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 (2)
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
分类: ISE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
直接电位法是指样本(血清、血浆、全血)或校准液不经稀释直接进入ISE管道 接触电极作电位分析,测量的是血清水相中离子的活度。与样本中脂类、蛋白 质所占据的体积无关,即不受高蛋白血症和脂血症等情况的影响,推荐使用。 间接电位法是指样本(血清、血浆)和校准液要用指定离子强度与pH的稀释液 稀释后再送入电极管道测量其电位。该方法会受到样本中脂类和蛋白质占据体 积的影响。
第十一章 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
体液(body fluid)
生物体内存在的液体,是人体的内环境。水和电解质是体液 的主要组成成分。
细胞外液( ECF ) 细胞内液( ICF)
细胞间液占 ECF 的 3/4
10.5 L
细胞膜
20 L
毛细血管上皮 血管内液占 ECF 1/4
电解质(electrolate)
(二)体液电解质的生理功用
• 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细胞外Biblioteka a+ 、细胞内K+
• 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 维持肌肉的兴奋:
神经肌肉兴奋性∝([K+]+[Na+])/([Ca2+]+[Mg2+]+[H+])
心肌兴奋性∝([Ca2+]+[Na+]+[OH-])/([K+]+[[Mg2+]+[H+])
离子选择电极法(ISE)是以测定电池的电位为基础的 定量分析方法,其检测原理是检测电极表面电位的改变, 比较测定电极与参比电极表面电位变化的差值大小来估计 样本中钠、钾离子浓度。 Na+测定: 含玻璃膜的钠电极是由对Na+具有选择性响应的特殊 玻璃毛细管组成,钠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随样本 溶液中Na+活度的变化而改变。 K+测定: 含液态离子交换膜的钾电极是对K+具有选择性响应的 缬氨霉素液膜电极,此敏感膜的一侧与电极电解液接触, 另一面与样本液接触,膜电位的变化与样本中K+活度的对 数成正比。
11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B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
pH=pKa+log HCO3
H 2CO3
【参考范围】动脉血pH 7.35~7.45
13
2.二氧化碳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CO2)是 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CO2所产生的张力。临床上PCO2是呼吸性酸碱中 毒的诊断指标。
TCO2(mmol/L)=[ HCO3-](mmol/L)+PCO2(mmHg)×0.03
【参考范围】 23-28mmol/L
17
6.实际碳酸氢盐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指血浆中 HCO3-的实际浓度。即指未接触空气的血液在37℃时分离的 血浆中HCO3-的含量。
正常型
正常
正常
代偿型
恢复正常
异常
失代偿型
异常
异常
25
1.代谢性酸中毒
造成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诱因有: ①各种原因造成的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如严重糖尿病
造成的酮症酸中毒。 ②肾功能衰竭造成H+排泄障碍,酸性物质在体内大量积蓄。 ③碱性物质过多丢失,如严重腹泻或结肠炎造成肠液丢失过
多,血液HCO3-浓度降低。
【参考范围】
成年男性 120-160g/L
成年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16
5.二氧化碳总量
二氧化碳总量(total carbon dioxide contentTCO2)指 血浆中各种形式存在的CO2的总含量,其中大部分(95%)是 HCO3-结合形式,少量是物理溶解的CO2(5%),还有极少量 以碳酸、蛋白氨基甲酸酯及CO32-等形式存在。
钠钾氯与酸碱平衡检验
第十一章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我们知道,人是离不开水的,人体的新陈代谢都是在液体环境中进行的。
体内存在的液体称为体液(body fluid)。
水与电解质是体液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的理化过程。
正常情况下人体有完善的缓冲和调节系统,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相应的水或电解质平衡紊乱,表现不同的病理改变。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电解质检查已经成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很多疾病的重要参考资料。
临床电解质主要是检测体液离子成分。
体液中离子成分很多,其中含量最高且较重要的是钠、钾和氯离子,第一节首先学习钠、钾、氯代谢及其检验。
第一节钠、钾、氯代谢及其检验一、体液中的电解质及其生理功用(一)体液电解质分布体液是体内存在的液体,以细胞膜为界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见幻灯4)。
体液中存在很多离子成分,这些离子称为电解质。
体液中的主要阴阳离子(见幻灯5)。
电解质在体液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幻灯6)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为Na+,主要阴离子为Cl-其次是HCO3-;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是K+,阴离子以有机磷酸根(HPO42-)和蛋白质为主。
Na+、K+离子在细胞内外分布的差异,不是依赖细胞膜对这些离子的通透性不同,而是依赖于膜上钠钾泵的主动转运而实现的(注:大分子蛋白质及Na+、K+等电解质均不易自由透过细胞膜)。
(二)体液电解质的生理功用1.正常情况下,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及容量:细胞内外液中的无机离子含量发生改变时,渗透压会随之发生改变,导致水的跨膜转移,从而影响体液在细胞内外的分布。
其中细胞外液中Na+的含量较高,对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及容量,起到决定性作用。
2.可形成缓冲体系,对体液中的酸、碱起缓冲作用,在维护体液的酸碱平衡中起重要作用:3.电解质对神经-肌肉、心肌兴奋性的影响(见幻灯11)。
低钾---周期性麻痹二、钠、氯的代谢及其平衡紊乱(一)钠、氯代谢1.来源与分布:(1)正常成人钠、氯的来源主要是通过膳食以食盐形式(NaCl)摄入氯和钠,每日需要量约4.5-9g。
检验资格考试之酸碱平衡题目讲解方法1
检验资格考试之酸碱平衡题目讲解方法1酸碱平衡是生理学、生化学、医学等学科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在医疗实践中,酸碱平衡紊乱是很常见的病症,检验酸碱平衡的方法也有很多种。
本文将介绍如何解答酸碱平衡考题。
一、理解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首先,了解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酸碱平衡是指在生物体内,由于代谢活动产生的酸性产物与碱性物质之间的平衡状态。
这个平衡状态是通过吸收或排出酸性代谢产物,同时吸收或排出氢离子和碱性离子来维持的。
二、掌握酸碱平衡评价指标在评价酸碱平衡状态时,常用的指标有血液pH值、血液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液碳酸根离子(HCO3-)、血液BE值等。
了解这些指标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酸碱平衡的状态。
三、学会酸碱平衡检测方法酸碱平衡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酸碱滴定法、电极法、分光光度法等。
每个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应用范围,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四、掌握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症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有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等。
每种紊乱类型都有其典型的症状表现,了解这些症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判断病情。
五、学会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方法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治疗、纠正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等。
对不同类型的紊乱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而且治疗的及时性和临床经验都非常重要。
六、解答酸碱平衡考题的方法在解答酸碱平衡考题时,要非常仔细地阅读题目,理解考察的知识点和所涉及的指标。
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计算,最后得出结论。
在解答考题中,细心认真、思路清晰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掌握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检测方法、紊乱的类型及治疗方法,是保证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正确处理酸碱平衡相关问题的基本保证。
而在解答酸碱平衡考题时,需要细心认真,按照题目要求思路清晰地进行计算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检验科酸碱平衡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酸碱平衡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酸碱平衡是现代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它能够反映人体的酸碱代谢状态以及机体内外环境的酸碱平衡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酸碱平衡检测与分析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通过检测动脉血样品中的pH值、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可以直接反映人体的酸碱平衡状态。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采集动脉血样品,并使用专用的血气分析仪器进行检测。
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酸碱代谢情况,进而指导治疗。
二、尿液分析尿液酸碱平衡分析是另一种常见的方法,它通过分析尿液中的pH 值、尿液酸碱度等参数,间接反映出人体内的酸碱代谢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尿液呈酸性,可能是由于酸负荷的增加或肾脏排酸功能障碍所致;而尿液呈碱性则可能是由于酸排泄增加或肾脏排碱功能障碍所致。
因此,通过尿液分析可以判断人体的酸碱平衡情况,并对一些相关疾病进行辅助诊断。
三、病理组织分析除了血液和尿液分析外,病理组织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酸碱平衡检测方法。
通过检测组织样本中的酸碱平衡相关指标,如组织液pH值、CO2含量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组织细胞的酸碱平衡状态,进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病理组织分析通常需要进行组织取样,并通过染色等技术来观察细胞和组织的酸碱平衡情况。
四、其他检测方法除了上述常见的三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酸碱平衡检测与分析方法,如尿液酸碱负荷试验、胃酸分泌测定、酸碱度计等。
这些方法在特定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酸碱平衡情况。
总结起来,酸碱平衡的检测与分析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科学准确地检测与分析酸碱平衡,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诊断酸碱平衡失调相关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述的酸碱平衡检测与分析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还需参考医疗机构的操作规范和专业人士的指导。
血清钠六项临床意义
血清钠六项临床意义
血清钠六项是指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血清电解质水平,了解其体液平衡情况,从而辅助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一项检查。
血清钠六项包括:血清钠(Na+)、血清钾(K+)、血清氯(Cl-)、血清碳酸氢根(HCO3-)、血清总二氧化碳(CO2)、血清氯化物(Cl-)的检测。
血清钠六项的结果可以提供以下临床意义:
1. 体液平衡评估:血清钠、血清钾和血清氯是体内主要的电解质成分,可以反映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情况。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患者的体液平衡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体液平衡紊乱的情况。
2. 肾功能评估:血清钠六项中的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可以反映肾功能的情况。
肾功能异常常导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通过检测血清钠六项中的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肾功能是否正常,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肾脏疾病状况。
3. 疾病诊断和监测:血清钠六项的异常变化可以提示某些疾病的存在或进展。
例如,高血钠可能与脱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相关;低血钠可能与饮水过多、肾上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相关。
通过监测血清钠六项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总之,血清钠六项的检测结果对于评估患者的体液平衡、肾功能和某些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4.钠钾氯与酸碱平衡及检验项目
2020/10/4
28
意义:
血气分析(analysis of blood gas)与酸碱指标测定是临床 急救和监护病人的一组重要生化指标,尤其对呼吸衰竭和酸碱平 衡紊乱病人的诊断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
内标法标本稀释度大,钠、钾测定与标准元素锂(铯)的测定 同时进行,可减少由于雾化速度、火焰温度波动所引起的误差,其 准确性和精密度均较外标法好,多数实验室采用内标法
2020/10/4
19
2.离子选择电极法
原理:
是当今定量测定钠、钾浓度的量常用的方法,通常选用对 Na+或K+敏感的玻璃膜电极或用缬氨霉素膜制成的K+电极 Na+电极离子交换膜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锂 。
利用血气分析仪可测定出血液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 压(PCO2)和pH值三个主要项目,并由这三个指标计算出其它 酸碱平衡相关的诊断指标,从而对病人体内酸碱平衡、气体交换及 氧合作用作出比较全面的判断和认识。
评价:
2020/10/4
25
4.离子选择电极法
原理:
ISE法是目前测定Cl-的最好方法。氯电极常用氯化银或硫 化银等物质作为膜性材料制成固态膜电极,与参比电极组 合在一起形成复合电极,并与Na+、K+电极组装在同一台 仪器上,使用较方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
2020/10/4
26
【参考范围】
体液中H+浓度,即酸碱度的改变也常与水和电解 质平衡的改变有关。
2020/10/4
8
一、体液中的电解质及其生理功用
(一)体液电解质的分布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检验英文名称:Biochemistry test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132学时理论课学时:60学时实验学时:72学时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简介:《生物化学检验》是以健康和疾病时的生物化学过程为研究目的,通过测定组织、体液的成分,揭示疾病变化和药物治疗对机体生物化学过程和组织、体液成分的影响,以提供疾病诊断、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有用信息的一门学科。
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医学检验专业高素质的高职高专人才所必需的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毕业后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防疫机构、医学科研等单位从事生化检验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具备医学检验专业高素质的高职高专人才所必需的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必须具备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
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才是一门完整的课程,理论与实验同步进行。
理论学时数与实验学时数之比为1﹕1.2。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理论教学(一)绪论1. 目的与要求【掌握】生物化学检验的任务。
【熟悉】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领域。
【了解】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
2. 内容要点生物化学发展简史、研究内容及与医学的关系。
(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1. 目的与要求【掌握】分析试剂的选择与保存;实验方法的分级、标准品分级;实验误差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方法评价实验(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的原理;诊断性能评价的指标。
【熟悉】熟悉纯水的制备方法;实验方法选择的原则和步骤;方法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步骤;方法评价的指标;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的概念。
【了解】水的纯度检查;方法性能判断的指标;受试者工作曲线的应用和用途。
2. 内容要点实验用纯水的制备和纯度检查;分析试剂的选择、保存及实验试剂的配制;实验方法、标准试剂的分级,实验方法选择的原则和步骤;实验误差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方法评价指标与评价实验;诊断性能评价的指标(三)光谱分析技术1. 目的与要求【掌握】光吸收定律;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定性和定量方法。
11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A钠、钾、氯代谢及其检测)
20
【参考范围】
血清钠 血清钾 尿钠
尿钾
汗液钠 汗液钾
135~145mmol/L 3.5~5.5mmol/L 儿童﹤5.0mmol·kg-1/24h 成人130~260mmol·kg-1/24h 儿童(1.03±0.7)mmol·kg-1/24h 成人50~102mmol·kg-1/24h 10~40mmol/L 5~17mmol/L
3SCN-+Fe3+
评价:略
Fe(SCN)3(橙红色)
23
3.电量分析法
原理:
将标本中放置银电极,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导入恒定电 流,银电极在电压作用下不断产生银离子释放入标本溶液中, 并与Cl-结合生成不溶性的AgCl沉淀。当Cl-全部与Ag+结合 完毕,溶液中就会有游离Ag+出现,使溶液电导明显增加, 仪器的传感器和计时器立即切断电流并计算消耗Cl-所需时间。 通过测定标本中消耗Cl-所需时间,并与标准液所需时间进行 比较,可换算出标本中Cl-的浓度,用mmol/L表示。
13
吸收与排泄:
食物中所含的钾90%在消化道以离子的形式吸收。 由于食物中K+含量很丰富,很少出现K+的缺乏。 K+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随尿排出 。每日尿中排K+ 量约占排出总量的80%。肾脏排K+量可根据K+的 摄入量和其它排出途径的排泄情况而变化,但对K+ 的控制能力不如保Na+能力强。
14
(二)钾代谢平衡紊乱
2021届
高中生物竞赛实验辅导课件
生物化学实验
(基础篇)
检验科常见电解质检测项目解析
检验科常见电解质检测项目解析电解质是指在生物体内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相对较稳定的电解质化合物,包括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镁离子(Mg2+)以及氯离子(Cl-)等。
这些电解质在维持生物体细胞内外电位差、调节酸碱平衡、维持体液渗透压以及参与神经和肌肉传导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临床检验过程中,电解质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一、钠离子(Na+)检测钠离子是体内最主要的阳离子,对于维持体液渗透压、调节神经和肌肉传导以及催化酶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常成人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约为135至145mmol/L。
当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时,可引发低钠血症,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而高钠血症则可能导致口渴、皮肤干燥、肌肉无力等。
因此,对钠离子的检测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钾离子(K+)检测钾离子在维持细胞内外电位差、调节心肌收缩和神经传导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血浆中钾离子浓度的正常范围约为3.5至5.0mmol/L。
钾离子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心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因此,钾离子的检测是评估患者心脏、肾脏功能以及调整用药方案的重要指标。
三、钙离子(Ca2+)检测钙离子对于维持骨骼、牙齿的正常发育和维持心肌收缩、神经传导等机能均起重要作用。
血浆中的钙离子分为游离钙和蛋白结合钙两种形态,全钙正常范围约为2.08至2.54mmol/L。
钙离子浓度异常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如低钙血症可能导致手足抽搐、心动过缓等,高钙血症则可能产生疲劳、多尿等症状。
钙离子的检测可用于早期筛查骨质疏松、肾功能异常等疾病,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四、镁离子(Mg2+)检测镁离子是体内第四丰度的阳离子,参与细胞内外电位平衡、酶活性催化等多种生理过程。
血浆镁离子的正常范围约为0.65至1.05mmol/L。
镁离子浓度异常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血压波动等症状。
镁离子的检测可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镁剂的使用以及观察治疗效果。
最新第十一章 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 - 医学检验系-精品课件
Hg(SCN)2+2 Cl-
HgCl2+SCN-
3 SCN- + Fe3+
Fe(SCN)2
血浆球蛋白增高会产生干扰出现混浊。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十六分。
3.ISE法 目前使用的氯电极大多为均相 晶体膜电极,一般为AgCl晶体,也有非均相 晶体膜电极,即将卤化银晶体分散并固定在惰 性基质上(常用的为硅橡胶)。
很强,肾脏对钠的排泄可概括为:多吃多排,少 吃少排,不吃不排。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十六分。
(二)钠、氯与体液平衡紊乱
机体摄入的水过多或排出减少,使体液中水增 多,血容量增多,称为水肿或水中毒。引起水肿 的原因主要是ADH分泌过多。
人体体液丢失过多,造成细胞外液减少, 称为脱水,根据水和电解质丢失的比例不同, 脱水分为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 水。
膜是玻璃膜,即玻璃钠电极;钾电极属于流动载体 电极,是一种液膜电极,其敏感膜缬氨霉素膜。
测定方法分为直接电位法和间接电位法。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十六分。
①直接电位法 血清样品和标准液不经稀释 直接作电位分析,能较真实地反映血清中离子活 度,使用后要注意管道的清洗,防止堵塞。
②间接电位法 血清样品和标准液用一定离子 强度和pH的稀释液作定量稀释,再进行电位分析 ,测定结果与火焰光度法接近。 参考范围:血清钠 135~145mmol/L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十六分。
(3)影响氧解离曲线的主要因素
pH对氧解离曲线的影响称为Bohe效应。[H+]
、PCO2、2,3-DPG↑,均可使Hb与O2亲和力降 低,P50增大,曲线右移。这样使血液流经组织 时(组织[H+]、PCO2↑),使组织获得的O2比单 纯 PO2↓ 时 更 多 。 在 血 液 流 经 肺 部 时 ( [H+] 、
钠钾氯测定SOP_电解质三项(KNACL)临床意义_检验科生化项目SOP
4.4.3运行:输入完毕后按F3:LOAD LIST,确认样品已经装载在样本盘上,按Run键,仪器开始进行样品检测。
4.4.4检验后标本保存
标本检验完成后用采血管原盖盖紧,保存于标本冷藏库内,按日期放好,保存期为7天。
5校准程序
5.1校准品准备和储存
直接使用,室温保存。
版本号:
页码:第 页 共 页
1检测原理
Dimension®系统上有5个电极用来测量电解质。这些电极中有三个与QuikLYTE®电解质检测电极块结合在一起,对钠、钾和氯有离子选择性。另有一个集成到电极块中的参考电极。在把稀释的样本放入传感器后,Na+, K+或Cl-离子会在电极表面达到平衡。这样就会产生电压,该电压随着样本中分析物的活动所得的对数而变化。在样本上生成的电压会与标准溶液上生成的电压比较,所希望的离子浓度则通过能斯特方程计算得出。
7性能参数
本法线性范围为血清/血浆Na+:50~200mmol/L,K+:1~10mmol/L,Cl-:50~200mmol/L;尿液:Na+:50~300mmol/L,K+:1~100mmol/L,Cl-:10~330mmol/L。对于超过测定线性范围的结果,用净化水对标本进行稀释,输入稀释因子后再重新检测。
血清钾降低常见于:(1)经口摄入减少;(2)钾移入细胞内液碱中毒及使用胰岛素后、IRI分泌增加;(3)消化道钾丢失频繁呕吐腹泻;(4)尿钾丧失 肾小管性酸中毒。
血清钠升高常见于:(1)严重脱水、大量出汗、高烧、烧伤、糖尿病性多尿;(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原发及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清钠降低常见于:(1)肾脏失钠如肾皮质功能不全、重症肾盂肾炎、糖尿病;(2)胃肠失钠如胃肠道引流、呕吐及腹泻;(3)抗利尿激素过多。
水平衡和血清钠钾氯测定课件
体内水平衡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
激素调节 肾脏调节
失衡原因及临床表现
01
02
失水过多
水分过多
03 电解质紊乱
03
血清钠测定
血清钠正常值范围
新生儿 成人 老年人
血清钠测定方法及原理
火焰光度法
电极法
利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血清中钠离子 的活度,再换算成浓度。该方法准确 性高,操作简便,是目前临床上常用 的方法之一
血清氯正常值范围
血清氯测定方法及原理
电极法
利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血清中的氯离子浓度。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操作简便、 快速等优点,是临床上常用的血清氯测定方法之一。
比色法
利用某些化学试剂与血清中的氯离子发生显色反应,通过比色计测定吸光度,从 而计算出血清氯的浓度。该方法操作较为繁琐,但成本较低,适用于基层医疗机 构。
异常结果解读与处理
血清氯升高
血清氯降低
06
临床案例分析与应用
案例一:水平衡失调患者分析
患者情况
检查结果
分析
案例二:电解质紊乱患者分析
患者情况
患者B,女性,65岁,因心悸、 气促、下肢水肿就诊。
检查结果
血清钠150mmol/L,血清钾 5.5mmol/L,血清氯 110mmol/L。
分析
患者存在高血钠、高血钾和高血 氯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可能是由 于肾功能不全或心脏衰竭导致。
04
血清钾测定
血清钾正常值范围
新生儿:3.5\~5.5 mmol/L
成人:3.5\~5.0 mmol/L
血清钾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运动、药物等。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通过 调节肾脏排泄和肠道吸收维持血清钾在正常范围内。
检验单说明5:电解质钾钠氯
电解质的测定钠、钾和氯是三种最常考虑的电解质,这些离子游离地分散在整个细胞外液(血浆、细胞间液和淋巴)中。
电解质紊乱,一定程度与体液问题有关。
正常细胞外液(和血浆)的电解质的浓度对细胞膜的正常电活性和体液渗透压的维持是必要的。
食物中的电解质含量大大超过所需量,在健康动物中,这些过量电解质通过肾脏或消化道排泄。
正常情况下,食物中的电解质缺乏在实验室条件下都很难做到,临床上不会出现电解质缺乏。
另一方面,正常动物对电解质的排泄量是相当大的,如果不限制饮水,即使惊人的过量摄入也不会引起临床问题。
这意味着临床上的液体/电解质问题与饮食因素无关,而与液体的异常丢失有关,即液体丢失的量和成分决定电解质的异常方向。
例如,如果只有纯水从体内丢失(像犬喘气),所有的血浆电解质浓度都会升高。
如果丢失的体液的电解质浓度与细胞外液是等渗的(出汗的马),则血浆电解质浓度将不会改变,即使出现绝对的缺乏也是如此。
如果丢失液体的电解质浓度比细胞外液高(在严重的呕吐期间,就钾和氯而言),则血浆电解质浓度将下降。
实际上,很难分开讨论每个电解质,但下列是一些与异常的电解质浓度有关的情况。
一、钠正常的血浆钠含量大约为135-155mmol/L。
钠是一种与水平衡最密切的电解质,大多数的紊乱都是原发的体液问题。
(一)血钠升高(高钠血症)血钠升高在丢失低钠液体时出现,如呕吐、过度喘气。
也可以见于严格限制饮水而限制了钠正常排泄的情况――最典型的例子是猪的食盐中毒。
同样可以见于盐皮质激素的过度分泌。
库兴氏疾病可以引起高钠血症,但在临床实践中,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高钠血症可引起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如脑压升高、失明、昏迷(由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细胞脱水引起)等。
血浆钠浓度高于160mmol/L是很危险的。
血浆钠浓度的变化率非常重要,过快地纠正高钠血症也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
这是因为血浆渗透压的恢复速度比细胞的渗透压快,造成脑细胞吸收水分而引起水肿。
钠钾氯测定SOP_电解质三项(KNACL)临床意义_检验科生化项目SOP
血清钠升高常见于:(1)严重脱水、大量出汗、高烧、烧伤、糖尿病性多尿;(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原发及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清钠降低常见于:(1)肾脏失钠如肾皮质功能不全、重症肾盂肾炎、糖尿病;(2)胃肠失钠如胃肠道引流、呕吐及腹泻;(3)抗利尿激素过多。
3.2质控品
美国BIORAD液体多项质控品。
3.3校准品
西门子校准品。
钠钾氯测定
文件编号:
版本号:
页码:第 页 共 页
3.4仪器
SIEMENS DIMENSIONXpand Plus/RxL Max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
4操作程序
4.1检测过程流程
签收样品 → 离心 → 上机检测 → 审核报告 → 签发报告 → 标本保存。
血清氯升高常见于:高钠血症、呼吸性碱中毒、高渗性脱水、肾炎少尿及尿道梗塞。
血清氯降低常见于:低钠血症、严重呕吐、腹泻、胃液胰液胆汁液大量丢失、肾功能减退及阿狄森氏病等。
尿中氯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般情况下尿液中钠和氯保持相对平衡。但两者并不是永远平衡的。例如:连续服用氯化钠或氯化钾后,尿氯比尿钠高;相反,连续服用大量碱性钠盐时,尿中钠比氯高。另外,尿液呈碱性很可能是尿钠含量高于氯。
5.2校准条件
在室内质控失控、更换试剂批号、更换仪器主要配件或进行大保养后均需校准。
5.3校准程序
主屏幕按F5:PROCESS CTRL→F1:CALIBRATION,按enter→F2:SET-UP&RUN,按项目键选择所需要校准的项目名称METHOD,选中相应试剂批号LOT,输入操作者姓名Operator、校准液货号Calibrato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测定-临床意义
➢ 2. 血清钾升高
3) 细胞内钾的移出 :
①重度溶血或组织损伤,大量输入陈旧库存血后 , 挤压 综合征,组织破坏,大面积烧伤,运动过度,大量钾从细胞 内释出 ; ②呼吸障碍引起组织缺氧和酸中毒; ③休克、组织损伤、中毒、化疗等 ; ④注射高渗盐水或甘露醇使细胞内脱水 , 导致细胞内 钾渗透出来。
Na+
一.体液中的电解质及其生理功能
(二)体液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 1.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及酸碱度平衡
➢ 2.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
[K+] + [Na+]
➢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
[Ca2+]+[Mg2+]+[H+]
➢
[Ca2+]+[Na+]+[OH-]
➢ 心肌兴奋性∝
➢
[K+]+ [Mg2+]+[H+]
➢ 2.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ECF)。
➢
血浆(plasma)
➢
细胞间液(interstitial fluid)。
体液所含的离子
Na+、K+ Ca2+、Mg2+
Cl- 、HCO3-、 HPO42-、H2PO4-
SO24-以及有机阴离子2Fra bibliotek0体 液
180 160
Na+
中 的
电
140
➢
分解代谢: K+释放造成高血K+ (如烧伤,术后)
➢
➢ 3.细胞外液pH 酸中毒:H+进入细胞释出K+
➢
肾小管泌H+ 泌K+
细胞外高K+
➢
碱中毒:细胞外K+交换细胞内H+
细胞外低K+
➢
K+测定
➢ 钾平衡紊乱会导致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K+<3.5mmol/L 低钾血 症,
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严重乏力、反射减弱和心率失常,严重者心跳停止于 收缩期
情境一、基础物质代 谢生化检测
子情境4
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
意义
生理条件
生理条件:
*水和电解质是人体
体液主要组成部分, *参与许多重要的生 理和生化过程. *机体具有缓冲和调 节系统以维持水,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
:
➢ 病理条件
病理条件:
*许多疾病可破坏平衡状 态造成水,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紊乱, *进一步影响各系统,器 官,组织的功能,甚至危 及生命
第一节
钠,钾,氯代谢及其检测
内容提要 体液中的电解质及其生理功能
钠,氯代谢及其平衡紊乱 钾代谢及其平衡紊乱 钠,钾,氯 的测定
一.体液中的电解质及其生理功能
一.体液中的电解质及其生理功能
(一)体液电解质的分布
体液分布:
➢ 体内存在的液体称体液(body fluid)。体液以细胞膜为界
➢ 1.分为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ICF)
* K+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 * 这种分布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Na+-K+-ATP泵的主动转运功能。 * Na+-K+-ATP泵将Na+从细胞内泵出细胞外,同时,又将细胞外K+收回细胞
内。达到阴阳离子总数的平衡。 * Na+-K+-ATP泵在维持细胞内外电解质浓度的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K+ Na+-K+-ATP
120
100
Na+ Cl-
80
60
Na+ Cl-
解
K+
质 及
其
Cl-
生 理
HCO3-
功
能
40 20
0
HCO3-
HCO3-
血 浆 蛋白质 细胞间液
HPO42-
Ca2+
Mg2+ 蛋白质
细胞内液
三部分体液的电解质含量
一.体液中的电解质及其生理功能
电解质平衡: 按Donnan平衡学说认为:体液中的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数相等,并保持电中 性。 * 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和阴离子为Na+和 Cl-,
3)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 : 碱中毒、胰岛素治疗、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 肌无力症、甲亢等。
4) 其他 : 洋地黄中毒,肝硬化 , 羧苄西林和两性霉素 应用等
K+测定-临床意义
2. 血清钾升高
1) 摄入过多
①输入大量库存 血液,补钾过多 过快,
②含钾药物的过 度使用。
2) 排泄障碍
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少尿或无尿期 或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小管功能严 重受损时可使钾排出减少,血钾升高 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艾迪生病) 和长期大量使用醛固酮 拮抗剂使体内总钾增高 ; ③长期低钠饮食,使钾不易排出。
K+测定
钾主要功能
参与细胞内的 正常代谢
维持心肌的 正常功能
维持细胞内容量、 离子、渗透压及
酸碱平衡
维持神经肌肉的 兴奋性
三 钾代谢及其平衡紊乱
➢ (二)钾代谢平衡紊乱
➢ 影响因素 ➢ 1.胰岛素对Na+-K+-ATP泵有激活作用,促进K+摄入细胞内,胰岛素 ➢ 分泌不足时可以造成高血K+ ➢ 2.蛋白质代谢 合成代谢: K+进入细胞内
四. 钠,钾,氯 的测定
➢ (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标本:血清,肝素化的全血,尿液或其它体液
➢ 注意:
➢ 1.检测Na+勿用肝素钠做抗凝剂,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或比色法时勿使用 肝素胺
如消耗性疾病、 长期低钾饮食,禁食或 厌食等使钾来源减少 , 而肾照常排钾。
2)排出增多 :
a.严重呕吐、腹泻及胃肠引流
使液体从胃肠道丢失 ; b.肾脏疾病使大量钾随尿丢失 ; 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使钾丢失过多 ; d.长期使用强利尿剂使钾大量排出 ; e.大量出汗。
K+测定-临床意义
1. 血清钾减低
➢ K+ >5.5 mmol /L 高钾血症 。 主要是神经肌肉症状,如肌肉酸痛、苍白和肢体湿冷等一系列类似缺血 现象,严重导致心跳骤停。
➢ 观察钾是否平衡时,除了观察血钾浓度外,还应考虑影响血钾的其他因 素,如肾功能、醛固酮及肾素水平,酸碱平衡、尿电解质等。
K+测定-临床意义
1. 血清钾减低
1)摄入不足 :
➢ 1.脱水 ➢ 体液丢失造成细胞外液减少 ➢ A.高渗脱水:失水>失钠(如大量出汗) ➢ B.等渗脱水:失水=失钠(多见) ➢ C.低渗脱水:失水<失钠(如呕吐,腹泻) ➢ 2.水中毒 ➢ 摄入水过多或排出减少使体液中水增
多
三 钾代谢及其平衡紊乱
➢ (一)钾代谢 ➢ 来源:食物 ➢ 分布: 2%细胞外; ➢ 98%细胞内 ➢ 排泄:主要肾,少量经汗腺 ➢ 肾脏排泄特点:多食多排,少食少排,不食也排
二.钠,氯代谢及其平衡紊乱
➢ (一)钠,氯代谢 ➢ 来源:食物 ➢ 分布: 50%细胞外液; ➢ 40%-45%骨骼中; ➢ 5-10%细胞内 ➢ 排泄:主要肾,少量经汗腺 ➢ 肾脏对Na+的排泄有严格的调节作用,尿中排出Na+量
随摄入Na+量的 多少而增减。
二.钠,氯代谢及其平衡紊乱
(二)钠,氯与体液平衡紊乱