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辅导精华 方书典籍

合集下载

中医药 方剂 典籍

中医药 方剂 典籍

中医药方剂典籍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方剂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典籍则是方剂的重要载体。

方剂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药物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和剂量组合在一起,用以治疗疾病的方剂。

典籍则是指记载方剂的书籍,这些书籍不仅记录了方剂的组成、剂量、用法等信息,还阐述了方剂的适应证、禁忌证、药理作用等内容。

中医药的方剂典籍非常丰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千金方》、《本草纲目》等。

这些典籍不仅是中医药学习的重要参考书籍,也是中医药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书籍。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内容,并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金匮要略》是东汉末年另一位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该书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该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内容,并收录了大量的方剂,为后世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该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一部药物学专著,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各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内容,并收录了大量的方剂,为后世中医药学习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之,中医药的方剂典籍是中医药学习和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书籍,这些典籍不仅记录了丰富的方剂知识,还阐述了方剂的适应证、禁忌证、药理作用等内容,对于提高中医药临床实践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高频考点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高频考点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高频考点1:常用古文献典籍(一)主要本草典籍典籍名称记忆要点《神农本草经》最早的本草学专著;药物三品分类法。

载药365种。

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本草经集注》药物分类按自然属性进行区分,创设了“诸病通用药”专项《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古本草合刊本《本草纲目》分作16部,载药1892种,附有药物图谱1109幅(二)主要方书典籍典籍名称记忆要点《肘后备急方》属急症手册性质《备急千金要方》序例中著有“大医习业”“大医精诚”两篇专论有犀角地黄汤、独活寄生汤等名方载有《大医精诚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医德的专书《千金翼方》唐朝孙思邈撰著,是《千金要方》的续编《外台秘要》继《千金方》后又一部综合性医学巨著,收集许多民间单方验方《太平圣惠方》宋朝王怀隐等编修而成,因证设方,药随方施,理法方药兼收并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官府颁行,我国第一部成药典《普济方》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三)主要炮制典籍典籍名称记忆要点《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教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前人炮制技术和经验,初步奠定了炮制学基础《炮炙大法》明•万历吋著名医药学家缪希雍的炮制专书。

全书按药物类别分为水、火、土、金、石、草、木、果、米谷、菜、人、兽、禽、虫鱼等14部,共439种中药《修事指南》清代张仲岩所著,收录药物232种,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高频考点2:咨询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咨询服务对象具体内容患者用药咨询药品名称:通用名、商品名、别名适应病证:药品适应病证与患者病情相对应用药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证候禁忌、饮食禁忌用药方法:正确服用方法、服用时间、用药前的特殊提示,如何避免漏服药物,以及漏服后的补救方法用药剂量:首次剂量、维持剂量;每日用药次数、间隔;疗程服药后预计疗效及起效时间、维持时间药品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有否替代药物或其他疗法药品的鉴定辨识、贮存和有效期药品价格、报销,是否进入医疗保险报销目录等医师用药咨询新药信息合理用药信息药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证护士用药咨询药物的配伍、配伍禁忌、剂量、用法,注射剂配置溶媒、浓度和输液滴注速度,以及输液药物的稳定性和配伍的理化变化、药品的保管等信息高频考点3:患者合理用药的服药时间服药时间举例空腹服活血化瘀药宜空腹服药,如:桃核承气汤峻下逐水药空腹服可使药力直达病所,如十枣汤驱虫药空腹服可使药效更佳攻积导滞药空腹服可使泻下之力更强饭前服补益药宜饭前服以利于吸收,如六味地黄丸,参芪白术散健胃消食药宜饭前服制酸药宜饭前服,以减少胃酸分泌,増强对胃黏膜的保护病在胸腹以下,如肝、肾等脏器疾病宜饭前服,旨在使药力直达病所,发挥最佳效力饭后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及苦寒伤胃之药宜饭后服病在胸膈以上,如头痛、眩晕、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使药效停留于上焦,便于发挥药效。

中医比较全的方剂书

中医比较全的方剂书

中医比较全的方剂书中医方剂是中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组合形式,它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诊断特点,选用一定种类的药物进行配伍,并依照一定比例制备而成的。

方剂的制定不仅考虑了药物之间的药性、功效和剂量搭配,还经过了长期临床实践的验证。

中医方剂书是整理和记录了大量方剂信息的专业书籍。

在中医方剂书中,有许多包含了特定病症的方剂,也有一些总结了中医临床经验的专著。

下面将介绍几本比较全的中医方剂书。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书之一,是张仲景所著,辑录了许多治疗伤寒病的方剂。

伤寒病是指温病的一种,主要症状包括寒热不退、恶寒发热、头痛体痛、食欲不振等。

《伤寒论》中有几十种方剂,包括桂枝汤、牛黄解毒片等。

这些方剂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中医临床中广泛使用。

《金匮要略》是中国古代著名医书之一,是张仲景所著,该书分为189篇,记录了许多治疗肝胆、呼吸、神经、消化等疾病的方剂。

其中包括了"病机不明,即为虚实"的观点,并提出了"治疗重在治本"的原则。

《金匮要略》中的方剂有麻黄汤、小建中汤等,这些方剂在中医临床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千金方》是北宋时期孙思邈所著的中医方剂经典,共有30卷,收录了各类疾病的近千种方剂。

《千金方》详细记载了方剂的应用与组成,对药物的性能、功效、剂量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这本书是中医方剂书中较为全面的之一,内容丰富,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方源》是明代祝谢灵运所著的一本中医药方剂书,该书收录了大量的方剂,涵盖了各类疾病的治疗。

《方源》中的方剂多有辨病症候,针对病因病机,以及常规主治方剂的补充和调配。

该书详细描述了方剂的组方、用药、用量等要点,是中医方剂书中的一本重要参考书籍。

除了上述几本中医方剂书外,还有《医宗金鉴》、《四气调神大补方》、《王叔和医宗金鉴》等是中医方剂书中的重要著作,涵盖了众多方剂信息。

综上所述,中医方剂书是整理和记录了中医方剂信息的专业书籍,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方剂,记录了中医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

执业中药师中药与方剂

执业中药师中药与方剂

更多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与方剂点击这里(公众号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与方剂一、历代本草著作及其学术价值二、中药性能三、中药功效与主治病证(一)对因功效1.祛邪: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涌吐、解毒、杀虫。

2.扶正:补气、助阳、滋阴、养血。

3.调理脏腑或气血:疏肝、柔肝、宣肺、和中、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息风。

4.消除病理产物:消食、利水、祛痰、化瘀、排石、排脓等。

(二)对症功效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

具体内容: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

(三)对病证功效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绦虫。

(四)对现代病证功效降血压(夏枯草)、降血脂(决明子)、降血糖(天花粉)、抗肿瘤(半枝莲)。

[更多中药与方剂请点击百通世纪进入]四、七情配伍(一)内容1.单行:单味药2.相须:性能相类似,配合后加强疗效。

3.相使: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药物合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

辅药增强主药的疗效。

4.相畏:一药的毒性/有害作用被另一药抑制/消除。

5.相杀:一药能消除另一药的毒性。

(6)相恶:两药配合,一药减弱另一药的药效。

(二)举例1.独参汤——单行2.石膏配知母——相须3.茯苓配黄芪——相使4.半夏畏生姜——相畏5.生姜杀半夏——相杀6.人参恶莱菔子7.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三)效用1.相须、相使——增效;2.相畏、相杀——减毒;3.相恶——减效;4.相反——增毒。

(四)配伍目的1.增强治疗效能2.扩大治疗范围3.适应复杂病情4.减少不良反应[更多中药与方剂请点击百通世纪进入]五、方剂与治法(一)八法1.汗法:发汗解表、宣肺散邪2.吐法:涌吐——从口中吐出。

3.下法:荡涤肠胃——泻出。

4.和法:和解或调和。

5.温法:温中、祛寒、回阳、通络。

6.清法:清热泻火。

7.消法: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

8.补法: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

(二)组方原则1.君药:治主病/主证。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辅导精华醋炙法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辅导精华醋炙法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辅导
精华醋炙法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辅导精华——醋炙法
1.醋炙目的
(1)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如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等,经醋炙后可增强活血散瘀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痛的作用;又如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等,经醋炙后能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2)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如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

(3)矫臭矫味:如五灵脂、乳香、没药等。

2.醋炙的操作方法
(1)先拌醋后炒药一般药物均可采用此法。

(2)先炒药后加醋此法多用于树脂、动物粪便类药物。

醋的用量一般为:药物每100kg,用醋20~30kg,最多不超过50kg。

3.注意事项:
(1)若醋的用量较少,不能与药物拌匀时,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与药拌匀;
(2)先炒药后加醋时,宜边炒边喷醋,使之均匀;
(3)火力不宜大,一般用文火。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中医药文献与信息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中医药文献与信息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中医药文献与信息第一节概述中医药信息来源1.图书;2.专业期刊;3.报纸;4.会议文献;5.学位论文;6.专利文献;7 产品样本。

第二节传统中医药典籍1.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现存最早、最为系统的医学经典著作;伤寒论--张仲景著,总结先秦两汉时代的医学成就,创造性地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称为"众方之祖";金匮要略方论--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张仲景著;巢氏诸病源候论--第一本证候学专著,巢元方著;瘟疫论--第一部论瘟疫的专著,吴又可著。

2.本草典籍神农本草经--最早的本草学专著;本草经集注--系统整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资料,陶弘景著;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保存最早的完整的本草合刊本,张存惠著;本草纲目--中药学巨著,李时珍著。

3.方书典籍:肘后备急方--属急症手册性质,葛洪著;备急千金要方--对后世妇婴专科有很大影响,孙思邈著;千金翼方--孙思邈著,与《千金要方》合称《千金方》;外台秘要--综合性医学巨著;太平圣惠方--宋代王怀隐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第一部成药典,宋代官府颁行;普济方--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保存大量民间验方。

第三节现代中医药信息1.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分三部,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药用辅料,三部收载生物制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

2.中医药期刊3.中医药工具书与文摘:中药大辞典--既是辞书,又是综合性本草;中国医籍大辞典--对中医药文献首次全面系统整理与研究,堪称医籍辞书的巨著;中国方剂大辞典;中医大辞典--全面反映中医学术的综合性辞书。

4.常用药品集和专著:临床用药须知--药典配套丛书,2005版《临床用药须知》分2卷,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权威性;中华本草--民族药专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划时代巨著;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系统总结中医药工作者对中药资源的研究成果。

中医方剂讲解最好的古籍

中医方剂讲解最好的古籍

中医方剂讲解最好的古籍
中医方剂讲解最好的古籍包括《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和《汤头歌诀》等。

1.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医药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方剂的配方和用法,对后世药方的研究和运用有着重要影响。

2. 《金匮要略》:由东晋时期的张仲景所著,收录了一百五十五首各种方剂,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之一。

3. 《伤寒杂病论》:由东汉时期的张仲景编写,详细记载了治疗伤寒及其相关疾病的方剂,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4. 《汤头歌诀》:古代医方著作,共一卷,清代汪昂撰,刊于1694年。

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

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

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

此外,《中医方剂大辞典》等现代著作也是学习中医方剂的优秀资料。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阅读中医相关古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40个考点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40个考点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经典考点1:常用古文献典籍(一)主要本草典籍典籍名称记忆要点《神农本草经》最早的本草学专著;药物三品分类法。

载药365种。

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本草经集注》药物分类按自然属性进行区分,创设了“诸病通用药”专项《新修本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药典性本草),开创图文对照编纂药学专著的先例,也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古本草合刊本《本草纲目》分作16部,载药1892种,附有药物图谱1109幅(二)主要方书典籍典籍名称记忆要点《肘后备急方》属急症手册性质《备急千金要方》序例中著有“大医习业”“大医精诚”两篇专论有犀角地黄汤、独活寄生汤等名方载有《大医精诚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医德的专书《千金翼方》唐朝孙思邈撰著,是《千金要方》的续编《外台秘要》继《千金方》后又一部综合性医学巨著,收集许多民间单方验方《太平圣惠方》宋朝王怀隐等编修而成,因证设方,药随方施,理法方药兼收并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官府颁行,我国第一部成药典《普济方》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三)主要炮制典籍典籍名称记忆要点《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教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前人炮制技术和经验,初步奠定了炮制学基础《炮炙大法》明•万历吋著名医药学家缪希雍的炮制专书。

全书按药物类别分为水、火、土、金、石、草、木、果、米谷、菜、人、兽、禽、虫鱼等14部,共439种中药《修事指南》清代张仲岩所著,收录药物232种,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例】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本草A、《神农本草》B、《伤寒论》C、《金匮要略方论》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正确答案:D经典考点2:患者合理用药的服药时间服药时间举例空腹服活血化瘀药宜空腹服药,如:桃核承气汤峻下逐水药空腹服可使药力直达病所,如十枣汤驱虫药空腹服可使药效更佳攻积导滞药空腹服可使泻下之力更强饭前服补益药宜饭前服以利于吸收,如六味地黄丸,参芪白术散健胃消食药宜饭前服制酸药宜饭前服,以减少胃酸分泌,増强对胃黏膜的保护病在胸腹以下,如肝、肾等脏器疾病宜饭前服,旨在使药力直达病所,发挥最佳效力饭后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及苦寒伤胃之药宜饭后服病在胸膈以上,如头痛、眩晕、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使药效停留于上焦,便于发挥药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