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概要(讲义要录)
《文献学概要新版》记录
《文献学概要新版》阅读记录目录一、文献学基本概念 (2)1.1 文献的定义与特点 (3)1.2 文献的分类与结构 (4)二、文献的起源与发展 (5)2.1 古代文献的起源与发展 (7)2.2 近现代文献的发展与变革 (8)三、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9)3.1 文献的搜集方法与技巧 (11)3.2 文献的整理与分类 (12)四、文献的鉴定与评价 (13)4.1 文献的鉴定方法与标准 (14)4.2 文献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15)五、文献的传播与利用 (17)5.1 文献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18)5.2 文献的利用价值与意义 (19)六、文献学研究方法 (20)6.1 文献计量学方法 (22)6.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23)6.3 信息可视化方法 (24)七、文献学与相关学科 (25)7.1 文献学与历史学 (27)7.2 文献学与图书馆学 (28)7.3 文献学与情报学 (29)八、文献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31)8.1 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32)8.2 跨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 (33)8.3 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35)一、文献学基本概念在开始阅读《文献学概要新版》我首先接触到了文献学的基本概念。
文献学是一门研究文献资源的科学,涉及文献的创造、传播、保存、利用以及研究等方面。
对于我这个初次接触文献学的人来说,这些概念既是新颖的,也是充满魅力的。
文献是记录人类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包括各种类型的书籍、报刊、会议论文、报告等。
详细介绍了文献的不同类型,如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网络文献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文献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对于学术研究和社会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献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献的创造和流传过程,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文献资源。
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式增长,如何有效地获取、保存和利用文献资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文献学的研究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文献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献学 重点知识整理
文献学重点知识整理文献学概要(大一下)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1、文献的概念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
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说述的口头材料。
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文献学的内涵别断丰富和扩大,如今所谓的文献,算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它能够是文字的、图像的、也能够是视觉的、听觉的。
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文献本体的研究、文献的实证、整序与典藏、编纂、传播。
即研究文献的产生、进展、整理和利用。
包括对文献的载体材料、形制、传抄和印制方式、文献类型的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版本、校勘)、真实性(辨伪)、完整性(辑佚)咨询题。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藏书的鉴不、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
也包括藏书史研究、书评学等。
(文献学的研究范围要紧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办法、文献的鉴不、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进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
(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不集、地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咨询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咨询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咨询题:辑佚△文献学的任务普通任务:文献整理最后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意义:全面认识文献,快速筛选文献,可以对别同版本举行鉴不,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加工整理供自个儿和他人使用。
对史实和历史常识有更多了解,为历史、文学的专业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文献学概要
1、《考古图》十卷,宋代吕大临撰。吕氏《考古图》体例谨严,分类与考证多有可取,保存了宋代存世的许多青铜器图形、铭文、收藏、出土等资料,因此深为金石考古界所重。
2、《金石索》十二卷,清代冯云鹏、冯云鹓兄弟撰。此书汇刻铜器、时刻及其他器物于一编,内容丰富,取材较为严格,在清代金石学者著述中成书较早,颇为世重。
2、文献的流传方式:
文献形成之后,就要流布。流布的方式主要有:讲唱、镌刻、抄写、印刷、摄影、微机输入及激光扫描等。
①讲唱,是最早也是至今仍很重要的文献流布方式。在文字产生前,人类文明已经存在,人类的历史只能靠口耳相传,其中神话和长篇史诗较为常见,进入阶级社会,又产生了长篇叙事诗。长篇史诗和长篇叙述诗都靠少数聪明人背诵下来并讲唱给别人听以达到流布和流传的目的。
甲骨文是1899年由金石收藏家王懿荣首先发现并开始收藏的。他去世后,他所收藏的1000多片甲骨为刘鹗所得,刘氏又继续收集,约得5000片,并选择其中部分自己完好者于1903年出版《铁云藏龟》,这是我国著录甲骨文的第一部书。此后,罗振玉、王国维等又继续搜访,编印了《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殷墟书契前编》、《后编》、《续编》等书。从1928年到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用现代考古学方法进行了十多次发掘,相继编印出版了《殷墟书契甲编》、《殷墟书契乙编》。1959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综合各家之书,编了一部大型的甲骨文献图书《甲骨文合集》,为人们研究甲骨文提供了可靠的文献依据。除了殷商时的甲骨文外,周代的甲骨文在20世纪时也有发现。
②镌刻,就是把文献用文字刻在某种载体上。甲骨、金属、石头上都可镌刻文献。
③抄写,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举凡帛书、简策、纸,以及国外的莎草纸、羊皮纸、贝叶,这些载体上的文献都是写上去的。即使在印刷术发明以后,很多文献仍靠抄写来达到流布的目的。许多古书仅有抄本传世,可见抄写即使在印刷术普及后仍是文献的重要流布方式。
文献学概要
第一讲一:文献的含义:文章贤才(现代含义: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
最早出现在于《论语·八佾》二:文献学(1)定义:文献学是研究文献和文献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文献的性质、特点、种类、鉴别、功能、流传、整理及其利用的科学。
简而言之,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和保存文献资料。
版本、目录、校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研究对象:文献和文献的发展规律三,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继承过去校雠学们的方法和经验,对那些保存下来的和已经发展了的图书、资料﹙包括甲骨、金石、竹简、帛书﹚进行整理、编纂、注释工作,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古奥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
并且进一步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条别源流,甄论得失,替研究工作者们提供方便,节省时间,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方面,作出有益的贡献,这是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第二讲一,文献载体的演变:甲骨、金石、简牍、缣帛和纸张二,纸质文献的装帧史(重点):(一)卷子装(1)定义:内容较长的书,一张纸容纳不下,再用第二张纸继续抄写,一本用多张纸写完的书,按顺序结成一张长纸,然后模仿简帛,从尾端向前卷起,形成卷子形式(2)特点:为了保护纸卷折皱和损坏,在最后一张纸上粘接一根木棒,两端稍露,形如车轴,以手执轴,自左向右收卷(3)不足:卷子的开头部分,卷起来在外面,容易磨损(二)旋风装(1)定义:取卷子折造成册,加一书面,粘于册的首尾,使两端连缀起来。
这样,折叠时像一册,拉开时像一囊子,翻阅时如旋风(又龙鳞装的别称)(2)特点:每一页都是错落粘在上一页的底下,形成错落相积、上页压下页的体式。
(三)梵夹装:梵夹装不是中国典籍固有的装帧形制,而是古代中国代对从印度传进来的用梵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佛教经典装式的一种称呼。
(四)经折装(1)定义:将长幅按一定的尺寸来回往复折叠,折成一册,形同折子,首尾加上硬厚纸页﹙也有用薄木板﹚作为护封,由卷子式向经折式转变。
中医文献学概论
中医文献学概论第一章中医文献学概说第一节概述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文明史最为久的古国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
中医药学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朵奇葩。
在悠久的历史中,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
这些文献记录着中华民族从事社会活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创造与发明,蕴藏着人类与自然界、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智慧,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巨大的精神财富。
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年移代革,沧海桑田,语言文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古籍—古代文明成果的主要载体——文字的形、音、义都发生着变化,古籍中的名物典章制度也有了古今的差异,更遑论由于战火兵燹、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简断编残,使得古文献的阅读和利用更加困难。
纵观世界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人们知道,中医药学是几千年来一直保持了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在现代科学、西方医学的冲击之下,仍然保持了其生命力的学科之一。
而两千多年来中医药学的理论、经验与方法,主要依赖古代医药学文献而保存。
这些记录有中医药知识的载体,统称为“中医文献”。
中医文献学是关于中医中药历史文献的编纂、校勘、注释、整理与利用的一门学问,是中国医药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属于专科文献学的一种。
该学科是以古典文献学理论为基本框架,以中医药文献的实际情况为具体内容构建起来的。
本章主要对文献的基本概念、作用和中医文献的概况作简要介绍。
第二节文献的基本概念与作用“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孔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徵之矣。
”东汉郑玄注:“献,犹贤也。
我不能以其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概而言之,“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能传述典章制度的贤士的言论。
古代学者所谓“徵文考献”,即是说要了解历史,了解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礼),一是必须取证于典籍的记载,二是要采录宿贤耆旧的言论、评议。
中国文献学讲义
中国文献学讲义第一讲文献学的范围和任务1、文献一词的含义。
《论语·八佾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古,《说文解字》:“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
”2、以文献为名的著述: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叙》: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歴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马氏说明他写这本书,所用材料的两个来源:一是书本记载,一是学士名流的议论。
我们也可以看这本书三百四十八卷的体例:凡是顶格写的,都是书本记载;凡是低一格写的都是名流贤者的议论。
二者相互为用,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献通考》。
其实,我国史学界,将史实和言论并重,作为撰述的两大内容并不始于马端临,司马迁《史记》,在记述之外还收了不少言辞、议论,如你们学过的李斯的《谏逐客书》,而东汉的班固则将有关学术、政治的重要论文,都一一载入传中,从此,历代诸史都沿用这一体例。
西汉以前,其实也是有这样的情况,《尚书》中的典,主要是叙述事实,《谟》则是记载言论。
《左传》则在叙述事实之外往往有“君子曰”的记述,这也是言词部分。
当然以文献命名著作的在马端临以前确实未曾有过,其后,则有《永乐大典》,这本书的初名为《文献大成》,其取义是包括各类图书的意思。
3、“文献”的函义与范围以上是最初的文献含义,也就是其使用的范围,现在人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是扩充了范围的,显得很随意,比如有人把历史上有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绘画、概称为历史文献,这样弄,文献就无所不包,其实是不对的。
因为学科分工是越来越细的,一门学科是应该有专门性的,也就是有具体确切的研究范围,不然逻辑混乱,没办法开展有意义的研究。
如地下发现的远古人类头盖骨等,这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也可以说是古人类学研究的对象;又如墓葬中出土的没有文字的陶器、铜器、漆器等实物,有必要考察其形制、时代、手工艺等情况,那是古器物学的研究范围,这些其实都是考古学家的职责范围,和文献学自然是不完全相同的。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指瑕
诸 子方面 的 内容普 遍存在 , 而且视 作者情 况 , 比 重 不 同。清代学 者 如 卢文 招《 抱 经 堂文 集 》 、 顾
千 里《 思适 斋集 》 等, 基本 上 以学 术 性 书跋 为 主
体 。可 见 , 别集所 收 的作品 , 实际上 只是形式 上 单 篇文 章和诗 、 词、 曲的汇集 , 内容上 则涉及 经 、 史、 子、 集各个 方面 , 越 往后 这种特 征越 明显 , 绝 不 限 于文 学 作 品 。 ” 杜泽 逊 《 文 献 学 概要 ( 修 订 本) 》 仅仅将《 颜 氏家 训 ・ 勉 学篇 》 修 改为 《 颜 氏
见, 首先 , 长孙 无 忌等 《 隋书 ・志第 三 十 ・ 经 籍
四》 所 载之《 董 仲舒 集 》 一 卷梁 二 卷所 收之 董 仲
舒 作 品必不 止《 士 不遇 赋 》 一 篇 文学 作 品 , 必 还
之 集 也 自然 绝 非文 学 作 品 之汇 集 , 即别 集 收 的
是文学 作 品之说 根本 不能成 立 。
集 加 以 辨析 , 意 欲 与 读 者 共 同探 讨 它们 的 准 确 内涵 与 相 互 关 系。 关 键 词 杜 泽 逊 《 文献 学概 要 》 错 误
中 图分 类 号 G 2 5 6
1 别 集 与 总 集 辨析
杜泽 逊《 文献学概要》 云: “ 别集 , 是 四部 分 类法中 ‘ 集部 ’ 的 主干 部 分 , 集部 与 经部 、 史部、 子 部 在 内容 上 有 着 明显 的 区别 , 《 隋书 ・ 经 籍
集指多 位作 家诗 文词 曲之 汇集 不符 合 《 隋书 ・
经籍 志 》 集 部之 实 际情 况 , 此 说 自然 是 片面 的 , 也是不 正确 的 。《 隋书 ・ 经籍志 》 收录于集 部者 有 文学 之集 , 也有 非文学 之集 , 多 数则是其 中既
文献学讲义
文獻學講義第一講文獻與文獻學一、文獻1、文獻釋義《論語·八佾》:“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獻不足故也。
足,則吾能征之矣。
’”鄭玄注:“獻,猶賢也。
我不以禮成之者,以此二國之君,文章賢才不足故也。
”《論語·子張》:“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
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朱熹《論語集注》:“文武之道,謂文王、武王之謨訓功烈,與凡周之禮樂文章皆是也。
在人,言人有能記之者。
識,記也。
”《論語·八佾》:“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馬端臨《文獻通攷》:“凡敍事,則本之經史而參之以歷代會要,以及百家傳記之書,信而有征者從之,乖異傳疑者不錄,所謂文也。
凡論事,則取當時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諸儒之評論,以至名流之燕談,稗官之記錄,凡一話一言,可以訂典故之得失,正史傳之是非者,則采而錄之,所謂獻也。
”焦竑《國朝獻征錄》李桓《國朝耆獻類征》周駿富《明代傳記叢刊》、《清代傳記叢刊》2、當代文獻的特殊形式訪談錄、回憶錄、口述史、文史資料查建英著《八十年代訪談錄》北島主編《七十年代》徐鑄成著《徐鑄成回憶錄》許姬傳著《許姬傳七十年見聞錄》唐德剛编《胡適口述自傳》劉小萌编《中國知青口述史》趙仁珪编《啓功口述歷史》崔永元编《電影傳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全157冊雲南文史資料委員會編《雲南文史資料選輯》二、文獻學1、定義:研究古典文獻的源流、特點、處理原則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門學科。
2、範圍:文獻的形態;文獻的整理文法;文獻的鑒別;文獻的分類與編目;文獻的收藏;文獻形成發展的歷史;文獻的特點與用途;文獻的檢索3、內涵: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目錄,即按照一定次序編排的一批書名(或篇名)及其敘錄。
它是簡介圖書內容和形式,反映文獻出版和收藏情況,指導閱讀和檢索圖書等文獻的工具。
(完整word版)文献学期末必备重点
(完整word版)文献学期末必备重点校勘记常用一些固定的术语,如校异文时常用“X作X”,或“X 亦作X ”;校讹文时常用“X当作X”,“X当为X ”;校衍文时常用“X,衍文”,或“衍X字”;校脱文时用“X,脱文”,或“脱X字”等。
用()表示应删之文,用[]表示应补之文。
如第一讲文献学概述1、文献的基本要素: 要有一定的知识内容;要有用以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文献”一词始见于《论语·八佾》,郑玄和朱熹释“文”为“文章”,“献”为“贤才”,即博闻多识,熟悉掌故的贤人的言论、见闻。
2、文献学:我国古代并无“文献学”之名,却有文献学之“实”。
这个“实”,就是把目录学、版本学和校雠学( 校勘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
3、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历史文献的整理、传布与收藏。
(诸如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翻译、编制书目和索引等)在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开创了文献学这门学问.第二讲文献的源流与分类新课内容二甲骨文、金文、简牍与帛书甲骨文简况:(1)甲骨:龟甲兽骨的总称。
上面刻的文字称作甲骨文,是商代占卜的“卜辞”。
金文简况(钟鼎文):最早青铜器:禹铸九鼎现存最早青铜器:商朝青铜器所属学科:金文学石刻简况:石刻,比在青铜器上刻文字较为容易,秦汉以来,石刻逐渐取代了金文的主要地位。
我国最早石刻文字:石鼓文。
石刻的名称:碣、摩崖、碑石鼓文简况:唐代初年,天兴(今凤翔)三峙原发现10个鼓形石,上刻四言诗一首,共六百多字,人们叫它“石鼓文”。
石经:封建社会统治者尊奉儒学,把整部儒家经典刻在石板上做为标准文本,称为“石经”。
主要石经:1、汉代《熹平石经》7经;2、三国《正始石经》2经;3、唐《开成石经》12经。
简牍简况:使用时间:先秦、两汉出土文献:晋太康二年,汲冢书,《竹书纪年》、《穆天子传》。
1930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汉简,《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
1972-74,居延汉简。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
文献学讲稿
文献学讲稿课程说明一、课程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专业以及其它相关专业,也适用于理科专业。
二、课程性质《文献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其它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和利用、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等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三、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文献学》是研究古今中外文献材料的理论和应用的基础课程。
古今中外文献浩如烟海、无法穷读,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信息量空前增长,如何利用较短的时间、有限的精力阅读自己最需要的书,选择最需要的信息,网罗最必要的文献资料,文献学无疑是事半功倍的一把钥匙。
(限于条件,本课程研究中国古今文献,侧重古典文献,暂且不涉及外国文献。
)四、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文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文献的形态、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注释、检索、出土文献、敦煌文献、论文的撰写,掌握重要文史工具书及其它工具书(如西文工具书)的使用(文献的辑佚、辨伪和典藏不列为讲授内容),学到一些治学的基本方法(如知人论世,“二重证据法”),真正培养学生对中国文献和文化的感情,引导学生走上繁荣、传播祖国文化、学术的道路。
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重点掌握文献的基本使用方法。
2、尽可能运用实物教学,让学生对古代文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
3、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文献收集与查阅,尤其是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
按:随着文字的数据化,电子图书的迅猛发展(如:出现电子图书阅读终端,将终端芯片插入手机,即可阅读),文献学的内容和教学将会发生很大变化。
五、参考书目1、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2、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3、潘树广等《文献学纲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一讲文献与文献学§1 为什么要学文献学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论
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论
古典文献学是一门研究中国古典文献的学科,主要内容是文献保存、
文献版本的研究、文献的分类、文献的编著及其它内容。
自从近70年来,古典文献学已成为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既有历史学、文学、考古
学以及其它跨学科的研究,也有其它研究内容的融合,涵盖了学术研究的
多个方面。
以下将介绍古典文献学的基本要素和发展史。
一、古典文献学的基本要素
3、文献的分类:根据文献的类别不同,可以将文献分为史书、典籍、理学、经学、古代文献、文学作品等多种类别,深入分析其中的文献发展
演变及文献的内容。
二、古典文献学的发展史
我国古典文献学发展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春秋时期,当时开始出现了专
门研究古典文献的著作,如西汉左丘明的《名家列传》、《苍梧列传》等,就是古典文献学的种子。
《文献学概论》目录 预览
■ 《永乐大典》的用途仍是辑佚与校勘。今存本尽管已是残卷, 且仅为全书的一小部分, 但其在法律 、方志、科技、医学、舆地、文学等方面的价值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佩文韵府》四百四十四卷《韵府 拾遗》一百二十卷, 清张玉书奉康 熙帝之命编纂
■
方志, 又称地方志, 是记载某地自然和人文历史与再现状的综合性地方文献。同时可以具备查
找地方文献的工具书的性质。
■
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 我国旧地方志有8000多种, 明清两朝由于政府的提倡, 各地修
志的规模越来越大, 形成了国家、省、府、州、厅、县等多级修志机构。
■
地方志的种类很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府志、州志和县志, 还有以全国为对象的, 如《元和郡
· 欲了解丛书概况,可参阅上海图书馆编《 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
重要的丛书
■ 《儒学警悟》 南宋俞鼎孙等辑 ■ 《百川学海》 南宋左圭辑 ■ 《说郛》、《续说郛》 元陶宗仪编 ■ 《通志堂经解》 纳兰容若等编 ■ 《知不足斋丛书》 清鲍廷博父子刊 ■ 《春在堂全书》 清俞樾撰 ■ 《四部丛刊》 502种, 3100多册, 商务印书馆辑, 极具版本价值
■ 清人还补撰了《春秋会要》、《秦会要》、《三国会要》等。今均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 记载断代典章制度的工具书还有“会典体”, 是按照职官系列编排的。最早的有《大唐会典》, 其后
有《元典 章》, 清人编《大明会典》、《大清会典》。
地理、方志
■
我国历史悠久, 幅员辽阔, 地理环境复杂, 朝代变迁频繁, 行政区划变化显著, 造成古今地名差异
■ 是书以平水韵106韵编排, 以韵系字, 每字之下采词藻典故, 按词条末字入 韵。先排二字词藻, 再排三字、四字词藻。字数相同者则依经、史、子、 集顺序排列。每一词藻下列举出处。
文献学概要(讲义要录)
文献学概要(讲义要录)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一、“文献”释义“文献”一词,现存的古书中,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文献,东汉郑玄注云:“献,犹贤也。
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郑玄以“文章”、“贤才”解释“文献”其意义较为明确。
历史是发展的,孔子就是他的门生的“献”,而其言行被记录下来,成为《论语》,对后代的学者来说,又成了“文”。
因此,“文”和“献”又不是对立的,今天的文,未尝不是昔日的献,而今天的献又未尝不是将来的文。
因此“文献”可认为是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
而作为孔子,最初对于文献的要求,是出于要了解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典章制度,远的是古代,近的是现代、当代,总之可认为是历史。
因此“文献”是我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验证历史的依据,它可以是书,也可以是人,统称则为“文献”。
今天提“文献”这个词,一般偏重于“文”,尤其偏重于古代的文。
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词向偏义词方向演化,但我们却不能不知道它本来的含义。
关于献,再举两例:(1)明代大学者焦竑有一部大书《国朝献征录》120卷,这个书名译成现代汉语,则是《当代人物传》。
这个“献”指当代重要人物,与历史关系重大的人物。
(2)清代有位学者李桓编了一部《国朝耆献类征》720卷。
耆,老也。
献,人物。
二、文献学研究的范围如上所说,文献包含着所有历史资料。
一那么文献学研究的范围也就涉及到各式各样包罗古今的文献。
文献学的范围是什么呢?文献学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目的在于:全面认识文献,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较少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同时还要有能力对这些资料的不同版本进行鉴别,确定较早的、较全的、较可靠的版本。
文献学讲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适用)
《文献学》讲义(《版本目录学》讲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适用)第一编文献与文献学一、引言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内容丰富。
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献记载、传承的。
中国早在四千年前的夏朝就已迈入文明历史的长河,二千年前的中国已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数千年来,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在各自的(常常是相互联系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中国的古典文献毫不为过。
是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典文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头。
如何对待它,曾有过激烈的思想论争,尤其是20世纪以来。
这类论争中,有运动性(型)的,有学术性的。
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在正常的社会环境里,这类论争所产生的效果只会是愈来愈明晰的共识,即作为有责任的专家、专业知识分子、青年学子,应在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当下,域外文化强势,霸权政治笼罩世界。
在中国韬光养晦,于国际上各种敏感问题多处于守势的境况下,更有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必要。
因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熏陶足以陶治个人性情、加深爱国主义感情、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
就学问、学术本身而言,在此方面下功夫,对中国学风、中国气派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且对中国繁荣富强梦之实现也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何以言?乃因一个富强繁荣之国体既要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须有丰腴(丰腴:多而好)的精神文明。
惟其如此,国家才会和谐、平稳,才会令世界(人们)敬重、羡慕、向往之。
莘莘学子,背负家庭乃至家族之嘱托,来此求学,以为将来获取好职业而打基础,作预备。
试问:有几成学子能理性地领悟大学阶段的学习真谛?恕我直言,至少是八——九成的学子从报考大学始就冀望用所谓的“热门专业”、“时髦专业”(知识)武装(装潢)自己,而对民族的、传统的经典知识、学问、学术几乎无暇顾及。
人文思想性、知识性(理论性)强的学科(已经)遭受冷落,几乎被许多人(甚至包括一些所谓的懂教育的各级行政官员以及某些自诩为懂行的高校领导)武断地、不加斟酌地当成“多余的知识”、“无用的知识”,颇不以为然。
文献学概论第一二章
• 文献整理知识 版本学 校勘学 目录学 文献整理方法 抄录 注释 翻译 辨伪 辑佚
• 文献形成 著述 编述 抄纂 • 流传过程(典籍聚散) 刊印 收藏
• 文献学研究 文献学理论研究 学科性质、范围、特征 学科历史与发展 文献学方法研究 传统文献整理方法研究 新载体时代文献方法研究 新载体及技术 数字化问题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
“古籍数字化,是古籍整理发展的未来方向,顺应 这种变化,是时代向古籍整理工作提出的新要 求。 ”
——杨牧之《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 记录古代文献的材料
一、甲骨
• 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 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通称甲骨 文。甲骨文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成熟的一种文字 。 • 甲骨文是主要为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 室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 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 甲骨文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一带,是商王 般庚迁殷以后到纣王亡国时的遗物(公元前14世 纪中期~前11世纪中期),距今已3000多年。
• 周王这样说:“父歆啊!伟大英明的文王和武王,皇天很满意他们的 德行,让我们周国匹配他,我们衷心地接受了皇天的伟大命令。循抚 怀柔了那些不来朝聘的方国,他们没有不在文王、武王的光辉润泽之 中的。这样,老天爷就收回了殷的命令而给了我们周国。这也是先辈 大臣们辅助他们的主君,勤恳奉天大命的结果。所以皇天不懈,监护 着我们周国,大大巩固了降给先王的匹配命令。但是严肃的上天突然 发出威怒,嗣后的我虽没来得及领略天威,却知道对国家是不吉利的。 扰扰四方,很不安宁。唉!我真害怕沉溺在艰难之中,永远给先王带 来忧惧。”
《文献学概论》
贾玉文 编
文献学课件整理版
学这课有什么用?1.教你读书(目录学);2.教你查资料,写论文;3.对知识体系的建构十分重要;4.了解、弘扬民族传统文化;5.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文本。
一、文献与文献学(一)什么是文献文献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1.传统意义上的“文献”:文指典册,献指贤人。
孔子《论语·八佾》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文献”一词的最早记载)东汉郑玄《论语·八佾》篇注中解释“文献”两个字的意思时说:“文:文章;献:犹贤也。
”“文献”一词最初是由两个不可分割的同样重要的部分构成的:一是记载古代文化的文章史料;一是学识渊博,熟悉掌故的贤才。
2.元代以后,“文献”一词,演变为偏义词,专指图书典籍。
宋末元初,马端临写了一部论述古代典章制度的书,名为《文献通考》。
明成祖永乐年间编成的《永乐大典》,原名《文献大成》;就完全是各类图书资料。
3.现代:“文献”指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二)什么是文献学(1)定义: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的专门学问。
梁启超首创“文献学”之名,认为“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
”按时间分,有古典文献学和现代文献学。
(2)古典文献学1.定义: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
亦即广义的校雠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历代古籍,研究内容主要是考证古籍源流以及整理古籍的理论与方法。
2.研究对象:历代古籍。
古籍,一般指“五四”运动以前用雕版、活字和手抄的文献,同时包括文书、卷册、碑铭、拓本等。
凡是近代铅印出版物以外的文字材料,均属古籍的范畴。
3.研究内容:文献本身:文献的形态与文献发展史。
文献整理:校勘、目录、版本、辨伪、辑佚、注释等。
(三)古典文献的载体1. 甲骨:现存最早的文献载体甲骨文:商周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写或刻在龟的腹部、背甲,以及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甲骨卜辞:是商代的占卜记录,内容极为广泛,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祭祀、原始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精品)文献学-重点知识整理
(精品)文献学-重点知识整理文献学概要(大一下)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1、文献的概念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
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说述的口头材料。
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文献学的内涵别断丰富和扩大,如今所谓的文献,算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它能够是文字的、图像的、也能够是视觉的、听觉的。
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文献本体的研究、文献的实证、整序与典藏、编纂、传播。
即研究文献的产生、进展、整理和利用。
包括对文献的载体材料、形制、传抄和印制方式、文献类型的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版本、校勘)、真实性(辨伪)、完整性(辑佚)咨询题。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藏书的鉴不、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
也包括藏书史研究、书评学等。
(文献学的研究范围要紧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办法、文献的鉴不、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进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
(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不集、地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咨询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咨询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咨询题:辑佚△文献学的任务普通任务:文献整理最后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意义:全面认识文献,快速筛选文献,可以对别同版本举行鉴不,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加工整理供自个儿和他人使用。
对史实和历史常识有更多了解,为历史、文学的专业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一、“文献”释义“文献”一词,现存的古书中,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文献,东汉郑玄注云:“献,犹贤也。
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郑玄以“文章”、“贤才”解释“文献”其意义较为明确。
历史是发展的,孔子就是他的门生的“献”,而其言行被记录下来,成为《论语》,对后代的学者来说,又成了“文”。
因此,“文”和“献”又不是对立的,今天的文,未尝不是昔日的献,而今天的献又未尝不是将来的文。
因此“文献”可认为是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
而作为孔子,最初对于文献的要求,是出于要了解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典章制度,远的是古代,近的是现代、当代,总之可认为是历史。
因此“文献”是我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验证历史的依据,它可以是书,也可以是人,统称则为“文献”。
今天提“文献”这个词,一般偏重于“文”,尤其偏重于古代的文。
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词向偏义词方向演化,但我们却不能不知道它本来的含义。
关于献,再举两例:(1)明代大学者焦竑有一部大书《国朝献征录》120卷,这个书名译成现代汉语,则是《当代人物传》。
这个“献”指当代重要人物,与历史关系重大的人物。
(2)清代有位学者李桓编了一部《国朝耆献类征》720卷。
耆,老也。
献,人物。
二、文献学研究的范围如上所说,文献包含着所有历史资料。
一那么文献学研究的范围也就涉及到各式各样包罗古今的文献。
文献学的范围是什么呢?文献学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目的在于:全面认识文献,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较少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同时还要有能力对这些资料的不同版本进行鉴别,确定较早的、较全的、较可靠的版本。
而且有能力对原始文献作整理加工,自己使用以外,还可以供更多的人使用。
一句话,文献学是通向文献宝库的门径,是打开文献宝库的钥匙。
清人张之洞曾告诫青年学子:“泛滥无归,终身无得。
得门而入,事半功倍。
”(《輶轩语·语学·论读书宜有门径》)三、为什么要学习文献学第二章文献的载体上面讲到“文”指典籍,“献”指贤才。
献既指人,其载体也就是大脑,不必再讲了。
这里所说的文献载体主要指那些历史上已被记载下来的文献资料的载体。
载体就是承载文献的物体。
从古到今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甲骨甲骨,指龟甲和兽骨。
龟甲主要指龟的腹甲,较平整。
兽骨则主要是牛的肩脚骨,间或有刻记事文字的牛头骨、鹿头骨、人头骨、虎骨等。
我国商代用甲骨刻记占卜文字,在世界上是独有的。
内容很丰富,包括纪年、帝王世系、祭祀、战争、畋猎、农业、畜牧业、疾病、灾害、天象、方国等,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资料。
同时它是用象形文字刻上的,又保存了我国早期的象形文字,是研究古文字的宝库。
二、金我国先秦时期称铜为金。
金文,主要是指青铜器上的铭文,当然也有少量其他金属,如铁器、金银器等。
其时代主要是商周秦汉,以周代最多。
青铜器的种类名称很多,约略可分为:(一)礼器。
统称尊彝,或彝器。
包括鼎(煮肉用)、鬲(煮饭用)、甗(蒸器)、簋(州,盛饭)簠(盛饭食)、敦(盛粱)、尊(酒器)、方彝(酒器)、罍(酒器,亦盛水)、盨(盛粱)、壶(酒器,亦盛水)、卣(酒器,较主要者)、兕觥(盛酒或饮酒器)、盉(盛酒器,或调酒用)、爵(饮酒器)、觚(饮酒器)、觯(饮酒器)、角(饮酒器)、斝(温酒器)、勺(取酒器)、豆(盛脯醢之器。
脯醢即下酒肴羞,肉酱一类)、盘(盛水或承接水器)、匜(盥洗之器)、盂(盛水或饭)、缶(盛水或酒)、瓿(盛水或酒)、鉴(盛冰或水)等。
礼器主要用于宗庙祭祀及随葬。
其次为诸侯旅行奠告之用(诸侯出行,每舍必奠告,而古代宗庙之器不得携出,故另有行器)。
其次则为媵器(陪嫁之物)。
(二)乐器。
乐器有金属的,亦有非金属的。
这里说的是金属乐器,也主要是青铜器。
有钟(祭祀、宴飨用)、钲(军乐器)、铎(大铃)、鼓(战争击鼓进军,或祭祀用)、錞(军乐器,又叫“錞于”)、铙(形似铃,槌击发声)等。
礼器、乐器既用于祭祀,亦用于宴飨,又用于随葬。
乐器还用于征战。
(三)兵器。
主要有戈、矛、戟、剑、钺(大斧)、刀、镞(箭头)、弩机、胃(头盔)等。
(四)农器。
有犁铧、锄、镰、镬、铲、锛等。
(五)度量衡。
包括度(尺,如王莽始建国尺、东汉建初尺、蜀草武弩机尺、魏正始弩机尺、正仓院唐尺、宋三司布帛尺、明嘉靖牙尺、万历官尺等)、量(主要是秦统一天下后所制容器,量容积。
有金量,有陶量)、衡(天平,一头放“权”,一头称物。
后演变为秤。
权就是秤花,上面有铭文。
主要有秦权、王莽权等)。
(六)钱币。
布(形似铲,周代、王莽)、刀(形似刀,齐刀最著名,又有燕、赵刀币)、圆币,(先是圆钱圆孔,主要在周代。
后改为圆形方孔)。
(七)符玺。
符,诏符,发兵用,分为两半,如虎符·、鹰符。
文字有金错、银错(涂饰)、刻凿。
玺,印章,古代用以封检取信。
(八)日用器。
常见的有铜镜、灯。
铜镜出土的有商周时期的,无铭文。
今存者主要是汉代铜镜,多而精美。
背面有铭文。
三、石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碣、碑、摩崖。
(一)碣。
《说文》:“碣,特立之石。
”李贤曰:“方者谓之碑,员者谓之碣。
”(《后汉书·窦宪传》注)碣就是高石柱子,上小下大,形在方圆之间。
大约在魏晋以后就被碑取代,(二)摩崖。
刻于崖壁,天然之石。
秦刻石中的碣石,刻于碣石门,可能是摩崖。
汉代著名的《石门颂》(全名《故司隶校尉键为杨君颂》),记杨孟文修理石门道事,汉建和二年(148)十一月刻,王升撰,隶书。
在陕西褒城县。
(三)碑。
碑之名起于周朝,墓所之碑用木,以引绳下棺。
庙门之碑用石,以丽牲(用于祭祀的牲系在碑上,以取毛血),以测日影。
西汉开始有碑刻文字,但极少。
东汉则忽然勃兴,现在说的汉碑,一般指东汉碑。
碑的主体碑身部分是长方体的石块,所以又称“碑版”,上有碑首(东汉时与碑身连在一块),下有碑座。
最高的明永乐皇帝为洪武皇帝凿刻的纪功碑。
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屡次禁碑,原因是立碑刻文多虚美,且浪费钱财。
禁碑刺激了墓志铭的发展,所以出土的六朝墓志铭特别多,这一时期墓志铭也极发达。
碑除了大量用于丧葬外,还用于纪功纪事,表彰功德。
修桥、修路、建庙、修观,都有碑记其事。
古代还把重要经典刻于石碑,作标准本。
儒家经典屡经刻石:①汉熹平石经;②魏三体石经;③唐开成石经(在西安碑林);④蜀石经(孟蜀至北宋刻于成都);⑤北宋石经;⑥南宋石经;⑦清石经。
佛经刻石最著名的是房山石经,在北京房山县大房山云居寺。
从隋代到清康熙三十年陆续刻成,历时千年之久,刻石15000余块,分藏石经山上九个石洞及云居寺西南佛塔旁边地穴中。
包括佛经1000余部,3400余卷。
其余摩崖刻石、经幢都为数不少。
道经自唐代亦有刻石,数量少于佛经。
石刻文字在国外要远远早于我国。
例如古埃及新王国时代(约前1567一前1085)制作了大量墓碑、方尖碑等,重者达千吨。
四、竹木竹,主要是劈成长而窄的竹片,叫竹简。
木,既可以劈成长而窄的木片—木简,也可以做成较宽的木板—方版(也叫牍)。
竹木简起源很早,甲骨文里有“册”字,有“典”字。
“册”就是把竹木简编连成册的象形文字。
近数十年间,长沙楚墓、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荆州郭店楚墓等都发现大批战国竹简。
汉代竹木简发现亦较多,70年代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和3号汉墓发现竹简722枚,临沂银雀山汉墓发现4900余枚,其中《孙子兵法》、《孙殡兵法))闻名世界。
安徽阜阳汉简有《诗经》、《周易》等十多种古籍。
80年代湖北江陵张家湾汉墓出土西汉初年竹简1600多枚。
在西北,敦煌、酒泉、居延、武威以及新疆南部楼兰、和阗,在1900年以来,中外发掘汉晋简犊数万件。
1990年到1992年甘肃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敦煌甜水井西汉悬泉置遗址发掘,出土木简25000余枚之多。
1996年长沙市走马楼出土三国时吴国简牍达十余万片,超过全国历年出土总和。
简的长度是有讲究的,根据王国维《简牍检署考》,汉代有二尺四寸、一尺二寸、八寸、六寸等规格。
牍,是木制的,窄长条就是木简,宽的就是木板,又叫牍。
写信也用板牍,这种写信用的板牍一般一尺长,所以叫“尺犊”,后来尺牍成了信的代称。
从出土木牍来看,其长度并不严格,称作尺犊,是约略言之。
信写好了,要封起来。
怎么封呢?用另一块板盖上,这块盖信的板叫“检”。
检上有细槽,用绳子捆扎起来。
检的中间有方槽,在那里打绳结。
绳结上施以特制的泥,叫“封泥”,泥上再盖上印,这样就无法拆看了。
这种加盖、系绳、施泥、钤印的工作叫“封”,就是密封起来的意思,所以信的单位量词叫“封”。
“检”形如覆斗,所以叫“斗检封”。
检上可以写收信人姓名等。
竹木简都可用绳编连起来。
古书称编、称简,都是从简策制度来的,编好的简策一般要卷起存放,所以古书称卷也与简册制度有直接联系。
简编成册,如果是需要传递的文书,亦用一块宽木片作“封”,捆扎起来,施以封泥,铃上印,传递出去。
书写会出错,就用刀刮去再写,所以就有了“刀笔”这个词。
五、帛我国丝织品在上古时代已经有了,甲骨文中已多次出现“丝”和“帛”字,在殷墟发现有丝帛残迹,许多殷代和周初古墓中发现玉蚕和丝帛。
1982年湖北江陵马砖厂1号墓出土战.国中晚期丝织品绢、纱、罗、锦等品种繁多。
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大批帛书,其中图书约30种,黑墨书写,字体有的在篆隶之间,有的为隶书。
有《老子》两个本子、《战国纵横家书》、《相马经》等,影响极大。
帛书除用于书写文字外,还适于绘图。
因此出土帛画不少。
纸张发明以后,并没有马上取代简帛,而是有一段简纸并用期,直到东晋,纸才逐步取代简帛。
东晋左思作《三都赋》,请皇甫谧作序,人们争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从西北出土的木简看,较晚的有东晋初年的木简,说明东晋初仍有用简的。
《初学记》卷二十一引《桓玄伪事》:“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
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桓玄卒于公元404年,为东晋末,说明直到东晋纸才最后取代简策。
我国古籍形态因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纸的时代。
九、纸(一)造纸术的发明过去历史记载是东汉蔡伦发明纸(发明于公元150年)。
现在考古发现早在西汉初年就有了纸,各次发现是: 1933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汉烽隧亭遗址掘出一块麻纸,年代为西汉宣帝黄龙元年(前49),早于蔡伦154年。
纸在三国到西晋时期还没有取代简犊,但已在社会上被广泛使用,其优势已逐步被人们认识。
西晋初年的学者作家傅玄作《纸赋》云:“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