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第3课 老人与海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2)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

2.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3.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永远摧不垮的精神。

4.探究中国小说与外国小说的心理描写,如何看待桑迪亚哥的成功或失败。

【教学重难点】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永远摧不垮的精神。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首先实物展示,教师手拿《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相信在座的许多同学都已经对老师手中的这本书有所了解了。

当然,有些令我们感到难以置信的是它的体积与它的名气居然成反比。

仅三万来字的中短篇小说却能够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程中烙上它的印记。

让我们不禁想问作者──这位被称为“现代英雄神话”的传奇人物海明威究竟用什么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

遗憾的是斯人已逝,但我们今天还是依然可以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探寻《老人与海》的精神世界。

”二、作家作品介绍1.作者简介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

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老人与海》是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一个年迈的古巴老渔民圣地亚哥在与大马林鱼苦苦博斗的过程中,展现出坚韧、执着、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语文课程和素养教育的质量。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了解作者海明威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

2.学生能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和含义。

3.学生能运用文学鉴赏技巧去进行熟练的分析和阐述,提高学生的掌握能力和思辨能力。

4.学生能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去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和富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内容一、作者介绍介绍作者海明威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特别是生活和旅行的经历,以及生活背景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

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分析作者的语言风格、文学概念等细节,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作者的作品。

二、主题分析结合文中的叙事、描写和语言风格,掌握并分析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主题。

例如,通过分析文中所反映的奋斗精神、执着和坚韧的表现、意义和价值,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文学的魅力和卓越性。

三、文本分析通过课文中的情节、人物、语言等细节的分析和解读,然后去深入带领学生去理解文学语言和表达的美感。

例如:分析文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以及创造性的语言结构,来引导学生提高解读能力和思考方式。

四、课内外阅读通过配套材料和文献,让学生读一些本篇课文所涉及的文献资料、问答等等,加深学生对该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提高说话、写作和思维的水平。

四、教学方法一、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自主地组成几个个小组,然后可以自由相互讨论,形成一份类似于小组工作的合作方案,然后用较为自由的方式去探究和学习文本内容,从而充分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独立学习能力。

二、角色扮演法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角色小组,然后分配每个小组的任务,角色扮演该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和情感,尝试感悟和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生活背景和人性,从而使学生通过扮演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本文的深层含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老人与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老人与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老人与海》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主题和内涵,把握主人公的形象与性格特征。

2.引导学生掌握小说中的基本情节、人物描写和环境烘托等技巧。

3.激发学生对于小说文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阅读、分析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说主题,学习基本情节、人物描写和环境烘托等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主人公的硬汉形象,体会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和人生哲理的探索。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老人与海》的同名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课堂讲解:详细介绍作者、作品背景及主要人物,帮助学生了解小说全貌。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段落阅读和讨论,寻找小说中的关键段落和语句,进行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分析。

4.课堂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

5.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再现小说中的经典场景,加深学生对主人公形象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导入、讲解、小组讨论、表演等多种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小说内容。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小说的深刻主题和哲理。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阅读小说全文,并撰写读后感或评论文章。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源:《老人与海》小说原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学习工具:纸笔、电子词典等。

3.注意事项:提前准备充分,确保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学习工具,避免沉迷于电子产品而影响学习效果。

七、结论通过本次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老人与海》这部优秀的小说作品。

同时,在掌握小说基本情节、人物描写和环境烘托等技巧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欣赏能力。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老人与海》教学设计3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老人与海》教学设计3

人教必修三《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学重点:1、让学生体会哲理和象征的韵味2、理清小说的行文脉络3、人物形象分析(鉴赏老人形象,体会表现手法)教学难点:小说象征意味课时安排:一课时课文内容讲解:一、导入:曹操诗云:“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海子曾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无数文人骚客将自己的情怀消融进了大海。

那么,海是什么样的呢,是神秘莫测还是汹涌澎湃?我们曾经也学过高尔基的《海燕》,知道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这一切都与大海息息相关,紧紧相连。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发生在海上的文章《老人与海》。

(展示图片)海、老人、鱼,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二、故事梗概:小说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8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提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

本文节选的就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

三、作者简介:《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

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必修三第3课《老人与海》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必修三第3课《老人与海》教案

3 老人与海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的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难点: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美国的文学长廊里,有个人的形象始终屹立不倒,肯尼迪总统曾这样评价过他“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像他一样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了。

”他就是《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

二、课前热身1.简介作者海明威,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让海明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简介《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故事情节并不复杂。

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3.课文情节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

三、整体把握速读课文,请同学们完成以下表格:老人与鲨鱼精彩战况表(播放三段《老人与海》电影片段,让学生从文本到视频中寻找老人的精神风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设计1、【教材分析】《老人与海》是高中语文必修3小说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外国小说。

小说是拥有众多读者的一种文体,它可以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现人物间的矛盾冲突,而且还可以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环境,因此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广泛吸纳,兼收并蓄的意识,针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小说,保持良好的阅读心态,学会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同时也要求“要重视学生鉴赏小说基本方法的指导。

”《老人与海》作为美国当代作家厄勒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彰显了美国的“硬汉”精神和对英雄主义高度崇拜的民族文化,是与中华民族所强调的合作、团结、谦虚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精神财富。

它不仅可以作为窥探美利坚民族精神的一扇窗户,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更由于其中独特的“象征”手法而成为“象征型”小说的范本,学生也可以从中掌握阅读此类小说的方法。

所以,我觉得教授此文,应该注重挖掘文本中的象征意义,探究这种象征意义背后所隐藏的作者所极力塑造的民族精神。

2、【学生分析】本单元是高中生第一次接触小说单元。

但小说这种文体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初中已学过《范进中举》《社戏》《我的叔叔于勒》《故乡》《风筝》等。

在鉴赏小说的能力方面,他们也有一定的储备,对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在初中已经得到过比较实在的练习,尤其擅长于通过语言、肖像、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如果高中的小说教学仍然停留在对小说三要素的探究上,很显然已经跟不上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了。

而引导学生关注现当代小说,尤其是外国小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这一点却是一块未开垦的新大陆。

现代小说有淡化情节的倾向,如果学生不能剖析人物心灵世界,这对学生的日常阅读是十分不利的。

同时,初中小说单元对作品主题基本上有统一的归纳。

在一定程度上拘限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优秀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优秀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含答案

《老人与海》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2。

掌握内心独白对任务形象塑造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把握课文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人的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找出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硬汉”形象。

【教学难点】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可能都看过曾经热播的一部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亮剑》,那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命名为“亮剑”呢?剧中的李云龙曾经论述过什么是“亮剑”精神,简单理解就是“敢于与强大的敌人(对手)做斗争,无论对手多么强大,都要满腔勇气和信心,永不放弃、永不言败,要敢于亮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100部著名文学作品之一、美国里程碑式30部文学作品之一的世界名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看主人公桑提亚哥“硬汉"性格和李云龙“亮剑”精神有么相似的地方.二、作者简介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通常称他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镇。

父亲是当地的一名著名医生,业余时间喜欢带孩子外出狩猎、运动、垂钓,以培养他们的“男子汉"兴趣和性格;而母亲则喜爱音乐和绘画,希望把海明威培养成循规蹈矩、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中的一分子。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海明威报名入伍,因眼疾未被接受.海明威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后,去当见习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活跃在欧、亚战场。

1941年海明威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珍珠港事件后,他甚至曾驾驶着自己的摩托艇在海上巡逻以监视敌人潜艇的活动.他还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1)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1)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老人与海》是高一语文必修Ⅲ第一单元(小说单元)的自读课文,是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授课一课时,学习本文,重点理解主人公桑地亚哥的硬汉精神,突破人物所具有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这一难点,教育学生面对人生困厄时应坚强勇敢。

【教学目标】1.分析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理解并感悟人物所具有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2.了解本文的写作风格。

3.启迪学生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挫折。

【学情简析】小说一直是高中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但根据平时的观察和了解,学生大多数喜欢阅读当代作家的武侠、言情、侦探类小说,而真正喜欢阅读经典名著的人并不多;他们在阅读小说时,又往往停滞在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等感观满足的表层,而缺乏对人物命运的深层关注和理性思考。

如何通过有限的课堂去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并从中得到解读的快乐和理性的提升。

【教学重点】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教学难点】人物所具有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课前准备】1.学生教师共同收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激趣导入)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十八岁就显露出非凡的文学才华,十九岁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身负重伤,做过十二次手术,共取出了二百多块弹片。

后又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率领一支游击队屡战屡勇,却又身负重伤。

后参加了西班牙内战,他出生入死,以至于遍体鳞伤,人们将“硬汉”的赞誉赋予了他;他又是世界著名的小说家,曾经因一部小说震撼人心,世人将最高的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赋予了他。

然而就是这位身经百战,光环绕身的“硬汉”,却在晚年饮弹自杀,他是谁呢?他就是美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海明威。

他究竟为什么要自杀呢?在他的生命里有着怎样的精神和矛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老人与海》一起来感受他的精神和矛盾。

(板书课题)二、教学过程:1.在阅读中筛选: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一下两个问题:(1)本文与《林黛玉进贾府》《祝福》在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何不同?(2)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学设计19:第3课 老人与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学设计19:第3课 老人与海
听歌曲,讨论海明威和《老人与海》。
歌颂勇气的歌曲、介绍作者和背景的影视片段或图片
第2课时
课堂导入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中的这句话发人深省,我们继续透过文言的现实意义。
思考成败的歌曲、电影《老人与海》片段
学生准备:1.自主预习。
2.朗读课文,理清情节,复述故事。
3.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和中外文学作品的不同特点。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媒体运用
创设情境
第1课时
课堂导入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今天让我们走近海明威,走进《老人与海》。
各小组展示、辩论。做好笔记和标注,完善学案。
PPT课件、微课视频
第2课时
深度探讨
引导学生讨论:
1.通过阅读文本,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谈谈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阅读文本,围绕文章主旨和艺术手法思考讨论。
PPT课件
展示点评
参与讨论和辩论,可就某个问题重点参与一组的讨论,学生展示后点拨分析:
1.开放题,注意要求密切联系文本发表见解,有理有据,符合主流审美观。关键信息:成败、勇气。
学法指导
1.文本篇幅较长,预习时应扫清字词障碍,理清几个主要场景,初步形成个性化的阅读
感悟习惯。
2.查找比较中外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资料,与本单元中国小说进行比较阅读。
3.采用小组交流思考结果的方式,对本文提出自己新的见解,讨论探究有疑点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9:第3课 老人与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9:第3课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通过课堂交流,回忆文中印象深刻的情节,练习说话,指导学生精读名著经典片段,进一步推进学生深层次阅读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形成争论。

2.感受老人“硬汉”形象,感受老人的魅力。

3.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欣赏电视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成果。

2.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把握课文的知识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难点】小说的象征意味。

【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读通《老人与海》【教学过程】一、欣赏故事导入主题1.《老人与海》故事梗概孤独年迈的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不舍不弃,只身驾船赶赴人迹罕至的墨西哥海湾,终于在第5天钓上一条18英尺长的大马林鱼。

经过两昼夜的殊死捕斗,筋疲力尽的圣地亚哥最终降服了这条前所未见的大鱼,并把它绑在了小船的侧舷上。

夜色降临,遍体鳞伤的圣地亚哥满怀喜悦地返航,却没料到,看似平静的海面上,一大群饿疯了的鲨鱼正循着血腥味尾随而来,老人费全身力气,筋疲力尽的把鲨鱼杀死,把死鲨鱼栓在小船后面,拖回来享受果实。

展示了进取者与自然搏斗和人的不屈性格,胜利者的喜悦。

然而,老人把鱼拖到岸边,死鲨鱼却剩下一架空骨头架子。

2.“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伟大的名著。

二、走近《老人与海》交流感悟(一)了解大概内容,了解作者。

1.这个故事是《老人与海>这本书内容浓缩后的视频朗读,你们对《老人与海》这本书有什么样的了解?(学生可以从作者,主人公,配角,主要情节方面回答。

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设计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设计篇1学问与技能: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2、把握内心独白对形象塑造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坚韧精神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教学步骤及过程:(一)导入大家都知道,鲨鱼是一种凶狠的动物,是嗜血成性的“水下魔王”。

假如有这样一个情境,有一天,你独自一人驾船在海上遇到了一条鲨鱼或几十条鲨鱼,你会怎么做?[同学回答]可是在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一个老人与几十条鲨鱼作战。

是什么促使老人与之战斗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小说,从中我们可以收获很多。

(二)简介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诞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爱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与过两次世界大战,诞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熬煎,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言:“几乎没有那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最宏大的作家之一”。

(三)故事梗概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把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最终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

本文节选的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接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进展的高潮。

(四)分析小说情节我先给大家一些提示,大家可以依据搏斗的回合、搏斗的结果来分析。

五次搏斗搏斗结果用鱼叉杀死一条鲸鲨失鱼叉,鱼被吃掉四十磅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半个鱼身被咬烂了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小结:老人与鲨鱼搏斗每取得一点成功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一无全部,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3老人与海教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3老人与海教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3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

本文教学主要参考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六单元内容,旨在通过这一经典小说的解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老人与海》的背景、结构和主题。

2.理解小说中老人的品格和态度,感受老人内心的孤独和坚持的力量。

3.掌握本文的阅读策略,如如何推断、如何解读比喻等。

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3.演讲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导入环节
1.课前问题:你们看过海明威的作品吗?你们对他有哪些了解?
2.导入故事背景:讲述《老人与海》的故事背景,以及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

1.讲解小说的结构和主题
2.分析小说中的角色:老人、小男孩、大马林鱼
3.与学生共同探讨海明威传达的思想
1. 分组讨论:就老人的内心世界进行讨论
2.演绎老人与马林鱼的恶战
3.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
1.学生回答阅读小结问题
2.讨论教学效果,老师进行点评
3.布置下堂课的阅读任务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老人与海》这一经典小说有了初步了解,并学会了如何解读和理解小说中的比喻和象征,这对于他们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演绎和讨论,学生也进一步感受到了老人内心的孤独和坚持的力量,从而对传统美德和人性的探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下一步将进一步强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更深入的阅读和思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8:第3课 老人与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8:第3课 老人与海
⑦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⑧他想:自己把鱼弄死不仅仅是为了养活自己,是为了光荣,为你是个打渔的,说到底这个总要杀死那个。鱼一方面养活我,一方面要弄死我。
⑨他想:这一回它们可把我打惨了,可是我只要有桨,有短棍,有舵把,就一定要揍死它们。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出海前 → 在海上 → 归程中 → 回港后
倒运捕马林鱼 遭遇鲨鱼疲乏至极
梦见狮子 周旋三天拼死搏斗 不失勇气
学做思三:海明威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1.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地进行搏斗的?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2.在我们看来,小说又为什么要描绘鲨鱼的凶残?
学做思四:如何理解老人与 鲨鱼的搏斗?
象征寓意
人——自然象征:不幸、厄运、困境
弱——强象征:敢于挑战、勇不屈服、永不言败
大马林鱼 象征:人生的理想,对超越极限的追求
鲨鱼 象征:成功路上的阻碍,各种各样的困难
老人 象征:人类中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精神
达标检测
反思总结
一个人,一条船,在茫茫大海里,你渺小得如一粒尘埃;一根筋,一身胆,在汹涌的急流中,你坚定得像一座山岳!84天的徒劳,没能徘徊你出海的脚步;3天2夜的搏斗,没能疲惫你生存的斗志;众寡悬殊的较量,你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勇者不惧!面对千只鲨,独守一条鱼,即使结果早已注定,可你依然百折不回;得意不忘形,失意能从容,纵然终究来去空空,但你依然铁骨铮铮!
反衬
鲨鱼: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对比——力量悬殊的对抗
3.桑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教学的文本为《老人与海》,为高中必修课程,教材版本为人教版。

本课是围绕着文本展开的解读和理解,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小说的学习,领略海洋的奥秘以及思考生命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文学的特点和主题;2.理解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3.学习掌握小说文本的阅读方法;4.掌握如何运用文学知识进行文本分析与解读;5.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题和情节;2.掌握小说文本的阅读方法;3.学生思考海洋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人物和主题;2.运用批评方法和文学知识分析和解读小说。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海洋文学的特点和主题,并解读小说《老人与海》中的情节和主题;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阅读一定段落,对其中的意义进行讨论交流;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广泛的讨论。

六、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海洋文学的特点和主题。

(1)介绍海洋文学的特点和主题。

(2)阅读《浪潮之歌》、《海涛之歌》、《春去花又开》等文章。

2.带领学生共同欣赏小说《老人与海》的开头部分。

(1)播放小说的视频,并讲解视频中的重要内容。

(2)讲解小说的批评方法和文学知识。

第二节课1.学生分组阅读《老人与海》的第一部分,分析其情节和主题。

(1)学生分组阅读《老人与海》的第一部分,对其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讨论。

(2)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进行讨论。

第三节课1.学生分组阅读《老人与海》的第二部分,分析其情节和主题。

(1)学生分组阅读《老人与海》的第二部分,对其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讨论。

(2)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进行讨论。

第四节课1.学生分组阅读《老人与海》的第三部分,分析其情节和主题。

(1)学生分组阅读《老人与海》的第三部分,对其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讨论。

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所表现的主题及其意义;2.学生能够掌握小说的结构、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本,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因果关系和紧张的结构;2.野性、文明、人性的关系;3.深入剖析和理解作品。

教学难点1.针对本篇小说存在的问题的深入讨论;2.理解海明威的语言风格;3.学生针对自身能力和背景信息加以理解。

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理解小说的结构1.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海明威的生平;2.分析小说的结构,掌握因果关系和紧张结构的应用;3.研究小说的语言表达和形象描写。

第二部分:人物形象的探究1.克服读者的刻板印象,理解小说中的人物;2.分析人物的塑造,掌握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3.探究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的关系。

第三部分:作品主题的理解1.探究小说的主题:野性、文明和人性;2.分析人物在小说中所经历的境遇;3.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理解小说的结构1.通过导入课程,引入小说的背景和生平;2.讲解小说的结构,探讨因果关系和紧张的应用;3.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小说的语言与形象描写。

第二部分:人物形象的探究1.带领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克服读者的刻板印象;2.掌握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3.教师组织讨论小说人物的塑造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第三部分:作品主题的理解1.教师带领学生探讨小说主题:野性、文明和人性;2.分析人物在小说中所经历的境遇;3.学生阅读小说并融入讨论活动中,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教学评价及作业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堂考试,考察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2.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鼓励小组讨论和互动合作。

作业1.阅读整篇小说并写出自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2.学生自选一段课文进行分析。

总结通过学习这篇小说,学生能够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及其主题,掌握小说的结构,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第3课老人与海【教材分析】《老人与海》的故事非常简单,写渔夫桑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

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简洁的叙述,富有象征的意味,使海明威因此篇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在这部作品当中描写了桑地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这个形象与以前的硬汉子所不同的是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老人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动让人们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哲理性,而他工作、休息、梦想的地方以及与他博斗的马林鱼、鲨鱼则具有深刻的象征意味,也正是由于其具有哲理性和象征意味使桑地亚哥这个硬汉子形象成为最典型的硬汉子。

正确把握这个人物形象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而能够理解这个人物所具有的哲理性和象征意味则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借助资料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2.能力目标: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情感目标: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2.教学难点: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阅读课文,勾画出老人几次与鲨鱼作战的句子、老人的内心独白,思考:课文节选的段落讲了哪些内容?你眼中的桑地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学生自主完成《步步高教材导学》中本课的课前预习部分,了解作家及写作背景。

(1)作家作品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写作背景小说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8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提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

(3)字音字形攮(nǎng)颚(è)啐(cuì)鲭鲨(qīng)脊鳍(qí)蚕噬(shì)舵柄(duò)船梢(shāo)蹂躏(róu lìn)拽掉(zhuài)榫头(sǔn)桅杆(wéi)皮开肉绽(zhàn)【教学过程】一、导入最近,大家比较喜欢的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栏目又开始了海选,网络上也汇集了很多相关的视频。

其中,点击率最高的,是在某个赛区拍到的众多“伪娘”参赛的视频。

“伪娘”通常指的是有女性美貌的正常男性角色,且变装后常常带有很强的“萌”(在网络中,此字代表刚刚从脑海里一闪而过的不夹带其余杂质美好的感情喜爱,欣赏,使人感到愉快等。

有被电到的感觉,代表喜欢,激动人心,激发荷尔蒙,可爱等等的含义。

)属性,有的可能更胜过一般女性角色。

这些大多是90后的男生,各个涂脂抹粉,并宣称自己不能够不化妆就出门,动作也妩媚温婉,穿上女装之后甚至比女人还漂亮。

那些温室里长大的花朵,让人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台湾青年作家李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在想,男人的骨子里缺少一点什么的时候,就自然会想到海明威。

”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解读这个问题。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梳理课文情节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填写下表。

明确:小结:课文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归航的途中,老人与鲨鱼勇敢地搏斗了五个回合。

2.从情节中分析主人公桑地亚哥的性格特征(1)老人共进行了五次艰苦卓绝的搏斗,思考:①老人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搏斗的?②老人不顾一切地搏斗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达到他的目的?③在这一过程中,老人有没有后悔动摇过?明确:①第一次:在和大马林鱼搏斗三天两夜后,手受伤了;第二次:手上的伤加重;第三次:吃点马林鱼肉,攒些力气,手淌血;第四次: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手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第五次:身体又痛又发僵,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位都因寒冷而痛得厉害。

②目的:捕到鱼,并顺利返回。

他充满自信,却没有达到目的。

③有,但他战胜了自己。

(2)从这些情节中,请你概括一下老人的性格特征。

明确:通过这些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老人桑地亚哥那种坚强、刚毅、勇敢、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的形象,表现出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都不失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的硬汉子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3.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之一:内心独白(1)请同学将五次搏斗前后的老人内心独白找出来。

明确:第一次搏斗前:他有坚强的决心,但不抱多大的希望。

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这也许是一场梦。

我不能够阻止它来害我,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它。

”第一次搏斗后:“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别想啦,老家伙。

”“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第二次搏斗前:他想“不抱希望才蠢哪”。

第二次搏斗后:他想“我现在还有什么事儿可想呢?没有。

什么也别去想它,只等着后边的鲨鱼来到吧。

但愿这真是一场梦……也许结果会很好的”。

第三次搏斗后:他想“这一回它们可把我打败了。

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

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

”……第四次搏斗后:“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斗到死。

”第五次搏斗前:“……我应该有点儿运气的。

‘可是没有呀,’他说。

‘你走得太远,把运气给败坏啦。

’”“别胡说八道啦……也许你的运气还不小呢。

”第五次搏斗后:……“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什么也不是”,“是我走得太远啦。

”(2)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明确: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

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

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3)独白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

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4)外国小说的心理描写和中国小说的心理描写有何不同?明确:中国小说,特别是传统小说一般不擅长心理描写,常常注重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有的心理描写也往往通过人物的表情神态,人物的下意识动作等描写,从侧面来表现,很少有大量的静态心理描写。

而外国小说就不同,以本篇为例,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刻画老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内心独白,再加上回忆和梦境的内容,就把老人的个性有血有肉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意识流小说就在这方面有长足进步。

三、“电报式风格”及象征意义(略讲)1.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形成了一种简明、清新、干净的文体。

体现在本文中:(1)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2)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

(3)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4)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2.象征主义手法桑地亚哥打渔的生涯实际上就是象征了人的一生,大海是一个考验,大海的意义是人生中的一个困境,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四、拓展讨论(任选)1.结合课后练习一,思考:怎么看待老人的失败与胜利?(本文所带有的哲理意味)明确:(1)老人是成功者。

老人已年近古稀,而且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承受物质上食物的匮乏和精神上别人的嘲笑所带来的压力,但是他仍坚持出海,并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捕到如此硕大的鱼。

他最终战胜了大海,战胜了鲨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是敢于挑战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他始终没有向大海、大马林鱼、鲨鱼妥协和投降。

(2)老人是失败者。

老人是渔民,尽管处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但他仍能坚持出海,他的精神是可嘉的。

但他的出海就是要捕到大鱼,解决物质上的困扰,但他最终得到的只是一副鱼骨架,没有实现目标。

总结:桑地亚哥是一个“硬汉子”的形象,他勇敢坚毅,有自信心,不服输。

从表面看来,老人失败了,因为他失掉了大马林鱼,但从精神上来看,他胜利了,因为老人从没有放下武器,没有失去信心。

2.讨论:(结合导语)80年代,中国人所欣赏的电影电视剧主人公,是类似桑地亚哥的硬朗英雄形象,但如今,随着日流、韩流的入侵,年轻一代所追捧的,是那些油头粉面的偶像派,剧中角色也多是一些养尊处优的纨绔公子。

中国男人的骨子里,正在流失一些什么?桑地亚哥给你什么启示?3.拓展材料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挫折,结合本文主人公,谈谈你有怎样的感悟。

(1)王顺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和一颗温暖的心。

在绵延数百公里的木里县雪域高原上,一个人牵着一匹马驮着邮包默默行走的场景,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形象。

20年,他一个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按班准时地把一封封信件、一本本杂志、一张张报纸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个用户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