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复习参考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供参

合集下载

2007年高考理综试卷的物理试题分析

2007年高考理综试卷的物理试题分析

2007年高考理综试卷的物理试题分析评论之一: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物理试题,在注重主干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学科能力考核。

考试内容与要求不超纲,没有偏题和怪题。

考核的重点、试题的形式基本保持稳定。

物理试题的题量、题型、分值与去年一致,试题的整体表述准确、科学、简洁,部分试题的呈现方式、问题设置有创新,如第18、19、21、23、26题等。

总体难度比2006年有所提高。

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核,体现了学科的特点。

“力和运动”部分仍是今年考核的重点,120分中占62分。

出现了多年未见的碰撞中用动量和能量守恒联立方程求解的问题。

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振动和波、万有引力等知识内容的考核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核的知识点也基本稳定。

理综试卷中物理共12题,120分。

未考核的单元只有2个:恒定电流和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

今年的物理试题在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实验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核。

实验能力的考核以教材中的学生实验为载体,进行拓展和变式。

主要体现在第24题需要用二元二次方程求解,第25题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要求学生在应用物理规律作出图示的基础上,寻找几何关系进行求解。

用图象表示物理过程或物理量的变化,考核学生读图、作图,从图中获取信息能力的试题数明显增加。

如第15、18、21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图象理解,第17、19、20、21、25题则主要考核学生应用作图解答试题的方法。

物理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是有多个选项,但8道选择题中只有2题的答案有多个选项。

第24、25题是占40分的两道大题,这两题的设问都只有一问,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求较高,要完成完整的求解过程比较困难。

评论之二:物理数形结合———考查理解能力计算题———考验数学功底1.2007年高考理综试卷的物理试题难度略高于去年,试卷没有出现特别容易的题目。

学生必须通过认真审题、分析物理过程、创设物理情景,一步步进行推导,发现规律才能求解出最后的结果。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卷Ⅰ物理试题评析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卷Ⅰ物理试题评析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卷Ⅰ物理试题评析
黄干生
【期刊名称】《物理通报》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 1总体评价rn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Ⅰ物理试题,素材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试题结构合理,题型、题量与赋分均与过去保持相对稳定.与2006年同类试题相比,试题总体难度有所上升,考生的平均得分率下降.试题的外观和内涵都有所更新,或巧设问题情境、或用活知识和规律、或放眼于科技前沿,或联系生活实际,无论哪道试题,都立足于高中物理课本知识,着眼于课程改革的需要.
【总页数】5页(P51-55)
【作者】黄干生
【作者单位】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黄冈,4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突出基础与主干重视过程与细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Ⅲ卷理综物理试题评析及2017年高考物理学科备考建议 [J], 杨泰金
2.体现物理课程改革思路引领高考物理改革潮流——2007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评析 [J], 程嗣
3.引领物理课程改革再现首都高考特色——2007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评析 [J], 程嗣
4.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评析--2005年全国高考(山东、湖北、安徽卷) [J], 张奉国
5.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物理试题评析--以2021年全国高考理综测试甲卷物理试题为例 [J], 何秀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物理部分详解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物理部分详解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物理部分(湖北湖南福建安徽江西)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A、0.5B、2C、3.2D、4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4m/s。

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

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0C)中达到的平衡状态。

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界释放了热量17.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

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A、rB、1.5rC、2rD、2.5r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

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_物理实验题答题分析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_物理实验题答题分析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物理实验题答题分析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董克剑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的第22题(实验题)打破了自2004年以来以电学实验为主的命题格局。

第(1)小题考查示波器的正确使用;第(2)小题利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验证新的物理量———恢复系数,考查考生对原有实验过程以及所测量的物理量的理解,是实验命题的一种创新。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第22题第(1)小题: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

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

①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竖直位移(或↑↓)钮。

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衰减钮或Y增益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②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应将扫描范围钮置图1zxstdc中天考场于1k位置,然后调节扫描微调钮。

试题及答题失误分析:本小题考生得分普遍较低(平均得分约2 ̄3分),得满分的考生非常少。

原因是大部分考生对示波器不了解,特别是对“衰减”“扫描”“外X”等旋钮的功能认识不够清晰。

作为电学测量仪器,示波器的原理复杂,使用要求高,该仪器的使用在新课标中已不作要求,在历年高考(除2003年江苏卷)中也一直没有出现过。

在答题过程中很多考生将“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这句话理解成“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都超出了屏幕的范围”,这样就需要同时调节两个钮,比如“衰减”和“扫描范围”,而题目实际要求只调节一个钮。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第22题第(2)小题: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e=v2-v1v20-v10,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

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

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小等于小球2的质量。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分析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分析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分析与2008年高考备考建议2007年高考已经结束,今年物理试题总体来看难度比2006年有所增加。

试题仍然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常规题目较多,没有偏题、怪题,较有利于学生水平的发挥。

下面就理科综合试题中的物理部分做一些分析,以便使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今年高考试题的特点,为今后的高考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试卷的结构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共12个题,总分120分。

占理科综合试题总量的40℅,其中选择题8个为多选题,实验题1个,综合计算题3个。

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分值如下表:从07年试题内容分布来看,力学部分比例最大,共62分,占试题内容的50.8℅,这部分内容中,动力学问题和能量问题是试题的重点。

电学内容共40分,占试题内容的33.3℅,其中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是重点。

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各出了一个选择题,分别占试题内容的5℅。

二.试题的基本特点07年高考物理试题又一次明确地体现了《考试大纲》的命题要求,确实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具体到题目内容来看,大部分题目都是常规题,没有偏题、怪题。

无论是选择题、实验题还是计算题都是学生平时训练的题型,物理过程、物理情景都是学生所熟悉的,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是很常见的。

可见要取得理想成绩,关键在于学生平时的积累,扎扎实实的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好常规的解题方法。

1、保持稳定适度创新今年试题的数目、题序、类型与前两年完全相同,体现了高度的稳定性。

但今年的试题有亮点、有新意。

尤其是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上注重已知条件呈现方式和物理情景的变化。

如第18题考查的主要知识是牛顿运动定律,可以说这已成为高考中必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的考查一改以往以文本形式给出已知条件的方法,而是通过图像来呈现已知条件的信息。

再如第21题考查电磁感应这一重要知识点,虽然题目给出的磁场是匀强磁场,但磁场是角形的磁场,而非矩形磁场。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供参考)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供参考)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物理试题评析(供参考)一.试题总体评价1.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2006年理科综合物理试卷相比,试题结构没有变化,试题包括8个选择题和4个非选择题,共计120分。

2.知识的覆盖面较大,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基础上,尤其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迁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查,试题的创新性比2006年有进一步的加强。

与往年相比,今年物理试题较难,一是对运用图像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高,二是对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要求高,三是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求高。

3.试题很好的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运用的考查,对教学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初步估分为:三本72分。

4.2007年考查到的中学物理各部分知识占分情况从表中可看出,物理主干知识中的力学与电学的占分比例高达75.8%。

二.分类分析1.力学部分力学有5个题,分别是选择题第14、15、18题,计算题为第23、24题。

内容涉及万有引力定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图像、力和运动图像、运动学追赶问题、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其中14题(万有引力定律),23题(运动学追赶)较简单;15题(振动和波动图像),18题(力和运动图像)达中等以上难度;24题(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则要求对弹性碰撞的概念有准确认识,同时还要求能完成反复碰撞后速度减小的递推公式并求出指数方程的解,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

2.电磁学部分电磁学部分有3道题,分别是选择题20、21题,计算题第25题。

内容涉及匀强电场、电势、电磁感应图像、右手定则、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其中20题(匀强电场和电势)与99年题目几乎相同;21题(电磁感应图像和右手定则)对图像的要求较高,达中等以上难度;25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对学生的几何知识要求较高,对学生分析问题灵敏性和严谨性的要求也很高,是一道难题。

3.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部分热、光、原子物理各有1道题,仍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但设问新颖,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这3道题的难度明显比往年大。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及解析.docx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及解析.docx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6.4 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A .0.5B . 2.C. 3.2 D . 4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 v=4 m/s,已知坐标原点(x= 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 a 所示,在下列 4 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15 s 时波形的图是y/m y/m0.10.1-0.800.81.6x/m- 0.800.8 1.6x/my/m A By/m0.10.1- 0.800.8 1.6x/m- 0.800.8 1.6 x/mC D1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 a 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 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 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 a 态变化到 b 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与 b 态相比, a 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 .与 a 态相比, b 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 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 .从 a 态到 b 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 r 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二)及解析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二)及解析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3分)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体积缓慢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B.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C.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D.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2.(3分)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得出()A.波长一定是4cm B.波的周期一定是4sC.波的振幅一定是2cm 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3.(3分)如图所示,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圆周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在O、P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有物块a和b,从同一时刻开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B.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C.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D.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4.(3分)如图,P是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的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A.太阳光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5.(3分)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间跃迁时,可发出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A.λ1+λ2B.λ1﹣λ2C.D.6.(3分)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质点在固定的正的点电荷作用下绕该正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0,轨道平面位于纸面内,质点的速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现加一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已知轨道半径并不因此而改变,则()A.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大于T0B.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小于T0C.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大于T0D.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小于T07.(3分)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发射一探测器.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用W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E k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E k必须大于或等于W,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B.E k小于W,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C.E k=W,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D.E k=W,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8.(3分)如图所示,在PQ、QR区域是在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均为l,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bc 边与磁场的边界P重合.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从t=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以a→b→c→d→e→f为线框中有电动势的正方向.以下四个ε﹣t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二、实验题9.(17分)(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单摆偏离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摆动的周期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有利的是.(2)有一电流表,量程为1mA,内阻r g约为100Ω.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 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半偏,此时可认为的的内阻r g=R1.试问:(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为了使测量尽是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电源E应该选择.(ⅱ)认为内阻r g=R1,此结果与r g的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相等”)10.(16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g为重力加速度).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11.(19分)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氮(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从而通过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定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核或氮核发生弹性正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1u等于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取氢核和氮核的质量分别为1.0u和14.0u.)12.(20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Oxy的第一象限中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在其他象限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是y轴上的一点,它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h;C是x轴上的一点,到O的距离为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沿x轴方向从A点进入电场区域,继而通过C点进入磁场区域,并再次通过A点,此时速度与y轴正方向成锐角.不计重力作用.试求:(1)粒子经过C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用tanθ表示即可);(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3分)(2007•全国卷Ⅱ)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体积缓慢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B.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C.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D.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分析】解答本题应明确:气体体积膨胀则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压缩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做功和热传递均可改变内能.【解答】解:A、当气体体积增大时,气体对外界做功,A正确;B、根据=常数,P增大时,V不一定变化,B错;C、当气体体积减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可能向外界放热,根据△U=W+Q可知,内能不一定增大,C错误;D、在Q=0的过程中,不能排除做功,若有外界对气体做功,则内能增大,若气体对外界做功,则内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A.2.(3分)(2007•全国卷Ⅱ)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 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得出()A.波长一定是4cm B.波的周期一定是4sC.波的振幅一定是2cm 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分析】由振动图象可直接读出振幅、周期;因不知波的传播方向故需讨论两种可能的传播方向,在图象中找出同一时刻两点的位置确定两点间的可能的波长数;则由波长、频率及波速的关系可求得波速的可能值;【解答】解:根据振动图象两个最大值的横坐标之差为振动周期,则T=4s,B选项正确;从图象纵坐标可看出振幅A=2cm,C选项正确;根据题中所给的振动图象可得如果波从0到1传播,则,如果波从1到0传播,则,根据可计算出波速和波长可能是1cm/s和4cm(波从1到0传播,n=0),但1cm/s和4cm,不是唯一答案,故A、D错误.故选BC.3.(3分)(2007•全国卷Ⅱ)如图所示,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圆周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在O、P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有物块a和b,从同一时刻开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B.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C.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D.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分析】要求物体运动的时间,则要找出两个物体运动的速率大小关系: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相同高度速率相同.动量是矢量,等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解答】解: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故机械能守恒故有mgh=解得v=所以在相同的高度,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同,即速率相同.由于a的路程小于b的路程.故t a<t b,即a比b先到达s.又到达s点时a的速度竖直向下,而b的速度水平向左.故两物体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3分)(2007•全国卷Ⅱ)如图,P是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的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A.太阳光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分析】根据光的现象,只要光的振动方向不与偏振片的狭逢垂直,都能有光通过偏振片.【解答】解:A、太阳光包含垂直传播方向向各个方向振动的光,当太阳光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偏振光,故A正确;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能通过偏振片,故B正确;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不能通过偏振片,因为它们已经相互垂直.故C是错误的;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也能通过偏振片,故D正确;故选:ABD5.(3分)(2007•全国卷Ⅱ)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间跃迁时,可发出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A.λ1+λ2B.λ1﹣λ2C.D.【分析】氢原子在跃迁时,发光的光子能量等于能级间的差值,则设出三个能级即可表示出辐射光子的能量关系,由E=h可明确波长关系.【解答】解:氢原子在能级间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能量与能级差相等.如果这三个相邻能级分别为1、2、3能级E3>E2>E1,且能级差满足E3﹣E1>E2﹣E1>E3﹣E2,根据可得可以产生的光子波长由小到大分别为:、和这三种波长满足两种关系和,变形可知C、D是正确的.故选CD.6.(3分)(2007•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质点在固定的正的点电荷作用下绕该正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0,轨道平面位于纸面内,质点的速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现加一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已知轨道半径并不因此而改变,则()A.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大于T0B.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小于T0C.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大于T0D.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小于T0【分析】负电在正电的库仑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外加一垂直平面的匀强磁场时,负电质点还会受到洛伦兹力作用,轨道半径因不变,所以会导致周期发生变化.当磁场方向指向纸里时,负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与库仑力方向相反,所以周期变大;当磁场方向指向纸外时,负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与库仑力方向相同,所周期变小.【解答】解:在未加磁场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库仑定律得:=在加磁场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库仑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左手定则)得若磁场指向纸里:,T1>T0若磁场指向纸外:,T2<T0,故选:AD7.(3分)(2007•全国卷Ⅱ)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发射一探测器.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用W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E k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E k必须大于或等于W,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B.E k小于W,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C.E k=W,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D.E k=W,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能定理和万有引力相结合的题目,探测器要能到达月球则到达月球时的速度必须大于等于0,即E k末=E K﹣W+W1≥0;根据地月质量关系可得探测器克服地球引力所做的功与月球对探测器的引力所做的功的关系.【解答】解:探测器脱离火箭后同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月球的引力,根据F=G可知开始时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大于受到月球的引力,后来受到月球的引力大于受到地球的引力,所以探测器在运动的过程中地球的引力对物体做负功,月球的引力对物体做正功,所以探测器能够到达月球的条件是必须克服地球引力做功越过引力相等的位置.又根据F=G可知探测器受到的引力相等的位置的位置距离地球远而距离月球近,设在探测器运动的过程中月球引力对探测器做的功为W1,探测器克服地球引力对探测器做的功为W,并且W1<W,若探测器恰好到达月球,则根据动能定理可得﹣W+W1=E K末﹣E k,即E K末=E K﹣W+W1故探测器能够到达月球的条件是E k末=E K﹣W+W1≥0,即E K≥W﹣W1,故E K小于W时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故B正确.由于M地≈81M月,故W≈81W1假设当E K=W时探测器能够到达月球,则E k≥W﹣W1仍然成立,可转化为≥W﹣W1仍然成立,即应有W1≥W,这显然与W≈81W1相矛盾,故假设不正确.即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故D正确.故选B、D.8.(3分)(2007•全国卷Ⅱ)如图所示,在PQ、QR区域是在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均为l,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bc边与磁场的边界P重合.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从t=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以a→b→c→d→e→f为线框中有电动势的正方向.以下四个ε﹣t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出不同阶段电动势的方向,以及根据E=BLv 求出不同阶段的电动势大小.刚进磁场时,只有bc边切割;bc边进入QR区域时,bc边和de边都切割磁感线,但等效电动势为0;bc 边出磁场后,de边和af边切割磁感线,af边切割产生的电动势大于bc边;de边出磁场后后,只有af边切割.【解答】解:下面是线框切割磁感线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在第一阶段,只有bc切割向外的磁感线,由右手定则知电动势为负,大小为Blv.在第二阶段,bc切割向里的磁感线,电动势为逆时针方向,同时de切割向外的磁感线,电动势为顺时针方向,等效电动势为零.在第三阶段,de切割向里的磁感线同时af切割向外的磁感线,两个电动势同为逆时针方向,等效电动势为正,大小为3Blv.在第四阶段,只有af切割向里的磁感线,电动势为顺时针方向,等效电动势为负大小为2Blv.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实验题9.(17分)(2007•全国卷Ⅱ)(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单摆偏离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摆动的周期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有利的是AC.(2)有一电流表,量程为1mA,内阻r g约为100Ω.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 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半偏,此时可认为的的内阻r g=R1.试问:(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电阻箱R0;为了使测量尽是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滑动变阻器甲;电源E应该选择电源E2.(ⅱ)认为内阻r g=R1,此结果与r g的真实值相比偏小.(填“偏大”、“偏小”、“相等”)【分析】(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为了提高精度,摆线要长些,摆球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拉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测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去求单摆的周期.(2)(ⅰ)该实验是利用半偏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最后电流表的内阻等于R1的阻值,所以R1应该用电阻箱,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电源应选用E2.在实验的过程中认为总电阻不变,则总电流不变,所以R的阻值要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根据电源的电动势和电流表的量程可知电路的最小电阻为6kΩ,所以知道应选择最大电阻为10kΩ的滑动变阻器.(ⅱ)用半偏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认为总电阻不变,总电流不变,实际上调节变阻箱后,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电流表为时,电阻箱的电流比大,它们电压相等,所以电流表的内阻大于电阻箱的电阻,用电阻箱的电阻表示电流表的内阻,比真实值偏小.【解答】解:(1)A、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可得,g=,从该公式可看出,摆长l大一些,周期大一些,有利于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故A正确.B、摆球体积较大,空气阻力也大,不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故B 错误.C、只有在小角度的情形下,单摆的振动才可以看作简谐振动,周期公式才满足.故C正确.D、T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采用累计法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故D错误.故选AC.(2)(ⅰ)根据半偏法的测量原理,R1必须选电阻箱R0,才能测量;电源选择E2,误差较小.根据电源的电动势和电流表的量程可知电路的最小电阻为6kΩ,所以滑动变阻器乙不能有效调节,应该选择甲.(ⅱ)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及电路特点可得:合上S1,调节R使电流表满偏:I g=合上S2,调节R1使电流表半偏(电路中的总电流):I=上式比较可得I>I g.所以,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则:R1<r g(R1为测量值,r g为真实值),即此结果与r g的真实值相比偏小.故本题答案为:(1)AC.(2)(ⅰ)电阻箱R0,滑动变阻器甲、电源E2.(ⅱ)偏小10.(16分)(2007•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g为重力加速度).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分析】要求物块相对于圆轨道底部的高度,必须求出物块到达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在最高点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重力和轨道对物体的压力提供,当压力恰好为0时,h最小;当压力最大时,h最大.【解答】解:若物体恰好能够通过最高点,则有mg=m解得v1=初始位置相对于圆轨道底部的高度为h1,则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mgh1=2mgR+解得h1=当小物块对最高点的压力为5mg时,有5mg+mg=解得v2=初始位置到圆轨道的底部的高度为h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h2=2mgR+解得h2=5R故物块的初始位置相对于圆轨道底部的高度的范围为11.(19分)(2007•全国卷Ⅱ)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氮(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从而通过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定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核或氮核发生弹性正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1u等于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取氢核和氮核的质量分别为1.0u 和14.0u.)【分析】中性粒子与静止的氢核发生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分别列式,求解出氢核的速度;中性粒子再次与静止的氮核发生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列式,再求解出氮核的速度,将两次速度比较,可以求出中性粒子的质量.【解答】解:设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和v,氢核的质量为m H.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与氢核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两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和v H′.由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得mv=m v′+m H v H′①②解得v H′=③同理,对于质量为m N的氮核,其碰后速度为v N′=④由③④中2mv相同式可得m=⑤将m H=1.0u和m N=14.0u和v H′=7.0v N′代入⑤式得m=1.2u即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为1.2u.12.(20分)(2007•全国卷Ⅱ)如图所示,在坐标系Oxy的第一象限中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在其他象限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是y轴上的一点,它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h;C是x轴上的一点,到O的距离为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沿x轴方向从A点进入电场区域,继而通过C点进入磁场区域,并再次通过A点,此时速度与y 轴正方向成锐角.不计重力作用.试求:(1)粒子经过C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用tanθ表示即可);(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分析】(1)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做类平抛运动,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可求出初速度,再根据圆周运动的对称性求出C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方向可通过几何关系求解.(2)粒子从C点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做速率为v的圆周运动.通过几何关系表示出轨道半径R,进而求出B.【解答】解:(1)以a表示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加速度,有qE=ma ①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设粒子从A点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为v0,由A 点运动到C点经历的时间为t,则有h=②l=v0t ③由①②得:④设粒子从C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v垂直于x轴的分量⑤由①④⑤式得=⑥设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α,则有tanα=⑦由④⑤⑦式得:⑧(2)粒子从C点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做速率为v的圆周运动.若圆周的半径为R,则有qvB=⑨设圆心为P,则PC必与过C点的速度垂直,且有.用β表示PA与y轴的夹角,由几何关系得Rcosβ=Rcosα+h⑩Rsinβ=l﹣RsinαⅠ由⑧⑩Ⅰ式得:Ⅱ由⑥⑨Ⅱ式得;答:(1)粒子经过C点时速度的大小为,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为.。

2007高考物理全国卷一详解

2007高考物理全国卷一详解

答:小球从槽口C飞出后作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设为t,则有
OP=v10t, OM=v1t, 小球2碰撞前静止, v20=0
ON=v2t 球1
e v2 v1 ON OM
A
v10 v20
OP
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
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
B 球2 C
M PN
答:OP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和ON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增加。
答案:AC
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 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 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 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 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
r
A.r
23、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 离加速后能保持9 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 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 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 前S0=13.5 m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 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 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 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 m。 求:⑴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⑵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面向里,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垂直于 OO’的方向以速度v作匀速直线运动,在t=0
L ×× ×××
的刻恰好位于图中所示位置。以逆时针方向 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 能够正确表示电流-时间(I-t)关系的是 (时间以l/v为单位)( )
O
45× °l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卷物理部分及解析两份(word版本))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卷物理部分及解析两份(word版本))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物理部分(河北河南山西广西湖南陕西湖北浙江安徽福建辽宁江西)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A、0.5B、2C、3.2D、4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4m/s。

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

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0C)中达到的平衡状态。

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界释放了热量17.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

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A、rB、1.5rC、2rD、2.5r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

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的分析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的分析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的分析田泽兴宋小红2007年高考甘肃采用了全国理综试卷Ⅱ卷。

该试卷中物理学科部分内容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和要求。

试题内容覆盖面较广,突出了对中学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及原子物理各部分间的比例基本合理,突出了对学生基本学科素质和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试题既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体现出命题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但总体难度比2006年有所提高。

一、试题总体评价1.试题的结构保持稳定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物理试卷与2006年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物理试卷相比,试题结构没有变化,物理共12题,包括8个选择题和4个非选择题,共计120分。

试题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核,体现了学科的特点。

力、电仍是今年考核的重点。

试题中出现了多年未见的碰撞中用动量和能量守恒联立方程求解的问题。

热学、振动和波、光学、原子物理、万有引力等知识内容的考核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核的知识点也基本稳定。

2.试题难易比例基本合理试卷中易、中、难试题所占分数比例基本合理,这是高考要求有较好区分度所必须的。

其中,难度较小题、中等难度试题主要分布在选择题、实验题中,较难试题主要分布在计算题中,这样做符合题型功能特点,有利于考试的效度和评分的公平、合理。

3.试题难度有提高知识的覆盖面较大,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基础上,尤其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迁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查,对教学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与往年相比,今年物理试题难度有所增加,一是选择题中多选题的增多,二是对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要求高,三是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求高。

4.2007年考查到的中学物理各部分知识占分情况其中实验题考查的还是力学和电学,这样,物理中的主干知识――力学与电学的占分比例高达85.1%。

二、试题分析及建议1.选择题重基础有梯度选择题48分,占到总分的40%,依然是不定项的。

这种形式减少了考生猜测的成分,在考查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运用上更加深入,也相应地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

2007年全国高考(大纲卷)广西省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答案解析版

2007年全国高考(大纲卷)广西省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答案解析版

2007 年全国理科综合卷 1 答案解析14:B解析 :由题意可以得到g’=1.6g; 由黄金代换GM=gR2可以得到M 'R2g 'MR '2解得 R’=2Rg15:A解析 :由振动图像得到原点处的质点在y 正半轴向下运动,由于向负 x 轴传播 ,所以只有 A选项正确 .16: AC解析:由于两种状态下压强相等,所以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里气体分子对活塞的总冲量肯定相等 ; 由于 b 状态的温度比 a 状态的温度要高 ,所以分子的平均动量增大,因为总冲量保持不变 ,所以 b 状态单位时间内冲到活塞的分子数肯定比 a 状态要少 .17: C 解析 :如下图 ,光线射到 A 或 B 时 ,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发生全反射 ,而后由几何关系得到第二次到达界面的时候垂直打x2出.O 点为 ? ABC 的重心 ,设 EC=x, 那么由几何关系得到 :.x r 3解得光斑半径 x=2r18: C 解析 ,选向下为正方向 ,由动量定理分别得到对于 A 图 : 1.5mg 2 0.5mg 1 mv1对于B图:0.5mg 1 mg11.5mg 1 mv2对于 C图:mg 1 1.5mg2mv3对于 D图: 1.5mg 2 mv4综合四个选项得到v3最大19:AD解析:存在两种可能,第一种n=2到n=4,由于是电子轰击,所以电子的能量必须满足13.6-0.85<E<13.6-0.54, 故 D选项正确;第二种可能是n=5到n=6, 电子能量必须满足13.6-0.38<E<13.6-0.28, 故 A 选项正确20:B解析:运用一个结论:在匀强电场中,任意一族平行线上等距离的两点的电势差相等,所以 Uab=Ucd,所以 c 点电势为8v;:D 解析 :由初始位置可得,切割的有效长度在逐渐变大,且为逆时针 ,所以 BD 中选一个 ,由于 BD 两项中第2 秒是一样的 ,没有区别 .在第3 秒内 ,线框已经有局部出上面磁场 ,切割的有效长度在减少,且为顺时针方向,所以只有 D 选项是正确的.22.〔 1〕①竖直位移或↑↓衰减或衰减调节y 增益②扫描X围1k 挡位扫描微调〔2〕① P 点是在实验的第一步中小球1 落点的平均位置M 点是小球 1 与小球 2 碰后小球 1 落点的平均位置N 点是小球 2 落点的平均位置②小球从槽口 C 飞出后作平抛运动的时间一样,假设为t,那么有op v10tOM v1tON v2t小球 2 碰撞前静止,即v 20 0v 2 v 1 ON OMON OMev20OPOPv10③OP 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 和 ON 与小的质量有关23. 解: (1) 设经过时间 t ,甲追上乙,那么根据题意有vt-vt/2=13.5将 v=9 代入得到: t=3s,再有 v=at解得: a=3m/s 2(2) 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2那么: s=at /2代入数据得到s=13.5m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13.5=6.5m24. 解:设:小球 m 的摆线长度为 l小球 m 在下落过程中与M 相碰之前满足机械能守恒:mgl (1 cos )1 mv 02 ①2m 和 M 碰撞过程满足:mv 0 MV M mv 1②1mv 021mv 121MV M 2③2 2 2联立②③得: v 1mMv 0 ④m M说明小球被反弹,而后小球又以反弹速度和小球M 发生碰撞,满足:mv 1 MV M 1 mv 2⑤121212⑥2 mv 1 2 mv 2 2 MV M1m Mv1⑦解得: v2Mm整理得: v2( m M) 2 v0⑧m M所以: v n( m M)n v0⑨m M而偏离方向为450的临界速度满足:mgl (1 cos 450)1mv临界2⑩2联立①⑨ ⑩代入数据解得,当n=2 时,v2v临界当 n=3 时,v3v临界所以,最多碰撞 3 次25 解:对于 y 轴上的光屏亮线X围的临界条件如图 1 所示:带电粒子的轨迹和 x=a 相切,此时 r=a ,y 轴上的最高点为 y=2r=2a ;对于 x轴上光屏亮线X围的临界条件如图 2 所示:左边界的极限情况还是和 x=a 相切,此刻,带电粒子在右边的轨迹是个圆,由几何知识得到在x 轴上的坐标为 x=2a; 速度最大的粒子是如图 2 中的实线,又两段圆弧组成,圆心分别是 c 和 c’由对称性得到 c ’在 x 轴上,设在左右两局部磁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和 t2, 满足t12 t25t1 t27 T12解得 t1 1 T t 25T 由数学关系得到:3R 2a612OP=2a+R3代入数据得到:OP=2(1+)a所以在 x 轴上的X围是2a x 2(1+3 )a 3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答案gt14、 D 解析:竖直速度与水平速度之比为:tan φ= v 0,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为:tan θ=0.5gt 2,故 tan φ=2 tan θ, D 正确。

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物理试题探析

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物理试题探析

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物理试题探析
李敏康
【期刊名称】《《物理教学探讨》》
【年(卷),期】2008(026)007
【摘要】今年的理综卷物理试题,整卷在注重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学科能力考查,每一题中都含有多种能力的考查。

考试内容与要求不超纲,没有偏题和怪题。

形式上更为灵活,问题的设置很有创新性,还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可以说是一套较好的考查学生能力的试题。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李敏康
【作者单位】金乡高级中学浙江省苍南市 3258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J],
2.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卷Ⅰ物理试题评析 [J], 黄干生
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J],
4.2007年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物理试题探析 [J], 李敏康
5.对2007年全国卷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7题的质疑 [J], 张金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7物理试卷点评

07物理试卷点评

2007年全国高考物理(江苏卷)试卷简评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王永元2007年全国高考物理(江苏卷)试卷总体感觉新题多、要求高、相对难度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卷试题新题较多,难度偏大。

今年物理试卷总体让人感觉有一定的创意,新题目比较多,并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取信息能力的考查,整个试卷更突出了考查学生的能力,说明命题人的命题的方向是正确的。

但问题是这样多的创新题在一份试卷中集中出现,学生很难适应,物理卷的总体难度显得过大。

再从大部分考生反映来看,作为基础题考查的的选择题难度没有梯度,相对平常的试卷难度有较大的提升,二道实验题在注重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的同时,适度体现探究性,但比较繁,一般学生完成这两大题要化去一个多小时,后面的六道计算题虽容易上手,但很难脱手,加上时间比较紧,有很大一部分考生来不及完成,所以学生感觉这次高考明显比去年难。

第二,试卷的试题结构与考试说明又有些变化。

去年试卷结构、题量和分值配比与考试说明作了微调,今年在考试说明新增了选做题,平时的模考又对这种新增了题型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可结果选做题连影子都没有,江苏物理的考题形式,为什么常常与考前具有权威性的考试说明不一致,的确让人有些费解。

第三,运算能力要求较高。

高考中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是应该的,但在整卷中大量的出现比较复杂的运算,对要在二个小时内要完成物理考试的考生来是说也确实有点为难了,有些运算感觉命题人是刻意要考一下学生的数学,如计算题的第二题,计算时要用到正切值,但题目只提供正弦值和余弦值,要让学生做三位数字的除法才能得出结果,感觉这样做的意义并不是很大,是否物理考试的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第四,实验技能和方法的考查更加突出。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物理命题中相当重视的内容。

今年的两道实验题突出了学生对图象处理问题的能力考查,两道考题基本都是从学生最熟悉的课本实验出发,但又不同于课本的实验,侧重于方法、原理和技能的考查。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山东)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山东)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山东)一、试题分析2007年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精神,符合山东省考试说明和样题要求,知识的覆盖面较大,体现了基础、综合。

试题注重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学生的能力。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包括7个选择题、3个非选择题(必做)和2个非选择题(选做),共计89分。

从总体看,试题难度、题量适中。

今年泰安市理科综合平均分比全省高出6.4分。

1.知识点覆盖面较好,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能力。

2007年《考试说明》主干知识内容表有12个部分,试题考查了其中的11个部分。

试题以考查相关部分的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为主。

2.重视对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主旋律。

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是:物体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电场,稳恒电流,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机械能。

3、选修3-3、选修3-4、选修3-5中3个模块个出了一个选做题,学生选择2个解答,题目基本、灵活。

2007年考查到的中学物理各部分知识占分情况4.试题内容背景源于学生常见的题目,设计上又有新意。

试题内容背景源于学生常见的题目有:16、1 7、18、19、20、21、22、23、24、25、36、37共12题。

占总题量的92%.设计上有新意,问法上有创新,这些试题是对中学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5.重视对实验过程的考查,重视考查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全面考查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的原理、设计电路图、实物连线、实验操作。

实验题难度较小。

6、选择题重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

例如:选择题第20题,旧题新情景,从四个图像考查四个物理量与时间的关系。

第22题,天体问题,应用圆周运动公式和万有引力理论。

7.计算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计算题第25题源于基础题目,体现了取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命题思想。

涉及知识点多,方法多,计算量大。

第24题物理情景新,但题目叙述欠清晰,已知量未能放在题干上,致使学生耗费时间。

2007理科高考试卷分析

2007理科高考试卷分析

立足教材注重基础考查能力——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报告1、试卷结构1.1试题数量、分值及其分布表一:2004——2007年理科综合测试题题量及分值分布表二:2004——2007年理科综合测试题各学科题量及分值分布1.2.3 生物学科双向细目表注:A—表示“了解”,B—表示“理解与掌握”,C—表示“综合运用”2、理综II卷各学科试题分析2.1各题得分情况表6 2007年理科综合测试II卷各科各题得分情况2.3 生物试题总体评价2.3.1生物试题题型构成生物部分试题只有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其中单项选择题5个,非选择题共2个大题,总分依然为72分,其中选择题共30分,非选择题共42分,这与往年一样。

但跟前两年试题不同的是,两道非选择题都由填空和实验设计两部分组成。

2.3.2 生物试题的特点2007年生物试题在试题数量、题型比例、组卷方式、所占的分值等方面与2005、2006年理科综合测试试卷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增加了填空题的份量,体现了测试试卷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1)试题内容源于教材,特别注重基础,各类知识在试题中的分布基本合理。

受题量的制约,考查内容覆盖面不是太广,还是像前两年一样,突出了中学生物学的主干内容:生理学和遗传学。

(2)选择题相对比较容易,试题内容全部源于教材,只要学生掌握了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能很快的作出正确的选择;只有第5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图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3)非选择题部分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充分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5年全部都是开放式试题,2006年减少了开放式试题内容而增加了4个填空,今年进一步增加了填空题的份量,多达20个填空分值增加到23分,降低了试题的总体难度。

(4)试题注重对学生信息摄取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

两道非选择题的前面部分都是填空题,学生在对题干信息进行处理完成填空时为后面的实验设计作了铺垫。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陈小勇
【期刊名称】《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年(卷),期】2007(000)009
【摘要】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涉及多套试卷(全国理综卷3套,北京、天津理综卷2套,江苏、上海、广东物理单科卷3套),这些试卷难度设计不同,适应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坚持三个“有助于”的命题原则,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的能力”的指导思想,命题不拘泥于大纲和教材,杜绝了偏题、怪题.【总页数】5页(P39-43)
【作者】陈小勇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天补中学,2261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7
【相关文献】
1.2007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J], 谢春;涂源安
2.2007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J], 姜启时
3.基于“新课标”指向的高考物理试题评析——2018年高考物理新课标Ⅱ卷试题评析 [J], 孙鹏伟
4.把控适中新颖灵活凸显核心素养——2020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J], 吴俊
5.紧扣课程标准,用"纸笔"测出能力和素养——2021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J], 何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神话
鸿蒙未辟
宇宙洪荒
亿万斯年
四极不张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物理试题评析(供参考)
一.试题总体评价
1.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2006年理科综合物理试卷相比,试题结构没有变化,试题包括8个选择题和4个非选择题,共计120分。

2.知识的覆盖面较大,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基础上,尤其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迁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查,试题的创新性比2006年有进一步的加强。

与往年相比,今年物理试题较难,一是对运用图像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高,二是对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要求高,三是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求高。

3.试题很好的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运用的考查,对教学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初步估分为:三本72分。

4.2007年考查到的中学物理各部分知识占分情况
从表中可看出,物理主干知识中的力学与电学的占分比例高达75.8%。

二.分类分析
1.力学部分
力学有5个题,分别是选择题第14、15、18题,计算题为第23、24题。

内容涉及万有引力定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图像、力和运动图像、运动学追赶问题、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其中14题(万有引力定律),23题(运动学追赶)较简单;15题(振动和波动图像),18题(力和运动图像)达中等以上难度;24题(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则要求对弹性碰撞的概念有准确认识,同时还要求能完成反复碰撞后速度减小的递推公式并求出指数方程的解,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

2.电磁学部分
电磁学部分有3道题,分别是选择题20、21题,计算题第25题。

内容涉及匀强电场、电势、电磁感应图像、右手定则、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其中20题(匀强电场和电势)与99年题目几乎相同;21题(电磁感应图像和右手定则)对图像的要求较高,达中等以上难度;25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对学生的几何知识要求较高,对学生分析问题灵敏性和严谨性的要求也很高,是一道难题。

3.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部分
热、光、原子物理各有1道题,仍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但设问新颖,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这3道题的难度明显比往年大。

16题是气体压强产生动力学原因及功和能问题,其中气体压强的动力学分析超出了《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17题是光的全反射问题,涉及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19题是氢原子能级问题,涉及电子轰击氢原子使能级跃迁和由跃迁而产生的光谱线数目。

4.实验部分
今年高考的实验题仍分为两个小题。

第一小题考查仪器——示波器的正确使用。

本题能有效区分出认真做实验和只做练习不做实验,若学生平时认真做此实验,一定能准确答出。

第二小题的实验题来源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

既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又考查了考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对考生的思维灵敏性和严谨性有较高要求,对考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也有较高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