过程中,高温天气导致沥青混凝土软化,出现车辙现象。
⑲、由于原材料质量太差,或细集料过多,不能保证混凝土质量,在使用过程当中出现车辙。
⑳、在沥青混凝土温度未下降至环境温度即行通车,容易产生车辙。
⑴、如果施工缝处理不当,会在施工缝处破损、扩展或纵横坑塘。
1、预防处理措施⑪、首先从原材料上严格把关,按要求备料,针片状骨料含量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有害物质超标的细集料严禁使用。
⑫、先做实验路段,选择最佳配合比,最合理的施工工艺;根据试验路段的数据确定计量各种级配料,使用能达到要求的压实机械,保证压实遍数。
⑬、在加热过程当中,根据不同沥青特性,选定沥青合理加热的温度范围,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保证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定的温度。
⑭、规范沥青混凝土的运输,摊铺和碾压工艺,保证在有效的时限对其进行碾压,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⑮、合理的设计,也是保证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和车辙的重要因素之一。
⑯、保证排水通畅,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尽可能做到有水即排,排水务尽,使路面经常处于干燥状态。
⑰、在配合比的选配中,应严格控制沥青和控制细集料用量,即保证沥青对集料的裹覆,又不能超量使用。
沥青混凝土配比中细装料,即要保证填充骨料间的缝隙,又不能超标。
⑱、根据当地气温特点使用适应的沥青,调整合理的沥青用量。
⑲、保证沥青混凝土温度降至环境温度再放行。
(10)、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缝,保证接缝紧密、平整。
<二>、水泥路面早期断板、开裂1、病害成因及表现⑪、使用的水泥等级达不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使强度不能保证,在正常的行车过程中产生开裂、断板。
⑫、配制混凝土的砂、碎石不合格,或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使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在行车过程中产生开裂、断板。
⑬、混凝土路面下部基础不稳固,产生不均匀沉陷或开裂,导致路面混凝土断板或开裂。
⑭、浇筑路面混凝土过程中的工艺控制不严,振捣不密实或过量振捣,使混凝土质量下降,产生早期开裂或断板。
;⑮、路面混凝土中的钢筋数量如果不能满足要求,也能导致路面使用过程中开裂或断板。
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时间不够,由于水化热直接导致开裂。
⑰、在路面交付使用后,如不能控制超载问题,超大吨位的车辆可直接使混凝土路面产生断板。
⑱、预埋伸缩缝不符合要求,使路面产生错位变形。
2、预防措施;⑪、浇筑路面砼的水泥要使用资质高的大厂水泥,且水泥等级不低于使用强度要求的等级,一般为425以上水泥。
⑫、配制砼的砂、碎石,要严格控制有害物质不能超标,且配合比准确,水泥用量满足配合比要求。
⑬、混凝土路面下部结构如果质量不稳定,可加铺玻璃纤维布,增强基层抗剪抗拉强度,保证基础稳定。
⑭、严格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⑮、路面混凝土中钢筋配置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覆盖洒水养护,最少保证七天的养护期。
⑯、在路面交付使用后,应控制超载问题,避免人为破坏。
⑰、尽量采用碾压式干硬性混凝土,同时预留的伸缩缝必须符合要求。
<三>、半刚性基层过度开裂1、病害成因及表现⑪、由于半刚性基层掺配料中,细集料过多,或水泥含量偏高,使得半刚性基层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在车行过程中产生震动裂缝。
⑫、一般情况下,半刚性基层厚度较大,水化热较高,如果养护不到位,很容易产生热拉裂缝。
⑬、路基填方处理不到位,或填挖结合部处理不当,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半刚性基层过度开裂,甚至出现断缝。
⑭、半刚性基层摊铺碾压过程中,如果含水量控制不恰当,含水量过高会出现泌水现象,含水量过低导致碾压不密实,在正常的车行过程中产生震动裂缝。
⑮、建成路面由于设计排水不合理,或由于施工原因造成排水不畅,使半刚性基层长期被水浸泡,导致内部结构破坏,产生花纹形开裂现象。
⑯、摊铺机分料不均匀也会导致纵向规则开裂。
⑰、分层摊铺,层间连接不好,分层状态下,上层基层厚度变薄,不能抵抗车行时的冲击,产生开裂。
2、预防措施⑪、在基层料拌制前,严格筛选合格料源,分仓堆放,准确计量配合,必须采用拌合楼强制拌和,电子控制上料及外加剂,保证基层刚柔兼顾,不产生推移,也有适度的变形,避免震动开裂。
⑫、杜绝雨天铺筑,尽量避免高温天气施工。
铺筑完成的路面基层,要覆盖洒水养护,保证至少七天之内保持湿润状态。
消解前期高峰期水泥水化热,避免热拉裂缝。
⑬、当路基处理不到位时,要在铺筑基层前加铺土工格栅,加强抗拉抗剪强度,以保护基层过度变形。
⑭、根据气温、湿度调整配合比,尽量控制填料在碾压过程中和最佳含水量的偏差值在±2%之内,保证压实效果。
⑮、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有水即排,排水务尽,使基层经常保持一种干燥状态。
⑯、摊铺机摊铺时,必须保证均匀分料,水平等厚摊铺,尽量选择大功率一次性的摊铺机械,避免一层分成两层的情况,使层厚“打折”。
<四>、构造物端部路基沉陷1、病害成因及表现构造物端部路基沉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⑪、基底未经压实或路基填筑时压实度不够,由于路基的沉缩达到危险的程度,使路基在局部或者大面积沉陷。
⑫、由于路基处于软弱地基上,路基的沉陷使路基表面出现大量沉陷,并且可能同时引起地基两侧的土从两旁隆起。
⑬、由于路基内部形成过度饱水区(泥泞),雨天填筑很容易引起这种情况。
当用透水性不同的材料,乱而无序的填筑以及冬季填筑路基采用饱水的冻结材料或混有雪的材料,均能产生富水饱和区,使路基沉陷。
⑭、没有按照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要求认真进行操作,在施工中填筑了不符合要求的材料,造成路基填土压实度不均匀和低于标准,路基抗压强度不够,在行车作用下产生沉陷。
⑮、桩柱式桥台未待填方充分沉降而修筑结构物。
2、预防处理措施⑪、施工前做好排水沟、集水井等排水措施,保证基底干燥。
⑫、填筑前清除干净杂土、表层淤泥、腐植土等,挖除耕植土后按照4%~5%的坡度构筑路拱,基底适当放宽。
⑬、合理选用填筑材料,构造物端部的填料选用级配良好、强度高的填料进行填筑。
⑭、严格控制含水量,提高填料的压实度,主要影响压实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含水量、碾压层的厚度、压实机械的类型和功能、碾压遍数以及地基强度。
对含水量过大的材料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白石灰来降低含水量,对含水量过小的材料,则洒水湿润后再进行碾压。
⑮、严格分层厚度,构造物端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严禁向坑内倾倒,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15cm,与路堤交界处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填筑时平衡对称进行。
⑯、严格压实机械,不同的填料和场地条件选择不同的压实机械,一般选用压实效果较高的碾压机械,同时配以小型夯实机具,机械难以压实的地方,用小型压实机具补充压实,保证压实度达到要求。
⑰、为保证填筑质量,严格施工工序检验,从材料进场到摊铺碾压进行全过程旁站,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把一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⑱、对于桩柱式桥台,应先填土,待填方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桩柱式桥台,从而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差。
⑲、冬季施工时应使填筑材料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筑压实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沉陷。
⑳、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搭板或土工格栅等新技术进行过渡。
以此来保证构造物端部不沉陷。
⑴、选用性能好的伸缩缝,施工完路面后再切割面层安装伸缩缝,以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完好。
<五>、隧道衬砌不实、渗水1、病害成因及表现隧道衬砌不实、渗漏水是隧道工程的一大病害,当地下水压较大时,渗水会穿过防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