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材料(老师)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通讯
(主)墓道烈士已作古红岩精神照千秋
(副)“红岩魂”在沪展出观众如潮、激起 了强烈共鸣
(主)贪的再多贪不了一世 逃得再远逃不
出法网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通讯
导语
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 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 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通讯
1.肖像描写 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阅读中
要善于从人物外在的形象窥探到人物内在的 性格。
2.心理描写 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
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
3.语言描写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通讯
4.细节描写
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或周
引题(引标):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 想意义或交待形势、说明背景、烘托气氛、
说明原因、引出正题等
正题(主标榜)上:无对名 一脚则下消有路息(内引容题)的高度概括
青工董云峰业余发明获两项专利(主题)
副题(副标):实揭用类文示本阅结读之:果新闻、和通讯内容提要,起补
(主)两眼盯着市场“转” 生产随着需要 “变”
导语有三大使命:
一是介绍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
二是揭示消息的主题; 功能:
一是对导语进行解释、深化和具体化。
二是补充新的事实。导语中未提及而又 能表现新闻主题的事实和其他要素,便由主 体补充出来。
按事情发生实发用类文展本阅的读之:先新闻、后通讯顺序安排层次,
围事物某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细致的描
绘。从表达效果上看,它具有很大的艺术感
染力,能强烈拨动读者心弦。因此,阅读通
讯报告要善于抓住细节,从中窥视人物的思
高中语文备考-实用类文本新闻专题(含访谈)
高中语文备考-实用类文本新闻专题(含访谈)高中语文备考-实用类文本:新闻专题(含访谈)【考情分析】一、考纲考情新闻属于实用类文本的一种,同时也是实用类文本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面。
新闻类文本具体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语句含义、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考点和其他文体类似。
二、趋势分析在的全国试卷中,新闻类阅读一般提供多则新闻材料作为阅读文本。
从命题看,有如下特点:①选材上,类型多样,形式丰富;②在题型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新闻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分析新闻中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是这类文本考查的重点;③在命题上,既有客观选择题,又有主观简答题。
【必备知识】一、新闻的概念新闻即“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
二、新闻的价值新闻价值是指刊播事实后引起社会的正面效应。
新闻价值作为选择报道事实的标准,有下列要素:(1)时新性(或称时间性、新鲜性)——报道及时,内容新鲜。
事件发生和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越短,新闻价值越大;内容越新鲜,新闻价值越大。
(2)重要性——对国计民生的影响越大,就越重要,新闻价值也越大。
(3)接近性——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利害上的接近,思想上的接近,感情上的接近。
凡是具有接近性的事实,受众关心,新闻价值就大。
(4)显著性——新闻报道对象(包括人物、团体、地点等)的知名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
(5)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事实,往往有新闻价值。
思考角度: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
三、新闻的文体特征(1)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特点,这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
报道的内容要真实、准确,有根有据,讲究用事实说话,不能想象夸张,信口胡诌。
(2)新鲜性。
报道的内容一般是以前没有报道过的,讲究从新角度说话。
(3)及时性。
报道要迅速、及时,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及时性是新闻价值的保障。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新闻阅读
二、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在内容上,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 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 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 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 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 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在文体上,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 等一般的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应用文的综合 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 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 容。当今时代已进入读图时代、媒体时代,大量信息 以碎片状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 疑将成为网络时代考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4.读懂图表: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文字和统计图 表结合是常见的文本形式,阅读图表必须注意的事项 有:①表头。表头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 图表的主题。②分类、图例。如统计图表首先要确定 统计的类别,阅读中,首先要看纵轴、横轴的分类情 况,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得知本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③数据。统计图表以数据或箭头反映问题,阅读时要 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
3、什么是新闻访谈 访谈的概念:如果因为某个人、事件、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 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 行报道的文章。主要特点是: ①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某一特定人、事、问题; ②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专家或知情者。 ③通常以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 ④访谈的专题性:对要访谈的问题需要经过高度的提炼,突出 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能求大求全,否则会影 响问题的深入,体现不了新闻的价值。专访的问题多半是带有现 实意义的,突出了一定的主题思想内容。 ⑤访谈的典型性: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当有 一定的典型性,也就是说访谈的内容必需具有代表性。它应该是 在一定的起点或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 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而进行 的专访。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2)达标训练
第一部分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卷(二)新闻2][实用类文本阅读卷(二) 新闻Ⅱ]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侯晶晶:轮椅上“走”出精彩人生侯冠宇她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中国十大女杰”之一。
不久前,她又登上了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领奖台。
面对诸多荣誉,侯晶晶更习惯将自己定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
“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了分内的事,荣誉是很偶然的。
”侯晶晶,1975年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
因为从小迷恋读书写字,4岁时就被父母送进小学。
让大家惊讶的是,在第一次单元测验中,她就得了双百分。
很快,侯晶晶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11岁那年,这个活泼的小女孩因为一次误诊,从此失去了行动能力,瘫痪在床,不得不告别校园。
侯晶晶坦言自己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但家人的爱给了她极大的支持。
父母从不在她面前叹息流泪,总是乐观地告诉她不要放弃希望。
远方的姑父姑妈长年与她通信,鼓励她自学成才。
病床上的侯晶晶拿起书本开始在家自学。
在长达10年的自学历程里,每一步她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坐在专用沙发上看书,时间久了下肢会因血流不畅而浮肿,每隔一两个小时侯晶晶就必须把腿放直,让母亲按摩一会儿。
最难熬的还是冬季,由于下肢没有知觉,晚上睡觉时,她的腿经常被放在被褥里的热水袋烫得血肉模糊,几乎每次都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蜕痂。
1994年,侯晶晶第一次坐在轮椅上进入自学考试的考场,这几乎也是她8年来第一次出门,当时的情景让她至今难忘。
虽然既激动又紧张,但基础英语3个小时的考试她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自信地交卷了,大学语文也考得非常顺利。
最终,侯晶晶的基础英语获得了马鞍山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认识侯晶晶的人都评价她“意志如钢”,她则淡淡地说:“认准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化为点滴行动,坚持不懈,我只是在努力这样做。
”在侯晶晶的人生道路上,她就是以这样的态度一直坚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
1998年,侯晶晶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为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材料(老师)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材料(老师)第一篇: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材料(老师)2017年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重点突破,反思总结,规范训练,提升能力,提高分数。
实用类文章阅读之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复习目标】1、整理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知识系统和答题技巧2、找出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瓶颈及其解决办法3、适当训练,提升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解题能力,提高分数。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2012年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对国民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了0.38本。
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与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
与2012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5个百分点。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5.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考点总结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将实用类文本作为一般的阅读材料对待,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类题因为不直接涉及文本的文体特点,因而与一般阅读文章没有多大差别。
另一种考查是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出发设题,涉及该类文体的理论知识和写作要求。
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科普文章、调查报告等。
一、人物传记1.特点: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是纪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优秀的传记作品往往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
2.阅读技巧: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3.考查类型及答题方法:3.1概括传主事迹。
“实用类文本”中的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概括是就具体的内容加以归纳、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
概括时要抓住两点。
a抓事件和时间性的词句。
传记具有文学性,对材料的取舍是其主要表现之一。
我们可以根据本文所选事迹,按照先后顺序梳理。
b抓基本事实与细节。
如果传记所写的是传主的一个主要事件,事件比较大,内容比较多,可以采用抓基本事实和细节的方法,先留心细节,切分层次,然后再概括。
3.2分析传主形象分析传主形象是传记的常考题型,一般从三个角度解答此题。
a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细节描写)。
阅读传记时要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事件、细节加以仔细思考。
看事件在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
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
b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把握传主形象。
高三语文课题: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
课题: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学段:高中年级:高三学科:语文一、授课时间:2007年3月27日上午第3节二、授课地点:胶州一中三年级三班三、执教教师:姜秀丽四、研究课题或本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准确解读文本,把握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并对文本的特色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
五、教学目标:1、分析新闻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2、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教学内容分析:2007年选考内容的“实用类作品阅读”包括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类文等实用类的文本。
其中新闻和传记应该是重点。
本堂课预备通过引领学生阅读来实现新闻类文本的几个考点的突破。
七、教学对象分析:2007年高考新增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挑战。
实用类文本考察的内容既涉及到已往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同时也对此类文本所承担的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特殊样式和社会功用进行考察。
通过前面的练习发现,学生对这类文体的特征和具体问题的答题技巧存在很大欠缺,所以本节课主要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下新闻的文体特征,并通过阅读练习掌握一点答题技巧。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以练带讲,让学生从答案中总结答题规律。
八、教学用品:多媒体投影仪九、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在以前做过的语言专题训练中,曾经涉及到对标题和导语的考察,对新闻有了一定的了解。
它的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在07年新增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将会以其它形式对新闻进行考查。
下面我们来明确一下学习目标。
(二)明确学习目标就考查命题的角度来审读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不难看出三个方面“亮点”:1.把握文体特点。
新闻类应用文种类较多,新闻、通讯、特写乃至报告文学均归旗下。
因此把握文体特点对于阅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了解种类、明确要素、把握语言特点均属考查之列。
2.准确捕获信息。
捕获筛选信息一直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新闻类也不例外。
准确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当然是考查的重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
课堂演练
完成《用年轻生命播下爱的种子》
2、报道中引用了赵小亭校友的话,这对报道有什么作用? ①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说服力和准确性; ②突出了赵小亭的影响力; ③能更好地展示赵小亭的思想情操和精神世界。 3、这篇报道最后以一首歌的歌词结尾,有什么内涵? ①还原了赵小亭生前的活动场景,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 情感冲击力; ②歌词映衬了赵小亭乐于奉献的人格精神;
• 支教之余,赵小亭还不忘帮助村里的“空巢”老人, 她和同学们一起替老人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为他 们表演文艺节目。“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欢笑。 大家都那么喜欢她,亲切地叫她 开心果 。”赵小 亭的支教队友沈迅说。 • 7月21日下午5时左右,赵小亭和同学们像往日一样, 前往学校附近的村庄做社会调查。山路崎岖,一条 溪流拦住了去路,为了保证安全,男生们率先跳入水 中,结成一道防护索,帮助女生过溪。突然间,从高 处滚落的山石击中了小亭的脑部 • “小亭其实当场就 走 了,但我们不愿放弃。”苏 鹏宇说,“我们多希望看到她再站起来,看到她笑着 说 我没事 。”
•
• •
• • •
• • • • • •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 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 委员有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 柯利蒂 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 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 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 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 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 “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 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 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 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 但在蓬松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 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 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 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 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 新闻奖。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类
备 答案:属于导语部分。 主要作用有:概
考 指 导
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 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
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现 代
关于背景:
文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环境
·
实 条件,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
用 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
实 列)等等;
用 狭义上: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
类 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
文 值的事实,使一定人群了解。
本 阅 读 备
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 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写法以叙述为主兼或有议论、描写、评论等。新
考 闻是包含海量资讯的新闻服务平台,真实反映每
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
现 代 文
关于导语: 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
实 用
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 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类
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
文 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本 阅 读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概括)式、描写式、 评论(议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类 主题服务的,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
文 本 阅
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 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读 答案: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
备 考 指
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 梦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
导 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案将通过新闻类文本的阅读与理解,让学生能够掌握专门领域内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及不同阅读策略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新闻类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2. 熟悉和掌握专门领域内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 学习并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三、教学难点1. 学生掌握专门领域内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的难度2.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英语新闻类文本的难度高于常规的英语阅读四、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包括以下项目:1. 阅读新闻类文本并理解其含义2. 学习阅读新闻类文章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3. 商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4. 阅读策略的学习和实践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将包括以下项目:1. 指导学生进行新闻类文本的阅读和理解2. 鼓励学生分析和讨论新闻类文章中的商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3. 使用小组讨论来学习不同的阅读策略4. 多媒体展示和电子技术的使用来辅助学习六、教学过程安排1. 阅读新闻类文章并检查理解2. 不同的学生小组发表对新闻类文章的看法并探讨专门领域内的商业英语3. 学生组织策略性的小组讨论4. 教师向学生介绍新闻类文章中的学习技巧和实践方法5. 学生完成小组项目并提交书面报告七、教学评估学生将针对以下项目进行评估:1. 阅读新闻类文章的理解能力2. 向他人展示和表达对新闻类文章的看法和分析3. 熟练掌握商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4. 学生的阅读策略八、教学参考系统1. Newsweek, The Economist, 等新闻类杂志2. 邮箱活动,广播比赛,谈判活动,网络阅读,单元测试等资源3. 新闻类文章的电子版,以及多媒体展示和辅助材料九、结语阅读新闻类文章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悉特定的领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到新闻类文本阅读的乐趣,而且可以更快地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总之,阅读新闻类文章是一种有益于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十 实用类文本(一) 新闻阅读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专题十实用类文本(一)新闻阅读新闻的文本类型众多,既有短小精悍的消息,也有篇幅较长的访谈、通讯、报告文学等。
从文本的呈现形式来看,新闻文本既可以是单则材料的连续性文本,也可以是多则材料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从高考实际来看,非连续性文本是重点、热点。
第1讲非连续性文本整体感知与选择题的解法一、做真题,文本初感知——明特点[典例](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材料一: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
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材料二:(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注: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
集中度是目标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观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
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
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
高考语文常考实用类文本答题方法总结——新闻类 教案
高考统编版语文实用类文本答题方法总结--新闻类内容要点总结:壹解读新闻内容--材料信息、主要内容的概括贰解读新闻结构--新闻结构的合理性与独特性叁解读新闻主题--新闻标题的艺术性肆解读新闻写法--新闻语言的形象性壹、解读新闻内容--材料信息、主要内容的概括新闻和其它叙事性文体一样。
须具备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这六个要素也是我们所要讲的“新闻要点”。
在阅读新闻时,尤其是阅读较复杂的新闻时,要有意识地先明确这些“新闻要点”,对其圈点勾画。
然后通篇审阅这些标识,我们就容易明确新闻事件的梗概,这也为解答其它三个方面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答题方法】1.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
审读题干,明确答题的方向后:再通读全文,筛选相关信息,着眼于全文来分析,尽量把问题涉及的信息找全。
同时,也应明确六要素,把握新闻要点,了解各方观点或作者倾向。
2.整合信息,分条作答。
整合信息时,要善于利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句。
摘引关键词句,删除次要语句,将提取的中心词,关键语句进行组合、改造、变换,然后分条作备。
贰、解读新闻结构--新闻结构的合理性与独特性【考题形式】(1)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是新闲构成的哪部分?分析它的作用。
(2)新闻一般按事件发生的顺序安排结构,本文为什么提前告知事件的结果?(3)新闻(访谈)的思路或结构安排是怎样的?【答题角度】①内容:作者写出了什么具体内容:主旨:是否深化或升华;③技巧:叙述方式--倒叙、括叙、顺叙;④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结构是否完整,题目和内容是否呼应,首尾是否呼应;⑤读者:读者能否想到,是否吸引读者。
示例:以《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为例: 【提问】全文有四个小标题,分别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它们之间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答案】1.不可以调换。
[先明确观点]2.本文的四个小标题是以时间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讲述了袁隆平水稻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讲义+Word版含答案.doc
专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考情纵览阅读素养一、新闻文体特点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具有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等特点,其主要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分类1.消息消息又称短讯、简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形式。
消息的特点: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短——篇幅短小,中心唯一,用重点说话。
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①标题: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或肩题(引标):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
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常见的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主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或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
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
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消息的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消息的写法: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
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
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
2.通讯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
从报道对象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从内容上看,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上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从时效上看,通讯的采访较为费事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
实用类文本新闻材料的阅读
从四则材料看,南水北调工程相关人 员有哪些可敬可佩之处?请作简要分析。(8分)
材料一:
1、 34万库区移民告别故土迁徙 2—3、移民强度大速度快,成功离不开群众的付出牺牲 4—6、以赵久富为例,说明移民巨大的付出牺牲 参考答案: ①顾全大局 (甘于奉献) : (移民) 为了国家的发展离开故 土,舍小家为大家; ②积极进取: (移民) 寻找多元的致富出路,摸索发展生 态农业; ③严谨:(建设者)高标准、严把关,保证工程质量; ④创新: (移民干部)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活力; ⑤有担当: (建设者、移民干部)尽职履责,做好本职工作。 (每点2分,答对4点即可,共8分。意思对即可。)
异:①材料一以赵久富为例说明移民群体付出与牺 1、 中线工程的难题是移民。 牲;材料二以南阳市为例突出政府的努力。 2 —3、34.5万移民规模大、时间短、速度快。 ②材料二,和日本对比更突出我国完成移民工程速 度快、用时短。并提到了对移民的对口帮扶问题。 4 —6、南阳政府:治理污染、财政损失、希望对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口帮扶。
以下答案的问题在哪?如何避免?
要点遗漏
整体把握 逐段筛选 列表比较
材料二:
1、 中线工程的难题是移民。 2—3、移民规模大、时间短、速度快。
4—6、南阳政府:治理污染、财政损失、希望对口帮扶。
阅读材料二与材料三,在丹江口库区, 为确保清水永续北送,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请简要概括。(6分)
材料二:
1、 中线工程的难题是移民。
2—3、移民规模大、时间短、速度快。
4—6、南阳政府:治理污染、财政损失、希望对口帮扶。
参考答案: ①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 保持规划”,坚决取缔致污企业; ②积极开展对口协作,设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 基金,用于生态建设; ③扶持库区移民改变生活生产方式,建起生态 种养基地。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25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传记)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考点25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图表信息及任务传记类阅读近两年来,新高考的信息类阅读主要选择论述类文本为命题对象,但信息类阅读既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也包括实用类文本阅读,在高考命题日益灵活的当下,实用类文本也应纳入复习备考的范围。
其中新闻类文章作为新教材的独立单元包括人物传记,人物通讯等体裁文章作为作为轮考点不应被忽略。
新闻类文章的选择题跟论述类做题思路是一致的,这里重点针对新闻类文本的主要文体知识及常考主观题目进行概括梳理分析。
考向一新闻类图标信息类【真题再现】(2022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利用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之一,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发现和利用,使不少两性花植物,如高粱、向日葵、甜菜等作物的杂种优势能广泛应用于生产。
近年来,我国的杂交水稻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摘编自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材料二:遗传育种学界对水稻这一严格自花授粉作物具有杂种优势现象普遍持否定或怀疑态度,袁隆平根据自己对水稻的长期观察,经过与玉米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现象的比较后,对水稻无杂种优势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袁隆平于1964年正式开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两年后终于发现水稻具有杂种优势。
根据高粱、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经验,他将这种杂交思路用于水稻物种上,由此提出了“三系法”籼稻杂交路线。
所谓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
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育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
从“三系法”的操作程序上讲,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找到合适的不育系材料。
在认真总结多年来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袁隆平终于认识到,后代不育性状的不理想是亲本的亲缘关系太近造成的。
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与亲本的亲缘关系呈正相关,即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育性状就越明显。
考点07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讲义)(解析版)
考点07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讲)一、必备知识(一)新闻的文体特征【新闻特点】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文体特点】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
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第一步“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
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迅。
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之新闻阅读
消息又 称简讯 、 讯或快 讯 , 短 是新 闻报道 中最 简练 、 短小 的一 种体裁 。消 息的特 点是 真、 、 , 有“ 短 快 具 六要 素 ” 。一 条消 息一 般 由标 题 、 导语 、 主体 、 背景 、 结尾 五部 分组 成 , 其
中不 可 缺 少 的 是 标 题 、 语 和 主 体 。 导
一
柠0 《 己 _g D
现 j 闱 读 弋天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e新闻阅读
◇ 李金 华
一
、
考 点击 点
j . .
L1
新 闻是 书面 或 口头传播 的最 近发 生或 发现 的 引发公 众兴 趣 的事件 。新 闻 的内涵 比 较丰 富 , 以同学们必 须掌握 相关 的文体 知识 。 所
骤地展开 ; ②每个问题明确单一; ⑧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 ; ④所用语句是平 实
的 、 语化 的。 口
5 特 写 .
特写 就 是借 用 电影拍 摄特 写镜 头 的手 法 , 过 形 象描 绘 再现 现 实生 活 中 富有特 征 通
的片段 , 给读 者留下鲜 明深刻 印象的新 闻体裁 。 写一般 用于再 现重大事 件的一 个片段 特 或者变 化中的一个 场景 , 中文学手 法运用较 多 , 其 感情充 沛 , 憎分 明。 爱
三 、链接 高考
例 1 ( 0 9年 高考 山 东卷 ) .20 阅读下面 的访谈 , 完成 下题 。
① 杨澜( 以下简称“ )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 杨” : 台北、 高雄、 美国、 香港, 哪一块地
方是 您最心 爱的?
余 光 中( 以下 简称 “ ” : 余 ) 这很 难说 。 有人说 我是 乡愁 诗人 。 我写过好 多 乡愁诗 , 可是
47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选择
2.主体 (1)访问者根据事先拟定的问卷对访谈对象进行提问。提问的 方式有: ①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发 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②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③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④旁问: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 氛。
(4)背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 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价值,表明作者的观点,衬托、深 化主题等。
(5)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 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 可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
4.写法 消息一般都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写法,即先说结果,再说事情 的起因、经过;先说主要事件,再适当补叙其他相关事件。特殊 写法还有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 三、通讯 1.概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 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的一 种新闻文体。
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背景和结语有时蕴含 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也可省略。
(1)标题: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 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①引题(引标),重 在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②正题(主标),重在对消 息内容的高度概括;③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 要。
四、特写 1.概念 特写,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通过多 种表现手法作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 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2.分类 (1)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生动形象。 (2)事件特写: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景。 (3)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类文章阅读之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复习目标】1、整理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知识系统和答题技巧2、找出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瓶颈及其解决办法3、适当训练,提升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解题能力,提高分数。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2012年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对国民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了0.38本。
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与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
与2012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5个百分点。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5.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
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5%,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多元化阅读需求,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作征文活动在内的多种全民阅读活动。
(《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23日01版)材料二今天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
每逢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又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更有论者对国人“恨铁不成钢”,呼吁国人千万别成为“屏奴”,要多读纸质图书。
(摘自2014年4月23日《北京青年报》)材料三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人们不是不阅读,是阅读的方式在变。
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巨大冲击,习惯了网络浅阅读的民众,难有耐心阅读“大部头”,从阅读纸质书变成电子书、微博、微信。
但带来的问题是,只能获取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要领略经典著作深刻的美,需要时间和耐心。
(摘自央视网《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2014年4月25日)(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A.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的“阅读危机”问题,而且都认为是新媒体的兴起带来了阅读形式的改变,造成了危机。
B.材料一表明中国人主要倾向于阅读纸质书,因此材料二和材料三涉及的“屏奴”和网络浅阅读现象,并不是很严重。
C.材料一对阅读现象的考察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更像新闻评论,其新闻价值有限。
D.三者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中国面临的阅读问题,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的阅读情况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好。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二项是()(4分)A.三段材料来源不一,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选择在“世界图书日”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有应景的嫌疑。
B.相对而言,《中华读书报》的专业性最强,《北京青年报》和央视网虽然有宏观视野和专家言论,还是显得不够专业。
C.对于同一阅读现象,“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屏奴”“网络浅阅读”等用词的区别,表征了媒体的利益倾向。
D.三家媒体发布关于阅读现状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文明中国”的诉求。
这说明三者都是国家的喉舌,服务全民。
E.三家媒体的读者群体不一样,为了适应读者,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因而文字上的阅读感觉大不相同。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的阅读形式的理解。
(5分)【答案】:①浅阅读是快餐式、随意性、碎片化、享乐化的阅读,它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
对我们了解社会、增长学问、开阔眼界、陶冶性情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浅阅读获取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而习惯了浅阅读的人们也难有耐心品味经典著作,不能领略经典著作的深刻之美。
它容易使人们把读书当作一种休闲方式或者获取某种利益的途径。
②深阅读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它以获取知识和能力、提升自身为目的,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
它可以避免碎片化的心灵浮躁和浅薄。
可以领略经典著作的深刻之美。
③不管是浅阅读深阅读,我认为各有千秋,可以各取所需。
“深浅”可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题型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材料一】3月24日,在渭南师范学院,汉阳陵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大学生讲授穿着汉服的礼仪。
当日,一场主题为“传承历史文化培育人文情怀”的穿汉服、学礼仪活动在渭南师范学院举行。
大学生通过学习汉服文化知识、汉族礼仪、汉服展示等活动,感受中华文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身着汉服在汉阳陵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汉代体育游戏——投壶,在互动与交流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渭南新闻网记者崔正博报道)【材料二】我们小组就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与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展开了调查。
调查对象主要是楚雄师范学院在校学生。
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37%)最多。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课堂教育,我们选取了三个历史典故——“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进行调查,有67.5%的同学仅仅是“了解一些”,还有16%的同学甚至“不了解”。
我们还就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进行了调查,以“对武则天评价”为例,选择“没考虑过此问题”和“不清楚的”分别为15%和17%,“完全否定”的占16%,“完全肯定”的占20%,而选择“功过参半”的占31%。
对四大文学名著,“都没有看过”和“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受访者共计5%,而“多次看过”、“都看过”和“看过其中一两部”的比例分别有20.7%、31.5%、42.8%。
——节选自《关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材料三】我不赞成对民国文化和上海三十年代文化的简单肯定和赞美,特别是虚构出来的关于民国文化和上海三十年代文化的美丽“神话”。
我并无意于简单地彻底否定什么,只是想提醒,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全面的眼光和胸襟,去对待文化,去看取历史。
2003年参加上海城市精神大讨论,我在《城市:寻找精神的力度》一文中写道:“当我们赞美着名门淑媛从豪宅楼梯上风情万种款款而下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到杨树浦走在瑟瑟寒风中面黄肌瘦的芦柴棒、小珍子。
”其后,我在各种文化研讨中不断提出,民国文化和上海三十年代的文化有其鲜明特色,也有它值得肯定的历史业绩,特别是作为民族历史进程的一个环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简单、粗暴地否定,不是科学的态度。
但我不赞成对民国文化和上海三十年代文化的简单肯定和赞美,特别是虚构出来的关于民国文化和上海三十年代文化的美丽“神话”。
“民国神话”把民国政治虚幻成一个民主自由的天堂和乐园。
一位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把民国描绘成“民主受尊重的时代”。
具体就是“记者在报上骂了当政者,骂也就骂了,当政者硬着头皮,装不知道。
学生上街游行,抗议政府行为。
不管做得多么过火,都欺负到警察头上了,就是不敢镇压”。
当时文化是不是有想象中那样大的自由尺度,其实只要稍微查查资料,就可以搞得明明白白的。
略举一条:1934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在上海查禁文艺图书140余种。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二集》后记有非常详细的记载。
1924年到1934年,前后禁止发行887种书刊。
(毛时安《学者:我不赞成对民国文化的简单肯定和赞美》有删节)【材料四】3月19日,光明日报和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伦理学会主办的尧舜禹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研讨会在京举行,40多位专家学者,就尧舜禹与“古中国”、尧舜禹与核心价值观、尧舜禹与德孝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李学勤在会上作了题为《德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的精彩发言。
发言中,他说:孔子编《尚书》为什么从《尧典》《舜典》开始?是因为《尚书》不是一个单纯历史事实的教材,而是对于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文化根源的一种阐述、一种陈述,尧舜禹体现了德孝基本范畴的起源,特别是大舜在中国历史上被认为是德、孝这种精神范畴的典型代表。
尧舜禹在中国妇孺皆知,他们身上寄托了中国传统文人,特别是儒家的最高政治力量和人格追求。
尧舜禹文化以强劲的生命力和号召力滋养着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塑造着中国人的历史意识、天下情怀和人格气象,激发了中国人追求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责任感、使命感,成为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更好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需要我们不断地在理论和实践、宣传引导上进行探索总结,丰富完善。
新时期尧舜禹文化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资源、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有赖于政府的精准决策、积极推进,有赖于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伦理学、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有赖于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
(《在传统文化中探寻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的内涵——尧舜禹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研讨会内容摘要》有删节)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材料一中渭南师范大学生的做法说明通过学习汉服文化知识、汉族礼仪、汉服展示等活动就可以完全感受中华文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B.材料三划线句子运用的数据表明当时民国文化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大的自由尺度,不能把民国政治虚幻成一个民主自由的天堂和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