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难点及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比热容热值的理解及相关计算(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比热容、热值的理解及相关计算(精练)
一、选择题
1.对下列物理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热值用于描述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本领
B.功率用于描述做功的多少
C.比热容用于描述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多少
D.温度用于描述物体所含热量的多少
2.下列是某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
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C.燃料的热值只决定于燃料的种类
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燃烧的充分程度无关
3.在下列各种情况下,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瓶矿泉水喝了一半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铜加工成了铜环D.15℃的煤油加热到40℃
4.广西梧州苍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梧州市龙圩区苍海新区,是兼具湿地功能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湿地公园能很好地调节气温,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A.热值B.比热容C.热量D.内能
5.下列过程中物理量发生改变的是()
A.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的密度
B.一盒牛奶喝掉了一半后的质量
C.一桶汽油燃烧掉一半后的热值
D.一瓶水喝掉一半后的比热容
6.10月31日,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火箭以液氢为燃料是因为氢具有()
A.较大的密度B.较大的热值
C.较高的沸点D.较大的比热容
7.实验时,用酒精灯加热过程中,酒精灯内酒精的物理量没有改变的是()
A.质量B.体积C.重力D.热值
8.煤油的热值为4.6×107J/kg、比热容为2.1×103J/(kg•℃),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页(共19页)。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对质量和密度的理解(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对质量和密度的理解(精练)
1.在用水银体温度计测量发烧病人的体温过程中,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A.温度B.体积C.密度D.质量
2.根据生物学家的报告,人体内水分约占人体总质量的70%,那么一个普通中学生体内的水分最接近()
A.1kg B.10kg C.35kg D.70kg
3.下列过程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在铁片中央用电钻钻出一个小孔
B.铁块从北京运到上海
C.工厂里把铁块压成铁片
D.铁水凝固成铁块
4.下列关于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瓶里的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变大
C.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质量都相同
D.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5.如图所示,中国空间站里,航天员是靠“飘”来移动的,如果没有空间站舱壁上的“抓手”,
)
他们就会在舱内飘来飘去。
从地面到空间站,他们的质量(
A.变小了B.不变C.变大了D.变为零
6.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会发生改变的是()
A.密封在碘锤中的碘升华前后
B.一支粉笔书写后变短
C.从教室拿到物理实验室的物理书
D.把一块橡皮泥捏扁前后
7.将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放入冰柜中,瓶内的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A.内能B.密度C.质量D.体积
第1页(共14页)。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热点考点难点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g 的沙子和水加热。
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问:(1)图a 、b 中,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像? (2)加热2min ,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答案】(1)图a ;(1)4.2×104J ;(1)0.9×103J/(kg·℃)。
【解析】 【分析】(1)用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沙子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再利用公式Qt cm∆=进行分析;(2)从图像可知,加热满2min ,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从而可知和水的温度变化,已知水的质量和比热容,可利用公式Q cm t =∆吸计算水吸收的热量;(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所以2min 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也相同,由图a 得出沙子温度的变化量,再根据Qc m t=∆计算沙子的比热容。
【详解】(1)由题知,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且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吸收相同热量时(加热相同时间),由公式Qt cm∆=可知,沙子升高的温度多,所以图a 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2)由b 图像可知,加热满2min 时,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则加热满2min 时水吸收的热量:()()344.210J/kg 0.2kg 7020 4.210J Q c m t =∆=⨯⋅⨯⨯-=⨯水吸水水水℃℃℃;(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在2分钟的时间内,沙子吸收的热量:44.210J Q Q ==⨯沙吸水吸,因加热2min ,沙子的温度从20℃上升到250℃,由Q cm t =∆吸可得,沙子的比热容:()()434.210J 0.910J/kg 0.2kg 25020Q c m t ⨯==≈⨯⋅∆⨯-沙吸沙℃℃℃。
中考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在人与山崖间有一条铁路穿过,一列火车在人与山之间拉响汽笛,人看见火车冒出烟1s后听到汽笛声,又经过2s后听到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则人与山距离多远?【答案】680m【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如图所示,声音从鸣笛处→人,传播用时1s;声音从鸣笛处→山崖→人,传播用时:(1+2)s=3s设人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2s=340m/s×1s+340m/s×3s得出:s=680m答: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是680m2.如图,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有高度不同的水,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____。
【答案】丁【解析】【详解】当对着瓶口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会振动,空气柱越短,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大,所以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丁。
3.下面是一组有关声的实验,请正确作答.(1)如图甲,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花四溅,此实验是用来探究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如图乙,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的抽出,声音逐_____,若瓶内已抽成真空,将听不到声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丙,小明有节奏地敲击鼓面,鼓面发出低沉的咚咚声.用更大的力敲击鼓面,听到的声音变大,同时看到小纸片跳动的幅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表明鼓面振动的_____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4)如图丁,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的频率逐渐变_____(选填“大”或“小”),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低,这表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有关.【答案】A 减小真空不能传声变大幅度小频率【解析】【详解】(1)[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花四溅,说明了发声体在振动,故选A;(2)[2][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把瓶内的空气逐渐的抽出,声音逐减小,若瓶内抽成真空,将听不到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3)[4][5]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用更大的力敲击鼓面,振幅大,小纸片跳动的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4)[6][7]钢尺伸出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4.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的关系.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和_____两弦线做实验.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2)请你据如图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____点,最低的是按住_____点.【答案】长度 a b A B【解析】【分析】【详解】(1)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和张力有关,在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到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两者的粗细和张力相同,所以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长度的关系.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应该控制他们的长度和张力相同,满足该条件的是a和b两弦线.(2)按住AC两点比较,按住A点时弦较短,所以发出的音调较高的是按住A,发出的音调较低的是按住C按住BC两点比较,按住B点时弦较粗,所以发出的音调较高的是按住C,发出的音调较低的是按住B,所以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A点,最低的是按住B点.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它说明了__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答案】乒乓球弹跳起来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空气铃声越来越小真空不能传声【解析】【分析】【详解】(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敲击右面的音叉,左面的小球跳起来了,说明空气可以传声;(4)瓶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真空不能传声.6.下图中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知识,做过的一些探究性实验:(1)其中可用来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有:________(填序号)(2)图①实验中在抽气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3)图④实验中将鼓面上放一些纸屑,其研究方法是:________;(4)图⑤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的关系.(5)图⑧实验说明:________.【答案】②⑥闹钟铃声的响度逐渐变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转化放大法音调的高低与频率声音具有能量【解析】【分析】【详解】①钟罩实验探究的内容为声音传播的条件;②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探究的是声音产生的条件;③水中敲击石块能听到声音,探究的是水能否传声;④探究的是响度与振幅的关系;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⑦探究的是管乐器的音调与空气柱长短的关系;⑧探究的是声音与能量的关系;故其中可用来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有②⑥;在图①中向外抽气,闹钟铃声的响度逐渐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图④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发现纸屑跳动幅度不同,因鼓面的振动幅度较小不易观察,放上纸屑将其振动放大,故称为转化放大法;在图⑤中用不同的速度划过木梳,由于运动快慢不变,即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故探究的是音调的高低和物体的振动快慢关系;在图⑧实验中,烛焰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7.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光现象的识别及解释(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光现象的识别及解释(精练)1.如图所示是一些光现象的实例,其成像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手影“兔”
B .路灯下的影子
C .水中倒影
D
.小孔成像
2.阳光明媚的三月,旅游景点双溪曹大海(如图)游人如织,在游湖赏花过程中,游客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看到的一些美景进行分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阳光下桃花和游人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湖水中白云和柳树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透过清澈的湖水看到湖底变浅,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D.湖畔桃花能被游人看到,是因为桃花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图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虽然杂乱无章,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第1页(共15页)。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精练)
一、选择题
1.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之和。
有两个阻值分别为R1=12Ω和R2=10Ω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总电阻为()
A.6ΩB.22ΩC.15ΩD.9Ω
)
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1、L2均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B.灯L1和灯L2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
C.越亮的灯泡通过的电流越大
D.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
3.两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因为导体串联相当于()A.减小了导体长度B.减小了导体横截面积
C.增大了导体横截面积D.增大了导体长度
4.一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A”字样,把它和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入电路,则电路的总电阻变化范围是()
A.0~10ΩB.0~50ΩC.0﹣60ΩD.10Ω~60Ω
5.a、b为两段材料、长度均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电阻丝。
将它们按如图所示串联在电路中,
)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电阻丝a的阻值较大
B.电阻丝a两端的电压较大
C.流过电阻丝a的电流较大
D.两电阻丝串联后,总阻值变大
6.判断一个电阻是否能等效替代另外两个串联的电阻,主要看()
第1页(共20页)。
(整理)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重难点及例题分析全册精品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重难点及例题分析(全册精品)第一章声现象一、复习要点(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2的探究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课本P14的探究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本P14图11--4的演示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补充: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课本P19的演示实验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题训练——运动和力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题训练——运动和力一、单选题1.各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属于二力平衡的是()A.B.C.D.2.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动能一定不变,机械能可能改变B.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只能做方向向下的运动C.手提水桶时手上出现压痕,是因为水桶受到的重力作用在手上D.物体运动的速度突然减小,惯性也减小,是因为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3.下列足球比赛的场景,关于力和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最终停下来,是因为足球不受力B.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力的作用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C.运动员用头将迎面飞来的足球顶回去,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守门员一脚踢出放在地面上的足球,足球给脚的力和脚给足球的力是一对平衡力4.课堂演示实验时,老师让小钢球从斜面滚下,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经过一条形磁铁附近,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小钢球在桌面上作曲线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小钢球在桌面上滚动速度越来越慢,说明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D.小钢球在桌面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5.在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伟大思想指引下,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产航空母舰001A型的排水量是7万吨,满载时所受海水的浮力为7×107NB.国产歼20战机是利用空气的浮力直接升空的C.国产直-18F反潜直升机悬停在空中时所受升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当向悬浮于水中的国产潜水艇的水舱充水时,潜水艇会逐渐浮出水面6.2021年4月13日,中国女足凭着“不畏强敌,顽强拼搏”的精神,成功晋级东京奥运会决赛圈。
足球运动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足球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踢出去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C.踢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D.用头顶足球时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7.如图所示,擦窗机器人能凭借自身底部的真空泵和吸盘吸附在玻璃上“行走”,带动清洁布擦拭玻璃。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_____.如下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_____。
【答案】40℃ -22℃【解析】【详解】[1]因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设不准确温度计示数y与真实温度x之间满足方程:y=kx+b;将y=97℃时,x=100℃和y=2℃时,x=0℃分别代入方程,得:97=k×100+b;2=k×0+b;解方程组得:k=95100,b=2,故方程可变为:952100y x=+,根据题意,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可知,x=y,代入方程可得解为:x=40℃;[2]由图知,温度计10℃之间分成5等份,所以一等份代表2℃,也就是分度值为2℃;“20”在“10”的下端,说明温度低于0℃,为-22℃。
2.(1)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分钟时冰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实验室现有:A.水银温度计(﹣20℃~120℃);B.酒精温度计(﹣80℃~60℃);C.体温计;D.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_____(选填“A”、“B”、“C”或“D”);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
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____(选填“甲”或“乙”)。
【答案】不变晶体固液共存自下而上 A 甲【解析】【详解】(1)[1][2]从图乙可以看到冰在熔化过程,从第2min到第8min,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以知道冰是晶体;[3]第6min时,冰的温度还是不变,此时有一部分冰已经熔化成水,但没有全部熔化,应该处于固液共存态;(2)[4]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因为不能确定温度计的具体高度是多少;[5]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因为水沸腾时,温度能达到100℃,酒精温度计最高温度只能是60℃,体温计、寒暑表这两个量程也不够大;[6]水沸腾前,温度不均匀,烧杯上面的水温度较低,下面的水温度较高,下面的热气泡上升遇上低温的水时,一部分会液化成水,那么气泡会变小,故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甲。
中考物理重难点专练03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一声光学)(含解析)
专项一声、光学重难点03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物距(u)成像的特点像距(v)主要应用大小倒正虚实u>2f 缩小倒实f<v<2f照相机、摄像机u=2f 等大倒实v=2f复印f<u<2f 放大倒实v>2f投影仪、u=f 不成像获取平行光u<f 放大正虚放大镜2.望远镜一般由2个透镜组合而成,靠近眼睛的一端相大于放大镜,另一端相当于照相机。
显微镜一般也是由2个透镜组合而成,靠近眼睛的一端相当于放大镜,另一端相当于投影仪。
3.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折射能力变强,看远处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折射能力变弱,看近处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用凸透镜矫正。
4.实验探究:实验时要调整蜡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解题思路】常见考题:1.判断透镜焦距范围,成像特点。
解题方法:(1)根据成像规律中物距和像距的关系以及成像特点,运用不等式综合求解。
(2)利用成等大实像时u=v=2f求解。
(3)利用凸透镜能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该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求解。
2.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图:分清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牢记三条特殊光线。
特别注意:只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才能会聚于焦点;凹透镜是反向延长线会聚于焦点。
多练习下图,既能掌握透镜作图,又能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真题再现】1.(2019湖南湘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cm B.7cm C.10cm D.16cm【答案】C【简析】解这类题的一般思路:确定距离是物距,还是相距,这里均是物距。
u1=14cm,u2=8cm.再看成像性质,根据成像规律,确定物距和焦距的关系。
当u1=14cm时成放大实像,所以有2f>14cm >f;当u2=8cm时成放大的虚像,故7cm<f<14cm。
综合两个不等式可知8cm<f<14cm,C正确。
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声现象问题求解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阅读《“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回答问题“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是340m/s,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绕地球三圈.1961年,前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7000Hz 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4Hz-8Hz的次声能在人的胸腔和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及肺壁受损.军事的次声波武器,就是产生的次声波与人体发生共振,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和变形,而造成人体损伤以至死亡的一种武器.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其恐怖程度可见一斑.1948年初,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过后,全船海员莫名其妙地死光.在匈牙利鲍拉得利山洞入口, 3名旅游者齐刷刷地突然倒地,停止了呼吸.50年前,美国一个物理学家罗伯特·伍德专门为英国伦敦一家新剧院做音响效果检查,当剧场开演后,罗伯特·伍德悄悄打开了次声仪器,仪器无声无息地在工作着.不一会儿,剧场内一部分观众便出现了惶惶不安的神情,并逐渐蔓延至整个剧场,当他关闭仪器后,观众的神情才恢复正常.这就是著名的次声波反应试验.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也有一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能听见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狗(15Hz-50000Hz)、大象(1Hz-20000Hz)、鲸(15Hz-10000Hz)、水母(8Hz-13Hz).能发出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大象(用脚踩踏地面发出次声波)、鳄鱼(靠震动背部发出次声波)、老虎(虎啸拥有次声波的威力,可以震错位人的耳朵关节,声音由低到高,能传播很远).既能发出次声波又能听到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大象和鲸鱼.可见,在自然灾害面前,动物往往能提前预警,不是没有道理的.(1)苏门答腊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约为120000km,则这次次声波传播的时间约为____________h.(保留整数)(2)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损失很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因此,次声波可以传播的很远.(3)次声波武器主要利用了次声波可以很好的传递_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4)大象可以通过叫声或脚踏大地向同类传递信息,要想给较远地方的同类传递信息,大象应该______________(选填“吼叫”或“用脚踩踏大地”).【答案】98小能量用脚踩踏大地【解析】【分析】【详解】(1)[1]次声波绕地球三圈走过的路程81.210m s =⨯,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v =,这次次声波传播的时间约为81.210m 352941.18s 98h 340m/ss t v ⨯===≈ (2)[2]由材料“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可知,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损失很小;(3)[3]由材料可以知道,次声波武器可造成人体损伤以至死亡,这主要利用了次声波可以很好的传递能量;(4)[4]由材料可以知道大象用脚踩踏大地可发出次声波,这次声波能传播的距离较远,可以给较远地方的同类传递信息,而吼叫的声音相对来说传不了多远.2.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挂在钟罩内,如图所示:用抽气筒把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声音 _____;此实验可以推理得出______的结论 。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物态变化的识别及吸放热判断(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物态变化的识别及吸放热判断(精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初夏,清晨林中弥漫白雾
B.俗话说“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
C.严冬天气,冰冻的衣服变干
D.深秋,玉溪出水口生态公园大道两旁的柿子树上的柿子挂满了白霜
2.“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对于摩托车驾驶人来说,头盔就是“救命盔”。
天气变冷后,妈妈骑电动时头盔面罩会起雾变模糊影响视线,于是小丽查阅资料将洗洁精涂抹到头盔面罩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于面罩起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妈妈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汽化形成的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D.水雾的形成需要放热
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4.固、液、气三态是物质常见的状态,某物质可通过如图所示的方法在三态之间转化。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为液态,乙到丙是熔化B.乙为液态,乙到丙是汽化
C.丙为气态,丙到甲是液化D.甲为固态,甲到乙是凝华
5.如图所示,2022年2月北京怀柔出现了美丽的雾凇景观,雾凇是低温时水蒸气直接从气态变成乳白色冰晶附着于树枝上形成的,雾凇的形成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第1页(共11页)。
中考物理难点攻克 滑轮组的绕法
中考物理难点攻克滑轮组的绕法滑轮组1、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G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绳 = 倍重物移动的距离 h物,,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绳= 倍重物移动的速度v物。
4、判断绳子根数(n)的方法:方法(一):从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数直接与动滑轮相连的根数即为 n的值,其中,绳子自由端方向向上的要数上。
方法(二):已知G和F,求绳子的根数,则n= G/F ,若n不是整数,则小数点“只入不舍”例已知G=960N,F=400N,求绳子的根数n= 960/400 = 2.4 = 3 方法(三):已知s和h,求绳子的根数,则n=S/h例如:已知s=6m,h=2m,求绳子的根数n= 6/2 = 35、绳子的绕法(一)已知绳子的根数,画绳子的绕法---------奇动偶定--------若绳子的根数为奇数,绳的固定端接在动滑轮上,然后绕到定滑轮上,由内向外绕;若绳子的根数为偶数,绳的固定端接在定滑轮上,然后绕到动滑轮上,由内向外绕(二)使用滑轮组时要最省力,则绳子的根数应为奇数,再根据“奇动偶定”,绳的固定端接在动滑轮上,然后绕到定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三)使用滑轮组时既要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则绳子的根数应为偶数,再根据“奇动偶定”, 绳的固定端接在定滑轮上,然后绕到动滑轮上,由内向外绕5、装滑轮组方法:第一、求段数:根据公式 G/F 或 S/h 求出绳子的股数。
第二、定个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N.动.,当绳子的根数n为奇数时,N动= 21-n,当绳子的根数n为偶数时,N动=2n,确定定滑轮的个数........N.定.,一般按“一动配一定”来确定定滑轮的个数,N定=N动,若绳子的根数为偶数,则由“偶数减一定”得到N定= N动-1,若方向要发生改变(人在地面上拉物体),则由“变向加一定”得到N定=N动+1。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亮点专题精练—与斜面模型有关的问题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亮点专题精练—与斜面模型有关的问题1.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光滑斜面的顶端自由下滑经过A点到达斜面底端,如果小球经过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为50J,若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小球到达底端时动能大于50JB.小球从顶端到达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大于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D.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等于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答案】ABD【解析】A.小球在光滑斜面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所以在A点机械能等于在斜面底端机械能,小球在底端机械能等于动能,这个动能等于A点机械能,A点机械能等于小球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所以小球在底端动能大于在A点重力势能,也就是大于50J;B.小球在光滑斜面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小球从顶端到达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等于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D.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等于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
2.如图所示,一个玩具弹簧放在斜面上端,将弹簧弯曲一定程度后释放,弹簧沿斜面向下翻滚.弹簧在运动过程中,有哪些机械能发生了转化()A.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B.只有动能和弹性势能C.只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D.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发生了转化【答案】D【解析】弹簧沿斜面向下翻滚的过程中,形变量减小,弹簧势能减小;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所以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热能都发生了变化,故选D。
3.如图所示,滑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B.滑块所受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C.滑块受到重力、弹力的作用D.滑块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物体匀速下滑,受力平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求解,注意不能分析下滑力.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A错误;B.物体受到的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故B错误;C、D.物体匀速下滑,受力平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下滑力是效果力不能分析,故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4.如图所示,实心铅球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指出铅球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请用力的示意图作出铅球受到的重力和挡板对铅球的支持力.【答案】铅球受到重力、斜面对其的支持力、挡板对铅球的支持力。
中考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解析
1.小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
小红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这时,她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那么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小于两
③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 30cm 2 f ,得: f 15cm ;
像距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即 f 16cm 2 f ,得: f 8cm , f 16cm ;
综合以上条件得: 8cm<f <15cm ,故③正确;
④将近视镜片,即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像
【答案】B
【解析】Biblioteka 【详解】S 通过两个平面镜成 3 个虚像,(因为其中两个重合了),分别是 S1、S2、S3; S1、S2 分别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则不能成像,只有 S3 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且通过凸透镜 的光心,可以成一个实像 S4; S 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由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S′;综上分析,通过该系统,光源 S
7.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度 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 35cm 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 B.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C.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 D.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答案】C 【解析】A. 光屏上能呈现烛焰的像,说明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 A 错误; B. 凸透镜成实像时,都是倒立的,成虚像时是正立的,如图成的是实像,是倒立的,故 B 错误; C. 由图知,物距位于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光 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故 C 正确; D.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投影机的成像特点,而照相机利用的是成缩小实像的规律,故 D 错 误; 故选 C。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 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液体的压强(附答案解析)
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若继续向两个容器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后(不溢出),则
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 p 甲和 p 乙( )
A.ρ甲>ρ乙 p 甲<p 乙
B.ρ甲>ρ乙 p 甲=p 乙
C.ρ甲<ρ乙 p 甲>p 乙
D.ρ甲=ρ乙 p 甲>p 乙
14.如的是( )
二、填空题
16.在一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注入 0.2 米深的水,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
帕。如果注入
的是酒精,要产生同样大小的压强,应注入
米深的酒精。(酒精的密度为 0.8×103
千克/米 3)
17.“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 10909m,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
的新纪录。潜水器在 10000m 所受液体压强为
壶内水的深度为 0.15m,则水的重力是
N,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是
Pa,茶壶
对桌面的压强是
Pa。(g=10N/kg)
20.盛有水的容器中,A、B、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C 处水的深度为
m;C 点所在的
水平表面的面积为 10cm2,则该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N。
三、实验探究题
21.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 U 形管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第 6页(共 21页)
第 2页(共 21页)
A.实验一说明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内部产生的压强越小 B.实验二说明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内部产生的压强越小 C.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内部产生向下的压强大于向上的压强 D.通过观察 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内部被测处压强的大小 7.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液体,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乙,液面高度如图所示。液体内 A、B 两 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 pA、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热点考点难点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_____.如下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_____。
【答案】40℃ -22℃【解析】【详解】[1]因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设不准确温度计示数y与真实温度x之间满足方程:y=kx+b;将y=97℃时,x=100℃和y=2℃时,x=0℃分别代入方程,得:97=k×100+b;2=k×0+b;解方程组得:k=95100,b=2,故方程可变为:952100y x=+,根据题意,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可知,x=y,代入方程可得解为:x=40℃;[2]由图知,温度计10℃之间分成5等份,所以一等份代表2℃,也就是分度值为2℃;“20”在“10”的下端,说明温度低于0℃,为-22℃。
2.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试管、温度计、圆底烧瓶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比较图乙中BC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BC段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物质的温度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①装如图丙的实验装置时,对M、N两个铁圈高度的定位,_______(选填: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先固定铁圈_________(选填M或N),再固定另一铁圈的高度;②你指出图丙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数据记录如表:③第3min温度计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上面戊图中的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④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有同学认为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温度计从沸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_______(填“高”或“低”);(3)生活中使用的电烙铁的烙铁头是一种合金.所谓合金就是不同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融合物或冷却后的固态.如表列出了几种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其中难以与表中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固液共存不变需要 N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 96 a 不变低锌【解析】【详解】(1)[1]该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是熔化过程;[2]晶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2)①[3] [4]因要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好能给烧杯加热,所以需要先点燃酒精灯,组装实验仪器时,应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铁圈N,再固定铁圈N上面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②[5]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③[6]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6个小格处,读作96℃;[7]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是因为水沸腾时上下温度一致,气泡在深度大的水中受到的压强比在深度小的水中受到的压强大造成的,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因为下面的水比上面的水温度高,热胀冷缩的缘故,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④[8]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9]温度计从水中取出读数,由于空气温度低于液体温度,所以示数会下降,导致所测温度偏低;(3)[10]由于金属锌的沸点低,小于其它金属的熔点,因此锌和其它金属无法完成液态时混合.3.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与设计(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与设计(精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判断正确的是()
A.路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B.英语听力时,教室里各个广播是并联的
C.交通路口的红、黄、绿三色指示灯是串联的
D.楼道里的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是并联的
2.下列有关生活中用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的充电宝相当于电路的电源
B.乙图中插入槽中的宾馆房间取电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总开关
C.图丙电路中的各元件完好,此时电路的状态是通路,灯泡发光
D.图丁为路由器通过后排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多台电脑,各接口之间是并联
3.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电灯和一个小电动机同时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要并联B.一定要串联
C.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D.不能实现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1、L2组成的电路为串联的是()
A
.
第1页(共19页)。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热点考点难点及答案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冰在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给出的猜想可知,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四个因素有关,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控制了三个量相同,只有要探究的量发生了变化,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
[2]验证猜想(3)蒸发的快慢与液体面积的空气流动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应控制液体温度和表面积相同,改变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由此可知应选择AD两图;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我国研制的大客机C919于2017年5月5日首飞成功,发动机巡航推力为3.6×104N,巡航速度为920 km/h。
(1)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2)若飞机以巡航速度飞行0.5 h的过程中,耗油1800 kg,求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机械效率。(燃油热值q取4.6×107J/kg)
(7)[10]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初始温度太低或水的质量太大。
3.实验小组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以下的几种猜想:
(1)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3)蒸发的快慢与液体面积的空气流动有关;(4)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3)[4][5]水沸腾时气泡越来越大,最后到达液面破裂,故水沸腾时的现象为图乙所示。由记录的实验表格可知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6]由记录的实验表格可知水额沸点为9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物理难点及答案
2019年中考在即,相信每位同学都在努力的复习,尤其是那些重点难点,查字典物理的名师就为大家整理了2019中考物理难点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难点一
力和机械的难点是对摩擦力的分析
产生摩擦力需要三个条件,即接触面粗糙、物体间相互挤压、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例题:如图①所示。
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
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
A. 4.5牛
B. 3.2牛
C. 3.0牛
D. 2.1牛
分析:本题的考点是二力平衡,数据2中木块受力平衡,因此摩擦力等于3N,当拉力改变时物体速度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但摩擦力与此无关,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次数 1 2 3
木块运动情况越来越快匀速运动越来越慢
弹簧秤读数(牛) 4.5 3.0 2.1
难点二运动和力的关系中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需要注意的是平衡力必须是一个物体同时受的,而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力。
例题:铅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与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与铅笔盒受到的重力
C.铅笔盒受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
D.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分析:平衡力必须是一个物体同时受到的。
C项是一对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
A项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难点三
密度的测量方法
第一个难点就是第十一章中密度的测量方法。
这里主要难在分析误差的产生原因:例如,测盐水的密度怎样避免粘杯。
还有一类题只有天平测牛奶的密度或只有天平测石块的密度。
例题:只有天平怎样测牛奶的密度,写出主要步骤并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结果
步骤:(1)测空杯的质量m1(2)杯中装满牛奶,测总质量m2(3)将牛奶倒出,擦干后在杯中装满水,测总质量m3 结果表达式:ρ=(m2 -m1)ρ水/(m3 -m1)
难点四压强浮力的难点在浮力
请同学们记得,这章很复杂的计算题不会的话问题不大,
初中的物理知识不要求很繁难的运算,但浮力的题比较灵活。
例:如图②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分析:因为无法比较排开液体的体积,这时灵活的应用浮沉规律比较好:以物重为桥梁,甲图浮力小于重力,乙图浮力等于重力,因此答案是(小于),(乙)。
这些,就是2019中考物理难点及答案,希望每位中考学子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