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海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商鞅变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青海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商鞅变法

【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1:下列关于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高*考*资*源*网

B、主要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

C、突出结果是推动经济发展

D、实质是新兴地主阶级改革

2: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打击并瓦解了就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一项是:

A、奖励耕织

B、推行县制

C、为田开阡陌封疆

D、重农抑商

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租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租佃方式最早在秦代开始

B、在宋代的租佃方式下,主要的地租形态是货币地租

C、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D、封建社会末期,租佃关系占主要地位,但也出现了雇佣关系

5: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的阶段。能说明的史实是()

A、春秋诸侯争霸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战国初,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制

D、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6:(2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夏、商、周)三代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与后代那种职业官吏有着很大不同。……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材料二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都实行了军功爵制。其中秦国的二十等爵制度较为完善。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

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按照爵位的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爵位高的还可以“税邑三百家”,也可以用爵抵罪或赎罪。

材料三南朝时有民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是指士族子弟只要能坐到车上不掉下来就可以当著作郎,只要能写两句书信中问候的话就可以当秘书郎(著作郎、秘书郎是官职名称)。

材料四《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战国与三代相比,选官依据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阶级基础是什么?(6分)(2)汉武帝是怎样发展选官制度的?东汉有了怎样的变化?(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四信息,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的阶级基础是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出科举制的哪一方面的历史影响?(9分)

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同一时期的不同政策会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材料一张萌麟在《中国史纲》中指出:“战国开场的前后,秦在七雄中算是最不雄的一国……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

材料二《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的所学知识指出“战国开场”时秦的“国情”和其面临的“时代潮流”分别是什么?(6分)(2)从社会转型角度看,秦所取得的“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的“成就”主要指什么?(4分)请以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中的若干具体措施为例,简要分析这些决策与“成就”之间的关系。(4分)

8:(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伊尹,名挚,尹是官名,商初大臣,商代大政治家,生于公元前l8世纪末至公元前17世纪初。他在任期间进行改革,被商汤尊为“阿衡”(相当于宰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伊尹“善通移轻重、开阖、决塞,通于高下徐疾之口。”(引自《管子·地数》)。他辅佐商汤利用有缗氏公开反叛夏朝的机会,发兵吊民伐罪。陆续灭掉葛、韦、顾、昆吾等方国,剪除桀的羽翼,成为当时强国。最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王朝。——引自《商代贤相伊尹》

材料二商汤去世后,伊尹又历佐汤子外丙、中壬两王。中壬是外丙之弟,“兄终弟及”这种继承王位的办法,是伊尹巩固新兴的商王朝的一个重大举措。两王任期,伊尹改革耕作制度,到田间引导百姓耕种,发展农业生产。材料三历经五朝二辅政三代四朝的伊尹,对商王朝的建立、巩固和繁荣,立下不朽功勋。在商代伊尹就受到诸王的隆重祭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不少祭祀伊尹的卜辞,可见他的功德之重。伊尹被后世人尊为商代元圣。——引自《经营管理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伊尹辅佐商汤建国的主要策略。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伊尹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主要影响。(8分)

(2)根据以上材料,试对伊尹改革进行全面评价。(4分)

9:(15分)历史山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范蠡平粜法认为)夫粜(卖出),二十(指每石粮的价格)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李悝平籴法认为)籴(买入),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

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而令籴至于甚贵者也。是故善平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上孰其收自四,余四百石;中孰自三,余三百石;下孰自倍,余百石。小饥则收百石,中饥七十石,大饥三十石,故大孰则上籴三而舍一,中孰则籴二,下孰则籴一,使民适足,贾平则止。小饥则发小孰之所敛、中饥则发中孰之所敛、大饥则发大孰之所敛而粜之。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范蠡的平粜法与李悝的平籴法的相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概括的平粜法与李悝的平籴法的不同之处。(7分)

10: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

侯。

——《汉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所反映的根本问题和对秦国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梭伦: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

材料三: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两次改革各有何特征。

(3)说说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各有何影响?

1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为此必须杂种五谷……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多种蔬菜瓜果,栽树种桑,扩大副业生产。李悝还实行平籴法,目的在于防止粮价太贵太贱,因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他主张采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手段,“使民适足,价平而至”。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评价李悝变法的作用。(9分)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军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战国策·韩策一》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午,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这一现象对后世影响如何?(5分)

(2)据材料二,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