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合集下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于1844年所著的一部

重要著作,这部著作在当时对于经济学和哲学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提出了一系列

关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理论。通过阅读《经济学哲学手稿》,

我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

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和分析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是资本和劳动力的对立,资本家

通过剥削工人获取利润,导致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分配和社会矛盾的

不断加剧。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也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

资源的枯竭,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机。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

的深刻分析,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让我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关于人类解放和

社会进步的理论,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

社会的矛盾和危机必然导致社会的革命和变革,只有通过社会主义

革命,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深刻

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也为当今社会的发展和

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通过阅读《经济学哲学手稿》,我对社会

主义革命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人类

社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最后,通过阅读《经济学哲学手稿》,我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了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课件PPT优质课件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课件PPT优质课件

.
☆ 结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实事求是邓小平是在对毛泽东思想的反思中得 到的一个极其深刻的理论认识。从“完整准确”的 体系论到“实事求是”精髓论,是邓小平哲学思想 发展过程中的质的飞跃。因为如果仅仅只是从思想 体系的角度,或者简单地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 发,我们都有可能重新陷入形形色色教条主义的泥 潭,而不能够真正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 有的科学品质和批判精神。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 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之所在。
报《莱茵报》撰稿,由对宗教的哲学批判转 向对普鲁士专制制度的批判。
(4)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使马克 思认识到单靠空洞的理论批判不可能解决社 会现实问题。于是,他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 的同时开始更深入地研究历史与政治。这一 时期他还阅读了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 的临时纲要》。这使马克思超越了青年黑格 尔派。为了更进一步研究市民社会、社会经 济关系和政治经济学、弄清人的异化问题, 马克思1843年10月来到巴黎,开始了巴黎时 期的研究。
2、如何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
A: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a)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论”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深远,今天的理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就是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没有一种社会理论是与马克思 主义无关的。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没有过时,并不是说马 克思主义的学说不需要发展,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 “与时俱进”的品格。

1844年经济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

一、《手稿》写作的历史背景

(一)《莱茵报》时期的亲身经历

(二)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

(三)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理论影响

(四)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或《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

二、《手稿》的主要哲学思想

(一)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1、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所作的总的批判

国民经济学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引自《手稿》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以下只注页码)国民经济学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国民经济学没有向我们说明劳动和资本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原因。”(P50)

2、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异化”不是马克思哲学特有的概念,而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异化源自拉丁文,它有外化、转让、疏远、受异己力量支配、统治的意思。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希特首先使用,经过黑格尔发展,异化成为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一般含义是:主体创造客体,但主体创造客体后,客体不受主体的支配,反过来支配、控制、统治主体。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做了四个基本规定:

第一,劳动者同他们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P51)“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P52)第二,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本身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本来是人

的本质,是人特有的意志自由和创造力的表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征。可是在异化劳动中,这种劳动不是自愿的,不是体现他的意志自由,而是被迫的、强制性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不是满足劳动者的劳动天性,而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需要,即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马克思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对劳动的肉体强制或其他强制一消失,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本来是动物的东西成了人的东西,而本来劳动是人特有的东西,倒变成动物性质的东西。简言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就是说,劳动只是工人谋生的手段,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摧残自己。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第一章测试

1.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未完成的著作,在他生前没

有发表过,首次公诸于众是()。

A:1927年 B:1844年 C:1932年 D:1888年

答案:1927年

2.当前中文版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两种编排方式,有助于我们理

解当时马克思的理论要义的是()。

A:原初文本版 B:逻辑编排版 C:历史考证版1 D:综合编排版

答案:逻辑编排版

3.构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要有()。

A:一个笔记本 B:三个笔记本 C:两个笔记本 D:四个笔记本

答案:三个笔记本

4.异化劳动理论体现的人本主义哲学逻辑是()。

A:现实社会所呈现的异化的非本真人类存在 B:历史就是人经过非人到人的异化复归过程 C:人的未被异化的本真状态 D:通过异化的扬弃实现的人的解放

答案:现实社会所呈现的异化的非本真人类存在;历史就是人经过非人到人的异化复归过程;人的未被异化的本真状态;通过异化的扬弃实现的人的解放

5.异化劳动表现在()。

A:人与自己劳动关系上 B:工人与资本家关系上 C: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关系上 D:工人与工人关系上

答案:人与自己劳动关系上;工人与资本家关系上;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关系上;

工人与工人关系上

6.马克思认为克服异化劳动不能()。

A:彻底拒绝私有财产 B:平均私有财产 C:把工人变成资本家 D:积极肯定私有财产

答案:彻底拒绝私有财产;平均私有财产;把工人变成资本家

7.1844年时的马克思还深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经常会借助费尔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意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意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意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著作,同时也是他

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个时期的马克思对于当时社会状况和人类历史的进步做了深度的剖析,并提出了关于解放人类的观点。虽然这部手稿在当时并未被广泛传播和理解,但它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依旧不行轻忽。

起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强调人的自由解放。马克

思在手稿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剥夺了个人的自由和尊严,使其成为被剥削的工具。他认为人类的根本解放务必建立在经济基础的改变上,要摆脱现实中的压迫和剥削。这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意味着,教育应该重视培育个体的自由意识和独立沉思能力,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竭力摆脱任何形式的压迫和束缚。

其次,马克思在手稿中强调人的全面进步。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只是机械的生产工具,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人类本质和创设力。马克思主张消除人们之间的等级和阶级差别,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对等的进步机会。这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提示我们应该重视培育同砚的多元智能,培育他们的个性和创设力,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再次,马克思在手稿中呼吁人们建立团结合作的社会干系。他强调个体的价值和权利务必与社会整体的利益相结合。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竞争和利益冲突,导致人们之间的隔阂和冲突。他主张建立一种公平宁对等的社会秩序,通过合作和互助实现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和和谐。这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

育来说,提示我们要培育同砚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共享精神,教会他们照顾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增进和谐的社会干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序言

第一手稿

工资

资本的利润

资本

资本的利润

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

资本的累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地租

异化劳动

第二手稿(此手稿大部分已亡佚)

私有财产的关系

第三手稿

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

共产主义

需要,生产和分工

货币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本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中共中央马列恩斯著作编译局编译

第一次全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32年国际版原文是德文

写于1844年5月底6月初至8月

序言

我在《德法年鉴》上曾预告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学和国家学进行批判.在加工整理准备付印的时候发现,把仅仅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各种不同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在一起,十分不妥,这样会妨碍阐述,增加理解的困难。此外,由于需要探讨的题目丰富多样,只有采用完全是格言式的叙述,才能把全部材料压缩在一本着作中,而这种格言式的叙述又会造成任意制造体系的外表。因此,我打算连续用不同的单独小册子来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再以一本专着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部分的关系并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批判。由于这个理由,在本着作中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关系,只限于国民经济学本身所专门涉及的范围。

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

不消说,除了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以外,我也利用了德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但是德国人在这门科学方面内容丰富而有独创性的创作,除去魏特林德著作外,就要算《二十一印张》文集中赫斯的几篇论文和《德法年鉴》上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在《德法年鉴》上,我也十分概括地提到本着作的要点。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序言

第一手稿

工资

资本的利润

资本

资本的利润

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

资本的累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地租

异化劳动

第二手稿(此手稿大部分已亡佚)

私有财产的关系

第三手稿

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

共产主义

需要,生产和分工

货币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本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中共中央马列恩斯著作编译局编译

第一次全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32年国际版原文是德文

写于1844年5月底6月初至8月

序言

我在《德法年鉴》上曾预告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学和国家学进行批判.在加工整理准备付印的时候发现,把仅仅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各种不同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在一起,十分不妥,这样会妨碍阐述,增加理解的困难。此外,由于需要探讨的题目丰富多样,只有采用完全是格言式的叙述,才能把全部材料压缩在一本着作中,而这种格言式的叙述又会造成任意制造体系的外表。因此,我打算连续用不同的单独小册子来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再以一本专着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部分的关系并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批判。由于这个理由,在本着作中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关系,只限于国民经济学本身所专门涉及的范围。

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

不消说,除了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以外,我也利用了德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但是德国人在这门科学方面内容丰富而有独创性的创作,除去魏特林德著作外,就要算《二十一印张》文集中赫斯的几篇论文和《德法年鉴》上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在《德法年鉴》上,我也十分概括地提到本着作的要点。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32页.
诞生背景
2.受恩格斯和赫斯影响。 恩格斯 1842年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马克思按照恩格斯在这篇文章中所提供的线索研究了诸多经济 学著作,并做了摘要和札记,在此基础上,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其研究成果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赫 斯 《金钱的本质》 德国早期社会主义者、青年黑格尔派中由政治批判转入经济社 会批判的第一人,也是提出德国哲学必须同英国政治经济学、 法国社会主义结盟的倡导者。在《金钱的本质》一书中,认为: 生产和交往规定了人的本质,而金钱不外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手稿》的发表,成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
——马尔库塞
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另一方面,《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的著作,是 马克思构建自己新世界观的酝酿和准备,既有各种观点发展的 萌芽,也有费尔巴哈旧哲学的痕迹。
感 谢 倾 听 ....
1845-1846 《形 态》 《宣 言》 后到伦敦 此后主要写作《资本论》
诞生背景 Today’s Schedule
“1843年秋,这一对年轻的夫妇来到巴黎。在这里马克思开始 同卢格一起出版《德法年鉴》,但是该杂志仅出版了一期;杂 志之所以停刊,部分是由于它在德国的秘密传播遇到困难,部 分是由于在两位编辑之间很快就暴露出原则性的分歧。卢格仍 然保持黑格尔哲学和政治上的激进主义路线,马克思则热心的 研究政治经济学、法国社会主义者及法国历史。结果马克思转 向了社会主义。” ——恩格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引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写于1844年的一部重要

文献。这部手稿探讨了经济学和哲学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背景

在19世纪早期的德国,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这个时期,工

人阶级遭受着极端的剥削和贫困,而资本家则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权力。同时,许多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开始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办法。

内容概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认为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代表作。手稿主要分

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劳动与私有制

这部分探讨了劳动的本质以及劳动与资本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生活

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却被剥夺了劳动的成果。他批判了私有制的不公正和剥削性质,主张消除私有制,实现共享劳动成果的社会。

第二部分:国家与权力

这部分探讨了国家的起源和作用,以及国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国

家出现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既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工具,也是资本主义矛盾的产物。他呼吁为了消除阶级差别和剥削制度,需要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

第三部分:人的全面发展

这部分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被

迫将自己的目标和利益归为资本家的统治下,导致了人的异化和个性的缺失。他主张建立一种社会制度,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潜能和自由发展。

影响和评价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出版并没有引起当时的广泛关注,但它的思想对后

来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部手稿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它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由马克思主要创作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他学术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在1844年,马克思写完了这部著作,并力图将其当作一部全面的、系统的、理论的和历史的经济哲学,以反映他本身思想的综合发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有四个主要部分,分别为马克思论文:关于货币和贸易,关于财富的质量和价值,关于财富的交换以及有关这些讨论的总结。

第一部分主要讨论货币与贸易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客观规律。他强调货币、贸易和物品之间的关联,本着货币中心的观点论述了货币的社会功能、经营服务的分工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

第二部分,马克思探讨财富的质量和价值,重点分析了商业作业的贡献,展示了财富的分布方式及其定价的法则。他指出,劳动是产生财富的本质和价值的唯一根源,劳动结合能力、时间和材料,才能产生财富和价值,因此它是产生财富的最重要因素,并成为社会财富变化的决定因素。

第三部分,马克思介绍了财富的交换,重点讨论了商品的交换及其劳动的分配问题,谈到了物价的比率、价值的分析,以及消费对财富在社会变化中的角色。

最后一部分,马克思总结了他在前三部分中所提出的问题,提出了他对这些问题的有价值的见解,以及在哲学上的讨论,揭示了他关

于劳动价值理论的观点,进而指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劳动价值理论的实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马克思认识论、劳动观、社会经

济结构和社会经济变化的认识,以及社会财富的分配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马克思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以后社会科学家们的继续研究提供了基础,可以说在经济哲学的发展史上,它占有特殊的地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现实意义赵建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现实意义赵建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现实意义赵建伟

发布时间:2023-06-02T07:34:54.28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6期作者:赵建伟[导读] 通过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看到其对于解决当代经济问题的启示以及对于人类自由和劳动的思考,这些都对现如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决策和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基础,探讨其现实意义,希望能对当代社会提供一定启示。

普洱市委党校云南普洱 665000摘要:通过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看到其对于解决当代经济问题的启示以及对于人类自由和劳动的思考,这些都对现如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决策和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基础,探讨其现实意义,希望能对当代社会提供一定启示。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现实意义,人类自由,劳动,经济问题

引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自由、人的本质和劳动等方面的理论。本文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分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启示。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本思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它探讨了人类自由和经济关系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以下是其基本思想:1人的本质是劳动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本质是劳动,通过劳动来表达自己的本质和实现自我价值。然而,资本主义社会使人们的劳动变成了商品,工人只是劳动力的卖方,被剥夺了劳动过程的控制权和创造的成果,这种剥削使人类的本质被扭曲。2经济关系决定意识形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序言

第一手稿

工资

资本的利润

资本

资本的利润

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

资本的累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地租

异化劳动

第二手稿(此手稿大部分已亡佚)

私有财产的关系

第三手稿

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

共产主义

需要,生产和分工

货币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本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

中共中央马列恩斯著作编译局编译

第一次全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32 年国际版原文是德文

写于 1844年 5月底 6月初至 8月

序言

我在《德法年鉴》上曾预告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学和国家学进行批判.在加工整理准备付印的时候发现,把仅仅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各种不同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在一

起,十分不妥,这样会妨碍阐述,增加理解的困难。此外,由于需要探讨的题目丰富多样,

只有采用完全是格言式的叙述,才能把全部材料压缩在一本着作中,而这种格言式的叙述又

会造成任意制造体系的外表。因此,我打算连续用不同的单独小册子来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再以一本专着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部分的关系并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

批判。由于这个理由,在本着作中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关

系,只限于国民经济学本身所专门涉及的范围。

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

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

不消说,除了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以外,我也利用了德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

但是德国人在这门科学方面内容丰富而有独创性的创作,除去魏特林德著作外,就要算《二十一印张》文集中赫斯的几篇论文和《德法年鉴》上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在《德法年鉴》上,我也十分概括地提到本着作的要点。

经济学哲学手稿

经济学哲学手稿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1、用新的术语和概念来替代异化的职能
“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 “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词,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
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2、保留了异化概念,但不是中心范畴,失去 了先前出发点的意义
(2)货币拜物教
“正是商品世界的这个完成的形式——货币 形式,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 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把他们揭 示出来。”
货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可是它一经产 生,就立即成为一般商品的代表,表现为一切 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作为纯抽象的财富,货 币成为具有支配人的活动的真实的权力,赋予 个人作为他的私人权力的普遍的权力,成为真 正的上帝。
费尔巴哈
“上帝越是万能,人就越是无能。上帝越是无所不知, 人就越是愚昧无知。总之,为了使上帝成为一切,人 就成了无。”
“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 对象化的、转换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 是宗教之秘密。”
真正使异化概念流行起来的人是马克思。
马克思在异化问题上的独特贡献,是对经济领 域中异化现象的揭示。马克思把哲学研究与政治经
(2)劳动活动和劳动者相异化
“首先,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 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 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 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 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 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 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 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MN选P41,1995年版)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与对象化的区别:
其一、对象化劳动是劳动的肯定方面。指人们在对自然界改造和占有的劳动过程中劳 动的实现,说明了任何劳动都能够创造产品,而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劳动, 所以,劳动的对象化是任何社会物质生产的共同内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其二、异化劳动则是劳动的否定方面。这是因为劳动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虽然是劳动 的对象化,但由于这一产品不仅不归劳动者所有,反而成为压迫、奴役劳动者的异己 的力量,因而它是私有制下的一种特有的劳动形式。 其三、对象化劳动不等于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包含对象化劳动。也就是说,对象化
义以及想通过废除国家来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由于对私有财产只是从客体
方面去考察,而没有从主体方面去考察,见物不见人,因而也就不能够认识 私有财产的真正主体本质,进而认识其产生的根源,真正从根本上扬弃它。
LOREM IPSUM DOLOR
再次,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了他所理解的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 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 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 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 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 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了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内在关系,并认为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都具有历史性,它们都具有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经过历史的、充分的发展,就为自身的消除创造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共产主义就是其扬弃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但同时又认为私有财产是永恒的东西,这不能说不是一个矛盾。马克思正是从这里出发,发现了私有财产、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之间内在的联系。

一、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体现和结果。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有一项重大发现,即劳动是一切财富、财产的价值源泉,价值产生的唯一原因就是人的劳动。马克思对这一学说表示了认同,但他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疑问。既然承认了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那么劳动产品从理论上来讲就应该属于劳动者,但实际上劳动者得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劳动者不仅不能占有他们的劳动产品,相反他们自身却成了商品;他们生产了财富,却得到了贫穷。这一现实和理论的矛盾使马克思开始对劳动和人的本质关系进行了思考。

马克思指出,劳动就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是人类对象化的活动,人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劳动产品来证实和丰富自己。很明显,劳动产品是属人的存在,它属于它们的创造者。但为什么现实情况却是不劳动的资本家占有劳动产品,而工人却一无所有呢?马克思认为,这是因为劳动其实已经是异化状态下的劳动了,而私有财产就是劳动异化的表现和结果。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劳动其异化发展最为严重,他认为国民经济学所谈论的劳动其实就是异化劳动,私有财产的真正主体就是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其实就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和结果:“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谢谢观看
1844年经济学哲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稿
卡尔·马克思著经济学哲学著作
01 内容简介
03 作品思想
目录
02 创作背景 04 作品影响
05 作品争议
07 作者简介
目录
06 出版信息
基本信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是德国思想家卡 尔·马克思未完成的经济学哲学著作。手稿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32年才首次全部发表。
该书是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研究的最初成果,包括相互关联的三个手稿。第一手稿是关于工资、资 本的利润、地租的研究和分析;第二手稿是对私有财产及其运动的分析;第三手稿是对私有财产、分工、货币的 进一步研究,并由此所引发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念、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以及对黑格尔哲学的系统清理。
该书是哲学与经济学的第一次结晶,开创了哲学指导下的经济学研究道路以及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哲学发展道 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正是以这种结合为基础的。同时,该书也是马克思一生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起始点, 被阿尔都塞誉为“《资本论》的先声,《资本论》的草稿,或《资本论》草图。”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由写在三个笔记本中的手稿组成:笔记本I共27页,主要包括对亚当·斯密学说 中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经济学范畴做比较分析,揭示了亚当·斯密学说的矛盾,详细论述了资本主 义社会的异化劳动问题;笔记本Ⅱ只保留下四页(第40—43页)手稿,前面都已散佚,主要论述了有关私有财产 问题;笔记本Ⅲ则是页码并不连贯的散张,主要是关于私有财产和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论述,对当时的 各种共产主义理论的考察和评述,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有关分工和货币的两个片断,还有一篇《序言》。在该 书中,马克思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各种历史文献 和思想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性考察,并且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提出了新的经济学、 哲学和共产主义的理论观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卡尔.马克思

--------------------------------------------------------------------------------

“...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是《资本论》的先声,或者说得更明确点,当作是《资本论》的蓝图,或者甚至是拟好草图、已经勾勒出来的《资本论》...画家做了这种铅笔画的素描,以一种新生的动势画出来,而且正是这样倏忽出现,就比它们所包含的着作更雄伟。在这本手稿迷人之处,它们的逻辑不可抗拒之处,以及它们的辩证法令人信服之处,都有这种耀眼的重要东西...”

--路易.阿图塞

本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中共中央马列恩斯着作编译局编译

第一次全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32年国际版

原文是德文,写于1844年5月底6月初至8月

目录:

[ 第一手稿] (2)

工资 (2)

资本的利润 (19)

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 (23)

资本的累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24)

地租 (35)

异化劳动 (51)

[ 第二手稿] ……68(此手稿大部分已亡佚)

私有财产的关系

[ 第三手稿] (76)

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

共产主义 (81)

需要,生产和分工 (97)

货币 (112)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119)

[ 第一手稿]

工资

〔I〕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资本家没有工人能比工人没有资本家活得长久。资本家的联合是很通常而卓有成效的,工人的联合则遭到禁止并会给他们招来恶果。此外,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可以把产业收益加进自己的收入,而工人除了劳动所得既无地租,也无资本利息。所以,工人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从而,资本、地产和劳动三者的分离,只有对工人来说才是必然的、本质的、有害的分离。资本和地产无须停留于这种分离,而工人的劳动则不能摆脱这种分离。

因此,资本、地租和劳动三者的分离对工人来说是致命的。

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就是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再加上使工人能够养家活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死绝的费用。按照斯密的意见,通常的工资就是同“普通人”即畜类的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最低工资。

对人的需求必然调节人的生产,正如其它任何产品生产的情况一样。如果供给大大超过需求,那末一部分工人就要沦为乞丐或者饿死。因而工人的生存被归结为任何其它商品的存在条件。工人成了商品,如

果他能找到买主,那就是他的幸运了。工人的生活取决于需求,而需求取决于富人和资本家的兴致。如果供给的量超过需求,那末价格构成部分(利润、地租、工资)之一就会低于价格而支付,结果,价格构成的一部分就会脱离这种应用,从而市场价格也就向作为中心点的自然价格靠近。但是,第一,在分工大大发展的情况下,工人要把自己的劳动转用于其它方面是极为困难的:第二,在工人从属于资本家的情况下,吃亏的首先是工人。

因此,当市场价格向自然价格靠近时,工人无条件地要遭到最大的损失。正是资本家把自己的资本转用于其它方面的这种能力,才使得束缚于一定劳动部门的工人失去面包,或者不得不屈服于这个资本家的一切要求。

〔II〕市场价格的偶然的和突然的波动,对地租的影响比分解为利润和工资的价格部分的影响小;而对利润的影响又比对工资的影响小。一般情况是,有的地方工资提高,有的地方工资保持不变,有的地方工资在降低。

当资本家赢利时工人不一定得到好处,而当资本家亏损时工人就一定跟着吃亏。例如,当资本家由于制造秘密或商业秘密,由于垄断或自己地段的位置有利而使市场价格保持在自然价格以上的时候,工人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其次,劳动价格要比生活资料的价格远为稳定。两者往往成反比。在物价腾贵的年代,工资因对劳动的需求下降而下降,因生活价格提高而提高。这样,二者互相抵消。无论如何,总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没有饭吃。在物价便宜的年代,工资因对劳动的需求提高而提高,因生活资料价格下降而下降。这样,二者互相抵消。

工人还有一个不利的方面:

不同行业的工人的劳动价格的差别,比不同投资部门的利润的差别要大得多。在劳动时,个人活动的全部自然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差别表现出来,因而所得的报酬也各不相同,而死的资本总是迈着同样的步子,根本不在乎实际的个人活动如何。

总之,应当看到,工人和资本家同样在苦恼时,工人是为他的生存而苦恼,资本家则是为他的死钱财的赢利而苦恼。

工人不仅要为物质的生活资料而斗争,而且要为谋求工作,即为谋求实现自己的活动的可能性和手段而斗争。

我们且举社会可能所处的三种主要状态,并且考察一下工人在其中的地位。

(1)如果社会财富处于衰落状态,那末工人所受的痛苦最大。因为,即使在社会的幸福状态中工人阶级也不可能取得像所有者阶级所取得的那麽多好处,“没有一个阶级像工人阶级那样因社会财富的衰落而遭受深重的苦难”。

〔III〕(2)现在且拿财富正在增进的社会来看。这是对工人唯一有利的状态。这里资本家之间展开竞争。对工人的需求超过了工人的供给。

但是,第一,工资的提高引起工人的过度劳动。他们越想多挣几个钱,他们就越不得牺牲自己的时间,并且完全放弃一切自由来替贪婪者从事奴隶劳动。这就缩短了工人的寿命。工人寿命的缩短对整个工人阶级是一个有利状况,因为这样就必然会不断产生对劳动的新需求,这个阶级始终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一部分,以避免同归于尽。

其次,社会在什麽时候才处于财富日益增尽的状态呢?那就是一国的资本和收入增长的时候。但是,这只有由于下述情况才可能:

(a)大量劳动累积起来,因为资本是累积的劳动;就是说,工人的劳动产品越来越多地从他手中被剥夺了,工人自己的劳动越来越作为别人的财产同他相对立,而他的生存资料和活动资料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资本家的手中。

(b)资本的积累扩大分工,而分工则增加工人的人数;反过来,工人人数的增加扩大分工,而分工又扩大资本的积累。一方面随着分工的扩大,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积累,工人日益完全依赖于劳动,依赖于一定的、极其片面的、机器般的劳动。随着工人在精神上和在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随着人变成抽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